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02 法苑珠林-唐-道世 (WYG)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法苑珠林卷二十六
            唐 釋道世 撰
 敬法篇第七之餘
  謗罪部
惟今末世法逐人訛道俗相濫傳謬背真混雜同行不
修内典専事俗書縱有抄冩心不至殷既不護淨又多
舛錯共同止宿或處在門簷風雨蟲寓都無驚懼致使
[026-1b]
經無靈驗之功誦無救苦之益實由造作不殷亦由
人逾慢也故敬福經云善男子經生之法不得顛倒一
字重㸃五百世中墮迷惑道中不聞正法又大集經云
若有衆生於過去世作諸惡業或毁於法或謗聖人於
說法者為作障礙或抄冩經法洗脫文字或損壞他法
或闇藏他經由此業縁今得盲報又大般若經第四百/四十卷
云/佛言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冩般若波羅密多甚深
經時頻申欠呿無端戲笑互相輕凌身心躁擾文句倒
[026-2a]
錯迷惑義理不得滋味横事歘起書冩不終當知是為
菩薩魔事又大乗蓮華藏經云受佛禁戒不護將來各
言我是於大乗法亦如冥夜各自說言我得佛法受鐵
鏘地獄苦事難述從地獄出瘖瘂聾盲不見正法阿難
請戒律論云僧尼白衣等因讀經律論等行語手執翻
卷者依忉利天嵗數犯重突吉羅傍報二億嵗墮麞鹿
中恒被摺脊苦痛難忍無記戲言捉經律論亦招前報
或安經像房堂簷前者依忉利天嵗數八百嵗犯重突
[026-2b]
吉羅傍報二億嵗墮猪狗中生若得人身一億嵗恒常
作客栖屑不得自在又大品經云是人毁呰三世諸佛
一切智起破法業因縁集故無量百千萬億嵗墮大地
獄中是破法人軰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若火劫起
時至他方大地獄中生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
獄彼間若火劫起時復至他方大地獄中生在彼間從
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如是遍十方獄彼間若火劫起
故從彼死破法業因縁未盡故還來是間大地獄中生
[026-3a]
在此間亦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受無量苦此間火劫
起故復至十方他國土生畜生中受破法罪業苦如地獄
中説重罪轉薄或得人身生盲人家生旃陀羅家生除厠
擔死人種種下賤家生若無眼若一眼若瞎眼無舌無耳
無手所生之處無佛無法無佛弟子處生何以故種破法
業積集厚故又涅槃經云若云不信是經典者現世當為
無量病苦之所惱害多為衆生所見罵辱命終之後人所
輕賤顔貌醜陋資生艱難常不供足雖復少得麤澁弊惡
[026-3b]
常處貧窮下賤誹謗正法邪見之家若臨終時或值荒亂
刀兵競起帝王暴虐怨家讎結之所侵逼雖有善友而不
遭遇資生所須求不能得雖少得利常為饑渴惟為凡下
之所顧識國王大臣悉不齒録設復聞其有所宣説正使是
理終不信受如是之人如折翼鳥不能飛行是人亦爾於未
來世不能得至人天善處若復有人能信如是大乗經典本
所受形雖復麤陋以經功徳即便端正威顔色力日更増多
常為人天之所樂見恭敬愛戀情無捨離國王大臣及家親
[026-4a]
屬聞其所説悉皆敬信若我聲聞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
事者當為世間廣宣如是大乗經典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
欲往不過日出日既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衆生所有
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
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又法華經云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
誹謗如斯經典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輕賤憎嫉而懷結恨此
人罪報汝今復聽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
如是輾轉至無數劫從地獄出當墮畜生於無數劫如恒河
[026-4b]
沙生輒聾啞諸根不具告舍利弗謗斯經者若説其罪窮劫不盡
頌曰
  教傳三藏  慈訓八因  含情普洽
  機悟𤣥津  威揚夏烈  温柔晞春
  枯熇日乆  光潤爽神  卷即納福
  舒即慧申  思之不已  惟益惟新
  實稱慈父  巧號能仁  周孔老教
  孰與陶鈞
[026-5a]
感應縁略引四/十一驗
漢法内傳經
晉濟隂丁徳慎
晉汝南周閔
晉於潛董吉
晉㑹稽周璫
晉㑹稽謝敷
晉沙門釋道安
[026-5b]
晉沙門釋靜僧
魏沙門朱士行
魏沙門釋志湛
魏沙門五侯寺僧
魏太和中内閹官
宋沙門釋慧嚴
宋比丘尼釋智通
宋沙門釋慧慶
[026-6a]
齊沙門釋慧寳
梁南海何䂓
髙祖武帝
陳揚州嚴恭
隋初揚州僧亡其名
隋沙門釋慧意
隋沙門釋法藏
隋客僧不得名
[026-6b]
隋沙門釋智苑
唐沙門釋道積
唐釋遺俗
唐福水史呵誓
唐隆州令狐元軌
唐沙門釋曇韻
唐益州書生荀氏
唐夫人豆盧氏
[026-7a]
唐都水使者蘓長
唐邢州司馬栁儉
唐遂州趙文信
唐蓬州縣丞劉弼
唐洛陽賈道羨
唐吳郡人陸懷素
唐河内司馬喬卿
唐平州人孫壽
[026-7b]
唐鄭州李䖍
唐曹州濟隂縣經驗
漢法本内傳稱漢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一十八人
至天竺國得摩騰法蘭等及佛經像還帝問法王出世
何以化不及此騰曰天竺迦毗羅衛國者三千大千世
界百億日月中心也三世諸佛皆於彼出乃至天龍人
鬼有願行力皆生於彼受佛正化咸得悟道餘處羣生
無縁感之佛故不往也佛雖不往光相及處或五百年
[026-8a]
或一千年或千年外皆有聖人傳佛聲教而往化也時
帝大恱又至漢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諸山道士
六百九十人朝正之次上表請與西域佛道較試優劣
勑尚書令宋庠引入告曰此月十五日大集白馬寺南
門立三壇五岳八山諸道士將經三百六十九卷置於
西壇二十七家諸子書二百三十五卷置於中壇奠食
百神置於東壇明帝設行殿在寺門道西置佛舎利及
經諸道士等以柴荻火遶壇臨經涕泣曰人主信邪𤣥
[026-8b]
風失緒敢延經義在壇以火取驗用辯真偽便放火燒
經並成煨燼道士等相顧失色有欲昇天入地種種呪
術並不能得大生愧伏太傅張衍曰卿今無一可驗宜
從西域佛法剃髮爾時外道褚善信等于時不答南岳
道士費叔才等自感而死佛之舎利放五色光上空如
葢覆日映衆摩騰禪師涌身髙飛神化自在于時天雨
寳蕐得未曾有法蘭法師為衆說法開化未聞時司空
劉峻京師官庶後宫隂夫人五岳諸山道士呂惠通等
[026-9a]
一千餘人並求出家帝然可之遂立十寺七寺城外安
僧三寺城内安尼後遂廣興佛法立寺轉多迄至於今
右此一條出/漢法本内傳
晉濟隂丁承字徳慎建安中為凝隂令時北界居民婦
詣外井汲水有胡人長鼻深目左過井上從婦人乞飲
飲訖忽然不見婦則腹痛遂加轉劇啼呼有頃卒然起
坐胡語指麾邑中有數十家悉共觀視婦呼索紙筆來
欲作書得筆便作胡書横行或如乙或如已滿五紙投
[026-9b]
著地教人讀此書邑中無能讀者有一小兒十餘嵗婦
即指此小兒能讀小兒得書便胡語讀之觀者驚愕不
知何謂婦教小兒起儛小兒即起翹足以手弄相和湏
臾各休即以白徳慎徳慎召見婦及兒問之云當時忽
忽不自覺知徳慎欲驗其事即遣吏齎書詣許下寺以
示舊胡胡大驚言佛經中間亡失道逺憂不能得雖口
誦不具足此乃本書遂留冩之
晉周閔汝南人也晉護軍將軍家世奉法蘓峻之亂都
[026-10a]
邑人士皆東西波遷閔家有大品一部以半幅八丈素
反覆書之又有餘經數臺大品亦雜在其中既當避難
單行不能得盡持去尤惜大品不知在何臺中倉卒應
去不展尋搜徘徊歎咤不覺大品忽自出外閔驚喜持
去周氏遂世寳之今云尚在一說云周嵩婦胡母氏有
素書大品素廣五寸而大品一部盡在焉又并有舍利
䬶甖貯之並緘于深篋永嘉之亂胡母將避兵南奔經
及舍利自出篋外因取懷之以渡江東又嘗遇火不暇
[026-10b]
取經及屋盡火滅得之於灰燼之下儼然如故㑹稽王
道子就嵩曾云求以供養後嘗蹔在新渚寺劉敬叔云
曾親見此經字如麻大巧密分明新渚寺今天安是也
此經葢得道僧釋慧則所冩也或云嘗在簡靖寺靖首
尼讀
晉董吉者於潛人也奉法三世至吉尤精進恒齋戒誦
楞嚴經村中有病輒請吉讀經所救多愈同縣何晃
者亦奉法士也咸和中卒得山毒之病守困晃兄惶遽
[026-11a]
馳往請吉董何二舍相去六七十里復隔大溪五月中
大雨晃兄初渡時水尚未至吉與期投中食比往而山
水暴漲不復可渉吉不能泅遲&KR0158歎息坐岸良久欲下
不敢渡吉既信直必欲赴期乃惻然發心自誓曰吾救
人苦急不計軀命尅冀如來大士當照乃誠便脫衣以
囊經戴置頭上逕入水中量其深淺乃應至頸及吉渡
正著&KR0176耳既得上岸失囊經甚惋恨進至晃家三禮懴
悔流涕自責俛仰之間便見經囊在髙座上吉悲喜取
[026-11b]
看浥浥如有濕氣開囊視經尚燥如故於是村人一時
奉法吉所居西北有一山髙峻中多妖魅犯害居民吉
以經戒之力欲伐降之於山際四五畆地手伐林木構
造小屋安設髙座時誦楞嚴經百餘日中寂然無聞民
害稍止後有數人至吉所語言良久吉思惟此客言者
非於潛人窮山幽絶何因而來疑是鬼神乃謂之曰諸
君得無是此中鬼耶答曰是也聞君徳行清肅故來相
觀并請一事想必見聽吾世有此山遊居所託君既來
[026-12a]
止慮相逆冐恒懷不安今欲更作界分當殺𣗳為斷吉
曰僕貪此靜寂讀誦經典不相干犯方為卿比願見祐
助鬼答亦復憑君不見侵尅也言畢而去經一宿前所
芟地四際之外𣗳皆枯死如火燒狀吉年八十七亡
晉周璫者㑹稽剡人也家世奉法璫年十六便菜食持
齋諷誦成具及頃轉經正月長齋竟延僧設受八關齋
至鄉市寺請其師竺僧密及支法階竺佛密令持小品
齋日轉讀至日三僧赴齋忘持小品至中食畢欲讀經
[026-12b]
方憶意甚惆悵璫家在坂怡村去寺三十里無人遣取
至人定燒香訖舉家恨不得經密益踧踖有頃聞有叩
門者言送小品璫愕然心喜開門見一年少著單衣&KR1866
先所不識又非人行時疑其神異便長跪受經要使前
坐年少不進期夜當來聽經比道人出忽不復見香氣
遍一宅中既而視之乃是密經也道俗驚喜密經先在
厨中緘鑰甚謹還視其鑰儼然如故於是村中十餘家
咸皆奉佛益敬愛璫璫遂出家字曇嶷諷誦衆經至二
[026-13a]
十萬言
晉謝敷字慶緒㑹稽山隂人也鎮軍將軍輶之兄子也
少有髙操𨼆於東山篤信大法精勤不倦手寫楞嚴
經當在都白馬寺中寺為災火所延什物餘經並成煨
燼而此經止燒紙頭界外而已文字悉存無所毁失敷
死時友人疑其得道及聞此經彌復驚異至元嘉八年
河東蒲坂城中大災火火自隔河飛至不可救滅處戍
民居無不蕩盡惟精舍塔寺並得不焚里中小屋有經
[026-13b]
像者亦多不燒或屋雖焚毁而於煨燼之中時得全經
紙素如故一城歎異相率敬信右此五驗/出冥祥記
東晉孝武之前恒山沙門釋道安者經石趙之亂避地
於襄陽注般若道行密迹諸經析疑甄解二十餘卷恐
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說不違理者當見瑞相乃夢見胡
道人頭白眉長語安曰君所注經殊合道理我不得入
泥洹住在西域當相助𢎞通可時時設食也後十誦律
至逺公云昔和尚所夢乃是賔頭盧也於是立座飯之
[026-14a]
遂成永則
西晉蜀郡沙門靜僧生小出家以苦行致目為蜀三賢
寺主誦法蕐經尋常山中誦經時至每感虎來蹲前聽
部訖乃去常至諷詠輙見左右四人為侍年雖衰老而
翹勤彌勵遂終其業也
前魏廢帝甘露五年沙門朱士行者講小品經恨章句
未盡以此年往西域尋求獲之彼有留難不許東返士
行執經王庭曰必大法不傳當從火化便以貝葉經投
[026-14b]
火一無所損經乃放光舉國敬異便放逹東夏即放光
般若經是也年八十亡依法火焚而屍不壞道俗異之
乃具祝曰若真得道法屍應毁壞便應聲摧碎遂收而
起塔焉
後魏末齊州釋志湛者住太山北人頭山&KR0201谷中銜草
寺省事少言人鳥不亂讀誦法蕐人不測其素業將終
時神僧寳誌謂梁武曰北方銜草寺湏陀洹聖僧今日
滅度湛之亡也無惱而化兩手各舒一指有梵僧云斯
[026-15a]
初果人也還葬山中後發看之唯舌如故乃為立塔表
之今塔存焉鳥獸不敢陵踐汙之
後魏范陽五侯寺僧失其名誦法蕐為常業初死權殮
隄下後改葬骸骨並枯唯舌不壞雍州有僧亦誦法蕐
𨼆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給及死置屍巖下餘骸並枯唯
舌不朽矣齊武陵世并東看山人掘見土黄白又見一
物狀如兩脣其中有舌鮮紅赤色以事聞奏帝問道俗
沙門法尚曰此持法蕐者六根不壞也誦滿千遍其徵
[026-15b]
驗矣乃集持法蕐者圍遶誦經纔始發聲此靈脣舌一
時鼓動同見毛豎以事奏聞乃石函緘之右六驗出梁/髙僧傳并雜
録/記
後魏髙祖太和中代京内閹官自慨形殘奏乞入山修
道恩勑許之乃齎蕐嚴晝夜讀禮懴悔不息一夏不滿
至六月末髭&KR0161生得丈夫相以狀奏聞帝大敬重之於
是國中普敬蕐嚴厚尊恒日見侯君素/旌異記述
宋釋慧嚴京師東安寺僧也理思該暢見器道俗嘗嫌
[026-16a]
大湼槃經文字繁多遂加刋削就成數卷冩兩三通以
示同好因寢寤之際忽見一人身長二丈餘形氣偉壯
謂之曰湼槃尊經衆藏之宗何得以君璅思輕加斟酌
嚴悵然不釋猶以發意苟覔多知明夕將卧復見昨人
甚有怒色謂曰過而知改是謂非過昨故相告猶不已
乎此經既無行理且君禍亦將及嚴驚覺失措未及申
旦便馳信求還悉燒除之塵外精舎釋道儼具所諳聞

[026-16b]
宋尼釋智通京師簡靜尼也年貌姝少信道不篤元嘉
九年師死罷道嫁為魏郡梁羣甫妻生一男年六七嵗
家甚貧無以為衣通為尼時有數卷素無量壽法蕐等
經悉練擣之以衣其兒居一年而得病恍惚驚悸竟體
剥爛狀若火瘡有細白蟲日去升餘燥痛煩毒晝夜號
呌常聞空中語云壞經為衣得此劇報旬餘而死右二/驗出
冥祥/記
宋廬山有釋慧慶廣陵人出家止廬山寺學通經律清
[026-17a]
潔有戒行誦法蕐經十地思益維摩毎夜咏諷常聞暗
中有彈指讚歎之聲嘗於小雷遇風波船將覆没慶唯
誦經不輟覺船在浪中如有人牽之倐忽至岸於是篤
勵彌勤宋元嘉末卒春秋六十二
齊太原釋慧寳氏族未詳誦經得二百卷徳優先逹時
共知聞以齊武平三年從并向鄴行達艾州失道尋逕
入山暮宿巖下室似人居逈無所見寳端坐室前上觀
松𣗳見有横枝懸磬去地丈餘夜至二更有人身服草
[026-17b]
衣從外而至口云此中何為有俗氣寳即具述設敬與
共言議問寳云即今何姓統國答曰姓髙氏號齊國寳
問曰尊師山居早晚曰吾後漢時來長老得何經業寳
恃已誦博頗以自矜山僧曰修道者未應如此欲聞何
經為誦之寳曰樂聞蕐嚴僧即少時誦之便度聲韻諧
暢非世所聞更令誦餘經率皆如此寳驚歎曰何因大
部經文倐然即度報曰汝是有作心我是無作心夫忘
懷於萬物者彼我自得矣寳知為異神也求哀乞住山
[026-18a]
僧曰國中利養召汝何能自安且汝情累未遣住亦無
補至曉捨去寳返尋行跡不知去處寳自躬責為人後
達鄴叙之右二驗出/梁髙僧傳
梁有廣州南海郡人何規以嵗次協洽月吕黄鍾天監
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採藥於豫章胡翼山幸非放子
逐臣乃𩔖尋仙招𨼆登峯十所里屑若有來將循曲陌
先限清澗或如止水乍有潔流方從掲厲且就褰攬未
濟之間忽不自覺見澗之西隅有一長者語規勿渡規
[026-18b]
於時即留其人面色正青徒跣捨屨年可八九十面已
皺歛&KR0161長五六寸髭半於&KR0066耳過於眉眉皆下被眉之
長毛長二三寸随風相靡脣色甚赤語響而清手爪正
黄指毛亦長二三寸著布帔下赭有泥洹僧手提書一
卷遥投於規規即奉持望禮三拜語規可以此經與建
安王兼言王之姓字此經若至宜作三七日慶齋若不
曉齋法可問下林寺副公副法師者戒行精苦恬憺無
為遺嗜欲等豪賤蔬藿自充禪寂無怠此長者言畢便
[026-19a]
去行十餘歩間忽然不見規開示卷内題名為慧印三
昧經經㫖以至極法身無相為體理出百非義逾名相
寂同法相妙等真如言其慧照此理有若全印心冥凝
寂故以三昧為名見梁朝僧祐律/師𢎞明集録
周祖滅法經籍從灰以後年中忽見空中如菌大者有
五六飛上空中極目不見全為一段随風飄飄上下朝
宰立望不測是何久乃翻下墮上土牆視乃是大品經
之十三卷
[026-19b]
陳揚州嚴恭者本是泉州人家富於財而無兄弟父母
愛恭言無所違陳太建初恭年弱冠讀於父母願得五
萬錢往揚州市易父母從之恭船載物而下去揚州數
十里江中逢一船載黿將詣市賣之恭念黿當死因請
贖之謂黿主曰我正有五萬錢願以贖之黿主喜取錢
付黿而去恭盡以黿放江中而空船詣揚州其黿主别
恭行十餘里船没而死是日恭父母在家昏時有烏衣
客五十人詣門寄宿并送錢五萬付恭父母曰公兒揚
[026-20a]
州附此錢歸願依數受也父怪愕恭死因審之客曰兒
無恙但不湏錢故附歸耳恭父受之記是本錢而皆小
濕留客為設食客止明旦辭去後月餘日恭還家父母
大喜既止而問附錢所由恭答無之父母說客形狀及
付錢月日乃贖黿之日於是知五十客皆所贖黿也父
子驚歎因共往揚州起精舎専冩法蕐經遂徙家向揚
州其家轉富大起房廊為冩經室莊嚴清淨供給豐厚
書生常數十人揚州道俗共相崇敬號為嚴法蕐嘗有
[026-20b]
親知從貸經錢一萬恭不獲已與貸者受錢以船載歸
中路船傾所貸之錢落水而船没人不被溺是日恭入
錢庫見一萬錢濕如新出水恭甚怪之後見前貸錢人
乃知濕是所貸者又有商人至宫亭湖於神廟所祭酒
食并上物其夜夢神送物還之謂曰倩君為我持此錢
奉嚴法蕐以供經用旦而所上神物皆在其前於是商
人歎異送達恭處而倍加厚施其後恭至市買經紙少
錢忽見一人持錢三千授恭曰助君買紙言畢不見而
[026-21a]
錢在其怪異如此非一開皇末恭死子孫傳其業隋季
盜賊至江都皆相與約勿入嚴法蕐里里人賴之獲全
其家至今冩經不已州里共見京師人士並悉知委右/一
驗出㝠/報記
隋開皇初有揚州僧忘其本名誦通湼槃自矜為業岐
州東山下村中沙彌誦觀世音經二俱暴死心下俱暖
同至閻羅王所乃處沙彌金髙座甚恭敬之處湼槃僧
銀髙座敬心不重事訖勘問二俱餘壽皆放還彼湼槃
[026-21b]
僧情大恨恨恃所誦多問沙彌住處於是兩辭各蘓所
在彼從南來至岐州訪得具問所由沙彌言幼誦觀音
别衣别所燒香呪願然後乃誦斯法不怠更無他術彼
謝曰吾罪深矣所誦湼槃威儀不整身口不淨救忘而
已古人遺言多惡不如少善於今取驗悔往而返
隋襄州景空寺釋慧意俗姓李臨原人南投於梁興仙
城山慧命同師尋討心要専習定業後住景空於聦師
舊堂綜業常住不事燈燭晝夜常明有鄉人不信乃請
[026-22a]
别院百日行道毎夜潛往伺之舉家同見禪室大明鄉
人信伏率歸受戒開皇初卒預知其終端坐而化又襄
陽開皇有法永禪師欲終七日七夜聞音樂異香滿寺
因而坐終送向繖葢山上露坐有同寺全律師臨屍曰
願留神明待至七日滿至期全亡送屍永側永屍䬃然
摧變又有岑闍黎姓楊臨原人於寺西繖葢山泉側造
誦經堂毎誦金光明經感得四天王來聽後讀藏經皆
悉不忘計誦三千餘卷服布乞食鉢中之餘飼房内䑕
[026-22b]
百餘頭皆馴遶爭來就人䑕有病者岑師以手摩捋並
皆愈之與同衆沙門智曉交顧招集禪徒自行化俗供
給定學自知終日急喚汰禪師付囑上佛殿禮辭遍寺
衆僧咸乞歡喜於禪居寺大齋日將散謂汰曰往兠率
天聽般若去汰曰弟但前去我後七日即來其夜三更
坐亡至四更識神遍學寺寺相去十里至汰禪師牀前
其明如晝云曉欲逺逝故來相別不得乆住汰送出三
重門外别訖來入房中踞牀忽然還暗呼弟子問云聞
[026-23a]
師與人語聲火通照三門並閉方悟曉之神力出入無
間即遣往問果云已逝汰後七日無何坐終其髑髏全
成無縫故知凡聖同居事不可右二驗出唐/髙僧傳記
隋鄜州寳室寺沙門法藏戒行精淳為性質直至隋開
皇十三年於洛交縣韋川城造寺一所佛殿精妙僧房
蕐麗靈像旛蕐並皆修滿至大業五年奉勑融併寺塔
送州大寺有破壞者藏師並更修補造堂安置兼造一
切經已冩八百卷恐本州無好手紙筆故就京城舊月
[026-23b]
愛寺冩至武徳二年閏二月内身患二十餘日乃見一
人身著青衣好服在髙閣上手把經卷告法藏云你立
身以來雖大造功徳悉皆精妙唯有少分互用三寳物
得罪無量我今把者即是金剛般若汝能自造一卷令
汝所用三寳之物得罪悉滅藏師於時應聲即答言造
藏師雖冩餘經未冩金剛般若但願病瘥不敢違命既
能覺悟弟子更無餘物唯有三衣瓶鉢偏袒祇支等皆
悉捨付大徳及諸弟子並造般若得一百卷未經三五
[026-24a]
日臨欲捨命具見阿彌陀佛來迎由經威力得生西方
不入三塗
隋大業中有客僧行至太山廟來寄宿廟令曰此别無
舍唯神廟廡下可宿然而比來寄宿者輙死僧曰無苦
也不得已從之為設牀於廡下僧至夜端坐誦經可一
更聞屋中環珮聲須臾神出為僧禮拜僧曰聞比宿者
多死豈檀越害之耶願見護之神曰遇死者將至聞弟
子聲因自懼死非煞之也願師無慮僧因延坐談說如
[026-24b]
食頃問聞世人傳說云太山治鬼寜有之耶神曰弟子
薄福有之豈欲見先亡乎僧曰有兩同學僧先死願
之神問名曰一人已生人間一人在獄罪重不可喚來
若師就見可也僧聞甚恱因起出不逺而至一所多見
廟獄火燒光焰甚盛神將僧入一院遥見一人在火中
號呼不能言形變不復可識而血&KR0079焦臭令人傷心此
是也師不欲厯觀耶僧愁愍求出俄而至廟又與神坐
因問欲救同學有得理耶神曰可得能為冩法蕐經者
[026-25a]
便免既而將&KR0892神辭僧入堂旦而廟令視其僧不死怪
異之僧因為說仍即為冩法蕐經一部經既成莊嚴畢
又將經就廟宿其夜神出如初歡喜禮拜慰問來意以
事告之神曰弟子知之師為冩經始書題目彼已脫免
今又出生在人也然此處不潔不可安經願師還將送
向寺言說乆之將曉辭訣而去送經於寺杭州别駕張
徳言前任兖州具知其事
隋幽州沙門釋智苑精練有學識隋大業中發心造石
[026-25b]
一切經藏以備法滅既而於幽州北山鑿巖為石室即
磨四壁而以冩經又取方石别更磨冩藏諸室内毎一
室滿即以石塞門用鐵錮之時隋煬帝幸涿郡内史侍
郎蕭瑀皇后弟也性篤信佛法以其事白后后施絹千
匹及餘錢物以助成之瑀施絹五百匹朝野聞之爭共
捨施故苑得以遂功苑常以役匠既多道俗奔臻欲於
巖前造木佛堂并食堂寢室而念木瓦難辦恐繁費經
物故未能起作一夜暴雨雷電震山明旦既晴乃見山
[026-26a]
下有大木松栢數千萬為所漂流積道次山東少林木
松栢尤希道俗驚駭不知來處推尋蹤跡逺自西山崩
崖倒漂送來此於是逺近歎服自非福力孰感神助苑
乃使匠擇取其木餘皆分與邑里邑里喜愧而助造堂
宇須之畢成如其志焉苑所造石經已滿七室至唐貞
觀十三年卒弟子猶繼其功殿中丞相李𤣥奬大理丞
采宣明等皆為臨說之臨至十九年從駕幽州親問鄉
人皆同不虚右三驗出/冥報記
[026-26b]
唐釋道積至貞觀初住益州福感寺誦通湼槃淨衣澡
浴自為恒式慈愛兼濟固其深心終於五月炎氣鬱熱
而屍不腐臭百有餘日跏坐如初道俗莫不喜賞
唐釋遺俗者不測所住逰行醴泉山原誦法蕐為業乃
數千遍至貞觀年因疾將終告友人慧廓禪師曰比雖
誦經意望有騐若生善道舌根不朽可為埋之十年發
出若舌朽滅知誦無功若舌如初為起一塔生俗信敬
言訖而終至十一年依言發之身&KR0079都盡唯舌不朽一
[026-27a]
縣士女皆共戴仰乃函盛舌而起塔於甘谷岸上
唐郊南福水之隂有史村史阿誓者誦法蕐經名充令
史往還歩涉生不乗騎以依經云哀愍一切故也病終
本邑香氣充村道俗驚怪而莫測其縁終後十年其妻
又殞乃發塚合葬見其舌根如本生&KR0079乃收葬斯表衆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信敬佛法欲
冩法蕐金剛般若湼槃等無由自撿憑彼土抗禪師撿
[026-27b]
校抗乃為在寺如法潔淨冩了下袠還岐州莊所經留
在莊并老子五千文同在一處忽為外火延燒堂宇是
草覆一時灰蕩&KR0100於時任憑翊縣令家人相命撥灰覔
金銅軸既撥灰開其内諸經宛然如故潢色不變唯箱
袠成灰又覔老子便從火化於時聞見之者鄉村逺近
莫不嘆異其金剛般若經一卷題字焦黒訪聞所由乃
初題經時有州官能書其人雜食行急不獲潔淨直爾
立題便去由是色焦其人現在瑞經亦存京師西明寺
[026-28a]
主神察目驗說之
唐釋曇韻禪師定州人遊至隰州行年七十隋末喪亂
𨼆於離石北千山常誦法蕐經欲冩其經無人同志如
此積年忽有書生無何而至云所欲潔淨冩經並能為
之於即清旦食訖入浴著淨衣受八戒入淨室口含檀
香燒香懸旛寂然抄冩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曽不告倦
及經冩了如法奉嚫相送出門斯須不見乃至裝潢一
如正法及至誠受持讀誦七重裹結一重一度香水洗
[026-28b]
手初無暫廢後遭胡賊乃箱盛其經置髙巖上經年賊
靜方尋不見周慞窮覔乃於巖下獲之箱篋糜爛撥朽
見經如舊鮮好京師西明寺道宣律師以貞觀/十一年曽至彼中目覩説之也
唐益州西南新繁縣西四十里許有王李村隋時有書
生姓荀氏在此教學大工書而不顯迹人欲其書終不
肯出乃敺之亦不出遂以筆於前村東空中四面書金
剛般若經數日便了云此經擬諸天讀之人初不覺其
神也後忽雷雨大㴻牧牛小兒於書經處住而不澆濕
[026-29a]
其地乾燥可有丈許自外流潦及晴村人怪之爾後毎
雨小兒常集其中衣服不濕至武徳年有非常僧語村
人曰此地空中有金剛般若經村人莫汙諸天於上設
葢覆之不可輕賤因此四周欄楯不許人畜往至今雨
時其地仍乾每至齋日村人四逺就處設供常聞天樂
聲振哀宛繁㑹盈耳右六驗出三/寶感通記
唐竇家大陳公夫人豆盧氏芮公寛之姊也夫人信佛
毎誦金剛般若經末盡卷一紙許乆而不徹後一日昬
[026-29b]
時苦頭痛四肢不安夜卧逾甚夫人自念儻死遂不得
終經欲起誦之而堂燭已滅夫人因起令婢然燈須㬰
婢還厨中無火夫人開門於家人坊取之又無火夫人
深益歎恨忽見厨中有然火燭上階來入堂内直至牀
前去地三尺許而無人執光明若晝夫人驚喜頭痛亦
愈取經誦之有頃家人鑽燧得火然燭入堂燭光即滅
便以此夜誦竟之自此日誦五遍以為常法後芮公將
死夫人往視公謂夫人曰五姊以誦經之福當壽百嵗
[026-30a]
生好處也夫人至年八十方卒於宅
唐武徳中以都水使者蘓長為巴州刺史長將家口赴
任渡嘉淩江中流風起船没男女六十餘人一時溺死
唯有一妾常讀法蕐經船中水入妾頭戴經函誓與俱
溺妾獨不沉隨波泛濫頃之著岸逐經函而出開視其
經了無濕汙今尚存在揚州嫁為人婦而逾舊篤信
唐邢州司馬栁儉隨大業十年任岐州岐陽宫監至義
寜元年為李密來枉被牽引在大理寺禁儉常誦金剛
[026-30b]
般若經下有兩紙未遍於時不覺眠睡夢見一婆羅門
僧報云檀越宜早誦經遍即應得出儉時忽寤勤誦不
懈便經二日至日午時忽有勑喚令儉釋禁將向朝堂
奉勑放免又儉别時夜靜房外誦經至於三更忽然聞
有異香儉尋香及問家人處處求香來處不得然常誦
念晝夜無廢至於終日計五千餘遍
唐遂州人趙文信至貞觀元年暴死三日後還得蘓即
自說云初死之日被人遮擁驅逐將行同伴十人並共
[026-31a]
相隨至閻羅王所其中見有一僧王先喚師問云師一
生已來修何功徳師答云貧道從生已來唯誦金剛般
若王聞此語忽即驚起合掌讚言善哉善哉師審誦般
若當得昇天出世何因錯來至此王言未訖忽有天衣
來下引師上天去王後喚遂州人前汝從生已來修何
功徳其人報王言臣一生已來不修佛經唯好庾信文
章集録王言其庾信者是大罪人現此受苦汝見庾信
頗曽識不其人報云雖誦渠文章然不識其人王即遣
[026-31b]
人引出庾信令示其人乃見一龜身一頭多龜去少時
現一人來口云我是庾信為生時好作文章妄引佛經
雜糅俗書誹謗佛法謂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罪報龜
身苦也此人活已具向親說遂州之地人多好獵採捕
蟲魚逺近聞見者共相鑒誡永斷殺業各發誠心受持
般若迄今不
唐貞觀元年蓬州儀龍縣丞劉弼前任江南縣尉時忽
有一鳥於弼房前𣗳上鳴土人云是惡鳥不祥之聲家
[026-32a]
逢此鳥煞主不疑劉弼聞懼思念欲修功徳禳之不知
何福為勝夜夢一僧偏讚金剛般若經令讀誦百遍依
命即讀滿至百遍忽有大風從東北而來㧞此鳥𣗳隔
舍遥擲巷裏其㧞處坑縱廣一丈五尺過後看其風來
處小枝大草並隨風&KR0158靡風止還起如故故知經力不
可思議
唐洛陽賈道羨博識多聞尤好内典貞觀五年為青州
司户叅軍事為公館隘窄無處置經乃以繩繋書案兩
[026-32b]
脚仰懸屋上置内經六十卷坐卧其下習讀忘倦日乆
繩爛一頭遂絶案仍儼然不落亦不傾動如此良乆人
始接取道羨子為隰州司户說之云爾
唐吳郡陸懷素家貞觀二十年失火屋宇總焚爰及精
廬並從煙滅有一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獨存經函及
褾軸並盡唯有經字竟不被燒爾時人聞者莫不驚歎
懷素即髙陽許仁則前妻之兄仁則當時目覩於後具
自言之右七驗出/㝠報記
[026-33a]
唐前大理司直河内司馬喬卿天性純謹有志行到永
徽中為揚州户曹丁母憂居喪毁瘠刺心上血冩金剛
般若經一卷未幾於廬上生芝草二莖經九日長尺有
八寸緑莖朱葢日瀝汁一升傍人食之味甘如蜜去而
復生如此數四喬卿同僚數人並向餘令陳說天下士
人多共知之
顯慶中平州有人姓孫名壽於海濵遊獵見野火焰熾
草木蕩盡唯有一叢茂草獨不禁燎疑此草中有獸遂
[026-33b]
以火燒之竟不能著壽甚怪之遂入草間尋覔乃見一
函金剛般若經其傍又見一死僧顔色不變火不延燎
葢由此也信知經像非凡所測孫壽親自說之
唐隴西李䖍觀今居鄭州至顯慶五年丁父憂乃刺血
冩金剛般若經及般若心經各一卷隨願往生經一卷
出外將入即一浴身後忽聞院中有異香非常郁然鄰
側並就觀之無不稱歎中山郎餘令曾過鄭州見彼親
友具陳說之
[026-34a]
唐曹州濟隂縣西二十里村中有精舍至龍朔二年冬
十月野火暴起非常熾盛及至精舍踰越而過焉比僧
房草舍焚燎總盡唯金剛般若經一卷儼然如舊曹州
叅軍說之右四驗出/㝠報拾遺
 
 
 
 
[026-34b]
 
 
 
 
 
 
 
 法苑珠林卷二十六
[026-35a]
校譌
 第三紙十一行求/北藏作而
音釋
 愔於禽切/人名象呂切/統系也煨燼煨烏魁切燼徐刄/切煨燼火餘也竭戟/切増
 也甚/也乞協切/箱屬&KR0268秋切/泳也都郎/切甫版/切逆各切/驚遽貌
 鑰弋灼切/關牡于求/切力驗切/殯殮也衣炎切宦人/主宫門者都皓/切敲
 也/黿愚袁切/大鼈古慕切鑄/塞之也弋渚/切席入切/州名如又/切&KR0462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