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8 尚書精義-宋-黃倫 (master)


[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精義卷三十四    宋 黄倫 撰
唐叔得禾異畆同穎獻諸天子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
作歸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無垢曰想成王聞唐叔之言知禾之所以為瑞者自
 周公盛徳所致也所以親遣唐叔歸此禾于周公而
 致其感悟之意焉歸禾之篇具載之矣惜乎此篇之
 亡不及一見也想見唐叔忠信成王誠意和樂愷康
[034-1b]
 開懐露意君臣之間不復包藏疑貳天下之樂其有
 過於此者乎 又曰周公既受成王命以禾來歸周
 公不敢當此美瑞乃陳天子之命以作書以謂禾之
 所生者乃成王之心所感召也此美禾者當主於成
 王我何與焉非周公撝謙人臣之道正當如此爾
 史氏曰歸美於周公故曰歸禾加徳於成王故曰嘉禾
 君歸於下臣嘉於上一瑞而二書作焉盛徳之至也
 三復其義不惟周公愛成王之深成王之愛周公也
[034-2a]
 亦至周公遭變禾則盡偃成王泣書禾則盡起蒼蒼
 之天反復報應喜怒於立談之間不其怪哉非愛周
 公也愛成王也愛周公則成王可與有為矣唐叔之
 禾又前日之禾也成王悟流言之非而有袞衣之歸
 周公懐愛君之心而有東山之役異畆同穎此天借
 草木之靈以示君臣誠意無間異體同心之象也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作康誥酒誥梓

[034-2b]
 無垢曰三監既誅乃盡以其地封康叔然周公不以封
 㣲子何也㣲子賢者也夫何疑哉葢所以一商人之
 心也武庚之叛以故都之人思商家舊徳故因以騁
 其區區之忿今㣲子雖賢商人見㣲子乃商家子孫
 其心不能無感傷奸雄乗此又將生變如此則天下
 何時可一乎安國云康圻内國名是未封衛以前康
 叔已受封矣康叔雖賢然初任重事荷大責其能舉而
 盡善乎此周公所以作康誥使康叔知明徳慎罰之
[034-3a]
 義作酒誥使康叔知剛制於酒之義作梓材使康叔
 知塗丹艧之義勤勤懇懇如此者以見其重大也
 張氏曰治殷餘民之道在於明徳慎罰故康誥者誥
 之以明徳慎罰之事也能明徳慎罰然後可以化舊
 染之汚俗故酒誥者誥之以無困酒而革其舊俗也
 能革其舊俗然後可以粉澤藻飾以成至治此所以
 終之以梓材也
 吕氏曰命康叔為衛侯在周室封諸侯之一事爾何
[034-3b]
 故三篇之書餘千言前次未嘗如此之多在唐虞之
 時命典樂命九官不過一兩語㣲子之命蔡仲之命
 不過一篇而已後世未嘗如康誥之詳者見得當時
 以三監既叛之後殷之餘民志尚未定所以邦之安
 危惟茲庶士康叔正是周室安危存亡之所係處周
 公成王之命康叔其言不得不詳此亦是時節之所
 當然
康誥
[034-4a]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民
大和㑹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于周周公咸
勤乃洪大誥治
 東坡曰自惟三月哉生魄至此皆洛誥文當在洛誥
 周公拜手稽首之前何以知之周公東征二年之前
 乃克管蔡即以殷餘民封康叔七年而復辟營洛在
 復辟之嵗皆經文明甚則封康叔之時决未營洛又
 此文終篇初不及營洛之事知簡編脱誤也
[034-4b]
 史氏曰都不定無以得天下之心法不明無以勸天
 下之治昔姬公之作周也其加意於此乎方成王尚
 幼王都未定周公定之王法未明周公明之謂天下
 之治與不治舉係於斯也是以定鼎於郏鄏以據天
 下之中邑既成矣四方之民莫不和悦五等之侯百
 工之衆莫不㑹同可謂得天下之心矣於是播周之
 號令使之知所守見商之多士使之知所畏勞来還定
 安集之逺近内外無有不得其所其勸天下也如此
[034-5a]
 天下之治其有不舉者乎昔嘗以是而作大誥矣今
 復推廣大誥之意而申言之故曰洪
 吕氏曰生魄是三月十六日周公初立基址作新大
 邑於東國之洛四方之民皆譬如子來大和㑹於周
 皆供周公洛邑之役周公築洛邑大抵一箇版築斧
 斤勞苦之役人所最憚然周公所以得四方之民皆
 大和㑹供其役者何故此正如文王作靈䑓經之營
 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之意侯
[034-5b]
 甸男邦采衛除要荒之外諸侯亦皆供周公洛邑之役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徳
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用肇造我區夏
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怙冒聞于上帝帝休天
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時敘乃
寡兄朂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
 東坡曰孟長也康叔成王叔父而周公弟謂之孟侯
 則可謂之小子則不可且謂武王為寡兄此豈成王
[034-6a]
 之言
 無垢曰丕顯考文王謂康叔有大明父文王也以謂
 文王識見智慧照燭萬事有如日月幽隠皆明其大
 意在自明其徳與慎於刑罰而已明徳在己無玷慎
 罰則待物以寛行此兩句其於治衛沛然其有餘矣
 君仁則所用皆仁人君義則所用皆義士知此則庸
 庸祗祗可見文王之明徳矣且知其可用則用之知
 其可敬則敬之非文王之明徳其能灼見人材如此
[034-6b]
 乎夫人主能不侮鰥寡以感動天下之心而庸庸祗
 祗威威以聳天下之心則天下之民善心油然而生
 惡心怛然自沮造化之柄隂陽開闢與天地同功六
 子同用顯民之説豈欺我哉夫肇造區夏豈一旦而遽得
 之乎始行於一邦又行於一邦以至天下歸之夫一
 邦之不修則以己徳之不明而待物之不恕文王専
 用明徳慎罰之道以修邦之未修者自一邦又及一
 邦俄而滿四海盡在文王明徳慎罰中其成矣哉西
[034-7a]
 土謂岐周文王所都之邑也紂視民如冦讐苛政虐
 刑使民孤㷀無所依倚姦回逋逃捃摭戕賊使民窮
 極無所庇覆而西土之民獨於湯火中自有清凉之地
 葢所依倚者文王所庇覆者文王也天以民為心今
 天下苦紂之虐慕文王之仁民心美之是上帝美之
 也其仁聲聞於天下之民是聞於上帝也夫何故以
 上帝以民為心也天乃大命文王是以天下之民皆
 歸文王而三分有其二也夫何故天以民為心也民
[034-7b]
 皆歸文王是乃天大命文王也文王以仁受天命武
 王以義成文王之功父兄皆聖明聖作而明述受此
 天命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一人乗車三人緩帶故使
 汝小子封得在茲東土有民人有社稷貴為諸侯而
 富有一國也可不敬哉
王曰嗚呼封汝念哉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徳
言往敷求於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逺惟商耉成人
宅心知訓别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𢎞于天若徳
[034-8a]
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無垢曰葢念則能明徳慎罰不念則私欲滋熾安知
 在己無玷待物以寛之理乎言今民將在康叔敬循
 文王明徳之心紹聞明徳之事躬行明徳之言紹聞
 者謂今聞於我當常存諸心汲汲以文考在念繼求
 所聞使不斷續以増廣其徳也衣之為言若衣服在
 體躬行而佩服之也天下一理也古今一理也明徳
 之法當廣備衆體葢學有多門不可以一塗取學無
[034-8b]
 止法不可以一節拘如徳行言語政事文學皆為孔
 子門人雖所造有淺深槩乎皆有所得也故祗遹文
 考未可止也更當敷求殷先哲王保乂斯民之心以
 敷求殷王未可止也故又當大逺惟商家前老成人
 所以宅心者在於何地則吾徳愈廣矣吾徳愈廣則
 天下之理如燭照數計隨民之病在於何處従而訓
 之無不如所志者葢惟明徳則見理見理則知訓民
 之要矣以逺惟商老成人宅心未可止也故又當别
[034-9a]
 求聞由殷以上古先哲王若夏若虞若唐所以康保
 民之心用以治衛地乃為當耳天即吾性也孟子曰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邵堯夫作盡
 心知性贊曰廓然心境無大倫盡此規模有㡬人我
 性即天天即性皆于微䖏起經綸至矣哉斯言夫心
 即性性即天心體甚大盡之者少耳故惟學問為可
 以宏之葢祗遹文考天在文考而止耳敷求哲王天
 又在殷王焉逺惟商老成人天又在老成人焉别求
[034-9b]
 古先哲王天又在古先哲王焉如此則吾之性天愈
 覺其無所不在矣非文王殷王商老成人古哲王能
 增吾之性天也吾性天本大特因文王殷王商老成
 人古先哲王發之耳天既宏大則吾所順者皆徳而
 吾貎言視聴思皆為肅乂晢謀聖之用足以時風雨
 敘燠寒順隂陽而移造化裕然取足於身而無事於
 外求如此則心亦廣大髙明矣然何以騐其實乎止
 在不廢王命而已故能奉承王命不作聰明以亂舊
[034-10a]
 章不敢以聞言而改厥度則若徳之實也
 張氏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為政不
 因先王之道者亦徒法徒善而已此周公之誥康叔
 使之祗遹文考敷求於殷先哲王葢欲因先王之道
 以為政故也若徳者順性命之理而無違也能順性
 命之理而無違則萬物皆備於我注之不滿酌之不
 竭豈不綽綽有餘裕哉雖然人臣之道在於奉君之
 命而行之者也故於此又戒之以不廢在王命在者
[034-10b]
 存而有察意故於王命能存之察之而不敢廢然後
 可以保其禄位矣
 吕氏曰周公嘆息以成王之命告戒康叔曰汝念哉
 不可有一毫怠忽之心今衛國之民全在望康叔將
 率行文王之事何故葢衛國之民聞文王之事見文
 王之子來臨諸侯必以祗遹望康叔了為康叔者須
 常接續所聞佩服道徳之言不要斷絶康叔文王之
 子武王周公之弟朝夕在父兄之側其聞道徳之言
[034-11a]
 不為不多今既為衛侯逺父兄去周公恐他有間斷
 忘了故戒之以紹聞衣徳言使他知接續前人之所
 聞佩服前人之徳言如此方可副殷民之望
王曰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
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豫乃其乂民我聞曰怨
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已汝惟小子乃服惟
𢎞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無垢曰恫痛也瘝疾也不知祗遹文考以至别求古
[034-11b]
 先哲王則邵堯夫所謂㣲處起經綸者也人欲滋熾
 所鄉皆惡未問物論邦刑以痛疾其身其心紛紜擾
 亂大則為名好勝小則為利患失又其下為淫為侈
 為决其隄防疑沮曽不得須㬰寜人見其平體慢膚
 若従容無事者而不知其心如此其蹙迫也天可畏
 而所輔者在誠吾勉求誠之所在可也小人難保其
 情大可見吾勉求其情之所在可也吾之誠民之情
 欲求之者無他焉自敬而入耳欲求誠自此以往當
[034-12a]
 盡乃心盡心則誠見矣盡心即孟子盡心之説也心
 體甚大能盡之者少惟能盡則人欲斷絶天理昭著
 天正在此吾何往而不得天哉欲求民情當無安逸
 豫葢勤儉則得民心逸豫則失民心民心不可保也
 勤儉則聚逸豫則去安有常心哉故乂民之道正在
 不好逸豫耳盡心不好逸豫之道在敬而已矣小人
 難保故多怨民怨則天所不佑夫民怨君不在大惡
 或起於小事不専在小事多由於大惡勿以謂起於
[034-12b]
 小事而苛察細務簡忽大體也亦勿謂由于大惡而簡
 忽細行専務大體也如貫髙之圗髙祖徒以簡忽張
 敖耳果怨在大乎隋文帝親臨萬機至衛士傳飡而
 以喜怒生殺一傳而滅怨果在小乎然則㡬微之禍如
 此可不専去逸豫而勉其不勉之心乎己乎汝康叔
 雖小子然其任重大所事者𢎞王應保殷民助王宅
 天命作新民豈可忽哉
 東坡曰武庚之亂征伐之餘民流徙者無常居故康
[034-13a]
 叔之國有新民也方三監叛周天命葢岌岌矣黜殷
 而封康叔天命乃定
 史氏曰人之性孰不有道而商民不順於道孰不有
 徳而商民不勉於徳皆其君不能順之勉之之故狃
 於姦宄敗常亂俗其不順於道驕淫矜誇怙侈滅義
 其不勉於徳如此是皆習於商政故也康叔之居是
 邦也無俟於他求因其固有之性順以導之則昔之
 不順者於是而亦順因其固有之性勉以勸之則昔
[034-13b]
 之不勉者何患乎不勉又焉用忿疾于頑過為刑戮
 以招怨謗哉
王曰嗚呼封敬明乃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
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
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
 無垢曰夫明徳則曰敬哉明罰則又曰敬明是明徳
 慎罰専在敬而已矣敬勝百邪故在己無玷而徳自
 明待物以恕而罰是敬乃能明徳慎罰之門户也
[034-14a]
 東坡曰近時學者解此書其意以謂人有小罪非過
 眚乃惟終成大惡非詿誤也乃惟自作不善原其情
 乃惟不以爾為典式是人當殺之無赦乃有大罪非
 能終成其惡也乃惟過眚原其情乃惟適爾非敢不
 以爾為典式也是人當赦之不可殺信乎此言是周
 公虐刑殺非死罪且教康叔以人之向背以為喜怒
 而出入生死也法當死原情以生之法不當死而原
 情以殺之情之輕重寄於有司之手則人人可殺矣
[034-14b]
 雖大無道嗜殺人之君不立此法而謂周公為之歟
 吾嘗問之知法者曰此假設法也
 張氏曰目病謂之眚眚者過失之謂也人有小罪非
 眚則其故為可知矣乃惟終則非為人之所詿誤也
 乃惟自作則其惡出於自為者也原其情則不以君
 為典式是不法乎上之政令者也如此則其人罪雖
 小然出於有為故不可不殺所謂刑故無小是也乃
 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
[034-15a]
 殺者乃有大罪非終成其人惡乃無過眚以災害於
 人與所謂惟終自作者異矣原其情則歸之於汝與
 所謂不典式爾異矣明其道以責之則極厥辜如是
 之人其罪雖大然出於過誤在於不可殺所謂宥過
 無大是也
王曰嗚呼封有叙時乃大明服惟民其勑懋和若有疾
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無垢曰斷獄之道如上文所謂若二人犯死罪其一
[034-15b]
 若罪小而出於無頼其一若罪大而出於偶爾無頼
 者據法以殺之偶爾者援情以生之如此用刑乃為
 有敘夫何故以得法外意也人皆知法當死者以死
 斷為有敘而不知法當死者以權其死生者為有叙
 故夫非得法外意者不能爾也得法外意以斷獄則
 民知無頼之不可為而無辜者之必生如此則姦心
 消縮善意自生惟姦心消縮此所以皆謹勑而不敢
 放肆惟善意自生此所以皆相勉為和樂而不敢為
[034-16a]
 狠戾也無賴而犯死罪者殺之不留如疾之在躬必
 務絶其根本如此則人知惡之不可為而盡棄去之
 惟恐汚染率為謹敕而不敢肆意矣偶爾而犯死罪
 者務有以保全之如赤子之赴井務有以救䕶之如
 此則人知善之不可不為皆行乎禮義安治之路率
 相勉為和樂而不敢履危塗矣
 張氏曰有敘者刑罰之施有輕重不失其先後之序
 也小罪非眚而殺大罪非終而赦上刑適輕而下服
[034-16b]
 下刑適重而上服惟其刑罰之施不失其序則小人
 莫不畏服此民之所以勑懋和也勑則莫敢放肆和
 則無有乖戾然刑罰足以制人之形而不足以制人之
 心疾者人情之所同惡攻之而欲其亟去也赤子人
 情之所同愛保之而欲其不傷也人君惡惡欲去如有
 疾然則民莫不盡棄咎而為善人君愛民欲存如保
 赤子則民莫不盡歸於康乂而不擾刑罰
非汝封刑人殺人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
[034-17a]
無或劓刵人
 無垢曰刑謂剕宫之類殺謂大辟之類劓截鼻刵截
 耳古謂輕刑嗚呼缺者不可復全斷者不可復續刀
 鋸所臨痛楚切骨彼亦人子也使其毁殘父母遺體
 謂之輕刑可乎誠謂輕刑劓刵也亦一國之人以謂
 當劓刵非康叔私得劓刵也人者天地之徳隂陽之
 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氣豈容有偶藉父兄所庇因
 有爵土使在人上妄行刑殺劓刵取快其意荼毒斯
[034-17b]
 民哉必不容也康叔賢者也豈容有是然而舜大聖人
 即位至九十餘嵗益方有罔失罔淫罔逰之戒而况康
 叔乎
 張氏曰經曰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則刑罰皆出於
 天討為人君者奉將之而已矣此成王之誥康叔以
 謂非汝封得以刑人殺人汝無或妄有刑人殺人非
 汝封得以劓刵於人汝無或妄有劓刵於人其所以
 刑殺劓刵一稟之天意非己所敢私也劓刵者五刑
[034-18a]
 之最輕也非特其重者在所當慎雖劓刵之輕猶不
 敢妄則其大可知矣
王曰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又曰要囚服念
五六日至于旬時丕蔽要囚
 無垢曰前告康叔以刑殺既稱王曰而告以劓刵則稱
 又曰今告外事既稱王曰而告以要囚則又稱又曰以
 此知成王之告有未盡理者周公又雜而告之也王曰
 乃成王告之而又曰乃周公告之也外事諸侯以獄事
[034-18b]
 來上康叔當觀囚之要辭以斷之要囚者若殺人一
 等也而有謀殺者有故殺者有闘殺者有誤殺者有
 為人所誣迫於箠楚而自誣者儻將斷獄而不得其
 要領則將有寃枉者矣天下之重莫重於人命此所
 以於囚之要辭當服膺不舍當念慮不忽當反復尋
 繹終始考究揆之以人情騐之以事實察之於意外
 辨之於證佐求之於嵗月至於五六日而不已又至
 於旬又至於三月其要辭果實情而無寃枉矣然後
[034-19a]
 大斷其罪而不復有絲髮之疑焉
 張氏曰徳本也刑末也徳内也刑外也故人君以徳
 為内事以刑為外事
王曰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
汝封乃汝盡遜曰時敘惟曰未有遜事已汝惟小子未
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徳惟乃知
 無垢曰汝陳周家法事斷以殷家故事當知天下公
 義以刑以殺勿得以汝封私意也此教康叔以行周
[034-19b]
 法用殷法之理也夫自髙者義昏自卑者義明自髙
 則惟知一己之尊而不知理之所在此義之所以昏
 也自卑則不見一身之長汲汲然求天下之理而佩
 服之此義之所以明也使康叔斷獄盡順於理事事
 有敘康叔儻以此一毫自置於心則自髙之心生而
 義昏矣惟盡順於理事事有敘乃自處而思曰我豈
 於斷獄之間有未順於理者乎得無有寃枉者乎日
 日自省惟恐其不順於公義也如此則處心積慮惟
[034-20a]
 善言是従善道是思義於是而明矣夫君臣所以相
 與成治功者以相知而不相疑爾成王知康叔之心
 所以付之以重任而不疑康叔知成王之心之徳所
 以受此重任而不疑且成王知康叔之心而不及徳
 康叔知成王之心而又言徳者此有深意葢康叔心
 可以為賢者而未有所得成王則有所得矣徳者得
 也惟有所得則見天下之理如燭照數計故凡所以
 告康叔者以明徳慎罰之説而推演文王之意者皆
[034-20b]
 以成王周公實有所得而然也
 張氏曰且夫康叔所居者商之故都所治者商之頑
 民故其刑罰之所施必以殷之彝倫為監亦政由舊
 之謂也用其義刑義殺使之隨其成心而師之者也
 然而義刑義殺之道不可任一人之私意好惡喜怒
 要之合乎至公而已汝雖小子其心之善故非衆人
 所能及也朕心朕徳惟乃知者言我之心徳亦汝所
 知則我之所為汝無不知之也未有若封之心則汝
[034-21a]
 宜為諸侯而在茲東土朕心朕徳惟乃知則我之所
 以告汝者皆所能行汝故知之而不可不聴従之也
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罔弗憝
 無垢曰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
 足暋强也宼攘姦宄殺越人其凶如此是乃强於為
 惡惟日不足不以死為可畏者也逆天下之大情如
 此等人誰不惡之憝惡也葢人性本善故見孝悌忠
 信仁義禮智之人人皆愛之是人性本善也見寇攘
[034-21b]
 姦宄殺越人于貨者無不惡之是非人性所有乃禽
 獸豺狼異類也人之所惡聖人亦惡之此刑之所以
 制也
 張氏曰自得罪者罪自己致非為人之所誘陷也凡
 民之自得罪有宼攘者有為姦宄者有殺越人于貨
 者完而支之之謂宼以手勝物謂之攘柔聚於外謂
 之姦剛窮於内謂之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