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16 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 (TKD)


[21-0747a]
醫藥法第六佛在王舎城秋
時諸比丘冷熱發癖癊患動食不能
飽羸瘦少色力佛見諸比丘羸瘦少
色力佛知故問阿難諸比丘何以羸
瘦少色力阿難白佛言世尊諸比丘
秋時冷熱發癖癊患動食不能飽是
故羸瘦少色力爾時世尊作是念當
以何藥與服令差色力還復若食麤
飯麨糒不能益身當聽服四種舎消
藥酥油蜜石蜜佛以是因緣故集僧
集僧巳告諸比丘従今日聽諸病比
丘服四種含消藥酥油蜜石蜜爾時
諸比丘中前服過中不服猶故羸瘦
少色力佛見巳復問阿難諸比丘何
以故羸瘦答言世尊世尊雖聽病比
丘服四種舎消藥諸比丘中前服過
中不服是以猶故羸瘦佛以是因緣
集僧集僧巳佛種種因緣讃戒讃持
戒讃戒讃持戒巳告諸比丘従今日
聽四種舎消藥中前
[21-0747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張従
中後自恣服
佛在舎衞國是時長老畢陵伽婆蹉
目痛藥師語言以羅散禪塗眼答言
佛未聽我等以羅散禪塗眼諸比丘
以是事白佛佛言聽以羅散禪塗眼
是長老以羅散禪盛著鉢中半鉢鍵
鎡小鍵鎡絡囊懸象牙杙上取藥時
流汙壁及臥具房舎中臭穢佛言應
用凾盛雖盛不覆土塵墮中用時増
益眼痛佛言應作蓋蓋直動脫佛言
子口合作是時諸比丘用鳥翮雞翮
孔雀尾著眼藥眼痛更増佛言用匕
長老優波離問佛應用何等物作匕
佛言若鐵若銅若貝若象牙若角若
木若瓦
佛在毗耶離國住是地鹹濕諸比丘
病疥膿血流汙安陀會如水漬佛知
故問問諸比丘何以汙安陀會如水
漬諸比丘言世尊我曹病疥膿血流出
汙安陀會佛言従今日聽諸病疥比
丘用苦藥塗長老優波離問佛何等
苦藥佛言拘頼闍樹拘波羅樹拘
利他樹師羅樹波伽羅樹波尼無祗
[21-0747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張従倫
陀樹諸比丘不曉擣磨佛言聽石磨
石磨藥墮地佛言聽石臼杵擣諸比
丘手壞佛言聽作木杵作木杵不曉
作捉處手上下脫佛言中央令細所
擣藥麤佛言應簁令細以油塗瘡以
藥坌上佛
在舎衞國長老施越狂病受他語噉
生肉飮血狂病當差施越語諸比丘
我狂受他語噉生肉飮血我今當云
何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
集僧集僧巳佛知故問問施越汝實
狂受他語噉生肉飮血語諸比丘我
今當云何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
世尊佛種種因緣讃戒讃持戒讃戒
讃持戒巳語諸比丘従今日若有如
是病聽噉生肉飮血應屛處噉莫令
人見佛
在舎衞國共大衆夏安居是時長老
畢陵伽婆蹉王舎城夏安居是長老
多知多識多得酥油蜜石蜜盛著大
小鉢大小鍵鎡中絡結懸象牙杙上
取時流出汙壁臥具房舎臭穢有諸
比丘共行弟子近住弟子取酥油
[21-0748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張従
蜜石蜜擧殘惡捉不受内宿合置一
噐中噉諸佛常法兩時大會舂末月
夏末月舂末月諸方國比丘來詣佛
所聽佛說法夏安居樂是初大會夏
末月安居竟過三月作衣畢持衣鉢
漸漸遊行來詣佛所我乆不見佛久
不見修伽陀是第二大會諸比丘王
舎城安居訖過三月作衣竟與衣鉢
俱漸漸遊行來詣佛所頭面礼佛足
一面坐諸佛常法有客比丘來如是
問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難道
路不疲耶今佛亦如是佛問客比丘
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難道路
不疲耶諸比丘言忍足安樂住乞食
不難道路不疲以是事向佛廣說佛
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佛種種因緣
訶諸比丘我憐愍諸病比丘聽服四
種舎消藥酥油蜜石蜜而擧殘惡捉
不従淨人受内宿種種因緣訶巳語
諸比丘従今病比丘聽服四種含消
藥一受巳七曰自恣服若過七日犯
尼薩耆波逸提
佛在舎衞國長老疑離越見作石蜜
[21-0748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五張従
若麵若細糠若燋土若炲煤合煎見
巳語諸比丘諸長老是石蜜若麵若
細糠若燋土若炲煤合煎不應過中
噉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
集僧集僧巳佛知故問問疑離越汝
實見作石蜜若麵若細糠若燋土若
炲煤合煎語諸比丘不應過中噉不
答曰實爾世尊佛種種因緣讃戒讃
持戒讃戒讃持戒巳語諸比丘従今
聽作石蜜若麵若細糠若燋土若炲
煤合煎若中前應噉過中不得噉
佛在舎衞國時長老舍利弗病風冷
藥師言應服蘇提羅漿舎利弗言佛
未聽我服蘇提羅漿諸比丘以是事
白佛佛言従令聽服蘇提羅漿長老優波
離問佛用何等物作蘇提羅漿佛言
以大麦去麤皮不破少煮著一噐中
湯浸令酢晝受晝服夜受夜服不應
過時分服佛故
在舎衞國時長老舎利弗熱血病藥
言應服首盧漿舎利弗言佛未聽
我服首盧漿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
聽服首盧漿長老優波離問佛
[21-0748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六張従何等
物作首盧漿佛言蘖若磨若擣合油
等分以水和之令酢時應服非時不應
服佛在波羅奈國與大衆共夏安居
是中有優婆夷字摩訶斯那大富饒
錢穀田宅寶物豐足種種福德成就信
佛法僧見諦得道請佛及僧夏四月供
給病人飮食湯藥自恣所湏有一比
丘病服下藥湏肉語諸看病人言汝
去到摩訶斯那優婆夷所作如是語
有一比丘病服下藥湏肉看病人卽
徃摩訶斯那優婆夷所語言有一比
丘病服下藥湏肉優婆夷卽持物與
婢使買肉與看病人婢持物遍波羅
奈城中求肉不能得王波摩達斷殺
故還語大家言王斷殺我遍求不能
得優婆夷思惟何以辛苦如是我請
佛及僧夏四月自恣所湏一比丘病
服下藥須肉不能得若不得肉或當
増病如是思惟巳捉利刀入室自割
骨肉持與婢汝好熟煮與比丘婢煮
竟與看病人看病人持去以水洗病
比丘手持肉與病比丘病比丘不知
是何肉便食病従是得差摩訶
[21-0749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七張従斯那
優婆夷極患瘡痛不能出人坐起其夫
有小因緣事不在行還不見其婦卽問
摩訶斯那優婆夷那去家人言病苦
痛在一室中臥不能坐起其夫到邊
問汝有何苦痛爲風熱冷病耶優婆
夷廣說上事其夫聞巳大瞋不忍不
信何緣爾沙門釋子不知時不籌量
若施者不知量受者應知量乃使我
婦苦痛如是不能坐起含瞋詣佛佛
時與大衆圍繞說法遥見優婆塞來
漸近佛以大慈力感彼瞋恚漸息清
淨心生頭面礼佛足一面坐佛爲說
法示教利喜示教利喜巳默然便従
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世尊受
我明日請食幷比丘僧佛默然受知佛
默然受巳頭面作礼繞佛而去通夜
辦具多美飮食辦竟晨朝布座遣使
白佛食具巳辦唯聖知時佛著衣持
鉢大衆圍繞徃到其家在衆中坐優
婆塞見大衆坐竟自行澡水行澡水
巳自手與飮食隨意所湏大衆食訖澡
手執鉢持一小牀在佛前坐聽佛說
法佛知故問優婆塞摩訶斯
[21-0749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八張従
那優婆夷在何處答言大德摩訶斯
那優婆夷病苦痛在一室中臥不能
行來佛言優婆塞汝去語摩訶斯那
優婆夷佛呼汝優婆塞到優婆夷邊
語言佛呼汝是時優婆夷聞喚歡喜
瘡卽差平復優婆夷言汝看我師有
如是大神力汝語我言佛呼汝是時
我身患卽差平復夫見婦如是蒙佛
神力歡喜心生倶詣佛所頭面礼佛
足一面坐佛知二人信心歡喜隨意
說法優婆夷得斯陀含道優婆塞得
須陀洹道佛與二人更說要法善心
卽生示教利喜巳佛従坐起而去還
到精舎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己佛知
故問問病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
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責何以名
比丘噉人肉佛種種因緣訶巳語諸
比丘従今日不應噉人肉人脂人血
人筋若噉犯偸蘭遮噉人骨無罪従
今小因緣不應索肉若食時得肉應
問是何等肉若不問得突吉羅罪
佛故在波羅奈國是時飢餓乞求難
得象大疫死有諸貧賤人象子馬子
[21-0749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九張従牛
子客燒死人人除糞人皆噉象肉諸
比丘時至到其家乞食諸人言大德
我此無飯无麨糒正有象肉汝能噉
不答言汝等尙噉我何以不噉卽與
象肉諸比丘持去餘比丘問此何肉
答言象肉諸比丘種種因緣訶何以
名比丘佛未聽噉象肉而噉訶巳以
是事具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
巳佛知故問問諸比丘汝實作是事
不諸比丘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
訶諸比丘何以名比丘噉象肉若梵
摩逵王聞沙門釋子噉象肉心不喜
何以故象是官物故佛種種因緣訶
巳告諸比丘従今不應噉象肉象脂
象血象筋若噉得突吉羅罪若噉象
骨無罪佛
故在波羅奈國是時飢餓乞求難得
馬大疫死有諸貧賤人象子馬子牛
子客燒死人人除糞人皆噉馬肉諸
比丘時至到其家乞食諸人言大德
此無飯无麨糒正有馬肉汝等能噉
不諸比丘言汝等能噉我何以不噉
卽與馬肉諸比丘持去餘比丘問
[21-0750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張従此是
何肉答言馬肉諸比丘種種因緣訶
責何以名比丘佛未聽噉馬肉而噉
訶巳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
集僧巳佛知故問問諸比丘汝實作
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
訶諸比丘何以名比丘噉馬肉若梵
摩逵王聞沙門釋子噉馬肉心不喜
何以故馬是官物故佛種種因緣訶
巳告諸比丘従今馬肉不應噉馬脂
馬血馬筋馬骨若噉得突吉羅罪
佛故
在波羅奈國是時飢餓乞求難得諸
貧賤人象子馬子牛子客燒死人人
除糞人皆殺狗噉諸比丘時至到其
家乞食諸人言大德此無飯无麨餠
糒正有狗肉汝能噉不諸比丘言汝
等能噉我何以不能噉卽與狗肉諸
比丘持去餘比丘問此是何肉答言
狗肉諸比丘種種因緣訶何以名比
丘佛末聽噉狗肉而噉訶巳以是事
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佛知
故問問諸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
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諸比
[21-0750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一張従丘何
以名比丘噉狗肉汝等若至貴人邊
若貴人來看汝若聞沙門釋子噉狗
肉則棄捨汝去汝如旃陀羅佛種種因
緣訶巳語諸比丘従今不應噉狗肉
何脂狗血狗筋狗骨若噉得突吉羅
罪佛故
在波羅奈國時世飢餓乞求難得有
諸貧賤人象子馬子牛子客燒死人
人除糞人皆殺蛇噉諸比丘時至到
其家乞食諸人言大德此無餠無麨
无糒正有蛇肉汝等能噉不諸比丘
言汝等尙能噉我何以不能噉卽與
蛇肉諸比丘持去餘比丘問此是何
肉答言蛇肉諸比丘種種因緣訶責
云何名比丘佛未聽噉蛇肉而噉訶
巳以是事具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
集僧己佛知故問問諸比丘汝實作
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
訶責云何名比丘噉蛇肉若諸龍聞
沙門釋子噉蛇肉心不喜何以故蛇
類故佛種種因緣訶已語諸比丘
従今不應噉蛇肉蛇脂蛇血蛇筋若
噉得突吉羅罪若噉蛇骨無罪
[21-0750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二張従佛在
舎衞國佛身中冷氣起藥師言應服
三辛粥佛告阿難辦三辛粥阿難受
勅卽入舎衞城乞胡麻秔米摩沙豆
小豆合煮和三辛以粥上佛佛知故
問問阿難誰煮此粥答言我佛告
阿難汝持是粥棄著無草地无虡水
中何以故若外道梵志見如是事必
作是語諸沙門釋子師在時漏處法
出阿難受勅卽持粥棄著無草地無
虡水中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告
諸比丘従今大比丘煮食不應噉若
噉得突吉羅罪内宿內煮内宿外煮
外宿内煮自煮不應噉若噉得突吉
羅罪佛在
舎衞國有一居士請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居士知佛受巳従坐起頭
面礼佛足繞佛而去還家辦種種餚
饍多美飮食敷牀坐褥遣使白佛食
具巳辦唯聖知時僧到其舎佛自房
住迎食分居士見僧坐訖自行澡氺
手自不食阿難先食迎佛食分佛患
差未久飯不大熟阿難思惟世尊若
食儻發冷患卽持薪火於祗桓
[21-0751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三張従門
閒煮熟時佛彷徉經行見知而故問何
難汝作何等答言飯不大熟世尊若食
恐動先患我今更煮佛言善哉善哉
何難是食如是更煮應法従今食生
聽更煮若生食聽火浮巳得煮云何
名火淨乃至火一觸佛
故在舎衞國有一比丘痔病藥師名
阿帝利瞿妬路以刀割大行處時近
祗桓門間露現處治苦痛切身時佛
欲入祗桓藥師遙見佛來合掌請佛
看是處佛言惡口人皮阿帝利瞿妬
路此最第一乃請如來一如是處従
今不應示語大行處若示語犯罪従
今大行處不應聽刀治若治犯偸蘭
遮罪佛
故在舎衞國毗羅然國有婆羅門王
子阿耆逵是王有小因緣事來到舎
衞國宿一居士舎問居士言是中頗
有高德沙我婆羅門爲大衆師人所
宗重者不若有我堂時時徃問訄我心
或得清淨居士言有沙門瞿曇釋子出
家信淨除鬚髪著袈裟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佛他汝若時時能徃問訊
[21-0751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四張従女
心或得清淨婆羅門言沙門瞿曇今
在何處我欲徃見答言今在祗樹給
孤獨園欲見使往卽如其言徃見世
尊在林樹間大衆圍繞說上妙法諸
根靜默容䫉端正如紫金山旣到問
訙退坐一面佛爲訧法示教利喜示
教利喜巳默然卽従坐起偏袒著衣
合掌白佛願受我請夏坐一時幷比
丘僧佛念本行因緣必應受報以是
事故默然受之旣蒙許可即起繞佛
三匝而去還歸本羅爲佛及僧辦諸
供具種種餚饍以俟三月勅守門人
我今一夏安樂自娛外事好醜一不
得白守門受勅一如其教佛毛安店
時到集僧集僧巳告諸比丘今徃詣
毗羅然國諸比丘言敬如佛教佛與五
百大衆倶大其國其國信邪先無精
舍城北有林号曰勝葉波其林欝茂
其地平愽世尊大衆止頓其中此邑
狹隘邊鄙最陋民窮少信乞食難得
佛便集曾集僧巳勅諸比丘汝等掌
知此邑窮隘又多不信乞食難得若
欲於此安居者住不者隨意衆中
[21-0751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五張従是
賤舎利弗獨徃阿牟迦未迦土安居
受天三釋及其后阿湏羅女請夏四
月天食供養時佛與五百少一比丘
於毗羅然國安居彼國諸居土及婆
羅門以少信心供佛及僧滿五六日
便止諸比丘乞食極苦難得時
長老大目犍連白佛有樹名閻浮提
閻浮提因以爲名我欲取此樹果供
養大衆有呵梨勒林阿摩勒林欝單
曰有自然秔米忉利天食修陀味普
皆欲取以供大衆有甘地味我以一
手擎諸衆生一手反地令諸比丘自
取而噉願見聽許佛言汝雖有大神
力諸比丘惡行報熟不可移轉一皆
不聽是國清涼水草豐美有波羅奈
國人逐水草放馬欲令肥丁來到此
處馬子信佛心淨見諸比丘乞食極
苦難得言諸長老汝等辛苦耶諸比丘
言極辛苦彼言我等知汝極飢餓我
等糧食盡正有馬麦汝能噉不諸比
丘言佛未聽我等食馬麦諸比丘不
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馬屬看馬
八若是諸牧馬人能以好草鹽水
[21-0752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八張従食
馬此麦自在應受是馬有五百疋比
丘五百少一一馬食麦二斗一比丘
給一斗一斗與馬中有良馬給麦四
斗二斗給佛二斗與良馬阿難取佛分
共自取分持入聚落於一女前讃佛言
妹妹佛有如是念定智慧解脫解脫
知見大慈大悲一切智人身有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項有圓光
大梵音聲視無猒足若不出家當作
轉輪聖王猶如日出當有七寶及
千子我與汝等無不屬者今出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未度者
度夫解者解未滅度者滅度除生老
病死憂悲苦惱有小因緣在此安居
汝能持此麦爲佛作乾飯不女言大德
阿難我家中多務多事不得爲作傍
有一女人聞佛切德卽生敬心如是
人者世所希有白阿難言可持麦來
我爲作飯従今日汝分我亦當作更
有軟善智慧持戒比丘我亦與作女
卽作飯持與阿難阿難敬佛情深如
是思惟佛爲王種常食餚饍此飯麤
惡安能益身念巳行水授飯見佛
[21-0752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七張従食之
悲哽交懷佛知其意欲解釋之汝能
噉此飯不阿難言能受以食之滋味
非常實是諸天以味加之欣悦無量
悲哽卽除佛食訖阿難行澡水洗手
攝鉢白佛言今日有一女人我倩作
飯不肯傍有一女不倩而作佛言阿
難是女不肯作飯所應得者不得若
卽作者此切德報應作轉輪王第一
夫人不倩而作者此福無量不假餘
福此福巳大是時世尊宿行未除一
時之中無有知佛共僧毗羅然國噉
馬麦者魔王化作諸比丘飯食充滿
盈長賷行出向諸國路相逢者問所従
來答言従毗羅然國來諸居士言佛於
彼住有四供養不答言彼常有大會
有餚饍盈長我所持者卽是彼之辵餘
爾時世尊宿行巳畢十六大國咸聞世
尊與五百比丘毗羅然國三月食馬麦
爾時諸國貴人長者居士大富薩薄
備衆供具種種餚饍車䭾盈溢塡道
而來奉餉世尊自恣垂至七日未訖
佛知故問阿難自恣有幾日在阿難
言餘有七日佛告阿難汝行入
[21-0752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八張従城
告阿耆逵佛語汝我於汝國夏安居
責欲餘國遊行諸比丘言世尊是人
於佛衆僧有何恩德在此安居窮困
理極而與之別佛言此婆羅門雖無
恩分賓主之冝理應與別阿難是勅
與一比丘倶到其門下告守門者可
白汝阿耆逵婆羅門令知阿難在外
守門者思惟阿難名吉清旦聞之云
何不白時阿耆逵早起沐浴著白淨
衣獨坐中堂守門者入白王言阿難
在外婆羅門相法名吉則吉信名求
淨卽語令前阿難前巳卽喚令坐時
間小默而問阿難阿難以何事來答
言佛遣我來語汝夏三月住汝國界
安居安居巳竟欲餘國遊行婆羅門
驚問阿難瞿曇沙門毗羅然國夏住
耶阿難言然婆羅門言云何得住阿
誰供給阿難言窮苦理極佛與衆僧
三月食馬麦是時婆羅門始自覺悟
念前請佛幷及衆僧夏四月供具充
備如何令佛及僧三月食馬麦惡聲
醜名流布諸國當言阿耆逵長夜惡
邪憎嫉佛法惱佛及僧乃令困極
[21-0753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九張従
卽語阿難令沙門瞿曇可得懺悔留
不阿難言不得是婆羅門憂愧愁惱
熱悶躃地時諸宗親以水灑面扶起
乃稣親里喻言汝莫愁憂我當與汝
懺謝瞿曇當請留佉若不當注當賷
飯食隨従逐之乏少時奴養婆羅門
及諸宗親去徃詣佛懺悔請望佛便
思惟我若不受彼當吐熱血死佛憐
愍故受請七日婆羅門思惟此供具俟
夏四月云何七日能盡佛自恣竟欲
徃越祗國二月遊行越祗國人聞佛
當來名設供具一日二日一施兩施
令畢二月次第作竟佛自恣竟二月
越祗國遊行阿耆逵覺諸供具追隨
佛後若乏少時當設供養越祗諸人
聞巳相率集會共作要令爲有諸佛
皆當日日備具前食後食祖鍺那無
令乏少莫使異人閒鍺其中何者逵
知佛宿處輒賷食具諸物先徃施設
言我當今日施若明日若後日諸越
祗人不聽語言汝長夜惡邪是佛忩
家故惱佛及僧今欲悦他意故作如
是語我當今日施若明日若後日汝
[21-0753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張従有
何事介許時令佛及僧毗羅然國三月
噉馬麦而今急急欲求施日婆羅門
聞長語慙愧交懷在一面立看衆僧
少何第我當與之値時無粥卽辦種
種粥酥粥油粥胡麻粥乳粥小豆粥
磨沙豆粥麻子粥清粥辦巳奉佛佛
告婆羅門與僧作分卽與比丘比丘
不受言佛未聽我食八種粥以是事
白佛佛言従今日聽食八種粥粥有
五事利身一者除飢二者除渴三者
下氣四者却臍下冷五者消宿食婆
羅門思惟我四月安樂自娛二月逐
沙門瞿曇以我一人廢諸國事今此
供具多不可盡且當布地令佛及僧
以足蹈上卽是受用具以所懷白佛
願佛受用佛告婆羅門不可得如汝所
言此是食物應以口受用佛欲遣婆
羅門卽爲說偈若
在天祠中供養火爲最婆羅門書中薩
鞞帝爲最一切諸人中轉輪王爲最
切語江河大海深爲最於諸星宿中月
爲苐一最一切照明中日光曜爲最十
方天人中佛福田爲最
[21-0753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一張
従佛說偈竟従坐起
去佛在越祗國中遊行向阿那伽頻
頭國中有外道弟子舊象師名毗羅
吒大當多財穀帛充溢田宅寶物悉
皆豐足無量福德成就此一國人盡
皆邪見聞佛當來相率集會至象師
所冋城中人種種毁佛及僧沙門瞿
曇難滿難養多欲無猒將千二百五
十比丘千優婆塞五百乞殘食人従
聚落至聚落従城至城如霜雹蟥虡
殘賊人穀所緾過處破人家業次第
復欲不利我等象師及城中人惡心
轉生共作要令沙門瞿曇來至不聽
徃看佛到其國國無精舎城北有林
号勝葉婆其樹欝茂其地平慱世尊
大衆止頓其中象師聞佛巳到其人
先世供養佛種善根近正見利根宿
因力故能得今世無漏智爲善根力
所追便自思惟我於此國人所宗敬
尊貴第一若不看佛人當謂我惜費
卽告諸人諸人先作要令我自思惟
此要不全諸人白言以何事故答言
我於此國人所宗敬尊貴第一若不

[21-0754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二張従佛
人當謂我惜費諸人言今見瞿曇以
何供養答言石蜜諸人言沙門瞿曇
難滿難養多欲無猒若以千二百五
十甁滿中石蜜盡受不讓象師大富
不計重費卽將千二百五十人負千
二百五十甁石蜜奉佛佛告聚落王
分與衆僧此人思惟果如人語多受不
護卽以一甁與一比丘諸比丘不受
言是蜜太多我不應受其人白佛比
丘不受願佛有勅佛與鉢及刀令割
分之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得滿鉢一
甁石蜜猶故未盡白佛佛言重與猶
故不盡佛言與千優婆塞及五百乞
殘食人猶尙不盡佛言重與仍不可
盡一切皆足甁蜜如故象師白佛衆
巳飽足此諸甁蜜用作何等佛言聚
落主我不見有人若天若魔若梵天若
世間衆生及沙門婆羅門食是石蜜能
消助身者除佛及僧汝擔石蜜棄著
無草地無虫水中象師言爾卽如佛
教擔諸甁蜜棄著無虫水中是石蜜
火煙出水沸聲震譬如竟日火燒熱
鐵投著水中煙出水沸聲震象師
[21-0754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三張従見
此二種神力向佛意喜心信清淨知
種佛德其心軟伏佛知其心隨意說法
得遠塵離垢諸法眼生見法得法知法
淨法度疑不信他不隨他除疑悔住初
果中得無畏従坐起頭面礼佛足白佛
言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我是優婆塞憶持従今日盡形壽不殺
生願受我食後住處請佛默然受知
佛受巳頭面礼佛足繞佛三匝而去
還家摒擋大堂重閣四合舎廳舎小
房舎除去種種所有灑掃清淨懸雜
色繒幡燒衆名香布種種花敷金銀
頗梨紺琉璃牀各千二百五十如是
思惟此四寶牀若不受一當受一辦
千二百五十金甁盛湯水千二百五
十使人一比丘給一人一切房舎地
布軟氎拘執欽婆羅雜色綾羅處處
寶甁盛水諸香酥燈一切辦巳遣使
佛衆具巳辦唯聖知時佛食後著
衣與比丘僧倶到其舎一比丘給一
人於門外洗浴象師自浴佛身如一
比丘浴頃千二百五十人一時皆竟
佛及僧倶入其舎象師以千二百
[21-0754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四張従
五十金牀奉佛佛不受次奉銀牀頗
梨牀紺琉璃牀盡皆不受却四寶牀更
布淨牀以細氎拘執欽婆羅雜色綾
綺布淨牀上佛及衆僧坐訖自行澡
水奉非時漿及含消藥卽於夜辦具種
種餚饍又辦金鉢銀鉢頗梨鉢紺琉璃
鉢各千二百五十如是思惟若不受一
當受一又辦金盤銀盤頗梨盤紺琉
璃盤各千二百五十如是思惟若不
受一當受一供具巳辦白佛唯聖知
時佛及僧坐訖自行澡水以千二百
五十金盤奉佛佛不受次奉銀盤頗
梨紺琉璃盤盡皆不受卽却四寶盤
更奉木盤銅盤佛卽受之次以千二
百五十金鉢奉佛佛不受次以銀鉢
紺琉璃鉢各千二百五十奉佛佛不
受佛告諸比丘我先巳聽二種鉢若鐵
若瓦八種鉢不應畜象師見佛及僧
食訖自行澡水攝鉢巳持一小牀在
佛前坐欲聽說法復白佛言願佛受
我阿那伽賓頭國中盡形壽住我爲
佛作千二百五十房舎千二百五十牀
榻被褥拘執臥具如是秔米飯隨飯
[21-0755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五張従
羹王所食者以供養佛及僧佛言聚
落主汝心信淨於我巳足如汝等諸
善男子應度者衆不得獨受汝請是
時佛說偈言
若在天祠中供養火爲最婆羅門書中
薩鞞帝爲最一切諸人中轉輪王爲最
一切諸江河大海深爲最於諸星宿中
月爲第一最一切照明中日光曜爲最
十方天人中佛福田爲最
佛說偈竟従坐起去
佛在阿那伽賓頭國中夏住巳持衣
鉢向毗耶離城時諸利昌輩聞佛越
祗遊行欲來是毗耶離城衆人爲佛
及僧故具種種餚饍佛到不久非時
雲起諸飮食在露地天雨諸利昌語
阿難我諸利昌爲佛及僧設種種飯
食在露地天雨我當云何時阿難與
諸利昌俱詣佛所頭面礼足一面立
阿難白佛是諸利昌爲佛及僧故具
種種飯食在露地天雨諸利昌不知
當云何佛告阿難於一房舎應作淨
地羯磨云何應作僧一心和合一比
丘唱大德僧聽某甲房舎作淨地若
[21-0755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六張従*僧
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房作淨地如是
白白二羯磨僧某甲房舎作淨地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房中作淨
地竟著飮食具舎内煮飯作羹作餠
煮肉諸外道妬嫉譏嫌言是秃居士
舎内作飯食諸居士内有庫藏食簟
食廚諸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德而
舎内亦有庫藏食廚與白衣何異諸
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慙
愧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
僧巳告諸比丘従今日僧坊外作食
僧坊外作食煙火起露地多人見來
索飯食比丘各各分與使僧食少以
是事白佛佛言従今日不聽作淨地
羯磨若作犯突吉羅罪先作者應捨
佛在毗耶離城中有一大將字師子
大富多錢穀帛田宅寶物豐足種種
福德成就其人本是外道弟子於佛
法中始得信心以好肥肉時時施僧
外道以嫉妬心譏嫌訶責沙門釋子
正應爾耳人故爲殺而噉何以故師
子殺肥衆生以肉時時施僧諸比丘
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慙愧
[21-0755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七張従
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
巳告諸比丘三種不淨肉不應噉何
等三若見若聞若疑云何見自見是
生爲我奪命如是見云何聞可信人
邊聞是生故爲汝殺如是聞云何疑
有因緣故生疑是處無屠兒無自死
是主人惡能故爲我奪命如是疑是
三種不淨肉不應噉三種淨肉聽噉
何等三若眼不見耳不聞心不疑云
何不見自眼不見是生故爲我奪命
如是不見云何不聞可信優婆塞人
邊不聞是生故爲我奪命如是不聞
云何不疑心中無有緣生疑是中有
屠兒家有自死者是主人善不故爲
我奪命如是不疑是三種淨肉聽噉
復次有諸天祀象走所極馬走所極
烏飛所極閃摩婆羅薩祀尼羅伽羅
祀天祠中非天祠中分陀利華以彼
中祀天祠肉不淨沙門釋子不應噉
何以故是諸天祠爲客作故
佛故在毗耶離國是時飢餓乞食難
得有居士請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
受知佛受巳従坐起頭面礼佛足
[21-0756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八張従而
歸具種種多美飮食時國吉日漬晨
衆僧大得猪肉乾飯諸比丘受思惟
欲噉居士供具巳辦敷牀座遣人白
佛時到是時僧入其舎佛自房住迎
食分僧坐訖目行澡水下食食巳澡
漱攝鉢持一小牀坐僧前欲聽說法
上座說法巳次第而出諸比丘食訖
不受殘食法小食先受在精舎内不
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従今日聽
如是飢餓時比丘若食竟小食先受
不受殘食法聽噉何等受小食諸比
丘早起受而不食是也佛故在毗耶
離是時飢餓乞食難得有一居士請
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受知佛受巳
従坐起頭面礼佛足還家具種種餚饍
辦己敷牀褥遣人白佛時到爾時僧人
其舎佛目房住迎食分居士白衆僧大
德是施早辦僧等飽食殘可持去湏
臾更食諸比丘食飽如居士言持殘
食去諸比丘食竟不受殘食法所持
殘食不知當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従
今日聽飢餓時食竟持殘食去著不
受殘食法而食何等是持食去諸
[21-0756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九張従
比丘食竟持殘食去是名持食去食
有仙人字雞泥耶取木果奉佛佛言
雞泥耶與僧作分彼卽與諸比丘諸
比丘言我曹食竟不受殘食法諸比
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従今日
飢饉時諸比丘若食竟不受殘食法
聽食木果若胡桃栗枇杷更有如是
種種木果是一切聽食長老舎利弗
熱血病藥師語言應食池物舎利弗
言佛未聽我食池物白佛佛言従今
日聽食池物長老大目犍連至漫陀
耆尼池中取藕大如人髀極美如淳
淨白蜜其汁如乳以授舎利弗舎利
弗問何處得來目連言至漫陀耆尼
池中得來舍利弗言是池非人處何
誰授汝目連言非人授我舎利弗言
佛未聽我非人授食噉白佛佛言諸
比丘従今日作人授聽食
是池物多得來食殘與諸比丘諸比
兵不受諸比丘言我食竟不受殘食
法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従今
曰飢餓時聽諸比丘食竟不受殘食
法聽取池物何等池物若蓮根蓮子
[21-0756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張従菱芡
雞頭子如是種種池物聽食佛故
在毗耶離先飢餓時憐愍諸比丘聽
小食受巳後食食巳持出木果池物
諸比丘豐時乞食易得如本飢餓時
淨食戒比丘違是時諸比丘少欲知
足行頭陀訶責何以名比丘佛飢餓
時憐愍諸比丘聽小食時受巳後食
食巳持出木果池物諸比丘豐時乞
食易得如本飢餓時淨食戒比丘違
是時諸比丘種種因緣訶巳以是事
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佛知
故問問諸比丘汝實作是事不諸比
丘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諸比
丘云何名比丘佛飢餓時憐愍諸比
丘聽小食受巳後食食巳持出木果
池物諸比丘豐時乞食易得如本飢
餓時淨食戒比丘違是時佛種種因
緣訶巳告諸比丘従今日如本飢餓
時爲憐愍諸比丘聽小食受巳後食
食巳持出木果池物如飢餓時淨不
應食若食犯波逸提佛在
毗耶離隨所住竟著衣持鉢向修摩
國遊行此國有二城一名婆提
[21-0757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一張従城
二名蜜城婆提城中有六大福德人
何等六一居土名民大二民大婦三
民大兒四民大兒婦五民大奴六民
大婢何等民大居士大福德民大持少
金銀琉璃珠寶坐市肆中若諸宗族
五親知識朋友一切閻浮提人爲金
銀琉璃珠寶來者是居士不起坐處能
令求者自恣所湏寶物如故不盡
是爲民大居士大福德民大居土婦
有何等福德若民大居士婦食時若
一切閻浮提人來爲飮食故一切諸
人自恣飽滿食故不盡是民大居土
婦大福德民大居士兒有何等大福
德其兒入倉庫寶藏中看上向觀見
有孔譬如車轂錢財寶物従上流下
寶藏卽滿是民大居土兒大福德民
大居士兒婦有何等大福德其兒婦
持華香瓔珞諸雜塗香好衣上服至
中庭牀上坐欲奉舅姑及夫坐處未
起若一切閻浮提人來爲華香瓔珞
諸雜塗香好衣上服來者一切自恣
給與如故不盡是民大兒婦大福德
民大吉土奴有何等大福德民大
[21-0757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二張従居
土奴若持犂一出耕時七壟成就是
爲民大居土奴大福德民大居士婢
有何等大福德民大居士婢一切穀
麦舂磨還輸倉一切閻浮提人爲米
麪故來者一切自恣給與米麪如故不
盡是爲民大居士婢大福德是時民大
居土憍慢心生一切閻浮提福德無入
勝我是民大居土及婆提城中人皆
是外道弟子是諸外道聞沙門瞿曇
蘇摩國土遊行來向婆提城是外道
輩相率集會入城至民大居土前毁
佛及僧是人難滿難養多欲無猒是
沙門瞿曇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倶千
優婆塞五百乞殘食人従一聚落至
一聚落従城至城譬如霜雹蝗虡賊
殘害人民穀麦其所至處破人家業
今來復欲殘毁我輩時民大居士卽
生惡心共作要令不聽一人徃見瞿
曇若徃見者輸城中人五百金錢是
時民大居上問諸人言是沙門瞿曇
人不欲與不强索不諸人言不强索
又問王勅與不答言不又問不與是
人作傷害不諸人言不是居士言
[21-0757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三張従云
何與答曰自信自欲自愛自心清淨
故與是居士言若沙門瞿曇人不欲
與不强奪不工勅與若不與不作傷害
法應與是人福德力故令爾許衆人
得樂如是人福德必勝我是時民大
居士未見佛便憍慢心除佛従是諸
國遊行到婆提城無有精舎城北有
林号曰勝葉其樹欝茂其地平慱世
尊大衆於中止頓民大居土聞佛巳
到其人先世供養佛及僧種善根近
正見宿因力故能得今世無漏智爲
善根力所追便自思惟我於此國人
所宗敬富樂第一若我不看佛者人
當謂我慳貪惜費卽告諸人諸人先
作要令我自思惟此要不全我寧輸
五百金錢諸人言以何事故答言我
於此國富樂第一若不看佛人當謂
我慳貪惜費諸人宗重民大居土有
負其債者有蒙供給者雖欲輸錢無
敢取者諸人言何湏破要皆當共去
一切俱行到巳頭面礼佛足一面坐
佛爲居土隨意說法得遠塵離垢諸
法眼生見法得法知法信淨度疑
[21-0758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四張従不信
他不隨他除疑悔住初果中得無所
畏従坐起頭面礼佛足言大德我歸
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證知我是佛弟
子従今日盡形壽歸依三寶居土卽
遣使喚五福德人語言佛大師在此
冝速時來使到具告情事此五人亦
先世供養佛種善根近正見利根宿
因力故能得今世無漏智慧善根力所
追卽到佛所頭面礼佛足一面坐佛
爲五人隨意說法亦得遠塵離垢諸
法眼生見法得法知法信淨度疑不
信他不隨他除疑悔住初果中得無
所畏従坐起頭面礼佛足言我歸依
佛歸祗法歸依僧證知我是佛弟子
従今日盡形壽歸依三寶民大居士
従坐起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願佛
及僧受我舎宿佛默然許之旣蒙許
可卽礼佛足還家摒擋房舎除去所
有灑掃清淨懸繒幡蓋雜色綾羅燒
衆名香布種種花辦金牀銀牀頗梨
牀紺琉璃牀各千二百五十如是思
惟此四寶牀若不受一當受一又辦
千二百五十金甁盛湯水千二
[21-0758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五張従百
五十使人一比丘給一人一切辦巳
遣使白佛唯聖知時佛時時著六持
鉢與大衆倶向居士舎千二百五十
沙門居士給千二百五十使人一比
丘給一八在門外洗浴居士自洗浴
佛一時浴訖而入其舎居士以千二
百五十金牀奉佛佛不受次以銀牀
頗梨紺琉璃牀各千二自五十奉佛
佛盡不受居士更布淨牀以細氎拘執
欽婆羅雜色綾羅布淨牀上大衆坐
訖自行澡水奉進非時漿及舎消藥
卽起辦具種種餚饍飮食又辦金鉢
銀鉢頗梨鉢紺琉璃鉢各千二百五
十如是思惟若不受一當受一又復
辦金盤銀盤頗梨紀紺琉璃盤各千
二百五十如是思惟若文受一當受
一辦訖白佛時到佛及僧坐定自行
澡水奉佛千二百五十金盤佛不受
次奉銀盤頗梨盤紺琉璃盤各千二
百五十佛盡不受更奉木盤銅盤卽
爲受之復以千二百五十金鉢奉佛
佛不受次奉銀紺琉璃頗梨鉢各千
二百五十奉佛佛不受告諸比丘
[21-0758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六張従我
先聽兩種鉢鐵瓦八種鉢不應畜居
士供施巳訖自行澡水食畢攝鉢持
一小牀在佛前坐欲聽佛說法復白
佛言願受我是修摩國中盡形壽供
養我當爲佛作千二百五十房舎千
二百五十牀榻被褥拘執以好秔米
王所食者供養世尊及比丘僧佛告
聚落主汝心淨信於我巳足諸有如
是善男子依信法中住我憐愍應
度不得長受汝請佛爲居士說偈呪
願若
在天祠中供養火爲最婆羅門書中薩
鞞帝爲最一切諸人中帝王尊爲最一
切江河中大海深爲最於諸星宿中明
月第一最一切照明中日光曜爲最十
方天人中佛福田爲最佛
呪願巳従坐起去勅諸弟子次第而出
従婆提城持衣鉢向頻闍山遊行民
大居士爲佛故遣五百人以五百乳
牛五百乘車載秔米及隨飯羹王所
食者諸使人言若佛在無聚落空處
宿時汝㹛五百乳牛作秔米蘇乳糜
和以黑白石蜜上佛五百人受民
[21-0759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七張従大
居士語佛在無聚落處宿五百人卽
牛乳作糜上佛佛言與僧作分卽與
僧僧不受如是思惟是食具以我曹
故送來巳擧宿不淨以是事白佛佛
言比丘有二種請一者卽日食二者
冷食若卽日得二請應自受一請一
請與人若得冷請隨所施隨受有淨
隨受有不淨隨受淨隨受者謂五種
佉陀尼五種蒲闍尼食五似食不淨
隨受者謂五寶五似寶彼淨隨受受
巳作淨不淨隨受者言此不淨得淨
當受佛漸漸遊行到頻闍山彼頻闍
山中有一夜叉鬼字優躿摩舊在彼
山中住此鬼信佛言心淨思惟我富
何物上佛此中唯有葡萄卽取上佛
佛言與僧作分彼卽與比丘比丘不
受言佛未聽我曺噉葡萄以是事白
佛佛言従今日聽噉葡萄時大有葡
萄食飽多殘諸比丘不知當云何白
佛佛言壓汁飮若葡萄不作淨若汁中
不以水作淨不應飮若葡萄作淨汁
中不作淨若汁作淨葡萄不作淨不
應飮葡萄淨汁亦淨應飮爾時佛
[21-0759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八張従遊
行集人轉多有千二百五十比丘有
千優婆塞五百乞殘食人五百作人
五百乳牛五百釆車佛欲散此衆卽
入定譬如士夫屈申臂頃従頻闍山
沒至漫陀耆尼池岸上現岸上有結
髪仙人字雞尼耶先在此住見佛不
起又不問訊亦不讓坐佛亦不與仙
人語言問訄佛卽於漫陀耆尼池中
洗足巳卽於岸上在一樹下布尼師
檀結跏趺坐爾時微兩灑地輕風來
掃風吹種種華彌漫布地雞尼耶思
惟微兩灑地輕風吹雜華布地皆是我
力非是沙門瞿曇力也是夜多過爾
時四大天王與無數百千眷屬倶欲
來向佛時有四靑衣鬼神來向仙人
在四邊住仙人開眼見之問汝何人
諸鬼神言我靑衣鬼神言何以來言
相守護問言何以守護鬼神言今夜
多過四大天王當與無數百千萬眷
屬來至佛所此中儻有鬼神來相觸
擾仙人言不守護沙門瞿曇耶答言
不仙人思惟此微兩輕風雜華布地
乃是沙門瞿曇力非我力也卽時
[21-0759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十九張従四
大天王與無數百千眷屬後夜來見
佛頭面礼佛足一面立佛以聖語說
四諦法苦集盡道二天王解得道二
天王不解佛更爲二天王以駄婆羅
語說法吚甯苦諦彌甯習諦多咃陀譬
盡諦陀羅辟支道諦佛闍陀知也薩婆休一切
舎摩遮滅求薩婆多羅一切離毗樓利多
咃欲遠離薩婆休一切鞞羅地不作波跋
惡也頭吃想妬苦邊盡也涅樓遮諦如是說也是二
天王一解一不解佛復作彌梨車語
摩舎兜舎那舎婆薩婆多羅毗比諦
伊數安兠頭却婆阿地婆地四天王
盡解示教利喜巳礼佛足而去佛於
漫陀耆尼池岸上持衣鉢遊行向阿
摩那國是結髪仙人舊住此國深敬
信佛而作是念當以何物奉上於佛
復作是念如古昔仙人所受水淨八
種漿當以奉佛卽辦此衆多漿持來
上佛佛告雞尼耶與僧作分卽與比丘
比丘言佛未聽我飮八種漿以是事
白佛佛言従今日聽飮八種漿何等
八一周梨漿二茂梨漿三拘樓漿四
捨樓漿五說波多漿六頗留沙漿
[21-0760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十張従七梨
漿八蒲萄漿以水作淨應飮佛従阿
那國隨所住竟持衣鉢向阿頭佉
國逰行此國中有父子比丘本作剃
毛鬚髪師其父摩呵羅聞佛従阿摩
那國遊行到阿頭佉國此中無檀越
供給僧亦無供養誰當供養佛便語
兒言我聞佛従阿摩那國土遊行欲
來至此此中無檀越供給僧亦無供
養汝可持鉢入城求胡麻秔米小豆
磨沙豆供養世尊其子巧能其事卽
持鉢入城大得胡麻秔米小豆摩沙
豆世尊旣到父子選擇房舎布好坐
具卽辦種種粥胡麻油粥乳粥二種豆
粥清粥辦巳奉佛及僧諸粥太多餘
殘棄一房舎内地佛食後經行摩訶
羅従佛仿佯到是處見地粥狼藉佛
知故問摩呵羅何許得是多粥有檀
越與耶答言無佛言是衆僧物耶答
言非佛言何處得摩訶羅以是事具
白佛佛以是因緣故集僧集僧巳佛
種種因緣訶摩訶羅何以名比丘教
子作不淨事佛種種因緣訶巳告諸
比丘従今日五衆不得相教作
[21-0760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十一張従不淨
事若教得突吉羅従今日前工師時
種種作具不應畜若畜得罪若先縫
衣人畜鍼筒不犯先能書人畜筆筒
不犯先銅作人畜鑚不犯佛従阿頭
佉國持衣鉢向波婆國遊行此國中
諸豪族先作要佛來入國一切應一
由延迎佛若不迎者罰五百金錢旣
聞佛來出迎中有一豪族字盧芝第
一刀土是阿難舊知識其人於佛無
信阿難遥見其釆語言盧芝汝來迎
佛甚善盧芝言我非信佛而迎我順
親族法故阿難言有何法答言我親
族先作要法若佛來者應一切一由
延迎若不迎者罰金錢五百阿難我
不惜五百金錢恐親族不穆以是故
來阿難執手牽至佛所到巳頭面礼
佛足一面立阿難白佛言是盧芝我
舊知識特相親善於佛不信願佛說
法令其開解爾時世尊以慈心感覆
彼卽信悟尋爲說法示教利喜示教
利喜巳礼佛而出還坐本處諸人去
不久時佛従坐起何自房盧芝従佛
如犢隨母佛入房坐盧芝礼佛
[21-0760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十二張従足一
面坐佛爲說法示教利喜卽従坐起
礼佛而去思惟我持何等物上佛卽
以諸餠奉佛佛言與僧作分彼卽與
比丘比丘不受語言佛未聽我噉餠
以是事白佛佛言従今日聽噉餠何等
餠若麪若大小麦餠若豆餠刻鏤餠
重華餠有如是種種淨餠一切聽噉
佛従波婆國隨所住竟持衣鉢遊行
到舎衞國諸比丘乞食得甘美餚饍
乳酪酥油魚肉脯諸比丘不受思惟
乞美飮食或墮罪以是事白佛佛言
若不自乞檀越施應受従今日聽僧服
四種藥何等四種藥一時藥二時分
藥三七日藥四盡形藥時藥者五種
佉陀尼五種蒲闍尼五似食何等五
種佉陀尼一根食二莖食三葉食四
磨食五果食何等根食芋根蔙根藕
根蘆蔔根無菁根如是等種種根可
食何等莖食蘆蔔莖穀梨莖羅勒
莖柯藍莖如是等種種是莖佉陀尼
何等葉食蘆蔔穀梨葉羅勒葉柯藍葉
如是等種種葉可食是葉佉陀尼何等
磨食稻大麦小麦如是等種種是
[21-0761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十三張従磨
佉陀尼食何等果食菴羅果聞浮果
波羅薩果鎭頭佉果那梨耆羅果如
是等種種是果佉陀尼何等五種蒲
闇尼食一飯二麨三糒四魚五肉如
是五種蒲闍尼食何等五種似食糜
粟穬麦莠子迦師如是等種種是名
似食未漉漿汁是名時藥時分藥者
若淨漉漿汁是名時分藥七日藥者
若酥油蜜石蜜是名七日藥盡形藥
者五種根藥何等五種一舎利二薑
三附子四波提毗沙五菖蒲根是藥
盡形壽共房宿無罪五種果藥呵梨
勒鞞醯勒阿摩勒胡椿蓽芺羅盡形
壽共房宿有五種鹽黑鹽紫鹽赤鹽
鹵土鹽白鹽盡形壽共房舎宿有五
種樹膠藥興渠薩闍羅茶帝夜帝夜
波羅帝夜槃那盡形壽共房宿五種
湯根湯莖湯葉湯華湯果湯盡形
壽共房宿是四種藥時藥時分藥七
日藥盡形藥若卽日受時藥時分藥
七曰藥盡形藥若和合一處此藥時
應服非時不應服時藥力故若卽曰
受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是藥和合
[21-0761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十四張従一
處是藥應時分服過時分不應服時分
藥力故若卽日受七日藥盡形藥是
藥和合一處七日應服過七日不應
服七日藥力故盡形藥隨意服若卽
日受時藥不淨受時分藥七日藥盡
形藥和合一處不應服卽日受時分
藥不淨受七日藥盡形藥和合一處
不應服卽日受七日藥不淨受盡形
藥和合一處不應服長老優波離問
佛是三種藥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
是三種藥擧宿得口受不佛言不得
是三種藥惡捉得口受不佛言不得
是三種藥手受口受不病得服不佛言
不得是三種藥手受口受病得服不
佛言得七法中醫藥法苐六竟
誦律卷第二十六甲
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
彫造
[21-0761c]
十誦律卷第二十七第四誦之七
後秦比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七法中衣法第七之上
佛在王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