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四
貢賦
臣/等謹按禹貢一書首載中邦成賦而九牧貢金
鑄鼎島夷皮卉兼納至於西戎即叙則既賦其璆
琳熊羆之屬復以織皮為貢初非長駕逺馭好勤
逺物之謂蓋將以聨中外之勢通遐邇之情示王
者一統無外意至深逺也迨武王通道西旅貢
[034-1b]
作書必以四夷咸賓歸美於明王慎徳周公相成
王定九畿之貢在三千里外者謂之要服貢其貨
物在九州外者謂之蕃國各以所貴寶為摯地則
領於大司馬貢則輸於大行人而又有懷方氏掌
來逺方之民致方貢逺物而送逆之其制益詳而
厥田厥賦要不得與三壤之則同論若漢武初通
西域偶得天馬作歌告廟論史者往往侈泰貽譏
其後歴代史牒所書備列外蕃貢獻然其來也無
[034-2a]
常期其使也無常員其物也無常品義取羈縻弗
絶而已未聞行井牧之法爾宅爾田以疆理戎索
豈非力不足以制之徳不足以容之乎
國家昄章之厚逺越隆古頃者準夷内訌回酋濟惡
我
皇上推取亂侮亡之義天罰龔行罪人斯得俘其酋帥
拔彼名城洎乎徂維求定弓矢載櫜即環籲元戎
輸租請吏惟恐尺土不隸職方一夫不登齒版一
[034-2b]
絲一粟不入内府即自外於
生成覆載者
聖天子猶重軫瘡痍蘇其困憊酌盈劑虚取足供軍屯
之費而止視向者役屬厄魯特時悉索敝賦不啻
挈陷穽而登袵席矣屬八紘於扃闥撫異類如赤
子周官九畿之制實未足以賅之又何有於漢唐
以下哉爰舉新疆貢賦諸額著於篇西域舊俗强
弱相役歴代以來征輸久為成例採摭往籍用資
[034-3a]
旁攬因彚列焉志貢賦第十一
[034-4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四目録
貢賦
安西州
玉門縣
敦煌縣
哈密
鎮西府
[034-4b]
宜禾縣
奇臺縣
迪化州
昌吉縣
綏來縣
阜康縣
庫爾喀喇烏蘇
塔爾巴噶台
[034-5a]
伊犂
闢展
哈喇沙爾
庫車
沙雅爾
烏什
阿克蘇
賽喇木
[034-5b]
拜
喀什噶爾
葉爾羌
和闐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四目録
[034-6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四
貢賦
安西州
糧賦
額徵糧四千五百九十二石九斗七升二合五勺
本色小草四萬二千一百十八束七分四釐
草折糧二千二十四石七斗
[034-6b]
田九萬九千七百九畝三分六釐二毫每畝科
徵四升一合八勺七抄六撮又加耗糧每畝四
合一勺八抄七撮六圭内科徵本色草地三萬
二千二百十九畝三分六釐二毫每畝徵小草
一束三分七毫二絲四忽九微七塵四𣺌三漠
科徵草折糧地六萬七千四百九十畝每畝折
徵糧三升
租税
[034-7a]
田房契税儘徴儘解無定額餘税無州屬玉門敦
煌縣同
玉門縣
糧賦
額徵糧二千三百七石四斗五升九合三勺八撮
五圭 本色大草一萬七千一百八十四束五分
四釐 草折糧四百八十六石
田五萬九千二畝九分每畝科徵四升一合八
[034-7b]
勺七抄六撮又加耗糧每畝四合一勺八抄七
撮六圭内科徵本色草地三萬三千八百九十
二畝九分每畝徵大草五分八釐三絲七忽四
微六纎四塵科徵草折糧一萬六千二百畝每
畝折徵糧三升
敦煌縣
糧賦
額徵糧五千五百五十五石二斗七升一勺六抄
[034-8a]
本色大草六萬一千三百九束九分八釐一毫
五絲八忽四微
田十二萬六百畝每畝科徵四升一合八勺七
抄六撮又加耗糧每畝四合一勺八抄七撮六
圭每畝科徵大草五分八毫三絲七忽四微六
纎四塵
哈密
土貢
[034-8b]
鷹五架羊角弓面十副綽塔爾布四疋及乾𤓰小
刀礪石之屬
按哈密除屯田地畝外俱係回人耕種無交納
糧賦至菜園房租亦以商民租賃回人地基並
無税入其牲畜房産契税因無土著民户未設
市集故徵收均未及云
鎮西府
宜禾縣附郭/
[034-9a]
糧賦
額徵糧二千三百二十七石二斗一升五合九勺
八抄六撮五圭 草折糧一千五百十五石六斗
五升四合
田五萬五百二十一畝八分每畝科徵四升一
合八勺七抄六撮又加耗糧每畝四合一勺八
抄七撮六圭科徴草折糧每畝三升乾隆三十
一年以招募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四千五
[034-9b]
百八十八畝五分後遞年増墾至三十九年如
今額
租税
房地牲畜税每價銀一兩額徵銀三分儘收儘解
無定額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錢儘收儘解無定
額
官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兩二錢次一兩儘
[034-10a]
徵儘解無定額
竒臺縣
糧賦
額徵糧三千三百八十五石四斗四升四合二勺
八抄二撮 草折糧二千二百四石八斗五升
田七萬三千四百九十五畝每畝科徵四升一
合八勺七抄六撮又加耗糧每畝四合一勺八
抄七撮六圭科徵草折糧每畝三升乾隆三十
[034-10b]
七年以招募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六千畝
後遞年増墾並木壘奇臺等處屯田遺地歸民
墾種至四十年如今額
租税
房地牲畜税每價銀一兩額徵銀三分儘徵儘解
無定額
迪化州
糧賦
[034-11a]
額徵糧三千八百七十一石八斗八勺
田四萬二百十六畝每畝科徵細糧米麪八升
折徵小麥九升六合三勺乾隆三十二年以招
募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六千六百八十六
畝後遞年増墾至四十年如今額按迪化州居
山北候較寒不宜粟穀故草束無徵而細糧亦
以小麥折收云
租税州屬昌吉綏來/阜康三縣並同
[034-11b]
房地牲畜每價銀一兩額徵銀三分儘徵儘解無
定額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三錢次二錢又次一
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官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兩六錢次一兩五
錢又次一兩四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民認墾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儘徵儘
解無定額
[034-12a]
土貢
野雞
昌吉縣
糧賦
額徵糧六千六石二斗三升一合
田六萬二千三百七十畝每畝科徵細糧米麪
八升折徵小麥九升六合三勺乾隆三十二年
以招募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六千三百四
[034-12b]
十四畝後遞年増墾至四十年如今額
額徵蘆草溝昌吉/縣屬糧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七斗三
升一合
田一萬七千三百七十畝每畝科徵細糧米麪
八升折徵小麥九升六合三勺乾隆三十七年
以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二千六百四十畝
後遞年増墾至四十年如今額
綏來縣
[034-13a]
糧賦
額徵糧七百四石九斗一升六合
田七千三百二十畝每畝科徵細糧米麪八升
折徵小麥九升六合三勺乾隆三十八年以安
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三千九百六十畝後遞
年増墾至四十年如今額
阜康縣
糧賦
[034-13b]
額糧三千八百五十八石五斗九升七合二勺
田三萬九千九百四十四畝每畝科徵細糧米
麪八升折徵小麥九升六合三勺乾隆三十四
年以招募安插民户墾種地畝陞科三千六十
六畝後遞年増墾至四十年如今額
庫爾喀喇烏蘇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錢自乾隆三十年
[034-14a]
始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民認墾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自乾隆
三十一年始儘徵儘解無定額
土貢
野雞
塔爾巴噶台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七錢自乾隆三十一
[034-14b]
年始儘徵儘解無定額
地基每段每月額徵銀二錢自乾隆三十一年始
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民認墾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自乾隆
三十一年始儘徵儘解無定額
按庫爾喀喇烏蘇境専設屯田無他賦税非商賈
凑集之區也若塔爾巴噶台當準部北境與外
藩接内地人民鮮至其地故有屯兵而無民賦
[034-15a]
與庫爾喀喇烏蘇同
伊犂
糧賦
額徵糧三百五十一石二斗八升
田四千三百九十一畝每畝科徵細糧八升係
安插民户承種自乾隆三十三年始遞年増墾
至三十九年如今額
額徵回戸糧九萬六千石
[034-15b]
回人墾種地畝計戸納糧自乾隆二十五年始
每戸每年徵糧十六石
額徵賦一百六兩五錢
田二千一百三十畝每畝額徵銀五分係入籍
民戸承種官借牛隻籽種口糧自開墾之次年
分作三年每畝帶徵借項銀五分還欵後每畝
止徵額銀五分自乾隆三十七年始遞年増墾
至三十九年如今額
[034-16a]
租税
房地牲畜每價銀一兩額徵銀三分儘徵儘解無
定額牙儈二十三名每名每年額徵銀六錢儘徵
儘解無定額
官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兩儘徵儘解無定
額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三錢次二錢又次一
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034-16b]
地基每間每月額徵銀二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民蓋住房每間每月額徴銀二錢儘徵儘解無定
額
商民認墾菜園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儘徵儘解
無定額
商民認墾禾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五分儘徵儘解
無定額
土貢
[034-17a]
哈薩克馬黒獺皮野雞鹿尾
按準噶爾舊俗逐水草事畜牧不以耕種為業
是以舊無田賦其刼服回部因徵税入則回部
有田而準部賦之耳在漢如匈奴之置僮僕都
尉使領西域賦税諸國在唐如統葉䕶之霸西
域命吐屯以督賦入由來已久邇者南北兩部
咸歸疆索我
皇上於生成一體之中立因地制宜之法始則移回部
[034-17b]
之人民理準疆之塍畎嗣是農功日闢賦役有
經不惟山南習耒耜之勤即山北亦有口分之
業不數年來蔚成都㑹地不愛寶尊親之慕無
窮諸福之物畢至樂樂利利垂萬億年矣
闢展
糧賦
額徵糧三千四百二十三石二斗
本屬舊設屯田地三萬四千二百三十二畝乾
[034-18a]
隆二十六七年裁歸回部郡王額敏和卓公蘇
賚滿所屬回戸承種每嵗每畝額徵十分之一
現無増減
租税
商民認墾附郭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三錢五
分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民認墾逺郊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儘
徵儘解無定額
[034-18b]
土貢
糧三千石
初土爾番回部郡王額敏和卓貢糧四千石
恩賞布五疋茶五封乾隆二十七年奉
㫖恩免交糧一千石其布疋茶封從駐劄大臣之請停
止賞給
葡萄二百四十斤及𤓰乾紬布手巾佩刀諸物其
附近羅布淖爾回戸嵗貢水獺皮
[034-19a]
哈喇沙爾
糧賦
額徵糧九百八十二石
哈喇沙爾所屬庫隴勒布古爾回戸每戸承種
地二十六畝九分零額交糧一石六斗一升三
合共額糧各七百石乾隆二十八年以回戸撥
赴伊犂減存五百六十石四十年以折交紅銅
減存糧四百九十一石共九百八十二石如今
[034-19b]
額
雜賦
額徵紅銅九百五斤
初定庫隴勒二百三十五斤布古爾四百七十
斤乾隆四十年各増一百斤如今額
額徵硝四百二十八斤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三錢儘徵儘解無定
[034-20a]
額
商民認墾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一錢六分儘
徴儘解無定額
庫車
糧賦
額徵糧二千三百五十五石八斗
原墾民田九百六十石籽種地畝徵嵗入十分
之一定額九百六十石舊存官地於入版圖後
[034-20b]
一體歸民墾種者二百五十石籽種地畝徵嵗
入十分之五定額一千二百五十石共二千二
百一十名嗣以回人成丁及派撥種地採銅遞
年増減至乾隆四十一年如今額
雜賦
額徵紅銅七百二十九斤十兩
初乾隆二十六年徵八百十五斤二十七年按
照各城回戸匀派共七百二十九斤十兩現無
[034-21a]
増減
額徵火藥六百斤
初乾隆二十四年徵火藥八百斤四十年減二
百斤如今額
額徵硫磺四百斤
初乾隆二十八年徴二百斤三十一年増一百
斤四十年増一百斤如今額
額徵硝二百斤
[034-21b]
初乾隆三十一年徵一百斤四十年増一百斤
如今額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二錢次一錢儘徵儘
解無定額
沙雅爾
糧賦
額徵糧八百七十二石六斗
[034-22a]
原墾民田五百六十五石籽種地畝徵嵗入十
分之一定額五百六十五石舊存官地於入版
圖後一體歸民墾種者七十五石籽種地畝徵
嵗入十分之五定額三百七十五石共九百四
十石嗣以回人成丁及派撥種地採銅遞年增
減至三十六年如今額
雜賦
額徵紅銅三百五十八斤十兩五錢
[034-22b]
初乾隆二十六年徵三百五十斤二十七年按
戸勻派實徵三百五十八斤十兩五錢
額徵火藥三百斤
初乾隆二十四年徵四百斤四十年減一百斤
如今額
額徵硫磺一百斤
初乾隆三十一年徵五十斤四十年増五十斤
如今額
[034-23a]
額徵硝一百斤
初乾隆三十一年徵五十斤四十年増五十斤
如今額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二錢次一錢儘徵解
解無定額
烏什
糧賦
[034-23b]
額徴糧二千一十石
原墾民田八萬四千畝徵嵗入十分之一定額
二千二百五十石舊存官地於入版圖後一體
歸民墾種者徵嵗入十分之五定額一百九十
二石共二千四百四十二石嗣於乾隆三十年
回户不靖勦平後於賽喇木拜喀什噶爾諸處
遷移回戸墾種地畝分别抽交糧石三十四年
按戸匀徴三石至三十五年如今額
[034-24a]
按乾隆二十六年初徵紅銅三千一百九十斤
二十七年徵五千五百七十一斤至三十一年
遷來賽喇木喀什噶爾諸城回戸止代阿克蘇
交銅二百五十斤餘無徵額又初徵硝一百斤
後遞増至一千一百斤三十一年後額除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錢次徵銀五分儘
徵儘解無定額
[034-24b]
商民認墾菜園地每畝每年額徵銀二錢儘徵儘
解無定額
商税
凡外番人在烏什貿易者三十分抽一其緞布
皮張則二十分抽一本地商人往外番各部貿
易者二十分抽一其緞布皮張則十分抽一若
牲畜貨物不及抽分之數者馬一匹抽收五十
普爾大牛一頭則二十五普爾小牛一頭半之
[034-25a]
大羊一牽抽收十二普爾小羊一牽亦半之雜
項物件視其值之貴賤折收騰格普爾遇有應
貢物件即以充
貢
阿克蘇
糧賦
額徵糧三千九百四十五石二斗四升二合一勺
乾隆二十四年原墾民田一萬四千二百餘石
[034-25b]
籽種地畝原額糧六千七百五十石舊存官地
三百四十四畝一併歸民墾種徵嵗入五分之
一遞年増減至三十五年如今額
額賦普爾一千六百四十二騰格有奇
按百普爾為一騰格後凡以騰格計者倣此
乾隆三十一年於額糧内折收現無增減
額徴布五百六十八疋
乾隆三十二年於額糧内折收三十五年増如
[034-26a]
今額
雜賦
額徴紅銅四千六百六十七斤
乾隆二十五年徴七百斤二十六年徴四千二百
五十斤二十七年徴八千五百斤二十八年按
戸匀徴共四千六百六十七斤如今額
額徴硫磺四千二百斤
乾隆二十五年徴三百斤二十七年増三百斤
[034-26b]
三十年増三百斤三十二年以應交硝斤改徴
硫磺二百斤三十三年以應徴硝斤全改徴硫
磺三千一百斤共如今額
按阿克蘇於乾隆二十五年後嵗徴硝七百斤
至三十三年遞増至三千一百斤全數折交硫
磺額除
額徴鉛三百斤
乾隆二十五年徴三百斤現無増減
[034-27a]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徴銀一錢住房每間每月
額徵銀五分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税每一兩額徵銀三分儘解無定額
土貢
梨二百
賽喇木
糧賦
[034-27b]
額徵糧七百八十二石二斗二升八合一勺
乾隆二十四年原墾民田九百七十五石籽種
地畝徵嵗入十分之一定額九百七十五石遞
年増減至三十一年如今額
額賦普爾一百三十四騰格九十四文
乾隆三十四年於額糧内折收如今額
雜賦
額徵紅銅三百八十三斤八兩五錢
[034-28a]
乾隆二十六年徴三百五十斤二十七年徴七
百斤二十八年按戸匀徴共三百八十三斤八
兩五錢如今額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徴銀一錢住房每間每月
額徴銀五分儘徴儘解無定額
拜
糧賦
[034-28b]
額徴糧三百六十四石二斗一升四合三勺
乾隆二十四年原墾民田九十七石五斗籽種
地畝徴嵗入十分之一定額九十七石五斗遞
年増減至三十一年如今額
額賦普爾一百三十騰格四十文
乾隆三十一年於額糧内折收現無増減
雜賦
額徴紅銅三百七十斤十兩
[034-29a]
乾隆二十六年徵三百四十斤二十七年徵六
百八十斤二十八年按戸勻徵共三百七十斤
十兩如今額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一錢住房每間每月
額徵銀五分儘徵儘解無定額
喀什噶爾
糧賦
[034-29b]
額徴糧二萬五千一百九十三石五升三合一勺
乾隆二十四年原墾民田二萬一千二百石籽
種地畝徵嵗入十分之一定額二萬一千二百
石舊存官地於入版圖後一體歸民墾種者八
百一石四斗有奇籽種地畝内兼一易地畝計
徵嵗八十分之五定額三千九百九十三石五
升三合一勺共二萬五千一百九十三石五升
三合一勺如今額
[034-30a]
額賦二萬六千騰格
乾隆二十四年以五十普爾為一騰格二十六
年錢價平以百普爾為一騰格實計二百六十
萬普爾合為二萬六千騰格現無増減
雜賦
額徵紅花三千六百五十斤
乾隆二十五年徵三千六百五十斤現無増減
額徵棉花一萬四千六百三十斤
[034-30b]
乾隆二十五年徵一萬四千六百三十斤現無
増減
額徵葡萄八百斤折收普爾錢八十騰格
租税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三錢次二錢又次一
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税牲畜貨物按本處回民貿易及外部來此貿
易者分别抽收詳見烏什條
[034-31a]
土貢
黄金十兩痕都斯坦金絲緞二疋葡萄二百斤
葉爾羌
糧賦
額徴糧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一石七升
乾隆二十六年原墾民田除鹹沙高阜不能耕
作外實計可耕一萬四千九百七十七石一斗
籽種地畝定額一萬四千九百七十石一斗舊
[034-31b]
存官地於入版圖後一體歸民墾種者除鹹沙
田畝不能耕作外實計可耕一千二百八十三
石六斗六升籽種田畝徵嵗入十分之五定額
六千四百十八石三斗共二萬一千三百八十
八石四斗遞年増減至三十八年如今額
額賦普爾二萬五千一百五十騰格
乾隆二十四年徵二萬四千騰格二十六年以
百普爾為一騰格計四百八十萬普爾為四萬
[034-32a]
八千騰格遞年増減至三十年以百普爾為一
騰格計得二萬五千一百五十騰格如今額
雜賦
額徵果園普爾錢一百騰格
額徵水磨麪九十二石七斗五升普爾錢十五騰
格
額徵葡萄八百斤折收普爾錢八十騰格
租税
[034-32b]
民蓋鋪房每間每月額徵銀三錢次二錢又次一
錢儘徵儘解無定額
商税牲畜貨物按本處回民貿易及外部來此貿
易者分别抽收詳見烏什條
土貢
黄金十兩葡萄二百斤及石榴蘋果木𤓰石榴膏
蘋果膏梨膏等又葉爾羌所屬赫色勒庫勒回民
嵗
[034-33a]
貢黄金二十七兩七錢
御製葉爾羌驛貢石榴蘋果木𤓰三種詩以紀事庚/辰
大宛天馬早歌徠果品惟三致自回張恊金牙斯漏賦
牂牁蒟醬此殊開詎曽燕趙移根往且共瓊瑶包貢來
順徳何須却食物兢兢敢詡版章恢
御製回部貢金至命為麟趾褭蹏以紀其事庚/辰
諸回城既悉内屬戎索益閎念非經以井牧則别部
偪處久或强食滋患然屯開戍集而官司糈廩因之
[034-33b]
若前代骨都戊己僕僕轉餉坐耗腹地物力者朕豈
為之哉去嵗將軍兆惠等以回民環籲定賦請加鑄
天朝年號通寶於見行騰格錢以資輸納朕命撿挍
將來大臣官兵駐防嵗給所需取足供支而止其視
曩者噶爾丹策凌責入諸回部故額蓋已減十之五
六矣今嵗騰格已供彼處諸屯戍之用而貢金適至
乃付冶工鑄麟趾褭蹏以誌縁起並系以詩昔漢武
幸回中下詔言封岱時見西域金氣之祥因鑄黄金
[034-34a]
為麟趾褭蹏其詳已不可考説者謂瑞麟五趾其形
當如餅而五出若褭蹏正深圓而後世沿而笵之者
固衆無足深論然洼池玉河朕且不以得地為寶豈
珍此纍纍鏐銑而匱之以示方來者良以固圉繕邊
初不役費中土民生為至計否則禹貢三品屬之水
衡可耳又何長言紬繹之為
肉好頒型騰格錢儲胥恰供戍新邊或殊疲弊中國耳
並聴輸將三品焉西域早稱氣相感泰山虚詫瑞曽駢
[034-34b]
政平逺服吾何有紀實聊因麟褭傳
按西域底平後一切善後事宜仰䝉
睿裁指訓如籌耕牧定徭賦鑄緡錢制度維新永垂法
守至回部舊屬準噶爾時每嵗責入無藝之征
均予罷免
皇上眷念遺黎
渥恩淪浹鼓舞載塗宜殊俗之傾心効輸將而恐後是
以貢果貢金頻聞驛致當與禹貢銀鏤橘柚同
[034-35a]
觀而即事攄
懷動闗中外民閻生聚幹年之至計抑又非前代斤斤
貴異物以侈逺略者所可比倫萬一已
和闐
糧賦
額徵糧一萬三千九百三十四石八斗
乾隆二十四年原墾民田除沙磧地段不能耕
作外實可耕五萬四千一百三十九石籽種地
[034-35b]
畝徵嵗入十分之一定額一萬六百石舊存官
官地於入版圖後一歸民墾種者除沙磧地段
不能耕作外實可耕一萬三千六十二石有奇
籽種地畝徵嵗入十分之五定額二千一百八
十三石六斗共一萬二千七百八十三石六斗
遞年増減至三十二年如今額
額賦普爾八千一百十二騰格五十文
乾隆二十四年定額後遞有増減至三十二年
[034-36a]
仍如原額
按和闐境處邊陲舊無商賈雜税故未定額徵
收
土貢
黄金八十兩
和闐所屬之玉隴哈什哈拉哈什兩河産王駐
劄大臣採取量其所得進
貢無定額
[034-36b]
︹漢書西域傳︺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僕都尉使領
西域長居焉耆危須尉犂間賦税諸國取富給焉
其後日逐王將衆來降僮僕都尉由此罷
︹後漢書西域傳︺王莽貶易侯王西域復叛屬匈奴
匈奴斂税重刻諸國不堪命莎車王賢自稱大都
䕶移書諸國悉服屬焉重求賦税諸國愁懼以大
宛貢税減少自將諸國兵攻之
︹隋書西域傳︺鐵勒恒遣重臣在高昌國有商胡往
[034-37a]
來者則税之
︹唐書突厥傳︺統葉䕶霸西域諸國悉授以頡利發
而命一吐屯兼統以督賦入︹回鶻傳︺回鶻臣於突
厥突厥資其財力雄北荒處羅可汗攻脅鐵勒部
裒責其財
此西北之納賦於所臣屬者
︹北史西域傳︺高昌賦税則計田輸銀錢無者輸麻
布龜兹賦税准地徵租無田者則税銀置女市收
[034-37b]
男子鐵以入官
︹唐書西域傳︺黠戞斯嵗納貂鼠青鼠為賦
︹文獻通考︺突厥科税雜畜刻木為數并一鏃箭蠟
封卬之以為信契
︹明史西域傳︺哈里舊作哈烈/今改正市易皆征税十二
此西域本國之賦税
︹北史西域傳︺魏太武討平鄯善賦役其人比於郡
縣
[034-38a]
︹唐書回鶻傳︺貢方物嵗納貂皮為賦︹西域傳︺贊開
元盛時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鎮出北道者納賦輪
臺
︹元史地理志︺唐羈縻州今皆賦役其人比於内地
此西域之納賦於中國者
︹後漢書西域傳︺和帝三年班超定西域五十餘國
悉納質内屬于闐順帝永建六年遣侍子詣闕貢
獻疏勒順帝陽嘉二年獻師子光武時車師前王
[034-38b]
鄯善焉耆等十八國皆獻其珍寶
︹北史西域傳︺于闐獻珠象白玉黒貂裘名馬鹽枕
等
︹隋書西域傳︺大業中高昌康國石國焉耆龜兹疏
勒于闐俱貢方物
︹唐書西域傳︺骨利幹大酋俟斤因使者獻馬帝取
其異者號十驥皆為美名曰騰霜白曰皎雪驄曰
凝霜驄曰懸光驄曰決波騟曰飛霜驃曰發電赤
[034-39a]
曰流金騧曰翔麟紫曰奔虹赤
︹杜環經行記︺刼國唐武徳二年貢玻瓈四百九十
枚大者如棗小者如酸棗
︹宋史外國傳︺建隆二年于闐國王聖天遣使貢圭
一以玉為柙王枕一本國摩尼貢琉璃瓶二胡錦
一段開寶二年遣使直末山來貢且言本國有玉
一塊凡二百三十七斤願以上進乞取之僧善名
至貢阿魏子因令還取玉
[034-39b]
︹文獻通考︺高昌宋乾徳三年獻佛牙琉璃器琥珀
琖于闐梁武帝時獻方物及琉璃甖刻玉佛唐開
元時獻馬駝豽漢乾祐元年遣使貢珪一以玉為
柙天聖三年遣使貢玉鞍轡白玉帶胡錦獨峰駝
乳香碙砂熙寜以來逺不踰一二嵗近則嵗再至
所貢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蕋布
碙砂龍鹽胡錦玉鞦轡馬腽肭臍金星石水銀安
息香雞舌香其來益多回紇宋乾徳二年遣使貢
[034-40a]
白玉團琥珀四十斤犛牛尾貂鼠等又獻佛牙琉
璃器琥珀琖
︹明史西域傳︺巴什伯里舊作别失八/里今改正洪武中貢馬
及海青永樂中貢玉璞名馬及文豹于闐永樂中
獻璞玉及馬
此西域之貢方物於中國者
按西域貢賦之制當以周書西旅底貢厥獒始
自時厥後黒齒貢白鹿白馬義渠以兹白渠搜
[034-40b]
以䶂犬規矩以麟西申以鳳鳥方楊以皇馬康
民以桴苡獨鹿以卭卭距虚禺氏以騊駼大夏
以兹白牛犬戎以文馬正西崑崙狗國以丹青
白旄紕罽江歴角神龜為獻載之周書王㑹解
者甚詳惟方隅里數不著與今準回諸部離合
之間難以印證而文與禮經未協不免徒事鋪
張兹舉漢唐以後與今西域可確指者隨地採
録用兹審訂特其地於當時未入版圖即矯語
[034-41a]
輸將難云嵗入此惟
聖朝恢絶域為疆理所以度越千古也至若史書所載
遣使求得請婚納幣與夫陽托貢獻之名隂行
互市之計者更無足道故均置弗録云
[034-41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