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8 尚書精義-宋-黃倫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精義卷十一     宋 黄倫 撰
荆河惟豫州
 無垢曰自北條南山至於河皆豫州界東坡以地形
 考之北條至河北勢甚促如何其為州也故云當是
 跨荆而南猶濟河惟兖州也觀此州言伊洛瀍澗則
 西至𢎞農矣言滎波既瀦則北過大河南至滎陽矣
 言菏澤孟瀦則東至定陶又至睢陽矣此州當南北
[011-1b]
 狹東西長
 陳氏曰冀州帝都不言疆界所至豫州當冀州之南
 故言豫州之北境以表冀豫之界至於荆州又居豫
 州之南故言荆及衡陽惟荆州則南荆山以北之地
 為豫州之境
伊洛瀍澗既入於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
 無垢曰伊瀍澗皆入洛惟洛水徑入河是伊瀍澗之水
 附洛水而入河也向也四水皆失故道泛濫漂溢為
[011-2a]
 民之病今禹順伊瀍澗之性使復入于洛又順洛之
 性復合伊瀍澗之水並入于河四水又附河水入于
 海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沇水東流則為濟
 濟水潛行地中自河而溢出則為滎即今滎陽是也
 盖濟既入于河潛行地中至滎澤又溢出也其言滎
 波則是滎水至堯時失其本性遂駕為波浪為民病
 也夫滎水本不波浪其所以然者以衆水失道並流
 入滎故有波浪之患矣今伊洛瀍澗既入于河衆水
[011-2b]
 皆復故道故滎澤之水亦復其本性豬蓄為澤不復
 為民患也 又曰既入既豬既導底平底定之語皆
 禹導之而使然也向也言其成功而不言其所以成
 功者今曰導菏澤被孟豬因此一字則前後之説皆
 煥然矣然導菏澤之水使之被孟豬之澤有所儲蓄
 而不泛溢非菏澤之水為孟豬之害也
 蕭氏曰凡言既澤豬之大也凡言既豬澤之小也導菏
 澤被孟豬菏澤大可導而被孟豬也東匯澤為彭蠡者
[011-3a]
 對下文震澤底定則彭蠡亦小矣
 王氏曰於滎而言波者豈非滎澤之旁地卑而波蕩
 之水多今治導之則其波皆入于澤乎以菏澤地髙
 孟豬地卑故言導菏澤之水加被於孟豬則水患去
 可知
 張氏曰洪水既平則滎之澤可以蓄水故曰既豬導
 菏澤被孟豬者孟豬在菏澤之東北導其菏澤之水
 以被孟豬之藪則孟豬資之以為灌溉之利矣
[011-3b]
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
 無垢曰厥土惟壤下土尚皆墳壚土性之肥美如此
 而田止第四賦因雜出乃為第一何也向來未有洪
 水之患人力不至故賦正第二今洪水既退人力加
 功所以雜出第一賦耳夫何故以其土性本美也如
 揚州厥土惟塗泥土性不美故田第九賦第七以漢
 考之乃歳出百萬粟以給闗中田賦何遽如此則以
 人力之至耳况厥土惟墳下土尚皆墳壚賦其有不
[011-4a]
 為第一乎特在人力何如耳
 張氏曰墳言其土之脉而起壚言其土之剛而黒言
 下土墳壚則知惟壤者其色不一也厥田惟中上則
 田在第四厥賦錯上中則正賦第二或雜出第一故
 也
 王氏曰上言土下言下土則上為平地下乃地之卑
 者可知矣皆不言色者豈非皆土之本色不必言乎
 東萊曰下土墳壚見土色不一
[011-4b]
厥貢漆枲絺紵厥篚纎纊錫貢磬錯
 無垢曰以土性之美故陸産有漆枲絺紵地宜蠶桑
 故有纎纊之篚以是知聖賢貢篚皆因土地之自然
 不貢其所無也荆陽去冀都甚逺其待錫命則有説
 矣豫州比近冀都而聖賢惜人力如此以此推之則
 夫崇飾臺榭以為遊觀輦運土木以資妄費此聖賢
 所深惡矣可不警哉
 王氏曰枲麻也絺細葛也紵謂紵布與漆四者為貢
[011-5a]
 纊綿也細綿則今之好綿盛於篚以貢磬錯謂治磬
 之石此微物而不常貢故有以與之而後貢
浮于洛逹于河
 無垢曰豫州水患既平故浮洛逹河以奏冀都也豫
 去帝都甚邇似不必面奏即往梁州併以二州水事
 奏陳亦不為簡忽矣何為區區如此哉曰帝都治水
 患既畢尚自碣石入于河以奏事况豫州哉君命豈
 可忽耶想禹每治一州皆廟堂豫計次第而治之其
[011-5b]
 間曲折利害有未能盡者當即面奏可否施行焉豈
 容自便以肆怠惰簡慢之心耶嗚呼聖賢之慮深矣
 張氏曰由洛然後逹河而㑹帝都
華陽黒水惟梁州
 無垢曰嶓冢導漾岷山導江江漢之水皆發源此州
 是今之東西兩川及梁洋之地苐其大界東至華山
 之陽西至黒水耳
 陳氏曰東據華山之南西距黒水華山在豫州境内
[011-6a]
 梁州不得華山故言華陽
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
 無垢曰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隴西郡西嶓冢
 山西漢水所出也而自江别出為沱自漢别出為潛
 江出於岷漢出於嶓岷嶓既可以種藝則江漢之源
 治矣况自江漢别出為沱潛之水者安得不由其故
 道乎沱潛發源此州以入荆州故梁荆二州皆言沱
 潛也禹治水皆自其源而正之天下之事儻不正其
[011-6b]
 本源而欲障隄末流豈不遽止然隄防一失為害大
 矣鯀失此義所以致上帝震怒禹行其所以天乃錫
 禹洪範九疇歟梁州之地不過岷嶓沱潛蔡蒙和夷
 為水所病耳一州大致盡該於此今禹治之岷嶓既
 藝矣沱潛既道矣蔡蒙二山可以設祭而水患平矣
 和夷之水亦去而治水之功成矣是梁州之所病者
 皆已除矣夫道修載叙乂之言皆以言其治也千百
 載之下欲考一州山川利病之迹可以按此而知矣
[011-7a]
 王氏曰所以言底績者以其用功多故特稱其底績
 冀州覃懐底績亦同
 東萊曰旅平旅蔡蒙之山或謂禹不自有其功而歸
 於山川之神正不如此盖山為天地作鎮能生雲氣
 出水源故聖人重之後世不知鬼神之義凡山川必
 泥刻為人形此大失其意夫山亦是萬物中一類止
 者為山流者為川飛者為禽獸人在於其間亦是一
 類今必欲山川為人則人亦可以為山川乎
[011-7b]
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
 無垢曰冀州言上上錯揚州言下上上錯豫州言錯
 上中此州言下中三錯孔頴逹曰多者為正小者為
 雜冀州言錯在正下謂本賦第一雜出第二之賦也
 豫州言錯上中謂本賦第二雜出第一之賦也惟揚
 州言下上上錯與此州言下中三錯最為難明盖言
 下上上錯其意言本賦第七雜出第六之賦也誠如
 此説何不如豫州之法曰錯上中乎曰此史官小變
[011-8a]
 其辭以相發明也豫州言錯上中是本賦第二雜出
 其上第一之賦也然而不明言雜出其上之賦恐後
 世無所質正焉故於此發明曰下上本賦第七也上
 錯雜出其上第六之賦也以明錯字居上者謂雜出
 其上之賦也此史官作文之巧也如此則下中三錯
 兼該上下可不言而喻矣然如冀州本賦上上揚州
 本賦下上豫州本賦上中梁州本賦下中是其地出
 本賦特多而其雜出不可以為常也
[011-8b]
 王氏曰凡言錯者皆不指名其物以其物微不足書
 故縂言錯而已
厥貢璆鐡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
 無垢曰此州貢此十物而熊羆狐貍獨貢其織皮耳
 璆美玉也鏤亦鐡也第其鋒剛利可以鏤物耳
西傾因桓是來浮于潛逾於沔入於渭亂于河
 無垢曰西傾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桓水出蜀郡蜀山
 西南行入羌中自桓入潛自潛入沔逾渭捨舟陸行
[011-9a]
 潛即沔也豈有陸行入沔之理乎故知自沔陸行至
 渭也逾字正謂入渭而設也自渭至河中絶流而入
 河可以歸冀都奏事故曰亂于河也正絶流曰亂
黒水西河惟雍州
 陳氏曰豫州當冀州之南豫冀分境則河為南河雍
 州當冀州之西雍冀分境則河為西河按地理志益
 州郡計在蜀郡西南三千餘里故滇王國也漢武帝
 元狩二年始開為郡郡内有黒水祠止言有其祠不
[011-9b]
 知水之所在今梁雍二州之境自黒氷分後世不可
 考諒去雍梁二州之境壤逺矣
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荆岐既旅終
南惇物至于鳥鼠原隰底績至于豬野三危既宅三苖
丕敘
 無垢曰天下之水既東趨惟弱水為西下是天下之
 水其性東流而弱水之性獨西流也禹行其所無事
 不敢於水性之外増損一毫也故導河導江導漾皆
[011-10a]
 随其性使之東趨而導弱水獨至於合黎餘波入於
 流沙此盖隨其性而使西流也豈獨治水哉聖人之
 治天下無不行其所無事此天下所以亹亹然日趨
 於治也盖廣谷大川異地民生其間異俗剛柔遲速
 輕重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
 其政不異其宜是亦衆水性東而亦隨其東弱水性
 西而亦随其西之意如商鞅變法是欲使弱水東流
 之比也一時隄防激發豈不勉强及力到勢大潰然
[011-10b]
 一决天下已矣涇水入渭此本性也向也水失故道
 涇水亂流今弱水既西故涇水亦屬渭汭也渭水自
 鳥鼠山來地理志云隴西首陽西南有鳥鼠同穴山
 渭水出焉夫渭水之大受涇水漆水沮水灃水而不
 溢故涇水自安定涇陽縣來入渭漆水自岐山縣來
 入渭灃水自扶風縣來入渭沮水自北地來入渭夫
 以一水而受四水則渭水之大可知矣惟涇水來入
 于渭乃得其性故曰屬惟漆沮二水来入于渭乃得其
[011-11a]
 性故曰從惟灃水來入於渭乃得其性故曰同屬也
 從也同也其理一耳荆山岐山以水患既退皆可旅
 祭豈特荆岐哉終南惇物亦可旅祭矣豈特終南惇
 物哉其逺如隴西鳥鼠山亦可旅祭矣深以見水患
 既除四境之内山川各得安其所而有司無事得講
 典禮也原隰詩所謂度其隰原者也豬野即地理志
 所謂武威縣東北休屠澤者是也禹自隰原治水成
 功至于豬野而後已是皆涇漆沮灃四水入于渭而
[011-11b]
 不泛濫之效也向者雖竄三苖于三危洪水為害未
 可居止及禹使涇漆沮灃四水皆入於渭則三危之
 地可居而三苖之族皆得其所而大有次敘矣以此
 知舜之遷逐四凶終無疾惡之心必欲使之大有次
 序安其居止而無憂愁不聊之苦而後已此聖人之
 仁心也
 張氏曰禹之道弱水使之西流至于合黎而後入于
 流沙則弱水之西注可知矣夫水萬折必東水之理
[011-12a]
 也今弱水既西者地勢使然也水北曰汭涇水之流
 連屬於渭水之北故曰涇屬漆沮自北而從之所謂
 漆沮既從者以其從於渭也其上則灃水自南而同
 之渭也荆岐二山也水退而可以旅祭矣故曰既旅
 繼之以終南惇物至于鳥鼠則三山亦旅可知矣
 蕭氏曰舜竄三苖于三危其時盖有水災其黨散處
 而未大敘至禹治水三危盡可居而三苖大敘矣而
 特其君之頑者弗即工焉
[011-12b]
 史氏曰弱水有可疑者二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故
 天下之水皆趨而下之既曰弱水而其力乃能逆流
 而至於西可疑一也水不勝載導而使西宜矣然中
 國四夷皆吾民也中國雖不為患其不念西之為魚
 乎可疑二也
 東萊曰萬壑東注惟弱水之勢不可東使禹治水不
 順其勢必欲導之使東則弱水終不東流而水患未
 可盡平惟聖人深得時中之理順其勢而導之不害
[011-13a]
 其為無患且天下之理自古如此春夏之時萬物生
 長然當時猶有枯朽之根秋冬之時萬物肅殺然當
 時固有發榮之實㡬曽害其為夏冬之莭世之曲士
 不明此理以一囬之夭一跖之夀遂疑天地之常道
 亦如此三苗不道竄於三危自後世觀之凡以罪流
 放者聴其自殘自生在所不恤聖人之心不如此方
 其有罪必行竄棄刑行之後施仁發政自當同及故
 禹治水至三危亦為畫其居宅其與漢文時所論王
[011-13b]
 制不同凡禹之導山導水必窮極首尾跨渉數州故
 言其制别於後若其細者不能槩舉則分見諸州雍
 州東據河曰西河者自冀看則為西也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琅玕
 無垢曰土性不美厚加培擁所獲必多今以肥美之
 地棄於無用殊可惜也聖賢處事豈為此哉球琳美
 玉名而琅玕石似珠者以雍州之富秦漢所都使貢
 賦如此何以立都乎乃知禹治水之後其於貢賦闊
[011-14a]
 畧簡易如此者思深慮逺不肯貽禍於萬世以啓昏
 君亂主之侈心也萬世之後想見其心使人抱經而
 歎
 王氏曰土色黄而無塊此則地之不甚美者而田則
 第一或以土性不甚美田雖美而或少故賦為第六
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㑹于渭汭
 無垢曰自積石至于龍門亦已逺矣釋水云河千里
 一曲一直故安國以謂千里而東千里而南河自積
[011-14b]
 石順流而北又自北順流而至龍門西河凡二千里
 亦已逺矣此所以言至于也積石非河之源禹治雍
 州極于積石耳積石在金城河闗縣西南龍門山在
 馮翊夏陽縣北禹鑿此山以通大河此河正在冀州
 西界故謂之西河禹自此河入冀都奏白雍州畢工
 也
 東坡曰渭水至長安東北入河河始大自渭汭而下
 巨舟重載皆可以逹冀州矣如此則是言㑹渭汭之水
[011-15a]
 入河非謂再入雍州也
 王氏曰㑹渭逆流而上此順流而浮于積石山之水
 至于龍門山遂至于西河乃逆水上而至于渭水之
 北
織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無垢曰雍州之水既治雖西戎皆得其所且致織皮
 之篚以效區區臣子之意也崐崙析支渠搜頴逹分
 渠搜為二國以解安國四國之説鄭𤣥則併為一國
[011-15b]
 又以為三山而東坡直以為三國意以謂貢篚者此
 三國也至于言西戎即敘則不止于三國皆無水患
 而獲安定也
 顔氏曰崑崙析支渠搜三國
 張氏曰崑崙也析支也渠搜也皆織皮以為衣故曰
 織皮崑崙析支渠搜凡此三國皆西戎之地也西戎
 即敘者言西戎于是就功也言即敘于此則始未必
 即敘矣盛哉禹之烈也際天所覆極地所載無乎不
[011-16a]
 被之也陽鳥攸居則動物之有及乎飛鳥草木漸包
 則植物之有及乎草木也島夷之皮服卉服和夷之
 厎績西戎之即叙逺而四夷有以及之也當時之人
 得以降髙丘宅平土而兔為魚之患則禹之功有補
 於世不為少矣
 陳氏曰織與皮當為三戎國貢篚之物戎國貢篚所
 以為即敘也
導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壺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
[011-16b]
析城至于王屋
 無垢曰九州分别已顯矣然山川相連固有非一州
 所能該盡者此禹所以于别九州之外又言導山導
 川之事通貫數州横厲天下使後之作者有所考焉
 此意亦已深矣其言導山之事自雍州始岍山在扶
 風東坡謂即吳岳也岐在美陽縣西北荆山有三條
 岍為北條以北條之山起自岍岐而逾于河以至太
 岳東盡碣石以入于海是河不能絶也至于山言導
[011-17a]
 者以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今水患既除使山川
 復其夲性隨山之勢窮極其首尾以遂其風土之宜此
 言導之意也豈特導水云乎哉乾坤猶一身也而山川
 乃其血脉耳人在天地之中其喜怒哀樂足以致鳯麟
 泉露之瑞召水旱札瘥之災不足怪也故記禮者謂人
 者天地之心則以天地之運用處乃在人也其可忽哉
 張氏曰導岍及岐以至于敷淺原則所導者九州之
 山也導弱水以至于導渭導洛則所導者九州之川
[011-17b]
 也夫水之流行莫不有道因其故道而發之者導也
 禹之治水先導山之澗谷而納之川然後由川而導
 之以納于海此其先後之序也禹之治水其于九州
 則自下而上故始于冀終于雍其于導山則自髙而
 卑故始于西與西南終于南與東南盖自下而上者
 所以䟽水勢而使水有所泄自髙而卑者所以滌川
 源而使水有所通此其治有不同矣
 髙氏曰導岍及岐嶓冡導漾所導者皆山也導山者
[011-18a]
 導之澗谷而納之川也導弱水導黒水導河導漾導
 江導沇導淮導渭導洛所導者皆川也導川者導而
 納之河海也其地理之逺近其水勢之髙下作書者
 載之注書者言之固自有序焉然益稷曰予决九河
 距四海濬畎澮距川與此不同何也盖水曰潤下可
 使在山可使過顙是豈水之性哉禹之治水自下而
 上先導川而後距海後導澗谷而距川則地理順而
 水勢便也不然則以隣國為壑是白圭治水而已故
[011-18b]
 播為九河殺其决溢之患同為逆河迎其順下之勢
 而河已帖然歸東矣
 上官氏曰天下之水見於禹貢者四十有五而九川
 為大天下之山見於禹貢者三十有五而九山為髙
 夫大者既導則小者無不順矣髙者既治則卑者無
 不平矣此九山九川以叙於九州之後也
 王氏曰言導者十二盖治水則有開决隄障之事導
 則專于䟽滌引導之而已恐再有大水則壅塞為患
[011-19a]
 亦以方治九州之時姑從其急者未暇及此及九州
 之水大患已去然後專導水之源故十二導者列于
 九州治水之後也 又曰言導者皆謂治山之水山
 則無瀰漫之患唯有壅塞故導之耳
 東萊曰禹之導山有二説或謂隨山通導以視其源
 委脉絡或謂治山旁小水此兩説當兼用禹固相視
 水勢然山旁有水不應又去二匝獨以治山旁之水
 則水又何由知也觀其次序自可見逾于河是人逾
[011-19b]
 非山逾或以為山勢連屬然既有河以絶則不可謂
 之逾
 無垢曰北條荆山既絶河而又過為壺口雷首至于
 太岳之山此皆河東之山也壺口在河東彘縣東而
 東坡乃謂太岳即霍太山孔安國謂太岳在上黨西
 頴逹謂太岳東近上黨故孔安國謂上黨西也信如
 東坡地脉之説則禹之窮察地理亦可謂神矣厎柱
 在陜東北析城在河東濩澤西南王屋在河東垣縣
[011-20a]
 東北山之首尾如此其可輕有興動哉蒙恬塹山堙
 谷起臨洮訖遼水其斷地脉亂物理亦多矣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無垢曰此北條荆山自岍岐為首碣石為尾横亘東
 北連延以入于海而北條之地脉畢矣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
 無垢曰此中條山首為西傾朱圉鳥鼠迤邐至於太
 華也地理志云太華在京兆華陽縣南自鳥鼠東望
[011-20b]
 太華甚逺乃知地脉所至雖逺而相屬也非禹窮盡
 地理妙通神明其能知此乎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無垢曰此又中條東為太華又迤邐東南為熊耳外
 方桐柏陪尾也熊耳在𢎞農盧氏縣東外方嵩髙山
 也在潁川桐柏在南陽平氏縣陪尾在江夏安陸縣
 中條至此畢矣此禹隨山治水導其地脉使不相絶
 以相天地之常經厥功大矣
[011-21a]
 陳氏曰天地猶人之一身山與川猶人之有脉絡也
 脉之經其行有常度而其絡則迭相貫理善導山者
 因其所由出而行之亦猶醫者能䟽導脉絡使復其
 故不能更張而易置也
導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無垢曰向也洪水為患山川失其常性今隨山性地
 脉導之使復其舊山性敷暢地脉流行使草木鳥獸
 各遂其生者皆禹治水導之之力也伊尹曰古有夏
[011-21b]
 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寧於此
 可見矣荆山三條乃横厲天下之半其亦壮偉矣非
 禹窮盡物理知地脉所在其能順天地之性如此乎
 王氏曰山頂曰冢導嶓山之頂水也
岷山之陽至于衡山
 胡氏曰自岷山之南至于衡山諸蠻小水西山細流
 禹皆治之東注為湖中所入大者九水合注于江則
 是復敘未治之水今皆治之非指岷山更言江出北
[011-22a]
 言岷山之陽則是岷山之南南過諸蠻下水細流非
 謂大江自岷山而過衡山也
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無垢曰岷山地脉自蜀郡始迤邐至衡山又迤邐東
 行絶九江而至于敷淺原也九江在廬江潯陽縣南
 敷淺原即豫章厯陵縣南慱陽山也岷山地脉至敷
 淺原而止矣余以三條四列之説推其地脉相連如
 此則夫人生於三條四列之中者其氣均也天地為
[011-22b]
 父母則條列之人皆兄弟也異形而同氣異息而同
 心横渠西銘之説其得造化之理乎
 東莱曰禹之導山者或以為三條或以為四列三條
 之説謂岍及碣石為一條西傾至陪尾為一條嶓冢
 至敷淺原為一條然内方大别在荆州岷在梁州相
 去數千里豈可合為一條以此知四列之説恐是自
 嶓冢至于大别為一列自岷山至于敷淺原為一列
 然岍岐嶓冢則言導西傾岷山則不言導者盖水出
[011-23a]
 于此則言導水之所經則不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