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14 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master)


[028-001a]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二十七景三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䟽前章明佳/兵不祥故有
   道不處此章明侯王守道則萬物下/賔首標無名將以明道次舉守道而
   能降瑞始制下廣其制用譬道下將/示結成○義曰兵之佳也爲天下之
   凶樸雖小也爲天下之大王侯能守/萬物所宗道化既行天地降瑞不煩
   教令民自和平君保制御之功物得/依歸之所萬國親附如水朝宗于海
   焉以兹善化之君/不在兵强之美也
道常無名
 注道以應用爲常常能應物其應非一故
[028-001b]
 於常無名
 䟽應用不窮惟感所適道之常也常在應
 用其應非一故於常無名故云常無名
 義曰道之爲用無爲焉而無所不爲統御
 陰陽包羅覆載乾以之動坤以之寧其通
 生也爲天下之至通焉其幽奥也爲天下
 之至賾焉應用無窮周流不極纖芥得之
 而生植天地得之以圓方而眞常之道澹
 然冥寂不可得而名也名言理絶故常無
 名
[028-002a]
朴雖小天下不敢臣
 注朴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應用匠
 成則至大故無敢以道爲臣者
 疏朴妙本也語其通生則謂之道論其精
 一則謂之朴妙本精一故云小耳而應用
 匠成通生一切則至大也故無敢以道爲
 臣者爾
 義曰端寂無爲者道之眞也故謂之朴生
 成應變者朴之用也故謂之道道樸一耳
 非一而一是謂眞一眞一者杳冥之精眞
[028-002b]
 中之眞也一非多法故云小以此眞一生
 化萬殊其大無大其上無上孰敢以道爲
 臣乎臣者下於君者也春秋曰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也上所以供神也
 男曰臣女曰妾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
 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
 僕僕臣臺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自
 古及今無敢以道爲臣也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賔
[028-003a]
 注侯王若能守道精一無爲而化則萬物
 將自賔服矣
 䟽言王侯若能抱守妙本精一無爲無事
 則八埏仰化四海歸仁沐德飲和將自賔
 服矣
 義曰王者四海之尊侯者五等之二周設
 五等之爵公侯伯子男也先王制法則有
 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亦有五等而兼王焉
 其制服土地禮節降殺亦有五等則以王
 統天下諸侯各理其國卿大夫士以爲陪
[028-003b]
 臣佐王者也言侯王能守道者舉其有土
 之尊能守道化物則八埏四海之人仰其
 道德歸其至仁沐其盛德飲其和煦而自
 賔服矣埏封域邊陲也賔順也外國順化
 謂之賔服要荒之外來附中國則客禮而
 賔附率服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䟽侯王守道以致和平則無淩沴灾害地
 平天成二氣交泰以相和合降洒甘露善
 瑞侯王也
[028-004a]
 義曰諸侯守道於其國王守道於天下則
 能致天地和平無灾害氛沴之變地平天
 成不失其序天地二氣交泰和合而能降
 瑞也易泰卦彖云天地交泰又云天地交
 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夫天地
 之道陰陽相感寒暑相循氣交則萬物生
 化各得其宜萬物得宜和氣交合則禎祥
 降焉甘露者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
 其凝如脂其甘如飴一名甘露一名天酒
 禮斗威儀曰人君乘土王其政太平則甘
[028-004b]
 露降稽命徵云稱謚正名則甘露降於竹
 栢孝經援神□云德至天則甘露降甘露
 者中和之氣也鶡冠子云聖人之德上及
 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甘露降而物
 無不盛也得而飲之壽八百歳天文録云
 天乳一星在氐宿北主甘露星明則甘露
 降也逸書曰地平天成稱也言地平其化
 天成所施上下相稱爲宜也淩者氣相亂
 也沴妖氣也灾禍也害傷也瑞祥符也致
 者不召而至也
[028-005a]
人莫之令而自均
 注侯王抱守精一則地平天成交泰致和
 故降洒甘露夫甘露之降蕭蘭俱澤不煩
 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稱物平施者矣
 䟽莫無也言天降甘露惠施無心人無命
 令自均若一亦如侯王稱物平施無偏無
 黨既惠化而大同自東自西亦何思而不
 服又解云言侯王守道以致善瑞則人自
 和平無煩命今自然均一爾
 義曰蕭艾蒿也蘭香草也澤潤也侯王以
[028-005b]
 道化人天賜嘉瑞國既有道人自和平不
 煩施令自然均普尚書洪範曰王道平平
 無黨無偏王道蕩蕩無偏無黨民既和平
 無偏曲之私黨附之勢也稱物平施者易
 謙卦象曰君子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言物
 之多與寡皆得其施裒其多者以益於寡
 是曰均平矣惠化仁化也大同者天下爲
 公也自東自西者詩文王之什文王有聲
 篇云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言武
 王作邑鎬京行辟雍之禮四方來觀者皆
[028-006a]
 感其德心無不歸伏自從也用也謂有道
 侯王天致善瑞人自和平東西南北無不
 率服不煩教令均一平普亦如四方之人
 樂文武之化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注人君以道致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
 有名之物亦盡爲侯王所有矣既盡也
 䟽制御也有名者天下有名之物也既盡
 也言侯王抱守精一則天降善瑞惠化無
 心均平若一如此始能制御有名之物物
[028-006b]
 歸有道故有名之物亦盡爲王侯所有矣
 義曰有道侯王天地合德善瑞應之上下
 無間四海歸之有名之物皆歸善化矣四
 海者侯王所統也弘道建德人皆化之境
 寓之内率土之濱孰非侯王之物亦猶山
 林非欲於飛鳥虎狼茂盛深密飛鳥虎狼
 自來歸之江湖非欲於魚鱉蛟龍廣大渺
 漫魚鱉蛟龍自來歸之王侯非欲於有名
 之物道德仁惠有名之物自來歸之修身
 非欲於道虚無冲寂道自歸之萬物感致
[028-007a]
 在於所修也均一周普天下和平在於所
 化也善之歸己道之感通物之從順在於
 崇德也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注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則夫有名之物
 而將知依止於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
 以無危殆之事
 䟽殆危殆也侯王守道而化萬物自賔服
 則夫有名之物亦將依止於侯王能依止
 有道之君所以無危殆之事矣故云知止
[028-007b]
 所以不殆
 義曰侯王道化合天中外寧一疆域之内
 動植有名之物皆隨其疆土爲王侯所有
 物依有道之境故無殆壊之危任春夏以
 生成隨秋冬之摇落不天不殰無北無瘥
 不爲外敵所侵不爲淫刑所及一一遂性
 何危殆之有乎此聖㫖也今釋侯王以道
 化人應天降瑞人歸其化天下均平侯王
 當守道撝謙膺受符瑞知止畏慎以副天
 心則無危殆之事若睹其天瑞束此人和
[028-008a]
 縱大其心改易其志矜功伐善則祥不勝
 驕其身危殆矣昔紂宫中小鳥生大鳥以
 爲國興之瑞矜憍肆欲造作多端以至亡
 滅老君恐後之帝王恃有祥瑞因此憍矜
 故戒之云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注天降甘露以瑞有道之君在宥天下天
 則應之猶川谷與江海通流爾
 䟽此結侯王守道則天必應之故云譬有
 道之君在理天下陶以仁德則自致太平
[028-008b]
 和氣感天天瑞必應猶川谷之水而與江
 海通流爾
 義曰守道侯王德與天應善化和合以感
 太平天應之禎祥如川谷之通海此聖㫖
 也今釋云若侯王上感天瑞下得人心四
 海萬方率爲臣妾復能因其感瑞夕惕兢
 修翼翼乾乾日慎一日既無危殆之事遠
 人慕其善化重譯來賔如川谷之朝宗江
 波之赴海遠近歸往國祚繁昌矣理身者
 以心爲帝王藏府爲諸侯若安靜心王抱
[028-009a]
 守眞道則天地元精之氣納化身中爲玉
 漿甘露三一之神與己飲之混合相守内
 外均和不煩吐納存修各處玉堂瓊室陰
 陽三萬六千神森然備足栖止不散則身
 無危殆之禍命無殂落之期超登上清汎
 然若川谷之赴海而無滯著也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䟽前章明侯/王守道則萬
   物自賔此章明以賔服有道之君皆/由自知自勝自知則明了自勝則全
   强結以死而不亡戒令不違天理爾/義曰侯王所以守道化行萬物歸宗
   者以其能了自知之明自勝之强知/足不貪勤行於道所以道合天地不
[028-009b]
   失其常得全分理之終不爲夭枉/之喪故能允合不違天理之戒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注智者役用以知物明者融照以鑒微智
 則有所不知明則無所不照
 䟽知識察也夫心與境合是以生知生知
 之心識察前事是名知法
 義曰心之惠照無不周遍因境則知生無
 境則知滅所以役心用智者因境而起也
 境正則心與知皆正境邪則心與知皆邪
 苦樂死生吉凶善惡皆由於此也故心者
[028-010a]
 入虚室則欲心生入清廟則敬心生萬境
 所牽心隨境散善之與惡得不戒而慎之
 乎夫知人者爲智尚書所謂知人則哲也
 知人者昔宋宣公捨其子與夷而立其弟
 如是爲穆公春秋隱公三年秋宋穆公疾
 召大司馬孔父而屬之曰先君捨與夷而
 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
 首領以没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
 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孔父曰群臣願奉公之子憑也穆公曰不
[028-010b]
 可先君以寡人爲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
 讓是廢先君之本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
 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
 乃以其子憑出居鄭以讓與夷而立是爲
 殤公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
 而其子享之命以義夫商頌曰受殷命咸
 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謂乎斯知人之至也
 䟽言人役心生智知前人之美惡者則俗
 謂之智爾若反照内察無聽以心了觀其
 心不生知法能如此者是謂明了故云知
[028-011a]
 人者智自知者明
 義曰世人因境役心乃至分别察他人之
 善惡考身外之短長不求所以知而求所
 不知捨己傚人以衒其智是捨種種之民
 而悦夫役役之佞釋夫恬澹無爲而悦夫
 啍啍之意以亂天下者智之過也故上悖
 日月之明下鑠山川之精中隳四時之施
 端蝡之蟲蛸翹之物莫不失其性矣孔子
 謂顔回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
 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於智忘智在知忘知
[028-011b]
 觀妙守無是爲明了此莊子云孔子語顔
 回心齋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
 注能制勝人者適可謂有力能自勝其心
 使柔弱者方可全其强矣
 䟽勝人者謂以權智制勝於人如此之人
 適可謂之有力爾自勝者謂自能制勝其
 心使心柔弱柔弱之道物不能加故可全
 其强爾故下經云守柔曰强又曰柔勝剛
 弱勝强故云自勝者强
[028-012a]
 義曰人或持君之權以制於物運其威勢
 以臨於人人望而畏之是爲有力矣而不
 知自以無爲之道内伏其心心既無爲志
 則柔弱心虚志弱物不敢侵是爲强矣勝
 人者力盡勢移則歸於死自勝者心冥道
 契必至乎仙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注知止足者無貪求可謂富矣强力行者
 不懈怠可謂有志節矣
 䟽知足在心心若知足則無貪求雖簞食
[028-012b]
 瓢飲傲然自足可謂富矣强勉力行曾不
 懈怠自知自胜終乆不渝可謂有志節矣
 義曰貪之與廉由心而已矣心足者雖顔
 子一瓢之飲楊雄十金之産不改其樂而
 常足焉心不足者雖申侯之專利不猒駟
 泰之車服滿庭而未嘗足矣則顔子楊雄
 可謂富也强力爲善守道不回可謂自勝
 而强有不渝變之節矣夫强者在用道也
 强大有道不戰而剋小弱有道不爭而得
 信可强行於道而堅其志節也易曰君子
[028-013a]
 以自强不息簞食者論語云賢哉回也一
 簞食一瓢飲處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簞小筐也以簞爲食器以瓢爲飲
 器陋巷隘巷也言顔回固貧而守道以自
 樂也
不失其所者乆
 注知足强力不失其所恒則是乆於其道
 䟽知足强力等行人所常行若不失所恒
 即是乆能行道者矣又解云動不失所者
 則可以長乆
[028-013b]
 義曰知足不貪安貧樂道力行趣善不失
 其常舉動通時自得其所者所適皆安可
 以長乆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則人
 之操行務於恒乆不失其所也失其所者
 必蹈禍患如鄭太叔段寵而無猒大夫祭
 仲諫莊公曰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難
 圖也蔓草猶不可除况君之寵弟乎莊公
 不從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侵地
 至于廪延乃完城郭聚人民繕甲兵具卒
 乘將襲鄭公命大夫子封帥車三百乘以
[028-014a]
 伐京太叔入鄢公伐諸鄢五月太叔奔恭
 遂克之初以莊公之母武姜寤寐而生莊
 公名之爲寤生遂惡莊公而愛太叔段及
 段欲襲鄭武姜將啓之至是既克段乃寘
 武姜於城潁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潁谷封人考叔因食捨肉而諫
 莊公納之掘地及泉與武姜隧而相見爲
 母子如初春秋書曰鄭伯克段于鄢譏其
 失教也此言縱太叔之過使其貫盈而後
 殺之是不早爲其所失所之致也若太叔
[028-014b]
 不失其所安及此禍哉
死而不亡者壽
 注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夭枉之數壽者一
 期之盡夫知人勝人必招殃咎知足强力
 動得天常得天常者死而不亡是一期之
 盡可謂壽矣
 䟽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夭枉之數壽者一
 期之盡言委順得常不失天理頽然任化
 而去者得一期之盡可謂壽矣若不鞭其
 後生理不全雖單豹有嬰兒之色張毅有
[028-015a]
 豐高之貴不終天理焉得謂之壽乎故莊
 子曰天下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爲天
 義曰人生天地間有生則必有死生者天
 地之委和死者天地之委順安其和而處
 其順是得其常也反此者庸非夭乎河圖
 曰人之生也天與之筭四萬三千二百筭
 主日也與之紀一百二十紀主年也此爲
 生人一期之數矣得金丹不死之道者則
 延而過之無修養之益有减奪之過者則
 不足而夭枉之矣黃庭經云百二十年猶
[028-015b]
 可還過此守道誠爲難唯待九轉八瓊丹
 要復精思存七元日月之華救老殘此明
 修之可以延益也若守其素分委任天和
 乘化而來任化而往生也若浮死也若休
 盡所禀之一期亦謂得其壽矣不及此者
 夭枉而亡也莊子達生篇田開之謂周威
 公曰祝腎云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
 而鞭之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人
 共利行年七十而有嬰兒之色不幸爲餓
 虎食之有張毅者高門懸箔無不走也行
[028-016a]
 年四十以内熱之病死豹養其内而虎食
 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
 不鞭其後也謂其守一方之事至於過理
 者不及於會通之適者也鞭其後者去其
 不及耳是二子不終天理爲夭枉而亡也
 達生化之㫖當生不樂將死不懼則殤子
 爲壽彭祖爲夭也莊子齊物篇云天下莫
 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爲小莫壽乎殤子
 而彭祖爲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
 爲一兔秋生毛曰秋毫也凡人年十九已
[028-016b]
 下爲殤此明道與俗反爾人世之情小則
 企尚大則驕盈以道觀之無盈無企其致
 一也死者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卿大夫曰
 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人之死生雖賦以
 天命然亦繫其所履君子察其所履而知
 其壽夭易履卦云視履考祥是也春秋楚
 伐宋還師鄭人享之九獻用周人上公之
 禮也庭實旅百加籩豆六品享畢夜出取
 鄭文芊之女二姬以歸叔詹曰楚王其不
 以壽終乎爲禮卒於無别不可謂禮將何
[028-017a]
 以服諸侯是以知其不遂覇也其後果敗
 於城濮終爲啇臣所弑焉春秋僖十一年
 周襄王使内史過賜晋惠公之命惠公受
 王命而墮史過歸吿王曰晋侯其無後乎
 王賜之命而墮於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
 繼之有夫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
 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十
 四年惠公與秦戰於韓原爲秦所擒二十
 三年卒皆如史過叔詹之言是則君子察
 人所履之行則知壽夭况於修至道餐元
[028-017b]
 和而不能長生乎




道徳眞經廣聖義卷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