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02 樂書-宋-陳暘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書卷八


  宋 陳𤾉 撰


  禮記訓義


  學記


  學記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儀禮鄉飲酒燕禮皆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春秋
[008-1b]
襄三年穆叔如晉亦歌是三篇而已蓋鹿鳴主於和
樂四牡主於君臣皇皇者華主於忠信習小雅之三
則和樂君臣忠信之道得而可以入官矣以此勸始
入學之士則所入易以深矣古之教世子必以禮樂
則其教學者亦必以禮樂故皮弁祭菜而示之使敬
教以禮也小雅肄三而誘之使勸教以樂也禮以教
性之中而易慢之心不萌樂以教情之和而鄙詐之
心不入則由教者在所進而不帥者在所懲故入學
[008-2a]
鼓篋而孫以出其業所以進之也夏楚二物而扑以
收其威所以懲之也周官小胥掌學士之徴令而比
之撻其怠慢者徴而比之鼓篋孫業之謂也撻其怠
慢者夏楚收其威之謂也然則教之大倫先禮樂者
六經之道同歸禮樂之用為急故也天子之學曰辟
雝辟之以禮雝之以樂則太學始教以禮樂可知由
是觀之禮樂豈不為教之始終歟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
[008-2b]
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以至不學雜服不能安禮學者
之於業也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教者之於人也凡物
操之則急縱之則慢故縵之為樂鍾師磬師教而奏
之所謂操縵則燕樂而已此固音之所存而易學者
也凡物雜為文色雜為采古者冠而後服備未冠則
衣冠不純素所服采服之雜服而已此固禮之所存
而易學者也子衿之詩曰青青子衿子寧不嗣音蓋
[008-3a]
嗣音絃歌之音也青衿雜服之類也未冠之士責以
嗣音服以青衿則安弦安禮始學者之事也然則安
詩安樂何獨不然詩有六義比興與存焉學博依則
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比興以名之也教有三物六藝
與存焉興其藝則徳行成於外賔興以勸之也賔興
以勸之則人人未有不自勸而樂學矣然操縵博依
雜服之類音學之末節始學者之所及也故安弦必
始於操縵安詩必始於博依安禮必始於雜服是皆
[008-3b]
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可謂善學矣安弦而後安詩學
樂誦詩之意也安詩而後安禮興詩而後立禮之意
也夔教胄子必始於樂孔子語學之序則成於樂内
則就外傅必始於書計孔子述志道之序則終於游
藝豈非樂與藝固學者之終始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善歌者直已而陳徳未嘗無可繼之聲善教者易直
以開道未嘗無可繼之志其聲為可繼則氣盛而
[008-4a]
化神其志為可繼則德盛而教尊其故何哉其為言
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故也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
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夫聲中於宫觸於角驗於徴章於商宇於羽倡和清
濁迭相為經非得鼓為之君而唱節之則五聲雖奏
而不和者有矣夫色青於震白於兊赤於離黑於坎
[008-4b]
黄於坤相有以章相無以晦非得水為之主則潤色
雖施而不章者有矣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
能者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是之為天君
蓋五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善假學
以治之使目非是無欲見斯徹而為明矣使耳非是
無欲聞斯徹而為聰矣使口非是無欲言斯𨽻乎善
矣使心非是無欲慮斯凝於神矣莊子曰五官皆備
謂之天樂蓋本諸此不然則六鑿相攘心從而壞矣
[008-5a]
衰有斬有齊功有大有小而緦則一焉所謂五服也
或以恩以義而制或以節以權而制升數有多寡歲
月有久近凡稱情為之隆殺而已非假師以訓廸之
而五服之制不明於天下而學士大夫欲短䘮者有
之此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所以有待契之敷教也總
而論之鼓非與乎五聲而五聲待之而和水非與乎
五色而五色待之而章學非與乎五官而五官待之
而治師非與乎五服而五服待之而親是五聲五色
[008-5b]
五官五服雖不同而同於有之以為利鼓也水也學
也師也雖不一而一於無之以為用然則古之學者
比物醜類而精微之意有寓於是非夫窮理之至者
孰能與此


  樂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
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
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008-6a]
  禮自外作而文樂由中出而静虚一而静者其人心
乎此凡音之起所以由人心生也人心離静而動豈
自爾哉有物引之而已今夫去心以感物雖動猶静
由心以感物無静而非動無静而非動則物足以撓
之其能不形於聲乎形於聲故有鼓宮宫動鼓角角
應而以同相應也彈羽而角應彈宫而徵應而以異
相應也以同相應則一倡一和而未始不有常以異
相應則流行散徙不主故常而生變矣然心動不生
[008-6b]
心而生聲聲動不生聲而生音語樂則未也比音而
樂之動以干戚之武舞飾以羽旄之文舞然後本末
具而樂成焉是豈不謂𤼵於聲音形於動静有以盡
性術之變歟由是觀之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
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君子動
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舉其器則凡音之起由人
心生者其本也形於聲而生變者其象也變成方者
其飾也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者其器也四者備
[008-7a]
矣樂之所由成也周官大司樂以五聲攷八音以八
音節六舞而大合樂焉是樂至舞然後大成也舜作
樂以賞諸侯而曰觀其舞而知其徳孔子語樂於顔
淵而曰樂則韶舞其知此歟言變成方謂之音又言
聲成文謂之音何也曰方有東西南北之異域非變
之曲折不足以成之則倡和有應回邪曲直各歸其
分聲之所以成方也文有青黄赤黑之異飾非聲之
雜比不足以成之則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聲
[008-7b]
之所以成文也變成方將以成樂音之始也聲成文
必寓於政音之終也經不云乎審樂以知政而治道
備矣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不言聲者音之所起由
乎聲聲之所起由乎心聲音具而樂成言音之所起
由人心生則聲固不待言而喻矣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
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
心感者其聲𤼵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
[008-8a]
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
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樂出於虚必託乎音然後𤼵音生於心必感乎物然
後動是樂者音之所由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
蓋人心其静乎萬物無足以撓之而性情之所自生
者也攝動以静則喜怒哀樂未𤼵而為中則性也君
子不謂之情離静以動則喜怒哀樂中節而為和則
情也君子不謂之性其故何哉人函天地隂陽五行
[008-8b]
之氣有哀樂喜怒敬愛之心然心以情變聲以心變
其哀心感者未始不戚戚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
者未始不蕩蕩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多毗於
陽故其聲𤼵以散其怒心感者多毗於隂故其聲粗
以厲敬心感者内直而外方故聲必直以廉愛心感
者内諧而外順故聲必和以柔則志微噍殺之音作
而民思憂哀心所感然也嘽諧易簡之音作而民康
樂樂心所感然也流散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喜心
[008-9a]
所感然也粗厲猛起之音作而民剛毅怒心所感然
也廉直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敬心所感然也寛裕
順和之音作而民慈愛愛心所感然也凡此六者非
性之正也感於物而後動則其情而已乃若其情則
能慎其所以感之窮人心之本知六者之變使姦聲
不留聰明淫樂不接心術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
使之陽而不散隂而不宻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各安
其位而不相奪則正人足以副其誠邪人足以防其
[008-9b]
失而治道舉矣若夫不知慎所以感之則彼必有悖
逆詐偽之心淫泆作亂之事以强脅弱以衆暴寡以
智詐愚以勇苦怯窮人欲滅天理者矣其欲君子以
好善小人以聽過移風易俗天下皆寧不尤難哉此
言哀樂喜怒敬愛感物之序也禮運言喜怒哀懼愛
惡欲自然之序也


  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
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008-10a]
  聖人之於易制禮於謙作樂於豫明政於賁致刑於
豐則禮樂者政刑之本政刑者禮樂之輔古之人所
以同民心出治道使天下如一家中國如一人者不
過舉而措之而已今夫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
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
而和樂興焉先王之作樂也必謹所以感之故禮自
外作而道志於内樂由中出而和聲於外政以一不
齊之行刑以防不軌之姦謹所以感之之術也其極
[008-10b]
則一於同民心使之無悖逆詐偽之心一於出治道
使之無淫泆作亂之事謹所以感之之效也易曰聖
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本諸此歟此因人心之感物
而動故先王謹所以感之而以禮樂政刑出治道下
文因人之好惡無節故先王以人為之節而以禮樂
政刑備治道相為終始故也


  樂書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