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37b]
皮革法第五佛在
舎衞城爾時阿濕摩伽阿槃提國有
聚落名王薩婆中有大富居士財寶
豐盈種種具足唯少一事無有兒息
従諸神祗池神家神交道大神滿賢
大神高賢大神大自在天神那羅延
神韋細天神下至鉢婆羅神爲有子
故求請乞索而不能得有子時到居
士婦乃覺有娠利根女人有四不共
智何等四一知男受二知男不愛三
知妊娠時四知所従得婦自知有娠
語居士言我巳有娠居士聞之心歡
喜踊躍或當生男好加
潔以香塗身隨時將息令身安隱若
有所至多人衞従莫令憂惱九月巳
過㝃身生男耳有金環是兒端正見者
歡喜居士聞之心喜踊躍集諸知相
婆羅門相之問言是兒德力何如諸
婆羅門言居士是兒實有福德威力
居士言當爲作字是時國法作
[21-0737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張従二種
字若隨宿若隨吉諸人言居土是兒
何時生答言某日生是諸婆羅門筭
知語言是兒沙門宿日生卽名沙門
居士復集婆羅門及諸居士善知金
寶相者以兒耳示之是兒耳環價直
幾許諸人言居士是兒耳環非世所作
不易平價意想平之可直純金一億
兒字沙門耳環直一億衆人卽字爲
沙門億耳衆人當識是居土令五種
養母養視何等五一者治身母二者
除垢母三者乳母四者吉母五者戲
笑母云何治身母爲是兒治頭手足
耳鼻諸指是名治身母云何除垢母
時時爲兒洗浴浣濯是名除垢母云
何乳母時時飮食乳養是名乳母云
何吉母是兒行時執孔雀拂持三股
叉侍衞擁護是名吉母云何戲笑母
爲兒作機關木人象馬車乘弓箭種
種戲具隨時娛樂之是名戲笑母是
兒福德威力而疾長大便教書數筭
印善知諸物價相貴賤是王薩薄聚
落是四方商客所聚集處時四方商客
來詣聚落問言是中阿誰善好
[21-0738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三張従有德
可寄可信示我利害諸人示沙門億
耳善好有德可寄可信善別利害是諸
商客卽詣沙門億耳託爲主人沙門億
耳問諸商客従何處來答言従某方
某國
客具答好惡之事是時復有諸商客
悔中來者至王薩薄聚落問言是中
阿誰善好有德可寄可信示我利害
諸人示沙門億耳善好有德可寄可
信善別利害是諸商客卽託爲主人
沙門億耳問諸商客従何處來答言
大悔中來問大海中有何好惡商客
具答海中諸事大海中有波怖龜怖
提迷魚怖提迷耆羅魚怖失收摩羅
魚怖迴波怖水覆山怖黑風怖惡龍
處怖惡羅刹怖億耳百千人去時一得
還若得來還種種珍寶布施作福七
世不盡何况己身是諸商客見是沙
門億甘有大威力如是思惟若作薩薄
共多人入海必安隱來出諸人言沙
門億耳汝何以不入大海答言我入
大海作何等是中多諸恐怖百千人
去時一得還是諸商客激屬言
[21-0738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四張従何
等人仰他活命乃至婬女仰他江命
若人求作布施福德是事善好諸商
客如是激厲沙門億耳信受欲去到
父母所辭欲入海時父母說諸怖事
欲令變悔以制留之人爲財故入大
海我家中多諸寳物汝用布施作福
七世不盡何爲入海時不隨父母語
父母語諸貴人佐我留億耳時諸大
官長者居土億財主大富薩薄如是
貴人留之不隨父母知其意正則聽
令去於是乘象振鈴遍告聚落令言沙
門億耳欲入大海我作薩薄誰欲共
去是人福德五百商人皆悉樂従彼
國土法作薩薄者要出二十萬金錢
十萬辦舡十萬辦資糧莊嚴竟巳下
舡著水中以七枚繩繫日日唱言誰
能
種樂及捨樂壽誰欲得金銀摩尼琉
璃種種寶物七世隨用布施作福者
共入大海如是日日唱日斷一繩如
是斷六繩殘第七繩待伊勒風晉言
好隨風旣得伊勒風斷第七繩舡病
勝箭是薩薄福德威力是舡疾到
寶
[21-0738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五張従
渚勅語諸商客言取諸寶物載使滿
舡莫令大重取寶物竟得伊勒風是
時舡去疾勝于箭還閻浮提向王薩
薄聚落有二道水道陸道沙門億耳
語諸啇人何道去諸人言陸道去時
有空澤是中夜住語諸啇人我曾聞
賊來刧諸商客若前殺薩薄則諸商
客無所成辦若不殺薩薄則以錢物
力若自身力若以他力必能得賊我
當餘處宿去時當喚我諸人言爾億
耳驅驢別處宿是諸商客夜半發去
人人相覺竟不喚億耳後夜大風雨
墮億其覺喚諸商客商客無人應者
億耳如是思惟左何諸人棄我去耶
卽逐去是道多沙土風雨流漫路無
辵跡仰驢齅跡而前億耳飢極前行
見有一城嚴好淨潔如是思惟念想
得食立於城門隨念失聲唱言食食
時無數百千萬餓鬼來出皆言何等
食阿誰與億耳言無食我行飢極念
想得食因出此言我無食也如是思
惟我當城邊得食是故唱言食耳諸
餓鬼言此是餓鬼城我百千萬歲今
[21-0739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六張従日乃
聞唱食聲我等以不布施慳心多故
墮餓鬼中汝欲那去億耳言欲至王
薩薄聚落鬼言従是道去於是前行
復見一城如是復念前城不得食今
或能得水卽到門立唱言
數百千餓鬼來出皆言何等水阿誰
與億耳言無水我渴極念想得水因
出是聲我無水也如是思惟我當城
邊得水是故唱言水耳餘鬼言此是
餓鬼城百千萬歲今日乃聞水聲我
等以不布施慳心多故墮餓鬼中汝
欲那去億耳言欲至王薩薄聚落鬼
言従是道去前行不久復見樹名婆
羅夜於下宿搖樹落葉細者自食麤
者與驢如是曰暮至夜是中卽有牀
出男出女出顏貌端正著天寶冠共
相娛樂沙門億耳作是思惟我不應
爾看他私事時夜過晝來卽時牀滅
女滅有羣狗來噉是男子肉盡骨在
億耳念言我悔不問是人先作何行
今得此報夜善晝惡我當住待問之
至依更有好牀男出女出顏貌端正
著珠寶天冠共相娛樂億耳卽
[21-0739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七張従
徃問男汝作何行今得是報夜善晝
惡男言汝何用問爲億耳言意欲知
之男言汝識阿濕摩伽阿槃地國中
王薩薄聚落不億耳言識男言我是
某甲屠兒有長老迦旃延常出入我
家我常供給飮食衣被湯藥億耳彼
常語我言莫作惡行後得大苦我時
答言先世以來以此爲業今若不作
那得自活時迦旃延復語我言汝作
此惡晝多夜多我言晝多卽語我言
汝夜受五戒可獲微善我卽従受今
得此報夜善晝惡皆由作行悔恨何
益男問億耳汝欲那去答言至王薩
薄聚落男言従是道去億耳便去前
行不久復見一樹名波羅住不止宿
搖樹落葉細者自食麤者與驢時夜
過晝來是處復有牀出男
貌端正著珠寶天冠共相娛樂億耳
卽念我不應住此觀他私事如是至
暮牀滅女滅百足虫出噉是男子肉
盡骨在億耳念言我悔不問汝作何
行今得此報晝善夜惡當住待問夜
過晝來復有牀出男出女出顏貌端
[21-0739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八張従正著
珠寶天冠共相娛樂億耳徃問男子
汝作何行今獲此報晝善夜惡男言
汝何用問爲億耳言意欲知之男言
汝識阿濕摩伽阿槃地國中王薩薄
聚落不答言識是中某甲男子婬犯
他婦有長老迦旃延出入我家我家
常供給飮食衣被湯藥億牙爾時
彼教我言莫作惡行後得苦報我答
言不能自抑當可如何復語我言汝
於此事何時偏多我言夜多時迦旃
延卽語我言受晝五戒可獲微善我
用其言受晝五戒故獲斯報晝善夜
惡悔恨先行無所復益男問億耳汝
欲那去答言欲至王薩薄聚落男言
従是道去前行復見林樹池水清淨億
耳於中洗浴飮驢是池邊有堂衆寶
莊嚴億耳仰視見堂卽作是念我飢
渴欲死當何所在卽便上堂誦佛經
偈飢爲
第一病行爲第一苦如是知法寶涅槃
第一樂上堂
見女人坐象邪牀牀腳繫二餓鬼是
女識億耳字問訊沙門億耳道
[21-0740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九張従路不
極不渴不飢耶億耳自念是女人生
不見我乃識我字何以得爾女卽喚
億耳坐共相問訊語女言貴女乞我
食女言相與汝但莫與是二餓鬼億耳
言貴女今我飢急何能與鬼女卽與
水
緣故小出堂外時二餓鬼申手語沙
門億耳乞我一口乞我半口我腹中
飢如火燒沙門億耳先好布施憐愍
衆生作是思惟我飢急辛苦是餓鬼
那得不苦各各與一口是二餓鬼著
食口中是食變成膿血少多咽還吐
出滿堂臭惡女人還入見臭處滿堂
女言我語汝莫與何以與之億耳言
姉妹我不知是事故與女卽除吐掃
灑燒香還坐本處億耳語姉妹更與
我食女言我不惜食設與汝者恐更
與鬼是事不可億耳言姉妹我先不
知故與今不復爾是女卽以水洗手
與億耳食是時更有一女來語貴女
與我食女言食汝常食作是語巳卽
有三錡鑊爨火湯沸是女脫衣著一
面入鑊中皮肉爛盡唯有骨鎖
[21-0740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張従冷
風來吹卽得出鑊還活著衣噉其爛
肉噉巳而去億耳故食更有女來言
貴女與我食女言食汝常食作是語
竟女變成羖羊噉草沙門億耳如是
思惟自疑我或人中死生此餓鬼國
耶卽語貴女是何等事女言何用問
爲億耳言意欲得知女言汝識阿濕摩
伽阿槃地國中王薩薄聚落不億耳
言識是一鬼繫我頭邊牀腳者是我
夫某甲居士繫我腳邊牀腳者是我
兒有長老迦旃延出入我舎受我衣
服湯藥供養是二人瞋我言我作財
辛苦而持與他汝空自疲勞後世當
得膿血之報以是慳貪不憙布施墮
餓鬼中是惡口業報故與食變爲膿血
億耳言是女何以自噉肉女言是女
我兒婦以物與擧或自噉若與人我問
與他者我當自噉肉是故今自噉肉
是第二女復作何等變作羖羊噉草
貴女言是我婢我使舂磨或自噉或
與他若問時言我不自噉不與他若
自噉若與他者我後世當作羊
[21-0740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一張従噉
草以是因緣今作羊噉草億耳言汝
作何行女言我有少罪我是中不久
住我此間死當生四天王天中汝能
少爲我不億耳言何等事女言王薩
薄聚落中我有女未知修善汝還至
彼爲我語是女某甲我見汝父母兄
兄婦婢唯汝母獨受福餘者受罪汝
母因我語汝莫作惡事後世多受苦
報汝若不信汝母言是處有藏大有
錢財取爲我作福供養僧亦供養長
老迦旃延殘餘可以自活作是語巳
問億耳言汝欲去耶答言欲去女言
汝瞑眼卽如其言便瞑眼湏臾之項
便於王薩薄聚落不遠置之是諸商
客先到聚落者諸人問之何以不見
沙門億耳諸商客言大海中失是時
聚落諸人聞其失億耳擧邑啼哭如
喪父母億耳問之何以如此諸人言
沙門億耳大海中失以其失故啼哭
相吊億耳卽作是念我死消息聞是
聚落如是憂憒若今見我必復擾動
何湏復歸彼貴女囑我語其女當爲
至彼億耳漸到女舎共相問訊語
[21-0741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二張従其
女言某甲知不我見汝父母兄兄婦
婢盡在餓鬼中唯汝母獨受福餘者
受苦汝母語汝莫作惡事後受苦報
女言咄男子汝癡人汝狂人我父母
布施作福德死必生天何以故在餓
鬼中億耳卽語女言汝母言某處有
藏
及長老迦旃延殘餘自活是女聞巳
便至藏所發取大得錢財得以生信
如其母勅卽以供養衆僧是沙門億
耳先世供養佛種善根利根近見諦
以是因緣力能得今世無漏智是人
爲善根力所追便自思惟愁憂我用
歸家爲當徃大迦旃延所卽徃到巳
頭面礼竟一面坐沙門億耳心猒本
事怖畏世間長老迦旃延隨順其意
而爲說法卽於座上得諸法清淨無
垢法眼是人見法得法知法淨法
度疑悔不信他不隨他立道果中得
無所畏従坐起頭面礼長老迦旃延
足自言大德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僧我作優婆塞憶念我従今盡壽不
殺生心信清淨大德我欲善勝法
[21-0741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二張
中出家受具足戒作比丘欲善勝法
中行道迦旃延言沙門億耳父母聽
汝出家不答言大德我父母未聽迦
旃延言我曹法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受具足戒億耳言大德我自求是事
若父母聽當來出家受具足戒迦旃
延言汝冝知是時億耳頭面礼長老
迦旃延足卽便歸家見父母礼拜問
訊億耳父母先愁苦故失明聞億耳
従大海中安隱還歸悲喜淚出眼還
得明億耳住過五六日巳白父母言
聽我善勝法中出家父母言億耳我
唯有汝本至心求願得汝汝不用我
語入大海得汝死消息愁憂故眼盲
汝今大海中安隱來還我大歡喜眼
得開視汝今便爲更生汝受我語則
爲洪養我曺我曺壽命不過幾時若
能畢我等壽不出家者我死不恨億
耳答言諾供養滿十
如偈說
生者有死高者亦墮一切皆盡
無有常者
億耳澡浴到長老迦旃延所頭面礼
[21-0741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四張従足
一面坐大德我今得正法信欲佛法
中出家修梵行長老迦旃延卽與億
耳出家是時阿濕摩伽阿槃地國土
少比丘十衆難得是沙彌夏安居過
自恣竟長老迦旃延共住弟子近住
弟子諸方來見師問訊爾時比丘滿
十衆是時與億耳受具足戒時諸比
丘欲遊行東方國到佛所見佛供養
億耳問諸比丘長老那去諸人言欲
至舎衞國見佛世尊親近礼拜億耳
言我亦欲去諸人言隨意億耳言小
待我辭和尙億耳向長老迦旃延所
頭面礼足一面坐如是言大德和尙
我今安居竟欲遊行東方國土見佛
世尊親近礼拜願聽我去迦旃延言
欲徃隨意汝當代我頭面礼佛足問
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及
餘比丘如是問訊長老摩訶迦旃延
是我和尙阿濕摩伽阿槃地國土中
舊比丘摩摩帝帝帝陀羅濟度我
是長老頭面礼佛足問訊少病少惱
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及餘比丘亦如
法問訊巳従婆伽婆乞請五事一
[21-0742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五張従者阿
濕摩伽阿槃地國土少比丘受具足
十衆難得願佛聽此國少比丘受具
足二者阿濕摩伽阿槃地國土地堅
多碎石土塊願佛聽此國比丘著一
重革屣三者阿濕摩伽阿槃地國人
憙洗浴以水爲淨願佛聽此國諸比
丘常洗浴四者如東方國土用如是
麻褥覆毛褥
阿濕摩伽阿槃地國比丘皮褥覆羊
韋鹿韋羖羊韋五者有比丘遣比
丘使與他比丘衣他不取是衣中間失
我曹當云何億耳汝若去東方國土
見佛世尊親近礼拜代我如是問訊
以此五事具白世尊是時億耳受長
老迦旃延語誦利従坐處起頭面礼
長老摩訶迦旃延竟巳卽向自房付
臥具持衣鉢遊行諸國土漸漸到舎
衞國見佛頭面礼足一面坐諸佛常
法有客比丘來以如是語問訊忍不足
不安樂住不乞食不難道路不疲耶
爾時佛以是語問億耳忍不足不安
樂住不乞食不難道路不疲耶是比
丘答言實忍足安樂住乞食不
[21-0742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六張従
難道路不疲諸佛常法共客比丘一
處宿時勅侍者爲客比丘房舎内敷
牀臥具是時佛勅阿難爲客比丘房
内敷牀臥具阿難如是思惟如佛所
勅爲客比丘敷牀臥具佛世尊今日
必欲與客比丘同一房舎宿卽向佛房
與客比丘敷牀臥具竟還白言大德
與客比丘敷牀臥具竟佛自知時佛
従坐起向自房到坐處敷尼師檀結加
跗坐億耳向佛房到巳頭面礼佛足
坐處敷尼師檀結加跗坐是二人夜
多坐禪默然中夜過至後夜佛語億
耳汝比丘唄億耳發細聲誦波羅延
薩遮陀舎修妬路竟佛讃言善哉比
丘汝善讃法汝能以阿槃地語聲讃誦
了了清淨盡易解比丘汝好學好誦
佛知故問汝何以晩入道億耳言大
德我乆知欲患有緣事不得出家卽
說偈言
惡人不樂善決定見法味法味息煩惱
除熱離衆惡服法喜法味
億耳如是思惟是我時到當以五事
[21-0742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七張従廣問
世尊於是億耳従坐起偏袒著衣合
掌白佛言世尊長老大迦旃延是我
和尙阿濕摩伽阿槃地國中舊住摩
摩帝帝帝陀羅濟度我稽首礼佛足
問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
及餘比丘亦如法問訊以五事廣問
世尊佛語億耳汝且止湏我問時當
說佛以是因緣會僧會僧巳告億耳
汝所問便問是時億耳白佛言大德
長老迦旃延是我和尙阿濕摩伽阿
槃地國土舊比丘摩摩帝帝帝陀羅
濟度我是長老頭面礼佛足問訊少
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餘比丘
亦如是問訊五事廣白世尊何等五
一者阿濕摩伽阿槃地國土比丘少
受具足十衆難得願佛聽此國少比
丘受具足二者阿濕摩伽阿槃地國
土地堅碎石多土塊多願佛聽此國
土比丘著一重革屣三者阿濕摩伽
阿槃地國土人憙洗浴以水爲淨願
佛聽此國土諸比丘常洗浴四者大
德若東方國土用如是麻褥覆毛褥
覆華衣褥覆願佛聽此國土
[21-0743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八張従比丘
支作褥覆羊韋鹿韋羖羊韋五者有
比丘遣比丘使與他比丘衣他不取
是衣中間失是中我曹當云何佛種
種因緣讃戒讃持戒讃戒讃持戒
巳佛語諸比丘従今日聽邊國中持
律第五受具足戒是中南方白木聚
落白木
婆羅門聚落婆羅門聚落外是邊國
北方優尸羅山去山不遠有蒲泉薩
羅樹薩羅樹外是邊國東方有婆羅
聚落字伽郎伽郎外是邊國東北方
有竹河竹河外是邊國従今日聽阿
濕摩伽阿槃地國土比丘作一重革
屣若穿破更補兩頭置中央厚重革
屣不應著毛革屣不應著聲革屣不
應著緾革屣不應著一切靑革屣一
切黃一切赤一切白一切黑靑皮間
黃皮間赤皮間白皮間黑皮間靑韋
繡黃韋繡赤韋繡白韋繡黑韋繡師
子皮繡虎皮繡豹皮繡獺皮繡猫皮
繡兜羅紵屣毳紵屣刧貝紵羖羊毛
紵羖羊毛縷縫屣羖羊角革屣廣前
革屣孔雀筋縷縫孔雀翅雜革屣
[21-0743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九張従一切
種種雜色莊嚴縷繡革屣不應著若
著犯突吉羅罪従今日聽阿濕摩伽
阿槃地國中常洗浴如東方麻褥覆毛
褥覆華褥覆我今聽阿濕摩伽阿
槃地國中如是皮作褥覆羊韋鹿韋羖
羊韋有比丘遣比丘使與他衣他比丘
不取是衣中間失佛言若得衣彼比
丘十日應畜若過十日犯捨墮佛婆
伽婆在舎婆提國住六羣比丘爾時
畜大皮師子皮虎皮豹皮獺皮狸皮
佛言五大皮不應畜若畜犯突吉羅
罪更有五皮不應畜象皮馬皮狗皮
野干皮黑鹿皮若畜犯突吉羅罪
佛在
俱睒彌國是時長老闡那有高好牀
佛與阿難詣闡那房闡那遥見佛來
見巳向佛合掌如是語大德來入房
看佛見闡那布高
是癡人敷高好牀内爛外流佛種種
因緣訶竟語諸比丘従今日高好牀
不應畜若畜犯波逸提罪佛在
毗耶離國時有一惡優婆塞與跋難
陀釋子作弟子共語恭敬更相
[21-0743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張従愛
念跋難陀釋子晨朝著衣持鉢至其
家惡優婆塞與布坐處命跋難陀坐
共相問訊其家有犢子雜色班駮見
巳卽生貪心是好可用作尼師檀跋
難陀語言汝犢子雜色班駮是可用
作尼師檀優婆塞言汝湏耶語言湏
卽殺犢子剝皮持與便持皮去犢母
鳴吼従後逐之是時諸比丘維耶離
僧坊門間空地經行遥見跋難陀來
諸比丘相語是跋難陀釋子無羞人
多有見聞疑惡欲人牸牛吼隨後來
必作惡事若欲作若巳作漸漸到諸
比丘所問言長老此牛何以従汝後
鳴吼跋難陀向諸比丘廣說諸比丘
種種因緣訶跋難陀何以名比丘故
奪畜生命汝無慈愍心如是種種因
緣訶巳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
集僧巳佛知故問跋難陀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因緣訶何以
名比丘故奪畜生命無憐愍心佛種
種因緣訶巳語諸比丘従今日白衣
舎牛皮不應受不應坐臥比丘家中
燥牛皮應受不應坐臥
[21-0744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一張従佛
在舎衞國六羣比丘載女乘種種不
清淨佛言女乘不應載若載得突吉
羅罪六羣比丘共女載種種不清淨
佛言不應共女載若共截德突吉羅
罪六羣比丘共女有間載種種不清
淨佛言不應共女有間載若載得突
老畢陵伽婆蹉患眼親里遣使兩犍
牛駕車來迎長老乘車來此間治眼
答言佛未聽乘兩犍牛車以是事白
佛佛言聽載犍牛車當使餘人御不
得自御爾時六羣比丘提牸牛尾渡
河種種不清淨佛言不應捉牸牛尾
渡河若捉得突吉羅罪若師子虎象
馬牛雄者捉尾渡河無罪六羣比丘
捉小女人手渡河種種不清淨佛言
不應捉小女人手渡河若捉小女人
手渡河得突吉羅罪有
諸居士婦向阿脂羅河洗浴脫衣岸
上入水洗浴河水卒涱漂去爾時諸
比丘在河岸邊空地經行時諸女人
語諸比丘大德見救捉我等諸比丘
言姉妹佛結戒不應故觸女人身
[21-0744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二張従諸
女人言大德慈悲憐愍人何處沙門
釋子中我等今爲水漂是非見捉諸
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應
救諸比丘如是捉時婬心起還放諸
女言大德小時莫放得到彼岸諸比丘
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雖婬心起但
捉一處莫放到岸不應故觸若更觸得
罪若繡畫女木女不應故觸觸得突
吉羅罪佛
婆伽婆在阿羅毗國阿羅毗諸比丘
著木屐時時到和尙阿闍梨所受經
學經問經是時精舎内曵屐踉踉作
聲有一摩呵盧比丘蹈斷長行虡佛
知故問阿難何以故精舎内曵屐聲阿
難言世尊是阿羅毗諸比丘著木屐
時時到和尙阿闍梨所受經學經問
經是故曵屐作聲佛以是事集僧集
僧巳
實爾世尊佛種種因緣訶何以名比
丘畜木屐種種因緣訶巳告諸比丘
従今不得著木屐多羅奢屐行屐竹
葉屐文若屐婆毗屐若畜犯突吉羅
罪
[21-0744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三張従長
老跋提従高貴中出家是人本白衣
時著欽婆羅屣如本法畜欽婆羅屐
諸居士譏嫌訶責沙門釋子自稱善
好有德著欽婆羅屐如王如大臣有
諸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
慙愧以是事具白佛佛以是因緣集
僧集僧巳佛知故問汝實爾不答言
實爾世尊佛種種因緣訶何以名比
丘著欽婆羅屐種種因緣訶巳語諸
比丘従今日欽婆羅屐不應著若著
犯突吉羅罪佛
在王舎城瞻蔔國中有長者子字沙
門二十億是人棄二十億金捨瞻蔔
城五百聚落阿尼目佉出家徒跣空
地經行足下血出遍流經行地經行
此頭彼頭鳥啄血佛與阿難到是處
見是事佛知故問阿難誰是處經行
地血流漫阿難答言世尊是瞻蔔國中
長者子字沙門二十億棄二十億金
捨瞻蔔城五百聚落阿尼目佉出家
徒跣經行足下血流遍經行地經行
此頭彼頭鳥啄血佛以是事集僧集
僧巳佛知故問汝實爾不答言實
[21-0745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四張従爾
世尊佛言沙門汝能著一重經行革
屣不答言不能佛言何以不能答言
世尊我儻有同守戒諸比丘當言瞻
蔔國中長者子字沙門二十億棄二
十億金捨瞻蔔城五百聚落阿尼目
佉出家而染著一重革屣若
切比丘著我當著佛種種因緣讃戒
讃持戒讃戒讃持戒巳語諸比丘従
今聽著一重經行革屣若破補兩頭置
中央厚重革屣不應著毛革屣不應
著聲革屣不應著緾革屣不應著一
切靑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一切黑
革屣不應著靑皮間黃皮閒赤皮間
白皮間黑皮間靑皮繡黃皮繡赤皮
繡白皮繡黑皮繡師子皮繡虎皮繡
豹皮繡獺皮繡猫皮繡兠羅紵屣毳
紵屣刧貝紵屣羖羊毛紵屣羖羊毛
縷縫屣羝羊角屣廣前屣孔雀筋縫
屣孔雀翅縫屣一切雜色革屣不應
著若著犯突吉羅罪佛
在舎衞國東園摩伽羅母堂上晡時
従禪起下堂在露地經行是時諸比丘著革屣隨佛經行佛顧視見諸
[21-0745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五張従
比丘著革屣隨佛經行語諸比丘有
外道出家師弟子尊重恭敬師故不
著革屣従師經行何况多陀阿伽度
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汝曹著革屣隨
佛經行佛種種因緣訶巳語諸比丘
従今佛前不得著革屣和尙阿闍梨
一切上座前佛塔中得道塔中溫室
講堂食廚門間禪窟大小便處洗大
小便處洗浴處一切多衆行處不應
著革屣若著犯突吉羅罪
佛在舎衞國長老畢陵伽婆蹉病眼
病徒跣入聚落蹴石傷腳増益眼痛
以是事語諸比丘諸比丘以是事白
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佛知故
問畢陵伽婆蹉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因緣讃戒讃持戒讃戒
讃持戒已語諸比丘従今聽著一重
革屣入
屣不應著乃至種種雜色縷縫革屣
不應著若著犯突吉羅罪
佛在舎衞國諸比丘露地洗腳以腳
指行腳跟行或登樹葉行若石上跳
行入戶牀上坐或時用草若衣若弊
[21-0745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六張従納
拭腳住處諸草若衣弊納狼積在地
臥具垢臭爾時有一居士請佛及僧
明日食佛默然受居士知佛受請従
坐起頭面礼足繞佛而去到自舎具
多美飮食氣味香潔辦具竟敷坐處
遣人白佛時到食具巳辦佛自知時
諸比丘至居士舎佛自房住迎食分
諸佛常法如是遊觀看諸比丘房持
戶鉤處處大房别房遍諸房看開一
房見草及衣弊納狼藉在地臥具垢
臭佛入房安徐擧被褥出牀榻葉地
草及衣弊納掃房中塗地竟還内被
褥牀榻閉戶下橝向自房到坐處敷
尼師檀結加跗坐是時中間居士見
僧坐巳自行澡水自手與種種多美
飮食氣味香潔僧自恣飽滿巳持獨
坐牀是中坐欲聞法上座說法巳次
第而去還到精舎頭面礼佛足一面
坐諸佛常法比丘食還歡喜軟語如
是問諸比丘美食飽滿不爾時諸比
丘還佛以如是語問諸比丘美食飽
滿不答言飽滿佛言我今日持戶鉤
處處大房別房遍諸房看開一房戶
[21-0746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七張従見
草及衣弊納狼藉在地臥具垢臭是
事不是汝曹云何不愛護僧臥具諸
居士婆羅門血肉乾竭布施作福諸
比丘是中應少受善愛護佛種種因
緣訶巳語諸比丘従今聽一重洗
革屣若穿更補兩頭置中央厚重革
屣不應著乃至種種雜色縷縫革屣
不應著若著犯突吉羅罪佛
在舎衞國有一比丘失一重洗腳革
屣比丘到居士所乞言我失一重洗
腳革屣汝與我居士約勅皮師汝與
是比丘作一重革屣我與汝價是皮
師以厚重革屣貴直二三錢不肯與作
一重革屣比丘到皮師所索皮師不與
作比丘不得還従居士求言居士是皮
師竟不與我作一重革屣居士言大德
我巳約勅不肯與我當云何汝能著
厚重革屣不比丘如是思惟我當壞
厚重革屣作一重革屣著是比丘持
縷錐徃祗桓門間欲壞厚重革屣作
一重革屣佛食後彷徉經行徃到是
處見是比丘門下坐佛知故問比丘
汝作何等答言世尊我失一重洗
[21-0746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八張従腳
革屣我従居士乞居士約勅皮師令
作言與是比丘作一重洗腳革屣我
與汝價是皮師以厚重革屣貴直二
三錢故不肯與我作一重革屣我到
皮師所重索皮師故不與我我不得
巳還従居士乞語言居士是皮師竟
不與我一重革屣居士言我巳約勅
不肯與汝我當云何便語我言汝能
著厚重革屣不我如是思惟當壞作
一重洗腳革屣佛語比丘莫壞厚重
革屣何以故不堅牢故従今聽作破
染著淨若有人施厚重革屣還令主
著行下至二三步如是得畜佛
在王舎城六羣比丘以佛聽著破染
著淨革屣故求種種雜色革屣畜有
時六羣比丘
主不與一比丘高擧一比丘脫取以
是事故釋子恒不敢出恐六羣比丘
脫我革屣故諸居士譏嫌訶責沙門
釋子自稱善好有德著種種雜色莊
嚴革屣如王如大臣有比丘少欲知
足行頭陀聞是事心慙愧以是事具
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己佛
[21-0746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九張従
知故問六羣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
爾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何以名比
丘著種種雜色莊嚴革屣種種因緣
訶巳語諸比丘若有一重革屣若有
破染著淨厚重革屣聽畜一切雜色
莊嚴革屣不應著若著犯突吉羅罪
佛在舎衞國自恣竟夏求月與大比
丘衆遊行諸國有一比丘手捉革屣
跛行佛見是比丘知而故問比丘何
以手捉革屣跛行答言世尊我革屣
內鼻堅是指間破痛故跛行佛言應
用軟物作七法中皮革法苐五竟
十誦律卷第二十五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1-0747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第四誦之六従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七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