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2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唐-義淨 (TKD)


[22-0167a]
制譯
用純黑羊毛作敷具學處第十二
尒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
孤獨園時諸苾芻用純黑羊毛自作
敷具或復使人由其難得復是貴價
時諸苾芻爲營造故多諸事業妨廢
正修讀誦作意數數従他婆羅門居
士等乞黑羊毛時諸少欲苾芻共生
嫌賤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廣說如前
乃至爲諸弟子於毗奈耶制其學處
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用純黑羊毛作新敷具者
泥薩祗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此法中人純黑者有
四種黑一性黑色二性靑色三泥色
四牻色羊毛者非餘毛也新者有二
種新謂新作新得此中意取新作作
者謂自作使人作敷具者有二種謂
貯褥及杆成此中意取杆成得捨墮
罪者捨悔等法廣說如前此中犯相
其事云何苾芻料理羊毛時若於一
[22-0167b]
片若於小團若於大聚或披或擘或
以弓彈而作敷具作時惡作罪竟時
得捨墮若得先巳成者或舊用物或
是舊物更新料理者無犯又無犯者
初犯人或癡狂心乱痛惱所緾
過分數作敷具學處第十三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佛
制諸苾芻不得用純黑羊毛作新敷
具時諸苾芻用四分黑毛隨著少許
餘色雜毛作新敷具少欲苾芻便共
譏嫌徃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苾
芻衆問答訶責廣如前說我今爲諸
弟子於毗奈耶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作新羊毛敷具應用二分
純黑第三分白第四分麤若苾芻不
用二分純黑第三分白第四分麤作
新敷具者泥薩祗波逸底迦苾芻義
如上新有二種敷具有二種乃至此
中意取杆成並如上說言純黑者有
四種黑巳如上說言白者謂脅傍脊
上及項邊毛麤者謂頭足腹毛言二
分等者出其數量且如欲作十斤毛
褥五斤純黑二斤半白二斤半麤自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張去
[22-0167c]
餘増減准此應知黑中分兩故成四
分若異此者於後二中或減半兩或
用純黑作時得惡作成便得捨墮若
不爲巳或得先成或黑者易得餘者
難求兩數増減並皆無犯又無犯者
謂最初犯人或癡狅心乱痛惱所緾
作減六年敷具學處第十四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
諸苾芻多畜敷具共相謂曰大德此
褥太長卽便棄却更作餘者此褥太
短此太小此太寬此揔破碎不堪料
理並棄故造新彼由作褥事務繁重生
過同前諸少欲者共生嫌賤具以上
事而白世尊世尊集衆問答呵責廣
說如前乃至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作新敷具縦心不樂應六
年持若減六年不捨故更作新者泥
薩祗波逸底迦此是世尊初爲制其
學處佛在曠野林住處是時嚴風勁
急苾芻患寒知事諸人所有臥具皆
六年持由制戒故不敢造新由忍寒
故所有營作悉皆停息尒時世尊知
而故問具壽阿難陀曰何故知事苾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三張去
[22-0168a]
芻營作停息阿難陀白佛言由佛爲
諸苾芻制其學處不滿六年不得更
作新敷具時營作苾芻敷具久冷不
堪寒苦爲此營功並皆停息佛告阿
難陀凡諸知事營作苾芻畜其敷具
雖未滿六年不免寒者彼苾芻應従
僧伽乞六年内更作敷具應如是乞
如常集僧巳其知事苾芻徃至衆中
礼僧足巳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
是白大德僧伽聽我某甲營作苾芻
於六年中不應更作敷具我苾芻某
甲於六年内欲従僧伽乞作新敷具
願大德僧伽與我苾芻某甲於六年
内更作新敷具是能愍者願慈愍故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若其僧伽體知彼人是可信者卽與
其法或令持舊敷具來至僧中若太
長者卽應截却若太短者以毛添之
太寬太狹准事料理若有破處應將
毛補若皆破碎不堪修補者僧伽應
與其法令一苾芻作白羯磨應如是
廣如百羯磨中說若知事苾芻僧伽與法於
六年内隨意當作勿致疑惑尒時世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四張去
[22-0168b]
尊讃歎持戒恭敬戒者隨順說法告
諸苾芻曰前是創制此是隨開乃至
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作新敷具縦心不樂應六
年持若減六年不捨故更作新者除
得衆法泥薩祗波逸底迦苾芻義如
上新者有二種廣說如前乃至此取
杆成雖情不樂應六年持者要湏滿
六年持若年不滿或捨不捨更作新
者得捨墮罪捨悔等法事並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於此年
中作新敷具卽於此歲更復造餘造
第二時得惡作罪成犯捨墮初造者
無犯雖非同年於第二歲更作餘褥
如是三四乃至五年更造新者得罪
同前其最初褥無犯若苾芻先有敷
具卽於此年更造餘者當年若了得
捨墮罪若當年不了乃至五年方始
了者得捨墮罪若苾芻於此年中造
新敷具未了更復造餘若倶了時云
我持前捨棄於後或可持後捨棄於
前後犯捨墮先造者無犯若初作未
了於第二年乃至三四五年若倶了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五張去
[22-0168c]
時云我持前我當捨後廣如上說若
苾芻巳造一褥卽於此年更造一褥
未了便休於第二年復更造一亦未了
休第三第四第五年亦如是其未了
者得五惡作罪初作者無犯若苾芻
巳造一褥卽於其年更不造褥乃至
第五年亦不作褥然至六年方更造
者無犯又無犯者
謂最初犯人癡狅心乱痛惱所緾
作新敷具不爲壞色學處第十五佛
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尒時
世尊得無上智巳於其四方有大名
稱皆聞中國有佛出世時北方商人
聞佛出世若有人能興供養者得大
果報得大利益名稱遠聞資財巨富
聞斯事巳作如是念我今冝應持諸
貨物徃室羅伐城一得求利潤二得
礼覲世尊作是念巳便與五百商人
將北方貨物徃趣中國時諸商人至
室羅伐安貨物巳卽便徃詣給孤獨
長者所作如是言長者當知我等今
欲礼覲世尊長者答曰善哉善哉能
生妙意如來應正遍知是應礼敬一切有
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六張去
[22-0169a]
實難會遇時乃一現如烏曇跋羅華
作是語巳長者卽便將彼五百商人
徃詣佛所頂礼佛足在一面坐尒時
世尊卽爲長者及五百商人宣說法
要示教利喜令信樂巳默然而住時
諸商人聞法歡喜礼佛而退卽便徃
詣者宿苾芻而申礼敬復欲遍觀房
舎及大衆苾芻時給孤獨長者將諸
商人周遍觀看時彼商人見諸苾芻
於牀褥上尼師但那中閒穿破問長
者曰何意諸大耆宿苾芻尼師但那
中閒穿破長者報曰諸尊宿苾芻夜
多端坐乃至天明由此因緣並多穿
壞時諸商客極生敬重便將五百妙
疊奉施衆僧時諸苾芻旣得疊巳作
新尼師但那所有故者近一舊房安
在露地㧾爲一聚尒時有一長者請
佛及僧就家設供時諸苾芻時至皆
去唯佛世尊獨留在寺令人取食然
佛世尊有五因緣不赴請處云何爲
五一爲宴默而居二爲諸天說法三
爲觀察病者四爲看諸臥具五爲苾
芻制其學處此中世尊意欲看其臥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七張去
[22-0169b]
具幷欲爲諸苾芻制其學處不赴請
家尒時世尊苾芻出後未久之湏便
持戶錀隨處經行周遍觀察詣一舊
房見諸苾芻以故尼師但那聚之一
處糞掃和雜狼藉在地世尊見巳作
如是念諸有施主深心信敬如巳血
肉割以相供修諸福業然諸苾芻捨
故敷具非量受用無愛護心隨處乘
擲尒時世尊取故敷具翻轉抖擻安
在架上便於房外洗手濯足房中端
坐時取食苾芻持食來至徃世尊所
世尊法尒共取食苾芻歡喜言問諸
苾芻衆飮食好不得飽滿不取食苾
芻白言世尊大衆皆得飮食飽滿世
尊食巳洗手濯足還入房中寂默而
住世尊晡時従定起巳徃大衆中就
座而坐告諸苾芻曰汝等去後未久
之湏我持戶錀隨處經行周遍觀察
詣一舊房見諸苾芻以故尼師但那
聚之一處糞掃和雜狼藉在地我時
見巳作如是念諸有施主深心淨信
如巳血肉割以相供修諸福業然汝
苾芻於故敷具非量受用無愛護心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八張去
[22-0169c]
隨處棄擲此非善事汝諸苾芻若於
他信心施物稱量愛護順時知足而
受用者斯曰善哉尒時世尊讃歎愛
護順時知足受用信施巳告諸苾芻
廣說乃至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作新尼師但那應取故者
堅處縦廣佛一張手帖新者上爲壞
色故若苾芻作新尼師但那不以故
者帖新者上爲壞色故泥薩祗波逸
底迦苾芻義如上新有二種一謂新
作二謂新得此中意取新作尼師但
那者謂是敷具作者謂自作或使他
言故尼師但那一邊者謂於舊尼師
但那割取一邊堅好之處佛一張手
者謂大師也其一張手當中人一肘
半帖新者上者謂刺在新者上爲
色故者爲欲令其得堅牢故若不帖
者得泥薩祗波逸底迦其捨悔法式
並如上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以故尼
師但那如佛一張手帖著之時若減
一指半指者亦得泥薩祗波逸底迦
無犯者若以故者遍覆新者或揔破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九張去
[22-0170a]
碎不堪補帖新尼師但那者無犯又
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狅心乱痛惱
所緾
自擔負羊毛學處第十六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
六衆苾芻共相議日難陀鄔波難陀
彼諸黑鉢者以猕猴脂用塗其足凡
欲云時得將行利養遠行初至復得
供給多人愛敬衆所識知然而我等
喻若井蛙曾不遊行欲何所獲我等
亦可四出遊行餘伴問曰當何所之
鄔波難陀曰我今暫出求覓商旅復
作是念我等衆徒若倶去者我之所
有門徒眷屬施食之家悉被諸餘黑
鉢侵奪冝留一人餘隨意去復共籌
議誰當住此大德鄔陀夷令其看守
所得之利迴還共分鄔陀夷答曰我
住於此自餘五人出求商旅見有多
人向泥波羅國苾芻問曰仁等何之
答言我等欲向泥波羅國苾芻曰我
等亦欲墮行商客曰聖者泥波羅國
地多磽确如駱駝脊仁等未必樂住
於彼苾芻曰我且共去試觀彼土聖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張去
[22-0170b]
者若如是者可共隨行卽與商人隨
路而去時彼苾芻旣至彼國皆無愛
樂便於他日徃至廛中問諸商客君
等何時欲歸本國商人曰豈復聖者
情不樂耶苾芻曰我初來到卽於是
曰情無歡愛報言聖者我等貨物尙
未交易不及言歸我有親知欲還中
國當爲囑彼可共同行苾芻答言斯
成善事然泥波羅國有兩種賤貨謂
羊毛雄黃時諸商客多買羊毛車載
而去諸苾芻衆亦與同行然六衆苾
芻性畏塵坌或在前去或在後行時
六衆苾芻徐行在後於商旅内有一
毛車忽然軸折時諸商人共相議曰
我等今時若料理軸者其聲遠聞必
有賊至先當殺我後將財物我等冝
應持其精貨棄載而行作是議時六
衆便至問言仁等何意懷憂不進而
住報言聖者我車軸折具以前事而
並告知六衆問曰豈可棄羊毛耶報
言棄去六衆報曰若其君等見容許
者我爲作帩或作靴氈或作立幡我
當隨力盡持少多商人報曰隨意皆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一張去
[22-0170c]
取於我無用時難陀鄔波難陀共相
議曰今者豐饒糞掃之物時彼五人
所有衣鉢令一人負其餘四人接草爲
索束爲四擔隨路持行時諸商人見
而報曰聖者我欲雇人來取其毛今
時聖者並悉將至我欲酬價還取其
毛苾芻報曰汝無識物我等豈是客
作人耶汝若如是我當棄却商人報
曰我等戲言辛無見責可持而去時
商旅内有外道同行調六衆曰此之
重擔何處當解得幾利潤六衆聞巳
忿而報曰破汝腹内蹯汝頭上我擔
方解兼收其利彼便緘口默而無對
六衆議曰我等若在商侣中行多招
譏調我等應可在前而去至一聚落
處多賊盜彼之村隅令人遠望遥見
六衆擔來普相告曰仁等當知有象
軍至諸人見巳咸皆驚怖棄其家宅
走入林中留諸强壯防守村邑共相
告曰彼非象軍是駱駝也又曰彼非
駱駝應是牛駄又云彼非牛駄是人
擔物旣近村巳知是苾芻告言聖者
奇特大擔有異常人能使村坊並皆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二張去
[22-0171a]
走散六衆報曰汝無識者見有擔來
怖云是賊賊若知者當來刧掠汝鎭
驚走所有家業並悉持將彼聞默尒
于時六衆見是事巳便相謂曰難陀
鄔波難陀我等若隨路行多招譏調
可於荒野望直而行卽便棄道而去
時稅関人隨處看守旣見擔至而告
之曰君等商人屢爲偸稅不輸稅直
竊路而行六衆報曰無智者汝將我
是偸稅商人問云仁等是何答云我
是六衆苾芻彼卽報云聖者隨去復相
議曰我等若至逝多門者諸黑鉢類
共調弄我冝取小門持擔而入旣入
小門有摩訶羅見而問曰汝客擔人
何因破籬而入寺内報言老叟汝將
我是客擔人耶問言仁等是何答云
我是苾芻問云聖者是六衆耶報言
我是卽云善來善來大德時彼旣入
以諸毛擔惣置寺中悉積如山見者
稱異問言具壽仁等能持如斯重擔
豈不畏彼世俗譏嫌卽便報曰我口
豈唯噉食有調弄者三倍弄之
時少欲苾芻共生譏議作如是語云
何苾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三
張去
[22-0171b]
芻持是重擔所應恥事更以爲能而
起高慢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
尊世尊尒時集苾芻衆廣說如前制
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行路中得羊毛欲湏應取
若無人持得自持至三踰繕那若過
者泥薩祗波逸底迦苾芻者謂是六
衆若更有如是流類行路者謂在道
中得羊毛者謂是他物欲湏者謂有
所作應取者謂隨意持取至三踰繕
那者指其里數謂無別人過此持去
者犯捨墮捨墮之法廣如前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謂七極微成一
微塵此七成銅塵此七成水塵此七
成免毛塵此七成羊毛塵此七成牛
毛塵此七成隙遊塵此七成蟣此七成虱
此七成穬麦此七成一指二七四指
成一肘三肘半成一人四肘成一弓
五百弓爲一拘盧舎八拘盧舎爲一
踰繕那若有七村一一村閒有一拘
盧舎持毛去時行至半路皆得惡作
罪若至村時皆得捨墮罪若従村處
徃曠野時半半拘盧舎得惡作一切
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四張去
[22-0171c]
罪滿滿拘盧舎得捨墮罪若在曠野處
齊三踰繕那無犯過此犯捨墮若爲
作帩及作布羅或立幡等密而持去
者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
狅心乱痛惱所緾
使非親尼治羊毛學處第十七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
六衆苾芻共相告日我今冝可分所
持毛難陀問曰可爲幾分其大德鄔
陀夷留住於此亦與分不時鄔陀夷
聞斯語巳便作是念我之徒侣多獲
利養作何方便得彼分耶問言仁等
何所籌量其所得者各還自入仁得
仁分我得我分鄔波難陀聞斯說巳
作如是念世尊法主今住於此諸來
利養必是多得爲此鄔陀夷作如是
語我等昔來常是六衆豈可令日爲
五衆耶應爲六分平等與之難陀曰
作分者闡陀報曰大德鄔陀夷久
息於此冝可令彼爲我分張衆皆稱
善時鄔陀夷摠爲六分便將巳物安
自房中阿說迦曰大德鄔陀夷此所
得物將來共分鄔陀夷曰具壽従汝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五張去
[22-0172a]
等去來二十貝齒亦不曾得若不信
者大衆現在及同梵行者何不問之
補㮈伐素曰豈知鄔陀夷欺弄我等
鄔陀夷曰若得多物不共分者斯爲
欺弄我少貝齒尙不曾得何成欺弄
時彼五人聞巳皆默時鄔陀夷作是
念我今多得羊毛遣誰料理若與作
家彼是難信無戒行故或容倶失若
與十二衆尼彼亦難信爲人細筭將
充比來餠果之直其逵摩陀那苾芻
尼善持經藏所有眷屬亦復持經讀
誦勤心修諸善品我與毛者經歷多
時不能事訖其喬荅彌善持律藏所
有門徒亦皆持律思量持犯商攉重
輕我若付毛亦不能得其大世主靜
慮爲心所有門人皆修寂定稍有容
暇得請治毛作是念巳時大世主來
礼世尊鄔陀夷見而問曰喬答彌如
世尊說具禁戒者隨心所念事皆得
成由淨戒力獲果如是斯由善說何
以得知我適生念善哉大世主喬答
彌若來大好今者得來深遂我願問曰大德欲何所
爲答曰我有少許羊一切有部毗奈
耶卷苐二十一苐十六張去
[22-0172b]
毛事湏料理能爲作不彼便答曰聖
者我本故來礼世尊足若見佛巳當
令二尼就房相見所料理物付與將
來時鄔陀夷所有羊毛繫爲兩束安
房門後時喬答彌礼世尊巳欲還尼
寺便遣二尼就房取物白言大德聖
者喬答彌遣取羊毛報云於門扇後
有兩束毛可持將去彼卽入門欲持
毛去以手牽挽尙不能動彼二報言
聖者毛中豈有磨石耶鄔陀夷曰汝
等少年豈可脊折時鄔陀夷以毛小
指擎一束著一頭上復以一束著一
腰閒時彼二尼頭痛腰疼辛苦至寺
旣至寺巳棄之于地委臥在牀餘苾
芻尼見而問曰汝等二人豈脊折耶
將少羊毛現大疲苦報諸尼曰若壯
於我試擎起看彼便欲擧竟不能動
諸尼報曰此毛束内有磨石耶二尼息
定便開毛束遂成大聚諸尼見巳揚
聲大笑時大世主聞其笑聲問曰汝
諸具壽豈顚倒耶頭髪剃却腋下髻
生至於今時不能寂靜何事諠笑諸
尼報曰聖者大德鄔陀夷云少許羊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七張去
[22-0172c]
毛尙致如是若言多者其欲如何大
世主曰諸妹彼行惡行於佛教中常
作毀壞如好河岸崩令墮落然佛所
說有二善人一謂不許其事二謂許
巳令與此旣許言事湏周畢汝等若
能共料理者隨取多少事了送還其
毛旣多卒難事畢時鄔陀夷作是念
其大世主常樂寂靜勿使諸尼將充
餠價思歎而住時有二尼料理手訖
送與鄔陀夷報云聖者我送毛來欲
著何處鄔陀夷曰汝等尙有餘心擬
還我物便報尼曰大妹可著房中彼
置房内捨之而去餘毛汝訖亦皆送
至其大世主爲料理毛手皆赤色如
染緋師便詣佛所礼佛足巳在一面
坐尒時世尊見其手赤問言喬答彌
何因手赤如客染師白佛言大德如
佛所言應作不作翻作餘事今我爲
之佛言大世主所作何事時喬答彌
以其事而白世尊佛告阿難陀曰
諸苾芻使非親尼治羊毛耶阿難陀
曰大德諸苾芻令彼料理尒時世尊以此因
緣集苾芻衆問鄔陀夷曰汝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八張去
[22-0173a]
實令非親尼料理羊毛耶白言實尒
尒時世尊種種呵責鄔陀夷巳廣說
如上乃至我今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使非親苾芻尼浣染擘羊
毛者泥薩祗波逸底迦若苾芻者謂
鄔陀夷使非親尼者親非親義如上
說羊毛者非餘毛也浣者乃至一入
水染者乃至一入染汁擘者乃至一
片泥薩祗波逸底迦者廣如上說此
中犯相者苾芻於非親尼作非親想
或復生疑令浣羊毛或染或擘並犯
捨墮或浣染不擘或浣擘不染或染
不浣擘亦犯捨墮若於親尼作非親
想或復生疑令作三事料理羊毛並
得惡作餘如上說若親親想無犯又
無犯者謂初犯人或癡狅心乱痛惱
所緾
捉金銀等學處第十八
佛在王舎城竹林中時有聚落主居
士名曰寶髻來詣佛所頂礼佛足在
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曾於近日在大
衆中王及諸臣並皆集會有作是問
仁等頗知沙門釋子得受捉金銀不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十九張去
[22-0173b]
有人說言苾芻得捉復有說言苾芻
不合此二所陳誰爲稱理誰不稱理
誰是法言誰非法言誰是謗佛誰爲
不謗誰是勝人所恥誰非勝人所恥
世尊答日居士若彼說言沙門釋子
得受捉金銀者斯不稱理斯非法言
斯爲謗我是勝人所恥異斯名善何
以故居士然實苾芻不得受捉金銀
之物若有苾芻不受捉金銀者是沙
門法是釋迦子是純善法第二第三
我如是說若受捉者斯非沙門非釋
迦子非純善法第二第三我如是說
居士言大德我意如是若苾芻不受
捉金銀之物斯眞沙門善釋迦子若
受捉者非眞沙門非釋迦子世尊告
曰善哉善哉居士如汝意解是善分
別時寶髻居士聞佛說巳歡喜信受
礼佛而退尒時阿難陀住佛背後爲
佛扇涼居士纔去命阿難陀曰汝今
冝去近此所有諸苾芻衆悉皆令集
常食堂中時阿難陀奉佛教巳悉皆
喚集還詣佛所礼佛足巳在一面立
白佛言世尊我奉佛教近此苾芻悉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張去
[22-0173c]
皆喚集在食堂中唯佛知時尒時世
尊詣食堂中在大衆前就座而坐告
諸苾芻曰有聚落主名曰寶髻來至
我所礼我足下在一面坐作如是白
廣說如上乃至辭我而退汝諸苾芻
彼聚落主於王衆中作師子吼決定
而說沙門釋子不合受捉金銀錢等
我亦說言沙門釋子不應受捉金銀
錢等是故諸苾芻若爲修營房舎等
事應求草木車乘人功然不應求金
銀錢等我不說言得有方便令諸苾
芻畜捉金等此是緣起尙未制戒佛
在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六衆苾芻自
手捉金銀錢或教他捉造作房舎或
置床座上時外道見生嫌賤言此沙
門釋子自手執捉金銀錢等或教他
捉廣說如上諸餘俗人亦皆如是斯
與我等有何別處云何令他婆羅門
居士等深生敬信持諸飮食惠此禿
人時諸苾芻聞是說巳以此因緣具
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苾芻衆廣
說如前問六衆曰汝實自捉或教人
捉金銀錢等耶答言實尒世尊如上一切有部
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一張去
[22-0174a]
種種呵責巳乃至制其學處應如
是說
若復苾芻自手捉金銀錢等若教他
捉泥薩祗波逸底迦若復苾芻者謂
六衆類首手者謂以手捉金銀者謂
金銀及貝齒錢者金等錢教人亦尒皆
犯捨墮捨悔之法廣說如上此中犯
相其事云何若教他取時其事不同
有十八種咸成其犯謂告彼云
汝取此物汝於此取汝取此尒許
汝將此物汝於此將汝將此尒許
汝置此物汝於此置汝置此尒許
汝取彼物汝於彼取汝取彼尒許
汝將彼物汝於彼將汝將彼尒許
汝置彼物汝於彼置汝置彼尒許
言汝取此物者謂金銀等於可見處
教他取得惡作罪捉擧之時犯捨墮
罪言汝於此取者謂於諸帒及鐵木
等箱噐之中教他取物得罪同前言
汝取此尒許者謂百十億等教他取
物得罪同前
言汝將此物者謂金銀等物教他將
來得罪同前言汝於此將者謂於帒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二張

[22-0174b]
等箱噐之中教他取物得罪同前言
汝將此尒許者謂百千億等教他取
時得罪同前言汝置此物者謂金銀
等教他置時得罪同前言汝於此置
者謂於箱噐等中而安置之得罪同
前置此尒許者謂百千億等教他置
時得罪同前此九皆據可見之處教
他作也
言汝取彼物者謂金銀等於不見處
教他取物得惡作罪捉擧之時犯捨
墮罪言汝於彼取者謂於諸帒及鐵
不等箱噐之中教他取物得罪同前
言汝取彼尒許者謂百千億等教他
取物得罪同前言汝將彼物者謂
金銀等物教他將來得罪同前言汝
於彼將者謂於帒等箱噐之中教他
取物得罪同前言汝將彼尒許者謂
百千億等教他取時得罪同前言汝
置彼物者謂金銀等教他置時得罪
同前言汝於彼置者謂於箱噐等中
得罪同前言汝置彼尒許者謂百千億
等教他置時得罪同前此九皆據不
可見處教他作也若苾芻自捉金銀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七苐二十三張去
[22-0174c]
錢貝齒者犯捨墮若苾芻捉成未成
金銀者犯捨墮苾芻捉文相成就金
銀錢貝齒者犯捨墮苾芻觸末尼寳
璧琉璃寶犯捨墮苾芻捉方圀共所
用錢犯捨墮若捉非方國所用錢得
惡作罪若捉赤銅鍮石銅鐵鈆錫者
無犯如是世尊爲諸聲聞制學處巳
佛在逝多林于時占波國有一長者
在此城住深信純善以上妙物而行
惠施時彼長者爲佛及僧造立住處
門戶窗牖欄楯交飾殊妙莊嚴令人
樂見爲生天路多諸僧衆在此安居
旣安居了隨意事訖白長者曰我等
今欲向室羅伐城礼大師足及諸耆
宿尊老苾芻現闕衣服時當見施長
者報言聖者此處之人無上妙衣疊
今聞商侣將欲到來待來至時買以
相惠苾芻言長者若無好物與麤惡
者長者答曰聖者我之立性常施好
物云何於今以惡物與若不待者衣
直之錢可將持去答言長者世尊制
戒遮我捉錢長者報曰若如是者我寧
不施不能以惡物惠人時諸苾芻一切有部毗
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四張去
[22-0175a]
竟無所獲捨之而去隨路而進至室
羅伐城諸苾芻見而告之曰善來善
來具壽豈非汝等於安居處多得衣
服云何著此麤破衣服而至此耶彼
便答曰無衣可得苾芻曰仁在何處
而作安居答曰在占波國又問依誰
而住答曰某甲長者諸苾芻曰聞彼
長者好施上衣豈不施耶答曰祗緣
此故我不得衣苾芻問日有何所以
時彼苾芻具陳其事諸苾芻聞巳白
佛佛作是念諸有敬信婆羅門長者
居士等歡喜欲施苾芻衣價我諸弟
子情欲得衣我應作法令諸苾芻得
無癈闕告諸苾芻曰若有他施衣價
欲湏便受受巳卽作彼人物心而持
畜之然諸苾芻應可求覓執事之人
苾芻不知欲覓何人佛言應求寺家
人或鄔波索迦寺家人者謂是淨人
鄔波索迦者謂受三歸五戒應問彼
云汝能爲我作施主不若言能者卽
作委寄此人心而畜其物應使人持
不應自捉時有苾芻向他方處作如
是念我今至此未有施主起追悔心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五張去
[22-0175b]
以事白佛佛言縦令遠去但令彼
命存巳來常是施主時有苾芻未求
得施主他施與物苾芻疑惑不敢受
之以事白佛佛言應受受巳持物對
一苾芻作如是語具壽存念我苾芻
某甲得此不淨物我當持此不淨之
物換取淨財如是三說隨情受用勿
致疑心時有施主於邊隅處造寺施
僧時時有賊來相驚怖彼諸苾芻空
而去便有賊來取寺家物佛言若
僧伽物若窣覩波物所有金銀錢寶
等應牢藏擧方可移去佛言遣藏苾
芻不知欲遣誰藏佛言若淨人若鄔
波索迦令其藏擧彼藏擧者便偸其
物佛言有深信鄔波索迦令其藏擧
若無深信應使求寂求寂若無苾芻
自手應爲藏擧苾芻不知若爲藏擧
佛言應可穿坑不知使誰佛言應使
淨人若鄔波索迦彼便偸物應令信
者此若無者應令求寂求寂若無應
自穿掘賊去之後應可如前而取其
物還與僧伽佛言如我爲難所開事
者難去之後則不應行若當行者得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六張去
[22-0175c]
惡作罪又無犯者謂初犯人或癡任
心乱痛惱所緾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佘耶卷第二十一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一切有部毗奈耶卷苐二十一苐二十七張去
[22-0176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