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8 尚書精義-宋-黃倫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精義卷一      宋 黄倫 撰
總論
 司馬温公曰自書契之作先民可得而聞者皆有史
 官其載籍博矣經傳所稱特二帝三王之事見於典
 謨訓誥誓命之文觀夫躡風雲之會起而應帝興王
 唐虞相禪夏后殷周相繼世代雖殊其所以享崇髙
 據大寶者皆積徳累功洽於百姓修仁行義考之於
[001-1b]
 天然後謳歌訟獄有歸焉 又曰上古帝王政事之
 迹於書為詳焉此書所以為政事之本也然而道之
 粗者在物以聖人之意而觀之則即事中有理即理
 中有事事中之理則藏於至賾之微而意有所不能
 致理中之事則發於至動之顯而言有所不能盡學
 者苟以理而會於事以事而徵於理精之以思通之
 以意則道徳之義性命之理見於書矣
 顧氏曰學道者所以充智而智常至於不充窮經者
[001-2a]
 所以立道而道常至於不立夫豈道固不足學而經
 不足窮歟道也者不修則不成經也者不求則不明
 聖人之立而有成者道也然則其可以不學乎天下
 之道所以質而法之者經也然則其可以不窮乎彼
 之所以學而窮之者涉乎其外而不造乎其中採乎
 其華而不食乎其實是以心雖勞而義不博智雖専
 而理不明 又曰善求其法而無躭其文善觀其心
 而無泥其迹蓋書者有迹而有心成王之建官穆王
[001-2b]
 之訓刑是皆所謂迹也周公之無逸伊尹之太甲是
 皆所謂心也迹者法也心者敎也法存乎人敎存乎
 身然後道無不通
 黄氏曰書五十九篇其要在於風俗之變與夫正君
 臣之分自堯舜以徳相授一變而禹以有功得之有
 扈氏不服再變而君臣相責矣湯伐桀武王伐紂則
 變之極者也孔子每與舜而不與武王征伐者一時
 之極功名分者萬世之大法功不可没而法不當廢
[001-3a]
 將以通行於萬世則湯武之為罪人宜也雖然湯武
 救天下而親受其惡是非聖人有所不能蓋湯武為
 天下重而孔子為萬世重二者並行而不相悖先儒
 以為武王非聖人吾不知其指
 髙氏曰學記三王四代惟其師則知虞夏商周之君
 其人為足師也法言曰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則知
 虞夏商周之道其始為適正也書斷自唐虞以下迄
 於周而已蓋堯舜而前古風朴畧不可得而紀也故
[001-3b]
 孟子言必稱堯舜又曰我非堯舜之道不敢陳於王
 前東周而後覇道縱横不可得而紀也故荀子謂道
 不過三代又曰言治者予三王由此觀之仲尼之定
 書始於二典而終於二誓信不誣矣 又曰書本一
 也或裂一為三作大禹臯陶謨益稷以其人異而意
 同也作康誥酒誥梓材以其人同而意異也作盤庚
 三篇作太甲三篇作說命三篇作泰誓三篇以其事
 大而體重也謨一也然大禹之功臯陶之嘉益稷之
[001-4a]
 忠豈非人異而意同乎康叔一也然康誥之治頑民
 酒誥之戒沉湎梓材之為敎化豈非人同而意異乎
 三篇一也然以臣放君以下伐上咈臣民而遷都由
 帝夢而立相不亦事大而體重乎或一書而三篇或
 三篇而一事不可不辨也
虞書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
堯典
[001-4b]
 無垢曰識夫子序書之意然後識吾夫子作春秋之
 心矣其造化之妙爐錘之工蓋與乾坤同用六子同
 機豈可以凡俗浮淺之慮妄窺之乎其曰昔在帝堯
 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者此蓋指堯平生用力處為天
 下後世言也如三畫圖乾六畫圖坤錯綜圖六子使
 乾坤六子無所逃其妙而聰明文思光宅天下止八
 字耳其探索鈎致堯之賾隠深逺亦無所逃其妙矣
 非吾孔子其誰有此見識批判而不疑乎且想濬哲
[001-5a]
 文明温恭允塞之徳則舜已在人耳目中矣想齊聖
 廣淵之徳則湯已在人耳目中矣想徽柔懿恭則可
 以見文王想聰明齊聖可以見武王想豁達大度可
 以見髙祖想天日之表可以見太宗想聰明文思光
 宅天下可以見堯矣聰可想見其疎通明可想見其
 髙逺文可想見其温潤思可想見其巧妙其所以斡
 旋四海運動六合者皆自聰明文思中來也光宅天
 下可以槩見矣然而堯典所載堯之徳堯之用賢堯
[001-5b]
 之同天堯之知人其遜位特所載中一事耳今孔子
 序書一切畧去獨曰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何
 也曰此與作春秋同幾其予奪抑揚進退去取乾坤
 之功六子之妙也夫堯之徳堯之用賢堯之同天堯
 之知人其幾莫敏於遜位也
 楊氏繪曰或曰皇之三帝之五其書皆存焉仲尼删
 書獨斷堯典為之始何也曰聖人所以垂世立教杜
 百代簒争之亂也若後世羿浞莽卓秦項曹馬或簒
[001-6a]
 焉或争焉迹其所以然争焉而已矣仲尼病後世之
 争且亂故其删書也斷堯典為始焉美其能以聖讓
 聖也千古盛徳將何以加諸取為百代典誥之首則
 萬世良者慕之悖者懼之不亦宜乎
 上官氏公裕曰堯典稱虞書先儒謂虞史所録故總
 謂之虞書此殆不達聖人制經之㫖矣仲尼所以經
 其史文其法載道以著萬世何為因虞史所録然也
 夫堯典稱虞書其見二帝以天下讓之㫖也故仲尼
[001-6b]
 斷自堯典稱為虞書欲見其堯將遜位而天下已授
 舜也明堯之天下已舜之天下也
 張氏綱曰皇以道得名帝以徳得名王以業得名聖
 人之於天下或為皇或為帝或為王非其道之不同
 也所遇之時適然耳雖然此特其塵垢粃糠而已聖
 人之所以為聖人不在是也聰明文思堯之四徳也
 徐以氣聽而聽不以耳堯徳之所以為聰也徐以神
 視而視不以目堯徳之所以為明也惟聰矣故能聴
[001-7a]
 逺其效足以作謀惟明矣故能視逺其效足以作哲
 聰明君徳之大者也經曰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
 父母蓋非聰明不足以作元后而為民之父母也又
 曰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時乂蓋非
 聰明不足以乂民之亂而為之主也則聰明者君徳
 之所當先也堯有聰明之徳其見之貌則恭而肅形
 之言則從而乂貌恭而言從動則成章是故謂之文
 由聰明以至於文則其徳至矣不可不從之以思思
[001-7b]
 者道之所成終而成始也聖人方其寂然不動則心
 死形廢而未始有思及其出應帝王之業而有為於
 人間世是又不可以無思且思於五行為土土之為
 物水資之以為灌溉之利火資之以為烹餁之功金
 得之以藏木得之以生是五行不可以無土而五事
 不可以無思此堯之四徳必終之以思也堯有聰明
 文思之徳充實於内及其英華外發則厥光大矣以
 此而宅天下則天民之阜可垂拱而坐視也
[001-8a]
堯典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勲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伊川曰放勲非堯號蓋史稱堯之道也以謂三皇而
 上以神道設教不言而化至堯方見事功也後人以
 放勲為堯號故記孟子者遂以堯為放勲也若以堯
 為放勲則臯陶當號允迪禹曰文命下言敷於四海
 有甚義
[001-8b]
 無垢曰自曰若稽古帝堯至允恭克讓皆舜時史官
 名目堯也若晉人題目謝安為温雅雄暢樂廣為清
 夷沖曠山濤為平簡温敏戴逵為忻和通任之類是
 也夫堯大聖人豈若謝安軰所可題目哉於是知帝
 舜時史官非司馬遷班固之流也然其以題目堯者
 自有意義豈可以輕心淺慮求之哉 又曰且日月
 以明為光而聖人以聲名為光夫堯以欽明文思安
 安允恭克讓之徳端拱於廟堂其發於事業見之號
[001-9a]
 令者皆有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之美布在其中
 如黄鍾起而萬物潛動淑氣生而天下皆春是以聲
 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
 所照霜露所墜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氣者莫
 不尊親此自然之理也此史官親見帝堯其目之曰
 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可也
 東萊吕氏曰曰放勲以下是厯說堯事凡天下功績
 皆曉然著見自有成理堯則依放之而初未嘗加一
[001-9b]
 分人力此孔子述而不作之意
克明俊徳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
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無垢曰漢髙祖識韓信於行伍漢武帝識金日磾於
 降虜開國承家託孤寄死照映於百世之下者則以
 漢髙漢武能識之也堯能識俊徳之士展盡四體以
 施其學術故以親九族則九族睦平章百姓則百姓
 昭明協和萬邦則黎民於變時雍 又曰嗚呼盛哉
[001-10a]
 夫一親九族九族即時而睦一章百姓百姓即時而
 昭明一和萬邦萬邦即時而和樂豈特俊徳之力哉
 想其謨謀獻納於堯前時言聽計從無有疑貳故使
 其功效如是之速則堯之俊徳亦可見矣夫能識俊
 徳而九族睦百姓昭明黎民和樂其神速如此則欽
 明文思之用亦可想見矣
 張氏曰克明俊徳所以修之身者也以親九族則修
 之家者也平章百姓則修之國者也協和萬邦則修
[001-10b]
 之天下者也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
 後天下平之序也
 陳氏鵬飛曰克能也俊者能其至也克之謂能者謂
 能有所勝也天下之人莫不有能非堯獨能也物之
 不格知之不至意之不誠心之不正皆不克之謂也
 今堯之明徳無一介之私存乎其中故無不極其至
 由是而齊家則九族親由是而治國則百姓昭明由
 是而治天下則黎民雍矣
[001-11a]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KR0851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胡氏伸曰&KR0851以紀數故以日月之行託之於星辰之
 度而數不可亂此&KR0851之法也象以具體故以光道象
 日月之行以星辰伏見之度而象不能匿此象之法
 也傳曰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隂之
 寒氣生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故在易之卦離為日坎
 為月然離隂卦也其象内隂而外陽坎陽卦也其象
 内陽而外隂故日體離之隂而用其陽月體坎之陽
[001-11b]
 而用其隂日以昱乎晝其用在陽故也月以昱乎夜
 其用在隂故也日之行舒者體離之隂也月之行速
 者體坎之陽也日之循星周嵗而浹者舒故也月之
 循星既月而浹者速故也日行天度之一月則行十
 二有竒焉天度者所以為氣數也所謂日月之行皆
 有常數也星之可名者三百二十然此所謂星者二
 十有八舎也天極謂之北辰五緯有辰星然所謂辰
 者十有二次也春秋傳曰天以七紀蓋苐斗至壁是
[001-12a]
 謂星武第奎至參是謂星虎第井至軫是謂星鳥第
 角至箕是謂星龍星武之星三十有五星虎之星五
 十有五星鳥之星六十有四星龍之星三十有二以
 類綜之則四方皆七故星辰之數二十有八也春秋
 傳日月之會是謂辰星志月辰者日月之㑹而建所
 指也蓋月行及日㑹而為辰辰本無體兼星而見故
 天正之辰在星紀自北而西則地正之辰在𤣥枵人正
 之辰在豕韋而西陸之降婁大梁實沈南陸之鶉首鶉
[001-12b]
 火鶉尾東陸之夀星大火析木其所朔月可知也春
 秋外傳所謂日月厎於天廟者言建寅之月辰在娵
 訾也所謂日月㑹於龍狵者言建亥之月辰在天漢
 也蓋因朔月之所在以知辰因辰之所合以知斗知
 建焉
 鄭氏曰日月之行一嵗十二會聖王因其㑹而分之
 以為大數故辰之數十有二也夫度三百六十五有
 竒二十八星十有二辰各有分域凡星之度寡莫若
[001-13a]
 觜多莫若井而辰之度皆二十有竒此所謂星辰之
 度皆有常數也 又曰傳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
 天之期也蓋一左一右更有經緯而厯之為書紀日
 月之數者也象之為器著日月星辰之儀也五日謂
 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嵗此厯象
 日而以嵗時氣候明時者也日舒月速當其所合之謂
 朔舒速先後近一逺三謂之弦相與為衡分天之中
 謂之望以速及舒光盡體藏謂之晦此&KR0851象月以朔
[001-13b]
 弦望晦明時者也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木
 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農祥
 晨正土乃脉發火中焉寒暑乃退此&KR0851象星以伏見
 之時昏曉之中明時者也以辰辨方則謂之十二次
 故兼星言之謂之星辰十有二野繫焉所謂星土也
 以辰紀時則謂之十二子故配日言之謂之日辰十
 有二嵗十有二月繫焉所謂枝榦也朔月又行為辰
 而第辰者始於子終於亥者以建序之也蓋自斗柄
[001-14a]
 之所加言之則謂建自日月之所㑹言之謂之辰斗
 柄左移日月右徙故辰與建常相合焉 又曰聖人
 之興事造業豈任其私智而為之哉仰以觀於天道
 而已蓋日月之運行星辰之推移時所繫焉生死進
 退伏見流逆吾則&KR0851以步其數而數不至於差象以
 占其儀而象不至於忒以此而頒正朔以此而授民
 事則天下之赴工趨務者如規矩設而不可欺以方
 圓如繩墨陳而不可欺以平直此東作南訛西成朔
[001-14b]
 易其民析因夷隩有序而不可亂也
 無垢曰人時在昊天則以日月星辰為政昊天在人
 時則以東作西成南訛朔易為政&KR0851象日月星辰蓋
 所以謹東作南訛西成朔易之事也
 張氏曰散天地之義氣以為羲羲者陽也斂天地之
 仁氣以為和和者隂也春夏陽也故羲仲羲叔主之
 秋冬隂也故和仲和叔主之夫隂陽者王事之本故
 堯之命官可謂知所本矣爾雅言四時之天於夏則
[001-15a]
 曰昊天蓋言其氣之布散浩浩故也堯之&KR0851象授時
 以氣為主故特曰昊天欽昊天者使之敬而不敢慢
 也若昊天者使之順而不敢違也日月星辰之運行
 於天其往來有數其伏見有象為之&KR0851者所以稽其
 數為之象者所以占其象故分至啟閉弦望晦朔得
 而考以此而敬授人時則析因夷隩不失其候矣是
 故張昏中而種榖火昬中而種黍虚昬中而種麥昴
 昬中而收斂至於龍見而雩火流而授衣天根見而
[001-15b]
 成梁水昬正而栽日至而畢則&KR0851象以授時者此可
 見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賔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
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
 無垢曰羲仲所掌者天下春事也春事自東方起故
 所掌之地所司之星辰日月民時鳥獸皆東方與春
 事也是其所職雖一方而其所治乃天下之春也
 又曰其曰寅賔者以言警戒農事迎日之出而赴功
[001-16a]
 也然田有疆界故當平事有後先故當秩秩次序也
 謂如先耕乃播先播乃萟是也平秩特先為之區處
 而已 又曰孔穎達謂丁壯在田老弱在室其析如
 此且鳥獸孳尾何與於人時哉曰此言聖人於農事
 如此其悉也蓋播種一非其時而失天地之性違隂
 陽之理今驗之日而晝夜等又驗之星而鳥見南方
 可以就功無疑乎曰未也更宜驗之鳥獸鳥獸孳養
 匹耦則仲春之氣正而無差矣以治農功萬不失一
[001-16b]
 使時至仲春而日之不中鳥星之不見鳥獸之不孳
 尾則天時不正&KR0851象差矣得無有不正之氣紊亂於
 其間乎蓋人主在上寔為天地隂陽之主使人主心
 正氣和則四時有序儻或心失其正氣乖其和則形
 見於星辰鳥獸者必有非常之異矣此又帝堯所命
 羲和以驗已之得失也
 東坡曰嵎夷在青州暘谷則其地近日而先明當在
 東方海上以此推之則昧谷當在西極朔方幽都當
[001-17a]
 在幽州而南交為交趾秋曰宅西徐廣曰西今天水
 縣
 蕭氏竑曰宅讀如克宅之宅所以安居其一方之事
 故謂之宅焉嵎夷東方之地也不曰宅東而曰宅嵎
 夷者蓋東方之治止於此凡四海之外去中國逺者
 其天時地氣之功固有殊絶是以先王有所不治焉
 嵎夷於禹貢在青州之域而未離乎中國也東方止
 於嵎夷則所謂南交西朔方皆於中國之内可知矣
[001-17b]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鳥獸希革
 按周禮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日至之影尺有五
 寸鄭司農云土圭之長尺有五寸夏至之日立八尺
 表於陽城其影與土圭等按臨曜稱日永景尺五寸
 日短景丈三尺通卦騐曰夏至一尺四寸八分冬至
 一丈三尺周髀云成周土中夏至一尺六寸冬至一
 丈三尺五寸劉向洪範傳曰夏至一尺五寸八分冬
[001-18a]
 至一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二分七尺三寸六分隋/志
 云劉向二分之景直以率/推非因立表其説非也隋志曰日去極近則景短
 而日長去極逺則景長而日短日行内道則去極逺
 無垢曰訛化也萬物化育也且如禾稻之屬春則苗
 夏則實自無而忽為有自幽而忽為明此訛之義也
 向非東作以滋其萌則其所謂訛者天亦不能自為
 之矣天之春夏秋冬即人之作訛成易也天人一致
 唯深造者於此而得之其曰敬致者一嵗事功莫大
[001-18b]
 於夏夏能結實秋則成熟矣當其實也則防水旱之
 變謹蟊螣之傷勿使稂莠以敗其力勿使蔓草以害
 其功是夏時之訛既至吾當謹其至而致其力也此
 所以獨異於東作西成朔易而以敬致一語綴之歟
  又曰厥民因者春則老弱在室丁壯在野今農事
 正興天時既至不可失幾也雖老弱亦因丁壯之前
 功而在田野助其耘作矣鳥獸希革者騐之鳥獸毛
 羽希少而改易者此仲夏之正氣也隂陽之氣無物
[001-19a]
 不有日得之而有長短星辰得之而有變動民得之
 而有作息鳥獸得之而有盛衰適此時也則有此候
 倘或不然則必有所以矣此聖人修省時也裁成天
 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其感見於此歟以此知天人
 相資其理一也
 劉氏敞曰申命義叔宅南交説者曰春與夏交非也
 冬與秋交秋與夏交春與冬交亦何不曰西交北交
 東交乎且春曰宅嵎夷曰暘谷秋曰宅西曰昧谷冬
[001-19b]
 曰宅朔方曰幽都此皆指地而言不當於夏獨以氣
 言也本蓋言宅南曰交趾後人傳寫脱兩字故爾春
 云宅嵎夷秋云宅西推秋之西而知嵎夷為東也夏
 云宅南交冬云宅朔方推夏之南而知朔方為北也
 此葢堯舜時四境四嶽所統故舉以言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