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46 吳文正集-元-吳澄 (master)


[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呉文正集巻四十八
             元 呉澄 撰
  記
   紫霄觀記
至治元年十月甲子紫霄觀道士張惟善來言紫霄觀
在南豐之西南八十里岩洞之勝世之稀有而逺於通
都要途故搜竒探幽之士鮮或至者惟遁身絶俗之人
[048-1b]
保神煉氣棲息其間而亦昧昧鮮有聞也其入山之逕
石岩削立中鑿石磴百餘級至梯雲洞洞之上右一逕
入華陽洞正路逶迤而升又石磴七十餘級而後至觀
門立正殿以禮天神屋三分之二居岩下其前宇飄雨
所及乃覆以瓦正殿之左為屋以禮𤣥武神右為屋以
處道流其前為法堂又前為藏室藏室與觀門相直正
殿之後石竇中有蜕骨色如金長八尺許又上小岩中
有仙床又上一岩形如甕盎名曰經洞觀之左有掛冠
[048-2a]
石赤松岩及蛟湖金坑之屬觀之右有丹井四時不竭
由丹井入中岩有張丹霞讀書山房中岩而上至山頂
為上岩有浮丘祠祠下有小岩曰妙仙洞踞髙望逺軍
峰卓然諸山聳秀盱水如帶縈紆横陳軍峰之下水流
小澗遶觀之前如線通於山石之間五七里内凡九曲
出雙蓮橋合于大溪觀之後方峰如屏觀之前一山名
香爐峰前後左右小岩洞不可勝數觀肇自唐開元名
妙仙觀五代時頽廢宋大中祥符道士王士良重興之
[048-2b]
治平初改今名額淳熙間道士呉源清知書能詩錫號
善逺大師賜紫一新殿堂今百餘年惟善忝主此山大
徳丁未善士施財修葺其舊惟善已紀其嵗月于石延
祐丁巳又以善士施財創建經藏正月興役九月畢工
十有一月開藏運動施者王子茂陳哲諶檝暨逺近諸
善士王應祥承父之志竟所未竟惟善昔年遊江右江
左自兩淮荆襄至武當而還今老於山中矣蘄一言以
傳乆逺可乎予聞其言泠然有御風之想欲飛至其所
[048-3a]
一觀幽竒而不可得惟善通儒家道家書朴素而不俚
逍遥而不危方外畸人也以此地宜有此人非此人不
足以宅此幽竒也予既以未獲至為欠則筆其所誦授
之以逹予意於山靈尚期他日徃遊而賦詠焉
   西陽宫記
文章之傳世雖聖賢之餘事然其盛衰絶續之際實闗
繫乎天地之氣運周秦以前尚矣先漢賈馬二子以來八
百餘年而後唐有韓子唐韓子以來二百餘年而後宋有
[048-3b]
歐陽子天之生斯人也固不數也是以百世之下萬口
一辭稱為文章之宗工尊其文則敬其人尊其人則敬
其親苟敬其親也則其敬無乎不在而况其墳墓所在
乎此予所以不能已於西陽宫之記也西陽宫者何歐
陽子之親之墳墓所託也昔韓子三嵗而孤先世墳墓
在河陽時或徃省歐陽子四嵗而孤二親俱葬吉永豐
之瀧岡終身不能一至盖其考崇公官於綿而生子官
於泰而遽終妣越國太夫人鄭氏以其子依叔父隨州
[048-4a]
推官越一年崇公歸葬于吉葬後還隨歐陽子年二十
預隨州貢年二十四登進士科厯事多在江北及留中
朝年四十六而太夫人䘮次年歸附崇公之兆葬後還
潁崇公之葬距越國之葬踰四十年越國之葬距文忠
之薨又二十六年六十年間欲如韓子之一省墳墓而
不可得其墳墓之託幸有西陽宫焉宫在永豐沙溪鎮
之南舊名西陽觀莫詳何代肇創宋至和乙未道士彭
世昌起廢掘地得鐘識云貞觀三年己丑西陽觀鐘崇
[048-4b]
公諱觀聲異而字同乃請于朝改觀為宫宫之後有祠
堂合祠崇公父子阡表世次二碑竪于一亭中間祠堂
敝里人陳氏新之淳熙丙午誠齋楊先生為之記其堂
後復敝陳氏子孫重葺咸淳丙寅巽齋歐陽先生為之
記莆陽方侯崧卿守吉出錢十萬命邑尉陳元勲修築
瀧岡阡之門與墻紹熈辛亥艮齋謝先生記其事尤該備
獨西陽無片文可稽祠堂初記丙午至今一百四十四
年矣祠堂續記丙寅至今亦且六十四年矣而宫之道
[048-5a]
士鞠文質始遣其徒蕭民瞻來請記建宫本末民瞻之
言曰宫面山枕溪供抱明秀金華桃源翼其左龍圖鳳岡
峙其右地之廣袤六畝而縮禮神安塟室屋俱完宋南
渡後道士賜紫者四劉師禹陳宗益彭宗彦曾若拙也
田之嵗入米以斗計三百而贏則宫之可藉以永乆宜
也而予竊有慨焉常聞諸禮士去國止之者曰奈何去
墳墓也子路去魯顔子俾之哭墓而後行然則古人未
嘗不以不得守其墳墓為戚也而唐宋二大文人栖栖
[048-5b]
無所於歸末年就京就潁而家悉不得歸近墳墓豈其心
之所樂哉今瀧岡之阡嵗時展省如其子孫者西陽宫
道士也據禮之常揆義之正雖若可慊倘非歐陽子之
文上配韓子如麗天之星斗光于下土與天無極人之
尊仰推之以愛敬其親者亦將與天而無極則亦何以
能使其親之得此於人哉夫能使其親之得此於人也
其不謂之孝子哉夫得謂之孝子也而但謂歐陽子為
文人可乎哉噫此予所以不能己於西陽宫之記也
[048-6a]
   仙岩元禧觀記
信之山水固竒秀而龍虎山都其最山之西十餘里厓
石嵌嵁下瞰溪津洞穴百數有名者二十四號為仙岩
地勢險絶人跡不到陽顯隂幽若或宅于其間龍虎勝
境寄身老子法者宫之逮及國朝盛極甲天下一本三
十六支冠褐千餘其崇隆豐厚位望儕於親臣資用儗
於封君前代所未嘗有盖其地氣之積鬱發逹而然開
府大宗師以龍虎道士際遇世祖皇帝依日月光厯事
[048-6b]
五朝眷渥如一嗣其統於神竒者若而人演其𣲖於故
山者若而人分設宫觀布列朔南郡縣者不可勝計至
若仙岩之卓詭殊特自應乗其旺氣而開府之徒孫張
師嗣房始建觀于岩之隂面玉屏鉢盂天馬諸山名元
禧觀師恢廓慷慨剛直自立人有過輒面折人有急周
之無吝情好讀書能吟詩毎謂富貴浮雲死生夜旦爾
倘不聞道如未出世擇地營搆俾其徒安内養忘外想
蘄守清虚謙讓之教前傳後續永不失墜也嘗從開府
[048-7a]
入覲仁宗皇帝制授體道通𤣥淵静法師主潭州路岳
麓宫乃以元禧觀事属其徒何斯可致和元年制授斯
可明素通𤣥隆道法師主仙岩元禧觀何之諸孫薛𤣥羲
具建觀始末薛之諸孫曽吾省詣予求文載諸石羲曰
元禧觀延祐三年丙辰肇建六月己未落成殿名宗元
鐘樓鼓樓翼于左右堂名𤣥範東西二廂曰楚樵曰愛
梅東西二舘曰清真曰寳𤣥外設聴事之所其二廡曰
興仁曰集義中門扁曰漁樵真隠一池前泓曰環翠池
[048-7b]
一澗横遶橋以便徃來曰通徳橋觀之後有閑機洞有
芳潤圃有玉泉井茂林修竹名花異果羅簇葱蒨買田
若干畝以飯衆經畫四五年而功大集泰定三年丙寅
張師化去何師克紹先志凡營搆未備者一一修完觀
之陽諸岩嶄峭或唅呀而中空或瑰瑋而外見川流中
貫風㠶上下探僻搜怪者時時而至昔陸文安公偕文
學士七十八人游覽留其名氏今元禧之建可無記乎
願得一言與文安之記並刻以誌後觀予夙聞仙岩之
[048-8a]
名而足不一履未由模寫其態狀之彷彿因嘅龍虎上
清闗係地勢然亦有天焉亦有人焉天運將昌其教而
教門之繼繼承承莫非人才之傑人才之傑有以當地
氣之靈地氣之靈有以符天運之昌天地與人三者合
一龍虎上清之極盛于今也豈偶然哉仙岩之元禧則
傑才之衍靈氣之波昌運之瀦也
   清溪道院記
希夷處士名允字從道氏老子之氏年未六十鬚髯皓
[048-8b]
然貌老子之貌不求身顯不與時競隨俗浮沉隠遯於
市行老子之行也察其心若混兮其無物觀其跡若冲
兮其不盈又將道老子之道者焉其先河壮曲陽人也
少負豪氣常登恒山瞻海曰意欲挾百嶽而跨東溟騰
九霄而隘六合也其後渉大江而南遊望龍蟠之阜瞰
虎踞之城喟然嘆曰此偏方也形勢乃有類京洛者乎
遂留居而不去尤愛清溪之浮涵瑩徹買地數畝搆室
數楹前俯清溪而中以祠老子扁曰清溪道院泰定乙
[048-9a]
丑冬予過金陵謁予文記之予謂今之處士殆非昔之
處士也不然何以有是祠𤣥之又𤣥必有悠然黙契者
矣方將和其光方將襲其名方將如良賈之深藏不示
人以可見天下不出户而徧天道不窺牖而知乾坤一
萍也人間外世奚啻塵垢糠粃曽是足以滓吾哉且處
士也老子也二歟一歟其氏同也其貎似也其行可幾
及也何獨於道而猶難之老子固言其道之易知易行
而嘆人之莫知莫行也小則私一已而葆真大則公一
[048-9b]
世而還浮存乎其人而已如志之果在於斯道乎予有
道徳經註二巻可以實藏室之藏而亦焉用予之文為
   大瀛海道院記
外察乎天内包乎地三旁無垠而下無底者大瀛海也
非沖融混㝠智周寥廓能納六合於方寸未易與語此
而有客授予以大瀛海之圖為之瞿然以驚謂客曰此
惡可圖也而孰為為之哉展而視之則荒厓斥澤之間
浮沙淺水之上一勺之沮洳一撮之埆瘠夫豈冲和清
[048-10a]
淵明秀之所鍾乃或堂而構焉以為栖霞餐露之舘而
冐之以是名也又為之喟然以吁授圖者曰逹人奚索
之之深也鄞之東南壮里逹于海舟行八十里曰象山
有縣縣之東二十里曰爵溪潮汐齧衝賈舶絡繹東望
日本南走天台世傳神仙安期生之徃來也故其名至
于今好仙道其鄉曰游仙至元癸未鄉之人王翁棄妻
子改名一真結屋其隈延接方外之交前代善書之人
嘗有大瀛海三字購而得之因以為扁大徳丁未天台
[048-10b]
崇道觀道士吕虚夷為縣令禱雨有應王翁一見而莫
逆也遂與共處王逝而吕嗣主教者命之世守方將資
衆力大其居又欲資一言乆其名也為是手圖以來蟻
之於垤也蝸之於殻也涔蹄之於廣居大囿也亦各適
其適也而逹人奚索之之深耶予於是進道士與語曰
子生長海瀕請為子竟瀛海之說禹貢叙事至訖于四
海而止訖者地之盡處也海之環旋東西南北相通也
而西海北海人所不見何也西北地髙或踞髙窺下則
[048-11a]
見極深之壑如井沉沉然盖海云東南地卑海水旁溢
不啻萬有餘里中國之地廣輪方三千里耳而東連海
岸以勾股稽之水之所浸倍於中國之地二十而羡其
間洲島國土不可勝窮若三神山者盖不知其幾也奚
獨蓬萊方丈瀛洲也哉載籍之所不記人跡之所不及
而惟長年度世之流形質銷鑠神氣澂凝逍遥飛歩乎
太空之中者得而至焉人也雖非彛教庸行而胚間氣
秉絶識超越凡庻萬萬也企而慕之者人人而然能幾
[048-11b]
彷彿者誰與名不混世實不離世稯稯營營卒與&KR0008
肖翹之類俱為塵泥其亦可哀也夫今子出乎四民之
外不與遊方之内者為徒詎可但以大其居乆其名之
為務哉必有事焉可也他日朝燕暮越瞬息八極泠然
御風過三神山之頂臨觀舊鄉而一笑下覷人間自稱
為道人非子也耶道士改容曰謹聞命敬聞命於是乎
書以遺之
   仙城本心樓記
[048-12a]
龍虎山形勢之竒秀莫可與儷自宜為神君仙子之所
棲止其後岡名象山金谿陸先生亦嘗搆室而講道焉
至今使人尊慕而不忘上清道士劉立中致和生長儒
家寄迹老氏法好尚迥與衆異得地於龍虎山之仙城
築宫以祠老子若仙岩若臺山若琵琶左右前後森列
環合一覽在目而象山直其東乃相西偏作棲三間以
面之樓藏書數百巻扁之曰本心焚香讀書其間儼然
如瞻文安在前也致和來京師語其事且請記予嘆曰
[048-12b]
致和之見固及此乎夫人之生也以天地之氣凝聚而
有形以天地之理付畀而有性心也者形之主宰性之
郛郭也此一心也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之以至于
孔子其道同道之為道具於心豈有外心而求道者哉
而孔子教人未嘗直言心體盖日用事物莫非此心之
用於其用處各當其理而心之體在是矣操舍存亡惟
心之謂孔子之言也其言不見於論語之所記而得之
於孟子之傳則知孔子教人非不言心也一時學者未
[048-13a]
可與言而言有所未及爾孟子傳孔子之道而患學
者之失其本心也於是始明指本心以教人其言曰仁
人心也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又曰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心之
官則思先立乎其大者而其小者不能奪也嗚呼至矣
此陸子之學所從出也夫孟子言心而謂之本心者以
心為萬理之所根猶草木之有本而苖莖枝葉皆由是以
生也今人談陸之學徃徃曰以本心為學而問其所以
[048-13b]
則莫能知陸子之所以為學者何如是本心二字徒習
聞其名而未究竟其實也夫陸子之學非可以言傳也
况可以名求之哉然此心也人人所同有反求諸身即
此而是以心而學非特陸子為然堯舜禹湯文武周孔
顔曽思孟以逮邵周張程諸子盖莫不然故獨指陸子
之學為本心之學者非知聖人之道者也聖人之道應接酬酢千變
萬化無一而非本心之發見於此而見天理之當然是
之謂不失其本心非専離去事物寂然不動以固守其
[048-14a]
心而已也致和朝於斯夕於斯身在一樓之中心在一
身之中一日豁然有悟超然有得此心即陸子之心也
此道即聖人之道也夫如是則龍虎山之竒秀又豈但
以老子之宫而名天下
   紫極清隱山房記
夫心不溷濁之謂清迹不章顯之謂隠古之清静無為
隠約無名者予於周室守藏史老聃氏見之粤稽聃書
淵兮湛兮清之極也小而隠於柱下大而隠於西徼隠
[048-14b]
者孰能及之哉漢初尊其教目為道家言張留侯曹相
國拾其緒餘猶足以佐漢以之治一身寜不綽綽乎後之
道流寄身老氏法中豫章諸宫觀紫極獨擅江山之勝
其道流之𣲖分而七一𣲖自玉隆管轄孫師元明始孫
傳章傳孫傳魏而至余師永和嘗名其堂曰清隠余傳
胡傳汪傳劉而至余師天熙其於清隠之余在家為同
宗之從子出家為繼祖之𤣥孫號稱𤣥谷道人宅通都
闤闠之地静坐塊處不願與事接不願與物競將虚其
[048-15a]
心以期於清晦其迹以期於隠其徒傳以誠善應世縁逺
近士大夫無不與之親厚優優於應者其師之所以得
安安於定也至治辛酉余命傅創樓而扁曰太古意甚
深逺至順辛未傅又命其徒蕭自頴於堂之前築丹室
奉其師繚以中門而榜曰清隠山房予觀前余師首標
清隠之名而後余師遂蹈清隠之實傅又善事其師俾
無或撓其心滯其迹者虚之又虚進進而無為晦之又
晦駸駸而無名𤣥谷師之能全其髙也可待矣予每客
[048-15b]
豫章必造紫極獲識孫師安定㤗定乙丑還自禁林泊
舟宫門之外而留信宿與余傅二師聚談嘉其師弟子
之不相沿而互相成也後八年至順壬申傅師過予叙
其清隠山房顛末於是悄然嘆曰予讀易窺聖人洗心
齊戒者其清也遯世潜藏者其隠也然聖人之心常清
而迹之隠顯隨時不必於隠也老氏與夫子同生周季
専守無為無名之道固亦吾夫子之所尊至今能立其
教與夫子並允謂博大真人哉囿於其教味於其道者
[048-16a]
殆鮮道流之宫而睹清隠之名已可驚喜况又有睎清
隠之實如𤣥谷者焉惡乎而不敬異之也昔嘗為詩太
古樓矣故今復為記清隠山房云傅者梅岩師也
   崇賢舘記
龍虎山之北十里許有白雲嶺嶺峻而徑巇凡之龍虎
者必由斯徑也貴賤老少緩歩以渉無不氣促而力憊
上清外史薛𤣥卿静中觀動而閔其勞也乃於嶺之東
構二亭嶺之西構一館俾得憇息焉又買田若干畝収
[048-16b]
其嵗入供湯茗之資以待過客而沃其喉吻之焦其心
亦仁矣哉或曰𤣥卿學老氏老氏貴𤣥𤣥之道而賤煦
煦之仁今之為是煦煦也得無以其所賤待人乎或曰
勞瘁于斯者少賤有所不獲免老者可以休貴者可以
逸而胡為乎來哉其必有所牽也終身役役薾然以疲
可大哀己而彼不自哀也是豈可以言而諭使之駐足
斯舘游目斯亭覽羣峯之竒勝納六合之廣大當勞瘁
之餘而悠然遐想恍然頓悟將外境俱忘内慮氷銷知
[048-17a]
閑閑静退之髙而攘攘飛奔之癡也是盖善以𤣥𤣥之
道覺斯人者而豈徒以煦煦以為仁乎哉或又曰𤣥卿
之於老氏寄迹焉爾其心則儒也儒之心寒者思暄之
暍者思清之雖見一牛之喘聞孤獸之號猶且惻然動
不忍之心而况於人乎救餓必發廪利渉必成梁固也
廪未發而粥以食餓梁未成而輿以濟人亦時措之冝
而賢乎已詎可謂之小恵而不為也耶是三者之說各
不同予厯舉以問𤣥卿𤣥卿笑而不言於是筆之為崇
[048-17b]
賢舘記
 
 
 
 
 
 
 呉文正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