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46 吳文正集-元-吳澄 (master)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文正集巻四十四
             元 吳澄 撰
  記
   心逺亭記
人有混迹世俗之中而超超乎埃壒之表者亦有遁迹
幽閒之境而役役乎聲利之途者是何也心與迹異也
均是人也或迹近而心逺或迹逺而心近居屠肆而芥
[044-1b]
視三旌者何人也迹非逺也心則逺也身江海而神馳
魏闕者何人也迹非不逺也心不逺也君子之觀人也
惡可于其迹不于其心哉夫以芳草而雜艾蕭以獨清
而汨泥滓自迹而觀雖楚三閭大夫之潔安能髙飛逺
舉不在人間邪逺遊之作乃與世外飛仙者俱而翺翔
寥廓之上其心之逺何如也君子之觀人也詎可于其
迹不于其心哉晉陶徵士猶楚屈大夫也徵士少時作
鎮軍參軍而經曲阿為建威參軍而經錢溪因長史秦
[044-2a]
川而欲遊目於中都曷常遺世絶俗而忘天下也義熙
歸來之賦蓋有不得已焉結人境之廬而能絶車馬之
喧何哉喧寂在心不繫乎迹也故曰心逺地自偏東籬
之西南山之北悠然真意誰其知之嗚呼逺矣國學生
成克敬家碭山之安陽斯亦不離乎人境者作亭而名
之曰心逺陶子意矣夫陶子卓行之賢也生日與胄子
講聞乎聖學豈止希賢而已雖然陶子時運暮春之詩
慨想清沂詠歸之樂孰謂陶子不知聖學哉生其有志
[044-2b]
於陶乎勉之
   順堂記
魏郡李夀卿之子郁暨弟顯率羣弟以事親左右無違
京兆蕭維斗以順堂名其居王伯益謂予曰某與郁生
同鄉長同學純篤人也劬書而惇禮一家愉惋雍睦名
堂者葢取中庸父母其順矣乎之義子能繹一語以詒
之乎予既禮辭為之喟然嘆曰上古神皇肇開人文始
畫乾坤以象天地之徳曰健曰順而已矣五常百行一
[044-3a]
由是出至哉順之義也逹乎物我逹乎内外逹乎逺近
逹乎上下一毫無所咈逆謂之順就一家而言妻子順
兄弟順父母之所以順也一順之著宗族稱之鄉黨稱
之難已今也時之碩彦華其名鄉之執友許其實予安
得不為之嘆而嘉李氏之有子也雖然順一也行之有
五致焉致其愛致其敬致其樂致其勤致其慤能是五
致於順其幾矣抑猶末也子之順乎親未若親之順乎
子也親之順乎子未若子之順乎道也子順乎道心與
[044-3b]
道一親喻於道心與親一順之至也劬書與惇禮與予
之言庶有合哉
   可堂記
鄱陽徐君治易祖程宗項而旁通邵子經世之書夫意
言象數全易也於邵焉得其數於程焉項焉得其言易
之道思過半矣然君之學無所不窺才無所不宜宏偉
倜儻年耆而氣壯志在當世未獲一施屈其能長書院
文事大興上名于天官又有以君易說進者薦以不次
[044-4a]
君至京師視紛紛干進之徒十之九與勢利朋索還其
書藏之箧笥而不復以聞常調調寜越郡教授浩然而
歸謂予曰吾名吾燕居之室曰可堂問其故曰可仕則
仕可止則止吾師孔子也噫君真不虚讀易者矣可者
易之用也雖然可有三有道之可有時之可有身之可
身可時不可不可時可道不可不可可者何可於道而
已若時若身徇乎道者也而行是三可者又有三可焉
有聖人之可有賢人之可有士之可聖人者如氣序之
[044-4b]
寒熱温涼如物品之生長収藏萬變不常而莫知其然
人見其可實無可也人見其不可實無不可也是之謂
聖人之可賢人者可其所可不可其所不可是謂之賢
人之可士也者審其可而可之辨其不可而不可之不
可而可士豈為士哉是之謂士之可君之或仕或止而
惟其可其為士乎為賢乎為聖乎一槩諸易而已矣夫
易六十四卦非止為六十四事用也三百八十四爻非
止為三百八十四人用也變而通之一斯萬殊而本之
[044-5a]
萬斯一士用之而為士賢人用之而為賢聖人用之而
為聖識之所造力之所到深淺不同而其道一也然則
君之仕予不能必其可君之止予亦不能必其可而君
之用易予所能必也士而賢賢而聖均之為用易則均
之為可也君所謂可葢如是乎君曰然子所言吾所志
也請以子之言誌諸吾之堂之隅君之名麒甫其字也
   思存堂記
和靖書院山長吳希顔曰吾之大父葬曾大父於靖安
[044-5b]
里之存山築室墓傍環植萬竹扁其楣翰林承㫖趙子
昂為書萬竹寓隠四字吾父殁復葬山麓今為嵗時展
省薦享之所而名之曰思存敢求文以記庶其不泯予
曰懿哉子之名斯堂也夫孝子慈孫之於親墓以藏其
體魄廟以栖其神魂隨所在而思如見親之存焉故曰
事亡如存又曰致愛則存而予又謂孝子慕其親者無
一時而不思亦無一時而不存豈特於省墓享廟之時
而思也哉一舉足不敢忘親道而不徑舟而不游忿言
[044-6a]
不出惡言不反無往而非思親之存也葢致敬不忘者
事親之孝慎行恐辱者立身之孝有事親之孝有立身
之孝雖孝猶未也予嘉子之名堂而廣子之孝心乃筆
之以為記
   垚岡堂記
陳徳可之父宅于臨川山之陽阿有其先廬既完且美
矣而以棟宇之構迫近於山每嵗春夏霖雨山水衝射
疑不可乆處乃相居宅之左渡溪而南不半里間得廣
[044-6b]
衍之地而改築其地曰垚岡平疇中特起髙阜溪水界
其後山無所復之其勢之止其氣之聚固宜有乗其旺
者而徳可定居焉仍以昔之名地者名其堂而請記扵
予予謂地之名舊矣而堂之名則新也其語葢出鄉俗
之所呼其名又非圖志之所載而予何可以妄言之也
哉請不置則姑即其名而稽諸字書土髙曰垚山脊曰
岡夫自廣衍之土騰躍而上聳抜而為岡斯可以逺絶
埃塵頫視培塿矣然予觀詩人所詠周雅魯頌皆以如
[044-7a]
岡為期望之辭何也岡之聳抜特起不有似於剏造之
隆者乎岡之常永不虧不有似於保守之堅者乎雅之
所謂單厚多益頌之所謂黄髪台背大率期其祿之有
常年之有永也徳可嚅嚌乎詩書之味馳騁乎古今之
跡何理弗瑩何事弗鑑也常守其家之富永保其身之
夀有合乎詩人之所期則垚岡之實吾得享而有之豈
但襲取垚岡之名也耶垚岡者積土之髙以成山之髙
也享有垚岡之實而常守其富永保其夀者如之何亦
[044-7b]
曰不自髙而已矣予又擬諸易象三土之垚象坤山脊
之岡象艮坤上艮下其卦為謙謙也者慊然自卑而不
自足也夫苟慊然自卑而不自足則惴然戒慎之心生
焉惕然省察之道行焉凡一毫有違於禮法而能害于
家者不敢犯也一毫有動於氣血而能損于身者不敢
肆也何敢哆然自恃其家之豐大身之壯盛而謂莫吾
若哉一謙而衆理無不該百事無不善人所好也鬼神
所福也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者其唯垚岡乎
[044-8a]
   𢎞齋記
士之貴乎𢎞者何也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吾之所以為
心也苟不能充其心體之大以與天地同是於心體之全
有未盡也心體之全有未盡則吾心所具之理其未能
知未能行者衆矣夫與天地之同其大者心體之本然
也心之量所以貴乎𢎞也與心量之不𢎞者知行未百十
之一二而已哆然自足盈溢矜傲謂人莫若己也此無
他其心隘陋不足以藏貯故耳惟其𢎞也是以愈多而
[044-8b]
視之若寡愈有而視之若無葢心量寛洪而其容受無
限極也集賢侍講學士中山王結儀伯讀聖賢之書以
聖賢自期名其齋居之所曰𢎞按曾子之言𢎞與毅不
偏舉也毅如乾之徤𢎞如坤之廣毅以進其徳𢎞以居
其業不毅則功力間斷而不能日新不𢎞則容量狹少
而不能富有二者缺一不可也昔南康李文定先生燔
字敬子登科之後年三十五始受學于朱子朱子告以
曾子𢎞毅之說於是文定歸而取𢎞之一字名齋室朱
[044-9a]
子兼言其二而李氏専取其一何哉文定自揆其平日
所學頗近於毅而或歉於𢎞故取其所歉以自勵若古
人佩韋佩弦之義所以矯其偏也然則儀伯𢎞齋之扁
其亦猶文定名𢎞齋之意乎前修之已事可發固不待
於予言也王氏之名齋與李氏不殊庸敢援其事證以
誌于𢎞齋之屋壁
   種徳堂後記
古稱臯陶邁種徳而後世或借種徳二字以嘉善人夫
[044-9b]
古之種徳者種之於民後之種徳者種之於家種之扵
民者天下䝉其惠澤種之於家者子孫受其福報鉅野
李氏之家素積徳其先諱成教子孫力穡劬書周姻戚
之貧乏而代其徭役其嗣名珪名璧俱克承先志親殁數
年而兄弟同居同財無間言重義輕利一如其父於是
鄉之儒特書種徳字而扁其堂葢以其再世種徳如嘉
榖之既種則其苗之芃芃禾之離離可計日而待也李氏
資用饒裕而成之孫珪之子曰好義治進士術漸可媒
[044-10a]
仕其富其貴将兼有焉所謂種徳於家而子孫受其福
報非邪且種者必有穫理固然也雖然種之後穫之前
豈無所事哉既種不可以不耨也耨之當如何亦務學
而已矣故曰義以種學以耨為義而不講學猶種而弗
耨也學之當如何亦崇徳而已故曰尊徳性而道問學
學外乎徳非君子之學也若祖若父之徳雖自天質而
出若子若孫之徳必自學力而充也質之美者種於昔
學之篤者耨扵今其穫也寜不十倍其入乎不然芸而
[044-10b]
滅裂實亦滅裂種之之種非不嘉也而耨之之功有弗
至耳勉哉芸其業韓子之言也好義從予學故誦斯言
以勸
   自得齋記
盛昭克明因孟子深造自得之説而以自得名書室克
明之務學也有年矣今觀所扁之名其志不亦甚大其
義不亦甚奥矣乎予考之經史傳記自之義有三有所
由之自自誠自明之類是也有所獨之自自省自訟之
[044-11a]
類是也有自然之自自化自正之類是也孟子之言自
得亦謂自然有得云爾何也天下之理非可以急迫而
求也天下之事非可以苟且而趨也用功用力之久待
其自然有得而後可先儒嘗愛杜元凱之言意其有所
傳授其言曰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
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氷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
也斯言殆有合於孟子自得之㫖歟優柔而求者不以
速而荒使之不知不覺而遂所求厭飫而趨者不以餒
[044-11b]
而倦使之不知不覺而逹所趨若江海膏澤之浸潤者漸
而不驟也逮至膠舟而遇初氷之釋觧牛而遇衆理之順則
膠者渙然而流動解者怡然而悦懌無所用其功力矣此
之謂自得然自得者言其效驗而未嘗言其功力也非不
言其功力也未易言也故但曰以道而已以道者循其
路逕以漸而進也君子固欲深造也豈能一蹴而遽造
於深也哉其必進之以漸而待之以乆夫思之思之
又思之以致其知以俟一旦豁然而貫通勉之
[044-12a]
勉之又勉之以篤其行以俟一旦脱然而純熟斯時也
自得之時也克明其收自得之効驗歟盍亦先於用功用力
之地而加思勉焉
   養正堂記
京尹耶律氏名其别墅之堂曰養正前參江浙行省政
事時翰林承㫖趙子昻為書其扁今扵京師徵予記之
余惟養正二字肇自聖人傳易之辭誦習進脩之士有
終其身莫能究察履蹈者尹以公侯之貴乃能䖍揭斯
[044-12b]
名朝夕瞻翫其志趣之超扵人也卓哉余未獲步斯堂
目斯扁繪築構之規模稽完成之歲月於是演暢堂扁
之義而為之記蓋聞邪者正之反也偏者正之偶也事
違於理之謂邪心倚於物之謂偏故夫正之為言有以
事言者有以心言者所行無邪事之正也所存無偏心
之正也正之名一也而正之實有此二端焉所養之正其
事歟抑心歟曰事之無邪為之而已不待養也心之無
偏苟非養之於素養之於漸則豈能遽至哉養正云者
[044-13a]
養其心也凝然在中不近四旁是為心之正喜怒憂懼
一有所偏非正也未正之前不失其養既養之後斯得
其正矣正之所貴乎養者何也若地之養禾然不可無
雨露之滋也不可無穮蓘之勤也若山之養材然不可
有斧斤之伐也不可有牛羊之牧也方其静而無思也
主敬以直其内及其動而有為也不可不養之於外也
養之於外如之何亦在乎所行之事一皆無邪焉爾盖
必行無邪之事而後可以養無偏之心也外之無邪與
[044-13b]
内之無偏雖不相同然不相悖而實相資也凡不可以
質諸天不可以語諸人者邪而不正之事也於邪而不
正之事不肯為此養心之道也養之之久則查滓淨盡
本體渾全正而不偏之心又豈俟他求哉堂之扁斯名
也固將既其實也余言其可虚乎庸敢述聖功之實以
諗而繫之以箴其辭曰心之正體明鏡止水未發而中
焉有所倚下聖一等或不能然用而善養體則罔偏以
義勝利以理制欲外行必果内徳斯育滓澄水淨塵掃
[044-14a]
鏡空不南不北不西不東䝉養聖切繇此臻極尚其朂
哉安處仁宅
   香逺亭記
鄱陽陳廣居家有園池之勝池中種蓮池上構亭扁其
亭曰香逺而請予記之予謂周子以蓮比君子其狀蓮
之徳曰中通曰外直徳之備於己者也曰出淤泥而不
染曰濯清漣而不妖徳之不變於人者也其香之逺猶
君子之譽望逺聞蓋徳之徵驗焉夫徳必先有其本實
[044-14b]
而後有其徵驗欲譽望之聞如蓮香之逺者必其有君
子之徳也君子之徳如之何静不蔽於物而此心常明
也蓮之中通似之動不違於理而凡事悉正也蓮之外
直似之雖與汚世合而不為所汙雖與流俗同而不為
所流也蓮之不染不妖似之徳如是譽望其有不逺聞
者乎且蓮香之逺也聞於尋丈而已徳之香則始乎一
鄉逹乎一國逺而可法於天下又逺而可傳於後世奚
啻如蓮香之逺也哉廣居今為䝉古字學教授方當習
[044-15a]
譯鞮之語而乃慕香逺之蓮倘因周子所愛而能有慕
而思焉而學焉而悟焉而得焉將見無處不香無時不
香香之逺無更逺於此者於蓮乎何有
   仁夀堂記
金陵之人世積仁厚者王氏為首稱王子淵深源之家
有堂名仁夀予昔與其弟子清寅叔㳺今與其弟子霖
起巖㳺見其季父仁甫之善行又聞其先翁國濟父之
遺事於是而知王氏世積仁厚之實李桓仲䝉介士也
[044-15b]
謂予深源之先翁諱君久素號長者其先汴人宋南渡
徙霅川再徙金陵勤儉殖生以致饒裕周人之急雖重
費不吝至元間郡既降兵猶散掠郊外有秦氏者舊曾
識靣為兵所執求資靡應將就戮秦紿云有白金寄姻
戚家願偕往以索兵捽秦徑抵翁所秦遶屋叫呼急活
我急活我聲甚哀翁惻然興憐出迎軍校坐㗖以酒肉
衆咸喜言及索金指秦喻之曰彼貧人安有寄物即非
吾姻戚也汝所需幾何當代輸以易其命衆感動許諾
[044-16a]
畀白金若干秦獲免死又有許氏者嘗客于門妻子被
俘翁遣人賫金帛遍地尋訪竟贖之以還許之家已毁
資以牛六十蹄角令歸治田許得復業後成富家秦許
之子孫至今不敢忘徳而外人鮮知之者其生平隂徳
多類此某生晩不能悉也予聞仲䝉言嘆曰世有若人
乎以是翁為兄宜其有仁甫之弟也以仁甫為弟宜其
有若是之兄也仁夀名堂不忝矣一日深源請曰子淵
為人子弗克揚父之美常悒悒于懷先生幸知之敢請
[044-16b]
紀此遺事于仁夀堂之壁俾後之人世世鑒觀之如之
何予曰可也仁之施不一而夀之報有三年齒耄耋一
身之夀也世業久長一家之夀也子孫蕃延一族之夀
也深源意度坦易才識明敏不墜先徳年垂六十顔若
童孺資用源源而流通生兒衮衮而賢才所謂一身之
夀一家之夀一族之夀人蘄享其一而不可得者且將
備其三而不為難天之報王氏方殷也雖然天之於人
也如土之於木栽者培之人之於天也如器之於水虚
[044-17a]
者受之深源既知所以光其先益思所以淑其後化所
居之里為仁里拓所至之域為夀域皆此一堂之仁夀
為之基勉之哉深源曰敬聞命矣乃書以遺焉
   宻齋記
憲府鄭萬里名其齋居曰宻前翰林之屬歐陽南陽因
教授傅民善而講求宻之意予曰有其名必有其義究
其義宜識其字識字者古之所謂小學也予幼嘗學之
矣今以小學家所學而告于學大學之人其尚無忿字
[044-17b]
由宻而生宀之下諧必聲者室之静也山之上諧宓聲
者山之用也宓密二字通用故周密之密作宓而静宓
之宓亦借用洗心退藏於宓者静密也幾事不宓則害
成者周密也静密者心不膠擾之謂周密者事不疏漏
之謂二者固宅心之要法處事之大方而行之不保其
無弊靜密之弊寂滅而絶物周密之弊詭秘而自私密
而或若是不可也惟中庸言密察聘義言縝密其義與
周密之義同以密察之密而析理則分辨精微已精而
[044-18a]
彌精以縝密之密而治身則脩省詳悉已謹而彌謹精
而彌精詩之如切如磋也謹而彌謹詩之如琢如磨也
此則宻之所以為宻而大學之所以為學者名齋之君
子倘亦有志於斯乎
   觀復樓記
物之生始於根人之生本於父夫物春而發榮夏而長
茂秋而成遂皆生意之流行也至於冬則伏藏固密而
歸其根是之謂復而來歲之發榮長茂成遂皆於此乎
[044-18b]
基人之本乎父亦猶是也自幼而壯自衰而老學行足
乎已事業加乎人徳至於為聖為賢位至於為公為卿
凡所能為者皆吾之一身而吾之一身即父之身也故
曰身也者親之枝也然則親也者身之本其猶嘉植之
根與是以君子之於親也事生而致其樂送終而致其
謹追逺而致其嚴者報本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髙安
陳以忠孝行疇昔孝於其親親歿而猶有終身之慕今
為䝉山銀場提舉創樓於公廨之側面池背市峙乎其
[044-19a]
右者大䝉之山聳乎其左者鍾秀之峯也翼以圓明丈
室退食之餘宴坐其中悠然而遐思以不忘其親樓經
始於延祐乙邜之冬落成於今兹丙辰之春而扁之曰
觀復
   尚古堂記
人之所尚有萬不同尚名者進取百途以蘄於升尚利
者計度百端以蘄於豐其他小術末伎足以溺心蕩志
者皆能使人尚之終身而不厭嵇康之逹也而鍜劉毅
[044-19b]
之雄也而愽則其下者又奚足怪夫其所尚之不同由
其識之不同也識之卑者所尚亦卑宜春黄元瑜循循
謹厚處家處鄉未嘗矯激以求異於人而其尚自有與
人不同者若名若利若小術若末伎凡世人所好一切
不之尚作堂於所居之偏聚群書及法帖名畫充牣其
中而扁其堂曰尚古予聞而嘉嘆焉蓋人之所尚者今
而元瑜之所尚者古彼尚今者喜其快已喜其衒俗而
笑尚古者之澹且迂夫孰知澹中之至味迂中之至樂
[044-20a]
哉孟子言讀其書誦其詩論其世尚友古之人斯堂之
名於孟子之言有合也其識不亦髙乎元瑜之所尚固
已髙於人而予又為之次其品法帖名畫古矣而未為
古也古者莫如書書之有集有子有史古矣而未甚古
也甚古者莫如經春秋古魯史非司馬遷班固以来之
紀也儀禮古周制非叔孫通曹褒以来之儀也風雅頌
古樂歌非蘇李張平子以來之五七言也書經為上古
之書易經為三古之易古莫古於此孰有出其上者黄
[044-20b]
氏之子若弟沈浸乎是含咀乎是因古經之辭學古人
之道得古人之心則居今之世而與今之人異此尚古
以淑其子弟之效也其與尚今以誤其子弟俾日趨而
日下者相去之逺奚啻九地之視九天也哉元瑜名璧
為㩁茶都轉運司屬官在江州為予言其作堂之意而
予筆之以為記云
 
 吳文正集巻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