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8 尚書精義-宋-黃倫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精義卷六      宋 黄倫 撰
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
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
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徳嘉乃丕績天之厯
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
 無垢曰鯀既績用弗成殛于羽山在廷之臣自度才
 智無足以任其責者皆退避不言太史公曰禹傷先
[006-1b]
 人之功不成受誅乃焦心勞思居外十三年是衆人
 不敢當此任而禹自信以卒父業卒使東漸于海西
 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以雪父之恥以遂
 禹之本志此所謂成允也披九山通九澤决九河定
 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冝此所謂成功也衆臣
 之中有及之者乎無有也故曰惟汝賢又曰勤儉之
 徳稍自好者亦能為之而不自滿假斯為難也秦始
 皇衡石程書亦已勤矣乃巡歴天下刻石紀功此自
[006-2a]
 謂勤而滿假也梁武帝薄衣茹素亦已儉矣乃貽書
 臣下自述其功此自謂儉而滿假也惟禹雖惡衣服雖
 菲飲食盡力溝洫而退處於驚懼之地常恐盈溢廣
 肆以貽君子之譏焉衆臣之中有及之者乎無有也
 故又曰惟汝賢 又曰夫有勤儉之能而不矜則亦
 息天下自矜之心矣故其能愈髙也有允成之功而
 不伐則亦息天下自伐之心矣故其功愈大也莫與
 爭者葢言天下之人亦因禹而無矜伐之心也夫我
[006-2b]
 自矜則起天下自矜之心我自伐則起天下自伐之
 心此心既起以能相髙以功相大風俗薄惡妬嫉交
 行此非聖賢之道也
 陳氏曰天下之物有盈必有虧有盛必有衰盈虧盛衰
 先自戰于胷中欲天下之不與我爭不可得也聖人以
 天地萬物皆同乎吾之一體疾痛疴癢吾所當去安佚
 休息吾所當取初非有為物之心也故其能也不見有
 其能其功也不見有其功盈虧盛衰無一介有乎其
[006-3a]
 心則天下孰與吾爭者耶
 黄氏曰不矜不伐聖賢之令徳也用之治世足以成
 其功名用之亂世足以辟其禍怨葢功名者世之所
 慎重也誠能不爭世之所甚重則怨禍希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
聴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衆非元后何戴
后非衆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
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006-3b]
 無垢曰夫天下之大四方萬里之逺事之不一物之
 不齊宜不可以一言斷之矣然而使聖人見天下見
 四方萬里若大若逺見事見物不一不齊竊意聖人
 之心亦已不給矣惟聖人知天下四方萬里若事若
 物之本執而綏之所以天下四方萬里事物之情無
 不灼然布于几席之上而發號施令靡然自當於天
 下四方萬里事物之心使無寃苦失職之嘆者則以
 得其本也夫所謂天下四方萬里事物之本何物也
[006-4a]
 曰中而已矣葢天下此心也四方萬里此心也若事
 若物此心也此心即中也中之難識也久矣吾將即
 人心以求中乎人心人欲也人欲無過而不危何足
 以求中又將即道心以求中乎道心天理也天理至
 微而難見何事而求中曰天理雖微而難見惟精一
 者得之精一者何也曰精則心専入而不已一則心
 専致而不二如此用心則戒謹不睹恐懼不聞久而
 不變天理自明中其見矣既得此中則天下在此也
[006-4b]
 四方萬里在此也若事若物在此也信而執之以應
 天下四方萬里事物之變葢綽綽有餘裕矣 又曰
 君執此中也故可愛而不可逺民具此中也故可畏
 而不可忽是君與民皆有此中者也民非君之中其
 何以依倚故曰衆非元后何戴君非民之中其誰與
 保守故曰后非衆罔與守邦是中之所在無適而不
 宜也
 賈氏曰夫辯人心道心之異者正心之義也必精必
[006-5a]
 一以勝人而入道者存誠之義也去人之危入道之
 微則心不外馳而中已確然矣其徳罔愆而廣運豈
 不宜哉雖然是中也堯既咨舜舜亦以命禹夏商周
 又以建極孔子又常常諷道之孟子亦願學孔子其
 相傳之妙固已明矣此韓愈氏所以得而言之且謂
 至軻而止也然則五世之所以盛豈徒然哉噫五世
 已往傳而在上故其道行五世以來傳而在下故其
 言立道之不明日已久矣
[006-5b]
 周氏曰人心利欲之私也行乎利欲之間豈不危乎
 道心義理之心也求諸義理之所在豈不微乎惟危
 也故察之為難惟微也故明之為難是以三聖精研
 而不擾致一而不二本心昭曠而後能執其中道
 張氏曰孔子云仁者人也所謂人心者以道為心也
 莊子曰道兼於天所謂道心者以天道為心也轉之
 不得視之不見幽深不可度則道心可謂微而難知
 矣由人心以至於道心入道之序也至于道心則神
[006-6a]
 矣神則極髙明矣及其出而應物又有以道中庸者
 焉故惟精所以存神惟一所以守精存之以精守之
 以一而不能以中行之則崖異卓絶且將異人異物
 則人將何望於我哉此又所以終之以允執厥中也
 精以存之則神無不明而天下之物莫足以䘮吾存
 也一以守之則精無不固而天下之物莫足以更吾
 守也孔子曰中庸之為徳其至矣乎則允執厥中其
 可忽哉能允執厥中則賢者智者不忽其易愚者不
[006-6b]
 肖者不苦其難有餘者可以俯就不足者可以企及
 非天下之至中其孰能與此 又曰四海困窮則饑
 饉凍餒民不聊生君雖有粟焉得而食此天祿所以
 永終也言永終者謂其不復有繼之之道也苕之華
 詩曰民可以食鮮可以飽此特幽王之時饑饉薦臻
 民卒流亡周室由是而大壊君子閔之故作是詩也
 有天下必以富民為先葢百姓足則君孰與不足故
 四海不困窮則天祿亦長享矣舜欲禪禹以位其告
[006-7a]
 戒之詳至於如此葢天下大器也有而為之其可易
 耶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從
 無垢曰舜使禹為百揆禹讓於稷契暨皋陶帝曰俞
 汝往哉不聞其復讓也及其禪位禹稱皋陶而不敢
 當舜亦稱皋陶而歸其美又備述禹之功徳盛大天
 之厯數已在其躬不可避之意又傳以為天下之心
 法事已備矣不可已也禹方欲枚卜功臣惟吉之從
[006-7b]
 何其辭避之深與百揆時不同也曰天下克艱之物
 也愚者借此以為樂卒至於亡其軀墮其祖廟曾不
 若閭巷匹夫刻苦而自保也智者見天下之富不如
 貧之安見天子之貴不如賤之樂葢貧賤者責輕而
 憂寡富貴極者責重而憂深况以中人之資而使在
 人上意氣得行逸樂自恣其能免者幾希舜二十以
 孝聞三十而歴試諸難六十而即位在位十有三載
 而求禪位是生九十五年矣統攝位禪位六十餘載
[006-8a]
 矣其於一身之理天下之事亦已熟矣而益方進罔
 遊於逸罔淫于樂之戒禹方進念兹在兹釋兹在兹
 之戒是為天子者不可頃刻而不戒也其艱難如此
 非至愚人其誰願以天下為樂乎
 張氏曰舜以天下讓禹禹以謂在舜之朝臣之有功
 於國者固非一人也當人人而卜之卜吉則從而授之
 以天下故曰惟吉之從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龜朕志先定詢謀僉
[006-8b]
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卜不習吉禹拜稽首固辭帝曰
毋惟汝諧
 無垢曰夫官占之法先斷于人心非盡取於謀卜筮
 也惟先蔽志是先斷之以心也心既已定然後質之
 於鬼神葢幽明一也使吾先所見極盡天下至正之
 理則龜筮其有不從之者乎儻志之所見或暗於一
 偏則龜筮亦不得而私也是龜筮者所以證吾之明
 暗也舜以人事觀之其子不肖而吾年又耄期倦于
[006-9a]
 勤矣大禹乃有盛徳元功如此天下非禹其誰乎是
 朕志先定也在廷之臣亦自謂禹之徳大舉天下無
 足以及之也天下非禹其誰乎此詢謀之間所以皆
 無異論而僉同也鬼神即天下之正理也舜之心如
 此鬼神舍此而何依乎龜筮協從自然之理也由是
 觀之人不能舍龜筮以自是而龜筮亦不能舍人而
 自私也龜筮在動植中無情而至公者也先聖取此
 以决疑非窮知事物之理者其能留此法以正後世
[006-9b]
 妄作之君乎然卜以决疑不疑何卜舜無疑矣而猶
 卜焉者不敢自以為盡天下之理卜已協從則亦已
 矣豈有重卜習吉之理乎再三瀆瀆則不告天理之
 自然者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無垢曰文祖者堯之祖神宗者舜之宗祭法曰有虞
 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是神宗者乃堯廟
 也繼世者不忘於始祖受終於文祖者堯繼世也禪
[006-10a]
 位者受命于所禪之君故受命必於神宗舜受堯命
 故也此理自可推矣率百官若帝之初則察璣衡類
 帝禋宗與夫巡守之事一皆循舜故事而不敢忽也
 張氏曰堯禪舜而堯受終於文祖堯言受終則舜之
 受命可知矣舜之禪禹而禹受命于神宗禹言受命
 則舜之受終可知矣文祖祖之逺者也神宗宗之近
 者也於前舉逺以見其近於後舉近以知其逺皆作
 書者之法也率百官若帝之初者如舜始事之時也
[006-10b]
 舜之即位在璣衡以齊七政類上帝禋六宗望山川
 徧羣神五瑞則輯之四岳羣牧則覲之此帝之初也
 禹之受命如之而已故曰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會羣后誓于師
曰濟濟有衆咸聴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賢
反道敗徳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肆
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勲
 無垢曰禹方知有苗之過而不知朝廷之過且舉其
[006-11a]
 過而誓于師有奉舜之辭罰苗之罪其克有勲之説
 是將芟夷藴崇之矣五十餘年向化一旦弗率遽為
 此舉豈不太嚴乎且其舉有苗之罪曰昏迷不恭侮
 慢自賢反道敗徳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
 降之咎其信然乎曰信然則征之宜矣曰禹雖有盛
 徳大功人臣也人臣而攝君位儻非君子其能無疑
 乎有苗之國資禀小人見舜之攝則作亂至竄至分
 北然後已今又見禹之攝位則又不率矣其不率也
[006-11b]
 以昏迷而不知聖賢之舉也不恭侮慢以禹之故自
 賢反道敗徳以禹之故其中必有君子諫其不然者
 故遂使之在野必有小人同心以濟其惡者故用之
 以在位民不以為然故棄而不保天不以為然故降
 之咎其失皆以禹故其心不明其氣不平故為昏迷
 而不恭為侮慢為自賢為反道為敗徳至小人與之
 君子皆棄之
三旬苗民逆命益贊于禹曰惟徳動天無逺弗届滿招
[006-12a]
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帝初于厯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
天于父母負罪引慝祇載見瞽瞍䕫䕫齊慄瞽亦允若
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師振旅帝乃誕
敷文徳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無垢曰贊助也夫徳可以動天是無逺弗至也今三
 苗雖在王畿之外未為逺也徳且可以動天地况近
 如有苗豈不可至乎然而所以弗率而逆命者豈徳
 有所未至乎夫五十年向化一有弗率遽往征之是
[006-12b]
 疑於滿矣退而修徳謙也謙必受益遽而往征滿也
 滿必招損此天之道也然則苗之弗率而逆命此乃
 天道警戒舜禹也夫頑如瞽瞍舜號泣于旻天于父
 母以哀感之也負罪而不敢辯引慝而不敢辭祗載
 以見而不敢踈䕫䕫齊慄而不敢慢此以敬感之也
 感於此必應於彼瞽亦信順之舜哀敬之力積久而
 形見也至誠尚可以感幽明之鬼神况顯明如有苗
 者其有不感乎然則弗率而逆命是舜禹之滿形見
[006-13a]
 于有苗者誠諸中必形諸外豈可忽哉
 張氏曰贊者利導之而已蔡仲之命曰皇天無親惟
 徳是輔泂酌序曰皇天親有徳則徳之可以動天可
 知矣夫以天之髙逺徳猶可動其有逺人而不届者
 乎滿招損言天道之虧盈也謙受益言天道之益謙
 也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此滿招損謙受益所以謂
 之時乃天道 又曰易曰咸感也速也葢因時乗理
 而感物之速者莫如咸故至諴可以感神夫神之為
[006-13b]
 物在色非色在聲非聲視之不見聴之不聞自非至
 誠曷足以感之者哉天則有形者也故曰動神則有
 情者也故曰感詩序言動天地感鬼神與此同意夫
 天之髙也有徳者足以動之神之幽也至諴者足以
 感之瞽瞍之至頑舜之大孝足以使之允若矧兹有
 苗其有不化之者哉 又曰孔子曰逺人不服則修
 文徳以來之帝乃誕敷文徳將以柔逺人也舜之文
 徳其修之也固有素矣至此乃曰誕敷者葢亦聖人
[006-14a]
 躬自厚之道也夫干戚之舞羽旄之容所以為樂舞
 干則干戚之舞武舞者所執也舞羽則羽旄之容文
 舞者所執也葢武以象扞蔽之功故其執以干干主
 扞蔽故也文以昭翼蔽之徳故其執以羽羽主翼蔽
 故也舞以干所以示武之可威舞以羽所以示文之
 可懐非武非文無以示徳則舞干羽于兩階者示之
 徳故也此所以七旬有苗格則其慕徳可知矣
皋陶謨
[006-14b]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徳謨明弼諧
 無垢曰徳者得也心有所得凡外之富貴貧賤死生
 患難不足以動之者是所謂徳也倘有一毫動蕩凡
 心俗慮豈可謂有所得哉允迪厥徳謂信行其所得
 也欲知所得有無苐觀謀事明與暗弼人和與乖耳
 夫信行其所得者心地廓然洞見是非成敗利害之
 㣲近在一世之表逺在千萬年之外莫不如鑑之照
 形燭之灼物其謀事豈有不明乎心神和粹使人之
[006-15a]
 異意也消䋲愆紏謬格其非心穆如春風之著物盎
 如和氣之襲人其弼人豈有不諧乎
 張氏曰堯舜君也若稽古於上所以盡君道禹皋陶
 臣也若稽古於下所以盡臣道君臣上下分雖不同
 其於古也必皆有以若稽之葢以事不師古而克永
 世者未之聞也 又曰自仁不仁言之則有吉有凶
 自智不智言之則有昏有明君子之於徳向吉而背
 凶舍昏而即明則其允迪可知矣 又曰能允迪厥
[006-15b]
 徳則心徹於内而思慮不蔽智徹於外而視聴不悖
 以之成謀則明謂其智足以燭理故也以之受弼則
 諧謂其仁足以從諫故也謀之既臧則具是違謀之
 不臧則具是依非所謂謨明也誨爾諄諄聴我藐藐
 匪用為教覆用為虐非所謂弼諧也凡皆以不能允
 迪厥徳而有物以蔽之故也
 吕氏曰允迪厥徳謨明弼諧此兩句史官斷盡皋陶
 為人有徳者必有言皋陶以謨聞天下史官惟恐人
[006-16a]
 徒知其謨之出於言故先言允迪厥徳指其根本以
 示人惟其有徳故以謨則明以弼則諧
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庻明
勵翼邇可逺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無垢曰禹問如何其言未終不知皋陶何所見而遽
 歎美之曰都乎以此知古人黙識衆理見其美惡而
 發於吁都之間者他人葢莫知也其美如何使九族
 親厚近臣勵翼亦可謂大矣然不過吾允迪厥徳而
[006-16b]
 已豈非可歎美乎吾何以知徳之所在哉慎厥身修
 思永而已夫慎厥身修者以謂修身不可不慎也楊
 墨皆修身也惟不慎其所取楊遂至於無君墨遂至
 於無父其弊如何弊在不思而已矣君子過言則民
 作辭過動則民作則故君子言必慮其所終行必稽
 其所敝豈肯遽然無所稽考思慮妄以謂修身之法
 在此哉必也索賾探隠鈎深致逺於利中求害於是
 中求非參之於心驗之於古詢之於朋友正之於父
[006-17a]
 師必使考諸三王建諸天地質諸鬼神百世以俟聖
 人不謬不悖無疑不惑而後已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
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恵黎民懐之能哲而恵何憂
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無垢曰知人乃哲也哲則能隨人才大小而官之安
 民乃恵也恵則能使天下皆懐之審堯能盡哲恵顧
 如驩兜有苗巧言令色孔壬之徒一皆使之在朝廷
[006-17b]
 豈能害吾知人安民乎惟堯之徳未至於哲恵所以
 憂四凶在廷吾不能不惑其姦而至人不盡其材民
 不獲其所所以憂所以遷所以畏則以不自保其有哲
 恵之徳也嗚呼此禹之見耳此禹以理當如是者為
 艱難耳不知憂遷畏乃所以為哲恵也夫驩兜之比
 周理在所憂而放之三苗之作亂理在所遷而竄之
 巧言令色孔壬若共工者理在所畏而流之非能哲
 而恵之君豈能為此儻使四凶不去此不哲不恵之
[006-18a]
 罪也禹反以為不能哲恵者此自其艱難中見之也
 堯固如是哉然則禹之言害道乎曰此正堯之心也
 安得謂之害道堯之心肯自以謂吾能哲而恵乎不
 能者正堯之用意䖏使天下後世皆知堯以謂不能則
 其能豈有既乎余指其憂遷畏為哲恵者以謂天下
 之觀堯者當如此而欲學堯者當如禹之言以不能
 自處可也此又聖賢之微意
 孔氏曰甚哉人之難知也天地吾知其寒暑代至而
[006-18b]
 萬物所以生也鬼神吾知其鑒察幽微而禍福所以
 應諸人也山川吾知其險阻在前而梯航可以逾也
 若夫斯人吾不知其思慮藏諸心而縁事以發也將
 以言求耶則其議論莫非聖賢而所為不少侔焉出
 而面諸人則道前古之遺餘而歸於善退而怡於私
 則怨睢薄惡而靡所不至將以行考耶則其獨居操
 履修正無缺而處衆莅事曾莫通其情焉為名利而
 自勉則君子也當憂危乘隙志盈而中變則又小人
[006-19a]
 也藏諸中發諸外者言與行爾言行既不可以盡其
 心則知之也豈不誠難哉
 張氏曰智足以有察然後可以言知人之方仁足以
 有愛然後可以言安民之道不知人則賢佞無所别
 故為君之道在知人而已不安民則黎庻失其養故
 為君之道在安民而已堯舜之知不徧物則知人者
 帝之所難堯舜之仁不徧愛則安民者帝之所難夫
 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則人固不易知矣能知人
[006-19b]
 然後可以為哲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
 亦惟曰怨咨則民固不易安矣能安民然後可以為
 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