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47c]
諍事法第
八佛在王舎城爾時諸比丘共比丘
諍惡口相言諸比丘尼共比丘尼諍
諸式叉摩尼共式叉摩尼諍諸沙彌
共沙彌諍諸沙彌尼共沙彌尼諍惡
口相言迦留陀夷比丘共諸比丘諍
惡口相言巳隨順优助諸比丘尼是
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
心不喜訶責言云何名比丘共比丘
諍巳强佐助比丘尼如是訶巳向佛
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
迦留陀夷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
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責迦留陀
夷比丘巳云何名比丘共諸比丘諍惡
口相言巳强佐助諸比丘尼如是訶
巳語諸比丘従今有四種諍事出一
者鬪諍事二者無根事三者犯罪事
四者常所行事鬪諍事者如諸比丘
共比丘諍惡口相言是法是非法是
善是不善是中共諍故相助別異是
名
[21-0848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張政鬪諍
事無根事者如諸比丘出餘比丘犯
罪若有殘作有殘不作有殘作不作
若無殘作無殘不作無殘作不作若
有殘無殘作有殘無殘不作有殘無
殘作不作是中出犯罪無根故共相
緾著是名無根事犯罪事者有五種
犯犯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
羅提提舎尼突吉羅若犯若污若不
悔是名犯罪事常所行事者衆僧所
作事若白一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
磨布薩自恣立十四人羯磨是名常
所行事鬪諍事者以何爲本有十四
破僧因緣及六鬪諍本是名鬪諍事
本無根事以何爲根本有三根本
見根聞根疑根若比丘與比丘鬪諍
相言巳身作罪令他人說有殘作有
殘不作有殘作不作若無殘作無殘
不作無殘作不作若有殘無殘作有
殘無殘不作有殘無殘作不作若口
若意作罪令他人說有殘作有殘不
作有殘作不作無殘作無殘不作無
殘作不作有殘無殘作有殘無殘不
作有殘無殘作不作従是中出
[21-0848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三張政他
罪異是名無根事根本犯罪諍以何
爲本従何事起従五種犯起以五種
犯爲本有犯身作
口作非身非心作有犯身作心作非
口作有犯口作心作非身作有犯身
作口作心作無但心犯従是犯起是
名犯罪根本常所行事以何爲本従
何事起所作事従僧起僧爲根本是
名常所行事根本所有鬪諍皆名諍
事耶有諍事亦名鬪諍耶有鬪諍非
諍事有諍事非鬪諍有鬪諍亦是諍
事有非鬪諍非諍事有鬪諍非諍事
者若比丘但相道說未成鬪諍有諍
事非鬪諍者三種諍事有鬪諍亦是
諍事者若比丘相道說亦成鬪諍事
有非鬪諍非諍事者除上三句所有
無事諍皆名爲訁事耶有諍事亦名無
事諍耶有無事諍非諍事有諍事非
無事諍有無事諍亦諍事有非無事
諍非諍事有無事諍非諍事者但說
他罪未起諍事有諍事非無事諍者
三種諍事是有無事諍亦諍事者有
比丘無事諍亦起諍事非無事諍
[21-0848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四張政非諍
事者除上三句所有犯罪皆名諍事
耶有諍事亦名犯罪耶有犯罪非諍
事有諍事非犯罪有犯罪亦諍事有
非犯罪非諍事有犯罪非諍事者所
名犯罪有諍事非犯罪者三種諍事
有犯罪亦諍事者所名犯罪亦諍非
犯罪非諍事者除上三句所有常所
行事皆名諍事耶有諍事亦名常所
行事耶有常所行事非諍事有諍事
非常所行事有常所行事亦諍事有
非常所行事非諍事有常所行事非
諍事者所名作法有諍事非常所行者
三種諍事有常所行亦諍事者常所
行亦諍非常所行事非諍事者除上
三句鬪諍事爲善爲不善爲無記或
善或不善或無記云何名善有諸比
丘善心共諍所謂是法是非法是律
是非律是名善云何不善在比丘不
善心共諍是法是非法是律是非律
是名不善云何名無記有諸比丘不以
善心不善心共諍是法是非法是律
是非律是名無記无根事諍爲善爲不
善爲無記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21-0849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五張政善
者若諸比丘善心共諍出他比丘罪
有殘作有殘不作有殘作不作無殘
作無殘不作無殘作不作有殘無殘
作有殘無殘不作有殘無殘作不作
是名爲善不善者若諸比丘不善心
共諍出他罪有殘作有殘不作有殘
作不作無殘作無殘不作無殘作不
作有殘無殘作有殘無殘不作有殘
無殘作不作是名不善無記者若諸
比丘不以善心不善心共諍出他罪
有殘作有殘不作有殘作不作無殘
作無殘不作無殘作不作有殘無殘
作有殘無殘不作有殘無殘作不作
是名無記犯罪事爲善爲不善爲無
記耶犯罪事或不善
若諸比丘知佛結戒故犯是名不善
無記者不故犯佛所結戒是名無記
常所行事爲善爲不善爲無記或善
或不善或無記善者若諸比丘善心
作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布薩
自恣立十四人羯磨是名善不善者
若諸比丘以不善心作白羯磨白二
羯磨白四羯磨布薩自恣立十四
[21-0849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六張政人
羯磨是名不善無記者若諸比丘不
以善心不善心作白羯磨白二羯磨
白四羯磨布薩自恣立十四人羯磨
是名無記長老優波離問佛鬪諍事
以幾滅諍事滅佛言以二滅諍事滅
何等二以現前比尼滅及多覔比尼
滅又問世尊無根事以幾滅諍事滅
佛言以四滅諍事滅以現前比尼及
憶念比尼滅現前比尼及不癡比尼
滅現前比尼及實覔比尼滅又問世
尊犯罪事以幾滅諍事滅佛言以三
滅諍事滅現前比尼及自言比尼滅
現前比尼及布草比尼滅又問世尊
常所行事用幾滅諍事滅佛言以一
滅諍事滅現前比尼滅鬪諍事云何
以二滅諍事滅隨以何住處有諍相
言比丘是事付闥頼吒斷闥頼吒比丘
應受此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滅若
闥頼吒比丘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滅者是事名滅以一滅諍事滅謂現
前比尼現前者人現前比尼現前人
現前者是中隨助擧事人有事人共
集一處是名人現前比尼現前者
[21-0849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七張政如法
如毗尼如佛教滅是事是名比尼現
前若是闥頼吒不能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斷是事者應捨付僧僧應受是
事如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
名爲斷用一比尼所謂現前比尼現前
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
現前者是中所有可中共作羯磨比
丘共同心和合一處可受欲者持欲
來現在比丘能遮者不遮是名僧現
前人現前者有隨助擧事人有事人
共集一處是名人現前比尼現前者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是名爲斷
若僧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
事者爾時應僧中立二烏迴鳩羅應
羯磨此人令斷是事羯磨者一心和
合僧一比丘僧中問言誰能作烏迴
鳩羅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僧
中若言我能若有五法不應立作烏
迴鳩羅何等五隨愛行隨瞋行隨怖
行隨癡行不知斷不斷成就五法應
立作烏迴鳩羅不隨愛行不隨瞋行
不隨怖行不隨癡行知斷不斷
[21-0850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八張政卽
時一比丘應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某
甲某甲比丘能作烏迴鳩羅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隨僧中事若僧時
到僧忍聽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
羅能如法斷隨僧中事是名白如是
白二羯磨僧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
迴鳩羅斷隨僧中事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是二烏迴鳩羅比丘若
是上座諸下座比丘應與此二人欲
已遠去若此二烏辵鳩羅是下座應
従諸上座取欲巳小遠去當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若二烏迴鳩羅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
名爲斷用一比尼所謂現前比尼現
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
僧現
如上說若二烏迴鳩羅不能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是二烏迴鳩
羅應更立二烏迴鳩羅立法者一心
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問言誰能作烏
迴鳩羅斷隨僧中事若言我能一比
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某甲某甲比
丘能作烏迴鳩羅如法如比尼如
[21-0850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九張政
佛教斷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能如
法斷隨僧中事是名白如是白二羯
磨僧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
斷隨僧中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
是持是二烏迴鳩羅若是上座諸下
座比丘應與欲巳小遠去若二烏迴
鳩羅是下座應従諸上座比丘取欲
巳小遠去當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
是事若二烏迴鳩羅能如法如比尼
如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
尼所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
前人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者如上
說人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是
二烏迴鳩羅不能如法斷者還付先
二烏迴鳩羅先二烏迴鳩羅應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若能如法斷是事
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
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
前僧現前者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
前亦如上說若是先二烏迴鳩羅復
不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
應捨付僧僧應受是事如法如比尼
[21-0850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張政
如佛教斷若僧取是事能如法如比
尼如佛教斷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
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
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
前比尼現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僧應遣使
徃近住處僧所作是言此事如是如
是因緣起闥頼吒不能斷衆僧不能
斷二烏迴鳩羅不能斷後二烏迴鳩
羅復不能斷還先二烏迴鳩羅復不
能斷還僧復不能斷汝等大德和合
爲斷是事故卽時彼衆應和合若僧
先安居應受七日去若七日盡應受
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盡應破安
居來集一處受是事應斷近處僧應
受是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
若近處僧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断
者是名爲斷用一滅諍事滅所謂現前
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
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尼
現前亦如上說若近處僧不經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爾時應僧
中立二烏迴鳩羅令斷立二烏辵鳩
[21-0851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一張政羅羯
磨法者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問
言誰能作烏迴鳩羅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斷此隨僧中事是中若言我能
若有五法不應立作何等五隨愛隨
瞋隨怖隨癡不知斷不斷若成就五
法應立作烏迴鳩羅不隨愛不隨瞋
不隨怖不隨癡知斷不斷卽時一比
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某甲某甲比
丘能作烏迴鳩羅能如法如比尼如佛
教斷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忍聽某
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如法斷隨僧
中事是名白如是白二羯磨僧立某甲
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僧事竟僧
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二烏迴鳩
羅比丘若是上座諸下座比丘應來
與此二烏迴鳩羅比丘
若此二烏迴鳩羅比丘是下座應従
上座比丘取欲巳小遠去當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是二烏迴鳩羅
若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
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
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前
僧現前者如上說人現前比尼
[21-0851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二張政
現前亦如上說若二烏迴鳩羅不能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應更
立二烏迴鳩羅立法者一心和合僧
中問言誰能作烏迴鳩羅如法斷隨
僧中事若言我能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聽某甲某甲比丘能作烏迴
鳩羅如法斷隨僧中事若僧時到僧
忍聽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
隨僧中事是名白如是白二羯磨僧
立某甲某甲比丘作烏迴鳩羅斷隨
僧中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二烏迴鳩羅若是上座諸下座比
丘應與欲巳小遠去若二烏迴鳩羅
是下座應従諸上座取欲巳小遠去
應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若二烏
迴鳩羅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
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
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
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
前亦如上說若是烏迴鳩羅不能如
法斷是事者應還付先鳩羅先鳩羅
應受是事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
事是烏迴鳩羅若能如法如比尼如
[21-0851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三張政
佛教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
謂現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
現前比尼現前僧現前者如上說人
現前比尼現前亦如上說若是先烏
迴鳩羅復不能如法如比尼如
斷者應捨付僧僧應受是事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
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
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
前亦如上說若是近住處僧不能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近處僧
若聞某處有衆僧好上座知說波羅
提木叉法是僧多有比丘持修多羅
者持比尼者持摩多羅伽者是近住處
僧應以是事遣使至某處大僧中應先
立傳事人若界外令滿衆僧數立法
者一心和合僧應問誰能作傅事人
従是處持是事至某處若道中能斷
是事是中若有人言我能若有五法
不應立作傳事人隨受隨瞋隨怖隨
癡不知滅不滅若成就五法應立作
傳事人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
癡知滅不滅爾時傳事人應持是事
[21-0852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四張政
去若道中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斷是事者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
前比尼現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
比尼現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
尼現前亦如上說若傳事人不能道
中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者應持至
彼住處至彼住處巳是中若有上座
多知多識長老比丘應語是人言是
事諍事如是因緣起闥頼吒不能
斷衆僧不能斷先二烏迴鳩羅不能
斷後二烏迴鳩羅不能斷還付先
二烏迴鳩羅復不能斷還付僧僧復
不能斷近住處僧亦不能斷近住處
二烏迴鳩羅不能斷後二烏迴鳩羅
亦不能斷還付先二烏迴鳩羅復不
能斷還付近住處僧復不能斷傳事
人道中不能斷是事
老能受是事斷不若言能斷應與作
期若不作期不得與汝期者乃至九
月事有五種難斷一者堅二者强
三者佷戾四者徃來五者疑畏堅
者執是事强者擧事人有事人勦
健强力佷戾者擧事人有事人惡
[21-0852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五張政
性佷戾惡性徃來者此事従一住
處至一住處疑畏者諸比丘畏斷事
時破一心和合僧作兩段故先應立
行籌人如是應立一心和合僧應問
誰能作行籌人是中有人言我能有
五法不應立作行籌人隨愛隨瞋隨
怖隨癡不知行籌不行籌若成就五
法應立作行籌人不隨愛不隨瞋不
隨怖不隨癡知行籌不行籌是中一
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某甲比丘能爲僧
作行籌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立某甲
比丘作行籌人是名白如是白二羯
磨僧立某甲比丘作行籌人竟僧忍默
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比丘巳作行籌
人隨僧多少應作二種籌一分長一
分短一分白一分黑說如法者爲作
長籌說非法者爲作短籌說如法者
爲作白籌說非法者爲作黑籌說如
法籌以右手捉說非法籌以左手捉
說如法籌緩捉說非法籌急捉先行
說如法籌後行說非法籌行籌人應
作是言此是說如法者籌此是說非
法者籌若行籌竟說如法者籌乃至
[21-0852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六張政多一
是事名斷用二比尼謂現前比尼多
覔比尼現前比尼者是中若有隨助
擧事人有事人共和合一處現前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現前除斷是名現前
比尼是中多覔比尼者是中應求
徃來問如法除斷若說非法者籌乃
至多一是事亦名爲斷用二比尼現
前比尼多覔比尼現前比尼者是中
若有隨助擧事人及有事人共和合
一處現前如法如比尼如佛教除斷
是名現前比尼是中多覔比尼者是
中應求覔徃求問非法除斷行籌人
有四種一者藏行籌二者顚倒行籌
三者期行籌四者一切行籌藏行籌
者若有人闇中行籌若有壁障處行
籌是名覆藏行籌顚倒行籌者若顚
倒行籌以說如法人籌與說非法人
以說非法人籌與說如法人是名顚
倒期者若諸比丘隨和上阿闍梨作
期隨同和上同阿闍梨隨相識隨共
語隨善知識隨同心隨國土隨聚落
隨處共作期我等取如是如是籌汝
籌莫遠我邊莫別莫異莫不共
[21-0853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七張政語
共同一事是名期一切僧取籌者爾
時一切僧應和合一處不得取欲何
以故或多比丘說非法故是名一切
僧取籌若是衆僧及大上座大長老
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卽
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
前比尼者僧現前人現前比尼現
前僧現前如上說人現前比尼現前
亦如上說若是衆僧及上座說波羅
提木叉不能斷是事者應還付傅事
人傳事人應取是事於道中斷如法
如比尼如佛教斷若是傳事人於道
中能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是事者
是名爲斷用一比尼謂現前比尼現
前比尼者如上說若是傳事人不能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斷者是比丘道
中若聞彼處僧坊中若有三比
二若一比丘能持修多羅持比尼持摩
多羅伽四部衆所恭敬尊重是傳事
人應到彼住處應語一比丘言大德
是事如是如是因緣起闥頼吒不能
斷僧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斷後
烏迴鳩羅不能斷還先烏迴鳩羅
[21-0853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八張政復
不能斷還僧復不能斷近住處僧亦
不能斷先烏迴鳩羅不能断後烏迴
鳩羅不能斷還先烏迴鳩羅復不能
斷還近住處僧復不能斷傳事人道
中亦不能斷有大衆僧及上座知說
波羅提木叉不能斷傳事人於道中
不能斷三比丘二比丘能持修多羅
者持比尼者持摩多羅伽者四衆所恭
敬者皆不能斷大德取是事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斷是事是一比丘四衆
所恭敬尊重者應作是言不可二人
相言倶得勝是中必一勝一負若作
如是語者是名說如法者若不作如是
語者是名說非法者若比丘如法滅
事巳還更發起者波逸提若但訶責
突吉羅有十種如法行籌有十非法
行籌十非法行籌者不以小事行籌
巳過事行籌不問長老行籌非法行
籌別衆行籌非法別衆行籌用是行
籌欲令多有非法者用是行籌當多
有非法者用是行籌欲破和合僧用
是行籌當破和合僧問言云何名不
以小事行籌答不爲可懺悔事行
[21-0853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十九張政籌
巳過事行籌者是事従此住處到彼
住處不問長老行籌者有比丘持修
多羅比尼摩多羅伽者不數徃諮問
何善何不善何者有罪何者無罪何
者白何者黑何者今世利何者後世
利何者導利人行是好非
籌者不如法行籌別衆行籌者同一
界內別處行籌非法別衆行籌者不
如法同一界中別處行籌用是行籌
欲令多有非法者是比丘先作意用
是行籌令多有說非法者用是行籌
當多有比丘非法者是比丘先立意
用是行籌當多有說非法者用是行
籌欲破和合僧者是比丘先作意用
是行籌令破和合僧用是行籌當破
和合僧者是比丘先作意我是行籌
當破和合僧是名十種非法行籌十
如法行籌者以小事行籌未過事行
籌問長老行籌如法行籌和合衆行
籌如法和合衆行籌用是行籌欲令
多有如法者用是行籌當多有如法
者用是行籌欲令僧和合用是行籌
當和合僧問云何名以小事行籌
[21-0854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張政答
爲可懺悔事行籌未過事行籌者是
事在此住處未到彼住處問長老行
籌者有比丘持修多羅比尼摩多羅
伽者數徃諮問何善何不善何者有
罪何者無罪何者白何者黑何者今
世利何者後世利何者導利人行是
好非惡如法行籌者不違法行籌和
合衆行籌者同界內僧和合一處行
籌如法和合衆行籌者如法同界內
衆一處集行籌用是行籌欲令多有
如法者是比丘先作意以此行籌令
多有說如法者用是行籌當多有比
丘如法者是比丘先作意用是行籌
當多有比丘說如法者用是行籌欲
和合僧者是比丘先作意用是行籌
欲令僧和合用是行籌當和合僧者
是比丘先作意用是行籌當和合僧
是名十如法行籌若僧事可
付三人二人一人僧事者僧應受僧
事三人二人一人應受僧事僧應滅
僧事三人二人一人應滅是名諍事
用二比尼滅云何無根事諍用四比尼
滅所謂現前及憶念滅若現前及
[21-0854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一張政不癡
滅若現前及實覔罪滅云何現前及
憶念滅如陀驃力士子比丘彌多羅
比丘尼以無根波羅夷法謗以是事
故或僧或三人二人一人數數說是
事令憶念是陀驃比丘従僧乞憶念
比尼僧與憶念比尼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現前比尼者所與憶念比尼人
得憶念比尼者和合一處如法如比
尼如佛教是名現前及憶念比尼滅
云何現前及不癡滅如施越沙比丘
狂心顚倒作種種惡不清淨事不隨
順道出家人所不應作是人還得本
心以是事故或僧或三人二人一人
數數說令憶念是施越沙比丘従僧
乞不癡比尼僧與不癡比尼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是中何等是現前比尼
與不癡比尼人得不癡比尼者和合
一處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是名現前
及不癡比尼滅云何現前及實覔比
尼如象首比丘釋子無慙無愧犯見
聞疑罪先自言犯後言不作僧與是
人實覔比尼如法如比尼如佛教是
中何等是現前比尼與實覔比
[21-0854c]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二張政
尼人得實覔比尼者和合一處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是名現前比尼及實覔
比尼滅是名無根事用四比尼滅所
謂現前及憶念現前及不癡現前及
實覔問犯罪事云何以三滅諍事滅
答所謂現前及自言現前及布草云
何現前及自言如比丘若他比丘
罪若不說罪若令憶念若不令憶念
自言我犯僧伽婆尸沙是比丘従僧
乞別住僧如法如比尼如佛教與別
住是中云何名現前與別住人及得
別住者和合一處如法如比尼如佛
教作作者與彼人作別住是中云何
復名如法自言如比丘若他比丘說罪
若不說罪若令憶念若不令憶念自
言我犯僧伽婆尸沙是應與摩那埵
本日治應與出罪是比丘従僧乞摩
那埵本日治出罪羯磨僧如法如比
尼如佛教作出罪羯磨是事何等現
前與出罪人得出罪者和合一處如
法如比尼如佛教作作者與是比丘作
出罪是中云何復名如法自言如比
丘若他說罪若不說罪若令憶念若
[21-0855a]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三張政不
令憶念自言我犯可悔過罪是中現
前者與悔過人作悔過人和合一處
如法如比尼如佛教作作者與作可
悔過是名現前比尼及自言比尼滅
又問云何現前比尼及布草如一住
處諸比丘喜鬪諍惡口相言是諸比
丘和合一處作是念言我等大衰失
利我等於佛法中以信出家而今作
惡口相言我等若求覔是事根本者
未起事便起巳起事不可滅是中一
比丘應唱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
忍聽是事以布草比尼滅是名白卽
時是諸比丘應分作兩部是中若有
上座若次上座若波羅提木叉通義
若波羅提木叉語此一部言我等大
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惡不善我等信
故佛法中出家求道然今喜鬪諍相
言若我等求是事根本者僧中有未
起事便起巳起事不可滅
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偸蘭罪除白衣
相應罪是事汝等現前發露悔過不
覆藏是中若無一比丘語者應到第
二部衆所是中有長老上座應語
[21-0855b]
十誦律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四張政言
我等大失非得大衰非利大惡不善
我等信故於佛法中出家求道今喜
鬪諍相言若我等求是事根本者僧
中未起事便起巳起事不可滅今汝
等當自屈意我等所作罪除偸蘭遮除
白衣相應罪今自爲及爲彼故當現
前安露悔過不覆藏諸比丘言汝自
見罪不答言見罪如法悔過莫復更
起第二部衆亦應如是說是名布草
比尼是中云何名現前與布草人及
得布草者和合一處如法如比尼如
佛教作作者與作布草羯磨是名現
前及布草滅是名犯罪事用三比尼滅
所謂現前自言布草問常所行事云
何以一現前比尼滅與作白人得作
白者和合一處如法如比尼如佛教
作白一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布
薩說戒自恣受歲立十四人羯磨與
羯磨人得羯磨者和合一處如法如
比尼如佛教作者是名常所行事用一
比尼滅所謂現前比尼八法中諍事法第八竟十
誦律卷第二十五甲
辰歲高麗國大
彫造
[21-0855c]
十誦律卷第三十六第六誦之一政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雜誦第一調逵事上
佛在王舎城爾時調逵於佛法中信
敬心清淨著三十万金錢直莊嚴具
出家乘調善象直十万金錢是象以
金網等莊嚴亦直十万金錢調逵所
著衣服復直十万金錢是調逵出家
作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讀經誦
經問疑受法坐禪爾時佛所說法皆
悉讀誦時諸比丘有大神通勢力以
閻浮樹故名閻浮提斯諸比丘従是
閻浮樹取果還噉去閻浮樹不遠有
訶梨勒林阿摩勒林鞞醯勒林取是
諸果還所住噉従欝單越取自然秔
米還噉従忉利天取湏陀天食還噉
東西南北現種種神力調逵見巳卽
生貪心作是念我何時當能有大神
通勢力以閻浮樹故名閻浮提従是
閻浮樹取果還噉去閻浮樹不遠有
訶梨勒林阿摩勒林鞞醯勒林取是
諸果還所住噉従欝單越取自然秔
[21-0856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二張政米
還噉従忉利天取湏陀食還噉東西
南北現種種神力我今何不徃詣佛
所問神通道作是念巳卽詣佛所頭
面礼佛問神通道佛先知是人於此
法中當作惡事是故不說語言調逵
汝止何用是神通道爲當觀无常苦
空無我調逵聞是語不忍不樂但一
心向神通力作是念舎利弗於佛第
一經中說諸智慧弟子中最
我當徃詣舎利弗所問神通道當爲
我說念巳卽徃問神通道舎利弗亦
先知是人於此法中當作惡事是故
不說語言調逵汝止何用是神通道爲
當觀無常苦空无我調達聞是語不
忍不樂但一心向神通道作是念目
連於佛第一經中說諸神通道弟子
中最勝第一我當徃詣問神通道當
爲我說念巳卽徃問神通道目連先
知是人於此法中當作惡事是故不
說語言調逵汝止何用神通道爲當
觀無常苦空無我調逵聞巳不忍不
樂但一心向神通道如是展轉至最
少一不滿五百大弟子所皆不爲
[21-0856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三張政說
爾時調逵作是念阿難是我弟佛第
一經中說諸多聞弟子中阿難最勝
第一我何不徃詣其所問神通道當
爲我說念巳卽徃問神通道阿難未
離欲故不知過去未來事便以多聞
慧爲說神通道調達受神通法巳於
山林曠野坑谷中勤修習勤修習故
得世俗四禪因是四禪起神通力起
神通力巳以閻浮樹故名閻浮提従是
閻浮樹取果還噉去閻浮樹不遠有
大訶梨勒林阿摩勒林鞞醯勒林取
是諸果還所住噉従欝單越取自然秔
米還噉従忉利天上取湏陀天食還噉
果西南北現種種神力是調逵先來
惡心於佛作是念是沙門瞿曇種姓
不勝我彼姓瞿曇生釋家我亦姓瞿
曇生釋家諸人以清淨心多有供養
者皆爲神通力故我於何家以神通
力攝取令多人隨順我作是念缾沙
王於國中最大是佛不退轉弟子我
正使神通力牽終
種種外書星宿相人吉凶天地恠相
見缾沙王太子阿闍世王相明了
[21-0856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四張政我
當以神通力攝取決定是我檀越以
是因緣多人隨従作是念巳變身作
象寶於阿闍世太子家不従門入従
門中出或従門入不従門出現如是
相欲令知是調逵復變身作馬寶或
従非門入門中出或従門入非門出
現如是相欲令知是調逵復現作寶
鬘従太子膝上出時太子捉鬘以繫
額上現如是相欲令知是調逵復現
作端正小兒著金寶瓔珞在太子膝
上東西宛轉太子鳴抱共戲唾其口
中現如是相欲令知是調逵以是神
通力牽阿闍世太子心令生惡邪見
謂調逵神通力勝佛生愛敬心供養
衣服臥具湯藥乃至日日送五百釜
飮食五百乘車圍遶來至調逵所自
手下食爾
時諸比丘中前著衣持鉢入王舎城
乞食聞阿闍世太子如是供養調逵
衣服臥具湯藥日日送五百釜飮食
五百乘車圍遶自至調逵所自手下
食調逵與五百弟子受是供養聞巳
食後徃詣佛所頭面礼足却坐一面
[21-0857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五張政
白佛言世尊我今日著衣持鉢入城
乞食聞阿闍世太子如是供養調逵
衣服臥具湯藥日日送五百釜飮食
五百乘車圍遶自至調逵所自手下
食調逵與五百比丘受是供養佛語
諸比丘汝等莫貪調逵供養何以故
是調逵得供養自損減故如竹以實
死芭蕉實亦然如騾懷姓死調逵得
供養亦如是爲自損減故譬如竹蘆
以實死爾時世尊欲明
偈言
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然騾懷妊故死
小人得養壞
此亦復如是調逵癡人隨幾時得如
是利養隨爾所時長夜受諸苦惱生
惡處故語諸比丘譬如健天打破惡
狗鼻於汝等意云何是狗寧更惡不答
言實惡世尊佛言調逵癡人亦如是
隨幾時得是供養隨爾所時長夜受
苦惱生惡處故爾時調逵供養轉増
貪著供養覆心生如是惡心佛今捨
僧者我當將導衆僧生如是心時退
失神通爾時目連在支提國迦陵伽
[21-0857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六張政盧
谷中時有迦扶陀比丘倶羅子是長
老目連弟子是比丘捨離五欲修四
梵行命終生梵世迦扶陀梵天見調
逵退失神通見巳如壯士屈伸臂頃
於梵世沒目連前現従禪定起語目
連言汝知不調逵退失神通汝向佛
所說者善以是事白佛目連作是念我
何不入定觀調逵心卽時入定觀調
逵心見巳失神通卽従定起默然受
迦扶陀梵天語爾
時梵天知目連默然受巳頭面礼足
右遶卽沒目連受梵天請巳卽入禪
定於支提國迦陵伽盧谷中沒於王
舎城現離佛不遠爾
時目連卽従定起往詣佛所頭面礼
佛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迦扶
陀梵天所說調逵實退神通佛
言汝先不知調逵心如迦扶陀梵天
語耶佛共目連作如是語時調逵卽
時與四弟子倶來佛遥見調逵來語
目連言汝莫有所說
其事目連作是念我何不入定於此
座上令調逵不見卽尋入定於此
[21-0857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七張政座面
調逵不見調逵前詣佛所頭面礼佛
足及四弟子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
年巳老耄可以衆僧付我佛但獨受
現法樂令僧屬我我當將導佛言舎
利弗目連有大智慧神通佛尙不以
衆僧付之况汝噉唾癡人死人面當
付囑爾時
調逵聞佛說噉唾癡人死人如是名
字卽便大瞋欲毁世尊兩眉垂下憂
慼低頭默然無說作是思惟巳卽便
起去作是念言佛但讃歎舎利弗目
連令大而毁呰我等使令卑小是調
逵初向佛所生瞋恨心及舎利弗目
連等諸大弟子尒時阿難在佛後立
以扇扇佛佛顧語阿難諸比丘依王
舎城住者令集講堂集巳白我阿難
受教卽令諸比丘依王舎城住者皆
集講堂集巳往白佛言世尊依王舎
城諸比丘巳集講堂佛自知時佛卽
將侍者阿難徃詣講堂於衆僧中敷
座處坐教化諸比丘世有五師何謂爲
五一師者不清淨持戒自言持戒清淨
是弟子共住故知師不持戒不清
[21-0858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八張政
**淨自言持戒清淨若我等說師實者或
當不喜若師不喜當云何說我等蒙
師故得衣服臥具湯藥飮食師好看
我等者自當覺知如是師爲弟子覆
護持戒是師亦従弟子求覆護持戒
是世閒初師第二師者不淨命自言
淨命弟子共住故知師不淨命自言
淨命若我等說師實者或當不喜若
師不喜當云何說我等蒙師故得衣
服
當覺知如是師者爲弟子覆護淨命
是師亦従弟子求覆護淨命是名世
間第二師第三師者知見不清淨自
言知見清淨弟子共住故知師知見
不清淨自言知見清淨若我等說師
實者或當不喜若師不喜當云何說
我等蒙師故得衣服臥具湯藥飮食
師好看我等者自當覺知如是師者
爲弟子覆護知見是師亦従弟子求
覆護知見是名世間第三師第四師
者不善記事自言善記事弟子共住
故知師不善記事自言善記事若我
說師實者或當不喜若師不喜當云
[21-0858b]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九張政
**何說我等蒙師故得衣服臥具湯
藥飮食師好看我等者自當覺知如
是師者爲弟子覆護善記事是師亦
従弟子求覆護善記事是名世間第
四師第五師者非說清淨法自言說
清淨法弟子共住故知師非說清淨
法自言說清淨法若我等說師實者
或當不喜若師不喜當云何說我等
蒙師故得衣服臥具湯藥飮食師好
看我等者自當覺知如是師者爲弟
子覆護說清淨法是師亦従弟子求
覆護說清淨法是名世間第五師佛
言如來清淨持戒亦自言我清淨持
戒諸弟子不覆護如來清淨持戒如
來亦不求諸弟子覆護清淨持戒如
來是淨命自言我淨命弟子不覆護
如來淨命如來亦不求諸弟子覆護
淨命如來是知見清淨自言我知見
清淨諸弟子不覆護如來知見清淨
如來亦不來諸弟子覆護知見清淨
如來是善記事自言我善記事諸弟
子不覆護如
諸弟子覆護善記事如來是說清淨
法
[21-0858c]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張政
自言我說清淨法諸弟子不覆護如
來說清淨法如來亦不求諸弟子覆
護說清淨法佛言如來實有是法何
不如實說佛非隨順他又非弱語人
譬如陶師持坯缾時不敢疾捉如來
是眞實語了了語折伏語若堅固者
住不堅固者去汝等於如來法語中
宜應忍受
佛在王舎城爾時調逵欲破和合僧
受持破僧事妬心方便故作是念我
獨不能得破沙門瞿曇和合僧壞轉
法輪是調逵有四同黨弟子一名倶
伽梨二名乾陀驃三名迦留羅提
舎四名三聞逵多調逵到是四人所
作是言我與汝等當共破沙門瞿曇
和合僧壞轉法輪我等當得如是名
聲破沙門瞿曇和合僧壞轉法輪我等
能破彼四人語調逵言沙門瞿曇諸弟
子有大智慧大神通力得天眼知他
心是人知見我等欲破沙門瞿曇和
合僧壞轉法輪我等云何能破調逵
語四人言沙門瞿曇有年少弟子新
入彼法出家不久我等到是邊用五
[21-0859a]
十誦律卷苐二十六苐十一張政
*法誘取語諸比丘言汝盡形壽受著
納衣盡形壽受乞食法盡形壽受一
食法盡形壽受露地坐法盡形壽受
斷肉法若比丘受是五法疾得泥洹
若有長老上座比丘多知多識久習
梵行得佛法味當語之言佛巳老耄
年在衰未自樂閑靜受現法樂汝所
湏事我當相與我等以如是方便能
破沙門瞿曇和合僧壞轉法輪四比
丘言如是調逵調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