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02 法苑珠林-唐-道世 (master)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 報恩篇第五十一
* 背恩篇五十二


報恩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蓋聞重恩三寶慈蔭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
子。機無細而不臨。智有來而必撫。遂使優填
刻像欝爾浮光。斯匿鑄形超然避席。自茲厥
後靈瑞倍興。嘉聲彌盛靡草從風。念則罪減
福生。敬則德隆終古。良由如來長我法身父
母養我生身。既修長壽之因。不存蜉蝣之
命。恩義深重特須思報恩也。


引證部第二



如正法念經云。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
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師。
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
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


又大般若經第四百四十三云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
報恩者。應正答言。佛是知恩能報恩者。何以
[050-0663c]
故。一切世間知恩報恩無過佛故。


又增一阿含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
眾生知返復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況
大恩。設離此間百千由旬。猶近我不異。我
常歎譽。若有眾生不知返復者。大恩尚不
憶。何況小恩。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被僧
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猶遠。是故比丘當念念
返復。莫學無返復。


又舍利弗問經云。佛言。夫受戒。隨其力辨。
可以為施。不限多少。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
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
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
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與之等。以生育恩
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
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
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
惠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


又中陰經。佛問彌勒。閻浮提兒生墮地。乃至
三歲母之懷抱為飲幾乳。彌勒答曰。飲乳一
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四分。東弗于逮兒
生墮地。乃至三歲飲乳一千八百斛。西拘耶
尼兒生墮地。乃至三歲飲乳八百八十斛。北
欝單越兒生墮地坐著陌頭。行人授指𠲿指
七日成人。彼土無乳。中陰眾生飲吸於風古人用其
小斗准今唐斗一斗當舊三斗故乳似多


又難報經云。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經歷千年
便利背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


又增一阿含經云。孝順供養父母功德果報。
與一生補處菩薩功德一等。
[050-0664a]


又佛說古來世時經阿那律比丘自說宿命
云。吾昔在波羅柰國。穀米勇貴人民飢饉。
我負擔草賣以自活。彼有緣覺名曰和理。來
游其國。我早出城欲擔負草。爾時緣覺著衣
持鉢入城分衛。至於中道吾負草還。於城門
中復與相遇。空鉢而出。和理緣覺遙見吾來。
即自念言。吾早入城。此人出城。今負草還。想
朝未食。吾當隨後往詣其家。乞以遏飢。我時
擔草自還其舍。下草著地。顧見緣覺追吾之
後如影隨形。我時心念。朝出城時見此緣覺
入城分衛。而空鉢還。想未獲食。吾當斷食
以奉施之。即持食出長跪授之。道人愍受。其
緣覺曰。今穀米飢貴人民虛餓。分為二分。一
分著鉢。一分自食。爾為應法耳。施主報之。
唯然聖人。白衣居家徐炊食之。早晚無在。
道人願受。加哀一門。時彼緣覺悉受飯食。吾
因是德七返生天為諸天王。七返在世人
中之尊。因此一施為諸國王。長者人民群臣
百官所見奉事。四輩道俗所見供養。自來求
吾吾無所忘。


又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云。佛在忉利天
歡喜園中波利質多羅樹下。三月安居四眾
圍繞。身毛孔中放千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
界。摩耶夫人聞已乳自流出。若審是我所生
悉達多者。當令乳汁直至於口。作此語已兩
乳直出。猶白蓮華。而便入如來口中。摩耶見
喜踊躍怡悅。如華開榮。一心五體投地專精
正念。結使消伏。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佛在
天上種種利益。不可具述。爾時世尊夏三月
[050-0664b]
盡。將欲還下閻浮。放五色光照曜顯赫。時天
帝釋知佛當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寶階。中央
閻浮檀金。左用琉璃。右用馬腦。欄楯雕鏤
極為嚴麗。佛語摩耶。生死之法會必有離。我
今應下還閻浮提。不久亦當入於涅槃。摩耶
垂淚說偈。爾時世尊與母辭別。下躡寶階。梵
天王執蓋。及四天王侍立左右。四部大眾歌
唄讚歎。天作伎樂充塞虛空。散華燒香導從
來下閻浮提。其王波斯匿等一切大眾集在
寶階稽首奉迎。佛還祇桓處師子座。四眾圍
繞。歡喜踊躍不可具說。


又觀佛三昧經云。父王白佛。當往忉利天為
母說法。佛言。當如輪王行法問訊檀越。時持
地菩薩入首楞嚴定。從金剛際作金剛華。華
華相次。四龍各持七寶臺。持地為佛作三道
寶階。世尊至已入宮。白毫相光化作七寶蓋
覆母上。作七寶床奉令坐。


又六度集經云。昔者菩薩為大理家積財巨
億。常奉三尊慈向眾生。觀市覩鼈心悼之
焉。問價貴賤。鼈主知菩薩有普慈之德。答曰。
百萬。菩薩答曰。大善。將鼈歸家。臨水放之覩
其游去悲喜誓曰。眾難命全如爾今也。廣起
弘願。諸佛讚善。鼈於後夜來齧其門。怪門有
聲便出見鼈。語菩薩曰。吾受重潤身得獲全。
無以答恩。水居之物知水盈虛。洪水將至必
為巨害矣。願速嚴舟臨時相迎。答曰。大善。明
晨詣門如事啟王。王以菩薩宿有善名信用
其言。遷下處高。時至鼈來洪水至矣。可速下
載。尋吾所之可獲無患。船尋其後。有蛇趣船。
[050-0664c]
菩薩曰取。鼈云大善。又覩漂狐。曰取。鼈云亦
善。又覩漂人博頰呼天哀濟吾命。曰取。鼈
曰慎無取也。凡人心偽。尠有終信。背恩追勢
好為凶逆。菩薩曰。蟲類爾濟。人類吾賤。豈
是仁哉。吾不忍為也。於是取之。鼈王悔哉。遂
之豐土。鼈辭曰。恩畢請退。答曰。吾獲如來無
所著至真等正覺者。必當相度。鼈曰。大善。鼈
退蛇狐各去。狐以穴為居。獲古人伏藏紫磨
名金百斥。喜曰。當以報彼恩矣。狐還白曰。
小蟲受潤獲濟微命。蟲穴居之物求穴以自
安。獲金百斤。斯穴非塜非家非劫非盜。吾
精誠之致。願以貢賢。菩薩深惟。不取徒損無
益於貧民。可以布施眾生獲濟。不亦善乎。尋
而取之。漂人覩焉曰。分吾半矣。菩薩即以十
斤惠之。漂人曰。爾掘塜劫金罪應奈何。不
半分之吾必告有司。答曰。貧民困者吾欲等
施。爾欲專之不亦偏乎。漂人遂告有司。菩薩
見拘無所告訴。唯歸命三尊悔過自責。慈願
眾生早離八難。莫有怨結如今吾也。蛇狐會
曰。奈何斯事。蛇曰。吾將濟之。遂銜良藥開關
入獄。見菩薩狀顏色有損愴而心悲。謂菩薩
言。以藥自隨。吾將齚太子。其毒尤甚莫能濟
者。賢者以藥自聞傅即瘳矣。菩薩默然蛇如
所云。太子命欲將殞。王令曰。有能濟茲。封之
相國吾與參治。菩薩上聞。傅之即瘳。王喜問
其所由。本末自陳。王悵然自咎曰。吾闇甚
哉。即誅漂人大赦其國。封為相國執手入宮。
並坐談論佛法遂致太平。佛告諸沙門。理家
者是吾身。國王者彌勒是。鼈者阿難是。狐者
[050-0665a]
秋露子是。蛇者目連是。漂人者調達是。菩
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又新婆沙論云。昔揵馱羅國迦膩色迦王有
一黃門。常監內事暫出城外。見有群牛數盈
五百。來入城內問驅牛者。此是何牛。答言。此
牛將去其種。於是黃門即自思忖。我宿惡業
受不男身。今應以財救此牛難。遂償其價悉
令得脫。善業力故。令此黃門即復男身。深生
慶悅尋還城內。佇立宮門。附使啟王請入奉
現。王令喚入怪問所由。於是黃門具奏上事。
王聞驚喜厚賜珍財。轉授高官令知外事。


頌曰。


「 盛哉能仁
 悲救為先
 乘機訃感
 鞠養慈憐
 狐金蛇賞
 閹人身全
 知恩報德
 幽冥應焉」



感應緣略引四驗




* 宋時吳子英
* 宋時有人念佛免難
* 宋時勃海陳裴
* 唐并州石壁寺僧


宋吳子英者。舒鄉人。善入水捕得赤鯉魚
愛其色好持歸不殺。養之池中。數飼以米穀。
食之一年長丈餘。遂生角有翅。子英悑拜謝
之。魚言。我來迎汝。上我背與汝俱昇天。歲
來歸見其妻子。魚後迎之。如此有七十人。
故吳中門戶。並作神魚子英祠右此一驗出列仙傳


宋有一國。與羅剎相近。羅剎數入境食人無
度。王與羅剎約言。自今已後國中家。各專
一日當分送往。勿復枉殺。有奉佛家。唯有一
子。始年十歲。次當充行。父母哀號。便至心
[050-0665b]
念佛。爰及宗親助子屬想。便送此兒辭別捨
之。以佛威神力大鬼不得近。明日見子尚在
歡喜同歸。於茲遂絕。國人嘉慶慕焉右一驗出幽
冥錄


宋酒泉郡太守。到官無幾輒卒死。後有勃海
陳裴。見使此郡。裴憂愁不樂。就卜者占其吉
凶。卜者曰。遠諸侯放伯裘能解此者則無憂。
裴仍不解此語。卜者報曰。但去自當解之。
裴既到官。侍醫有王侯平。有史侯董俟等。
裴心窹曰。此所謂諸侯矣乃遠之。即臥思放
伯裘之義。不知何謂。至夜半後有物來上裴
被上。裴覺以被冐取之。其物跳踉訇訇作聲。
外人聞持火入欲殺之。魅乃言曰。我實無惡
意。但欲試府君耳。聽一相赦當深報府君恩。
府君曰。汝為何物而忽于犯太守。魅曰。我本
百歲狐也。今變為魅。垂垂化為神。而正觸
府君威怒。甚遭困厄。聽一放我。我字伯裘。若
府君有急難。但呼我字。則自解矣。裴乃喜曰。
卜真放伯裘之義。即便放之。小開被忽然有
赤光如震電。從戶出。明日夜有敲戶者。裴問
曰誰。答曰。伯裘。問曰。何為。答曰。白事。問曰。
白何事。答曰。北界有賊。發奴也。裴案發則
驗。每事先以語裴。於是境界無毫毛之姦。而
咸曰。聖君出。後經月餘主簿李音共裴侍婢
私通。既而驚懼慮伯裘來白。遂與諸侯謀殺
裴。却為傍無人。便使諸侯持杖。直入欲格殺
之。裴惶悑即呼伯裘來救我。即有物如申一
匹絳課。然作聲音。侯伏地失魂。乃以次縛
取之拷問來意。故皆伏首。後月餘日與裴
[050-0665c]
辭曰。今得為神矣。當上天去。不得復與府君
相見往來。遂去不見也右此一驗出搜神異記


唐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禪誦為業。精進練
行。貞觀末有鴿。巢其房楹上哺養二鶵。法師
每有餘食常就巢哺之。鴿鶵後雖漸長羽翼
未成。乃並學飛俱墜地而死。僧並收瘞之。經
旬後僧夜夢。二小兒白之曰。兒等為先有少
罪遂受鴿身。比來聞法師讀法華經及金剛
般若經。既聞妙法得受人身。兒等今於此寺
側十餘里某村某姓名家託生為男。十月之
外當即誕育。僧乃依期往視。見此家一婦人
同時誕育二子。因為作滿月齋。僧呼為鴿兒。
兩兒並應之曰諾。一應之後歲餘始言右此一驗出冥
報拾遺報恩事廣不可具述。


背恩篇第五十二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蓋聞。四生沈溺必假舟航。六趣昏迷本憑獎
導。是故三寶大慈俯應蒼民。曲垂提引令脫
苦難。況復違背重恩。豈不永沈苦海。是故婦
人鴆毒夫蒙王賞。樵人害熊現報臂落。良由
違恩業重現受交報。故智度論云。知恩者生
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人所愛敬。名
譽遠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不知恩者甚於
畜生也。


引證部第二



如百喻經云。昔有一婦荒婬無度。欲情既盛
嫉惡其夫。每思方策規欲殘害。種種設計不
得其便。會值其夫騁使隣國。婦密為計。造毒
藥丸欲用害夫。詐語夫言。爾今遠使慮有
[050-0666a]
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歡喜丸。用為資糧以送
於爾。爾若出國至他境界。飢困之時乃可取
食。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於夜暗中
止宿林間。畏懼惡獸上樹避之。其歡喜丸忘
置樹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賊。盜彼國王五
百匹馬并及寶物來止樹下。由其逃突盡皆
飢渴。於其樹下見歡喜丸。諸賊取已各食一
丸。藥毒氣盛五百群賊一時俱死。時樹上人
至天明已。見此群賊死在樹下。詐以刀箭斫
射死屍。收其鞍馬并及財寶驅向彼國。時彼
國王多將人眾尋跡來逐。會於中路值於彼
王。彼王問言。汝是何人何處得馬。其人答
言。我是某國人。而於道路值此群賊共相斫
射。五百群賊。今皆一處死在樹下。由是之故
我得馬及以珍寶來投王國。若不見信。往看
賊之創痍殺害處所。是王即遣親信往看。果
如其言。王時欣然歎未曾有。既還國已厚加
爵賞。封以聚落。彼王舊臣咸生妬嫉。而白王
言。彼是遠人未可信伏。如何卒爾寵遇過厚。
至於爵賞逾越舊臣。遠人聞已而作是言。誰
有勇健能共我試。請於平原校其技能。舊人
愕然無敢敵者。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
子。截道殺人。斷絕王路。時彼舊臣詳共議之。
彼遠人者。自謂勇健無能敵者。今復若能殺
彼師子為國除害。真為奇特。作是議已便白
於王。王聞是已給賜刀仗尋即遣之。爾時遠
人既受勅已。堅強其意向師子所。師子見之
奮迅虓吼騰躍而前。遠人驚悑即便上樹。
師子張口仰頭向樹。其人悑急失所捉刀落
[050-0666b]
師子口。師子尋死。爾時遠人歡喜踊躍。來白
於王。王倍寵遇。時彼國人率爾敬服。咸皆讚
歎。


又諸經要集云。有人入林伐木。迷惑失心。
時值大雨日暮飢寒。惡蟲毒獸欲侵害之。是
人入石窟中。有一大熊見之悑出。熊語之言。
汝勿恐悑。此舍溫暖。可於中宿。時連雨七
日。常以甘果美水供給此人。七日雨止。熊將
此人示其道徑。熊語人言。我是罪身多人怨
家。若有問者莫言見我。人答言爾。此人前行
見諸獵者。問汝從何來。見有眾獸不。答言。見
一大熊於我有恩。不得示汝。獵者言。汝是人
黨以人類相觀。何以惜熊。今一失道何時復
來。汝示我者。我與汝多分。此人心變。即將獵
者示熊處所。獵者殺熊。即以多分與之。此人
展手取肉。二肘俱墮。獵者言。汝有何罪。答
曰。是熊看我如父視子。我今背恩將是罪報。
獵者恐悑不敢食肉。持施眾僧。上座是羅
漢語諸下座。此是菩薩。未來出世當得作佛。
莫食此肉。即時起塔供養。王聞此事勅下國
內。背恩之人無令住此新婆沙論云時上座觀肉是菩薩肉共取香薪焚燒其肉
收其餘骨起窣堵波禮拜供養如事塔佛也


又九色鹿經云。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
九種色角白如雪。常在殑伽河邊飲食水草。
常與一烏為知識。時水中有一溺人隨流來
下。或出或沒。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
何不愍我。鹿聞下水救之語言。汝可騎我背
捉我角。負出上岸。溺人下地繞鹿三匝。向鹿
叩頭。乞為大家作奴。給其使令採取水草。
[050-0666c]
鹿言。不用且各自去。欲報恩者莫道我在。此
人貪我皮角必來殺我。時國王夫人夜夢見
九色鹿。即詐病不起。王問何以。答曰。我昨夜
夢見非常之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我
思欲得其皮作坐褥其角作拂柄。王當為我
得之。王若不得我將死矣。王募國中。若有能
得當分國而治。賜其金鉢盛滿銀粟。賜其銀
鉢盛滿金粟。溺人聞之。欲取富貴。念言。鹿是
畜生死活何在。往至王所言知鹿處。王大歡
喜言。汝若能得其皮角來者。報之半國。溺人
面上即生癩瘡。溺人言。大王。此鹿雖是畜生
大有威神。王宜多出人兵乃可得耳。王即大
出人眾。徑到殑伽河邊。烏在樹頭見人兵
來。即呼鹿言。知識且起。王兵來至。鹿故熟眠
臥不覺。烏下啄耳。鹿方驚覺。四向顧望無復
走地。便往趣王車邊。傍臣欲射。王曰莫射。此
鹿非常。將是天神。鹿言。大王。且莫射我。我
前活王國中一人。鹿復長跪問王言。誰道我
在此。王便指示車邊癩面人是也。鹿即仰頭
視此人面。眼中淚出不能自勝。此人前溺在
水中。我不惜身命。自投水中負此人出。約不
相導。人無反復。不如出水中浮木也。王有
愧色。汝受其恩柰何反欲殺之。即下於國
中。若有驅逐此鹿者。當誅五族。眾鹿數千皆
來依附。飲食水草不侵禾稼。風雨時節五穀
豐熟。人無疾病其世太平。時九色鹿我身是
也。烏者阿難是也。國王者今父王悅頭檀是
也。時王夫人者今孫陀利是也。時溺人者調
達是也。我雖有善心向之。故欲害我。難有至意=意至【宋】【明】至意
[050-0667a] 至意。


又雀王經云。昔者菩薩身為雀王。慈心濟眾。
由護身瘡有虎食獸。骨刺其齒困飢將終。
雀王入口啄骨。日日若茲。雀口生瘡身為瘦
瘠。骨出虎活。雀飛登樹說佛經曰。殺為凶
虐其惡莫大。虎聞雀誡。厲聲勃然恚曰。爾
始離吾口。而敢多言。雀覩其不可化即速
飛去。佛言。雀王者是吾身。虎者是調達身。


又雜寶藏經云。時提婆達。心常懷惡欲害世
尊。乃雇五百善財婆羅門。使持弓箭。詣世
尊所挽弓射佛。所射之箭變成諸華。五百婆
羅門見是神變皆大悑畏。即投弓箭禮佛懺
悔。佛為說法皆得須陀洹道。復白佛言。願聽
我等出家學道。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
服著體。重為說法得阿羅漢道。諸比丘白佛
言。世尊神力。甚為希有。提婆達多常欲害佛。
然佛常生大慈佛言。非但今日如是。於過去
時。波羅柰國有一商主。名不識恩。共五百賈
客入海採寶。得寶還返到淵洄處。遇水羅剎
而捉其船不能得前。眾商人等極大驚悑。皆
共唱言。天神地神日月諸神。誰能慈救濟我
也。有一大龜背廣一里。心生悲愍來向船所。
負載眾人即得度海。時龜小睡。不識恩者欲
以大石打龜頭殺。諸商人言。我等蒙龜濟難
活命。殺之不祥不識恩也。不識恩曰。我停
飢急誰能念恩。輒便殺龜而食其肉。即日夜
中有大群象蹹殺眾人。爾時大龜我身是也。
爾時不識恩者。提婆達多是也。五百商人
者。五百婆羅門出家得道是也。我於往昔濟
[050-0667b]
彼免難。今復拔其生死之患也。


又佛說栴檀樹經云。佛告阿難。諦聽執受。
時維邪梨國有五百人。入海採寶。置船步
還。經歷深山日暮止宿。豫嚴早發。四百九十
九人皆引去。一人臥熟失輩。仍遇天雨雪失
去徑路。窮厄山中啼哭呼天。有大栴檀香
樹。樹神謂窮人言。可止留此。自相給衣食到
春可去。窮人便留。至于三月啟樹神言。受恩
得全身命。未有微報顧有二親。今在本土。實
思得還。願乞發遣。樹神言善。便自從意。以金
一餅賜之。去此不遠當得還邑。窮人臨去問
樹神言。此樹香潔世所希有。今當委還。願知
其名。神言。不須問也。窮人復言。依陰此樹積
歷三月。若到本國當宣樹恩。神便報言。樹名
栴檀。根莖枝葉治人百病。其香遠聞世之奇
異。人所貪求不須噵也。窮人還至國中親族
歡喜。後無幾間國王病頭痛。禱祀天地山水
諸神。痛不消差。名醫省視。唯得栴檀香以
護病得愈。王即募求民間無有。便宣令國中
得栴檀香者。拜為封侯。妻以王女。時窮人聞
賞祿重。便詣王所白言。我知栴檀香處。王便
令匠臣將窮人往伐取香樹。至到樹所。使者
見樹洪直。枝條茂盛華果煌煌。以希見故心
不忍伐。不伐者則違王命。躊躇[褒-保+非/乏-之]不知
云何。樹神空中言曰。便伐。但置其根。伐已
以人血塗之。肝腸覆其上。樹自當生還復如
故。使者聞神言如此。便令人伐之。窮人住在
樹邊。樹枝跢地標殺窮人。使者便與左右議
言。向者樹神言。當得人血肝腸以祠樹心。不
[050-0667c]
知當以誰賽。此人今死。便以當之。則屠割
之。取其肝血如神所勅。樹即更生如本無
異。車載伐樹以還國中。醫即進藥王病得愈。
舉國歡喜。王命國中人民其有病者。皆出香
給病皆得愈。舉國欣欣遂致太平。阿難退坐
稽首質言。是窮人。何無反復。違樹神重誓。佛
報曰。乃往昔維衛佛時。有父子三人。其父奉
行齋戒未曾懈怠。大兒常於中庭空中燒香
供養十方諸佛。小弟愚癡不知三尊。輒以衣
覆香上。兄謂弟言。此事大重。何以犯之。弟起
惡言。誓斷兄兩足。兄復起念當拍殺弟。父
言。汝二子諍使我頭痛。大兒報言。願得我
身為藥令父平損。口不妄言。故世世受罪。
弟興惡意欲斷兄足。後果將人往斷樹身。兄
欲拍殺弟。今作樹神。果因樹為體拍殺弟身。
時國王頭痛者其父也。奉齋精進故得尊貴。
時言使我頭痛者。後果頭痛。各受其殃。佛言。
罪福報應如影隨形。


頌曰。


「 大悲愍濟
 德重乾坤
 恩深父母
 義越君尊
 忠孝盡命
 猶難報恩
 如違厥理
 交喪其魂」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
[050-066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