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61c]
城五比丘白佛應著何等
衣佛言應著槃藪衣
佛在王舎城佛身冷濕湏服下藥佛
告阿難我身冷濕是事汝自知阿難
受教徃耆婆藥師所語耆婆言佛身
冷濕湏服下藥是事汝自知耆婆言
長老還去我隨後徃耆婆思惟佛德
尊重不冝進木藥苦藥如餘人法當
取靑蓮華以下藥草熏之持用上佛
卽取靑蓮華以下藥熏作巳持詣佛
所頭面礼足白佛言是優鉢羅華熏
以下藥可以治身願佛受之此藥一
齅十下二齅二十下三齅三十下佛
受巳默然耆婆欲還具教阿難侍病
節度而去佛一齅其藥十下二齅二
十下三齅二十九下耆婆明識時數
復來瞻佛問訙世尊不審不不佛言
向齅汝藥二十九下耆婆知佛身病
未盡白佛言湏飮少暖水飮巳更一
[21-0762a]
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張従
下如是隨順滿三十下耆婆還家辦
隨病藥飮食軟飯粥羹嘗伽羅藥奉進
所湏起居輕利無復患苦佛得瞻力
還復本色耆婆持深摩根衣價直百
千欲奉上佛頭面礼足
言我治王大臣皆與我願今日治佛
願世尊賜我一願佛告耆婆多陀阿
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巳過諸願
白佛言可得願與我佛告耆婆汝索
何等願耆婆言大德是深摩根衣價
直百千願佛受著憐愍故佛默然受
知佛默然受卽以深摩根衣價直百
千上佛頭面礼佛足而去佛以是事
集僧集僧巳告諸比丘今日耆婆與
我價直百千深摩根衣従今日聽若
有施比丘如是衣者得隨意取著従
今日若比丘欲著槃藪衣聽著若欲
著居二施衣亦聽著
佛在王舎城是時洴娑王聚象輿清
旦出王舎城欲見佛王信佛恭敬時
有外道梵志従道而來王遥見謂是
沙門便勅御者住象欲下礼拜大臣
問王欲作何等王言欲礼來比丘大
[21-0762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三張従臣
言大王是非佛弟子外道梵志耳王
羞愧王問御者今徃見佛去此幾許
可乘何處可下御者具答到巳頭面
礼佛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願令僧
衣與外道衣異使可分別佛告大王
何以故欲令衣異王以是事具白佛
佛爲王說法示教利喜礼佛而去時
阿難侍佛後執扇扇佛佛顧語阿難
我欲南山國土遊行阿難受勅尋従
旣到南山國土時至乞食食訖到一
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跗坐是時近山
有好稻田畦畔齊整佛告阿難汝見
彼稻田畦畔齊整不答言見佛告阿
難此深摩根衣能法此田作衣不阿難
言能卽以衣與阿難阿難受巳小却
卽割截簪縫中脊衣葉兩向收襞展
張還奉佛佛讃善哉善
如是作應法佛従南山國土持衣鉢向
王舎城到巳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
告諸比丘従今日聽著割截衣不著
割截衣不得入聚落若入得突吉羅
罪佛聽諸比丘著居士施衣諸居士
婆羅門有信施者多施僧衣欽婆
[21-0762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四張従羅
拘執雜色氎諸比丘畜多衣佛知諸
比丘畜多衣多衣妨行道欲作齊限
告阿難言吾欲向維耶離國遊行阿難
受勅尋従旣到會値冬節八夜寒風
破竹佛時著一割截衣初夜空地經行
初夜過中夜來佛身寒告阿難持第
二割截衣來阿難卽取衣授佛佛取
衣著中夜空地經行中夜過後夜來
佛身寒告阿難持第三割截衣來阿
難卽授衣佛取衣著空地經行佛思
惟諸比丘爾所衣足是夜過巳佛以
是因緣集僧集僧巳告諸比丘従今
聽三衣不應少不應多若少畜得突
吉羅罪若多畜得尼薩耆波逸堤罪
有一比丘有糞掃衣比丘聞佛結戒
不應著不割截衣入聚落思惟我有糞
掃衣破裂我當補帖作鉤葉欄施緣卽
持鍼縷近祗林門間補椹糞掃衣用
當割截衣佛將侍者阿難食後經行
至彼處見之佛知故問汝欲作何等
答言世尊與我等結戒不應著不割
截衣入聚落我有糞掃衣破裂欲補
帖施緣當割截衣佛言比丘善哉
[21-0763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五張従糞
掃衣補帖應用當割截衣従今聽畜
糞掃衣四種何等四種一塚閒衣二
出來衣三無主衣四土衣何等塚間
衣有衣裹死人棄塚間是爲塚間衣
何等出來衣裹死人衣持來施
是爲出釆衣何等無主衣若聚落中
若空地衣不屬他若男子若女人若
黃門若二根是爲無主衣何等爲土
衣有巷陌中若塚間若糞掃中有棄
弊物是爲土衣若比丘得塚間新衣
應兩重作僧伽梨一重欝多羅僧一
重安陀會二重尼師檀復次欲作三
重僧伽梨三重尼師檀若比丘得塚
間故衣應四重作僧伽梨二重欝多
羅僧二重安陀會四重作尼師檀出
來衣無主衣亦如是土衣聽隨意作
重佛
在舎衞國有摩伽羅母名毗舎佉詣
佛所頭面礼足却坐一面佛以種種
因緣說法示教利喜巳默然知佛說
法示教利喜默然巳従坐起偏祖著
衣合掌白佛言世尊願佛及僧受我
明日請佛默然受知佛默然受己
[21-0763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六張従
頭面礼佛足右繞而去還舎通夜辦
種種多美飮食佛是初夜共阿難露
地經行佛看星宿相語阿難言若今
有人問知宿星相者何時當雨彼必
言七歲當雨佛語阿難初夜過巳中
夜至是星相滅更有異星相出若爾時
有人問知相者何時當雨彼必言過
七月當雨又語阿難中夜過巳至後
夜是星相滅更有異星相出若爾時問
知相者何時當兩彼必言七日當雨
是夜過地了時東方有雲出形如圓
椀遍滿空中是雲能作大雨滿諸坑
坎爾時佛告阿難語諸比丘是椀雲
雨有功德能除病若諸比丘欲洗浴
者露地立洗阿難受教語諸比丘是
椀雲雨有功德能除病諸比丘欲洗
浴者露地立洗時諸比丘隨意
立洗浴爾時毗舎佉鹿子母辦飮食巳
早起敷坐處遣婢白佛時到食具巳
辦佛自知時婢卽受教徃詣祗林請
諸比丘於門孔中看見裸形露洗見
巳心不喜作是念是中都無比丘盡
是裸形外道無慙愧人作是念巳卽
[21-0763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七張従還
語大家言祗陀林由無一比丘盡是
裸形外道是毗舎佉母智慧利根知
今日雨墮諸比丘必當露地裸形洗浴
是婢癡無所知故作是言祗林中無
一比丘盡是裸形外道卽更喚餘婢
徃詣祗林打門作聲白言時到食具
巳辦卽受教去徃詣祗林打門作聲時
到食具巳辦佛自知時爾時佛與大
衆著衣持鉢衆僧圍遶倶詣其舎佛
在僧中坐毗舎佉母自行澡水自手
與多美飮食食訖行水知攝鉢巳持
小牀坐佛前欲聽說法白佛言世尊
請與我願佛言諸多陀阿伽度阿羅訶
三藐三佛陀巳過諸願毗舎佉言與
我可得願佛言與汝可得願欲得何
願毗舎佉言欲與比丘僧雨浴衣與
比丘尼僧水浴衣客比丘來我與食遠
行比丘我與食病比丘我與食看病
比丘我與食我常與比丘僧粥多知
識少知識比丘我與病緣湯藥及所
須物佛言汝見何因緣故欲與比丘
僧雨浴衣答言大德我今日早起敷
座巳遣使詣祗林白佛時到門間
[21-0764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八張従
*見諸比丘露地雨中裸形洗浴婢還
言祗林中無一比丘但諸外道大德
比丘裸形在佛前和尙阿闍梨一切
上座前則爲無羞是故與比丘僧雨
浴衣自在露地雨中
見何因緣故欲與比丘尼僧水浴衣合
言大德我一時與諸居士婦共至阿
耆羅河中洗浴時諸比丘尼亦入河
中裸形洗浴諸居士婦見心不喜訶
責言是輩薄福德不吉麤身大腹垂
乳何用作比丘尼大德女人裸形醜
惡是故我欲與尼僧水浴衣毗舎佉汝
見何因緣故欲與客來比丘飮食答
言大德客來比丘不知何處可去不
可去道路疲極未得休息是故我欲
與飮食後隨知可去不可去處毗舎
佉汝見何因緣故欲與遠行比丘食
答言大德遠行比丘若待僧食時若行
乞食則伴捨去或夜中入險道或獨
行曠野我與食故不失伴不入險道
是故我與飮食毗舎佉汝見何因緣
故欲與諸病比丘飮食答言大德病
比丘不得隨病飮食則病難差是故
[21-0764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九張従
*我與隨病飮食則病易差毗舎佉汝
見何因緣故欲與看病比丘飮食答
言大德看病比丘若待僧中食後食
若行乞食去是病比丘瞻養事闕若
煮飯作粥作羹煮肉煮藥湯出入大
小便噐若棄唾噐以是故我與看病
比丘飮食瞻養不闕便得煮飯作粥
作羹煮肉及煮藥出入大小便噐棄
唾噐毗舎佉汝見何因緣故欲常與
比丘僧粥答言大德若比丘不食粥
有飢渴惱或時腹内風起我常與粥
故則無衆惱毗舎佉汝見何因緣故
欲與多知識少知識比丘病緣湯藥
及所湏物答言大德病比丘必欲得
湯藥所湏諸物以是故我與復次大
德我若聞某比丘彼住處死佛記彼
比丘三
得涅槃極至七生天上人中徃返得
盡衆苦大德我當問是長老曾來舎
衞國不若聞是比丘曾來舎衞國我
思惟是長老或受我雨浴衣或受客
比丘飮食或遠行比丘飮食或隨病
飮食或看病飮食或常與粥或病比
[21-0764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張従吠
*丘湯藥諸物大德我以是因緣故
覺意滿大德我若聞某比丘彼住處
死佛記彼比丘三結盡三毒薄得斯
陀含一來生是世得盡苦際我當問是
長老曾來舎衞國不若我聞是比丘
曾來舎衞國大德我如是思惟是長
老或受我雨浴衣或受客比丘飮食
或受遠行飮食或隨病飮食或看病
飮食或常與粥或病比丘湯藥諸物
大德我以是因緣故覺意滿大德我
若聞某比丘彼住處死佛記彼比丘
得阿那含五下結盡便於天上般涅
槃不還是間大德我當問是長老曾
來舎衞國不若我聞是比丘曾來我
思惟是長老或受我雨浴衣或客比
丘飮食或遠行飮食隨病飮食或看
病飮食或常與粥或病比丘湯藥諸
物大德我以是因緣故覺意滿大德
我若聞某比丘彼住處死佛記彼比
丘得阿羅漢是生巳盡梵行巳立所
作巳辦自知作證我當問是長老曾
來舎衞國不若聞是比丘曾來我思
惟是長老或受我雨浴衣或受客比
丘
[21-0765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一張従
飮食遠行飮食隨病飮食看病飮食
或常與粥病比丘湯藥諸物我以是
因緣故覺意滿大德如是我財福德
成就以是因緣攝法福德佛言善哉
善哉毗舎佉我聽汝是諸願聽汝
比丘僧雨俗衣比丘尼僧水浴衣客比
丘飮食遠行比丘飮食隨病比丘飮
食看病比丘飮食比丘僧常與粥多
知識少知識比丘與病緣湯藥諸物
毗舎佉是財福德成就以是因緣攝
法福德佛爲毗舎佉說種種法示教
利喜巳従坐起去佛以是事集僧集
僧巳告諸比丘従今日聽諸比丘畜
雨浴衣隨意露地浴是諸比丘知佛
聽畜雨浴衣便廣長大作畜是中有
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種種
因緣訶責云何名比丘佛聽畜雨浴
衣便廣長大作畜種種因緣訶巳向
佛廣說佛以是事集僧集僧巳知而
故問諸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
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責云何名比
丘知我聽畜雨浴衣便廣長大作畜
訶巳告諸比丘従今日欲作雨浴衣
[21-0765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二張従
*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六搩手廣二
搩手半若過量作犯波逸提罪
佛在毗耶離國土地鹵濕諸比丘病
癰瘡有一比丘瘡中膿血流出汙安
陀會如水漬佛遥見之知而故問是
比丘汝身何以膿血流出汙安陀會
如水漬比丘答言世尊我癰瘡中膿
血流出汗安陀會佛以是事集僧集
僧巳告諸比丘従今日聽諸病癰瘡
比丘著覆瘡衣乃至瘡差後十曰若
過犯波逸提罪
諸比丘知佛聽畜覆瘡衣便廣長大
作畜有諸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
是事心不喜訶責言云何名比丘知
佛聽畜覆瘡衣便廣長大作畜諸比
丘種種因緣訶巳具白佛佛以是事
集僧集僧巳佛知故問諸比丘汝實
作
緣訶云何名比丘知佛聽畜覆瘡衣
便廣長大作畜佛種種因緣訶巳告
諸比丘従今日欲作覆瘡衣先應量
作是中量長四搩手廣二搩手若過
作犯波逸提罪
[21-0765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三張従
佛在毗離耶國諸比丘不淨汙臥具
浣早起近精舎門間懸曬食時佛著
衣持鉢入城乞食見不淨汗臥具浣
早起精舎門間懸曬食後佛以是事
集僧集僧巳告諸比丘我今日食時
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見諸比丘不淨
汙臥具晨朝浣精舎門間懸曬汝等
諸比丘此事不是不應爾衆僧臥具
多用不籌量諸婆羅門居士身心疲
苦血肉枯竭布施作福是中應籌量少
用乱念比丘不一心睡眠時有五過
失何等五一者難睡苦二者難覺苦
三者見惡夢四者睡眠時善神不護
五者覺時心難入諸善覺觀法不乱
念比丘一心睡眠有五善事何等五
一者無難睡若二者睡易覺三者睡
無惡夢四者睡時善袖來護三者睡
覺心易入善覺觀法比丘有婬怒癡
未離欲不乱念一心眠尙不失精何
况離欲人佛種種因緣訶巳告諸比
丘従今日聽畜尼師檀覆護僧臥具
故不應不敷尼師檀僧臥具土臥諸
比丘知佛聽畜尼師檀便廣長大作
[21-0766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四張従畜
有諸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
心不喜訶責言云何名比丘知佛聽畜
尼師檀便廣長大作畜種種因緣訶
巳具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
佛知故問諸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
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
何以名比丘知佛聽畜尼師檀便廣
長大作畜訶巳告諸比丘従今日作
尼師檀應量作是量長二搩手廣一
搩手半若過作犯波逸提罪佛
在舎衞國食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
食巳還向安陀林中在一樹下敷尼
師檀結跏跗坐長老迦留陀夷亦復
入安陀林去佛不遠在一樹下敷尼
師檀坐是長老身大雨膝到地兩手
捉衣願言佛何時當聽我縷邊一搩
手作尼師檀我願滿足佛晡時従禪
起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巳告諸比丘
我今日食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
巳還入安陀林中一樹下敷尼師檀
坐迦留陀夷乞食還亦坐樹下作是
思惟佛今日何處行道我亦彼間行
道我入安陀林中一樹下布尼師
[21-0766b]
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五張従檀坐迦
留陀夷亦爾是善男子身大兩膝到
地兩手捉衣作是願言佛何時當聽
我縷邊一搩手作尼師檀如是滿足
佛告諸比丘従今日聽尼師檀縷邊
一搩手作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欲
作尼師檀應量作是量長二搩手廣
一搩手半益縷邊一搩手若過作得
波逸提罪佛在迦
毗羅婆國長老難陀是佛弟姨母所
生與佛身相似三十相短四指不及
佛難陀作衣與佛衣等量諸比丘若
食時集若中後集遥見來起迎思惟
我等大師佛來漸近知是難陀上座
比丘羞思惟是我等下座而起迎難
陀亦慙愧言乃令諸上座起迎我諸
比丘具白佛佛以是事集僧集僧巳
佛知故
實作世尊佛言従今日汝衣應減作
壞染淨佛告諸比丘汝等與難陀衣
作敷曬若更有如是人僧亦當如是
同心作敷曬従今日若比丘作衣與
佛衣等若過得波逸提罪佛衣長九
搩手廣六搩手
[21-0766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六張従佛
在舎衞國有一比丘到佛所礼佛是
一面立白佛聽我著芻摩衣佛言聽
汝著芻摩衣何以故芻摩衣不妨得
道及知足少欲知時知量勤學少取
節用頭陀靜處隨涅槃有一比丘白
佛聽我著憍施耶衣佛言聽汝著憍
施耶衣何以故憍施耶衣不妨得道
知足少欲乃至隨涅槃有一比丘白
佛言聽我著沙尼衣佛言聽汝著沙
尼衣沙尼衣不妨得道少欲知足乃
至隨涅槃有一比丘白佛聽我著野
麻衣佛言聽汝著野麻衣野麻衣不
妨得道少欲知足䩭由羅欽婆羅亦
如是有一估客有翅彌樓欽婆羅賣
不得價聞布施長老湏菩提得今世
報卽持衣施湏菩提湏菩提不取言
佛未聽我受此衣諸居士瞋恨言諸
沙門釋子恒讃布施今與不肯受諸
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従今日聽畜
欽婆羅衣欽婆羅衣不妨得道少欲
知足乃至隨涅槃有一比丘白佛聽
我受裸形法佛言裸形法不應受若
受神形犯偸蘭遮罪何以故受裸
[21-0767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七張従形法
是外道相故有一比丘白佛言聽我
著髪欽婆羅佛言髪欽婆羅不應著
若著得偸蘭遮罪何以故是外道相
故有一比丘白佛聽我著角鵄翅衣
佛言角鵄翅
遮罪何以故是外道相故有一比丘
白佛聽我著麤氀衣佛言麤氀衣不
應著若著得突吉羅罪有一比丘白
佛聽我著皮衣佛言不聽著皮衣若
著得突吉羅罪有一比丘白佛聽我
著一衣佛言不聽著一衣若著得突
吉羅罪有一比丘白佛聽我著上下
衣佛言我先以聽三衣不應少不應
多若比丘少畜得突吉羅罪若多畜
墮尼薩耆波逸提罪若持上下衣得
突吉羅罪有一比丘白佛聽我著打
木衣佛言不聽著打木衣若著得突
吉羅罪有一比丘白佛聽我著阿拘
草衣跋拘草衣拘賖草衣文若草衣
婆婆草衣藳草衣佛言一切不聽著
若著得突吉羅罪六羣
比丘白佛聽我除身毛佛言不應除
身毛除身毛得突吉羅罪六羣
[21-0767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八張従比丘
白佛聽我著眞靑衣佛言六羣比丘
索二種先索除身毛今索眞靑衣佛
言眞靑衣及眞黃眞赤眞白一切毛
皮衣偏袖衣複衣一切氈衣一切貫
頭衣兩袖衣一切繡衣一切衫一切
袴一切䘢袴一切褌一切波羅彌利
衣一切舎勒衣一切白衣衣比丘不
應著若著得突吉羅罪有一
比丘白佛聽我著樹生衣佛言不聽
著樹生衣若著得突吉羅罪有一比
丘白佛聽我著麤毛欽跋佛言不聽
著麤毛欽跋若著得突吉羅罪麤毛
氀欽跋有五種不可事何等五寒時大
寒熱時大熱麤澁堅命令人皮麤佛在
舎衞國長老比丘喜陀於
留僧伽梨著上下衣入舎衞城乞食
失僧伽梨食後覔不得語諸比丘諸
長老我安陀林中留僧伽梨著上下
衣入城乞食失僧伽梨我當云何諸
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緣集僧
集僧巳佛知故問比丘喜陀沒實作
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
讃持一切物去若比丘少欲
[21-0767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十九張従
住衣趣蓋形食趣充軀是比丘所行
處共衣鉢俱無所顧戀譬如鳥飛與
毛羽倶飛在空中比丘亦如是少欲
知足衣趣蓋形食趣充軀是比丘所
行處共衣鉢倶無所顧戀亦如鳥飛
佛種種因緣讃持一切物去巳告諸
比丘従今日不持三衣不應入俗人
家若入得突吉羅罪
佛在舎衞國長老阿難天雨時祗林
中留僧伽梨著上下衣入舎衞城乞
食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
僧集僧巳佛知故問阿難汝實天雨
時祗林中留僧伽梨著上下衣入城
乞食不阿難言實尒世尊佛言何以
故阿難言天雨故佛種種因緣讃戒
讃持戒讃戒讃持戒巳告諸比丘有
五因緣聽留僧伽梨何等五一有比
丘住處二若受迦絺那衣三若天雨
四若欲雨五若聚落外有施會是爲
五因緣復有五因緣留僧伽梨衣何
等五一有比丘住處二若受迦絺那
衣三若店肆施會四市肆施會五四
衢道頭是爲五因緣
[21-0768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張従佛
在王舎城是時諸外道出家夏安居
竟白恣時諸外道居家弟子布施衣
物諸優婆塞佛法中信心清淨思惟
言是諸邪法惡師夏安居竟自恣時
尙知布施衣我等聖僧夏
恣時云何不布施諸衣耶卽持衣幞詣
竹園施僧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
等受夏安居竟自恣時布施安居衣
以是事白佛佛言聽安居竟自恣時
受安居施衣諸沙彌來索衣分諸比
丘言佛未聽我等與沙彌安居施衣
分以是事白佛佛言聽與諸比丘如
是思惟佛言聽與不知與幾許白佛
佛言沙彌若立若坐次第諸檀越手
與布施多少應屬沙彌若諸檀越不
分別與作四分第四分與沙彌佛
在王舎城是時諸外道出家夏安居
竟自恣時諸居家弟子以諸物施澡
罐繩纓樓遮迦火鑪蓋扇革屣曲杖
諸優婆塞佛法中信心清淨思惟是
諸邪法惡師夏安居自恣時尙知布
施諸物我等聖僧夏安居竟自恣時
云何不布施諸物卽隨比丘法布
[21-0768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一張従
施種種諸物若鉢若拘鉢多羅若半
拘鉢多羅鍵鎡半鍵鎡帶鐶禪鎭衣
鞙鉢支澡罐鉢囊蓋扇革屣如是等
種種比丘所湏物持詣竹園布施僧
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夏安
居竟自恣時受隨比丘所須物以是
事白佛佛言聽夏安居起自恣時受
隨比丘所湏物時諸沙彌來索隨比
丘所湏物分諸比丘不與語沙彌言
佛聽夏安居起自恣時施衣與沙彌
分未聽隨比丘所須物與沙彌分以
是事白佛佛言應與諸比丘如是思
惟佛言應與不知與幾許白佛佛言
諸沙彌若立若坐若次第諸檀越手
自布施多少屬沙彌若諸檀越不分
別與作四分第四分與沙彌
爲布施故諸比丘不知何處與衣分
白佛佛言安居處與諸比丘言兩處
安居佛言何處住日多答言兩處日
等佛言何處自恣答言兩處自恣佛
言何處先自恣是處與衣分
佛在舎衞國跋難陀釋子夏後月按
[21-0768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二張従行
諸精舎欲知何處安居比丘多得衣
物布施多處卽徃諸比丘遥見起迎
與布坐處令坐共相問訊樂不樂小
默然語諸比丘長老是中住處僧得
布施衣不諸比丘言得分未答言木
分言持來是閒分諸比丘持來著跋
難陀前分分巳上座取分欲去跋難
陀言大德小待問言有何等事若言
但小待跋難陀能說法雜語好語無
盡語如是好語說法上座聞法人歡喜
愛法故語跋難陀我衣分厲汝如是
第二第三上座亦如是一切僧衣分盡
與跋難陀如是一處兩處三處多得
衣大幞持入祗林諸比丘祗林門間
空地經行遥見來自共相語跋難陀
釋子來耐羞人多作見聞疑惡多取
衣幞來漸近諸比丘問是諸久何處
得答言與諸比丘廣說法故得諸比
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訶責何以名比
丘餘處安居餘處受衣分諸比丘種
種因緣訶巳具白佛佛以是事集僧
集僧巳佛知故問跋難陀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佛種種因緣訶何以名
[21-0769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三張従比
丘餘處安居餘處受衣分尒時佛但
呵未爲比丘結戒佛
在憍薩羅國一住處與大比丘僧安
居是國中諸居士見僧多家家與比
丘僧衣若
歲祗林中夏安居是住處有兩老比
丘安居諸居士思惟我等施僧如舊
令事不廢諸比丘得布施我等得福
諸居士送多衣物如本法與住處僧
是二老比丘思惟是諸衣多我等人
少若分知當得何等罪心疑不分是
時跋難陀夏後月按行諸精舎欲知
何處安居比丘多得衣物布施跋難
陀思惟佛徃年安居處是中必有多
衣施卽徃彼住處二老比丘遥見來
起迎與坐處共相問訊樂不樂小默
然問言是中住處僧得布施衣物不
答言得問分末若未分問言何故不分
答言是諸衣多我等人少若分知當
得何等罪心疑不分跋難陀言汝不
分好若分知汝得何罪二老比丘問
汝能分不答言能是中應作羯磨卽
持諸衣物來置前跋難陀分作三
[21-0769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四張従聚是
二比丘間著一聚自二聚間立言汝
聽作羯磨汝二
人一聚如是汝有三兩聚幷及我如是
我有三問是
羯磨好不答言善跋難陀大擔衣去
彼言大德上座我等諸衣物未分跋
難陀言我與汝分知法人應與一好
衣被言當與跋難陀是聚中取一大
價衣著一處餘與分作二分巳自擔多
衣幞入祗林諸比丘門間空地經行
遥見來自共相語是跋難陀無羞人
多作見聞疑惡多取諸衣幞遂近來
至諸比丘言跋難陀是諸衣何處得
跋難陀具說向諸比丘有比丘少欲
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慚愧訶責何
以名比丘故奪老比丘物
種因緣訶巳具白佛佛以是事集僧
集僧巳佛知故問跋難陀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佛種種因緣訶何以名比
丘故奪老比丘物佛種種因緣訶巳
告諸比丘是跋難陀非但今世奪前
世亦奪是事聽乃過去世一河曲中
有二獺河中得大鯉魚不能分
[21-0769c]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五張従
是一獺一面住守之有野干來欲飮
水見言外甥是中作何等獺言阿舅
是河曲中得此鯉魚不能分汝能分
不野干言能是中應說偈野干分作
三分問獺汝誰喜入淺答言是獺誰
能入深答言是獺野干言聽我說偈
入淺應與尾入深應與頭中間身肉分
應與知法者
野干銜魚身雌者來說偈問
汝何處銜來滿口河中得如是無頭尾
鯉魚好肉食
雄野干說偈答
人有相言擊不知分別法能知分別者
如官藏所得無頭尾鯉魚是故我得食
佛語諸比丘時二獺者二老比丘是
野干者跋難陀是是跋難陀前世曾
奪今世復奪佛種種因緣呵跋難陀
巳告諸比丘従今日是處安居不應
餘處受衣分若受得突吉羅罪
有一住處一比丘夏安居是中諸人
爲夏安居僧故布施諸衣應分物雖
諸人爲夏安居僧故布施諸衣物一
比丘獨夏安居應得受二比丘三比
[21-0770a]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六張従丘
四比丘亦如是有住處無住處亦如
是無聚落阿練若亦如是有一住
一比丘夏安居是中諸人爲客比丘
故多布施僧諸衣物應分物雖諸人
爲客比丘故多布施僧諸衣現前僧應
分物是一比丘夏安居是衣應獨受如
是二比丘三比丘四比丘亦爾有住
處無住處亦如是無聚落阿練若處
亦如是若自恣竟僧破應與夏安居
衣分不佛言應與自恣竟被擧比丘
應與衣分不佛言不應與自恣竟有
比丘至彼朋黨應與安居衣分不佛
言若至如法衆中應與目恣竟有比
丘自言我白衣應與夏安居衣分不
佛言不應與自恣竟有比丘自言我
是沙彌應與夏安居衣分不佛言應
與沙彌分自恣竟有比丘自言我非
比丘應與夏安居衣分不佛言不應
與若言我外道不見擯不作擯惡邪
不除擯不共住種種不共住自言犯
邊罪本白衣不能男汙比丘尼越濟
人殺父母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
身血如是人等應與夏安居衣分
[21-0770b]
十誦律卷苐二十七苐二十七張従不
佛言不應與自恣竟有比丘遊行至
他國應與夏安居衣分不佛言有應
與有不應與與者知當還不與者知
不還若囑人取者一切衣分應與不
囑人取者不應與受囑者一切僧使
應代作十
誦律卷第二十七甲
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
彫造
[21-0770c]
十誦律卷第二十八第四張之八従
後秦北印皮三藏弗若多羅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