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十九目録
疆域十二天山南路六/
和闐屬
額里齊
托蘇拉固葉
哈朗歸塔克
皮什雅
[019-1b]
玉隴哈什
哈喇哈什
博羅齊
皁窪勒
博爾烏匝克
吉爾布斯喀藏
瑪枯雅爾
烏哈什
[019-2a]
巴爾漠期伊克
勒沁托海
素勒坦雅伊拉克
額克里雅爾
喀提里什
塔喀克
瑪爾占鄂勒氐
吉拉木雅伊氐
[019-2b]
巴什布克色木
鄂托喇布克色木
愛雅克布克色木
伯徳里克鄂托克
伯什阿喇勒
齊克齊鄂托克
波斯湯托郭喇克
齊爾拉
[019-3a]
塔克
克勒底雅
阿勒屯郭勒
蘇格特
巴爾呼都克
阿氐爾干
[019-3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十九目録
[019-4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十九
疆域十二
天山南路六
和闐屬 東至克勒底雅郭勒入砂磧又東至阿氐
爾干西至皁窪勒鄂斯騰接葉爾羌界南至南山
北盡和闐達里雅接阿克蘇界
額里齊
[019-4b]
額里齊舊對音為伊立齊距京師一萬二千一百
五里和闐境内村莊櫛比最著者凡六城曰額里
齊曰哈喇哈什曰玉隴哈什曰齊爾拉曰塔克曰
克勒底雅咸屬和闐而額里齊當道衝為之首所
屬有罕第雅爾齊莊諸城向受回酋和卓木約束
乾隆二十年駐劄阿克蘇尚書舒赫徳遣散秩大
臣鄂對侍衛齊凌扎布噶布舒傳檄往撫時逆賊
霍集占遣使在其地六城伯克聞
[019-5a]
天朝使至即擊遂逆黨迎我使臣入城奉檄欣喜傾心
降服留鄂對等以鎮撫之其後賊以和闐僻逺大
兵不能到率衆來攻鄂對等鼓勵降回悉力城守
與賊相持三閲月㑹將軍兆惠富徳等自葉爾羌
旋兵阿克蘇途次聞信遣副都統巴圖濟爾哈爾
瑚爾起等統兵千名赴援和闐方困於賊而大兵
適至與鄂對等合我師偵知賊衆駐營哈喇哈什
城外將往勦擊忽大霧彌漫人對面不相見遂乗
[019-5b]
霧急行既薄賊營賊始覺迎戰官兵奮勇衝突賊
驚潰竄去追奔數十里和闐復定事在二十四年
三月和闐回長漠咱帊爾霍集斯伯克子也初霍
集斯伯克再赴將軍兆恵營投誠時遣其子漠咱
帊爾入
覲曲宴重華宫
御製重華宫曲宴和闐回長漠咱帊爾己夘/
朝天兼值預朝正曲宴宜教沐寵榮爾父誠為識時務
[019-6a]
漠咱帊爾之父霍集斯伯克先以縛獻逹瓦齊得邀奬/賚比大兵討回部復自烏什赴阿克蘇投將軍兆惠軍
營隨征自効而/遣其子入覲王臣詎有限禆瀛是日御前行走䝉古/青海諸王公皆在座
舊宫小㑹輕齊史新域來賓願武成入律東風方凑達
春臺樂與物咸亨
御製和闐賊遁詩以誌事并序/己夘
和闐為回部扼要重地所屬六城曰伊立齊哈拉哈
什玉隴哈什齊喇塔克克里雅而統名之曰和闐先
是將軍兆惠遣侍衛齊凌扎布噶布舒及回長鄂對
[019-6b]
伯克等往招歸順繼大軍被圍小和卓木遣賊黨往
攻和闐齊凌扎布噶布舒等分守伊立齊哈拉什玉
隴哈什三城百計抵禦以待援師其餘三城力不能
支復叛降賊兆惠等解圍之後即遣副都統巴圖濟
爾噶爾瑚爾起等分兵馳救望見賊營時值大霧彌
漫我師乗勢奮勇直前衝擊殱其渠魁阿布都海里
克及和集雅斯二人鄂斯滿被創竄去餘賊悉遁和
闐得以解圍其三城仍即撫定
[019-7a]
傳檄曾聞定六城狂且怒臂致加兵力單三堡重去/聲反
覆伊立齊哈拉哈什玉隴哈什被圍時齊喇塔克克里/雅城内降回度守禦單弱不能自存隨復叛從賊
計守十旬實勇誠産玉河邊遁敵騎採花沙上識王旌
古稱羊侃斯為盛何吝嘉勤爵賞行
御製翻譯名義集正訛
歳辛夘為
皇太后八旬大慶年欲敬書華嚴全部以祝
無量夀算因取宫藏明宣徳間金書經閲之則稱于闐國
[019-7b]
三藏沙門實义難陀譯于闐之名見漢書即今所正為
和闐而自古及今不易之回部也回部本自有回經
不信佛教不宜有名僧譯佛經之事命考翻譯名義集
則所載畧同心知其非而不能為之説也問之章嘉國
師乃知實叉難陀本梵僧之髙行者以今同文韻統證
之應為施嘠刹納納低而直書之則為施刹難低此實叉
難陀所由訛而訛尚不至大相逕庭也施刹難低生
于鄂徳納荅直書之則為鄂等荅徳納切漢字不可得當/作吳人呼等音乃近之
[019-8a]
乃天竺之西印度也唐時此僧自天竺至中國譯經實
見於梵經天/竺畨經西/藏及漢經髙僧傳此鄂等答所由訛
為于闐而其訛乃不啻魯魚亥豖矣於是霍然去疑而
憮然恨法雲宋僧作翻譯/名義集者之不悉心考究誤後世為不
淺也雖然彼以一漢僧不深解梵語畨語梵音畨音即
漢文亦非通今博古之大手筆也而勤索二紀乃成是
編則其用力之苦亦有可尚向作萬泉莊記所謂賴有
失實者存而得以考是非辨差訛未嘗無小補者未足
[019-8b]
深怪也既正其訛乃命司事者一依同文韻統所定書
其名地至全集之似此錯謬者想復不少當付章嘉國
師一一更正夫鄂等答訛為于闐不過音韻之偶誤耳遂
致疑天竺為回部並有疑回部亦有佛教者展轉耳食
愈幻愈逺豈特失之毫釐而且謬以萬里吾更因之瞿
然有戒於綸綍之悖矣
︹漢書西域傳︺于闐國王治西城去長安九千六百
七十里東北至都護治所三千九百四十七里南
[019-9a]
與婼羌接北與姑墨接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後漢書西域傳︺于闐國居西城去長安所居五千
三百里去洛陽萬一千七百里建武末莎車王賢
强盛攻并于窴徒其王俞林為驪歸王明帝永平
中于窴將休莫霸反莎車自立為于窴王休莫霸
死凡子廣徳立後遂滅莎車從精絶西北至疏勒
十三國皆服從而鄯善王亦始强盛自是南道自
蔥嶺以東唯此二國為大順帝永建六年于窴王
[019-9b]
放前遣侍子詣闕貢獻元嘉元年長史趙評在于
窴病癰死評子迎喪道經拘彌拘彌王成國與于窴王
建素有隙乃與評子云于窴王令胡醫持毒藥著
創中故致死耳評子信之還入塞以告敦煌太守
馬達明年以王敬代為長史達令敬隱覈其事敬
先過拘彌成國復説云于窴國人欲以我為王今
可因此罪誅建于窴必服矣敬貪立功名且受成
國之説前到于窴設供具請建而隂圖之或以敬
[019-10a]
謀告建建不信旦日建詣敬坐定建起行酒敬叱
左右執之吏士並無殺建意時成國主簿秦牧隨
敬在㑹持刀出曰大事已定何為復疑即時斬建
于窴侯將輸僰等遂㑹兵攻敬敬持建頭上樓宣
告曰天子使我誅建耳于窴侯將遂焚營舍燒殺
吏士上樓斬敬輸僰自立為王國人殺之而立建
子安國焉馬達聞之欲將諸郡兵出塞擊于窴桓
帝不聴徴達還而以宋亮代為敦煌太守亮到開
[019-10b]
募于窴令自斬輸僰時輸僰死已經月乃斷其頭
送敦煌而不言狀亮後知其詐竟不能出兵于窴
恃此遂驕
︹魏畧︺戎盧國扞彌國渠勒國皮冗國皆并屬于闐
︹魏書西域傳︺于闐國在且末西北蔥嶺之北二百
餘里東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國二千里去朱
俱波千里北去龜兹千四百里去代九千八百里
其地方亘千里連山相次所都城方八九里部内
[019-11a]
有大城五小城數十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即昔
羅漢比邱盧旃為其王造覆盆浮圖之所石上有
辟支佛跣處雙跡猶存于闐西五里有比摩寺云
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真君中世祖詔髙凉王那擊
土谷渾慕利延慕利延懼驅其部落渡流沙
那進軍急追之慕利延遂西入于闐殺其王死者
甚衆顯祖末蠕蠕冦于闐于闐患之遣使素目伽
上表望救顯祖詔公卿議之公卿奏曰于闐去京
[019-11b]
師㡬萬里蠕蠕之性惟習野掠不能攻城若為所
拒當已旋矣雖欲遣師勢無所及於是停師不行
先是朝廷遣使者韓羊皮使波斯波斯王遣使獻馴
象及珍物經于闐于闐中於王秋仁輒留之假言
慮有冦不達羊皮言狀顯祖怒又遣羊皮奉詔責
讓之自後毎使朝獻
︹水經注︺釋法顯自烏帝西南行佛國記/作烏夷路中無人
民沙行艱難所逕之苦人理莫比在道一月五日
[019-12a]
得達于闐其國殷庶民篤信多大乗學威儀齊整
器鉢無聲南城一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鞾石
上有足跡彼俗言是辟支佛跡法顯所不傳疑非
佛跡也
按和闐為于闐轉音乃西域回部而列史多稱
其奉佛教由晉以來莫能訂其舛今自西陲耆
定于闐𨽻我版圖如前史所載地有河源山多
美玉者皆厯厯可尋而回俗相沿不奉佛法亦
[019-12b]
無所謂辟支舊蹟者與厯代史書所載不符㐲
讀
御製翻譯名義集正訛灼知和闐為自古及今不易之
回部自有回經不信佛教而史所稱譯經奉佛
之于闐則當為鄂等荅乃天竺之西印度其地
逈不相涉自酈道元水經注始稱釋法顯來至
于闐其國多大乗學又寺中有石鞾佛跡魏収
以下修史者多據以為于闐奉佛故實然辟支
[019-13a]
佛跡語為法顯佛國記所未載道元尚且疑之
其不足據審矣而踵其説者不加深考遂至牽
謬支離皆由未嘗親履其境又不習西土語音
耳食相仍沿襲滋誤豈若今日聲教所通詳徴
目覩之足以傳信哉兹恭録
御製文以標定論而諸書所述于闐奉佛故事間録一
二以見事不審真每多傅㑹存其説正以斥其
妄耳
[019-13b]
︹隋書西域傳︺于闐國王姓王字卑示閉練山多美
玉
︹唐書西域傳︺于闐或曰瞿薩旦那示曰渙那曰屈
丹北狄曰于遁諸胡曰豁旦距京師九千七百里
𤓰州贏四千里并有漢戎盧杆彌渠勒皮山故地
西有沙磧王姓尉遲氏名屋宻本臣突厥貞觀六
年遣使者入獻後三年遣子入侍阿史那社尒之
平龜兹也其王伏闍信大懼長史薛萬備謂社尓
[019-14a]
曰今破龜兹西域皆震恐願假輕騎羈于闐王獻
京師社尒許之至于闐陳唐威靈勸入見天子伏
闍信乃隨使者來㑹髙宗立授右衛大將軍子葉
䕶玷為右驍衛將軍留數月遣之請以子弟宿衛
上元初身率子弟酋領七十人來朝擊吐蕃有功
帝以其地為毗沙都督府析十州︹地理志︺毗沙都
督府本于闐國貞觀二十二年内附初置州五髙
宗上元二年置府析州為十
[019-14b]
︹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周四千餘里沙磧大半壤
土隘狹王甚驍武
︹五代史四裔附録︺于闐國地君世物俗見於唐五
代亂世中國多故不能撫來四裔其常自通於中
國者僅以名見其君世終始皆不可知而于闐尤
逺去京師萬里外其國西南近蔥嶺與婆羅門為
隣國而相去猶三千餘里南接吐蕃西北至疏勒
二千餘里晉天福三年于闐國王李聖天遣使者
[019-15a]
馬繼榮來貢晉遣供奉官張匡鄴假鴻臚卿彰武
軍節度判官髙居誨為判官冊聖天為大寳宋史/作大
食/于闐國王是嵗冬十二月匡鄴等自靈州行二
嵗至于闐至七年冬乃還聖天又遣都督劉再昇
來獻漢乾祐元年使者王知鐸來
︹宋史外國傳︺于闐國去京師九千九百里西南抵
蔥嶺東接吐蕃西北入疏勒二千餘里嘉祐八年
以其國王為特進歸忠保順鱗黑韓王其王乞
[019-15b]
賜此號也于闐謂金翅烏為鱗黑韓葢可汗之
訛也
︹明史西域傳︺于闐古國名自漢迄宋皆通中國永
樂四年遣使來朝仁宗後貢使漸稀于闐自古為
大國隋唐間侵并戎盧諸國其地益大南距蔥嶺
二百餘里東北去嘉峪闗六千三百里大畧蔥嶺
以南賽瑪爾堪舊作撒馬兒/罕今改正最大以北于闐最大
元末時其主暗弱鄰國交侵人民僅萬計悉避居
[019-16a]
山谷生理蕭條永樂中漸行賈諸蕃復致富庶
按西域國名古今互易其不易者唯和闐之為
古于闐猶存舊號史記後漢書作于寘顔師古
注闐字與窴同音形别音同實為一字考許慎
説文寘從宀窴從穴徐鍇注寘支義切窴待年
切史記後漢書載于窴俱應從穴從真刻本作
寘者非也唐書北狄曰于遁即闐字之轉音漢
書于闐北接古墨西通皮山後漢書南道自蔥
[019-16b]
嶺以東鄯善于窴二國為大是于闐固在南山
之北蔥嶺之東南道所經之國証以今時形勢
確無可疑魏書稱于闐在且末西北東去鄯善
是已乃云在蔥嶺北者誤指南山為蔥嶺故也
明史猶沿其説而實非是自今葉爾羌東境至
克勒底雅城東西千有餘里當為古于闐全境
魏書所謂其地方亘千里也南山峙其南瑪雜
爾塔克繞其北連山相次形勢猶存其云都城
[019-17a]
方八九里部内有大城五是于闐所屬舊有五
城及鎮城為六與今額里齊等六城之數適相
符矣唐置毗沙都督府於此與焉耆龜兹疏勒
號稱四鎮其地當吐蕃之衝是以假道勃律以
取四鎮于闐實首受其敝云
托蘇拉固葉
托蘇拉固葉在額里齊城南
哈朗歸塔克
[019-17b]
哈朗歸塔克在額里齊城南
皮什雅
皮什雅在額里齊城西南一百六十里有城垣不
當孔道其南即玉隴哈什哈喇哈什兩郭勒發源
處分流於城之東西三面距河各二十里許河以
外連山環抱即漢書所謂南山玉石之所出也
玉隴哈什
玉隴哈什在額里齊城東南三十里玉隴哈什郭
[019-18a]
勒環抱之内民物繁庶無城垣而居六城之一所
屬有薩木普拉莊寳義莊
哈喇哈什
哈喇哈什舊對音為哈拉哈什在額里齊城西北
六十里居六城之一東傍哈喇哈什郭勒二里西
距皁窪勒鄂斯騰二十里
︹唐書地理志︺于闐西五十里有葦闗
按唐于闐鎮城應屬今之額里齊西五十里之
[019-18b]
葦闗當在今哈喇哈什城東境
博羅齊
博羅齊在哈喇哈什西十里東南距額里齊城七
十里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和闐䧟於賊將軍兆惠
等遣將往援賊衆聞風西遁留其餘黨於博羅齊
以窺我師副都統瑚爾起巴圖濟爾哈爾等擊敗
之詳見額里齊條
御製博羅齊行己夘/
[019-19a]
博羅齊者隣和闐賊回據險偵我軍先是圍解黑水困
元戎遣救掄二臣去冬將軍兆惠兵偪葉爾羌恃勇逕/渡葉爾羌河以衆寡不敵為賊所困
乃築柵黒水之地相持累月小河卓木乗間遣賊黨徃/圍和闐六城已失其三逮副將軍富徳統兵應援與兆
惠夾擊破賊圍解之後兆惠與諸將集議遣副都/統瑚爾起及巴圖濟爾噶爾率偏師馳救和闐一為
瑚爾起吉林舊族世受恩一巴圖濟爾噶爾乃厄魯特
宰桑其勇誠超羣同心協力速赴援率軍數不能盈千
途厯戈壁不毛之地負甲步進無俄延哈拉哈什已垂
䧟齊凌扎布馳來言夜急行至伊立齊時賊望風先逃
[019-19b]
奔集兵拯哈拉哈什賴
天大霧彌漫漫乗霧直搗賊營後伺怠奮勇攻中堅斬將
搴旗獲輜重孤城恢復餘俱安昔薛延陀禬神能致雪
兾困李勣終乃自敝焉此霧或亦敵鮓荅西域習咒術/者能禁制作
使風雲雨雪霜/霧名為鮓荅翻為我用成功全易云
天所助者順向猶未信今信然特盈知足感
帝祐敢肆志詡能開邊
皁窪勒
[019-20a]
皁窪勒在哈喇哈什郭勒迤西二十里東南距額
里齊城一百二十里村落毗連居民稠宻東濱皁
窪勒鄂斯騰由是西行踰黄水溝交葉爾羌界
博爾烏匝克
博爾烏匝克在額里齊城西
吉爾布斯喀藏
吉爾布斯喀藏在額里齊城西
瑪枯雅爾
[019-20b]
瑪枯雅爾在額里齊城北
烏哈什
烏哈什在額里齊城北
巴爾漠期伊克
巴爾漠期伊克在額里齊城北
勒沁托海
勒沁托海在玉隴哈什城北一百里東傍玉隴哈
什郭勒西南距額里齊城一百六十里
[019-21a]
素勒坦雅伊拉克
素勒坦雅伊拉克在勒沁托海北三十里東傍玉
隴哈什郭勒西南距額里齊城一百九十里
額克里雅爾
額克里雅爾在素勒坦雅伊拉克北七十里東傍
玉隴哈什郭勒西南距額里齊城二百六十里
喀提里什
喀提里什在額克里雅爾北七十里玉隴哈什郭
[019-21b]
勒經其東哈喇哈什郭勒經其西㑹於其北入和
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三百三十里
塔喀克
塔喀克在喀提里什北二十五里東傍和闐達里
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三百五十五里
瑪爾占鄂勒氐
瑪爾占鄂勒氐在塔喀克北六十五里東傍和闐
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四百二十里
[019-22a]
吉拉木雅伊氐
吉拉木雅伊氐在瑪爾占鄂勒氐北二十里東傍
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四百四十里
巴什布克色木
巴什布克色木在吉拉木雅伊氐北五十里東傍
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四百九十里
鄂托喇布克色木
鄂托喇布克色木在巴什布克色木北四十里東
[019-22b]
傍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五百三十里
愛雅克布克色木
愛雅克布克色木在鄂托喇布克色木北六十里
東傍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五百九十里
伯徳里克鄂托克
伯徳里克鄂托克在愛雅克布克色木北八十里
東傍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六百七十里
伯什阿喇勒
[019-23a]
伯什阿喇勒在伯徳里克鄂托克北九十里東傍
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七百六十里
齊克齊鄂托克
齊克齊鄂托克在伯什阿喇勒北六十里東傍和
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八百二十里
波斯湯托郭喇克
波斯湯托郭喇克在齊克齊鄂托克北一百二十
里東傍和闐達里雅西南距額里齊城九百四十
[019-23b]
里又北行七十里至哈喇烏蘇交阿克蘇界自和
闐城東北之勒沁托海至阿克蘇界將及千里由
阿克蘇南行至和闐亦如之
︹漢書西域傳︺姑墨國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
︹唐書地理志︺自撥換南而東經崑崗渡赤河又西
南經神山睢陽鹹泊又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
于闐鎮城
按漢姑墨在今阿克蘇東所謂十五日至于闐
[019-24a]
者即今自波斯湯托郭喇克以南千餘里至和
闐之路唐撥換城在今阿克蘇西循阿克蘇郭
勒東南行渡喀什噶爾達里雅葉爾羌諤斯騰
即自撥換南而東經崑崗渡赤河者也神山睢
陽鹹泊及疏樹當在今波斯湯托郭喇克至勒
沁托海南北千餘里之間
齊爾拉
齊爾拉舊對音為齊喇在玉隴哈什東二百里西
[019-24b]
距額里齊城二百三十里民物繁庶無城垣而居
六城之一城西有河自塔克來西北流入於沙磧
︹唐書地理志︺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西域傳︺于
闐東有嫓摩川
按唐地理志所載坎城為于闐最近之城今齊
爾拉在額里齊東二百三十里疑即此地西境
之水應即西域傳之嫓摩川也
塔克
[019-25a]
塔克在齊爾拉東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額里齊
城四百十里民物繁庶無城垣而居六城之一城
西有河發源南山中西北流入齊爾拉境
︹唐書地理志︺于闐東蘭城守捉又西經移杜堡彭
懐堡次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闐
按唐地理志載于闐東境凡三城曰蘭城曰坎
城曰次城坎城屬今齊爾拉蘭城屬今克勒底
雅則次城應屬塔克也
[019-25b]
克勒底雅
克勒底雅舊對音為克里雅在齊爾拉東二百里
西距額里齊城四百三十里有城垣居六城之一
東傍克勒底雅郭勒所屬有峩和爾伊里莊哈爾
魯克莊
︹唐書地理志︺于闐東六百里有蘭城鎮又故且末
城西經悉利支井袄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闐東
蘭城守捉
[019-26a]
按克勒底雅今為和闐最東境唐時蘭城亦屬
于闐東界疑是其故址也和闐國東為古扜彌
國地
︹漢書西域傳︺扜彌國王治扜彌城去長安九千二
百八十里東北至都䕶治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
南與渠勒東北與龜兹西北與姑墨接西通于闐
三百九十里今名寜彌
︹後漢書西域傳︺拘彌國居寜彌城去長史所居栁
[019-26b]
中四千九百里去洛陽萬二千八百里順帝永建
四年于窴王放前殺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
王而遣使者貢獻於漢敦煌太守徐由上表討之
帝赦于窴罪令歸拘彌國放前不肯陽嘉元年徐
由遣疏勒王臣槃發二萬人擊于窴破之斬首數
百級放兵大掠更立興宗人成國為拘彌王而還
靈帝熹平四年于窴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
王戊巳校尉西域長史各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
[019-27a]
興為王時人衆裁有千口其國西接于窴三百九
十里
︹魏畧︺扜彌國并屬于闐
︹唐書西域傳︺于闐東三百里有建徳力河河之東
有汗彌居建徳力城亦曰拘彌城即寜彌故城
按古扜彌國西與于闐境接後漢書于窴并有
扜彌之地則今自克勒底雅以東為古扜彌國
地無疑又按前書扜彌東北接龜兹西北接姑
[019-27b]
墨龜兹為今庫車姑墨在今庫車阿克蘇之間
而扜彌北與之接是其當時北界直抵今塔里
木諤斯騰即水經注所云南河又東北逕扜彌
國北者方位約畧可見考扜彌始見於漢書又
有寜彌之名後漢書則稱為拘彌魏畧稱為扜
彌唐書稱為汗彌謂即寜彌故城而自扜至汗
音譯遞變然唐平髙昌都部曽至蔥嶺以南較
之漢時之僅僅通使者稱名較為親切自當以
[019-28a]
汗彌為正雖顔師古曾有扜音烏之注彼苐就
扜字音注不足據也
以上屬和闐又東為和闐境外地
阿勒屯郭勒
阿勒屯郭勒地以水名在塔克東南二百七十里
踰河流三至其境
蘇格特
蘇格特在阿勒屯郭勒東南一百里踰河流一至
[019-28b]
其境
︹漢書西域傳︺渠勒國王治鞬都城去長安九千九
百五十里東北至都䕶治所三千八百五十二里
東與戎盧西與婼羌北與扜彌接
按古扜彌在今克勒底雅西漢渠勒北與扜彌
接是阿勒屯郭勒蘇格特皆在克勒底雅東南
境疑皆屬漢之渠勒國地也
巴爾呼都克
[019-29a]
巴爾呼都克在蘇格特東南二百里踰河流一至
其境
︹漢書西域傳︺戎盧國王治卑品城去長安八千三
百里東北至都䕶治所二千八百五十八里東與
小宛南與婼羌西與渠勒接辟南不當道
按巴爾呼都克左右境山水兼抱應屬漢戎盧
國地至所謂卑品城者則不可考矣
阿氐爾干
[019-29b]
阿氐爾干在巴爾呼都克東北四百里踰沙磧至
此一水雙流環帶其地西距和闐之克勒底雅郭
勒約七百餘里地皆沙磧
︹漢書西域傳︺精絶國王治精絶城去長安八千八
百二十里北至都䕶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
至戎盧國四日行地阨陿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唐西域記︺瞿薩旦那東境從此東行入大流沙聚
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行四百里至都貨邏
[019-30a]
故國國乆空曠城皆荒蕪
按阿氐爾干在和闐東沙磧之外以道里方向
考之應屬漢精絶國唐都貨邏國地由是而東
南三百里為什達爾烏蘭達布遜塔克應屬
古小宛地
︹漢書西域傳︺小宛國王治扜零城去長安七千二
百一十里西北至都䕶治所二千五百五十八里
東與婼羌接辟南不當道
[019-30b]
按漢精絶國北至都䕶治所而小宛國西北至
都䕶治所是小宛宜在精絶之東也又戎盧東
與小宛接而辟南不當道則與小宛正同是小
宛又宜在戎盧之東精絶之東南也今什達
爾烏蘭達布遜塔克在阿氐爾千之東南巴爾
呼都克之東以小宛故國當之為近似矣又自
什達爾烏蘭達布遜諸塔克東北五百餘里
抵安西州屬之敦煌縣界則正漢書所謂出陽
[019-31a]
闗最近自婼羌始而小宛東與婼羌接者也自
出和闐東界其偏東南之國為古渠勒戎盧小
宛正東之國為古扜彌精絶且末樓蘭且末樓
蘭諸考証畧見前安西南路兹不複舉
[019-31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