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51 史傳三編-清-朱軾 (master)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傳三編卷二十八
             大學士朱軾撰
 名臣傳二十
  宋
   吕䝉正
吕蒙正字聖功河南人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五
年拜左補闕知制誥初䝉正父龜圖多内寵與妻劉氏
[028-1b]
不睦并䝉正出之淪躓窘乏劉誓不復嫁及蒙正登仕
迎二親奉養備至入為翰林學士旋叅知政事初入朝
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叅政耶同列不能平詰其姓
名䝉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也李
昉罷相以䝉正同平章事蒙正質厚寬簡有重望遇事
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帝嘉其無隱趙
普開國元老䝉正後進同相位普甚推許之先是盧多
遜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員外郎後以為常至是䝉正
[028-2a]
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釋褐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
老於巖穴不霑寸禄者多矣今臣男始離襁褓膺此寵
命不可乞以臣釋褐時官補之乃止授九品京官遂為
定制嘗入對論及征伐帝曰朕比來征討葢為民除暴
茍好功黷武則天下之人&KR1106亡盡矣蒙正曰隋唐數十
年中四征遼碣人不堪命煬帝全軍䧟没太宗自運土
木攻城卒無所濟且治國之要在内修政事則逺人來
歸自致安靜帝韙之燈夕設宴䝉正侍帝曰五代之際
[028-2b]
生靈凋喪當時謂無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庶政萬事
粗理上天之貺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䝉正避席曰
乘輿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
里飢寒而死者甚衆願陛下視近以及逺蒼生之幸也
帝變色蒙正侃然復位人皆多其直諒帝欲遣使朔方
命中書選才䝉正以名上帝不許他日三問三以其人
對帝曰卿何執耶䝉正曰臣非執葢陛下未諒耳臣不
敢用媚道以害國事同列悚息帝退謂左右曰䝉正器
[028-3a]
量我不如卒用所薦果稱職景德二年表請歸洛陛辭
日因言逺人宜和弭兵省財古今上策帝嘉納之真宗
封太山過洛幸其第問卿諸子孰可用蒙正曰臣諸子
皆不足用從子夷簡任潁州推官宰相才也夷簡由是
見知富弼父富言䝉正客也請令弼入書院事廷評太
祝䝉正許之及見驚曰此兒他日名位與吾相似而勲
業逺過於吾令與諸子同學蒙正初為相張紳知蔡州
坐贓免或讒於帝曰紳家富不至此特䝉正貧時勾索
[028-3b]
不如意今報之耳帝即復紳官䝉正不辨後考課院得
紳實狀黜之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謂曰張紳果有贓䝉
正亦不謝嘗問諸子曰我為相外議如何諸子云大人
為相四方無事蠻夷賔服甚善但人言無能為事權多
為同列所奪䝉正曰我有一能善用人耳䝉正夾袋中
有册子每四方人謁見必問以人才客去隨即疏之悉
分門類或有一人而數人稱之者必賢也朝廷求賢取
之囊中文武百官各稱職者以此卒年六十八贈中書
[028-4a]
令諡文穆
 論曰宋自藝祖以及太宗之初師旅亟興日不暇給
 朝廷之規未定而踐台輔者多周室舊臣䖍恭朝夕
 惟恐有過所守者簿書之計而已若乃竭忠盡慮以
 道匡君犯顔數爭不欺其志者自䝉正始觀其延接
 人士搜閲俊彦書䇿貯囊以待敷求斯宰臣之法也
   張齊賢
張齊賢曹州寃句人也生三歲値晉亂徙家洛陽孤貧
[028-4b]
力學有逺志慕唐李大亮之為人故字師亮太祖幸西
都齊賢以布衣獻䇿馬前召至行宫以手畫地條陳十
事曰下并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舉賢曰太學曰
籍田曰選良吏曰慎刑曰懲奸内四説稱㫖齊賢堅執
以為皆善帝怒命拽出之及還語太宗曰我幸西都惟
得一張齊賢耳我不欲爵之異時可使輔汝為相也及
太宗立擢進士欲置齊賢髙第有司偶失掄選帝不悦
一榜盡與京官于是齊賢以大理評事判衡州累遷著
[028-5a]
作佐郎直史館改左拾遺車駕北征議者皆言宜速取
幽薊齊賢上言方今海内一家朝野無事若縁邊諸砦
撫馭得人但使峻壘深溝畜力養鋭以逸自處寧我致
人此李牧所以用趙也聖人先本而後末安内以養外
臣慮羣臣或以纎微之利侵苦窮民以為功能伏望慎
擇通儒分路採訪凡賦歛苛重者改而正之諸州有不
便於民者委長吏以聞敢循故常者重置之法以德懷
逺以惠型民則逺人之歸可立而待也六年為江南西
[028-5b]
路轉運使以饒信䖍諸州産銅鐵鉛錫乃推求前代鑄
法取饒州永平監所鑄以為定式歲鑄五十萬貫凡用
銅八十五萬觔鉛三十六萬觔錫十六萬觔詣闕面陳
其事敷奏詳確議者不能奪先是諸州罪人多錮送闕
下路死者十常五六齊賢道逢南劍建昌䖍州所送索
牒視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寃抑因力言于朝後凡送囚
至京請委强明吏慮問不實則罪及原問官屬自是江
南送罪人者為减大半先是江南諸州民居官地者有
[028-6a]
地房錢吉州縁江地雖淪没猶納勾欄地錢編木浮居
者名水塲錢齊賢悉論免之初李氏據有江南民户税
錢三千以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備器甲輸官庫出
即給之日支糧二升名為義軍既内附皆放歸農至是
言者以為此軰久在行伍不樂耕農乞遣使選充軍伍
并其家屬送闕下齊賢上言江南義軍例皆良民横遭
黥配無所逃避克復之後便放歸農久被皇風並皆樂
業若逐户搜索不無驚擾不若且仍舊貫齊賢居使職
[028-6b]
勤究民弊務行寬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召拜樞宻直學
士擢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宻院事雍熙初遷左諌議大
夫三年大舉北伐代州楊業戰没帝訪近臣以䇿齊賢
請行授給事中知代州與部署潘美同領縁邊兵馬是
時遼兵自湖口入寇薄城下齊賢選廂軍二千誓衆慷
慨一以當百遼兵遂却先是約潘美以并師來會戰間
使為遼人所得齊賢以師期既漏虞美為遼所乘既而
東師敗績于君子館美奉詔不許出戰全軍還州齊賢
[028-7a]
得報乃曰賊知美之來而不知美之退乃夜發兵二百
人持一幟負一束芻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幟然芻遼
兵遥見以為并師至矣駭而北走齊賢又先伏兵二千
於土磴砦掩撃大敗之擒其北大王之子一人帳前錫
里一人斬數百級獲馬二千器甲甚衆端拱元年冬拜
工部侍郎遼人又自大石路南侵齊賢預簡廂兵千人
為二部分屯繁畤崞縣令曰代西有冦則崞縣之師應
之代東有冦則繁畤之師應之比接戰則郡兵集矣至
[028-7b]
是果為繁畤兵所敗入拜刑部侍郎樞宻副使淳化二
年叅知政事數月拜平章事齊賢母孫氏年八十餘封
晉國太夫人每入謁禁中帝歎其福夀有令子多手詔
存問加賜與縉紳榮之四年罷相知定州以母老不願
往丁内艱水漿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終喪
不食酒肉尋知河南府獄有大辟將決齊賢立辨而釋
之徙知永興軍時閤門祇候趙贊以言事得幸提㸃闗
中芻糧所為多豪横齊賢論列其罪卒抵於法加刑部
[028-8a]
尚書真宗即位召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嘗從容言皇
王之道而推本其所以然帝曰朕以皇王之道非有迹
但庶事適治道則近之矣戚里有訟分財不均者入宫
自訴齊賢曰是非臺府所能決臣請自治之齊賢坐相
府問曰汝非以彼所分財多汝所分少乎曰然命具欵
乃召兩吏令甲家入乙舎乙家入甲舎貨財無得動分
書則交易之明日奏聞帝大恱曰朕固知非君莫能定
者坐冬至朝會被酒失儀免四年李繼遷䧟清逺軍命
[028-8b]
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畧使齊賢上言清逺既䧟靈武
一郡援隔勢孤今加討則不足防遏則有餘其計無他
蕃部大族首領素與繼遷有隙者若能㗖以官爵誘以
貨利結之以恩信而激之以利害則山西之蕃部族帳
靡不傾心朝廷矣人言靈州斗絶一隅南去鎮戎五百
餘里東去環州僅六七日程欲全軍民理須應接為今
之計若能増益精兵以合西邊屯聚對替之兵從以原
渭鎮戎之師率山西熟户從東界入嚴約師期兩路交
[028-9a]
進設若繼遷分兵以應敵我則乘勢而易攻且奔命道
途首尾難衞千里趨利不敗則禽臣謂兵鋒未交而靈
州之圍自解然後取靈州軍民置砦於蕭闗武延川險
要處以僑寓之如此則蕃漢土人之心有所依賴裁候
平寧却歸舊貫然後縱蕃漢之兵乘時以為進退成功
不難矣時不能用未幾靈武果陷十二月拜右僕射坐
事責太常卿分司西京景德初起為兵部尚書知青州
二年改吏部從東封還復拜右僕射時建玉清昭應宫
[028-9b]
齊賢言繪畫符瑞有損謙德又違奉天之意屢請罷其
役三年出判河陽進左僕射五年請老以司空致仕歸
洛得裴度午橋莊日與親舊觴咏其間七年卒年七十
二贈司徙諡文定齊賢姿儀豐碩議論慷慨有大畧以
致君自負留心刑獄多所全活喜提奬寒雋少時家貧
父死無以為葬河南縣吏為辦其事齊賢深德之事以
兄禮雖貴不替也仲兄昭度嘗授齊賢經及卒表贈光
禄寺丞又嘗依太子少師李肅家肅死為營葬事歲時
[028-10a]
祭之趙普嘗薦齊賢於太宗未用普即列其前事以為
陛下若進齊賢則齊賢他日感恩更過於此帝大恱遂
大用之齊賢四踐兩府九居八座以三公就第康寧福
夀時罕其比
 論曰齊賢之用兵臨敵制勝變化若神雖武夫徤將
 有所不逮及其涖民施政𢎞清淨務簡易去民所疾
 苦是以所居民樂所去民思何其能也兩登政府輙
 以事罷其亦有未竟其用者歟籌邉事千里外若眼
[028-10b]
 見使施行其言裨益不少無同所見者故卒不行古
 所稱才士者齊賢葢其人歟
   田錫
田錫字表聖嘉州洪雅人自為布衣有意風化上書闕
下請復鄉飲藉田禮太平興國三年進士髙等授將作
監丞通判宣州累遷左拾遺上疏獻軍國要機者一朝
廷大體者四其畧曰頃歲王師平太原稽功賞者二載
願因郊禋之禮叙平戩之功駕馭戎臣莫此為重此要
[028-11a]
機也今交州未下老師費財縱使得之如獲石田自古
聖人不務廣疆土惟務廣德業聲教逺被自當來賔臣
願陛下修德以來逺何必以蕞爾蠻邦上勞震怒乎此
大體之一也今諫官不聞廷爭給舎不聞封駁左右史
不聞升殿陛記言動御史不敢彈奏中書舎人未嘗訪
以政事集賢院雖有書籍而無職官秘書省雖有職官
而無圗籍臣願陛下擇才任人使各司其局職業修舉
則威儀自嚴此大體之二也爾者㝢縣平寧京師富庶
[028-11b]
軍營馬監靡不恢崇佛寺道宫悉皆輪奐加又闢西苑
廣御池而尚書省湫隘尤甚郎曹無本局尚書無㕔事
九寺三監寓天街之兩廊貢院就武成王廟是豈太平
之制度耶臣願陛下别修省寺用列職官此大體之三
也案獄官令枷杻鉗鎻尺寸觔兩並載刑書未聞以鐵
為枷者也昔唐太宗觀明堂圖見人之五藏皆麗于背
遂減徒刑况隆平之時將措刑于不用法之所無去之
可矣此大體之四也疏奏優詔褒答賜錢五十萬僚友
[028-12a]
有勸以少晦者錫曰事君之誠惟恐不竭矧天植其性
豈為一賞奪耶時趙普當國令有司受羣臣章奏必先
白然後聞又令於閤門署狀錫謂普曰公以元勳當國
宜事損檢今羣臣書奏先經中書既非尊王之體諫官
章疏令閤門填狀尤弱臺憲之風皆不便普引咎厚謝
皆罷之六年出為河北轉運副使驛書言邊要四事一
謂動靜之機不可不審應動而靜則養冦以生奸應靜
而動則失時以敗事今北鄙繹騷皆以居邊任者規羊
[028-12b]
馬細利矜捕斬小功賈怨結仇興戎致寇願飭將帥慎
固封守勿尚小利許通互市俘獲蕃口撫而還之務使
河朔之民得務農業亭障之地可積軍儲然後待其亂
而取之則克乘其衰而兵之則降力省功倍誠要舉也
二謂國家務大體求至治則安舎近謀勞逺務則危為
君有常道為臣有常職是務大體也上不拒諫下不隠
情是求至治也漢武帝躬秉武節登單于之臺唐太宗
手結雨衣伐遼東之國沙漠窮荒得之何用是舎近謀
[028-13a]
逺勞而無功也在位之臣敢言者少言而見聽未必蒙
福言而不從方且虞禍欲下不隠情得乎三謂利害相
生變易不定兵書曰不能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
知用兵之利葢事有可進而退則害成可退而進則違
利可速而緩則利必失可緩而速則害必至可誅而赦
則奸宄生心可赦而誅則忠勇解體可賞而罰則害勤
勞之功可罰而賞則利僭踰之輩誠不可不審也四謂
取舎無惑思慮必精夫孟賁之狐疑不如童子之一得
[028-13b]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自國家圖燕以來連兵未解財用
不得不耗人心不得不擾願陛下精思慮決取舎無使
曠日持久窮兵極武書奏帝甚嘉之七年徙知相州改
右補闕復上章論事明年移睦州睦州舊阻禮教錫下
車建孔子祠請入紙國子學印經籍給諸生詔賜以九
經睦人由是知學會文明殿災又上章極言時政轉起
居舎人還判登聞鼓院兼知制誥加兵部貟外郎錫好
直諫太宗雖或時不能堪然心益重之端拱二年京畿
[028-14a]
旱錫言隂陽失和調燮倒置上侵下之職而燭理未盡
下知上之失而規過未能帝及宰相皆不恱出知陳州
召為工部員外郎復論時政闕失俄詔直集賢院真宗
即位遷吏部郎中出使秦隴還連章言陜西數十州苦
於靈夏之役生民重困帝為之惻然同知審官院與魏
廷式議不協出知泰州將行會彗星見疏請責躬以答
天戒帝召見優賜之咸平三年詔近臣舉賢良方正翰
林學士承㫖宋白以錫應詔還朝屢召對言事因奏曰
[028-14b]
陛下即位以來治天下何道臣願以皇王之道治之舊
有御覽但記分門事類無益治道臣請鈔略四部别為
御覽三百六十卷萬幾之暇日覽一卷經歲而畢又采
經史要切之言為御屏風十卷置扆座之側則治亂興
亡之鑒常在目矣帝善其言錫乃先成御覽三十卷御
屏風五卷上之時京東西淮南水災遣使賑恤平決獄
訟錫言朝廷檢勘災傷乃是虚名施行賑貸亦非實事
今災沴之餘盜賊若起適足以貽宵旰之憂而已帝為
[028-15a]
動容五年再掌銀臺覽天下章奏有言民飢盜起及詔
勅不便者悉條奏其事帝以錫得爭臣之體即日命兼
侍御史每進見帝容色必莊目之曰此吾汲黯也俄擢
右諫議大夫史館脩撰連上八疏皆直言時政得失六
年冬病卒年六十四遺表勸上以慈儉守位以清淨化
人居安思危在治思亂真宗召宰相示之且曰朕閲是
表多矣非祈澤宗族則希恩子孫未有如錫生死以國
家為慮而儆于朕者又謂李沆曰田錫直臣也朝廷少
[028-15b]
有闕失方在思慮錫之章奏已至矣若此諫官不可多
得天何奪之速乎特贈工部侍郎録其二子並為大理
評事給俸終喪他日帝幸龍圖閣閱書指一漆函帝親
署録者謂學士陳堯咨曰此田錫疏章也愴然久之錫
為人動必以禮言必以法賢不肖咸憚服之耿介寡合
未嘗趨權貴之門居公庭危坐終日無懈容慕魏徴李
絳之為人以盡規獻替為己任立朝以來章疏五十有
二自謂諫臣任職之常言茍獲從幸也豈可藏副本示
[028-16a]
後以賣直耶悉焚之有咸平集五十卷
 論曰宋自開國羣臣言事盡諫諍之道號稱直臣者
 自錫始也錫事太宗位侍從知無不言為盧多遜等
 嫌忌頻歴州郡不盡其能晚遇真宗虚懷納諌動見
 褒奬拔之庶僚之中三四年間致位卿班旋至大用
 矣値錫以天年終不然錫之忠直敢言又明習於國
 家之務其功施未可量也
   吕端
[028-16b]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初以司門員外郎知成都府
為政清簡會秦王廷美尹開封端充判官太宗征河東
廷美將有居留之命端白曰主上櫛風沐雨以申弔伐
王地處親賢當表率扈從今主留務非所宜也廷美由
是懇請從行尋知蔡州有善政出使髙麗暴風折檣舟
人大恐端恬然讀書若在齋閣拜右諫議大夫許王元
僖尹開封又為判官王薨有發其隂事者坐裨贊無狀
遣御史武元頴内侍王繼恩就鞫於府端方決事二使
[028-17a]
曰有詔推君端神色自若顧從者曰取㡌來二使曰何
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問即罪人矣因下堂隨問而答
無何為樞宻直學士逾月拜參知政事時趙普在中書
曰吕公奏事得嘉賞未嘗喜遇抑挫未嘗懼亦不形於
言真台輔之器也時旦暮相端左右或曰端為人糊塗
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會吕䝉正罷即相端
焉端為相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同列奏對多有異
議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諭自今中書事必
[028-17b]
經吕端詳酌乃得聞奏保安軍奏獲李繼遷母時寇準
居樞宻獨召與謀準退端問故準以告端曰何以處之
準曰準欲斬之於保安軍北門之外端曰必若此非計
之得也願少緩其事端將覆奏即入奏曰昔項羽得太
公欲烹之髙祖曰願分我一杯羮夫舉大事不顧其親
況繼遷悖逆之人乎且今日殺繼遷之母繼遷可擒乎
徒結怨讐愈堅其叛心耳以臣之愚宜置於延州使善
養視之以招來繼遷雖不能即降終可以繫其心而母
[028-18a]
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撫髀稱善曰微卿幾誤我事即
用端策其母與繼遷尋俱卒繼遷子竟納欵請命端之
力也太宗不豫端日與太子問起居及疾大漸内侍王
繼恩忌太子英明隂與參政李昌齡殿前指揮使李繼
勳知制誥胡旦謀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使繼
恩召端端知有變鎻繼恩於閣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
曰宫車已宴駕立嗣以長順也今將何如端曰先帝立
太子正為今日豈可更有異議真宗既即位垂簾引見
[028-18b]
羣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請卷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
羣臣拜呼萬歲繼恩等皆坐貶真宗每見端入對肅然
拱揖不以名呼又以端軀體洪大宫庭階戺稍峻特令
梓人為納陛嘗召對便殿訪軍國大事經久之䇿端陳
當世之務皆有條理端器量寬厚多恕意豁如也雖屢
經擯退未嘗以得喪介懷兩使絶域其國歎重之後有
使往者每問端為宰相否其名顯如此卒年六十六贈
司空諡正惠
[028-19a]
 論曰朱子有言不貪之心一也而一介與千駟捐之
 有難易之殊不懼之心一也而平地與髙臺習之有
 先後之序是知定大事者非小器所能勝任何則成
 敗之機重而罪責匪輕也當太宗晏駕事幾不測雖
 有宏才逺畧文武兼資者未必能定之俄頃也端決
 機於始而堅持於後升階審視然後下拜非器識凝
 定其孰能之跡其洊歷州郡所在著聲周旋同列羣
 而不黨小事糊塗豈篤論哉
[028-19b]
   李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鄉人少好學器度宏逺其父炳嘗
曰此兒異日必至公輔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甲科嘗
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沆風範端凝真貴人也累官翰
林學士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初以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李繼遷久叛有圖取朔方之意朝廷困於飛輓中外咸
以靈州乃必爭之地茍失之則邊郡不可保帝以問沆
沆曰繼遷不死靈州非朝廷有也莫若宻召州將使部
[028-20a]
分軍民空壘而歸則闗右之民息肩矣衆議各異未即
從沆言未幾靈州陷帝由是益重之沆為相王旦參政
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歎曰我輩安得坐致太平優
㳺無事耶沆曰少有憂勤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
廷未必無事後契丹和親旦問何如沆曰善則善矣然
邊患既息恐人主漸生侈心耳旦未以為然沆又日取
四方水旱盜賊奏之旦以為細事不足煩上聽沆曰人
主年少當使知四方艱難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
[028-20b]
犬馬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參政
他日之憂也及旦親見王欽若丁謂等所為欲諫則業
已同之欲去則上遇之厚不忍去乃歎曰李文靖真聖
人也沆在相位接賔客常寡言馬亮與沆同年生又與
其弟維善語維曰外議以大兄為無口匏維乗間達亮
語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升殿言事上封論
奏了無壅蔽多下有司皆見之矣邦國大事北有强遼
西有叛夏日旰條議所以備禦之䇿非不詳究薦紳中
[028-21a]
如李宗諤趙安仁皆時之英秀與之談猶不能啟發吾
意自餘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措即席必自論
功最以希寵奬此有何策而與之接語哉茍曲意妄言
即世所謂籠罩吾病未能也為我謝馬君沆嘗言居重
位實無補萬分獨中外所陳利害一切報罷之惟此少
以報國耳朝廷防制纎悉備具或狥所陳請施行一事
即所傷多矣寇準與丁謂善屢以謂才薦於沆不用準
問之沆曰如斯人者才則才矣顧其為人可使之在人
[028-21b]
上乎準曰如謂者相公終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
他日後悔當思吾言也準後為謂所傾始服沆言真宗
嘗問治道宜何先沆曰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此最
為先問其人曰如梅詢曾致堯是也又嘗問沆曰人皆
有宻啟卿獨無何也對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則公言之
何用宻啟夫人臣有宻啟者非讒即佞臣常惡之豈可
效尤真宗嘗夜遣使持手詔欲以劉氏為貴妃沆對使
者引燭焚詔附奏曰但道臣沆以為不可議遂寢駙馬
[028-22a]
都尉石保吉求為使相帝問沆沆曰賞典之行須有所
自保吉因縁戚里無攻戰之勞台席之拜恐騰物論他
日再三問之執議如初遂止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上
哭之慟謂左右曰沆為大臣忠良純厚始終如一豈意
不享遐夀贈太尉中書令諡文靖沆嘗讀論語或問之
沆曰沆為宰相如論語中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尚未
能行聖人之言終身誦之可也性直諒内行修謹言無
枝葉識大體居位慎宻不求聲譽動遵條制人莫能干
[028-22b]
以私公退終日危坐未嘗跛倚治第封邱門内㕔事前
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
相㕔事誠隘為太祝奉禮㕔事已寬矣至於垣頽壁損
不以屑慮沆與諸弟友愛尤器重維暇日相對宴飲清
言未嘗及朝政亦不及家事沆没後或薦梅詢可用真
宗曰李沆嘗言其非君子其信倚如此
 論曰真宗之朝多賢相最為世所稱者沆及王旦寇
 準是也沆能遏真廟東封西祀之萌而旦至同其事
[028-23a]
 發於感歎旦能抑丁謂王欽若軰使十年不為宰相
 而準始受其欺終罹其禍時為之耶抑沆之勁正清
 苦所以發誠忠而養威重者實有以過人乎殷憂啟
 聖慮逺思深力持鎮靜以與黎元休息培國家元氣
 者厚哉
   王旦
王旦字子明魏州人也父祜以文章顯於漢周之際事
太祖太宗為名臣常諭杜重威使無反漢拒盧多遜害
[028-23b]
趙普之謀以百口保符彦卿無異志世多稱其隂德嘗
手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旦少而好學
有文祜甚器之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通判鄭州表
請天下建常平倉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翰林學
士嘗奏事退目送之曰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咸平
四年拜參知政事契丹犯邊旦從幸澶州而東都留守
元份遇暴疾帝命旦馳還權留守事旦曰願宣寇準臣
有所陳準至旦曰十日之間未有㨗報時當如何帝黙
[028-24a]
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至京直入禁中下令毋得傳播
及駕還旦子弟皆迎於郊忽聞後有騶訶聲驚視之乃
旦也景德三年拜工部尚書同平章事時西北二邊兵
罷不用帝以無事治天下旦務行祖宗故事慎所變改
帝久益信之言無不聼凡大臣有所請必曰王旦以為
何如旦為人寡言笑黙坐終日及奏事羣臣異同旦徐
一言以定天下大蝗執政或袖死蝗以進曰蝗實死矣
請率百官賀旦獨不可後數日方奏事飛蝗蔽天帝顧
[028-24b]
旦曰使百官方賀而蝗如此豈不為天下笑耶宫禁災
旦馳入帝曰兩朝所積一朝殆盡可惜也旦曰陛下富
有天下財帛不足憂所慮者政令賞罰之不當耳臣備
位宰府天災如此當罷免連上表待罪帝乃下詔罪已
許中外上封事言得失後有言實榮王宫火所延者置
獄劾當坐死百餘人旦獨請曰陛下降詔罪已今反歸
咎於人何以示信且火雖有迹寧知非天譴耶帝欣然
聼納當坐者皆免有日者上書言宫禁事坐誅籍其家
[028-25a]
得朝士所與往還占問吉凶之説帝欲付御史問狀旦
曰此人之常情且語不及朝廷不足罪帝怒不解旦因
自取嘗所占問之書進之曰臣少賤時不免為此必以
為罪願并臣付獄帝曰此事已發何可免旦曰臣為宰
相執國法豈可自為之幸於不發而以罪人帝意解旦
至中書悉焚所得書既而帝復悔馳取之已焚矣由是
皆免及帝將東封契丹請於歲給外别給錢幣旦曰東
封甚近車駕將出彼以此探朝廷耳乃于歲給銀絹内
[028-25b]
各借三萬諭以次年額内除之次年復下有司契丹所
借事屬微末今仍依常數與之後不為例契丹大慙趙
德明言民飢求糧百萬斛帝以問旦旦請敕有司具粟
百萬于京師而詔德明來取德明得詔慙且拜曰朝廷
有人旦任事久人有謗之者輙引咎不辨至人有過失雖
人主盛怒可辨者辨之必得而後已旦專稱寇準而準
數短旦帝以語旦旦曰理固當然臣在相位久闕失必
多準對陛下無所隠益見其忠直此臣所以重準也帝
[028-26a]
以是愈賢旦中書有事送宻院違詔格準在宻院以聞
旦被責苐拜謝堂吏皆見罰不踰月宻院有事送中書
亦違詔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還宻院準大慙及準
罷樞宻使託人求為使相旦驚曰將相之任豈可求耶
已而除準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準入謝曰非陛下
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薦準者準始愧歎以為
不可及準在鎮服用僭侈為人所奏帝怒曰寇準每事
輙欲效朕可乎旦徐對曰準誠賢能無如騃何帝意解
[028-26b]
曰然此正是騃耳遂不問翰林學士陳彭年嘗詣政府
呈科塲條貫旦投之地曰内翰得官幾日乃欲隔截天
下進士耶彭年惶懼而退其後彭年再來旦不見既而
同官向敏中為呈所留文字旦瞑目取紙封之曾不一
覽曰不過興建符瑞圖進取耳帝嘗示兩府喜雨詩旦
袖歸見有一字誤冩將入奏正王欽若止之已而宻奏
之帝愠詰旦曰詩有誤字何不來奏旦但拜謝諸臣皆
拜惟馬知節不拜具以實奏且曰王旦畧不辨真宰相
[028-27a]
器也帝顧旦而笑焉帝欲相欽若旦曰欽若遭逢陛下
恩禮已隆且乞留之樞宻帝遂止及旦没後欽若始大
用語人曰為王公遲我十年作相欽若與陳堯叟馬知
節同在樞府因奏事忿爭帝大怒命付獄旦從容曰欽
若恃陛下厚顧上煩譴訶當行朝典然觀天顔不怡願
且還内來日取㫖明日召旦問之旦曰欽若等當黜未
知坐以何罪帝曰坐忿爭無禮旦曰陛下臨馭天下使
大臣坐忿爭無禮之罪或聞外國恐無以威逺帝曰卿
[028-27b]
意如何旦曰願至中書召欽若等宣示陛下含容之意
且戒約之俟少間罷之未晚也帝曰非卿言朕固難忍
後月餘欽若等皆罷旦嘗與楊億評品人物億曰丁謂
久逺當何如旦曰才則才矣語道則未他日在上位使
有德者助之庶得終吉若獨當權必為身累後皆如言
内臣劉承規得幸病且死求為節度使帝語旦曰承規
待此以瞑目旦執不可曰他日將有求為樞宻使者柰
何遂止旦為相賔客滿堂無敢以私請察可與言及素
[028-28a]
知名者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觀
才之所長宻籍其名其人復來不見也每有差除先宻
疏三四人姓名以請所用者帝以筆㸃之同列不知爭
有所用惟旦所用奏入無不可丁謂以是數毁旦帝益
厚之故參政李穆子行簡以將作監丞家居有賢行遷
太子中允使者不知其宅帝命問旦人始知行簡為旦
所薦旦凡所薦其人未嘗知旦沒後史官修真宗實録
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薦云諫議大夫張師德
[028-28b]
兩詣旦門不得見意為人所毁以告向敏中為從容明
之及議知制誥旦曰可惜張師德敏中問之旦曰師德
名家子有士行不意兩及吾門狀元及第榮進素定但
當靜以待之耳若復奔競使無階而入者當如何也石
普知許州不法朝議欲就劾旦曰普武人不明典憲恐
恃薄效妄有生事乞召歸置獄乃下御史按之一日而
獄具議者以為不屈國法而保全武臣真國體也張旻
為馬軍副都指揮使被㫖𨕖兵下令太峻兵懼欲謀為
[028-29a]
變帝召二府議之旦曰若罪旻則自今帥臣何以御衆
捕謀者則震驚都邑今但擢旻使解兵柄反側者當自
安矣帝從其言以旻為樞副兵果無他帝語左右曰王
旦善處大事真宰相也薛奎為江淮發運使辭旦旦無
他語但云東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張詠
知成都召還以任中正代之言者以為不可帝以問旦
對曰非中正不能守詠之規他人往妄有變更矣天僖
中疾甚累疏懇辭帝曰朕方以大事託卿而卿疾如此
[028-29b]
因命皇太子出拜旦皇恐走避太子隨而拜之旦言太
子盛德必任陛下事因薦可為大臣者十餘人其後惟
李及凌䇿不至宰相亦皆為名臣旦復求避位帝覩其
形瘁憫然許之尋又命肩輿入禁中帝曰卿萬一不諱
天下事復誰託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擇之帝歴舉
有時望者一二人旦不對帝曰試以卿意言之旦强起
舉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準帝曰準剛褊更思其次旦
曰他人臣所不知也後歲餘竟用準為相旦與楊億素
[028-30a]
厚既疾甚延入卧内撰遺表旦授以意曰吾忝為宰輔
不可以將盡之言為宗親求官止叙平生遭遇願日親
庶政進用賢士而已仍飭子弟當務儉素毋厚葬以累
清德表上帝幸其第賜賚甚厚卒時年六十一帝臨之
慟贈太師諡文正乾興初配享真宗廟庭旦事寡嫂有
禮與弟旭友愛甚篤婚婣不求門閥被服質素家人欲
以繪錦飾氊席不許服飾過者即令減損有貨玉帶者
弟以呈旦旦命繫之曰還見佳否弟曰繫之安得自見
[028-30b]
旦曰自負重而使觀者稱好無乃勞乎亟命還之平生
不置田宅曰子孫當各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爭財為
不義耳真宗以其居陋欲治之旦辭以先人舊廬乃止
諸子多賢素最知名與歐陽余蔡稱慶厯四諫
 論曰易稱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真宗
 之於王旦其庶幾者乎當是時契丹始講和好德明
 亦受約束帝能虚懷恭已以盡羣下之情而旦受不
 世之知竭誠殫智以忠於上慮事周宻見微知彰是
[028-31a]
 以兵息於外政修於内列庶位者多公卿之𨕖黎民
 乂安有宋三百年間未有如此盛者也或乃指其不
 諫東封以為大圭之瑕然旦之功烈逺矣
 
 
 
 
 
[028-31b]
 
 
 
 
 
 
 
 史傳三編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