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14 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master)


[003-001a]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羔三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釋御䟽序上
䟽玄玄道宗降生伊毫
 義曰玄深妙也亦不滯也宗主也尊也言
 太上老君爲深妙道之主也老君既不滯
 有亦不滯無因果兩遺麤妙雙遣先天後
 劫尊爲教主故云玄玄道宗也降生伊亳
 者自上而下曰降言老君居三境之天爲
 大道之主愍鑒下土降化人間運大慈心
[003-001b]
 分形表瑞乘九龍之駕化旭日之精下入
 玄妙玉女夢中因而託孕寓生於世示見
 同凡有出生之相爲立化之首故曰降生
 此明表應化迹也伊亳者伊即伊侯之墟
 是老君祖徵避桀難之所其地在苦相二
 城之間也亳者亳社之地古謂之亳後乃
 殷墟殷自湯受命至第十九王盤庚八度
 遷都方都於亳即殷之都也或云陳國者
 即太皡之後所居謂之陳墟在宛丘之側
 也按禹别九州苦縣是豫州之分武王伐
[003-002a]
 紂既有天下乃封舜之後胡公滿於陳此
 即古有太皡之子孫已爲陳國舜後亦已
 爲胡國胡小而陳大胡在沈蔡之間陳在
 今潁川武王尊舜之德追奬其後故遷之
 於陳此陳國自胡公滿之後歷春秋時凡
 四十餘世爲楚子所滅漢祖滅秦改陳爲
 淮陽郡郡大縣小郡管於縣故有陽夏寧
 平若柘四縣隸爲淮陽後漢章帝改淮陽
 爲陳郡或云楚國者楚以熊繹爲始封之
 君都於荆陳自淮之阻其地連楚春秋楚
[003-002b]
 子滅陳因而縣陳故亦屬楚遂爲楚地或
 云楚國或云楚縣或云陳郡春秋之日郡
 小縣大以郡屬縣故云楚縣秦並楚縣置
 三十六郡郡大縣小以縣屬郡或云譙國
 者今老君舊宅太清宫東北四十里有譙
 城是也或云相人者宫側有古相城也或
 云苦縣亦春秋統郡之縣也故苦縣城在
 瀨水東基址存焉其苦縣後改爲谷陽縣
 大唐乾封元年高宗皇帝封禪東嶽迴駕
 幸老君舊宅封册尊號改爲眞源縣中和
[003-003a]
 三年癸卯毫州刺史潘稠上表於成都行
 在以太清宫累有應見自黄巢大寇之後
 一十八度寇孽侵犯皆有迅雷烈風震擊
 其賊或顛沛而失道或因至敗亡侵宫宇
 不得遠近居人就宫避難者數千户皆保
 安全請移縣就宫安置奉勑移縣就宫必
 恐褻瀆所奏宜不允遂昇眞源縣爲赤縣
 以太清宫在部内故也仍差使臣齎御詞
 修齋告謝雖時代遷貿名號不同其於處
 所由來一耳後漢桓帝夢見老君特詔陳
[003-003b]
 相邊韶於生處舊宅修祠立碑祠側有李
 母廟祠内古有虚無堂堂之前有三檜及
 餘檜千株九龍井鍊丹井昇天鹿跡樹古
 跡依然左帶靈溪右環渦水其地顯敞寔
 惟勝所又瀨水在宫西以水爲鄉名故爲
 瀨鄉或爲厲鄉文字訛也其宅累代帝王
 每加修飾隋開皇六年文帝勅内史舍人
 薛道衡立碑修廟唐天寳七年戊子改爲
 太清宫以汴州節度使爲宫使亳州刺史
 爲副使國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
[003-004a]
 宗六聖眞容並列侍於老君左右焉
䟽肅肅皇祖命氏我唐
 義曰肅肅尊嚴莊敬也皇大也祖初也老
 君乃大唐尊嚴之祖也命氏者氏族也言
 得姓之由也我唐者言唐之立極自聖祖
 垂裕乃老君裔孫也始因老君誕生指李
 樹而爲姓李氏之姓始於指樹已具在前
 解義中故云命氏我唐也薛道衡碑云感
 日再誕莫測受氣之由指樹爲姓未詳吹
 律之本昔京房吹律而定其姓也
[003-004b]
疏垂裕之訓無疆之祉
 義曰裕福善也無疆者無邊廣遠之貌也
 祉福也老君垂善應之福流廣遠之裕光
 啓帝業聿興我唐也訓教也
疏長發遠祥系本瓜瓞
 義曰長發商詩篇名也濬哲維商長發其
 祥祥善也言商家之德乆發見其禎祥契
 布五教寬大之德始有王天下之萌兆歷
 虞夏之世而湯有天下也系本也系者單
 絲聯續之貌不絶之象也言聖系天枝長
[003-005a]
 發不絶也瓜瓞者文王之什綿綿篇也綿
 綿者瓜紹也瓞瓟也瓜本實繼先一歲之
 瓜必小狀似瓟故謂之瓞綿綿然若將無
 長大時興者以喻后稷矣后稷帝嚳之胄
 封於邰其後公劉失職遷居豳于漆沮之
 地歷世亦綿綿然至大王而益盛得其民
 心而成王業舉殷周之二代興業乆遠之
 事以眀老君垂裕乆遠方興我唐業將明
 受命建國非一朝一夕人事之所能乃積
 德傳裕其來甚遠乃能奄有天下如殷周
[003-005b]
 之興也
疏其出處之跡方册備記
 義曰方謂方所也册者編竹爲之長尺有
 二寸以記邦國之事春秋序曰大事書於
 册小事簡牘而已是也出處者出謂在朝
 即老君伏義之後代爲國師或爲藏史或
 爲柱史或爲太史儋或云伯陽父咸顯眀
 於朝廷也處謂隱逸即老君西導流沙東
 巡碧海幽演傳經等是也雖晦名隱世其
 行藏之迹化導之事國家正史簡册之中
[003-006a]
 及諸子史道經之内無不具紀也易曰或
 出或處是也
䟽道家以爲玉晨應號
 義曰道家者按太史司馬遷著六家之說
 先黄老而後六經道家居先最爲通美馬
 遷曰陰陽者繁而致惑儒者博而損慮墨
 者苦而傷性名者華而少實法者酷而少
 恩唯道家之教爲大道焉以其清虚無爲
 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
 術也因陰陽以大順與時推遷應物變化
[003-006b]
 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其實
 易行其辭難知以虚無爲本以因循爲用
 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爲物
 先不爲物後故能爲萬物之主此所謂道
 家也淮南子曰道家者理性情理心術養
 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寧德而安貧聖
 賢之所貴家國之所頼故曰道家也玉晨
 者即太上大道君之别號也老君本紀云
 或號天尊或號太上或號大道或號老君
 即明玉晨君亦老君之應號也太上虚皇
[003-007a]
 常居紫瓊宫在玄都玉京之上亦名紫晨
 宫亦名玉晨宫即玉晨道君乃老君之應
 號爾
䟽馬遷謂之隱君子
 義曰馬遷者司馬遷也遷字子長河内温
 人中山王相司馬喜之孫太史令談之子
 顓頊之裔生于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尚書
 年二十遊江淮九疑禹穴之間仕漢爲郎
 中使西蜀父卒歲餘爲太史令而作史記
 遷嘗因言李陵非罪枉害其妻子遂爲人
[003-007b]
 所譖下獄受腐刑西京雜記云遷發憤而
 作史記先達稱有良史之才叙屈原賈誼
 詞㫖抑揚蓋一代之偉才也桓譚新語曰
 遷修史記未行於代其後外孫楊惲題爲
 太史公或爲談爲太史令遷繼爲世官而
 身受腐刑恐辱先人我同太史家走使之
 人耳故題爲太史公也遷爲中書令卒有
 集二卷史記云老子或隱或顯二百餘年
 西入流沙不知其終蓋隱君子也子者有
 道之稱古人稱師爲子如孔子列子是也
[003-008a]
 君子者君師也禮記云爲學者能博喻然
 後能爲師能爲師然後能爲長能爲長然
 後能爲君爲君爲師其德光大故謂之君
 子又解云有德有道雖在衆庶之中爲人
 所敬則爲君子寡道鮮德雖居高位亦謂
 之小人故道比於君德比於師然後謂爲
 君子凡世之人理猶若此況玄元老君爲
 道德之主帝王之師號曰君子不亦宜乎
 潜龍卑秩故謂之隱也
䟽而仲尼師之
[003-008b]
 義曰仲尼者孔子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
 先殷之後也按史記殷本紀云帝嚳之妃
 吞燕卵而生契爲堯司徒有功封於商賜
 姓曰子契裔孫湯名天乙亦名履滅夏而
 爲天子至湯孫三十七代其王名帝辛號
 之曰紂無道周武王起兵滅之封其庶兄
 微子之子啓於宋宋閔公有子弗父何長
 而當立讓其弟厲公何生宋父周周生勝
 勝生正考父考三命爲宋正卿故其鼎銘
 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
[003-009a]
 走莫敢余侮三命益恭故春秋美其德焉
 考父生孔父嘉别爲公族遂以孔爲氏或
 云吞乙卵而生後賜姓子以子配乙爲孔
 字乙即燕也此兩存焉或以滴溜穿石而
 爲孔姓此尤不經今所不取孔父嘉爲宋
 司馬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皋夷父皋夷父
 生防叔防叔奔魯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
 即孔子之父也孔子居魯國闕里鄒鄉周
 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戊申十
 月十三日庚戌生至魯哀公十六年周敬
[003-009b]
 王四十一年庚申歲四月十八日卒年七
 十三初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欲與
 諸侯落之召昭公孟僖子仲孫玃爲介遂
 如楚三月過鄭鄭伯勞之僖子不能相儀
 及楚不能答郊勞四月楚子享公于新臺
 九月至自楚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苟
 能禮者從之二十四年僖子將死召其大
 夫曰禮者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
 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於宋其
 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
[003-010a]
 載武宣三命兹益恭其恭也如是臧孫紇
 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
 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殁必屬
 說南宫敬/叔也與何忌孟懿子也皆/僖子之子於夫子使
 事之而學禮以定其位故何忌敬叔師仲
 尼仲尼謂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而達今
 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敬叔
 言於魯君曰孔丘聖人之後將達者也受
 先臣之命屬臣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
 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
[003-010b]
 盍以車乘賫之臣請與往魯君與車一乘
 二馬二竪子敬叔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
 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朝
 廷之度觀明堂四門之墉有堯舜桀紂之
 象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戒焉又有周
 公相成王抱之而負斧扆南面以朝諸侯
 之國歎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
 以王也將去周老君送之曰富者送人以
 財仁者送人以言吾竊仁者之號送子以
 言凡當世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
[003-011a]
 議人之非也博辨閎大而危其身者好發
 人之惡也爲人臣者無以有已爲人子者
 無以惡已自周反魯道彌尊遠方弟子之
 進者蓋三千焉孔子歎曰自南宫敬叔之
 乘吾車也吾道加行不然吾道幾廢矣今
 禮記所引吾聞諸老聃皆是孔子師老君
 得禮之要也
䟽繙經中其太謾
 義曰繙㠾亂取也孔子西藏書於周室以
 老君曾爲藏史因而問焉老君不許於是
[003-011b]
 繙六經以悦老君老君曰太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老君曰仁義人性耶孔
 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
 義眞人之性也老君曰噫幾乎後言夫蚊
 蝱噆膚則通夕不寐今仁義憯然乃憒吾
 心亂莫大焉此斥孔子不宗大道而循有
 爲也
疏問禮歎乎龍德
 義曰孔子問禮於老君而語老君以仁義
 老君曰夫烏不日黔而黑鶴不日浴而白
[003-012a]
 黑白之别不足以爲辯名譽之勸不足以
 爲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
 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子之所言其人骨
 已朽矣獨其言在耳良賈深藏若虚君子
 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
 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
 者若是也孔子歸三日不譚弟子怪而問
 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規哉孔子曰吾與
 汝處於魯之時有人用意也浩如飛鴻者
 吾飾意以爲弓弩而射之未嘗不及而加
[003-012b]
 之也有人用意悠然如遊鹿者吾飾意以
 爲走狗而逐之未嘗不及而頓之也有人
 用意若井魚之没於九重之泉者吾飾意
 以爲鈎繳而投之未嘗不得而制之也及
 吾見龍則不能知也夫龍者合則成體散
 則成章乘乎雲氣養乎陰陽遊乎泰清吾
 不能逐也吾今見老君其猶龍乎使子口
 張而不能嗋舌出而不能縮形窮神錯而
 不能知所居余又何規老聃哉
 疏在周室乆之
[003-013a]
 義曰老君自殷武丁九年庚辰生於楚國
 苦縣至紂二十一年丁卯居岐山之陽號
 燮邑子風伯前驅彭祖爲從以觀西伯之
 化西伯聞之徵爲守藏史作赤精經教以
 仁信之道西伯行之禮賢好義鳳集岐山
 故禮記云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陽即此
 時也遂以岐山爲州之名鳳翔爲府之號
 乃其事矣老君所居去鳳翔城北一十八
 里唐既受命於其舊所置啓聖宫也武王
 克殷老君號育成子作璇璣經武王師之
[003-013b]
 成王時號經成子康王時號郭叔子仍爲
 柱下史潜龍卑秩以佐於周至昭王二十
 五年度關西化流沙自武丁庚辰年至昭
 王癸丑年二百一十五年即司馬遷所言
 老君在周二百餘年是也
疏將開道西極
 義曰本相經云昔妙梵天王爲貪快樂不
 修功德下生罽賔爲煩陁力王復好畋獵
 殺害無道故老君以昭王時西入流沙授
 以浮屠之術而度之焉又西戎雜俗好淫
[003-014a]
 多殺皆學邪幻之法好事邪神老君乃往
 歷化八十一國胡王及九十六種邪法外
 道等也故云開導開即開悟導即化導也
 西極者在中國之西乃流沙八十一國等
 也
疏關令尹喜請著書
 義曰尹喜者天水人也明習五經天文緯
 候陰陽之書無不恢博仕周康王時爲大
 夫至周昭王二十四年知有聖人西度請
 出爲函谷關令遂遇老君傳經就此門中
[003-014b]
 分爲八别一曰示見禎祥者昭王之時天
 理星西行入昴東南眞氣狀若龍蛇而西
 度漢融風三至紫雲浮關尹喜見之請出
 爲關令以候老君也仙公序曰尹喜宿命
 合道預占見紫雲西邁知有聖人當度是
 也二曰託試尹喜者昭王二十四年壬子
 十二月二十五日老君乘青牛薄板車徐
 甲爲御以來度關云吾家在關東田在關
 西明日當臘天寒取薪耳喜再拜稱弟子
 曰今日見君乃聖人也願少留焉又謂之
[003-015a]
 曰竺乾之國有古先生吾欲昇就皆寓託
 他事以試尹喜三曰傳授道德者道德序
 訣云老君謂尹喜曰爾應爲此宛利天下
 棄賢世界傳弘大道子神仙者矣以其月
 二十八日中時授太上道德經則是以昭
 王癸丑年五月壬午去周十二月二十五
 日度關二十八日授經自殷武丁庚辰年
 生至紂二十一年丁卯文王受命凡一百
 八年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又一百七年
 通前二百十五年乃西度關史記云老子
[003-015b]
 在代二百餘年乃入流沙是也四曰示見
 神通者老君御車人徐甲本是枯骨曝露
 草中老君因見哀之以太玄生符投之遂
 化爲人隨老君周遊二百餘年老君約云
 日雇百金往至大秦安息以黄金併償之
 甲至關悦一婦人不欲隨老君西去遂作
 牒詣喜以訟老君索日雇之直老君謂甲
 曰爾本枯骨我以太玄生符救爾所以爲
 人今還我符當償爾金也言訖符從甲口
 中出甲復化爲枯骨喜見之驚怖爲叩頭
[003-016a]
 請謝願乞恕之老君又以符投之甲乃復
 舊尹喜見此神變彌加勤敬也五曰同還
 樓觀者喜爲關令即函谷關也在陜州桃
 林縣南十二里今有故關墟大唐天寳元
 年壬午正月七日老君於丹鳳樓降見告
 陳王府參軍田同秀出天寳靈符云在函
 谷古關尹喜舊宅勅道士及内臣往求之
 於枯桑下有紫雲白兔之瑞掘獲石函得
 天寳靈符於其地大赦天下改桃林縣爲
 靈寳縣於其地置靈符觀御制御書碑銘
[003-016b]
 今存焉尹喜以二十八日受道德二經後
 乃與老君同自函關歸盩屋終南山之陰
 尹喜所居之宅宅即喜結草爲樓觀星望
 氣之所其宅尹喜昇天之後相傳謂之樓
 觀周穆王招隱士杜冲與喜弟軏居之有
 老君車板及支革樹秦漢累朝謁板始皇
 墨跡皆存焉六曰升入太微者老君與尹
 喜說經及授九丹諸訣畢以昭王二十六
 年甲寅四月於喜宅南山上昇入太微西
 昇經云說經畢忽失老君所在斯須館舍
[003-017a]
 光炎五色玄黄喜出中庭叩頭曰願神人
 復一見示以一要得以守元忽見金人存
 亡怳惚老少無常重謂喜曰除垢止念靜
 心守一衆垢除萬事畢吾道之要也七曰
 約會青羊者老君將昇太微謂尹喜曰千
 日功成求我於蜀青羊之肆也喜遂稱疾
 棄位除垢止念靜心守一至昭王二十九
 年丁巳入蜀見老君於青羊之肆也其青
 羊肆在成都縣西南五里前臨大江古老
 所傳常有靈應以中和二年壬寅僖宗皇
[003-017b]
 帝駐蹕在蜀因獲靈磚古篆符瑞喜動行
 朝皇帝駕幸其所致禮瞻敬勅置青羊宫
 其磚篆文曰太上平中和灾六字自獲磚
 之後明年收復長安後年駕迴京闕矣八
 曰俱化西極者君喜三年之後千日功成
 以丁巳年入蜀於青羊肆見老君老君與
 喜自蜀川乘雲駕遊天水昇三洞歷九天
 然後西化流沙八十餘國矣中和二年九
 月十二日以獲磚符瑞下勅曰昔者聖祖
 玄元皇帝與弟子文始先生講眞經於樓
[003-018a]
 觀之臺約後會於青羊之肆共乘雲駕俱
 化流沙仙記傳聞地圖標載自周昭洎于
 此日曆數約二千年景象寂寥蹤基牢落
 今因翠華巡幸玄貺昭彰珠光跳躣於庭
 前靈篆申明於樹下磚含古色字驗休徵
 中和之灾害欲平厚地之禎符乃見足表
 玄穹降祉太上垂祥將殲大盜之兵戈永
 耀中興之事業宜摸勒文字告示諸道及
 軍前仍於其地賜内外行庫錢置青羊宫
 以旌符瑞編付史館者即流沙西化益彰
[003-018b]
 明驗矣著者表記也亦述作之謂也今詳
 此經乃帝舜時說已曾授舜今重授喜非
 時著述也
疏於是演二篇焉
 義曰於是者發句之端也演者廣暢之理
 也二篇者指道德二經也王子年拾遺記
 曰老君居景室之山與世人絶迹唯老叟
 五人或乘鳴鶴或著羽衣共譚天地之數
 所撰書經垂十萬言有浮提國獻善書二
 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時
[003-019a]
 出金壺器中有黑汁狀若淳漆洒木石皆
 成篆隸科斗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老君
 所撰經皆寫以玉牒級以金繩貯以玉函
 及金壺汁盡二人乃欲刳心瀝血以代墨
 焉此乃洛州景山太室少室也所說九變
 長生等經有百萬篇多藏名山石室秘而
 未行今所出者約六千卷皆經國之微言
 濟生之大用則非止道德二篇而已今明
 此二經是函谷間所授尹喜之經耳
䟽明道德生畜之源罔不盡此
[003-019b]
 義曰道生德畜爲化之本也一切之法因
 道而生故云源也亦喻泉源能流其水無
 有窮竭罔無也言此經所載法源化本無
 所不盡而無窮也
疏其要在乎理身理國
 義曰文子通玄眞經曰道德者匡邪以爲
 正振亂以爲理化淫敗以爲朴淳德復生
 天下安寧此道德之理國也道德務者百
 禍不能罹險阻不能危刑罰不能加謗讟
 不能隨代悖而不謬代泥而不污人惑而
[003-020a]
 不疑人欺而不詐人善而不悦人懼而不
 怖内存其眞外和其人享無窮之壽而上
 賔于天此道德理身也
䟽理國則絶矜尚棄華薄以無爲不言爲教
 義曰文子問老君曰理國之本如何老君
 曰本在理身也未聞身理而國亂身亂而
 國理者夫理國者靜以修身全以養生則
 下不擾下不擾則人不怨爲理之本在於
 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勿奪之本在於
 省事省事之本在於節用節用之本在於
[003-020b]
 去就去就之本在於無爲夫天致其高地
 致其厚日月照星辰期陰陽和非有爲也
 正其道而物自然化也此乃絶矜尚棄華
 薄無爲不言之㫖也下經首章曰大丈夫
 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是也
 上經第二章曰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
 不言之教是也教者訓教於人可以垂訓
 於永乆也論語云子以四教詩序云教以
 化之是也易云聖人以神道設教言教者
 以教於人而世之衆教皆以有執有爲爲
[003-021a]
 本今老君此教以無爲不言爲化故爲衆
 教所尊理道所貴也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






[003-0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