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46 吳文正集-元-吳澄 (master)


[1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呉文正集
  附録
   年譜并序/
臨川呉文正公年譜二巻門人危素所纂次初公既捐
館其長孫當嘗草定其次序又以請謚來京師以廕補
官朝廷知其能世家學馴致清顯數期素刋訂其書以
傳於世素惟及公之門者在朝在野猶有其人故屢致
[102-1b]
辭讓當以江西肅政廉訪使奉詔招捕盗賊十年不返
而最後及公之門者亦皆相繼物故素於是不敢緩也
㑹繇禁林調官嶺北暇日取其藁頗加紬繹凡公自製
之文見於集中者可以互見宜不必載其與人論辨勝
負一時之言亦復刪去祭文輓詩行狀謚議神道碑并
附見焉嗚呼方宋周元公倡聖賢之絶學關洛之大儒
繼出遷國江南斯道之傳尤勝於閩境已而當國者不
明重加禁絶嘉定以來國是既章而東南之學者靡然
[102-2a]
從之其設科取士亦必以是為宗其流之弊往往馳騖
於空言而汨亂於實學以至國隨以亡而莫之悟公生
於淳祐長於咸淳而斯何時也乃毅然有志㧞乎流俗
以徑造髙明之域宋既内附隠居山林者三十年研經
籍之㣲玩天人之妙槀城董忠宣公力薦起之仕或不
久而即退或拜命而不行要之無意於為世之用著書
立言以示後學蓋燦然存乎簡編方來之英彦亦可以
潛心於此而無負公之所屬望豈非善學者哉素幾弱
[102-2b]
冠以親命執經座下侵尋衰莫無能發明師訓夙夜畏
惕莫知所云年譜之成君子有以悲其志矣至正二十
五年正月既望門人榮禄大夫嶺北等處行中書省左
丞臨川危素序
 公諱澂字伯清姓呉氏其先七世始自豊城縣今富/州
 徙撫之崇仁縣六世周始居崇仁鄉之坫原生二子
 璣璿宋髙宗渡江選民為兵璣以繇役長鄉兵戌江
 東因家太平州璿生煜公髙祖也謹厚慈儉家自饒
[102-3a]
 裕有冦自寧都縣今升/州境至屋廬盡燬改築於呉山
 之下曰咸口年至八十餘曽祖考太徳澹然無時俗
 嗜好中年即謝家事優游林泉亦享耆夀祖考鐸工
 進士詩賦精通天文星厯之學寛厚不屑細務考樞
 温粹純實謙退不與人爭善為方里嘗大札業醫者
 多畏傳染不敢往視或盡室不起乃煑善藥命一力
 持以自隨給以飲之全活者數十家有喪不能舉者
 竭力周恤終身以為常妣游氏生二子長則公也
[102-3b]
宋淳祐九年己酉
 正月壬戌日申時公生十九日公生前一夕鄰媼夢/神物蜿蜒降於舎旁之池中
 里父老云豊城徐覺得望氣之術見紫氣於華蓋臨/川二山之間謂人曰是必有蓋世偉人生焉公稍長
 與覺遇諸鄰邑覺驚異曰向/吾所占偉人子良是幸自重
十年庚戌
十一年辛亥
 三嵗穎異日發公三嵗大父每讀古詩愛之漸至數/百篇琅琅成誦㳺夫人攜過里姥姥
 惠以錢果公敬受之終/有慚色宻置之而去
[102-4a]
十二年壬子
寳祐元年癸丑
 五嵗就外傅公五嵗始就外傅穎敏殊絶讀書累千/餘言數過即能記自是日務勤學或至
 逹旦㳺夫人慮其過勤致疾量給膏油僅可夜分乃/宻市油伺母寢復觀書且障其明恐為母所覺也
二年甲寅
三年乙邜
 七嵗論語孟子五經皆成/誦能屬詩通進士賦
四年丙辰
[102-4b]
五年丁巳九嵗鄉里鄰邑課/試每中前名
六年戊午
 十嵗始得朱子大學等書讀之讀大學中庸朱氏章/句 公嘗因學者求
 讀中庸語之曰吾幼時習詩賦未盡見朱子之書葢/業進士者不知用力於此也十嵗偶於故書中得大
 學中庸章句讀之喜甚自是清晨必誦大學二十遇者/千餘日然後讀中庸及諸經則如破竹之勢畧無凝
 滯矣學者於大學得分/曉則中庸不難讀也
開慶元年己未
景定元年庚申
[102-5a]
二年辛酉
 十三嵗大肆力於群書應舉之文盡通公於書一覽/無不盡記時
 麻沙新刻古文集成因家貧從粥書者借讀踰月而/歸之粥書者曰子能盡讀之乎公曰試抽以問我隨
 粥者舉問輒盡其章粥/者驚異遂贈以此書
三年壬戌
 秋時十四嵗丱角就撫州補試按公撰許母墓誌云/余以童丱就郡學補
 試同邸有一先生長者視予所作賦勉而教之試畢/各不問名居而去後八年予忝鄉貢工歌鹿鳴之燕
 向所見先生長者在焉問之則臨川許先/生功甫也其年為江西轉運司所貢士
[102-5b]
四年癸亥
 十五嵗知厭科舉之業用力聖賢之學作勤謹二箴
 公年十冇五深知科舉業之不足致力専務聖賢之/學因讀朱子訓子帖得勤謹二字謂眞持飬之要經
 為學之/大務作敬和二銘公曰吾讀敬銘則使人心神收/歛百望俱消如在靈祠中如立
 嚴師側凄凄乎其似秋而不覺足之重手之恭也讀/和銘則使人心神怡曠萬境俱融有弄月吟風情有
 傍花隨桞想熙熙乎其似春/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
五年甲子
 秋侍大父如郡城時大父赴鄉試㑹郡守延致番昜/程先生若庸於臨汝書院宋季士
[102-6a]
 習惟以進取為務程先生嘗遊石洞饒氏之門獨以/朱子之學授諸生公謁見升堂厯觀其標貼壁問之
 説有不盡合於朱子公乃一一請問如所謂大學為/正大髙明之學然則小學其卑小淺陋之學乎程先
 生悚然曰若庸處此未見冇知學能問如子者余之/子仔復族子槱之皆與子同年生可相與為友自是
 公每至郡必留臨汝槱之翰林/承㫖程文憲公鉅夫舊名也
咸淳元年乙丑
 八月作襍識五章十月己丑作顔冉銘十二月戊子
 大父卒喪葬凡役公悉考古禮禀於父左丞公而行
 之大父寢疾公侍其父視藥食不就寢席者凡十餘/夕無怠容大父嘆曰吾察此孫服勤連晝夜不懈
[102-6b]
 而神氣有餘此大/器可望其善教之
二年丙寅
 冬葬大父於坫原之古宅十一月壬子作理一箴
三年丁卯
 十九嵗作道統圖并叙較正孝經又取他書之言孝/者為外傳十篇
 公謂朱子於諸經各有成書獨未及於書於春秋欲/取諸家之訓説而成朱子之志精力方強凡天文地
 理律厯田賦名物筭數博考經/傳而得夫觀察之㣲制作之故作皇極經世續書公/潛
 心邵子之書每病夫昧者流為術數之末遂以先天/六十四卦分配一元之數推治亂相禪之由而為是
[102-7a]
 書兵火後/散軼不存通趙主簿書作自新自修消人欲長天理
 克己悔過諸銘
四年戊辰
 作題四書一章紀夢一章襍識一章矯輕警惰二銘
五年己巳
六年庚午
 八月應鄉貢中選以乾卦保合太和萬國/咸寧賦中第二十八名答繆郡守
 書答程教授書作襍識二章
[102-7b]
七年辛未
 春省試下第三月癸酉纂次舊作題曰私録程先生/識其後
 曰若庸來此二十二年閲人多矣未見年方弱冠而/有此志量有此工夫廣大精㣲無所不究如畫方旦
 何可量也僕雖老不/敢自棄願聞切磋語八月至臨汝書院留止/數月
八年壬申
 授徒山中
九年癸酉
十年甲戌
[102-8a]
 授徒樂安縣以縣丞黄酉卿之招/酉卿蜀人忠義士也
大元至元十二年乙亥
 撫州内附
十三年丙子
 奉親避冦時寧都/盗起
十四年丁丑
十五年戊寅
十六年己卯
[102-8b]
十七年庚辰
 隠居布水谷公與前貢士樂安鄭松結廬谷中谷在/樂安之髙山上有田有池羣山外環唯
 一逕河通縣崖飛瀑而出故曰布水屏絶人/事簞瓢卒嵗今為古隠觀以公舊隠故也
十八年辛巳
 留布水谷纂次諸經注釋孝經章句成
十九年壬午
 留布水谷較易書詩春秋修正儀禮小戴大戴記成
二十年癸未
[102-9a]
 冬還自布水谷
二十一年甲申
 五月己酉朔父左丞公卒公居喪治葬率循古制参/以書儀家禮行之鄉黨姻
 戚亦多依效不用浮屠/里俗或譏之則以為觧
二十二年乙酉
 居喪冬葬父左丞公於里之魯步東邉
二十三年丙戌
 八月釋服程文憲公以江南行臺侍御史承詔訪求/遺逸有徳行才藝者即驛送入覲冬程公
[102-9b]
 至撫州命郡縣問勞迎致強公出仕力以母老辭程/公曰誠不肯為朝廷出中原山川之勝可無一覽乎
 公諾之歸白/游夫人治行十一月如建昌路同程公/行故也
二十四年丁亥
 春適燕程公疏上所薦士以復命終不忍舍公公㣲/知之力以母老辭遂治任南歸公卿大夫多
 中原老成而宋之遺士亦有留燕者皆知公之不可/留而惜其去相率賦詩送别閻文康公復之詩有曰
 羣材方用楚一士獨辭燕趙文敏公孟頫方被召為/兵部郎中獨書朱子與其師劉先生屏山所賡三詩
 為/贈十二月還家舟中賦感興/詩二十五章
二十五年戊子
[102-10a]
 授徒宜黄縣明新堂宜黄呉東子建義塾扁曰明新/堂設先聖像行舎菜禮奉書幣
 聘延公受徒其中屬隣境有警乃奉㳺夫/人寓門人鄒志道舊廬自留寓塾數月秋還家朝
 命求較定易書詩春秋儀禮大戴記小戴記程文憲/公請於
 朝曰呉澂不願仕而所考易書詩春秋儀禮大戴記/小戴記俱有成書於世有益宜取寘國子監令諸生
 肄習次第傳之天下朝廷從之遂移行省/遣官詣門謄寫進呈仍令有司常加優禮
二十六年己丑
 進呈諸經令藏國子監崇/文閣見書目
二十七年庚寅
[102-10b]
二十八年辛卯
 夫人余氏卒夫人諱惟㳟父玨世居里之余溪寳/祐三年二月庚寅生得年三十冇七
二十九年壬辰
三十年癸巳
三十一年甲午以上皆元/世祖朝
 正月甲子如福州程文憲公為福建閩海/道肅政亷訪使迎致焉十一月戊
 申還家
元貞元年乙未元成/宗朝
[102-11a]
 八月如龍興遊西山江西湖東道肅政亷訪使司經/厯郝文聞公至來見問易疑數
 十條留居郡學有答問之辭郝君命吏從旁書之令/學者傳録名曰原理○朔南士友問學者衆時元文
 敏公明善自負所學論經之次輒屈其坐人聞公至/質諸經疑難數十條問春秋尤多公隨問剖析元公
 大加畏服以為平生所遇明經之師未見如先生者/及論性理未甚領悟公令其觀程子遺書及近思録
 元公嘗讀是書至是始潛心力究而有所得他日謝/先生曰先生所學程朱二子所學也請執弟子禮終
 身城中士友及諸生請開講郡學公説修已/以敬章反覆萬餘言聼者千百多所感發十一月
 還家
二年丙申
[102-11b]
 如龍興時董忠宣公士選任江西行省左丞元文敏/公其客也辟為掾以教其子公執謁於其館
 董公聞之親饋食中堂頗問經義治道顧元公曰/呉先生徳容嚴厲而不失其和吾平生未之見也
大徳元年丁酉成/宗
二年戊戌
 董忠宣公以江南行䑓御史中丞入覲改僉樞宻院/事力薦公於朝堂吏頗緩其事一日議事都堂董公
 起立語丞相諤勒哲平章軍國重事東平文貞王博/果宻曰士選所薦呉澂非一才一藝之能也其人經
 明行修論道經邦可以輔佐治世大受之器也皆曰/僉院質實所薦必天下士何疑焉㑹平章拜御史中
 丞尋薨不/及用公七月母夫人㳺氏卒
[102-12a]
三年己亥
 居喪
四年庚子
 六月作正中堂於咸口之原長子文治其後堂成程/文憲公為之記趙文敏
 公篆/其額八月釋服
五年辛丑
 授應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
 官董忠宣公時為御史中丞以私書勉公/應召都堂移江西行省令有司敦請復董中丞
[102-12b]
 書
六年壬寅
 八月壬戌戒行十月丁亥至京師春有司奉㫖朝命/趣行督廹邑里具
 驛舟敦遣至京師已有代矣公即欲歸河凍不可行/元文敏公朝夕奉公尤謹大夫士多來問學及行元
 公為/詩序
七年癸卯
 春治歸五月己酉至揚州董忠宣公言應奉翰林文/字呉澂天稟髙特道業安
 成不求用於時隠居五十餘載至元間遣使求賢同/至者俱為按察本官力以母老辭還大徳三年舉本
[102-13a]
 官有道之士都省奏充前職咨行省特遣之任未至/而吏部作不赴任闕頃於本官無所加損似失朝廷
 崇儒重道之意至揚州江北淮東道肅政亷訪使趙/公完澤以暑熾強公留郡學中山王玠河南張恒皆
 受業/焉答張恒問孝經七月至眞州淮東宣慰使沙卜/珠公玠工部侍郎
 賈公鈞湖廣亷訪使盧公摯淮東僉事趙公瑛南䑓/御史詹公士龍及元文敏公諸寓公具疏致幣率子
 弟至揚州/請公講學
八年甲辰
 授將仕郎江西等處儒學副提舉十月還家
九年乙巳
[102-13b]
 較定邵子公嘗謂邵子著書一本於易直可上接羲/文周孔之傳非術數之比其能前知在人
 不在書在心不在數也公天資髙明蚤年已能/領悟故於其書考較詳審布置精宻並冇意義較定
 葬書
十年丙午
 四月如袁州公將遊南嶽至袁州儒學提舉/鄭公陶孫遣使致書追請赴任十月朔
 上官各路學官循常例其禮物致慶者郤之惟諭之/以篤意教飬而己有直學以錢穀訐其教授者
 公曰直學所竊教授冇所不知教授所得直學無不/知者乃謂之盗欺人不知而愬其可知者可乎直學
 為教授屬於義為犯上當先治之時天寒其人惶愧/汗下拜謝悔過告訐者為之息學官之不嚴者聞之
[102-14a]
 皆凛然知耻云省若憲以两提舉俱碩學鴻儒每加/優禮憲府即郡庠設燕以聼講為請鄭公以講席遜
 公公亦以其出於誠意毋謙也為講孟子一章開發/明辨有以各當其心也日與鄭提舉謁叅政戎公益
 公曰東南士習凋敝得二先生作而新之使不習如/某者得以蒙成而逭責豈非幸歟公從容言曰必欲
 作成人才在於教人言忠/信行篤敬以尊徳性而已
十一年丁未
 正月戊辰以疾謁告二月就醫富州寓清都觀五旬/之内本司遣學
 職催請者六吏人催請者四文移往復凡數十又移/省憲趣還公固辭以疾嘗曰學校教育各有其職錢
 榖出入總之有司提舉之官本/為虚設徒糜廪粟故勇於去職較定老子莊子太𤣥
[102-14b]
 章句公以老莊二子世之異書讀者不人人知其本/㫖注釋者又多荒唐自誑公為之叅考訂定將
 使智之過髙者不至陷溺於其中凡下者不至妄加/儗度於髙虚云耳太𤣥之書其文艱深讀之者少然
 卲子於其數/實有取焉六月如臨江路病至百日止門/人清江皮溍家十月還
 家
至大元年戊申元武/宗朝
 授從仕郎國子監丞九月改築宅於咸口此故宅基/華葢臨川
 二山南北對峙相距各十有五/里山水明秀長子文董其役
二年己酉
[102-15a]
 正月丁未次子衮卒衮字士工生至元壬午七月巳/邜既殯郡縣與都堂移江西行
 省遣官禮請給驛舟具禮敦/遣公哀痛未欲行督趣不置三月戒行五月至京六
 月上官初許文正公為國子祭酒始以朱子之書訓/授諸生厥後監官不復身任教事唯委之博
 士助教公至官六館翕然歸向公清晨舉燭堂上各/舉所疑以質問日昃退就寓舎則執經以從公因其
 才質之髙下而開導誘掖之講論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廢一時觀感而興起者甚衆時未設典簿廪膳
 出内監丞主之公㑹其羡餘以增飬膳而舊弊悉革/中書省政多循習故常好大喜功乗間而起立尚書
 省以奪其政權其丞轄嘗通洪範易經之義近進者/多言儒術以迎合之數欲引公以為之重公嚴重不
 可屈致有辯士自謂能致之踵門曰先生負治平之/學生民之塗炭國家之困敝甚矣今在朝廷寕能不
[102-15b]
 一副執政者之求乎公以疾辭明日又至則避之辯/士遂知終不可致歸紿其人老儒未嘗騎乗堕馬折
 臂不能來/矣乃止
三年庚戌
四年辛亥
 授文林郎國子司業癸酉上官尚書省臣伏誅阿附/得進者皆斥罷中書
 省奏升公司業劉公賡繇侍御史拜集賢學士兼國/子祭酒問語諸生曰朝廷徒以吾舊臣故自䑓臣來
 領學事主上作新斯文之意甚重吾豈敢當司業大/儒吾猶有所質問時不可失師不易遇諸生其勉之
 公為取程淳公學校奏疏胡文公二學教法及朱文/公貢舉私議三者斟酌去取一曰經學易詩書儀禮
[102-16a]
 周禮禮記大戴記附春秋三傳附右諸經各専一經/並湏熟讀經文傍通諸家講説義理度數明白分曉
 凡治經者要兼通小學書及四書二曰行實孝於父/母弟在家弟於兄在外弟於長睦和於宗族婣和於
 外姓之親任厚於朋友恤仁於鄉里以及衆人三曰/文藝古文詩四曰治事選舉食貨禮儀樂律筭法吏
 文星厯水利各於所習讀通典刑統筭經諸書是為/擬定教法同列欲改課為試行大學積分法公謂教
 之以爭非良法也論/議不合遂有去志
皇慶元年壬子元仁/宗
 正月移疾去職公登舟賦詩留别僚友皆為之驚愕/諸生一旦失所依歸有流涕者監學
 命屬吏及諸生十人追至通州河上/懇留不從都堂亦遣使請或尼不行三月至眞州舊/學
[102-16b]
 者強留/講學七月至建康冬還家
二年癸丑
 集賢院知公之教人不倦同至都堂請以國子祭酒/召公還朝平章李公孟為倡言曰呉司業髙年飬病
 而歸今即召還是/苦之也遂不復召
延祐元年甲寅元仁/宗
 作久大堂命長子文董其役倣古/規制趙文敏公篆額八月江西貢院考
 鄉試屢以病/辭不獲
二年乙邜
[102-17a]
 正月如龍興時經理田糧限期嚴迫使者立法苛刻/務重増民賦以覬爵賞郡縣奉行尤虐
 民不堪命羣情洶洶邑父老知公與部使杜顕祖在/朝廷有交承之誼請往陳其害公既行一日使者已
 趨袁瑞不及/入城而還
三年丙辰
 留宜黄縣五峯公欲著易纂言五峯僧舎僻/静門人往從者二十餘人
四年丁巳
 七月江西省考鄉試時患足瘡堅卧不出使者率郎/縣留山中不去不獲已而行考
 官七員公所命題出經問曰孟子道性善堯舜至於/途人一耳而論語曰性相近何也同官或恠其易公
[102-17b]
 曰於此有眞知則言不差江西貢士二十二人公以/為答此問不差者纔得二三巻耳先是臣僚數言公
 姓名於上前八月上特問公何在太保楚蘇對臣聞/居江西集賢知上意所在請以代李源道為直學士
 中書奏可命修撰/虞集給驛聘召
五年戊午
 還自永豐縣武城書院授集賢學士奉議大夫既拜/命疾
 作久之無行意虞集曰此/除實出上意宜勉為行五月戒行八月次儀眞疾/復
 作使者亟欲復命公/因辭謝遂留淮南十一月留建康書纂言成
六月己未
[102-18a]
 留建康十月留江州寓濓溪書院南北學者百餘/人十一月庚寅祭周元公墓
七年庚申
 留江州七月湖廣省請考鄉試以疾/辭還家北方學/者皆從
至治元年辛酉元英/宗朝
二年壬戌
 如建康定王氏義塾規制有司/上其事賜額江東書院十月還家易纂言成
三年癸亥
 授翰林學士太中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英宗皇帝/嚴明果斷
[102-18b]
 獨委丞相拜珠以政於是勵精求治故老薦公才徳/於今為儒士冠故超授是命遣直省舎人劉布哷齊
 給驛聘召疾馳至公家且曰上固知先生年已/髙所以來召者必欲見先生宜毋以此為辭二月
 庚寅戒行三月甲辰次龍興己酉省憲/官祖餞五月至京師
 時上在上都丞/相聞公至大喜六月己巳上官七月勑譔金書佛經
 序時書經於慶夀寺中書左丞蘇蘇傳㫖譔序仍諭/上意一追薦列聖一祈天永命一為民祈福對曰
 主上寫經之意為國為民甚盛舉也唯追薦𠖇福臣/所未知葢釋氏因果利益之説人所喜聞至言輪迴
 之事彼之髙者且不談其意以為為善之人死則上/通髙明其極品則與日月齊光為惡之人死則下淪
 汚穢其極下則與沙蟲同類其徒遂為超生薦拔之/説以蠱惑世人今列聖之神上同日月何待子孫薦
[102-19a]
 拔且國初以來凡寫經追薦之事不知其幾若超拔/未效是無佛法矣若超拔已效是誣其祖矣譔為文
 辭不可以示後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請俟駕還奏之㑹上崩不及奏而止八月丁卯上
 還次南坡崩丞相亦/遇害十一月晉王入即位十二月癸
 酉逆賊以次伏誅公亟謀治歸/河凍不可行勑譔國子監崇文閣
 碑
泰定元年甲子元泰/定帝
 正月推登極㤙賜銀百两金/織文錦四疋二月開經筵用江浙省/左丞趙簡
 言也命公同中書平章張/珪與祭酒鄧文原為講官壬午㑹議進講事宜條奏
[102-19b]
 勅講官賜坐三月壬寅上御明仁殿聼講悉屏侍臣/唯丞相御
 史大夫在侍講/罷命内饔賜食甲寅上御流杯池亭聼講公講中庸/舜其大孝
 章及資治通鑑/數條上大悦四月壬戌中書集議太廟神主先是/至治
 末有詔作太廟議者習見同堂異室之制新廟作十/二室未及遷奉而國有大故有司疑於昭穆之次故
 命集議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廟廟各為宫太祖廟居中左三廟
 為昭右三廟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遞遷其廟之中/頗如今中書省六部對列省部之設亦效金宋之典
 官府尚從前代典故豈有宗廟/之序次不考古之典故可乎七月修英宗皇帝實
 録中書㑹議司天監屬訐其官長所訐二月皇后出/殯係犯復日又葬
[102-20a]
  日正犯聖算行年輕侮不敬致二后同日而/崩刑部取罪狀中書奏两院㑹議公曰云云
 二年乙丑
  正月朔以疾不/能㑹朝辛卯移疾養疾南城天/寳宫之别館辛丑中書遣
  官問疾朝中知公/將南歸庚戌中書請議事直省舎/人某來辛卯中
 書具燕禮部郎中楚輝致/丞相意敦請還職閏月辛未翰林國史院開
 局纂修英宗皇帝實録有㫖賜宴丞相親至/公以是居院之西㕔二月進
 講八月辛亥移疾實録/既畢丙子中書具燕舉留左丞相/許師敬
  領官属至院燕畢即命小車出城僚友及朝士大夫/知者追餞於都門外諸生送至通州中書聞知亟命
[102-20b]
  官具驛舟追至/楊村不及而還十一月至龍興延祐經理各省田糧/後有詔蠲虚増之税
  惟江西舞文之吏以減削則例為名増税至三萬餘/石不得免至治初包銀令為害泰定改元中書集議
  便民之事公力以二事為言下詔始免包銀且命體/覆減削之名而蠲之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奉使宣
  撫在江西公又言之乃督/憲司即為除害人皆徳之十二月還家
三年丙寅
 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公既歸丞/相數欲召
  還或曰公以髙年稱疾而去其可得而復致乎丞相/乃言於上曰江南呉某舊徳重望往年召為學士商
 議政事進講經筵今以年髙辭朝而去宜加優禮以/宣揚朝廷敬老尊賢之意使天下有所激勸而聖明
[102-21a]
 之譽亦得垂於無窮矣上深然之乃有是命并賜中/綂鈔五千貫金織文幣二表𠂻遣翰林編修官劉光
 至家/傳㫖三月己巳拜命公上表/辭謝蔡國公張珪薦章其畧/云欽
 承明詔肇啟經筵考論前經講明正道實國家之令/典其所闗係非細務也而珪以家世之舊愚戅之誠
 偹位宰相首當勸諫及觧機務仍俾專官自念世備/戎行所謂明經實慚寡陋况通譯之難講明有限積
 誠未至不能感格惟願老成之進庻幾陳閉之心竊/以周尚父授丹書之戒漢申公赴蒲輪之招皆以耆
 頥為國羽翼葢有乞言之禮必於飬老之時非徒外/飾虚文實以諮詢治道翰林學士呉澂心正而量逺
 氣冲而神和博考於事物之賾而達乎聖賢之藴致/察於踐履之㣲而極乎神化之妙正學真傳深造自
 得實與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壌不同粤自布衣一再/収召超擢學士有識君子不以為過前當講説剴切
[102-21b]
 温潤完厚康健聰明經學之師當代寡二雖䝉㤙賜/存撫為禮甚優然合召還資其學問良非小補云云
 未幾復舉以自代曰制誥國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經萬世之昭憲比於效一官分一職重輕不侔若
 止因循冒昩常人孰不可為當職世從軍旅厯職省/䑓文章本非所長志慮耗於勞勩深思逭責其在薦
 賢翰林學士呉澂學貫天人行足師表書事得筆削/之法代言近典誥之文葢其所造甚深文學亦其餘
 事日今两朝實録未經進呈累朝嘉言善行多合記/録載事修辭全資學識又有遼金宋史先朝累有聖
 㫖纂修曠日引年未覩成效使前代之得失無聞聖/朝之著述不見恐貽後悔君子耻之然非博洽明通
 孰克成此本官雖曰年近八十其實耳聰目明心清/力瞻今不使身任其事後必追悔無及近䝉朝廷差
 官優賜存問禮意誠厚然須使當承㫖之任總/裁方可成就所合舉以自代允協輿論云云答田
[102-22a]
 憲副問
四年丁卯
 三月省墓樂安縣七世祖妣張氏夫人/葬天授鄉之櫟歩留清江縣荆/襄
 來學者十/有五人八月還家
天厯元年是年初改致和/元年嵗在戊辰
二年己巳
 七月江西省請考鄉試辭疾/不起易纂言外翼成
至順元年庚午天厯至順皆/元文宗朝
[102-22b]
 伯子文以廕授官先是郡縣以公歸老無復出意舉/文承廕授奉議大夫同知桞州路
 總管/府事叔子京以侍飬授官故事儒臣吿老/許官一子侍飬答王参政
 問
二年辛未
 答危素問八月冡婦曽氏卒制大/功服十一月孫畣卒居/母
 喪毀瘠卒公惜/其穎敏哭之痛
三年壬申此後為順帝初年先/沒又三十六年元亡
 留郡學子京迎飬公服所製𤣥/冠𤣥端以謁先聖先師禮記纂言成
[102-23a]
元統元年癸酉
 遷母夫人游氏於里之魯歩東邊祔父左丞公墓左
 六月甲子感暑得疾公感疾服藥數日小愈踰旬頗/安醫者請退公曰吾往時病退
 體即清和今證已去而體氣若在病中時殆未愈也/庚辰復作辛巳公命孫當曰吾疾異於常時矣召學
 者曽仁曰生死常事可須使吾子孫知之共手胸前/正卧不動者數日乙酉揮藥不進𠻳水畢暝目不語
 里中人是夕見一大/星隕於屋之東北隅丙戌薨年八十有五卒時神思/泰然而逝
 戊子小殮襲用𤣥端/己丑大殮用絞衿事聞詔加贈資徳大夫江西等
 處行中書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曰文正
[102-23b]
 謚法經天緯地曰/文内外賓服曰正
   行狀
曽祖大徳妣張氏祖鐸贈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䕶
軍追封臨川郡公妣謝氏追封臨川郡夫人考樞贈資
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臨川郡
公妣游氏追封臨川郡夫人先生諱澄字㓜清晚稱伯
清姓呉氏其先自豫章之豐城遷居崇仁七世祖周生
二子璣將鄉兵留太平州璿生曄始居咸口里公之髙
[102-24a]
祖矣自是以來世治進士業先生以宋淳祐九年己酉
正月十有九日生前一夕鄉父老見有異氣䧏其家後
有望氣者言華蓋臨川两山之間當有異人出两山之
間所謂咸口里也三嵗穎異日發宣慰公抱置膝上教
之古詩隨口成誦五嵗就外傅日受千餘言誦之數過
即記不忘母夫人憂其過勤夜節膏油之焚常候母寢
復續火讀書達旦不敢令母氏知也七嵗論語孟子五
經皆成誦能著律賦九嵗鄉邑課試每中前列十嵗始
[102-24b]
得朱子大學等書而讀之恍然知為學之要日誦大學
二十過如是者三年次第讀論語孟子中庸専勤亦如
之晝誦夜惟弗達弗措十三嵗大肆力於羣書家貧常
從鬻書者借讀既而還之鬻書者曰子盡讀之乎先生
曰試舉以問我鬻者每問一篇輙終其巻鬻者遂獻其
書十四嵗丱角赴郡學補試郡之前軰儒者皆驚其文
十五嵗知厭科舉之業而用力聖賢之學見朱子訓子
帖有勤謹二字如得面命而服行之作勤謹二箴又作
[102-25a]
敬銘有曰把捉於中精神心術檢束於外形骸肌骨又
作和銘極言周子程伯子氣象以自勉常自言曰讀敬
銘如臨嚴師如在靈祠百妄俱消不覺足之重手之㳟
讀和銘心神怡曠萬境俱融熙熙然不知手之舞足之
蹈也其後又作顔冉銘理一箴自新銘自修銘消人欲
銘長天理銘克己銘悔過銘矯輕銘警惰銘等節節警
䇿踐履之功於斯可見矣是嵗宣慰公赴鄉試先生侍
行時郡守迎新安徽菴程先生若庸以朱子之學教授
[102-25b]
郡之臨汝書院徽菴蓋從雙峰饒氏游先生因鄉人謁
之徽菴未出而外齋有揭帖片紙滿壁皆徽菴特見以
語學者之說先生一覽而盡之及見先生從容進問曰
如先生壁間之書以大學為髙明正大之學然則小學
乃卑小淺陋之學乎若此者數條徽菴曰吾處此久矣
未有如子能問者吾有子曰仔復族子槱之與子年相
若可同學為友槱之者旴江程文憲公文海鉅夫舊名
也自是常往來徽菴之門徽菴深知之而同堂之人弗
[102-26a]
盡知也咸淳元年冬左丞公侍宣慰公之疾久而小間
宣慰公謂左丞曰吾察此孫晝夜服勤連月不懈而精
神有餘此大器也可善教之蓋宣慰自襁褓知愛先生
間形於言而親戚鄉里以為有譽孫之癖矣十有二月
宣慰公捐舘喪葬凡役先生考古禮禀於左丞而行之
十九嵗著説曰道之大原出於天聖神繼之堯舜而上
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魯鄒其利也濓洛闗
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則羲皇其元堯舜其亨乎禹
[102-26b]
湯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中古之綂仲尼其元顔曾其
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貞乎近古之統周子其元也程張
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謂今日之貞乎未之有也然則
可以終無所歸哉蓋有不可得而辭者矣又嘗與人書
曰天生豪傑之士不數也夫所謂豪傑之士度越一世
而超出等夷也戰國之時孔子徒黨盡矣充塞仁義若
楊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時獨願學孔子而
卒其傳當斯時也曠古一人而已眞豪傑之士哉孟子
[102-27a]
沒千有餘年溺於俗儒之陋習滛於老佛之異教無一
豪傑之士生於其間至於周程張邵一時迭出非豪傑
其孰能與於斯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數子之大成則中
興之豪傑也以紹朱子之統自任者果有其人乎澄之
齠齓時惟大父家庭之訓是聞以時文見知於人未聞
道也及知聖賢之學而未知能學也於是以豪傑自期
以進於聖賢之學而又欲推之以堯舜其君民而後已
實用其力於斯豁然似有所見坦然知其易行而力小
[102-27b]
任重固未敢自以為是而自料所見愈於人矣是時先
生方弱冠而有志自任如此其後先生嘗識此二文之
後曰其見多未定之見其言多有病之言然不忍棄去
録而藏之則晚年所進自此可攷矣六年庚午應撫州
鄉舉以第二十八名薦明年試禮部下第歸而纂次舊作
謂之私録時宋亡之證已見先生以其道教授鄉里嘗
作草屋數間而題其牖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師表程
文憲公知其意題之曰草廬學者稱之曰草廬先生嵗
[102-28a]
乙亥皇元至元十二嵗也撫州内附傳檄樂安樂安丞
蜀人黄酉卿不署狀去之窮谷不免寒餓猶招先生教
其子先生從之十四年亡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廬陵郡
多應之傍近㓂起先生奉親避地弗寧厥居鄉貢進士
鄭松竒士也迎先生隠居布水谷後人以其處為眞隠
觀十八年纂次諸經註釋孝經章句成十九年較定易
書詩春秋修正儀禮小戴大戴記二十年自布水還居
草廬二十一年五月左丞公捐館二十三年程文憲公
[102-28b]
奉詔起遺逸於江南至撫州強起先生以母老辭程公
曰不欲仕可也燕冀中原可無一觀乎母夫人喜其行
與程公同如京師既至程公猶薦先生不令其知先生
覺其意力以母老辭二十四年歸朝廷老成及宋之遺
士在者皆感激賦詩餞之故宋宗室趙文敏公孟頫方
召為兵部郎官獨書朱子與劉屏山所和詩三章以遺
之一時風致識者歎之二十五年程文憲公言於朝曰
呉澄不願仕而所定易書詩春秋儀禮大小戴記得聖
[102-29a]
賢之㫖可以教國子傳之天下有㫖江西行省遣官繕
録以進郡縣以時敦禮元貞元年八月遊豫章西山憲
幕長郝文仲明迎先生入城學易時南北學者日衆清
河元文敏公明善時行省掾以文學自負常屈其坐人
見先生問春秋大義數十條皆領㑹至語之理學有所
未契先生使讀程氏遺書近思録文敏素讀是書至是
始知反覆玩味他日見先生曰先生之學程子之學也
願為弟子授業終其身城中居官之人及諸生皆願聞
[102-29b]
先生一言請先生至郡學先生為説修已以敬一章指
畫口授反覆萬餘言聼者千百人有常用力於斯者多
所感發三年董忠宣公士選任江西行省左丞因文敏
得見先生於館塾以為平生所見士未有徳容辭氣援
據經傳如先生者大徳元年拜行䑓御史中丞入奏事
首以先生為薦及在樞府又薦之一日議事中書起立
謂丞相曰士選所薦呉澄經明行修大受之器論道經
邦可助治國平章軍國重事博果宻曰樞宻質實所薦
[102-30a]
天下士也丞相逮事世祖親見用人之道平章許文正
公髙弟之得其傳者是以知董忠宣之言授應奉翰林
文字豋仕佐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詔有司敦
遣忠宣又以手書招之先生答書云朝廷用人之不次
公卿薦人之不私布衣之授特知䝉特㤙如此近世以
來所希有也雖木石猶當思所以報稱而况於人乎然
夫子勸漆雕開仕對以吾斯之未能信而夫子説之者深
以開之可仕不可仕開知之而夫子未知之也閤下之
[102-30b]
舉古大臣之事澄敢不以古賢人之所以自處者自勉
繼以邵子之詩曰幸逢堯舜為眞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澄雖不敏願自附於前賢成之者在閤下矣有司敦廹
久之先生為一至京師而代者上矣方冬寒沍京師學
者奉先生而問學焉七年春中丞猶抗章論朝廷失待
士之禮先生歸至揚州時憲使趙公𢎞道及寓公珊竹
公玠盧公摯賈公鈞趙公英詹公士龍元公明善等先
後留先生身率子弟諸生受業明年八月除將仕郎江
[102-31a]
西等處儒學副提舉九月校定邵子之書十年十月之
官十一年正月朔以疾辭去留清都觀與門人論及老
子莊子太𤣥等書之本㫖因証其訛偽而著其説至大
元年除從仕郎國子丞朝命行省敦遣二年六月到官
先是世祖皇帝初命許文正公自中書出為祭酒文正
始以所得朱子小學躬尊信之以訓授弟子繼之者多
其門人猶能守其法久而寖失其舊先生既至深憫學
者之日就乎荒唐而徒從事於利誘也思有以作新之
[102-31b]
於是六館諸生知所趨向先生旦秉燭堂上諸生以次
授業晝趨堂後寓舎則執經者隨而請問先生懇懇循
循其言明白痛切因其才質之髙下聞見之淺深而開
導誘掖之使其刻意研窮以䆒精㣲之藴反身克治以
踐乎進脩之實講論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廢於是一
時遊觀之彦雖不列在弟子員者亦皆有所觀感而興
起矣時朝廷循習寛厚好功名者奏立尚書省改更紛
然新執政鑄錢貨變鈔法以為功欲得先生助已而恐
[102-32a]
其不可致有士請致先生先生卧病門生家不可致乃
歸紿其人曰老儒不善騎堕馬折臂矣四年武皇賔天
仁宗即位尚書省罷先生陞司業侍御史劉公賡拜集
賢學士兼國子祭酒召諸生語之曰朝廷徒以吾舊人自
䑓臣遷以重國學司業大儒吾猶有所質問師不易得
時不可失諸生勉之皇慶元年正月先生買舟通州既
行而後移文告其去監學官愕然貴㳺之士倀倀失所
依有流涕者數十人追至河上懇留不從朝廷亦遣人
[102-32b]
追留或尼不行蓋先生嘗為學者言朱子道問學工夫多
陸子静却以尊徳性為主問學不本於徳性則其弊偏
於語言訓釋之末果如陸子静所言矣今學者當以尊
徳性為本庻幾得之議者遂以先生為陸學非許氏尊
信朱子之義然為之辭耳初亦莫知朱陸之為何如也
延祐三年先生深入宜黄山中五峯僧舍以居六越月
修易纂言四年江西行省請考鄉試先生出經問曰孟
子道性善堯舜至於塗人一耳而論語曰性相近何也
[102-33a]
同官或怪其易先生曰於此有眞知則言不差江西貢
士二十二人而答此問不差者先生以為纔得三四巻
耳五年春除集賢直學士特陞奉議大夫遣集賢脩撰
虞集奉詔召先生於家行至儀眞病作不復行渡江謁
金陵門人王進徳家新書塾所至學者雲集居數月修
書纂言六年十月泝江州寓濓溪書院十一月率諸生
拜周元公之墓是年北方學者為多明年還臨川從之
者皆北人至治二年易纂言成三年英宗即位東平王
[102-33b]
拜珠為丞相勵精為治黜陟臧否朝廷赫然超拜先生
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同脩國史階太中大夫遣直省舍
人劉布哷奚奉詔召先生於家使者致君相之意甚篤
先生拜命即行五月至京師六月入院時詔學士散直
集善書者粉黄金寫浮圖藏經有㫖自上都來使丞相
蘇蘇詔先生為之序先生曰主上寫經之意為國為民
甚重事也但追薦冥福臣所未知葢釋氏因果利益之
説人所喜聞至言輪廻之事彼之髙者且不談其意止
[102-34a]
謂為善之人死則上通髙明其極品則與日月齊光為
惡之人死則下淪汚穢其極下則與沙蟲同類其徒遂
為超生薦拔之説以蠱惑世人今列聖之神上同日月
何待子孫薦拔且國初以來凡寫經追薦之事不知其
幾若超拔未効是無佛法矣若超拔已効是誣其祖矣
譔為文辭不可以示後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請俟駕
還奏之㑹上崩不及奏而止泰定元年朝廷用江浙行
省左丞趙簡言開經筵進講平章蔡國張公珪領之以
[102-34b]
經學属之先生先生言温而氣和經㫖敷暢得古人勸
講之體廷中驟見文物之盛而先生首當其任來者法
焉在至治末詔作太廟議者習見同堂異室之制新廟
作十二室未及遷奉而國有大故有司疑於昭穆之次
故命集議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攷古制而
行之古者天子七廟廟各為宫太祖廟居中左三廟為
昭右三廟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遞遷其廟之中頗如
今中書省六部對列省部之設亦倣金宋之典官府尚
[102-35a]
從前代典故豈有宗廟之叙次而不攷古之典故可乎
七月有㫖國史院脩英宗實録時漢人承㫖缺先生總
其事分局纂修既畢先生有歸志中書左丞奉㫖賜宴
史院致勉留之意宴畢命小車出城朝士追送於齊化
門外諸生送至通州中書聞亟命官具驛舟追至楊村
不及而還是年先生七十有七嵗十一月至豫章延祐
經理民田時激變贑之寧都中外騷動事定詔蠲虚増
之税惟江西有郡縣舞文之吏以減削則例為名増税
[102-35b]
三萬餘石者不得免至治初又行包銀為害益甚先生
在朝數言于執政者泰定改元中書㑹議便民之事先
生始以二事為言詔書始免包銀且命體覆減削之名
而蠲除其税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宣撫在江西其副
齊公履謙嘗與同官成均相敬如師友先生力以吿之
乃督憲司即為除豁十二月抵家中書言呉澄國之名
儒朝之舊徳年髙而歸不忍重勞之宜有所褒異有詔
加授資善大夫賜鈔五千貫金織丈錦二皆有副初先
[102-36a]
生與張蔡公同年告老其再相也力荐起先生㑹蔡公
又去而士大夫多傳其辭云欽承明詔肇起經筵考論
前經講明正道實國家之令典其所關係非細務也而
珪以家世之舊愚戅之誠備位宰臣首當勸講及觧機
務仍俾専官自念世備戎行所謂明經實慚寡陋况通
譯之難講明有限積誠未至不能感格惟願老成之進
庻幾陳閉之心切以周尚父授丹書之戒漢申公赴蒲
輪之招皆以期頥為國羽翼葢有乞言之禮必於養老
[102-36b]
之時非徒外飾虚文實以諮詢治道翰林學士呉澄心
正而量逺氣充而神和博考於事物之賾而達乎聖賢
之藴致察於踐履之㣲而極乎神化之妙正學眞傳深
造自得實與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
再収召超擢學士有識君子不以為過前當講明剴切
温潤完厚康健聰明經學之師當代寡二雖䝉㤙賜存
撫為禮甚優然合召還資其學問良非小補未幾復舉
以自代曰制誥國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經為萬世
[102-37a]
之昭憲比于效一官分一職者重輕不侔若止因循冒
昩常人孰不可為當職世從軍旅厯仕省䑓文章本非
所長志慮耗於勞勩深思逭責其在荐賢翰林學士呉
澄學通天人行足師表書事得筆削之法代言近典誥
之文蓋其所造甚深文學亦其餘事目今两朝實録未
經呈進累朝嘉言善行多合紀録載事修辭全資學識
又有遼金宋史先朝累有聖㫖纂修曠日引年未覩成
效使前代之得失無聞聖朝之著述不見恐貽後悔君
[102-37b]
子耻之然非博洽明通孰克成此本官雖曰年近八十
其實耳聰目明心清力贍今不使身任其事後必追悔
無及近䝉朝廷差官優賜存問禮意誠厚然後使當承
㫖之任總裁方可成就所合舉以自代允協輿論天厯
元年春秋纂言成二年易纂言外翼成逰先生之門南
北之士前後無慮千百人門人元明善言嘗聞先生論
及門之士先生悵然曰吾聞郡多俊秀宜有可望者三
年其第三子京為撫州路儒學教授迎先生至城府學
[102-38a]
者無不得見焉進而教之靡間晨夕雖偶病少間未嘗
輟其問答居久之則又問明善曰得毋有未見者乎後
數日部使者郡守請先生觀新瞧樓先生賦詩一章懐
王丞相陸子静以示學者遂登車歸其鄉矣四年禮記
纂言成六月先生寢疾病踰旬屏藥醫使門人告子孫
治後事拱手正身而卧乙酉夜有大星隕其舍東北隅
丙戌日正午神氣泰然而薨年八十有五嵗以𤣥端歛
娶余氏追封臨川郡夫人子男五文廕奉議大夫同知
[102-38b]
桞州路總管府事後先生一年卒衮先卒京以奉養先
生特授撫州路儒學教授禀亶孫男十一當蕃畣䔰㽦
奮里畀畟畧界畣㽦蚤世孫女五適譚觀曽文熊鈴袁
鎮黄盅曽孫男四亼全仚侖女二嗚呼孟子歿千五百
年而周子出河南两程子為得其傳時則有若張子精
思以致其道其逈出千古則又有邵子焉邵子之學既
無傳而張子歿門人往往卒業於程氏程門學者篤信
師説各有所奮力以張皇斯道奈何世運衰㣲民生寡
[102-39a]
祐而亂亡隨之矣悲夫斯道之南豫章延平髙明純潔
又得朱子而屬之百有餘年間師弟子之言折𠂻無復
遺憾求之於書葢所謂集大成者時則有若陸子静氏
超然有得於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之㫖其於斯文互有
發明學者於焉可以見其全體大用之盛而二家門人
區區異同相勝之淺見葢無足論也朱子以來又將百
年為其學者毫分縷柝日以增盛曽不足少救俗學利
欲之禍而宋遂亡矣先生之生炎運垂息自其齠齓特
[102-39b]
異常人得斷簡於衆遺發新知於卓識盛年英邁自任
以天下斯文之重葢不可禦也摧折窮困壯志莫遂艱
難避地垂十數年其所以致於聖賢之道者日就月將
矣厯觀近代進學之勇其孰能過之南北未一許文正
公先得朱子之書於邉境伏讀而深信之持其説以事世
祖皇帝而儒者之道不廢許公實啟之是以世祖以來
不愛名爵以起天下之處士雖所學所造各有以自見
其質諸聖賢而不悖俟乎百世而不惑論者尚慊然也
[102-40a]
先生自布衣用大臣薦出處久速道義以之三命益隆
遽至内相之貴稽其立朝之日未嘗有三年淹也施教
成均師道尊重勸講内廷誠意深逺與大議論大事雖
可槩見而無悠久浹洽之功者非人之所能為也然而
先生生八十有五年耳聰目明以終其身得以其學肆
於聖經賢傳以辨前儒之惑以成一家之言天下後世
之學者可以探索玩味於無窮矣其於易學之五十餘
年其大㫖宗乎周邵而義理則本諸程傳其校定用東
[102-40b]
萊呂氏之本而修正其缺衍繆誤其纂言則纂古人今
人之言有合於己之所自得者大槩因朱子象古之説
而益廣其精㣲若項安世玩辭等説則因之益致其潔
静至於自得之妙有非學者所能遽知而通其類例以
求之者則在外翼外翼十二篇曰卦統曰卦對曰卦變
曰卦主曰變卦曰互卦曰象例曰占例曰辭例曰變例
曰易原曰易派書校定以伏生所傳自為一巻不以所
謂古文者雜之春秋纂言葢取近代儒者特見之明以
[102-41a]
破往昔諸家傳註穿鑿之陋决以己意而折𠂻之使人
知聖筆有一代之法而是經無不通之例既採摭羣言
各麗於經又用趙氏纂例之法分所異合所同纂為總
例七篇曰天道曰人紀曰嘉禮曰賓禮曰軍禮曰凶禮
曰吉禮例之綱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凡春秋之例禮失
者書出於禮則入於法故曰刑書也事實辭文善惡畢
見聖人何容心哉葢渾渾如天道焉所謂例學者以此
而求聖經云耳儀禮存者十七篇先生補逸經八篇者
[102-41b]
投壺奔喪取之小戴記公冠諸侯遷廟諸侯釁廟取之
大戴記中霤禘於太廟王居明堂諸篇名見鄭氏注而其
文則甚畧矣有傳十篇冠義昏義士相見義鄉飲酒義
鄉射義燕義大射義皆取之小戴記大射義乃自鄉射
義而分者聘義公食大夫義則用清江劉氏所補朝事
義則取諸大戴記以備覲義而所謂禮記纂言者既取
諸義附於經又别大學中庸别為一書其存者凡三十
六篇通禮九䘮禮十一祭禮四通論十二篇次先後稍變
[102-42a]
於舊就篇之中科分櫛剔以類相從俾其上下文意聨
屬章之大㫖標識於左其篇章文句秩然有倫先後始
終至為精宻先王之遺制聖賢之格言千有餘年其亡
闕僅存而可攷者既表而出之各有所附而其糾紛固
泥於専門名家之手者一旦各有條理無復餘藴矣孝
經章句最所蚤定而外傳十巻亡矣其餘皆存也詩則
以為朱氏傳得其七八其有餘論則門人傳其言未及
集録周子程子之書既定於朱子之手而張子邵子之
[102-42b]
書先生始為校定次第正其訛缺張子書挈東西銘於
篇首而正䝉次之又以邵子為孔子以來一人而已蓋
其於邵子之學深有所㑹悟也先生之博通妙契有未
易言者門人衆多浩不可遏各以其所欲而求之各以
其所能而受之蓋不齊也乃著學基一篇使知徳性之
當尊著學統一篇使知問學之當道所謂窮鄉晚進無
良師友而有志於學者循此而學之庻乎其不差矣又
有老子莊子太𤣥經樂律八陣圖郭璞葬書等説卓見
[102-43a]
精識去世俗淺陋之説逺甚而先生支餘之學蓋不止
此其進學之塗轍首見於私録二巻而心術之精㣲文
集具可考見平日議論門人各有紀述識者有所擇焉
嗚呼先生往矣其可得而見者經學文字之傳於世者
也至若厲如秋霜煦若春日論説如江河之淵源沾溉
若雨雲之敷布親切者如劍之就礪薫陶者如飲之得
醇望之而心服即之而氣融比之求於言語文字之㣲
者其感化疾矣不幸天不憗遺文星下墜後死者不得
[102-43b]
有與於聲光然而自昔賢者所可見於後世者亦賴此
而已矣嗚呼天乎集之先君子長先生四嵗有交友之
誼自㓜侍側以聆其緒餘晚仕於朝嘗從先生之後歸
田之日先生已去世數月葢深嘆其有不可得聞者竊
叙所知之萬一以吿方來之學者謹繕寫上之國史太
常使君子有所考觀焉謹狀
   列傳
呉澄字㓜清撫州崇仁人髙祖曄初居咸口里當華蓋
[102-44a]
臨川二山間望氣者徐覺言其地當出異人澄生前一
夕鄉父老見異氣䧏其家鄰媼復夢有物蜿蜒䧏其舎
旁池中旦以告人而澄生三嵗頴悟日發教之古詩隨
口成誦五嵗日受千餘言夜讀書至旦母憂其過勤節
膏火不多與候母寢燃火復誦習九嵗從羣弟子試鄉
校每中前列既長於經傳皆習通之知用力聖賢之學
嘗舉進士不中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賊所在蜂起樂
安鄭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經章句校定易書詩春
[102-44b]
秋儀禮及大小戴記御史程鉅夫奉詔求賢江南起澄
至京師未幾以母老辭歸鉅夫請置澄所著書於國子
監以資學者朝廷命有司即其家録上元貞初㳺龍興
按察司經厯郝文迎至郡學日聼講誦其問答凡數千
言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學自負嘗問澄易詩書春秋奥
義歎曰與呉先生言如探淵海遂執弟子禮終其身左
丞董士選延之於家親執饋食曰呉先生天下士也既
入朝薦有道擢應奉翰林文字有司敦勸久之乃至而
[102-45a]
代者已到官澄即日南歸未幾除江西儒學副提舉居
三月以疾去官至大元年召為國子監丞先是許文正
公衡為祭酒始以朱子小學等書授弟子久之漸失其
舊澄至旦燃燭坐堂上諸生以次受業日昃退燕居之室
執經問難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質反覆訓誘之每
至夜分雖寒暑不易也皇慶元年陞司業用程純公學
校奏疏胡文定公六學教法朱文公學校貢舉私議約
之為教法四條一曰經學二曰行實三曰文藝四曰治
[102-45b]
事未及行又嘗為學者言朱子於道問學之功居多而
陸子静以尊徳性為主問學不本於徳性則其弊必偏
於言語訓釋之末故學必以徳性為本庶幾得之議者
遂以澄為陸氏之學非許氏尊信朱子本意然亦莫知
朱陸之為何如也澄一夕謝去諸生有不謁告而從之
南者俄拜集賢直學士特授奉議大夫俾乗驛至京師
次眞州疾作不果行英宗即位超遷翰林學士進階太
中大夫先是有㫖集善書者粉黄金為泥寫浮屠藏經
[102-46a]
帝在上都使左丞蘇蘇詔澄為序澄曰主上寫經為民
祈福甚盛舉也若用以追薦臣所未知葢福田利益人
所樂聞而輪迴之事彼習其學者猶或不言不過謂為
善之人死則上通髙明其極品則與日月齊光為惡之
人死則下淪汙濁其極下則與沙蟲同類其徒遂為薦
拔之説以惑世人今列聖之神上同日月何庸薦拔且
國初以來凡寫經追薦不知幾舉若未効是無佛法矣
若已効是誣祖也撰為文辭不可以示後世擬自上還
[102-46b]
奏之㑹帝崩而止泰定元年初開經筵首命澄與平章
政事張珪國子祭酒鄧文原為講官在至治末詔作太
廟議者習見同堂異室之制乃作十二室未及遷奉而
國有大故有司疑於昭穆之次命集議之澄議曰世祖
混一天下悉攷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廟廟各為宫
太祖居中左三廟為昭右三廟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
第遷其廟之宫頗如今之中書六部夫省部之設亦倣
金宋豈以宗廟次序而不攷古乎有司急於行事竟如
[102-47a]
舊次云時澄已有去志㑹脩英宗實録命總其事居數
月實録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書左丞許思敬奉㫖賜
宴國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罷即出城登舟去中
書聞之遣官驛追不及而還言於帝曰呉澄國之名儒
朝之舊徳今請老而歸不忍重勞之宜有所褒異詔加
資善大夫仍以金織文綺及鈔五千貫賜之澄身若不
勝衣正坐拱手氣融神邁畣問亹亹使人渙若氷釋弱
冠時嘗著説曰道之大原出於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
[102-47b]
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魯鄒其利也濓洛關
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則羲皇其元堯舜其亨禹湯
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中古之統仲尼其元顔曽其亨
乎子思孟子其貞近古之統周子其元程張其亨也朱
子其利也孰為今日之貞乎未之有也然則可以終無
所歸哉其蚤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歸於家與
郡邑之所經由士大夫皆迎請執業而四方之士不憚
數千里躡屩負笈來學山中者常不下千數百人少暇
[102-48a]
即著書至將終猶不置也於易書春秋禮記各有纂言
盡破傳注穿鑿以發其藴條歸紀叙精明簡潔卓然成
一家言作學基學統二篇使人知學之本與為學之叙
尤有得於邵子之學校定皇極經世書又校定老子莊
子太𤣥經樂律及八陣圖郭璞葬書初澄所居草屋數
間程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之為草廬先生天厯三
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為撫州教授以便奉飬
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墜其舍東北澄卒年八十五贈
[102-48b]
江西行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文正長子文
終同知桞州路總管府事京終翰林國史院典籍官孫
當自有傳
   壙記
有元翰林學士呉公諱澄字伯清居撫州路崇仁縣祖
鐸贈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䕶軍追封臨川郡公妣
謝氏追封臨川郡夫人考樞贈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
中書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臨川郡公妣㳺氏追封臨川
[102-49a]
郡夫人公生宋淳祐九年己酉正月十有九日中咸淳
九年鄉貢進士舉皇元大徳四年以處士起授應奉翰
林文字登仕佐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未上八
年除將仕郎江西等處儒學副提舉至官三月以疾辭
去至大元年擢從仕郎國子監丞二年六月到官四年
就陞國子司業轉文林郎公欲更學制與僚友論不合
皇慶元年正月去官延祐五年進集賢直學士超轉奉
議大夫奉詔行至儀眞病作而歸至治三年超拜翰林
[102-49b]
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階太中大夫奉詔遣直省舎人
特召於家五月至官秋聞南坡之變即有歸志以寒沍
舟不可行泰定元年春開經筵詔公獨當其任明年二
月有㫖修英宗實録時承㫖缺公總其事八月書成即
歸三年特詔加授資善大夫賜鈔五千貫金織紋錦二
皆有副上表辭謝上不允至順四年六月丙戌薨於正
寢至正五年贈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䕶軍封臨
川郡公諡文正子男五文衮京稟亶文奉議大夫同知
[102-50a]
桞州路總管府事後公一嵗卒京將仕佐郎翰林國史
院典籍官孫男十二當蕃䔰奮里畀畟畧界罍纍當翰
林脩撰徴事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脩官孫女八曽
孫男九亼全仚侖仝鈺銈䥔鏗曽孫女七𤣥孫男一炫
𤣥孫女一以至正七年七月初九日己酉葬縣之禮賢
鄉太平里謹誌於壙云
   神道碑揭傒斯奉詔撰/
皇元受命天䧏真儒北有許衡南有呉澄所以恢宏至
[102-50b]
道潤色鴻業有以知斯文未喪景運方興也然金亡四
十三年宋始隨之許公居王畿之内一時用事皆金遺
老得早以聖賢之學佐聖天子開萬世無窮之基故其
用也𢎞呉公僻在江南居阽危之中及天下既定又二
十六年始以大臣薦強起而用之則年已五十餘矣雖
事上之日晚而得以聖賢之學為四方學者之依歸為
聖天子致明道敷教之實故其及也深上既命詞臣歐
陽𤣥誄許公之行於石復以呉先生之述詔臣傒斯臣
[102-51a]
材質駑下於學問無一堪可詎足以窺涯涘塞明詔然
國家盛典敢不欽承謹按前奎章閣侍書學士虞集狀
公諱澄字伯清撫之崇仁人曽大父大徳大父鐸皇贈
中奉大夫淮東宣慰使䕶軍追封臨川郡公父諱樞皇
贈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臨
川郡公祖妣謝氏妣游氏追封臨川郡夫人世有積徳
為儒家其所居咸口里在華葢臨川二山之間豐城徐
覺者善望氣嘗過而指曰必有異人出焉已而生公之
[102-51b]
前一夕里中人夢有神物蜿蜒䧏公所居明日生公三
嵗能誦歌詩數百篇五嵗出就外傅日受千餘言三四
過即記不忘夜誦常至達旦七嵗能黙誦五經十嵗知
為學之本大肆力於朱子諸書猶以大學為入道之門
必日誦二十過如是者三年十五遂以聖人之學自任
作勤謹二箴敬和二銘十六拜程若庸先生友程文憲
公鉅夫十九作自新自脩消人欲長天理克己悔過矯
輕警惰諸銘以自䇿勵二十舉進士明年下第又三年
[102-52a]
宋亡天下為元是為至元十三年而政教未舒民疑未
附乃與樂安鄭松隠居布水谷作孝經章句校定易書
詩春秋儀禮大小戴記二十一年遭父喪凡治喪悉從
古制鄉里皆化行之服除程文憲公以南䑓侍御史奉
詔求賢江南強起公以故舊俱至京師而不受其薦居
數月以母老辭去程公既不能屈公又言所校諸書宜
置國子監以資學者朝廷下行省行省下有司即其家
盡録上之元貞初至豫章憲幕長郝文公迎館郡庠朝
[102-52b]
夕聼講有所問答原理數千言省屬元文敏公明善以
學自命問易詩書春秋歎曰與呉先生言如探淵海終
身執弟子禮董忠宣公士選時為行省左丞迎至家親
執饋食曰呉先生天下士董公由南䑓御史中丞入僉
樞宻院事薦有道東平文貞王博理宻曰董公不妄舉
方議行用之㑹遷御史中丞尋以疾薨不果用五年又
以董公為中丞乃授應奉翰林文字豋仕郎同知制誥
國史院編修官比至已有代執手遮留不去中山王&KR0008
[102-53a]
張達河西張恒軰皆從受業焉八年秋除將仕郎江西
儒學副提舉明年待次家居校定邵子書始推其書上
接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傳明年冬始就官居三月即
免去校定老子莊子太𤣥至大元年以從仕郎國子監
丞召脩許文正公之教日講於公夕講於次寒暑不懈
仁宗即位進司業乃損益程淳公學校奏疏胡文定公
大學教法朱文公學校貢舉司議為教四條一曰經學
二曰行實三曰文藝四曰治事未及施行為同列所嫉
[102-53b]
一夕竟去六館諸生悵悵如失父母者有不謁告從之
而南者居數年然後歸歸皆取髙科為名士集賢以祭
酒召公中書不可延祐初賔興之詔行四年再校議江
西而詔集賢修撰虞集乗傳山中起為集賢直學士特
加奉議大夫明年秋行至儀眞以疾謝遣使者就金陵
過九江拜周元公墓而歸北方學徒數十人皆從之至
家留不去英宗即位鄆忠憲王拜珠為丞相進賢屏惡
天下風動至治三年春遣中書直省舍人㑹江西省臣
[102-54a]
就家起拜翰林學士知制誥同脩國史進階太中大夫
以五月至京師時駕在上都尋有南坡之變明年春治
任將歸衆皆懇留為大行實録計㑹朝廷以江淛行省
左丞趙簡言請開經筵以公及平章政事張蔡公珪國
子祭酒鄧文原為講官每進講必三四過乃已泰定二
年閏月脩英宗實録八月書成未及上進即稱疾中書
知有去志即院具宴舉留宴畢乗小車出城委牒而去
中書聞之即以驛舟追至楊村不及而返明年詔遣使
[102-54b]
賜楮幣五千緡金織叚文二進階資善大夫公上表辭
所賜物四方學者日益衆公雖疾必強起教之又衣食
之故學者多至卒業而後去元統元年六月㣲疾乙酉
夜有大星隕其舍東北隅明日日中遂薨年八十五以
𤣥端歛及治喪一用公所定家禮贈江西行省左丞上
䕶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文正妻余氏追封臨川郡夫人
子男五文以澤授奉議大夫同知桞州路總管府事後
公一年卒衮先卒京以便飬特授撫州路儒學教授禀
[102-55a]
亶孫男十當蕃畣䔰㽦奮里畀畟畧當國子助教畣㽦
早世女五譚觀曽文熊鈴黄盅其壻也曽孫男四亼全
仚侖孫女二臣竊惟我國家自太祖皇帝至於憲宗凡
厯四朝五十餘載天下猶未一法度猶未張聖人之學
猶未明世祖皇帝以天縱之聖繼統纂業豪傑並用羣
儒四歸武定文承化被萬國何其盛歟至若眞儒之用
時則有若許文正公由朱子之言聖人之學列位䑓輔
施教國子是以天啟昌明之運也乃若呉公研磨六經
[102-55b]
疏滌百氏綱明目張如禹之治水雖不獲任君之政而
著書立言師表百世又豈一材一藝所得並哉其學之
源則見於易詩書春秋禮記諸纂言其學之序則見於
學統學基諸書而深造極詣猶莫尚於邵子其所著書
文章皆行於世公隠居時有草屋數間程文憲公過而
署其牖曰草廬故號草廬先生其葬以元丁亥其墓在
縣之禮賢鄉地名左橋陳頓坑其銘曰
天地之大六籍載焉帝王之尊六籍位焉六籍之道無
[102-56a]
内無外六籍之義有顕有晦匪伊求之道何由明匪伊
明之道何由行昔豈弗求求或未至昔豈弗明明或猶
蔽天監六籍生此哲人抉㣲闡幽志氣如神其言汪汪
其書洋洋其學之方其國之光天下儒師國中通貴永
配孔庭以式百世
 
 
 
[102-56b]
 
 
 
 
 
 
 
 呉文正集附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