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九
風俗
臣/等謹按五土之民剛柔燥濕異其齊大川廣谷
異其制民生其間習尚判殊即同一沙漠之壤而
種區族别其性情好惡所著暨嵗時伏臘交際吉
凶諸事宜亦自各限土風彼此不能相效無他俗
使然也若同生斯土或前弱而後強或今柔而昔
[039-1b]
悍惟視禁令驅使者之轉移而民不能以自主是
則風之為矣史記漢書祗粗舉㳺牧田作之槩北
魏以後記載較詳而彼此参差末由符契準噶爾
為烏孫故地以逐水草為業舊史稱其剛惡貪狠
最為彊國回部諸國多有城郭而土著頗亟三農
之務毎當麥禾成熟時苦凖夷侵軼約輸粟而服屬
焉徴發期㑹惟其所使夫是故準夷常彊回部常
弱準夷恒役夫回部回部恒屬於準夷此積威約
[039-2a]
之漸也曩者準既違天回復偝德
天戈所麾盡歸疆索加以拊循施之訓誨向之濡染舊
習者弗遷其地蒸蒸然咸薫徳而善良猗歟休哉
爰有荷㦸征人從軍書記役茲西土者因採樵營
壘之餘尋風詢俗既得識其大凢奏凱言旋津津
以道洎底定以來設官吏駐兵民耳目周知倍為
審的揆厥大端可約而紀舉夫田畜之業刑禁之
制婚姻之禮䘮葬之期嵗時聚㑹徴逐嬉游之事
[039-2b]
就所見聞述而志焉若其事稍渉荒誕詭異不足
登星軺里鼓示信方来者概屏弗録志風俗第十
五
[039-3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九目録
風俗
準噶爾部
事佛
畜牧
相見
刑罰
[039-3b]
嵗時
嫁娶
喪祭
回部
拜天
田畜
相見
政刑
[039-4a]
嵗時
嫁娶
喪祭
[039-4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九目録
[039-5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九
風俗
準噶爾部
事佛
厄魯特俗尚黄教凡決疑定計必咨於喇嘛而後
行自台吉宰桑以下或頂禮膜拜焉得其一撫摩
一接手者以為大福後噶爾丹䇿凌建佛寺於伊
[039-5b]
犁河濵在河北者曰固爾扎廟在河南者曰海努
克廟髙刹摩霄金旛耀日棟甍宏敞象設莊嚴聚
集喇嘛居此二寺暮鼓朝螺梵唄清越令五鄂拓
克輪值供養喇嘛中之坐牀者名西勒圖即掌教
都綱也禮佛之儀衆喇嘛偏袒脫禈露肩及臋以
是為致敬云人生六七嵗即令識喇嘛字誦喇嘛
經病則先延喇嘛諷經然後延額摩竒服藥其醫
書名曰額黙音蘇都爾若大台吉有事集喇嘛誦
[039-6a]
經則十六鄂拓克二十一昻吉及回部頭目俱輸
貨物以為禮
御製伊犁喇嘛行
䝉古之教宿尚黄宗喀巴以來三百餘年其流長昔顧
實汗以此雄據衛藏攝羣部然亦不過假名敬佛要乃
所以收衆方强吞弱噬互攘竊無不垂涎達頼喇嘛貎
為恭敬其實心弗良䇿妄阿拉布坦創據伊犁有弗遑
然已計入西藏肆披猖逮噶爾丹䇿凌遂興黄教名曰
[039-6b]
安衆生叶/亦效西域建都綱都綱者西藏衆喇嘛/聚而誦經之室也白氊
為室布為墻後遂範金作瓦覆棟梁金仙相好備嚴莊
六時梵唄聲無央塔本集賽供餱糧噶爾丹䇿凌於伊/犁河濵創構佛寺
北曰固爾札南曰海努克聚集喇嘛令其五鄂拓/克輪值供養之䝉古語謂五為塔本輪值為集賽西勒
圖者凡四牀喇嘛坐牀者為西/勒圖亦䝉古語膜拜台吉諸宰桑其善
在此其弊即為殃喇嘛達爾濟及達瓦齊相繼簒立無
不藉諸喇嘛之力以肆強逆賊阿睦爾撒納亦結若輩
為黨以煽亂其窮竄也旋刼奪喇嘛馬駝用致逺去颺
[039-7a]
喇嘛散去乃同嗎哈沁䝉古謂肉為嗎哈厄魯特中貧/無賴覔肉食自活者為嗎哈沁
安知五戒六度如佛所云皮肉骨髓盡捨以救人飢荒
是誠楞嚴所謂外道貎佛弟子為譸張勿謂佛不慈汝
俾汝遭喪亡側身西望爰作伊犁喇嘛行
︹漢書西域傳︺昔匃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
而塞王南君罽賓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師古曰/即所謂
釋種者也亦/語有輕重耳 烏孫本塞地也塞王南越縣度大月
氏居其地後烏孫昆莫擊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
[039-7b]
臣大夏而烏孫昆莫居之故烏孫民有塞種大月
氏種云
︹北史突厥傳︺西突厥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
天神敬鬼神信巫
︹唐書回鶻傳︺堅昆國祠神惟主水草祭無時呼巫
為甘
按顔師古注漢書以塞種為釋種則烏孫故壤
民奉佛教由來乆矣然北史稱西突厥唐書稱
[039-8a]
黠戛斯皆祠天神又與今回部事天之俗相近
若今之宗喀巴黄教殆即漢時塞種之流𣲖而
衍盛於山北者歟
畜牧
準噶爾全境不乏泉甘土肥種宜五榖之處然不
尚田作惟以畜牧為業擇豐草緑縟處所駐牙而
㳺牧焉各有分地問富强者數牲畜多寡以對饑
食其肉渇飲其酪寒衣其皮馳驅資其用無一事
[039-8b]
不取給於牲畜儲糧峙粻之計所弗屑也欲粒食
則因糧於回部回部當穀麥收穫時苦其鈔掠嵗
納什之三四以為常準噶爾因是不惟賦稅之且
役屬之然嵗賦之糧僅充酋豪饘粥而已達官貴
人夏日食酪漿酸乳麥飯冬日食牛羊肉榖飯貧
人但飲乳茶亦足度日畜牧之外以熬茶西藏為
要務性喜射獵第持弓彀矢罕有巧力勝者喜放
鵰鶻恒擇高處就下放之其居處夏擇平原冬居
[039-9a]
煖谷無恒所
︹漢書西域傳︺烏孫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匃
奴同俗
︹後漢書西域傳︺蒲類國廬帳而居逐水草頗知田
作 移支國隨畜逐水草不知田作
︹北史高車傳︺其遷徙隨水草︹突厥傳︺西突厥居無
恒處多在烏孫故地其俗隨逐水草以畜牧射獵
為事食肉飲酪移徙無常而各有地分︹鐵勒傳︺厥
[039-9b]
居無恒所隨水草流移近西邊者頗為藝植
︹唐書突厥傳︺隨水草射獵居處無常︹回鶻傳︺逐水
草轉徙善騎射喜盗鈔
︹五代史四裔傳︺回鶻以橐駝耕而種
按準部之於牲畜如蠶桑五穀厥有恒業史傳
稱其逐水草者所以孶生牲畜裕衣食之源耒
耨之利宜所弗講矣第考諸前史則知田作工樹
藝橐駝耕種之風猶有可考即今南近天山水
[039-10a]
泉饒裕足資屯種之處所在多有特無駝耕之
事而徃者準俗胥為石田惟是仰榖山南自安
惰窳豈古今之地利或殊抑人事為之也
相見
凡衆台吉及圖什墨爾以下見大台吉跪而敬抱
台吉之膝台吉以兩手撫跪者之肩其加禮者則
以兩手抱其肩各台吉所屬之人見其主亦如之
宰桑以下見宰桑以右手兩指著眉間抑搔之以
[039-10b]
致敬愛俯而叩首立而相抱卑㓜見尊長亦如之
尊長見卑㓜相抱後嗅卑㓜之靣或撫摩其肩以
示慈愛平等相見各相抱以為禮居恒所習熟者
相見各曲躬而已
︹文獻通考︺回紇相見可汗去㡌被髪以為禮
政刑
凡政事以圖什墨爾主之宰桑經理後以告圖什
墨爾定議乃上告台吉施行其刑法輕罪以皮鞭
[039-11a]
鞭腰長枷荷頸梏手逾時而釋之殺人者情重則
先斷手足而後斬首輕者去手足耳鼻以示懲盜
馬者罰九牛或九羊九馬給事主無牲畜則給盜
者之妻與事主以償之如是者免刑無妻者鞭腰
本身給事主為奴從軍失伍及逃回者禠衣服冠
以紙㡌妻穿短布衣逰行徇衆數日後盛以革囊
以錐錐之鮮不死者幸不死沒為奴妻及家産俱
入官
[039-11b]
︹北史蠕蠕傳︺軍法退懦者以石擊首殺之或臨時
捶撻︹突厥傳︺其刑法反叛殺人及奸人之婦盜馬
絆者皆死滛者割勢而腰斬之姦人女者重責財
物即以其女妻之闘傷人者隨輕重輸物傷目者
償以女無女則輸婦財折肢體者輸馬盜馬及雜
物者各十餘倍徴之
︹唐書回鶻傳︺堅昆國法最嚴臨陣撓奉使不稱妄
議國事若盜者皆斷首子為盜以首著父頸非死
[039-12a]
不脫
按準部盜竊則倍罰所直及其妻與突厥傳所
載刑制略相合準部本突厥舊墟故餘風未逺
也若堅昆國俗為盜斷首以子首著父頸非死
不脱者事屬不經今準部亦無此法
嵗時
俗每嵗分為四節最重者年嵗將除預宰牲畜至
元旦誦喇嘛經不殺生下見其上卑見其尊㓜見
[039-12b]
其長叩首抱膝搯眉如初相見儀四月八日造乳
酒以祭天五月望及十月二十五日俱禮佛誦經
不殺生此四大節也外若春日則女子有踏鞠之
戯秋月則酋長有馬射之棚長夏則親朋有馬湩
之㑹三冬則孩童有潑水之樂大抵皆有取於逆
暑迎寒之意積年置閏亦同中國但不拘月分届
當運之年宰桑等請於大台吉隨意中所欲置閏於
某月遇小建之月亦不定無三十日隨台吉之意
[039-13a]
而中去一日焉故自寅至丑毎月皆可閏也自朔
至晦每日皆可虚也無二十四氣星家書名珠露
海
︹北史突厥傳︺突厥不知年厯惟以草青為記男子
好樗蒲女子踏鞠飲馬醅取醉歌呼相對
︹唐書回鶻傳︺堅昆國謂嵗首為茂師哀以三哀為
一時以十二物紀年如嵗在寅則曰虎年
嫁娶
[039-13b]
凡嫁娶富家以牛羊馬酒為禮多者百計少者十
計先期送至女家成婚之日壻先至女門女家誦
喇嘛經壻至女出共持一羊胛骨拜天地日月壻
請女父母尊長等見畢壻及女交結其髪女家為
開䝉古包以成婚明日壻先歸别擇日以娶婦新
婦乗馬至壻家壻家亦誦喇嘛經女氏親戚皆送
惟父不送送女親屬各加贈牛羊馬酒及衣服首
餙䝉古包之屬或多或寡視其力之厚薄與情之
[039-14a]
踈宻焉間有以女奴為媵者女至見婿父母尊長
行叩頭禮其見翁之伯叔兄與姊夫俱以氊為障
不相見靣至於終身餘俱見靣貧者不過以一羊
為禮徑自娶婦婿不先至女家也
︹北史髙車傳︺婚姻用牛馬納聘以為榮結言既定
男黨營車䦨馬令女黨恣取上馬祖乗出䦨馬主
立闌外振手驚馬不墜者即取之墜則更取數滿
乃止俗無穀不作酒迎婦之日男女相將持馬酪
[039-14b]
熟肉節解主人延賔亦無行位穹廬前叢坐飲宴
終日復留其宿明日將婦歸既而夫黨還入其家
馬羣極取良馬父母兄弟雖惜終無言者頗諱取
寡婦而優憐之︹突厥傳︺男女盛飾會於葬所男有
恱愛於女者歸即遣人聘問其父母多不違也父
兄伯叔死子弟及姪等妻其後母世叔母嫂唯尊
者不得下淫︹鐵勒傳︺丈夫婚畢便就妻家待産乳
男女然後歸舍
[039-15a]
︹唐書回鶻傳︺堅昆國女子已嫁黥其項婚嫁納羊
馬以聘富者或百千計
按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烏孫昆莫
右夫人後昆莫年老使其孫岑陬尚公主盖其
上烝成俗與北史突厥傳所載相合今準部為
烏孫突厥故墟其俗新婦見翁之伯叔兄姊夫
至於終身不靣亦可謂有别矣豈風俗與時移
易古今之際汚隆之間有未宜一視者歟
[039-15b]
喪祭
準噶爾之俗不立䘮制人殁後其子孫親屬丐延
喇嘛檢珠露海書有應用五行葬法者則以五行
之法葬如應金葬則置諸山應木葬則懸諸樹應
火葬則焚諸火應水葬則沈諸河應土葬則埋諸
地如不應五行葬者則撤䝉古包棄其尸於道傍
自亡日起誦經四十九日其家不殺生其子不鬀
頭有剪髪以為孝者至葬之日亦如之夫死其妻
[039-16a]
翦髪去耳鐶去外掛四十九日不服綵每遇忌辰
則陳設果品乳湩之屬以祭之不用牲每遇草青
思其祖父亦一酧奠焉
︹北史髙車傳︺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於中張
臂引弓佩刀挾矟無異於生而露坎不掩時有震
死及疫癘則為之祈福若安全無他則為報賽︹突
厥傳︺死者停屍於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
陳於帳前祭之遶帳走馬七匝詣帳門以刀𠢐面
[039-16b]
且哭血淚俱流如是者七度乃止擇日取亡者所
乗馬及經服用之物并屍俱焚之收其餘灰待時
而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花茂然
後坎而瘞之葬日親屬設祭及走馬𠢐面如初死
之儀表為塋立石屋中圗畵死者形儀及其生時
所戰陣狀常殺一人則立一石有至千百者又以
祭之羊馬頭盡懸之於標上是日也男女咸盛服
飾㑹於葬所每嵗率諸貴人祭其先窟︹西域傳︺石
[039-17a]
國以王父母焼餘之骨金甕盛置牀上廵繞而行
散以花香雜果王率臣下設祭焉
︹隋書西域傳︺鐵勒死者埋殯之
︹唐書回鶻傳︺堅昆國喪不𠢐靣三環尸哭乃火之
收其骨嵗而乃墓然後哭泣有節
按突厥回鶻焚尸之俗為今準部五行葬法之
一鐵勒於突厥錯處而埋殯之法又不同於火
葬則亦未盡五行葬法之全也𠢐靣之習今回
[039-17b]
部亦無行之者他如韋節使西蕃記康居國人死
取屍投令狗食則俗不可訓所當屏而弗録者已
回部
拜天
回人尊敬造化之主以拜天為禮每城設禮拜寺
始生教主曰𣲖噶木巴爾每日對之誦回經五次
初次寅時二次未時三次申時四次酉時五次戌
時拜畢則宣讚其義略曰至尊至大起無初了無
[039-18a]
盡無極無象無比無倫無形無影大造化天地主
兒凡有職之人與夫誠心守教法者莫不如是每
七日赴禮拜寺誦經一次務集四人合誦不論貴
賤貧富皆然回人通經典者曰阿渾為人誦經以
禳災迎福每遇大年小年詳見嵗/時條阿渾誦阿伊特
瑪納斯經為衆祈佑衆人醵贈衣㡌一襲遇青草
當生時有牲畜之家每十羊出一牽三十牛出一
頭送阿渾為敬天禮阿渾代衆誦經祈佑牲畜蕃
[039-18b]
滋倘有贏餘牛羊即以之濟給貧乏不自私也一
嵗之中富貴者有大事則大餽阿渾自千金值物
至數千金不等於𣲖噶木巴爾前誦哈提宻爾蘇
爾經一次謂之大布施餘物亦以濟給貧乏其好
善敬天之人隨時致禮阿渾凂其誦經𣲖噶木巴
爾来世先立祠堂奉香火名曰瑪咱爾毎年兩次
衆人赴瑪咱爾禮拜誦經張燈於樹通宵不寐瑪
咱爾有香火田畝以供祭祀之需又回國前有得
[039-19a]
道者如哈帕體和卓布楚爾哈爾和卓輩共有七
人毎月四次衆人餽送阿渾向七和卓像禮拜誦
經貧富貴賤皆然逺行則致禮物於阿渾令其誦
經保佑疾病其所禱請亦如之回部西有黙克黙
徳納為回回祖國回人凡終身必親往禮拜一次
以答鴻庥辦装褁粮徃還期以三年惟富者能酬
其願貧無力者不能也亦有附香火之資於富室
以偕往者
[039-19b]
︹北史西域傳︺髙昌國俗事天神 焉耆俗事天神
賖彌國不信佛法専事諸神
︹唐書西域傳︺于闐喜事祅神 疏勒俗事祅神
︹明史西域傳︺額爾巴拉舊作亦力把/里今改正不祭祖宗亦
不祭鬼神惟重拜天之禮
按廣韻祅呼煙切音訮說文闗中謂天曰祅則
史所謂祅神即天神今諸回部每日五拜天盖
即其遺教也明史西域傳又載天堂為回回設
[039-20a]
教之祖有瑪哈瑪者於此地行教後人尊之乆
而不衰國有禮拜寺月初生臣民咸拜號呼稱
揚以為禮黙徳納其教以事天為主而無像設
毎日西向䖍拜每嵗齊戒一月沐浴更衣居易
常處隋開皇中始傳其教入中國今考所謂黙
徳納國在蔥嶺西萬有餘里回部民人多有赴
彼禮拜者天堂亦宜近之則回部事天之習所
從來逺矣至若史書所載釋法顯記于闐民篤
[039-20b]
信佛多大乘學威儀齊整噐鉢無聲北史西域
傳髙昌兼信佛法焉耆咸依釋教齋戒行道于
闐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衆唐書西域傳龜兹
疏勒國貴浮屠法宋王延徳髙昌行紀髙昌佛
寺五十餘區有摩尼寺波斯僧各奉其法與今
回教逈殊仰䝉
聖明考定昭示指歸知回部舊無佛法而列史沿訛率
多傅㑹失實爰因回部拜天之教而推論之如
[039-21a]
此
田畜
山南諸回部有城郭宫室故居處有恒有溝塍隴
畝故田作有時男識耕耘女知紡織漢書言自且
末以東皆種五穀由今觀之不異於古所云也耕
織之外多善商賈故西域賈人自西土以及傍近
諸國無不至回俗以豕性昏形穢忌不食喜從髙
處放鵰鶻其人謂之鶻師赤云
[039-21b]
︹漢書西域傳︺西域諸國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與
匃奴烏孫異俗 蒲犁國寄田莎車 依耐國少
穀寄田疏勒莎車 輪䑓以東㨗枝渠犁皆故國
地廣饒水草田美種五穀與中國同時熟其旁國
少錐刀貴黄金采繒可以易穀食
︹後漢書西域傳︺東且彌國廬帳居逐水草頗田作
︹晉書西戎傳︺龜兹人以田種畜牧為業
︹北史西域傳︺髙昌國中羊馬牧在隠僻處以避
[039-22a]
冦非貴人不知其處
︹明史西域傳︺于闐國桑麻黍禾宛然中土
相見
自阿竒木以下等官見汗之禮凡大年小年令節
及逺方使回見時屈一足如著地狀以雙手捧汗
膝問安好汗以一手撫其背而慰勞之尋常相見
止略屈足下不抱膝上不撫背也伊沙噶以下至
明伯克見阿竒木嵗時相見亦如阿竒木以下見
[039-22b]
汗儀尋常相見鞠躬而已如於馬上相遇伊沙噶
鞠躬不下馬行相抱禮商伯克以下下馬行抱膝
禮嵗時子孫見祖父行屈足抱膝禮凡卑㓜見尊
長亦如之平時相見止鞠躬婦見舅姑雖嵗時亦
止鞠躬也尊長見卑㓜以手摩之以鼻嗅之平等
相見各行抱膝禮毎日阿竒木以下見汗二次伊
沙噶以下至明伯克見阿竒木一次有計議之事
不在此限凡阿竒木伊沙噶新除必致禮於其汗
[039-23a]
如古贄見儀數以九其物則逺方珍異之屬也商
伯克以下新除見汗亦如之有則致珍異之物無
則馬牛鷹犬噐甲之屬職漸卑不求備也各城伯
克新除見汗亦如之自阿竒木以下行軍得勝以
數軍實必以上品者先進於汗自逺方使回有珍
異之物必以獻於汗遇嵗時則各獻其時物毎大
小年各村庄伯克炰羔炊黍為禮以致於阿竒木
及伊沙噶子弟逺歸見父兄婿逺歸見婦翁及大
[039-23b]
小年必炰羔炊黍以為禮也平等之人願請見者
以餺餺為禮數亦以九為率一九二九至三九禮
最豐矣
︹晉書西戎傳︺焉耆倨慢無尊卑之禮
︹文獻通考︺于闐貎恭敬相見皆跪凡得問遺書戴
於首乃發之
按回俗凡下之於上卑㓜之於尊長有事相見
必執贄以為禮雖在荒陬而意猶近古至史書
[039-24a]
所載焉耆于闐同屬今之回部而倨慢恭謹説
各不侔史册流傳難於符合姑存之以備叅考
政刑
回部諸城大事則阿竒木遣一人伊沙噶遣一人
共理之其小事則各有主者每嵗汗設大宴㑹三
次牲牽果品之屬鄂克他克竒掌之阿竒木設宴
兩次各村庄明伯克供之以大饗僚屬回人有小
罪或禠其衣墨塗其靣逰行以徇次重者繫之又
[039-24b]
重者枷之最重至鞭腰而止阿竒木以下犯小罪
奪其職當苦役或𣲖課耕或𣲖監畜牧或責令入
山取銅鉛三年五年而復之竊物者必斷手視其
直十倍輸之無則械其足鎖於市上以示衆役其
妻以輸直再犯者刑之如前掘地為牢幽之一月
乃出之闘毆者視其被傷之情形而坐之傷人目
者抉其目傷人手足者亦斷其手足犯姦者依回
經科斷則殺之寛則罰令當苦役終其身不復有
[039-25a]
証則坐之無則釋之殺人者抵有証者據証佐之
言以定讞無証則鞫之鞫之之法或仰臥犯者於
地以水灌之或攢縛其手足懸諸髙處或縛於柱
令足不著地而以䋲勒其腹不服則鞭其腰繼則
刖其足甚則囚之於地牢期嵗而出之給苦主為
奴吐實則定讞設木架於市懸於上以示衆至三
日鮮有不死者逋逃外附之人緝獲時施罪亦如
之甚則梟之証佐有誣証人罪者即以其罪罪之
[039-25b]
有職者奪其職禠其衣鞭其腰以墨塗其靣令倒
騎驢逰行示衆以辱之
︹北史西域傳︺于闐刑法殺人者死餘罪各隨輕重
懲罰之 髙昌大事決之於王小事則世子及二
公隨斷狀決風俗政令與華夏略同 焉耆綱紀
法令同華夏 龜茲刑法殺人者死刼賊則斷其
臂并刖一足
︹唐書西域傳︺渴槃陀其法殺人剽刼者死餘得贖
[039-26a]
按北史稱龜兹刼賊斷其臂與今回部竊物斷
手足之制相符嘗推而論之北史載女國斷手
刖足唐書載吐蕃小罪必抉目劓刖悉立刑有
劓刖波斯刑有髠鉗刖劓小罪耏皆近於古者
肉刑之法漢文所謂痛而不徳者也至後漢書
稱烏萇人訟服之以藥曲者發狂直者無恙唐
書稱波斯以鐡灼其瘡白為直黒為曲外域立
法離理存異不可究詰而北史嚈噠偷盜無多
[039-26b]
少皆腰斬唐書越底延法不殺人明史達爾瑪
舊作答兒/宻今改正刑止箠朴則輕重失倫視今回部之法
則今猶近是也若唐書西域傳稱吐蕃掘地深數
丈内囚於中二三嵗乃出者應即今之回部納囚
地牢之法吐蕃地近回部南是以其法相符耳
嵗時
回俗以教主初生之年為元年閲一嵗則加一年
云可傳之無窮雖汗新正亦不改元也刻年數於
[039-27a]
汗之印上以為識毎三百六十日為一年不増减
故每四年而餘二十一日四十年而餘七月四百
八十年而餘七年矣滿三百六十日為一年謂之
大年大年第一日如中國之元旦伯克戎装齎教
主所賜纛鼓樂擁䕶率所屬赴禮拜寺行禮衆回
人咸隨以行禮禮畢交相叩賀不殺生先期三十
日必把齋俱日出閉齋星見開齋不茹葷惟産婦
不把齋兒大則補之其大年前十五日相傳教主
[039-27b]
是日下降監察人間善惡先一夜舉家晝夜誦經
不寢達旦懸葫蘆於樹盛油其中㸃以為燈油盡
燈落遂踏破之以是為破除一切殃咎云元旦後
七十日為小年殺羊以祭天伯克行禮相慶賀如
大年例此兩年者相傳以為𣲖噶木巴爾所留遺
流傳乆逺守其教而不變也小年後再滿三十日
相傳為教主外孫難日禮拜寺阿布塔爾服墨色
衣赴各家乞齋誦經各家量其力而布施之
[039-28a]
︹唐書西域傳︺焉耆俗尚娛遨二月朏出野祀墓四
月望日㳺林七月七日祀生祖十月望日王始出
逰至嵗盡乃止 龜茲嵗朔鬬羊馬槖它七日觀
勝負以卜嵗盈耗云
︹宋王延徳髙昌行紀︺用開元七年厯以三月九日
為寒食餘二社冬至亦然以銀或鍮石為筒貯水
激以射或以水交撥為戯謂之壓陽氣去病居民
春月多羣聚遨樂㳺者馬上持弓矢射諸物謂之
[039-28b]
禳災
︹文獻通考︺于闐以六月為嵗首
按明史西域傳載哈里無干支朔望毎七日為
一轉周而復始嵗以二月十二月為把齋月晝
不飲食至夜乃食周月始茹葷哈里去中國道
里莫詳顧所稱無干支把齋之說與今之回部
習俗相近則其地當亦在天山南路一帶也
嫁娶
[039-29a]
回俗將議婚婿家邀媒氏造女家以連襟為辭不
敢質言議婚女家邀集宗族尊親㑹議意允可媒
氏以告於婿家婿家乃烹一羊盛之以桌藉之以
紬覆之以被媒氏將之以送於女家為定婚之禮
女家受之答以紬布是日也女家定議擇於何日
成婚應送牛羊之屬若干紬布之屬若干以告於
媒氏媒氏受詞還告婿家届期婿及父母親戚齎
所送禮物如約鼓樂迎導以至於女家女家是日
[039-29b]
肆筵設席邀阿渾伯克及親戚以觀禮親長一人
出迎婿家禮物母氏遍閲焉遂以幣物分給婿與
女餘以酬親戚親戚亦各持禮物以贈所分給婿
女之幣物三日内咸裁剪製服無踰期者是三日
也婿宿於女家而不入内婿之父母朝徃而暮歸
至第三日女家延阿渾誦經婿及婿家之親戚咸
設誓於教主前言女無大故無敢凌虐誓畢婿之
父母親戚先歸婿留以俟女女家坐女於氊毯四
[039-30a]
人扶舁出門豫備駿馬雕鞍於門外女戚抱以上
馬施幛靣以行鼓樂前導贈物隨之女先行婿後
隨女家之母及女親咸送女及婿以至婿家越宿
歸又越三日婿家設筵延女父母為燕㑹兩家親
屬無不與者女始至婿家先拜竈神澆油於竈神
之門然後入房以示主饋之意舅姑不即拜也或
半嵗或經年婿之卑㓜入房去新婦障靣始出拜
舅姑行叩頭禮
[039-30b]
︹北史西域傳︺焉耆婚姻略同華夏 龜兹婚姻與
焉耆略同
按晉史載吐谷渾婚姻富家厚出聘財唐書載
都播婚姻富者納馬今回部嫁娶多尚財禮與
吐谷渾都播雖其地不屬而習俗相同為附志
於此
喪祭
回俗夫死其妻散髪去簪鐶父母死其子婦不散
[039-31a]
髪不去簪鐶擗踊號泣無常時毎哭必遶尸無服
制但去紅緑諸色服黒布而已卑㓜死尊長如常
服死之日浴尸以水入尸口云滌膓胃始可見教
主裹之以白布殯之以無底棺其棺之底蓋可脫
去也覆之以綢及緞停柩於室三日延阿渾誦爾
爾必經而後葬葬之日親屬咸送至墓所匐匐哭
泣以臨焉臨穴抽棺底墜尸土中因瘞之留棺以
送後死者棺上所覆綢縀分致送葬者以為小㡌
[039-31b]
葬後復延阿渾誦經禮拜把齋三十日或布施錢
文布帛粥食之屬於貧民以結縁其富室則赴黙
克國禮拜以報本葬後三日到墓一祭七日再祭
期年三祭期年之後每遇大年小年則祭掃於祖
墓懸燈冡樹上毎月四次為祖父誦經設小祭
︹北史西域傳︺焉耆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
七日則除之
按今回部無服制與北史載焉耆服制七日之
[039-32a]
說不合紀載傳訛存備叅攷推之晉書載吐谷
渾喪服葬訖而除隋書波斯人死持服一月唐
書載女國居喪三年不易服不櫛沐雖乆暫不
同而總非無服者比然考吐谷渾居今回部之
南女國居其西南波斯更踰蔥嶺而西較今回
部疆域差逺而不廢服制若吐蕃傳所稱居父
母喪斷髪黛靣墨衣既葬而吉者吐蕃地近今
之回部故其為俗亦未之或異也
[039-32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