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一
兵防
臣/等謹按西域為古西戎土風剛勁民多桀黠樂
戰鬬顧其前代兵制所垂書缺有間孟堅為西域
傳頗稱賅備然所得而紀者或勝兵數十人或勝
兵數百人大略即人即兵選丁壮以供擊刺而已
欲進覈其卒伍之定數調遣之常期督察之成式
[031-1b]
糗糧之實用罕得而詳焉準噶爾四部及諸回部
曠處荒陲考其山川形勢崇岡壘嶂險足以守長
河廣澤深足以塹指顧二萬餘里中掃蕩廓清歸
我
皇化包戈偃伯以來非建制服屬無以善其後然地大
物博惟是戍代往來之孔亟即善後者又將何以
為繼我
皇上聖謨廣運集大勲於五載之中即為䇿永定於億
[031-2a]
萬斯年之後於是防守則取諸滿洲暨䝉古索倫
諸部屯種則兼用緑營咸有額設以資捍衛而又
為之隨宜定制因地分營或更番以均勞逸或永
駐以安室家凡皆以西域治西域而經費不取支
於中土且利興事集合計邊防兵弁郵傳之需準
以屯儲嵗入十盈四五焉猗歟
駿烈豐庸卓鑠曩古非賴我
皇上宵旰疇咨撫八荒如庭户何以使宏綱細目周備
[031-2b]
不遺若此又豈前代貳師廣武惟是一軍一旅一
亭一障之戔戔者乎兹於脱甲之餘備著纉戎之
畧俾天下後世仰
盛朝所以敉絶徼而固丕基者具由
方畧精詳宏
綏逺之謨措施有本非僅修武備而繕軍儲已也志兵
防第九
[031-3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一目録
兵防
嘉峪闗
安西州
哈宻
鎮西府
迪化州
[031-3b]
伊犂
庫爾哈喇烏蘇
塔爾巴噶台
闢展
哈喇沙爾
庫車
烏什
阿克蘇
[031-4a]
賽喇木
喀什噶爾
葉爾羌
和闐
附臺站卡倫
[031-4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一目録
[031-5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一
兵防
嘉峪闗
駐防緑營馬步兵四百二十九名 康熈十三年
設𨽻遊擊轄
安西州
安西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七百九十四名 原額
[031-5b]
五百名為安西提標城守營乾隆二十五年改
設安西營二十六年増二百名二十七年増一
百名二十八年裁五名三十年裁二百名三十
二年裁一名續増二百名如今額𨽻叅將轄
沙州協左右二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一千三百四
十九名 原額兵一千五百名乾隆二十八年
裁五十一名三十二年裁一百名如今額𨽻副
將轄
[031-6a]
靖逆營駐防緑旗馬步兵六百七十四名 原額
兵八百名乾隆二十六年裁二百名二十八年
裁六名三十一年増八十名如今額𨽻遊擊轄
布隆吉爾營駐防緑旗馬歩兵四百九十二名 原
額兵五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八名如今額𨽻
都司轄
踏實堡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一百九十四名 原
額兵三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六名三十二年
[031-6b]
裁一百名如今額𨽻都司轄
橋灣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九十六名 原額
兵三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四名如今額𨽻都
司轄
赤金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名𨽻都司轄
𤓰州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九十六名 原額兵六
百名乾隆二十六年裁五百名二十八年裁四
名如今額𨽻千總轄
[031-7a]
雙塔堡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九十九名 原額兵
一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一名如今額𨽻千總
轄
恵回堡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一百名𨽻千總轄
黄墩堡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九十七名 原額兵
三百名乾隆二十六年裁二百名二十八年裁
三名如今額𨽻千總轄
按塔爾灣舊設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名乾隆
[031-7b]
三十一年裁百齊堡舊設駐防緑旗馬步兵一
百名二十八年裁
哈密
駐防緑旗兵八百名 原額兵二千名乾隆二十
六年裁移𤓰州營兵三百名布隆吉爾營兵二百
名黄墩營兵二百名二十七年添移安西提標
營兵一百名来駐如今額𨽻副將轄
聴差兵一百名於沙州營𣲖撥
[031-8a]
塔爾納沁屯田兵一百七十名蔡巴什湖屯田兵
一百名牛毛湖屯田兵十名即於駐防額内分
駐見屯/政門
鎮西府即巴爾/庫勒
駐防滿洲䝉古兵二千名乾隆三十八年設於西
安寧夏駐防兵内移駐
鎮標三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一千九百四十一名
舊駐安西提標五營額設馬步兵三千五百名
[031-8b]
二十七年裁存一千七百四十一名改立三營
三十年増二百名如今額𨽻總兵轄
古城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名 乾隆三十六
年設𨽻遊擊轄
木壘營駐防緑旗馬步兵三百一名 乾隆三十
一年設一百二十一名三十六年増一百八十名如
今額𨽻守備轄
臺差兵即於鎮標三營内派撥
[031-9a]
屯田兵五百名 舊設一千名乾隆二十七年裁
六百名三十一年増一百名如今額又古城屯
兵五百五十名吉布庫屯兵一百五十名俱見/屯政
門/
按嘉峪闗外安西諸衞舊因外控準夷為涼肅
門户設立提標統率五營弁兵駐防彈壓所以
慎邊圉也西域蕩平後天山南北諸部悉𨽻版
圖則安西哈宻已屬内地而巴爾庫勒實為新
[031-9b]
疆屯防首尾相應之總滙乾隆二十四年以安
西提督駐巴爾庫勒其本標五營馬步兵悉行
移駐並令攜家遷往有戍守之利無更畨之擾
至安西哈宻防兵則以次遞減盖以巴爾庫勒
為内外扼要之區而哈密以東無待多兵駐守
也二十七年復移巴爾庫勒防兵一千四百九
十二名駐烏魯木齊為協標二十八年改協設
鎮二十九年改鎮設提遞増兵至四千由是屯
[031-10a]
墾日恢邊儲倍牣烏魯木齊又為新疆屯防首
尾相應之總滙而巴爾庫勒以東尤居腹地固
圉繕邊之良策稱大備矣
迪化州即烏魯/木齊
駐防滿洲䝉古馬步兵三千三百七十六名 乾
隆二十六年駐滿洲兵二百名二十七年増察
哈爾兵二百名索倫兵一百名三十七年改駐
三千三百四十四名三十八年増三十二名如
[031-10b]
今額𨽻副都統轄
駐防緑旗馬步兵四千名 初于内地及軍營派
撥無常額乾隆二十七年以安西提標前後二營
移駐共一千四百九十二名𨽻副將轄二十八
年改協設鎮二十九年改鎮設提遞増兵如今
額屬提標中左右三營轄
屯田臺差兵於陜西甘肅省除派按年輪替見屯/政門
伊犂
[031-11a]
駐防惠逺城滿洲䝉古兵四千二百四十名 乾
隆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陸續移駐分八
旗每旗五佐領每佐領下馬步兵一百六名𨽻
領隊大臣轄
駐防恵寧城滿洲䝉古兵二千一百四十四名
乾隆三十五年初駐二千八十八名嗣陸續裁
増如今額分八旗毎旗二佐領毎佐領下一百
三十四名𨽻領隊大臣轄
[031-11b]
駐防錫伯兵一千名 乾隆三十年移駐初編一
昻吉三十二年分八旗每旗一佐領毎佐領下
一百二十五名𨽻領隊大臣轄
駐防索倫達呼爾兵一千名 乾隆二十九年移駐
初編一昻吉三十二年分八旗毎旗一佐領毎
佐領下一百二十五名𨽻領隊大臣轄
駐防察哈爾兵一千八百名 乾隆二十八年二
十九年移駐初編一昻吉分左右翼各以六佐
[031-12a]
領分管三十二年分八旗毎旗二佐領一佐領
下一百十二名一佐領下一百十三名𨽻領隊
大臣轄
按乾隆二十五年後伊犂駐有額魯特兵九百
二十名分左右翼三十二年改設八旗三十七
年續駐土爾扈特兵共九百七十六名内派往
塔爾巴噶台三百五十名按年輪替分二十佐
領管理四十二年全行移駐塔爾巴噶台
[031-12b]
屯田緑旗兵三千名於新疆駐防及陜西甘肅省
内派撥見屯/政門
庫爾哈喇烏蘇
駐防緑旗兵三百五十名 乾隆二十七年初設
差兵三十名臺兵七十五名二十九年増差兵
二十名三十二年増臺兵四十五名三十六年
増防守兵二百名共如今額由陜西甘肅省調
派
[031-13a]
屯田兵一百十八名 初設三百名後裁存如今
額見屯/政門
塔爾巴噶台
駐防滿洲䝉古錫伯索倫達呼爾察哈爾額魯特
兵二千一百二十六名 乾隆三十年於雅爾
駐防京營滿洲黒龍江索倫兵九百名三十一
年裁改駐滿洲䝉古錫伯索倫達呼爾察哈爾
兵一千一百五十名額魯特兵三百五十名由
[031-13b]
伊犁調撥四十二年以原駐伊犂額魯特兵九
百七十六名全行移駐
駐防緑旗兵六十名 乾隆三十年駐雅爾三十
二年移駐塔爾巴噶台三十四年増四十名三
十六年仍裁三十八年増二十四名三十九年
仍裁如今額
屯田兵五百四十名 初設五百四十名三十四
年増三百六十名三十六年仍裁三十八年増
[031-14a]
二百七十六名三十九年仍裁如今額見屯/政門
按準噶爾壤内接巴爾庫勒外界俄羅斯哈薩
克布魯特諸畨疆域遼逺袤延數千里設立臺
站卡倫頓兵防守自烏魯木齊改鎮設提後欎
為重地由自西迄伊犂其駐防滿洲䝉古諸部
兵數自一二千至三四千不等聲勢尤壮其間任
使令供建築勤屯種則緑營兼資因地制宜咸
有定額滿洲䝉古諸部𨽻以領隊大臣佐領協
[031-14b]
領諸員緑旗則𨽻營員而一惟將軍及辦事大
臣統轄其制更畨輪換而烏魯木齊之緑營兵
則令攜眷移駐並以察哈爾八旗中單寒人等
及新舊額魯特亦令分往烏魯木齊伊犂資以
田産牲畜永駐防守至塔爾巴噶台地居北境
邊防較重亦分駐滿營諸部兵以壮牧圉而嚴征
繕控扼形勢之道備焉盖準部兵防之大畧如
此
[031-15a]
闢展
駐防緑旗馬步兵三百三十名 乾隆二十五年
駐差兵四百四名臺兵二百九十四名二十七
年裁存三百名二十八年増三十名如今額由
陜西甘肅省除派𨽻都司轄
按闢展舊設屯田兵一千八百九十名二十六
年裁存六百名二十七年全裁見屯/政門
哈喇沙爾
[031-15b]
駐防緑旗馬步兵七百四十五名 乾隆二十四
年初駐八百十七名三十年裁一百名三十二
年裁十二名三十五年裁五十名三十八年増
一百名三十九年裁十名如今額由陜西甘肅
省除派𨽻叅將轄
按屯田兵即於駐防兵内派撥遞年増減三四
百名不等見屯/政門
庫車
[031-16a]
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二名 乾隆二十四年初
駐兵三百名二十五年後増裁不一至三十八
年裁存如今額由陜西甘肅省除派𨽻都司轄
按屯田兵即於駐防兵内派撥増減無常額見/屯
政/門
烏什
駐防滿營馬步兵二百名 乾隆三十一年設初
自阿克蘇移駐三十四年後由伊犂調撥三十
[031-16b]
九年後由烏魯木齊巴爾庫勒調撥𨽻領隊大
臣轄
駐防緑旗馬步兵七百五十名 乾隆三十一年
自阿克蘇移駐六百五十名三十二年増五十
名三十三年増一百五十名三十五年裁一百
名如今額由陜西甘肅省派撥𨽻守備轄
採銅兵二百五十名 乾隆三十一年設五十名
三十二年増一百名三十五年増一百名如今
[031-17a]
額
屯田兵四百名 乾隆三十一年原設一千名嗣
裁五十名三十二年裁二百名三十三年裁一
百五十名三十四年裁一百名三十五年裁一
百名如今額由陜西甘肅省派調見屯/政門
阿克蘇
駐防緑旗兵一百名 乾隆二十五年原駐兵一
千名二十七年裁三百名三十一年裁六百五
[031-17b]
十名三十二年増五十名如今額由陜西甘肅
省調𣲖𨽻逰擊轄
按乾隆二十五年原駐滿洲索倫兵二百名三
十年裁
賽喇木
駐防緑旗兵四十名 乾隆二十五年原駐兵一
百二名二十七年裁六十二名如今額由陜西
甘肅省派調𨽻遊擊轄
[031-18a]
分駐拜城緑旗兵十名 乾隆二十五年原駐兵
四十名二十七年裁三十名如今額
喀什噶爾
駐防滿營馬步兵三百三十四名 乾隆二十四
年原駐兵五百四十九名二十六年裁二百四
十九名二十七年増一百十六名三十六年裁
八十名三十七年裁二名如今額𨽻叅領轄
駐防緑旗馬步兵六百二十五名 乾隆二十四
[031-18b]
年原駐兵九百十名二十六年裁二百八十五
名如今額𨽻叅将轄
分駐英噶薩爾滿營馬步兵八十名 乾隆二十
四年原駐兵一百六十二名二十六年増三十
八名二十七年裁一百名三十六年裁二十名
如今額𨽻叅領轄
分駐英噶薩爾緑旗馬步兵二百名 乾隆二十
四年原駐兵三百九十二名二十六年裁一百
[031-19a]
九十二名𨽻遊擊轄
葉爾羌
駐防滿營馬步兵二百十一名 原於軍營内撥
駐無定額乾隆二十六年駐兵三百名續裁一
百名二十七年増二十二名三十七年裁十一
名由伊犂派撥𨽻佐領轄
駐防緑旗馬步兵六百八十名 原於軍營内撥
駐無定額乾隆二十七年設防兵六百名臺兵
[031-19b]
八十名由陜西甘肅省派調𨽻副將轄
和闐
駐防緑旗馬步兵二百三十二名 原於軍營内
派駐無定額乾隆二十七年設防兵二百名臺
兵三十二名由陜西甘肅省派調𨽻都司轄
按回部素習農功城邨絡繹視準疆數千里土
曠人稀形勢迥别自全部輸誠内屬設立驛站
卡倫之外其各城所在固無事多兵駐守矣初
[031-20a]
以阿克蘇為回部適中之地喀什噶爾葉爾羌
為回部諸城之冠英噶薩爾則又境屬邊圉外
藩鄰接皆兼設滿營緑營分兵防守他如哈喇
沙爾庫車賽喇木烏什和闐則但酌留緑營以
資捍衞乾隆三十一年以阿克蘇滿營防兵移
駐烏什則烏什又為山南重鎮而阿克蘇祇駐
緑營因時立制之要莫善於此其兵額増減令
將軍大臣等隨時較量情形酌加變通計圖乆
[031-20b]
逺駐防滿營統以佐領緑旗統以營貟其回兵
則令各城伯克經理而總以將軍大臣兼轄守
兵中非攜眷永駐者分年以代俾得更番休息
畧如山北諸路盖回部兵防之大畧如此
︹漢書西域傳︺鄯善國勝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且
末國勝兵三百二十人 小宛國勝兵二百人
精絶國勝兵五百人 扞彌國勝兵三千五百四
十人 渠勒國勝兵三百人 于闐國勝兵二千
[031-21a]
四百人 皮山國勝兵五百人 西夜國勝兵千
人 蒲犂國勝兵二千人 依耐國勝兵三百五
十人 無雷國勝兵三千人 難兠國勝兵八千
人 莎車國勝兵三千四十九人 疏勒國勝兵
二千人 尉頭國勝兵八百人 烏孫國勝兵十
八萬八千八百人 姑墨國勝兵四千五百人
温宿國勝兵千五百人 龜兹國勝兵二萬一千
七十六人 烏壘勝兵三百人 渠犂城勝兵
[031-21b]
一百五十人 尉犂國勝兵二千人 危須國勝兵
二千人 焉耆國勝兵六千人 烏貪訾離國勝兵
五十七人 卑陸國勝兵四百二十二人 卑陸後
國勝兵三百五十人 郁立師國勝兵三百三十一人
單桓國勝兵四十五人 蒲類國勝兵七百九十九
人 蒲類後國勝兵三百三十四人 西且彌國勝兵七
百三十八人 東且彌國勝兵五百七十二人
刼國勝兵百一十五人 狐胡國勝兵四十五人
[031-22a]
山國勝兵千人 車師前國勝兵千八百六十
五人 車師後國勝兵千八百九十人 車師都
尉國勝兵八十四人 車師後城長國勝兵二百
六十人
︹後漢書西域傳︺拘彌國勝兵千七百六十人
于窴國勝兵三萬餘人 西夜國勝兵三千人
子合國勝兵千人 徳若國勝兵三百五十
人 疏勒國勝兵三萬餘人 焉耆國勝兵二萬
[031-22b]
餘人 蒲類國勝兵七百餘人 移支國勝兵千
餘人 東且彌國勝兵二千餘人 車師前王勝
兵二千人 後王勝兵三千餘人
︹北史西域傳︺焉耆國隋大業中其國勝兵千餘人
而已 龜茲國隋大業中勝兵可數千人 疏勒
國勝兵二千人
︹唐書西域傳︺髙昌勝兵萬人 焉耆國勝兵二千 突
騎施烏質勒置二十都督督兵各七千︹回鶻傳︺夷
[031-23a]
男勝兵二十萬
按前史傳載西域兵制殊畧縁當時境屬羈縻未
𨽻版籍所謂勝兵云者不過彼地傳聞約畧之詞
與内地兵防無涉是以多至十數萬少僅數十人
指數參差末由審正今天山南北諸部革心内面
諸度維新一切駐守調遣之資悉以滿洲䝉古緑
旗兵派往而於準部回民之材技足用者亦收𨽻
行間兼資屯種並以時簡閲訓練與内地無異迥
[031-23b]
非往代流傳失實者可比洵為善後之極軌已
附臺站卡倫
古者方軌所及遐邇相維傳命則有置郵戍守則
有亭燧然或限於列服四裔之遠規制缺如也我
朝徳威遐布通道荒陬如安西哈宻巴爾庫勒為甘
涼門户早經置亭設障碁布星羅洎乎蕩平西域
全𨽻版圖地周二萬餘里為之遍置軍臺而於其
巖疆要隘設卡倫以資捍衛其哈喇沙爾烏什阿
[031-24a]
克蘇葉爾羌喀什噶爾阻絶河溝有可以限戎馬
之足者復造舟以濟以回民為水手免其納賦因
地制宜繩聮櫛比法至善也軍臺以營員及筆帖
式領之卡倫則領以前鋒校驍騎校而以待衛統
之其駐兵多寡則視其地之大小簡要為差駝馬
車夫分别安設復以時酌量増裁移置自烏魯木
齊至阿爾泰諸處以舊設阿濟必濟至阿爾泰卡
倫移置兼理臺務以喀爾喀兵駐守為喀爾喀武
[031-24b]
弁専轄此又因勢利便職要職詳不虚縻而收實
效務俾制周遐徼邊圉永固斥堠無警納萬里於
闈闥豈不休哉爰附兵防以備臺站卡倫之經制
云
安西州屬臺站
安西底臺
渠口臺 自安西底臺東至此七十里中設乾溝
小灣二汛
[031-25a]
布隆吉城臺 自渠口臺東至此七十里中設雙
塔爾月牙湖空心墩三汛
三道溝臺 自布隆吉城臺東至此九十里接玉
門縣界中設八道溝六道溝二汛以上屬安西
州夲境
大東渠臺 自三道溝臺東至此五十里
赤金峽臺 自大東渠臺東至此九十里
赤金湖臺 自赤金峽臺東至此四十里
[031-25b]
火燒溝臺 自赤金湖臺東至此四十里
恵回堡臺 自火燒溝臺東至此三十里
黒山湖臺 自恵回堡臺東至此六十里又東三
十里至嘉峪闗以上屬玉門縣境
白墩子臺 自州北至此九十里中設得勝墩汛
紅栁園臺 自白墩子臺北至此八十里
大泉臺 自紅栁園臺北至此七十里
馬蓮井臺 自大泉臺北至此六十里接哈宻界
[031-26a]
以上屬西安本州境
安西州屬卡倫
青頭山卡倫
伊瑪圖卡倫
渾萊口卡倫
雅爾河卡倫
白楊河卡倫
納木克圖爾卡倫
[031-26b]
平口子卡倫
昌馬墩卡倫
圓墩子卡倫
鹹泉子卡倫
小沙塔口卡倫
大沙塔口卡倫
西山口卡倫
東山口卡倫 以上屬玉門縣南
[031-27a]
梧桐泉卡倫
木龍泉卡倫 以上在玉門縣北
千佛洞卡倫
沙棗墩卡倫
石鄂博卡倫
黨河口卡倫
巴顔布拉克卡倫
特木爾圖卡倫 以上在墩煌縣西
[031-27b]
哈密屬臺站
哈密底臺
黄蘆岡臺 自哈密底臺東至此七十里
長流水臺 自黄蘆岡臺東至此七十里
格子烟墩臺 自長流水臺東南至此六十五里
苦水臺 自格子烟墩臺東南至此一百四十里
中設天生墩腰站
沙泉子臺 自苦水臺南至此七十里
[031-28a]
星星峽臺 自沙泉子臺南至此八十里又南接
安西州馬蓮井臺界
頭堡臺 自哈宻底臺西北至此六十里
三堡臺 自頭堡臺西北至此六十里
鴨子泉臺 自三堡臺西北至此七十里
瞭墩臺 自鴨子泉臺西北至此八十里
橙槽溝臺 自瞭墩臺西北至此八十里又西北
接鎮西府宜禾縣屬肋巴泉臺界
[031-28b]
黒帳房臺 自哈密底臺北至此六十里
南山口臺 自黒帳房臺北至此六十里
達巴頂臺 自南山口臺北至此三十里又北接
鎮西府宜禾縣屬奎蘇臺界
哈密屬卡倫
哈什布拉克卡倫
格子烟墩卡倫 以上在哈密東境
南湖卡倫
[031-29a]
滋泥泉卡倫 以上在哈密南境
三間房卡倫
烏克爾卡倫
頭道溝卡倫
栁樹溝卡倫
葫蘆溝卡倫 以上在哈密西境
柵門口卡倫 在哈宻北境
鎮西府屬臺站
[031-29b]
巴爾庫勒底臺即奎/蘇臺
廋濟臺 自巴爾庫勒底臺西至此九十里
肋巴泉臺 自廋濟臺西南至此七十里東接哈
密屬橙槽溝臺界
烏爾圖臺 自肋巴泉臺西至此九十里
噶順臺 自烏爾圖臺西至此九十里又西接竒
臺縣屬色必臺界
洮賚臺 自肋巴泉臺西南至此六十里
[031-30a]
梧桐窩臺 自洮賚臺西南至此一百四十里中
設洮賚井子腰站
鹽池臺 自梧桐窩臺西南至此一百三十里中
設恵井子腰站又西南距闢展屬齊克塔木臺
一百八十里
松樹塘臺 自巴爾庫勒底臺東南至此八十里
以上屬宜禾縣
色必臺 自噶順臺西至此八十里
[031-30b]
烏蘭烏蘇臺 自色必臺西北至此六十里
阿克塔斯臺 自烏蘭烏蘇臺西至此九十里
一灣泉臺 自阿克塔斯臺西北至此五十里
木壘河臺 自一灣泉臺西至此四十里
竒臺底臺 自木壘河臺西至此九十里
地窩鋪臺自竒臺底臺西至此四十里以上屬
竒臺縣又西接迪化州阜康縣屬大泉臺界
鎮西府屬卡倫
[031-31a]
呼濟爾台卡倫 在鎮西府東北境
木城卡倫在鎮西府北境
尖山子卡倫 在鎮西府西境
按鎮西府西北沿山一帶舊設卡倫十八處乾
隆二十九年裁存三處如今額
迪化州屬臺站
鄂倫拜甡底臺
昻吉爾圖淖爾臺自鄂倫拜牲底臺東至此一
[031-31b]
百二十里
哈喇巴勒噶遜臺 自昻吉爾圖淖爾臺東至此
一百十里
哈畢爾噶布拉克臺 自哈喇巴勒噶遜臺東至
此一百十里中設白楊溝腰站
根特克臺 自哈畢爾噶布拉克臺東至此一百
里又東南接闢展屬土爾畨臺界
輯懐城臺 自鄂倫拜甡底臺東北至此四十里
[031-32a]
以上屬迪化州境又東接阜康縣界
阜康縣底臺 自輯懐城臺東至此九十里
滋泥泉臺 自阜康縣底臺東至此九十里
三台塘臺 自滋泥泉臺東至此七十里
大泉塘臺 自三台塘臺東至此百三十里以上
屬阜康縣境又東接鎮西府竒臺縣界
羅克倫臺 自鄂倫拜甡臺西至此七十五里
呼圖克拜舊音呼/圖壁臺 自羅克倫臺西至此六十
[031-32b]
里以上屬昌吉縣境又西接綏來縣界
圖古里克臺 自呼圖克拜臺西至此六十里
瑪納斯臺 自圖古里克臺西至此九十里
烏蘭烏蘇臺 自瑪納斯臺西至此八十里
安濟哈雅臺 自烏蘭烏蘇臺西至此七十里以
上屬綏來縣又西接庫爾喀喇烏蘇屬奎屯
臺界
迪化州屬卡倫
[031-33a]
紅山嘴卡倫
伊拉里克卡倫
塔木托羅卡倫 以上在迪化州東
納利特卡倫 在迪化州北
按乾隆二十六年原安烏爾圖布拉克賽竒塔
拉濟木薩三卡倫三十年裁
庫爾喀喇烏蘇屬臺站
庫爾喀喇烏蘇底臺
[031-33b]
奎屯臺 自庫爾喀喇烏蘇底臺東至此五十里
又東接綏來縣屬安濟哈雅臺界
布勒哈齊臺 自庫爾喀喇烏蘇底臺西至此六
十五里
都木達喀喇烏蘇臺 自布勒噶齊臺西至此六
十里
古爾圖喀喇烏蘇臺 自都木達喀喇烏蘇臺西
至此五十五里又西接晶河屬托多克臺界
[031-34a]
庫爾河臺 自奎屯臺北至此九十里
沙拉烏蘇臺 自庫爾河臺北至此九十里
鄂倫布拉克臺 自沙拉烏蘇臺北至此七十里
又北接塔爾巴噶台屬烏爾圖布拉克臺界
晶河屬臺站
晶河底臺
托多克臺 自晶河底臺東至此一百二十五里
中設噶順腰站又東接庫爾喀喇烏蘇屬古爾
[031-34b]
圖喀喇烏蘇臺界
托里臺 自晶河底臺西至此六十里
托和木圖臺 自托里臺西至此七十里又西接
伊犂屬呼蘇圖布拉克臺界
塔爾巴噶台屬臺站
塔爾巴噶台底臺
色特爾謨多臺 自塔爾巴噶台底臺東南至此
七十里
[031-35a]
沙拉和洛蘇臺 自色特爾謨多臺東南至此七
十里
雅瑪圖臺 自沙拉和洛蘇臺東南至此九十里
烏爾圖布拉克臺 自雅瑪圖臺東南至此七十
里又東南接庫爾喀喇烏蘇屬鄂倫布拉克臺
界
塔爾巴噶台屬卡倫
烏里雅蘇圖卡倫
[031-35b]
吉莫爾色克卡倫
哈爾巴噶卡倫
布和什卡倫
阿布達爾謨多卡倫
和通喀爾海卡倫 以上在塔爾巴噶台北境
瑪呢圖卡倫
察罕托輝卡倫
巴爾魯克卡倫
[031-36a]
達蘭沁卡倫 以上在塔爾巴噶台西南境
喀屯果爾卡倫 在塔爾巴噶台西境
伊犂屬臺站
伊犂底臺
巴圖孟克臺 自伊犂底臺南至此六十里
海努克臺 自巴圖孟克臺南至此五十里
索郭爾臺 自海努克臺南至此九十里
博爾臺 自索郭爾臺南至此七十里
[031-36b]
和訥海臺 自博爾臺南至此九十里
特刻斯臺 自和訥海臺南至此一百里
沙圖阿滿臺 自特刻斯臺南至此八十里又西
南接阿克蘇所屬噶克察哈爾海臺界
塔勒竒阿滿臺 自伊犂底臺北至此六十里
博爾齊爾臺 自塔勒竒阿滿臺東北至此五十里
鄂爾追圖博木臺 自博爾齊爾臺東北至此六十里
呼蘇圖布拉克臺 自鄂爾追圖博木臺東至此
[031-37a]
七十里又東接晶河屬托和木圖臺界
伊犂屬卡倫
塔勒竒卡倫
幹珠罕卡倫
碩波圖卡倫
達蘭沁卡倫
莎達巴卡倫
哈布齊垓卡倫
[031-37b]
庫克托木卡倫 以上在伊犂北境
霍爾郭斯卡倫
竒齊克卡倫
奎屯卡倫
博羅呼濟爾卡倫
烘郭爾鄂籠卡倫
恵番卡倫 以上在伊犂西境
沙布爾托海卡倫
[031-38a]
托里卡倫
春濟卡倫
塔木哈卡倫
特木爾里克卡倫
格根卡倫
呼圖克拜卡倫
鄂爾和珠爾卡倫
哈爾竒拉卡倫 以上在伊犂南境
[031-38b]
博羅布爾噶蘇卡倫
庫克木錫克卡倫
納拉特卡倫
烏努固特卡倫 以上在伊犂東境
按自特木爾里克至烏努固特九處卡倫春季
雪消安頓冬季雪後撤回
闢展屬臺站
闢展底臺
[031-39a]
蘇魯圖臺 自闢展底臺東至此五十里
齊克塔木臺 自蘇魯圖臺東至此四十里又東
南接鎮西府屬鹽池臺界
連木齊木臺 自闢展底臺西至此六十里
森尼木臺 自連木齊木臺西至此七十里
土爾畨臺 自森尼木臺西至此九十里南接哈
喇沙爾屬布干臺界北接迪化州屬根特克臺
界
[031-39b]
哈喇沙爾屬臺站
布干臺 自闢展屬土爾畨臺西至此九十里
托克三臺 自布干臺西至此七十里
蘇巴什臺 自托克三臺西至此九十里乾隆三
十年由伊拉里克移此
阿哈爾布拉克臺 自蘇巴什臺西至此八十里
庫木什阿克瑪臺 自阿哈爾布拉克臺西南至
此一百三十里乾隆三十年由博爾圖昻阿移此
[031-40a]
額克爾齊臺 自庫木什阿克瑪臺西至此二百
里乾隆三十年由博爾圖達巴移此
烏沙克塔勒臺 自額克爾齊臺西至此八十里
乾隆三十年由鄂博爾博爾圖移此
特伯勒古臺 自烏沙克塔勒臺西至此九十里
海都河北臺 自特伯勒古臺西至此九十里
海都河南臺 自海都河北臺西至此一里中隔
海都河又西接庫車屬哈勒噶阿璊臺界
[031-40b]
哈喇沙爾卡倫
察罕通格卡倫 在哈喇沙爾東北境
庫車屬臺站
庫車底臺
托和鼐臺 自庫車底臺東至此六十里
阿巴特臺 自托和鼐臺東至此一百四十里
布古爾臺 自阿巴特臺東至此一百里
英噶薩爾臺 自布古爾臺東至此一百里
[031-41a]
䇿特爾臺 自英噶薩爾臺東至此六十里
車爾楚臺 自䇿特爾臺東至此一百六十里
哈喇布拉克臺 自車爾楚臺東至此一百里
庫隴勒臺 自哈喇布拉克臺東至此七十里
哈喇噶阿璊臺 自庫隴勒臺東至此六十里又
東接哈喇沙爾屬海都河南臺界
庫車屬卡倫
庫克納克達巴卡倫 在庫車東北境
[031-41b]
塔里木卡倫 在沙雅爾南境
賽喇木屬臺站
賽喇木底臺
赫色勒臺 自賽喇木底臺東至此四十里又東
接庫車底臺界
拜城臺 自賽喇木底臺西至此八十里
鄂依斯塔克齊克臺 自拜城臺西至此九十里
乾隆三十六年自雅爾幹移此舊屬阿克蘇三
[031-42a]
十七年歸賽喇木轄
賽喇木屬卡倫
阿爾通和碩卡倫
尼襍爾阿塔卡倫 以上在賽喇木東北境
阿克蘇屬臺站
阿克蘇底臺
扎木臺 自阿克蘇底臺東至此八十里
哈喇裕勒袞臺 自扎木臺東至此八十里
[031-42b]
察爾齊克臺 自哈喇裕勒衮臺東至此一百
二十里乾隆三十六年自雅哈阿里克移此又
東接賽喇木屬鄂依斯塔克齊克䑓界
庫木巴什臺 自阿克蘇底臺南至此八十里
英額阿里克臺 自庫木巴什臺南至此六十里
都齊特臺 自英額阿里克臺南至此一百里又
南接葉爾羌屬伊勒都臺界
阿爾巴特臺 自扎木臺北至此八十里乾隆三
[031-43a]
十四年自特克和羅移此
亮格爾臺 自阿爾巴特臺北至此八十里乾隆
三十六年自和樂和羅克移此
圖巴拉克臺 自亮格爾臺北至此八十里
玉斯屯託海臺 自圖巴拉克臺北至此八十里
塔木哈他什臺 自玉斯屯託海臺北至此七十
里
噶克察哈爾海臺 自塔木哈他什臺北至此一
[031-43b]
百二十里又北接伊犂屬沙圖阿察臺界
烏什屬臺站
烏什底臺
阿察塔克臺 自烏什底臺東至此八十里
察哈拉克臺 自阿察塔克臺東至此八十里乾
隆三十年自哲爾格哲克得移此
烏什屬卡倫
巴什雅克瑪卡倫 在烏什西境
[031-44a]
古古爾魯克卡倫
必特克里克卡倫
沙圖卡倫 以上在烏什西北境
喀什噶爾屬臺站
喀什噶爾底臺
庫森提斯衮臺 自喀什噶爾底臺南至此八十里
英噶薩爾臺 自庫森提斯衮臺南至此八十
里
[031-44b]
托樸魯克臺 自英噶薩爾臺東至此七十里
赫色勒察木倫臺 自托樸魯克臺東至此五十
里又南七十五里設戈壁腰站南接葉爾羌屬
喀拉布扎什臺界
喀什噶爾屬卡倫
霍爾干卡倫 在喀什噶爾北境
玉斯屯阿爾圖什卡倫 在喀什噶爾西境
木什卡倫
[031-45a]
鄂坡勒卡倫 以上在喀什噶爾西南境
塔什巴里克卡倫 在喀什噶爾南境
喀木帕爾卡倫
沙瑪拉卡倫 以上在英噶薩爾城西北境
特斯比卡倫 在英噶薩爾城西境
額克資雅爾卡倫 在英噶薩爾城西北境
察木倫卡倫 在英噶薩爾城東北境
葉爾羌和闐屬臺站
[031-45b]
葉爾羌底臺
愛吉特呼臺 自葉爾羌底臺東至此七十里
賴里特臺 自愛吉特呼臺東至此九十里
邁納特臺 自賴里特臺東至此一百二十里
阿朗格爾臺 自邁納特臺東至此九十里
阿克薩克瑪拉爾臺 自阿朗格爾臺東至此六
十里
畢薩克臺 自阿克薩克瑪拉爾臺東至此八十
[031-46a]
里
賽爾古努斯臺 自畢薩克臺東至此七十里
哲克得里克托海臺 自賽爾古努斯臺東至此
七十里
巴爾楚克臺 自哲克得里克托海臺東至此一
百里
庫克轍爾臺 自巴爾楚克臺東至此八十里
汗阿里克臺 自庫克轍爾臺東至此七十里
[031-46b]
烏圖斯克璊臺 自汗阿里克臺東至此六十里
伊拉都臺 自烏圖斯克璊臺東至此五十里又
東接阿克蘇屬都齊特臺界
伯什恰特臺 自葉爾羌底臺南至此七十里
羅和克亮噶爾臺 自伯什恰特臺南至此一百
十里
固璊臺 自羅和克亮噶爾臺南至此一百六十
里
[031-47a]
衮得里克臺 自固璊臺南至此一百二十里
皮雅勒阿勒瑪臺 自袞得里克臺南至此一百
里
哈喇哈什臺 自皮雅勒阿勒瑪臺南至此一百
五十里自此至和闐額里齊城七十里
喀喇布扎什臺 自葉爾羌底臺西至此七十里
又西接喀什噶爾屬赫色爾察木倫臺界
葉爾羌屬卡倫
[031-47b]
賽里克卡倫 在葉爾羌北境
亮噶爾卡倫 在葉爾羌西境
庫克雅爾卡倫 在葉爾羌西南境
裕勒阿里克卡倫
竒靈卡倫 以上在葉爾羌南境
密爾岱舊音/闢爾塔克卡倫 在葉爾羌西南境
薩納珠卡倫 在葉爾羌東南境
︹漢書西域傳︺自貳師將軍伐大宛之後西域震懼
[031-48a]
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
西至鹽澤往往起亭又武帝虜樓蘭王遂破姑師
因暴兵威以動烏孫大宛之屬於是漢列亭障至
玉門矣
︹唐書吐蕃傳︺張騫始通西域障候亭燧出長城數
千里太宗文皇帝踐漢舊迹並南山抵葱嶺部裂
府鎮烟火相望安禄山亂哥舒翰悉河隴兵東守
潼闗而諸將各以所鎮兵討難始號行營邊候空
[031-48b]
虚故吐蕃得乗隙暴掠元宗收黄河磧石宛秀等
軍中國無斥堠驚者幾四十年開逺門揭候署曰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無萬里行也︹回鶻傳︺
太宗詔磧南鸊鵜泉之陽置過郵六十八所具羣
馬潼肉待使客
按今臺站卡倫之制於古為亭障為斥堠厯代
史書未有専紀其在西域則漢出長城數千里
自敦煌至鹽澤祇及今之哈喇沙爾唐並南山扺
[031-49a]
葱嶺亦未能跨越山北兼以通絶不常覊縻著
號置郵之跡不過髣髴可考至若漢時南北二
道南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北
道自車師前王庭傍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隋
書裴矩傳載自敦煌至西海為三道其北道從
伊吾經蒲類海鐵勒部突厥可汗庭其中道從
髙昌焉耆龜兹疏勒度葱嶺其南道從鄯善于
闐朱俱波喝槃陀度葱嶺今自闢展至哈喇沙
[031-49b]
爾庫車阿克蘇喀什噶爾軍臺絡繹即漢書車
師前王庭自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隋書從髙
昌至焉耆龜兹疏勒之道也其自伊吾經蒲類
海鐵勒部突厥可汗庭者即自今之鎮西府至
迪化州西迄伊犂之道乾隆二十七年議設臺
站與山南分道並行是則古者亭堠所在駐兵
分段之故雖難備考而里數經厯之大槩有可
証者爰因臺站卡倫之附載而詳論之如此
[031-50a]
[031-50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