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六
學校
臣/等謹按西域風土剛勁性桀黠樂戰闘囿於習
尚教化不先又其地與中土隔絶流移僑寄所不
及詩書羽籥之盛𣺌乎未有聞焉粤稽兩漢鄭吉
班超之倫都䕶經年惟督率要約是務一二屯田
郵政外修明化導事弗暇為若有唐貞觀開元間
[036-1b]
分裂四鎮廣置羈縻州府大都虚立名號風教雖
通地實未歸版籍間或希風慕義時遣子弟入侍
入學而上國之衣冠禮樂卒無由移置絶徼以大
耀於光明此學校之制宜為紀外域者所罕詳也
我
聖朝化洽西濛宏開疆索農耕其野商出其途招徠生
息民多秀良巴爾庫勒烏魯木齊諸境喁喁向風
或附進額於安西三縣或開義熟於迪化寕邉二
[036-2a]
㕔固已人思振奮矣爰於建置州郡之始興學育
才以彰
盛治璘㻞炳蔚千古一時於焉仰数仞之
宫牆秩兩丁之彛典溢生徒於膠序儲選造於閭閻
居斯土者咸雍容焉束帶結髪以佇為
國華有殊榮也已抑又思凖回舊俗其記載文字竹
木筆旁行之素與内地不侔而英敏秀出之姿天
禀未嘗或絀且回民之舊居中土者薰習變化徃
[036-2b]
徃逰鄉校登賢書亦所在多有兹際武功告成文
教遐被之餘於商民流寓子弟有造者栽培樂育
以為之倡將俾傾心内靣之侣耳目濡染嵗月漸
摩潜移黙率鼓鐘於倫之比且遍西域而同歸也
豈不休哉志學校第十三
[036-3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六目録
學校
安西州屬
鎮西府屬
迪化州屬
[036-3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六目録
[036-4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六
學校
安西州屬
安西州學
初為安西衛栁溝衛乾隆二年准衛屬文武童生
就肅州應試取進文武生員附肅州學管轄八年
於五衛適中之安西衛設衛學統轄五衛生員二
[036-4b]
十年裁衛設安西府後改設府學三十八年改州
學
文廟 乾隆二十五年建
︹學官︺學正一員 乾隆八年設教授一員統轄五
衛三十八年教授缺裁改設學正如今制
按學官互見官制門後凡學官條俱互見
︹學額︺廪生四名
增生四名 乾隆八年五衛共設廩增各三
[036-5a]
名二十四年設安西府學廪生二名增生二名
淵泉縣學廪生二名增生二名三十八年裁縣
改府為州各併設四名如今額
嵗試額進文童六名
額進武童六名
科試額進文童六名 乾隆二年安西栁溝二衛
與赤金靖逆沙州三衛嵗試取進文武生各十
名科試取進文生十名二十五年設安西府學
[036-5b]
淵泉縣學歳設淵泉縣取進文武生各四名撥
入府學各二名科試取進文生四名撥入府學
二名三十八年裁縣改府為州併歸州學如今
額
玉門縣學
初為赤金衛靖逆衛 乾隆二年准衛學文武童
生就肅州應試取進文武生員附肅州學管轄八
年設衛學二十四年裁衛改玉門縣設縣學
[036-6a]
文廟 乾隆二十五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八年赤金靖逆二衛文武
生員統歸衛學教授管轄二十四年設訓導如
今制
︹學額︺廪生二名
増生二名 乾隆八年五衛共設廪増各三
名二十四年設玉門縣學分設廪増如今額
嵗試額進文童六名
[036-6b]
額進武童六名
科試額進文童六名 乾隆二年赤金靖逆二衛
與安西栁溝沙州三衛嵗試取進文武生各十
名科試取進文生十名二十五年改縣學嵗試
取進文武生各四名撥入安西府學各二名科
試取進文生四名撥入安西府學二名三十八
年歸併縣學如今額
敦煌縣學
[036-7a]
初為沙州衛乾隆二年准衛屬文武童生就肅州
應試取進文武生員附肅州學管轄八年設衛學
二十四年裁衛改敦煌縣學
文廟 乾隆二十五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八年沙州衛文武生員統
歸衛學教授管轄二十四年設訓導如今制
︹學額︺廪生二名
増生二名 乾隆八年五衛共設廪増各三
[036-7b]
名二十四年設敦煌縣學分設廪増如今額
歳試額進文童六名
額進武童六名
科試額進文童六名 乾隆二年沙州衛與安西
栁溝赤金靖逆四衛歳試取進文武生十名科
試取進文生十名二十五年設縣學歳試取進
文武生各四名撥入安西府學各二名科試取
進文生四名撥入安西府學二名三十八年歸
[036-8a]
併縣學如今額
鎮西府屬
鎮西府學
初為巴爾庫勒㕔准㕔屬文武童生赴肅州考試
乾隆三十八年裁㕔改設鎮西府後始設府學
文廟 乾隆三十八年建
︹學官︺教授一員 乾隆三十八年設
︹學額︺廪生増生現缺
[036-8b]
歳試額進文童三名
額進武童三名
科試額進文童三名 乾隆三十八年設府學後
所屬宜禾縣撥入二名竒䑓縣撥入一名共如
今額
宜禾縣學
初為巴爾庫勒㕔制同前乾隆三十八年裁㕔改
宜禾縣後改縣學
[036-9a]
文廟 乾隆三十八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三十八年設
︹學額︺廪生増生現缺
歳試額進文童四名撥入府學二名
額進武童四名撥入府學二名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撥入府學二名 舊附肅州
考試取進無定額乾隆三十八年設縣學後取
進如今額
[036-9b]
竒臺縣學
初為巴爾庫勒㕔乾隆三十八年改設宜禾縣制
見前四十一年分宜禾西境為奇䑓縣設縣學
文廟 乾隆四十一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四十一年設
︹學額︺廪生増生現缺
歳試額進文童四名撥入府學一名
額進武童四名撥入府學一名
[036-10a]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撥入府學一名 舊附肅州
考試取進無定額乾隆三十八年歸宜禾縣學
額四十一年設奇臺縣學後取進如今額
︹考試事宜︺初制陜甘學政按臨肅州之前宻封試
題行鎮西府並巴爾庫勒道扃試乾隆四十一年
巴爾庫勒道移駐迪化州改鎮迪道即行鎮西府
扃試四十四年改由學政將試題封送駐防大臣
同鎮迪道考試試卷封送學政按額取進武童外
[036-10b]
塲初由巴爾庫勒道㑹同巴爾庫勒鎮考試四十
一年改由鎮西府㑹同考試四十四年改由駐防
大臣同鎮迪道考試分别等次造冊同内塲試卷
送學政按額取進
按鎮西府自乾隆二十六年後駐防兵丁招徠
户口生齒滋繁觀文講射者日衆於三十八年
照迪化寕邊兩㕔之例専設學校定額遴選如
制其廪増名額俟人文盛日再為議定
[036-11a]
迪化州屬
迪化州學
初為天山北烏魯木齊地乾隆二十五年置迪化
㕔三十四年設㕔學三十八年裁㕔改為直𨽻州
設州學
文廟 乾隆三十八年建
︹學官︺學正一員 乾隆三十四年初設㕔學文武
生員歸迪化㕔管轄三十八年改州學後設學
[036-11b]
官如今制
︹學額︺廩生増生現缺
嵗試額進文童四名
額進武童四名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 乾隆三十四年設㕔學定
額取進三十八年改州學後如舊額
昌吉縣學
初為天山北昌吉地乾隆二十五年置寕邊㕔三
[036-12a]
十四年設㕔學三十八年裁㕔改為縣設縣學
文廟 乾隆三十八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三十四年初設㕔學文武
生員歸寕邊㕔管轄三十八年改縣學後設學
官如今制
︹學額︺廪生増生現缺
歳試額進文童四名
額進武童四名
[036-12b]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 乾隆三十四年設㕔學定
額取進三十八年改縣學後如舊額
阜康縣學
初為天山北特納格爾地乾隆二十五年屬迪化
㕔三十八年屬迪化州四十一年分置阜康設阜
康縣學如今制
文廟 乾隆四十一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四十一年分置縣學後設
[036-13a]
學官如今制
︹學額︺廪生増生現缺
嵗試額進文童四名
額進武童四名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 乾隆三十四年設迪化㕔
學額後即於額内取進四十一年分設縣學始
定如今額
綏來縣學
[036-13b]
初為天山北瑪那斯地乾隆二十五年屬寕邉㕔
三十八年屬昌吉縣四十四年分置綏來縣設縣
學如今制
文廟 乾隆四十四年建
︹學官︺訓導一員 乾隆四十四年分置縣學後設
學官如今制
︹學額︺廩生増生現缺
歳試額進文童四名
[036-14a]
額進武童四名
科試額進文童四名 乾隆三十四年設寕邊㕔
學額後即於額内取進四十一年分設縣學始
定如今額
︹考試事宜︺初制陜甘學政按臨肅州之前宻封試
題行鎮迪道扄試乾隆四十四年改由學政將試
題封送駐防大臣同鎮迪道扄試試卷封送學政
按額取進武童外塲均由駐防大臣同鎮迪道考
[036-14b]
試分别等次造册並内塲試卷封送學政按額取
進
按迪化州昌吉阜康綏來諸縣舊為烏魯木齊
昌吉特納格爾瑪那斯諸城乾隆三十二年因
携駐眷兵招徠民戸中俊秀軰出各城分設義
塾延師訓課兼習騎射兵民踴躍造就多人三
十四年初設迪化寕邉兩㕔學三十八年設迪
化州學昌吉縣學四十一年設阜康縣學四十
[036-15a]
四年設綏來縣學以兩㕔學取進原額歸迪化
昌吉兩學阜康綏來兩學復加額取進以符體制
其廪増名缺俟人文加盛時再為議設
︹北史髙昌傳︺有毛詩論語孝經置學官弟子以相
教授
︹馬端臨文獻通考︺漢明帝時期門羽林之士悉令
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濟濟乎洋洋乎盛
於永平矣唐太宗時髙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
[036-15b]
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於是國學之内八千
餘人中宗神龍時詔蕃王及可汗子孫願入學者
附國子監讀書
按古者九州以外教化弗宣規制斯畧漢唐駕
馭羈縻規模稍逺而通絶不常猶是分土分民
之舊未聞建置學官是以紀載闕如逖稽曩史
惟遣子弟入學讀書間見於漢永明唐貞觀神
龍朝未能多數若髙昌置學官弟子相教授亦
[036-16a]
僅粗知誦繹盖縁殊方風教不齊中土士民鮮
有居逰其地移身家以長子孫者經營邊境之
役方從事戰鬭行伍耕田畜牧之不暇何有於
絃歌講肄乎兹當西域涵濡
聖化之餘中外一家版戸鱗集學校與州郡並建莘莘
爼豆濟濟生徒視内地無異近復䝉
恩體恤周至凡應鄉㑹試諸生照邊省例許給驛馬赴
考昨歳丁酉秋闈早有以迪化州通籍歌鹿鳴
[036-16b]
而來者由是感激奮興科第蔚起固北庭西海
之間伊古未逢之隆軌也已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