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16 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 (TKD)


[21-0679c]
國爾時波斯匿王立如是法若
佛在衹洹我當日日徃時王聞佛在
祗洹卽勅御者嚴駕御者受教嚴駕
巳辦白言大王嚴駕巳竟王自知時
王卽乘乘出城向祗洹王在乘上六
羣比丘爲王說法言大王色無常受
想行識无常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
行頭陀見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訶
責云何名比丘人在乘上步爲說法
諸比丘以是事向佛廣說佛語諸比
丘人无病乘乘不應爲說法應當學
若不病乘乘爲說法突吉羅爲病人
說法不犯八十五又時
王在前行六羣比丘隨後行爲說法
言大王色無常受想行識无常佛語
諸比丘人不病在前行不隨後爲說
法應當學若爲不病在前行人說法
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八十六又時
王在道中行六羣比丘在道外
[21-0680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張職爲王
說法言大王色无常受想行識無常
佛語諸比丘若人不病在道中行比
丘在道外行不應爲說法應當學若
自在道外爲道中行不病人說法突
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八十七諸王
行法持牀榻自隨王在高牀上坐六
羣比丘立爲說法大王色受想行識
无常佛語諸比丘従今無病人坐比
丘立不爲說法應當學若自立爲坐
不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
八十八王於
六羣比丘无大恭敬心六羣比丘或
得卑小坐處王自坐高處六羣比丘
在卑下處爲王說法言大王色受想
行識無常佛語諸比丘人無病在高
處自在下處不爲說法應當學若自
在下處爲高處不病人說法突吉羅
爲病人說法不犯八十九有時
王身大坐久便臥六羣比丘坐爲說
法言大王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
丘人無病臥比丘坐不爲說法應當
學若自坐爲臥不病人說法突吉羅
爲病人說法不犯九十
[21-0680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張職有時
王覆頭六羣比丘爲王說法言大王
色受想行識無常佛語諸比丘不爲
覆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覆頭
不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
九十一有時
王裹頭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王色
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爲裹
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不病裹
頭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
九十二有時
王肘隱人肩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
王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
不應爲肘隱人肩者說法除病應當
學爲肘隱人肩不病人說法突吉羅
爲病人說不犯九十三有時
王叉腰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王色
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爲叉
腰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不病叉
腰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
九十四有時
王左右抄衣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
王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
爲左右抄衣人說法除病應當
[21-0680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四張職學若
爲左右抄衣不病者說法突吉羅爲
病人說法不犯九十五有時
王偏抄衣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王
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爲
偏抄衣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偏抄
衣不病爲說法突吉羅爲病者說法
不犯九十六有時
王以衣覆右肩全擧左肩上六羣比
丘爲王說法言大王色受想行識无
常佛語諸比丘不爲以衣覆右肩全
擧左肩上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
以衣覆右肩全擧左肩上不病人說
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九十七有時
王著革屣六羣比丘爲說法言大王
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爲
著革屣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著
革屣不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者說
法不犯九十八有時
王著屐六羣比丘爲王說法言大王
色受想行識无常佛語諸比丘不爲
著屐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著屐
不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
九十九
[21-0681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五張職有時
佛與无量百千萬衆恭敬圍繞說法
波斯匿王眷屬有捉扙者捉蓋者捉
刀者捉盾者捉弓箭者六羣比丘別
爲說法是衆中有堪得道者以衆作
二叚故心散乱不得道諸佛當法不
一心衆生不爲說法佛卽爲王種種
說法示教利喜示教利喜巳默然王
知佛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巳従坐起
頭面礼佛足右繞而去王去未久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以種種因緣呵責
六羣比丘云何名比丘爲捉杖不病
人說法若捉蓋捉大刀小刀盾弓箭
種種器仗人說法種種訶巳語諸比
丘不爲捉杖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
爲捉杖不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者
說法不犯不爲捉
蓋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捉蓋不
病人說法突吉羅爲病人說法不犯
一百一不爲捉
刀人說法除病應當學若爲捉刀人說
法突吉羅不爲捉刀人說法不犯
一百二不爲捉
盾捉弓箭人說法除病應當
[21-0681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六張職學若
爲捉盾弓箭人說法突吉羅不爲捉
盾弓箭人說法不犯一百三佛在
王舎城爾時六羣比丘徃語守菜園
人言汝與我等菜問言與價不答言
我乞無價守菜人言索菜空與者我
等云何得活六羣比丘言不與我耶
答言不與六羣比丘餘時大小便洟
唾菜上臭爛死壞中菜人言誰之所作
六羣比丘徃語守菜人言汝知誰汙
汝菜答言不知六羣比丘言我等所
作隨汝索菜不與我等故作如是事
六羣比丘勇健多力不大畏罪守菜
人不能奈何諸居士訶責言沙門釋
子自言善好有德菜上大小便洟唾
如王如大臣佛聞是事語諸比丘不
得菜上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若不
病大小便洟唾菜上突吉羅若病不
一百四佛在
王舎城爾時六羣比丘徃語浣衣人
言與我浣衣問言與價不答言無價
浣衣人言有浣衣不與價者我等空
浣衣云何得活六羣比丘言不與我
浣耶答言不與汝浣六羣比丘
[21-0681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七張職到淨
水中浣衣處大小便洟唾諸浣衣人
以先心謂水清淨浸衣著中卽臭失
色浣衣人念誰作是事六羣比丘餘
時徃問汝等知不誰汙是水答言不知
六羣比丘言我等所作以汝不與我
浣衣故作是事六羣比丘勇健多力
不大畏罪諸浣衣人不能奈何諸居
士訶責言諸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
德淨用水中大小便洟唾是中有比
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
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
因緣訶責六羣比丘云何名比丘淨
用水中大小便涕唾佛但訶責而未
結戒又佛在舎衞圈爾時舎衞城中
有一大池名湏摩那多人所用六羣
比丘共相謂言可徃湏摩那池上看
皆言隨意卽共徃池上看便大小便
洟唾池中諸居士訶責言是沙門釋
子不善更无大小便處耶乃到是淨用
水中大小便洟唾是中有比丘少欲
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
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因緣訶
責言云何名比丘淨用水中
[21-0682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八張職大小
便洟唾佛種種因緣訶巳語諸比丘
不應淨用水中大小便洟唾除病應
當學若不病淨用水中大小便洟唾
突吉羅病者不犯一百五佛在
舎衞國爾時六羣比丘立大小便佛
聞是事語諸比丘不得立大小便除
病應當學若不病立大小便突吉羅
若病不犯一百六佛在
舎衞國有一居土請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居士知佛受巳従坐起頭
面礼佛足右繞而去還自舎通夜辦
種種多美飮食早起敷座處巳遣使
白佛時到食具巳辦佛自知時六羣
比丘與十七羣比丘常共相違鬪諍
時十七羣比丘次守僧坊六羣比丘
次與迎食六羣比丘共相謂言我等
今日故斷十七羣比丘食有言云何
斷答言但來當知六羣比丘到十七
羣比丘所索鉢言與汝迎食分卽隨
佛及僧至所請家六羣比丘先食巳
迎十七羣比丘食分便出出巳便作
餘事經過餘處諸知識家見巳出城
或坐樹下或在岸上井上池上
[21-0682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九張職多
人衆處住時十七羣比丘年少飢急
共相謂言食何故遟又相謂言上祗
洹門外大樹上遥看見不時有一比丘
上樹看見言在某樹下井上岸下多
人衆中住至日垂中額上流汗方來
喚言汝取食分問言何故遟耶答言
我等得食便出問言汝等不在某樹
下岸下多人衆中住耶而言得食便出
六羣比丘言誰道耶十七羣比丘言
我上樹上見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
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訶責言云何
名比丘佛未聽上樹而上種種因緣
訶巳向佛廣說佛知故問十七羣比
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
種種因緣訶責十七羣比丘云何名
比丘我未聽上樹而上種種因緣訶
巳語諸比丘樹過人不應上除急因
緣應當學若比丘上過人樹无急因
緣突吉羅若急因緣不犯一百七衆學法竟
滅諍法初佛
在王舎城爾時六羣比丘酄檀越作
浴巳辦浴具有客比丘冥來脫衣著
諸衣上入浴室洗有因緣故衣服
[21-0682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張職雜
錯客比丘洗巳出於本處取衣出外
看是他衣作是念此衣當還本處更
覓我衣還入衣處六羣比丘常與善
好比丘相違見客比丘入巳語客比
丘言汝巳出何故來還答言我後來
脫衣著諸衣上入浴室洗有因緣故
衣服雜錯先洗浴巳出取衣出外看
非我衣作是念此衣當還本處更覓
我衣是故來還六羣比丘言不如汝
言汝以偸心取取巳心悔欲著本處
汝見罪不答言不見六羣比丘共相
謂言此云何直爾不自言罪當與作
不見擯六羣比丘卽爲作不見擯擯
是客比丘客比丘作是念六羣比丘
爲我作不見擯无因緣本末我不自
言罪我今何不徃舎衞國詣佛所是
比丘於王舎城隨意住巳持衣鉢遊
行向舎衞國詣佛所諸佛常法有客
比丘來以如是語勞問忍不足不乞
食不乏道路不疲耶尒時佛問客比
丘忍不足不乞食不難道路不疲耶
客比丘言忍足乞食不難道路不疲
卽以上事向佛廣說佛知故問是
[21-0683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一張職
比丘六羣比丘何故與汝作不見擯
比丘白佛言世尊无因緣本未我不
自言罪强爲我作不見擯佛言若六
羣比丘无因緣本未汝不自言罪强
爲汝作不見擯若汝莫愁憂我當
與汝作法伴佐助汝佛言従今聽自
言滅諍法用是自言滅諍衆僧中種
種事起應滅自言滅諍有十種非法
十種如法十種非法者若比丘犯波
羅夷罪自言不犯衆僧問言汝自說
犯不自言不犯是名非法又比丘犯
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舎尼
突吉羅自言不犯衆僧問言汝自說
犯不自言不犯是名非法又比丘不
犯波羅夷自言我犯衆僧問言汝自
說犯波羅夷不自言我犯波羅夷是
名非法又比丘不犯僧伽婆尸沙波
逸提波羅提提舎尼突吉羅自言我
犯衆僧問言汝自說犯不自言我犯
是名十非法十種如法者有比丘犯
波羅夷自言我犯波羅夷衆僧問言
汝自說犯不自言我犯是名如法又
比丘犯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
[21-0683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二張職提
舎尼突吉羅自言我犯衆僧問言汝
自說犯不自言我犯是名如法又比
丘不犯波羅夷自言不犯波羅夷衆
僧問言汝自說犯不自言不犯是名
如法又比丘不犯僧伽婆尸沙波逸
提波羅提提舎尼突吉羅自言不犯
僧問言汝自說犯不自言不犯是
名十如法自言一法爾時六
羣比丘聞是事我等王舎城中作不
見擯比丘到舎衞國諸比丘共事共
住我等當徃舎衞國六羣比丘隨意
住王舎城巳持衣鉢徃舎衞國詣佛
所爾時多有比丘祗洹門間空地經
行六羣比丘見巳問言我等王舎城
與不見擯比丘來到舎衞國汝諸比
丘共事共住耶諸比丘答言佛以自
言滅諍滅是事六羣比丘言此事不
滅惡滅我等不現前故爾時六羣比
丘佛聽自言滅諍法違逆不受謗佛
知見事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
陀聞是事心不喜作是言云何名比
丘世尊聽自言滅諍法違逆不受謗
佛知見事種種因緣訶巳向
[21-0683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三張職
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因
緣訶責六羣比丘云何名比丘我聽
自言滅諍法違逆不受謗如來知見
事種種因緣訶巳語諸比丘従今聽
現前滅諍法用是現前滅諍僧中種
種事起應滅現前滅諍有二種非法
二種如法二種非法者有非法僧約
勅非法僧令折伏與現前滅諍又非
法僧約勅非法三人令折伏與現前
滅諍又不如法僧約勅不如法二人
一人令折伏與現前滅諍又不如法
三人約勅不如法三人令折伏與現
前比尼又不如法三人約勅不如法
二人一人僧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
不如法二人約勅不如法二人一人
僧三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不如
法一人約勅不如法一人僧三人二
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是名一非法
現前比尼法又不如法僧約勅如法
僧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不如法僧
約勅如法三人二人一人令折伏與
現前比尼又不如法三人約勅如法
三人二人一人僧令折伏與現前比
[21-0684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四張職
尼又不如法二人約勅如法二人一
人僧三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不
如法一人約勅如法一人僧三人二
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是名二非法
現前比尼法二種如法現前比尼者
有如法僧約勅如法僧令折伏與現
前比尼又如法僧約勅如法三人二
人一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如法
三人約勅如法三人二人一人僧令
折伏與現前比尼又如法二人約勅
如法二人一人僧三人令折伏與現
前比尼又如法一人約勅如法一人
僧三人二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是
名一如法現前比尼法又如法僧約
勅不如法僧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
如法僧約勅不如法三人二人一人
令折伏與現前比尼又如法三人約
勅不如法三人二人一人僧令折伏
與現前比尼又如法二人約勅不如
法二人一人僧三人令折伏與現前
比尼又如法一人約勅不如法一人
僧三人二人令折伏與現前比尼是
名二種如法現前比尼
[21-0684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五張職佛
在王舎城爾時長老陀驃力土子爲
彌多羅比丘尼以無根波羅夷謗故
若僧若三人二人一人常說是事爾
時陀驃力士子以是事語諸比丘彌
多羅比丘尼以无根波羅夷謗我故
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說是事我當
云何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佛知故問陀驃力士子汝
實爲彌多羅比丘尼以无根波羅夷
謗故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說是事
汝向諸比丘說我當云何汝實爾不
答言寶爾世尊佛言従今聽憶念比
尼法用是憶念比尼法僧中種種事
起應滅有三種非法憶念比尼有三
種如法憶念比尼三種非法者有比
丘犯無殘罪自言犯有殘罪是比丘
従僧乞憶念比尼若僧與是比丘憶
念比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應與
滅擯故又如施越比丘狂癡心顚倒
故多作不清淨非法不隨順道非沙
門法是人還得本心先所作罪若僧
三人二人一人常說是事是人従僧
乞憶念比尼若僧與是人憶念比
[21-0684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六張職尼
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應與不癡比
尼故又如訶多比丘无慙无愧破戒
有見聞疑罪是人自言我有是罪後
言我無是罪是人従僧乞憶念比尼
若僧與是人憶念比尼是名非法何
以故是人應與實覓比尼故是名二
非法憶念比尼三如法者又比丘如
陀驃比丘爲彌多羅比丘尼無根波
羅夷謗故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說
是事是比丘従僧乞憶念比尼若僧
與是人憶念比尼是名如法何以故
是人應與憶念比尼故又如一比丘
犯罪是罪巳發露如法悔過除滅若僧
三人二人一人猶說是事是比丘従僧
乞憶念比尼若僧與是人憶念比尼
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應與憶念比
尼故又如比丘未犯是罪將必當犯
以是事故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說犯
是罪是比丘従僧乞憶念比尼若僧
與是比丘憶念比尼是名如法何以
故是人應與憶念比尼故是名三如
法憶念比尼佛如是語巳語諸比丘
汝等與陀驃比丘憶念比尼若更
[21-0685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七張職有
如是人亦應與憶念比尼憶念比尼
法者是陀驃比丘應従坐起偏祖右
肩脫革屣胡跪合掌言大德僧聽
我陀驃比丘爲彌多羅比丘尼以无
根波羅夷法謗故若僧三人二人一
人常說是事我今従僧乞憶念比尼
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莫復更說是事
僧憐愍故與我憶念比尼如是再三
乞爾時一比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
是陀驃比丘爲彌多羅比丘尼以无
根波羅夷法謗故僧三人二人一人
常說是事今陀驃比丘従僧乞憶念
比尼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莫復更說
是事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與陀驃
比丘憶念比尼若僧三人二人一人
莫復更說是事是名白如是白四羯
磨僧與陀驃憶念比尼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得憶念比尼比丘行
法者餘比丘不應出其過罪不應令
憶念不應従乞聽亦不應受餘比丘
乞聽若彼従乞聽得突吉羅若受他
聽亦得突吉羅若彼不聽若出過罪
若令憶念得波逸提
[21-0685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八張職
佛在舎衞國爾時有比丘名施越癡
狂心顚倒故多作不清淨非法不隨
順道非沙門法是人還得本心先所
作罪若僧三人二人一人常說是事
施越語諸比丘我本狂癡心顚倒故
多作不清淨非法不隨順道非沙門
法我今還得本心若僧三人二人一
人常說我本所作罪我今當云何諸
比丘以是事向佛廣說佛知而故問
施越汝實狂癡心顚倒故多作不清
淨非法不隨順道非沙門法汝還
得本心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說汝本
所作罪汝向諸比丘說我當云何汝
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言従今聽
不癡比尼用是不癡比尼僧中有種
種事起應滅不癡比尼有四種非法
四種如法四種非法者有比丘不癡
狂顚倒現癡狂相貌諸比丘僧中問
汝狂癡時所作令憶念不答言長老
我憶念癡故作他人教我使作憶夢
中作憶裸形東西走立大小便是人
従僧乞不癡比尼若僧與是人不癡
比尼是名四非法四如法者有比丘

[21-0685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九張職狂
癡心顚倒現狂癡相貌諸比丘問汝
憶念狂癡時所作不答言不憶念他
所教我作不憶夢中所作不憶裸形
東西走立大小便是人従僧乞不癡
比尼若僧與是人不癡比尼是名四
如法不癡比尼佛言従今聽不癡比
尼用是不癡比尼僧中種種事起應
滅爾時佛語諸比丘汝等與施越
比丘不癡比尼若更有如是人僧亦
應與不癡比尼與法者是施越比丘
應従坐起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
掌言大德僧聽我施越比丘本狂癡
心顚倒多作不清淨非法不隨順道
非沙門法我今還得本心若僧三人
二人一人說我先所作罪我今従僧
乞不癡比尼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莫
復更說是事僧憐愍故與我不癡
比尼如是再三乞爾時一比丘僧中
唱大德僧聽是施越比丘本狂癡心
顚倒多作不清淨非法不隨順道非
沙門法今得本心若僧三人二人一
人說先所作罪今施越比丘従僧乞
不癡比尼若僧三人二人一人莫
[21-0686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張職復更
說是事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施越比
丘不癡比尼若僧三人二人人莫復
更說是事白如是如是白四羯磨僧
與施越比丘不癡比尼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得不癡比尼行法者
餘比丘不應出其過罪不應令憶念
不應従乞聽亦不應受他比丘乞聽
若従彼乞聽得突吉羅若受他乞聽
亦得突吉羅若彼不聽便出過罪若
令憶念得波逸提四法佛在迦
維羅衞國爾時有比丘名訶哆无慙
無愧惡欲有見聞疑罪是比丘先自
言作後言不作諸比丘以是事向佛
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語諸比丘
従今聽實覓滅諍用是實覓比尼僧
中種種事起應滅實覓比尼有五種
非法五種如法五非法者有比丘犯
波羅夷罪先言不犯後言犯若僧與
是人實覓比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
人應與滅擯故有比丘犯僧伽婆尸
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舎尼突吉羅先
言不犯後言犯若僧與是人實覓
比尼是名非法何以故是人
[21-0686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一張職
隨所犯應治故五如法者有比丘犯
波羅夷先言犯後言不犯若僧與是
比丘實覓比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
人應與實覓比尼故若比丘犯僧
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舎尼突吉
羅先言犯後言不犯若僧與是比丘
實覓比尼是名如法何以故是人應
與實覓比尼故佛語諸比丘汝等與
訶哆比丘實覓比尼若更有如是比
丘者僧亦應與實覓比尼與法者一
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唱言大德僧
聽是呵哆比丘無慙無愧惡欲有見
聞疑罪先自言犯後言不犯以是故
僧與實覓比尼若僧時到僧忍聽與
訶哆比丘實覓比尼白如是如是白
四羯磨僧與訶哆比丘實覓比尼法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得實
覓比尼行法者是比丘不應與他受
大戒不得受他依止不應畜沙彌不
應受教誡比丘尼法若僧羯磨教誡比
丘尼不應教他僧所與作實覓比尼
罪更不應犯若似是罪及過是罪亦
不應作不應訶僧羯磨亦不應訶作
[21-0686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二張職羯磨
人不應擧清淨比丘不應令他憶念
不應相言不應従他乞聽欲出他罪
亦不應受他乞聽不應遮說戒不應
遮受戒不應遮自恣不應出清淨比
丘過罪恒自謙卑應調伏心行隨順
比丘僧意若不如是行法者盡形不
得離是羯磨五法佛在
倶舎彌國爾時俱舎彌諸比丘喜鬪
諍相言多少事起作是念若長老舎
利弗作斷事主者我等當得決了諸
比丘以是事向佛廣說佛知故問阿
難有闥頼吒比丘能受作斷事主不
阿難白佛言世尊有能受作斷事主
佛卽以是事集比丘僧語諸比丘従
今聽闥頼吒比丘作斷事主受是斷
事法如法如比尼如佛教現前除滅
闥頼吒有三種有身善口不善有口
善身不善有身善口善身善口不善
者是闥頼吒自不徃到擧事者有事
者所不自作是言従是事若好若不
好應爾起不應爾起若汝勝彼負彼
勝汝負是人雖不自去語便遣使徃
作是言汝従是事若好若不好
[21-0687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十三張職應爾起
不應爾起若汝勝彼負彼勝汝負是
名身善口不善口善身不善者自身
徃到擧事者有事者所巳不作是
言従是事若好若不好應爾起不應
爾起若汝勝彼負彼勝汝負不遣使
到擧事者有事者所作是言従是事
若好若不好應爾起不應爾起若汝
勝彼負彼勝汝負是名口善身不善
口善身善者不自徃到擧事者有事
者所不作是言従是事若好若不好
應爾起不應爾起若汝勝彼負彼勝
汝負又不遣使徃到擧事者有事者
所作是言従是事若好若不好應爾
起不應爾起若汝勝彼負彼勝汝負
是名身善口善従今作闥頼吒者應
如是學不應與擧事者有事者同一
道行亦不得別與一人同一道行不應
共期若先有少多因緣與期應滅是
期期者若中前若中後若晝若夜若
阿練兒處若近聚落僧坊是闥頼吒
應受是所斷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現前除滅用一比尼所謂現前比尼
何等現前現前有二種人
[21-0687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四張職
現前比尼現前人現前者謂有隨
助擧事人及有事人共集一處比尼
現前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
是名比尼現前若是闥頼吒不能如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應捨付
僧僧應受是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若僧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所謂
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
前比尼現前僧現前者是中所有可
中共作羯磨比丘共同心和合一處
可受欲者持欲來現前在比丘能遮者
不遮是名僧現前人現前者有隨助
擧事人有事人共集一處是名人現
前比尼現前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是名比尼現前若僧不能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尒時應
僧中擧烏逥鳩羅應羯磨烏迴鳩
羅令斷是事羯磨法者一心和合僧一
比丘僧中問言誰能作烏迴鳩羅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僧中若言
我能若有五法不應立作烏迴鳩羅
何等五隨愛行隨瞋行隨怖行隨癡
[21-0687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五張職行
不知斷不斷成就五法應立作烏迴
鳩羅不隨愛行不隨瞋行不隨怖行
不隨癡行能知斷不斷卽時一比丘
應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某甲某甲比丘
能作烏迴鳩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
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某
甲比丘作烏迴鳩羅能如法斷隨僧
中事是名白如是白二羯磨僧立某
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中事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烏迴
鳩羅若是上座諸下座比丘應與此
人欲巳遠去若此烏迴鳩羅是一座
應従諸上座取欲巳小遠去當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若烏迴鳩羅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
名爲斷用一比尼所謂現前比尼現
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
僧現前者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
亦如上說若烏迴鳩羅不能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應更立烏迴
鳩羅立法者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
中問言誰能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中
事若言我能一比丘僧中唱言大
[21-0688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六張職德僧
聽某甲某甲比丘能作烏迴鳩羅如
法断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忍聽某
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能如法斷
隨僧中事是名白如是白二羯磨僧
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僧
中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
烏迴鳩羅若是上座諸下座比丘應
與欲巳小遠去若烏迴鳩羅是下座應
従諸上座取欲巳小遠去當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若烏迴鳩羅能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
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
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
前者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
上說若是烏迴鳩羅不能如法斷者
還付先烏迴鳩羅先烏迴鳩羅應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斷若能如法斷是
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
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
現前僧現前者如上說人現前比尼
現前亦如上說若是先烏迴鳩羅復
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
應捨付僧僧應受是事如法如
[21-0688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七張職
比尼如佛教斷若僧取是事能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者是名爲斷用一
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
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
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僧不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僧
應遣使徃近處僧所作是言此事如
是如是因緣起闥頼吒不能斷衆僧
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斷後烏迴
鳩羅亦不能斷還付先烏迴鳩羅先
烏迴鳩羅不能斷還付衆僧汝等大
德和合來爲斷是事故卽時彼衆應
和合若僧先安居應受七日去若七
曰盡應破安居去爲和合故是近處
僧應受是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
若近處僧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
是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
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
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尼
現前亦如上說若近處僧不能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爾時應僧
中羯磨烏迴鳩羅令斷羯磨者一心
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問言誰能作烏
[21-0688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八張職迴
鳩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此隨僧
中事是中若言我能若有五法不應
立作烏迴鳩羅何等五隨愛隨瞋隨
怖隨癡不知斷不斷若成就五法應
立作烏迴鳩羅不隨愛不隨瞋不隨
怖不隨癡知斷不斷卽時一比丘僧
中唱言大德僧聽某甲某甲比丘能
作烏迴鳩羅能如法斷隨僧中事若
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某甲比丘作烏
迴鳩羅如法斷隨僧中事是名白如
是白二羯磨僧立某甲某甲比丘
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中事竟僧忍默
然故是事如是持是烏迴鳩羅若是
上座諸下座比丘應來與此比丘欲
巳遠去若是下座應従諸上座比丘
取欲巳小遠去當如法如比尼如佛
教斷是事是烏迴鳩羅若能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
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
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者如
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
是烏迴鳩羅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
教斷是事者應更立烏迴鳩羅立
[21-0689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二十九張職法
者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問言誰
能作烏迴鳩羅如法斷隨僧中事若
言我能一比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
某甲某甲比丘能作烏迴鳩羅如法
斷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
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中事
是名白如是白二羯磨立某甲某甲
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中事竟僧
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烏迴鳩羅
若是上座諸下座比丘應與欲巳小
遠去若烏迴鳩羅是下座應従諸上
座取欲巳小遠去應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斷是事若烏迴鳩羅能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
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
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如上
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是
烏迴鳩羅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者應還付先烏迴鳩羅先烏
迴鳩羅應受是事如法如比尼如佛
教斷是事是烏迴鳩羅若能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
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
[21-0689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張職僧
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者如
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
是先烏迴鳩羅復不能如法如比尼
如佛教斷者應捨付僧僧應受是事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若僧受是事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者是名爲
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
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
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
是近處僧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者聞某住處僧若有大衆好
上座知波羅提木叉是僧中多有比
丘持修多羅者持比尼者持摩多羅
伽者是近處僧應以是事遣使至某
住處僧中應先立傅事人若界外令
滿僧數立法者一心和合僧應問言
誰能作傅事人従是處持是事至某
處若道中能斷者好是中若有人言
我能若有五法不應立作傅事人隨
愛隨瞋隨怖隨癡不知滅不滅若成
就五法應立作傅事人不隨愛不隨瞋
不隨怖不隨癡知滅不滅爾時是傅事
人應持是事去若道中能如法如
[21-0689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一張職
比尼如佛教斷者是名爲斷用一比
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
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
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
若傅事人不能道中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斷者應持至彼僧中是僧中若
有上座多知多識長老比丘應語是
人是事如是如是因緣起闥頼吒不
能斷衆僧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
斷後烏迴鳩羅亦不能斷還付先烏
迴鳩羅先烏迴鳩羅復不能斷還付
僧僧復不能斷近住處僧亦不能斷
近住處烏迴鳩羅不能斷後烏迴鳩
羅亦不能斷還付先烏迴鳩羅復不
能斷還近住處僧復不能斷傅事人
道中不能斷是事來是閒汝長老能
受是事斷不若言能斷應與作期若
不作期不得與汝期者乃至九月事
有五種難斷一者堅二者强三者佷
戾四者徃來五者疑畏堅者堅執其
事强者擧事人有事人勇健强力佷
戾者擧事人有事人惡性瞋恨徃來
者此事従一住處至一住處疑畏者
[21-0690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二張職諸比
丘畏斷事時破一心和合僧作雨叚
故先應立行籌人如是應立一心和
合僧應問言誰能作行籌人是中有
人言我能有五法不應立作行籌人
隨愛隨瞋隨怖隨癡不知行籌不行
籌若成就五法應立作行籌人不隨
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知行籌不
行籌是中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某
甲比丘能作行籌人若僧時到僧忍
聽某甲比丘爲僧作行籌人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僧與某甲比丘作行籌
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比丘
巳作行籌人隨僧多少應作二種籌一
分長一分短一分白一分黑說如法者
爲作長籌說非法者爲作短籌說如
法者爲作白籌說非法者爲作黑籌
說如法籌以右手捉說非法籌以左
手捉說如法籌綏捉說非法籌急捉
先行說如法籌後行說非法籌行籌
人應作是言此是說如法者籌此是
說非法者籌若行籌竟說如法者籌
乃至多一是事名斷用二比尼謂現
前比尼多覓比尼現前比尼者
[21-0690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三張職是中
若有隨助擧事人有事人共和合一
處現前如法如比尼如佛教現前除
斷是名現前比尼多覓比尼者是中
求覓徃反問如法除斷若說非法者
籌乃至多一是事亦名爲斷用二比
尼現前比尼多覓比尼現前比尼者
是中若有隨助擧事人及有事人共
和合在一處現前非法非比尼非佛
教除斷行籌人有四種一者藏行籌
二者顚倒行籌三者期行籌四者一
切行籌藏行籌者若有人闇中行籌若
壁障處行籌是名覆藏行籌顚倒行
籌者若比丘顚倒行籌以說如法人籌
與說非法人以說非法人籌與說如
法人是名顚倒期者若諸比丘隨和
上阿闍梨作期隨同和上同阿闍梨
隨相識隨共語隨善知識隨同心隨
國十一隨聚落隨家共作期我等取
如是籌汝等莫遠我邊莫別莫異莫
不共語共同事是名期一切僧取籌
者爾時一切僧應和合一處不得取欲
何以故或多比丘說非法故是名一
切僧取籌若是衆僧大上座知波
[21-0690c]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四張職羅提
木又者能斷是事者卽名爲斷用一
比尼謂現前比尼是中現前比尼者
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如
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
是大上座知波羅提木叉比丘僧不
能斷是事者應還付傅事人傅事人
應取是事於道中能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斷若是傅事人於道中能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
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
如上說若是傅事人不能如法如比
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比丘道中若
聞彼處僧坊中若有三比丘若二若
一比丘能持修多羅持比尼持摩多
羅伽四衆所恭敬尊重是傅事人應
到彼住處語彼一比丘言大德是中
事如是如是因緣起䦛頛吒不能斷
僧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斷後烏
迴鳩羅不能斷還付先烏迴鳩羅復
不能斷還是僧復不能斷近住處僧亦
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斷後烏迴
鳩羅不能斷還先烏迴鳩羅復不能
斷還近住處僧復不能斷傅事
[21-0691a]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五張職
人道中亦不能斷大上座持律比丘
僧不能斷傅事人於道中不能断三
比丘二比丘不能斷大德取是事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是一比丘
四衆所恭敬尊重讃歎者應作是言不
可二人相言倶得勝是中必一勝一
負若作如是語者是名如法說若不作
如是語者是名非法說是諸相言比
丘若如法斷是事巳還更發起犯波
逸提若但訶責言是斷不如法犯突
吉羅六法
佛在倶舎彌國爾時俱舎彌比丘喜
鬪諍相言諸比丘以是事向佛廣說
佛言従今聽布草比尼用是布草比
尼僧中種種事起應滅云何布草比
尼以是布草比尼法滅僧中種種所
起事或有一住處諸比丘憙鬪諍相
言是諸比丘應和合一處巳應作是
念諸長老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
大惡不善我等以信故佛法中出家
求道然今憙鬪諍相言若我等求是
事根本者僧中或有未起事便起巳
起事不可滅作是念故白衆僧若僧
[21-0691b]
十誦律苐二十卷苐三十六張職時
到僧忍聽是事以布草比尼法滅是
名白卽時是諸比丘應分作兩部各在
一處是中若有事比丘向上座大長老
應作是言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
惡不善我等以信故佛法中出家求道
然今憙鬪諍相言若我等求是事
根本者僧中或有未起事便起巳起
事不可滅今我等當自屈意我等所
作罪除偸蘭遮罪除白衣相應罪是
事我等向長老現前發露悔過不覆
藏是中若無一比丘遮是事者應到
第二部衆所是中若有長老上座應
語言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惡
不善我等以信故於佛法中出家求
道今憙鬪諍相言若我等求是事根
本者僧中或有未起事便起巳起事
不可滅今我等當自屈意我等所作
罪除偸蘭遮除白衣相應罪今自爲
及爲彼故當現前發露悔過不覆藏
諸比丘言汝自見罪不答言見罪如
法悔過莫復更起第二部衆亦如是
說是名如草布地比尼法七法第三誦竟
誦律卷第二十
[21-0691c]
十誦律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