[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八目録
 雜録二
  回部
   世系
   字書
   語言
   故事
[048-1b] 
   附記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八目録  
[048-2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八
 雜録二
 回部
 世系
  青吉斯汗族屬回部舊汗名青吉斯為第一世以
  上無考子察罕代瑪瑪竒為第二世察罕代瑪瑪
  竒子哈喇拜蘇畢喇克為第三世哈喇拜蘇畢喇
[048-2b] 
  克子達瓦齊為第四世達瓦齊子巴爾當為第五
  世巴爾當子巴圖爾博汗為第六世巴圖爾博汗
  子圖墨訥為第七世圖墨訥子阿沽斯為第八世
  阿沽斯子海都為第九世海都子薩木布瓦為第
  十世薩木布瓦子特木爾圖胡魯克為第十一世
  特木爾圖胡魯克子克則爾和卓為第十二世克
  則爾和卓子錫喇里為第十三世錫喇里子錫喇
  瑪哈木特為第十四世錫喇瑪哈木特子瑪木特
[048-3a] 
  為第十五世瑪木特子素勒坦玉努斯為第十六
  世素勒坦玉努斯子素勒坦阿瑪特為第十七世
  素勒坦阿瑪特子素勒坦賽葉特為第十八世素
  勒坦賽葉特子阿布都里錫特為第十九世阿布
  都里錫特子阿布都喇伊木為第二十世阿布都
  喇伊木子巴巴汙為第二十一世巴巴汗子阿克
  巴錫為第二十二世阿克巴錫子素勒坦阿哈木
  特伊斯懇德爾為第二十三世素勒坦阿哈木特
[048-3b] 
  子莽蘇爾哈色木為第二十四世莽蘇爾子阿布
  都勒拉為第二十五世
   按青吉斯與元世祖同名其支屬為回部舊汗
   之子孫故首列卷内第二十五世以後式微無
   考相傳舊居天山北詳見後故事條
  𣲖噶木巴爾族屬秉持回教之祖派噶木巴爾為
  第一世派噶木巴爾同祖兄阿布塔拉布子阿里
  為第二世阿里子伊瑪木阿三伊瑪木鄂賽音為
[048-4a] 
  第三世伊瑪木鄂賽音子阿里阿克伯爾阿里阿
  斯嘠爾伊瑪木再努勒阿畢丁為第四世伊瑪木
  再努勒阿畢丁子伊瑪木瑪木特巴克爾為第五
  世伊瑪木瑪木特巴克爾子伊瑪木扎丕爾薩氐
  克為第六世伊瑪木扎丕爾薩氐克子伊瑪木木
  色伊喀則木為第七世伊瑪木木色伊克則木子
  伊瑪木阿里伊木西里雜為第八世伊瑪木阿里
  伊木西里雜子賽葉特塔里布為第九世賽葉特
[048-4b] 
  塔里布子賽葉特阿布都勒拉為第十世賽葉特
  阿布都勒拉子賽葉特阿布雜勒為第十一世賽
  葉特阿布雜勒子阿布都勒拉為第十二世阿布
  都勒拉子賽葉特阿哈瑪特為第十三世賽葉特
  阿哈瑪特子賽葉特瑪木特為第十四世賽葉特
  瑪木特子賽葉特沙喀三為第十五世沙喀三子
  沙額色尹為第十六世沙額色尹子賽葉特扎拉
  里丁為第十七世賽葉特扎拉里丁子阿布都勒
[048-5a] 
  拉賽葉特克瑪里丁瑪哈木特為第十八世賽葉
  特克瑪里丁子賽葉特布爾哈尼丁為第十九世
  賽葉特布爾哈尼丁子米爾氐𤓰納為第二十世
  米爾氐𤓰納子阿布雜勒賽葉特瑪木特為第二
  十一世賽葉特瑪木特子賽葉特克瑪勒賽葉特
  布喇尼丁賽葉特阿哈瑪特為第二十二世賽葉
  特布喇尼丁子賽葉特扎拉里丁為第二十三世
  賽葉特扎拉里丁子瑪哈圖木阿雜木漠羅克瑪
[048-5b] 
  木特為第二十四世瑪哈圖木阿雜木子瑪木特
  額敏多斯和卓巴哈古敦阿布都哈里克瑪木特
  伊布喇伊木伊薩木瑪木特阿里阿拉勒顔瑪木
  特色德克阿三沙伊赫和卓阿布都勒拉為第二
  十五世瑪木特額敏子哈色木木薩墨敏瑪木特
  玉素布多斯和卓子木斯塔帕為第二十六世瑪
  木特玉素布子伊達雅圖勒拉和卓喀喇瑪特和
  卓堪和卓木斯塔帕子烏什和卓為第二十七世
[048-6a] 
  伊達雅圖勒拉和卓子雅雅和卓阿布都色墨特
  瑪哈氐和卓阿三和卓布喇尼敦喀喇瑪特和卓
  子阿布都哈里克墨敏愛三烏什和卓子素賚滿
  為第二十八世雅雅和卓子霍集占瑪罕木特墨
  敏子木薩沙和卓阿里和卓阿布都勒拉額色尹
  帕爾薩素賚滿子阿布都喇滿為第二十九世瑪
  罕木特子波羅尼都霍集占木薩子瑪木特瑪木
  特額敏阿里布阿里和卓子圖爾都阿布都勒拉
[048-6b] 
  子阿克博托額色尹子克新和卓阿布都喇滿子
  阿布都訥色爾為第三十世
   按瑪罕木特子波羅尼都霍集占即大和卓木
   小和卓木兩逆酋也其第二十五世之巴哈古
   敦阿布都哈里克瑪木特伊布喇伊木伊薩木
   瑪木特阿里阿拉勒顔瑪木特色德克阿三沙
   伊赫和卓阿布都勒拉共十二支析居布哈爾
   痕都斯坦諸處第二十六世之哈色木後遷布
[048-7a] 
   哈爾木薩爾後遷拜勒哈世次不備載
  郡王霍集斯族屬始祖莽蘇爾為第一世莽蘇爾
  子尼賛為第二世尼賛子和錫塔伊布為第三世
  和錫塔伊布子阿贊為第四世阿贊子阿喇斯木
  爾蘇布哈色木為第五世阿喇斯子阿喇都噶布
  阿布都喇滿霍集斯玉木爾哈色木子色里木額
  敏和錫特伊布為第六世阿布都噶布子阿布薩
  塔爾阿布都海里克阿布都噶普爾阿布都喇滿
[048-7b] 
  子阿布都喇伊木阿布納斯霍集斯子漠咱帕爾
  呼達巴爾氐托克托索丕哈達爾瑪瑪達里阿布
  都拉玉木爾子和代巴爾氐瑪瑪特阿里索丕為
  第七世
  輔國公霍什克伯克族屬始祖阿錫木為第一世
  阿錫木子霍什克伯克為第二世霍什克伯克子
  哈色木為第三世哈色木子瑪瑪特阿布都拉為
  第四世瑪瑪特阿布都拉子阿瓦斯為第五世阿
[048-8a] 
  瓦斯子霍什克伯克木巴喇克沙木喀喇巴沙阿
  里木沙為第六世霍什克伯克子阿雜木沙阿竒
  木沙阿達勒沙哈里沙木巴喇克沙子里木沙為
  第七世阿雜木沙子阿濟資為第八世
   按霍集斯霍什克伯克族屬以新附居京師故
   悉其世次較詳附載派噶木巴爾之後霍什克
   伯克與其髙祖同名蓋回俗不知避諱耳
 字書
[048-8b] 
  回部與準噶爾接壤而其書特異共二十九字頭
  □音□/里普□音别平/聲輕呼□音貼/平聲□音色/平聲□音之/木□音/哈□
  音哈/喉音□音□/爾□音雜/爾□音勒彈/舌音□音則平聲/露齒輕音□音/森
  □音/□□音薩/忒□音雜忒與/□通用□音伊忒/喀喉音□音伊雜/哈喉音□
  音阿/音□音阿音/喉音□音披/野□音喀普/喉音□音喀普/唇音□音/拉
  摸/□音□/摸□音弩/□□音/窪□音赫/伊□音拉摸/愛里普□音/呀
   按二十九字頭中凡音二字三字四五字者皆
   合讀成音後倣此
[048-9a] 
  六外字頭□音黙/忒□音□/模則□音忒失/都忒□音□/欽□音/同
  □而/稍輕□音同□/而稍輕
   按凡字上加□則成重讀正音□□□三字於
   連字上用之□□二字頭所以補□□兩音之
   不足也
  化單字法於二十九字頭上加一小撇名則白爾
  各成一音於二十九字頭下加一小撇名則爾各
  成一音於二十九字頭上加一勾名帕尺各成一
[048-9b] 
  音共得八十七字□音/阿□音/伊□音/烏□音/巴□音/必□音/逋
  □音他/輕音□音梯/輕音□音□/輕音□音□/輕音□音西/輕音□音蘇/輕音□
  音/札□音/基□音/珠□音哈/輕音□音黑/輕音□音呼/輕音□音哈/喉音□音/黒
  喉/音□音呼/喉音□音/達□音/低□音/都□音咱次/重音□音菹次/重音□
  音租次/重音□音喇彈/舌音□音哩彈/舌音□音囉彈/舌音□音咱露/齒輕音
  □音菹露/齒輕音□音租露/齒輕音□音□次/重音□音西次/重音□音蘇/次重
  音/□音/要□音/詩□音/書□音薩/重音□音西/重音□音蘇/重音□音咱/次重
  音/□音□次/重音□音租次/重音□音他/重音□音□/重音□音拖/重音□
[048-10a] 
  音咱/重音□音菹/重音□音租/重音□音阿/重音□音伊/重音□音烏/重音□音/阿
  喉/音□音伊/喉音□音烏/喉音□音/帕□音/披□音/鋪□音喀/喉音□音克/喉音
  □音枮/喉音□音喀/輕音□音克/輕音□音枮/輕音□音拉/輕音□音里/輕音□
  音禄/輕音□音/瑪□音/米□音/□□音/那□音/呢□音/挪□音/穵□音/尾□
  音/屋□音/哈□音/黑□音/呼□音拉/重音□音里/重音□音禄/重音□音/雅□
  音/奕□音/約又於二十九字頭上加兩小撇名都則白
  爾各成一音於二十九字頭下加兩小撇名都則
  爾各成一音於二十九字頭上加兩小勾名都帕
[048-10b] 
  尺各成一音共得八十七字□音/安□音/音□音/温□音/班
  □音/彬□音/奔□音灘/輕音□音汀/輕音□音吞/輕音□音三/輕音□音新/輕音
  □音孫/輕音□音/□□音/津□音/准□音漢/輕音□音欣/輕音□音葷/輕音□
  音漢/喉音□音欣/喉音□音葷/喉音□音/單□音/丁□音/敦□音賛次/重音□
  音怎次/重音□音尊次/重音□音攬彈/舌音□音臨彈/舌音□音倫彈/舌音
  □音□露/齒輕音□音怎露/齒輕音□音尊露/齒輕音□音三次/重音□音新/次重
  音/□音孫次/重音□音/山□音/深□音/純□音三/重音□音新/重音□音/孫
  重/音□音□次/重音□音怎次/重音□音尊次/重音□音灘/重音□音□/重音
[048-11a] 
  □音吞/重音□音賛/重音□音怎/重音□音尊/重音□音安/重音□音因/重音□
  音温/重音□音安/喉音□音因/喉音□音温/喉音□音/潘□音/娉□音/噴□音/龕
  喉/音□音肯/喉音□音坤/喉音□音龕/輕音□音肯/輕音□音坤/輕音□音攬/輕音
  □音臨/輕音□音倫/輕音□音/蠻□音/冺□音/□□音/難□音呢/恩□音/嫩
  □音/彎□音獲/温□音五/恩□音/漢□音/欣□音/葷□音攬/重音□音/臨
  重/音□音倫/重音□音/烟□音/氤□音/氲
  化連字法於二十九單字中提一字頭為綱以餘
  字連屬成字如是旋相配合各成一音如□音阿/阿上
[048-11b] 
  字重兼愛音下字輕合讀成音□字中阿伊烏三/字不更以丨配合阿字例止用□合丨成字上加
  □連字例/也餘做此□音伊伊上字重下字輕例用/□配丨仍加□合書成字□音烏/烏上
  字重下字輕例用□配/丨仍加□合書成字□音阿/巴□音伊/必□音□/逋□
  音阿他/輕音□音伊梯/輕音□音烏拖/輕音□音阿薩/輕音□音伊西/輕音
  □音烏蘇/輕音□音阿/扎□音伊/基□音烏/珠□音阿哈/輕音□音/伊
  黑輕/音□音烏呼/輕音□音阿哈/喉音□音伊黒/喉音□音烏呼/喉音□
  音阿/達□音伊/低□音烏/都□音阿咱/次重音□音伊菹/次重音□音烏/租次
  重/音□音阿喇/彈舌音□音伊哩/彈舌音□音烏囉/彈舌音□音阿咱露/齒輕音□
[048-12a] 
  音伊菹露/齒輕音□音烏租露/齒輕音□音阿薩/次重音□音伊西/次重音□音/烏
  蘇次/重音□音阿/耎□音伊/詩□音烏/書□音阿薩/重音□音伊西/重音
  □音烏蘇/重音□音阿咱/次重音□音伊菹/次重音□音烏租/次重音□音阿/他重
  音/□音伊梯/重音□音烏拖/重音□音阿咱/重音□音伊菹/重音□音/烏
  租重/音□音阿阿/重音□音伊伊/重音□音烏烏/重音□音阿阿/喉音□
  音伊伊/喉音□音烏烏/喉音□音阿/怕□音伊/披□音烏/鋪□音阿/哈喉
  音/□音伊□/喉音□音烏枯/喉音□音阿喀/輕音□音伊克/輕音□音/烏
  枯輕/音□音阿拉/輕音□音伊里/輕音□音烏禄/輕音□音阿/瑪□音/伊
[048-12b] 
  □/□音烏/母□音阿/那□音伊/呢□音烏/□□音阿/穵□音伊/尾
  □音烏/屋□音阿/哈□音伊/黒□音烏/呼□音阿拉/重音□音伊/拉重
  音/□音烏拉/重音□音阿/雅□音伊/奕□音烏/約右以丨字頭
  為綱配合餘字頭化八十七字□□以下各字頭
  倣此
   按連字法皆以兩單字合讀别成一音惟以□
   字連他字例不合讀仍作兩音有宜用合讀者
   例以□字頭所化連字通用故□字頭不另列
[048-13a] 
   為綱外有連三字連四字者皆以此連字例推
   之别加□音忒失/都忒字於上以著分音兩用之義
   如□□□三字連成□字上加□將中□字分
   兩音若加則白爾應作巴他他薩四音𦂳讀成
   字也
  ︹史記大宛傳︺漢書西/域傳同安息畫革旁行以為書記
  ︹唐書西域傳︺龜兹旁行書疏勒文字同婆羅門
   按龜兹屬今山南回部書法旁行亦與今同惟
[048-13b] 
   㸃畫孳生之法史無可考又按唐書西域傳天
   竺國有文字書貝多葉以記事天竺為今之烏
   斯藏字書與回部逈殊有天竺字母五十字其
   畨俗通行之字又與天竺字異别有西畨字母
   三十字均詳見
欽定同文韻統今回部迤南藩屬痕都斯坦部雖與古
   天竺隣接要為回部支派故其字書仍同回部
   也
[048-14a] 
 語言
  回部語言凡三種自今哈密闢展以西至喀什噶
  爾葉爾羌和闐大率相同謂之圖爾竒語外藩拔
  達克山博羅爾諸部所習者名帕爾西語别有和
  爾盎語則惟回回祖國墨克黙德那諸部習之與
  圖爾竒帕爾西語音又復迥異
  葉爾羌西南界連拔達克山諸部其所屬之地多
  有以帕爾西語名者如阿布普爾坡斯恰木喀瑪
[048-14b] 
  喇克喀爾楚之類皆是
  回語與準語絶殊而亦間有相同者如稱萬數為
  圖們稱黒色為哈拉稱泉為布拉克之類又有近
  似者如準語稱水為烏蘇回語謂蘇準語謂雪為
  穆薩爾回語謂穆素爾之類
  ︹唐書西域傳︺亟墨即漢姑墨國與龜兹言語少異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渴槃陀語言與于闐相似其
  間多有異者□朱俱波言語與于闐相似其間少
[048-15a] 
  異
   按史傳所載諸部言語之槩大致簡畧如山南
   姑墨龜兹于闐諸國皆屬今之回部所云相似
   而少異者殆即今時回語有圖爾盎帕爾西之
   分也至如回部葉爾羌西境有河名葉什勒舊/音
   伊西洱今照/本音更正庫爾淖爾回語謂河為庫爾準語
   謂河為淖爾即一名之間而準語回語又復互
   見是則稱謂沿仍固未可以一律拘耳
[048-15b] 
 故事
  回部祖國名墨克黙德那在葉爾羌極西境相傳
  派噶木巴爾自祖國東遷至今山南葉爾羌和闐
  等處回教始盛故回部紀年自派噶木巴爾始至
  今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嵗共一千一百九十三年
  矣
  青吉斯汗一支相傳舊居天山北塔爾巴噶台阿
  勒台鄂拉額米爾薩里等處後其地為準部所有
[048-16a] 
  青吉斯汗子孫式㣲今塔爾巴噶台諸處無復回
  部支裔矣
  派噶木巴爾四子曰阿布勒哈色木伊畢喇伊木
  塔伊布塔伊爾俱早夭以女妻同祖兄子阿里是
  傳回教蓋同姓為婚回俗不禁也
  回部役屬準噶爾時舊曾遷闢展人户於烏什因
  以闢展地名名烏什之地如哈喇和卓森尼木魯
  克察克托克三洋赫布干連木齊木雅木什之屬
[048-16b] 
  至今彼此相同示不忘本意也
  元時回部有汗曰眉哩特木爾世居伊楞之地在
  今布哈爾西其旁沙賴子城有良匠喀瑪爾居之
  ︹明史西域傳︺天方古筠沖地一名天堂又曰黙伽
  天方於西域為大國男子削髮以布纒之婦女則
  編髮蓋頭不露其面相傳回回設教之祖曰瑪哈
  木特舊作馬哈/麻今改正者首于此地行教死即葬焉墓頂
  常有光日夜不熄後人遵其教久而不衰墓後有
[048-17a] 
  一井水清而甘泛海者必汲以行遇颶風取水灑
  之即息 黙德那回回祖國也地近天方相傳其
  初國王瑪哈木特舊作謨罕驀/德今改正生而神靈盡臣服
  西域諸國
   按山南回部自派噶木巴爾流傳至今紀年可
   考與明史所載首先行教之瑪哈木特世次先
   後莫詳意派噶木巴爾自其祖國東來為今山
   南回部之祖而瑪哈木特行教於天方祖國又
[048-17b] 
   當在派噶木巴爾之前也眀史舊稱馬哈麻即
   謨罕驀德皆瑪哈木特之訛
 附記
  庫車山洞中有漢字石刻方徑尺許用迴文折旋
  皆釋典語當屬唐時遺蹟其縁起無考
  回地歴代教主墓前多樹碑石名塔哩克塔實大
  書深刻與内地無殊惟不事墨搨流傳故回地有
  碑而無帖
[048-18a] 
  回書有名陀犁克者如内地之史字書名阿里卜
  回經名庫魯安醫書名惕普竒塔普農書名哩薩
  拉占候之書名魯斯納黙餘書凡數百種其流傳
  内地者絶少準噶爾人稱回人為和通稱和卓者
  有道行之謂稱阿琿者師長之謂亦有以人名其
  地者如哈喇和卓博爾海阿勒玉素布達烏圖之
  屬有以部落名其地者如庫車屬之特集克是也
  回部流傳有開元景德錢彼時未能臣服其地當
[048-18b] 
  自中國攜往者
  乾隆二十一年於吐爾番掘地得宋龍泉窑瓷盤
  一侍衛哈青阿幣易以進有
御製詩恭載疆域門闢展屬條下
  魏文帝詔南方龍眼荔枝寜比西國蒲萄石蜜石
  蜜之稱不見他書今回果有名竒石蜜食者疑即
  此種竒石蜜食四字急讀當成石蜜耳有
御製竒石蜜食詩恭載土産門
[048-19a] 
  我師平回部時所過回地桑椹豐碩甘美勝常營
  中取佐軍食士卒采摘風戾兼資糗糒向時回中
  桑椹從未有茂美若此者至今傳
御製阿克蘇桑椹熟詩恭載土産門
  ︹後漢書西域傳︺莎車將君得在于闐暴虐百姓患
  之眀帝永平三年其大人都末出城見野豕欲射
  之豕乃言曰無射我我乃為汝殺君得都末因此
  即與兄弟共殺君得︹耿恭傳︺恭於城疏勒/城中穿井
[048-19b] 
  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渇乏恭仰歎曰聞昔貳師將
  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眀豈有窮哉
  乃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
  ︹魏書髙車傳︺匈奴單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
  以為神單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
  于國北無人之地築髙臺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
  迎之乃有一老狼晝夜守臺嘷呼因穿臺下為空
  穴經時不去其小女下為狼妻而産子後遂滋繁
[048-20a] 
  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嘷
  ︹北史西域傳︺疏勒國遣使送釋迦牟尼佛袈裟一
  長二丈餘帝以審是佛衣應有靈異遂燒之以驗
  虛實置于猛火之上經日不然人手足皆六指産
  子非六指者即不育
   按山南回部之地即漢西域之三十六國史傳
   引徵事蹟已分見於疆域門兹復撮舉未偹者
   數條附載卷末如耿恭拜井靈著飛泉久為西
[048-20b] 
   域典故至豕言狼産事近不經六指賦形尤非
   恒理而疏勒遣送佛衣亦與今回教不合記載
   流傳尚竒鬥詭類難徵信聊存之以備審正云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