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308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趙道一 (master)


[041-001a]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四十鱗八
 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
   薛季昌
薛季昌者河東人南嶽總勝集云/漢州綿竹人也家世皆以
官顯季昌自幼不好榮不茹葷衣常布素酷
好山水一日遊青城遂南如桃源後遇正一
先生司馬承禎於南嶽授三洞經籙研眞窮
妙勤乆不懈故高眞屢降異香妙樂時聞於
靜室中唐明皇召入禁掖延問道德乃談極
精微上喜恩寵優異尋即還山上命賦詩贈
[041-001b]
序曰練師志慕玄門栖心南嶽及登道録忽
然來辭願歸舊山以守虚白不違雅志且重
精修若遇至人神藥時來城闕也詩曰洞府
修眞客衡陽念舊居將成金闕要願奉玉清
書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虚猶宜傳秘訣來
往候仙輿季昌嘗撰道德玄樞以總頤眞妙
注九眞降聖觀復華盖舊隱修煉丹成一日
忽謂弟子曰祝融峰今夕有天眞之會予被
召當往遂凌虚而去不復返後建凌虚宫
   田虛應
[041-002a]
道士田虚應者字良逸齊國人爲性樸拙吐
露無忌諱隋文帝開皇中侍親於攸縣以喧
究遷南嶽躬耕於紫盖峰以盡子職凡五十
餘年母旣去世乃遊五峰放志自適唐高宗
龍朔中州牧田侯於嶽觀構降眞堂以居之
田千乘贊以粉壁所授上清大洞秘法自正
一先生傳薛季昌季昌傳虚應旣承道要涉
歷雲水爲友善者惟蔣含洪而已時吕渭楊
馮皆使湖南嘗就訪高論潭州旱祈之乆不
獲召虚應虚應髼髪弊衣至郡無言而雨自
[041-002b]
降又嘗乆雨不止郡守建壇于嶽觀亦默然
岸幘而坐洎升壇即霽憲宗元和中東入天
台不復出憲宗詔不起有歐陽平者道學亦
高嘗兄事之一夕夢三神人各持金爐自天
而降若有所召密謂人曰二先生不乆去矣
我必繼之未幾虚應果羽化蔣亦繼往門弟
子達者三人栖瑶馮惟良香林陳寡言方瀛
徐靈府
   馮惟良
道士馮惟良字雲翼相人也修道於衡嶽中
[041-003a]
宫與徐靈府陳寡言爲煙蘿友香火之外瑟
酒自娱乆之就降眞堂師田虚應授三洞祕
訣唐憲宗元和中東入天台會稽廉訪使元
稹聞其風而悦之常造請方外事桐栢觀自
正一先生完葺以來湮廢之乆惟良乃再締
構作上清閣降眞堂白雲亭翛閑院復正一
先生之迹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憲宗詔不
赴即華林谷創栖瑶隱居以止桃源金陵常
翛然獨往累月一歸忽一日命湯沐浴冠簡
降庭若有所對召須臾陞階遂化年九十傳
[041-003b]
授弟子僅百數唯應夷節葉藏質沈觀外他
無得其要
   陳寡言
道士陳寡言字大初越州暨陽人隱居於玉
霄峰號曰華林天台科法有闕遺者拾而補
之居常以琴酒爲貺每吟詠放清自任未嘗
加飾其山居詩曰醉卧茅堂不閉關覺來開
眼見青山松花落處宿猿在麋鹿群群林際
還又曰照水冰如鑑掃雪玉爲塵何須問今
古便是上皇人寡言雖補闕科教而不躬行
[041-004a]
惟傳度弟予有劉介者字處靜捨明經業即
婺州蘭谿事靈瑞觀主吴守素爲道士聞寡
言之名遂就華林請教奉几杖香火凡二十
年盡寡言之道寡言將尸解謂處靜曰當盛
我以布囊置石室中愼勿以木爲也享年六
十四處靜與葉藏質應夷節爲方外友乆之
將坐化以詩示其徒乃返眞其辭曰我本無
形暫有形偶來人世逐營營輪迴債負今還
了搔首索然歸上淸别有詩十篇今在天台
道元院
[041-004b]
   徐靈府
道士徐靈府號默希子錢塘天目山人通儒
學無意於名利居天台雲盖峰虎頭岩石室
中凡十餘年門人建草堂請居之弗往而後
自廬於石層上喬松脩竹森然在目有環池
方百餘步中多怪石若島嶼因名之曰方瀛
曰以修煉自樂於其間嘗爲詩曰寂寂凝神
太極初無心應物自雲輿性修自性非求得
欲識眞人秪是渠又曰學道全眞在此生迷
徒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無生理縱復生知
[041-005a]
何處生唐會昌初武宗詔浙東廉訪使以起
之辭不獲出見廉使獻言志詩曰野性歌三
樂皇恩出九重求傳紫宸命免下白雲峯多
愧書傳鶴深慚紙晝龍將何佐明主甘老在
岩松廉訪奏以衰槁免命由此絶粒乆之凝
寂而化享年八十二著玄鑑五篇注通玄眞
經十二篇及撰天台山記三洞要略門人得
其道惟左元澤
   劉元靖
道士劉元靖者武昌人師王道宗授正一籙
[041-005b]
未幾道宗將告寂所有均遺諸門人元靖惟
收圖書旣葬於東山晴夜有氣出墓中高數
丈元靖異之遂改葬及發棺但遺衣衾而已
始知其師得道元靖感悟泛洞庭游武陵復
入南嶽師田良逸因登魏夫人仙壇乃有卜
居意自壇尋峻峯而上六十五里南嶽總眞/集云十數
里見一石穴南向因闢以爲居引泉環流伐
木誅茅前構小閣棋局茶竈鑿石而成史君
韓曄遊此命其閣曰會仙常以百草芽爲糵
醖酒雖絶粒煉氣而一飲斗餘唐敬宗寳曆
[041-006a]
初詔入恩政殿問長生事曰無利無營少私
寡慾修身世世之㫖也上不悦而難作放令
歸山明州刺史唐伸妻病求符於元靖元靖
戒來使曰此符當示史君毋先於夫人使還
伸已殂夫人自愈武宗會昌中復召入禁中
上請授法籙問三盟歃血事對曰世之所重
者髪膚天子之尊止可飲丹以代之齋戒陞
壇授籙賜銀青光禄大夫崇玄館大學士號
廣成先生别築崇玄觀以居之乞還山詔許
宣宗大中五年冬十月有雲鶴屢降未幾去
[041-006b]
世聞天樂浮空及遷神日惟杖屨在弟子吕
志眞得其道兵部侍郎萬鄴文碑吏部員外
郎趙櫓爲傳盧璠作石室銘道士張堅白爲
内傳
   葉藏質
道士葉藏質字含象處州松陽人法善之裔
也初隸安和觀爲道士詣天台馮惟良授三
洞經籙於玉霄峯選勝創道齋號石門山居
其前有二峯聳峭對峙故曰石門日誦道德
度人二經晚年尤精符術請之者如織婺州
[041-007a]
牧爲邪物所撓詣請符至中路犯以穢忌失
之牧親造見案上有筒封檢甚固乃前之符
也因焚香置匣捧歸祟物遂絶由是獲驗之
家有所施不是已則少留之悉爲葺壇宇功
德之費牧乃表其賢唐懿宗優詔石門山居
爲玉霄觀忽命酒召其友應夷節同飲語及
生平事然後告以行日及期題於門曰鷄鳴
時去門人遂聞珠珮雜鼓樂聲于空中須臾
鷄唱視之已化矣年七十四
   應夷節
[041-007b]
應夷節字適中汝南人也唐明皇開元中高
士應凝之曾孫累世不仕窮道養性母何氏
夢流星入牖驚覺室有光因而孕焉旣生不
喜茹葷年七歲而性敏慧詣蘭谿靈瑞觀吴
尊師受老莊文列及周易十三歲與道士籍
持十戒而勤焚誦師友見之肅如也乆之遊
天台龍虎山受正一紫虚都功等籙而後復
受昇玄上淸迴車畢道及紫文素帶藉地騰
天符且上淸大法自陶隱居傳王遠知王傳
潘先生潘傳司馬練師司馬傳薛季昌薛傳
[041-008a]
田良逸田傳馮惟良馮傳夷節也師行之精
謹故動有神靈之默助與葉藏質劉處靜爲
林泉友唐武宗會昌中就天台桐栢觀之西
南别建凈壇以居觀察使李褒間來問道因
奏請院額因詔以道元爲名拾遺張穎撰記
而栖眞此地五十餘年吴越之人瞻風稽首
願侍巾几者莫知其數每入靜行道登壇閱
籙或爲人致福數有感應居常誦黄庭大洞
二經至於八道望雲三元受事迴風隱地攀
斗藏天之術尤勤行之時公卿以師名聞奏
[041-008b]
詔賜服號固辭嘗謂門弟子曰吾以維持教
法不能滅迹匿端雖道不違人而勤行方至
然玉京金闕泉曲酆都相去幾何唯心所召
爾等勉之昭宗乾寧中忽一日沐浴入靜凝
神如有所待至翌日昧爽解化春秋八十有
五是夕清香馥郁猿鳥悲鳴及遷神就窆但
空棺而已東陽羅隱爲贊
   左元澤
道士左元澤永嘉人也賦性耿介不俯仰於
時事方瀛徐靈府因卜居香林峰石室中去
[041-009a]
方瀛一里許晨夕省奉雖祁寒暑熱未始不
至靈府愍其勤恪遂授以秘要後陟玉霄峰
有人設黄籙齋元澤列纂以草屨登壇或詰
之曰三境尚擬去此何上堆也後歸松房絶
粒不語忽携一布囊貯木屩古鑑入山莫知
其所止或一月兩月即出訪其友應夷節談
論清虚外嘗言所居有一岩室左右有大竹
數十根前有池於曲渚中有碧芙蓉數十朵
又有文禽數十隻類鸂䳵游泳其間嘉其趣
因宿室中至夜有物環其身旣覺惟瞑目坐
[041-009b]
忘達旦方解去視其布褐惟聞涎腥是夕復
坐室中布網步以伺之果一物自池中出長
數丈兩曰光射人若蛟螭之狀俯岩呵喻徐
而蹙縮入池因戒曰後學輩無術謹勿栖岩
穴也温州青障觀有土地里人常以血食祀
之苟祀不至則爲祟元澤以杖笞神背三下
翌日有大狸死于庭背有杖痕者三里人復
夢神告曰託附吾者爲仙官笞死謹勿血食
祀我也元澤一日忽謂主觀者曰某將他適
請置湯沐復祝之掩盖日但請隨香氣而去
[041-010a]
盡處即止是夕有風雨雷電交作光中有兵
衛皆介甲將曉聞唱珍重聲往視之已化矣
遂龔香氣盡處如其言瘞之果得一自然石
壙不知其甲子嘗製眞一頌題於方瀛石壁
曰大道杳㝠不可致詰含太虚爲廣舍總萬
宇于眞一以道守眞眞亦非一言之以自然
任之以萬物胎根旣斷三界迥出九祖得度
三官息筆實賴無功之功其功妙而難匹
   呂志眞
吕志眞者不知何許人廣成先生劉元靖之
[041-010b]
弟子也内潔而外和似不能言者居石室中
十餘年其後每歲一至京師遊瀟湘訪諸門
人之家常荷二大瓢藥物服飾經籙道具皆
貯之喜以藥石救人入林谷則有虎豹隨之
人問其道則默然無所對出商山道中忽失
色不前人皆訝之且者前有剽掠者來果見
兵刃志眞謂賊曰此行者皆吾弟子毋得干
之其徒斂衽避路不復敢前又至一谷口曰
此有害人之物同行遂入林中以繩縶二虎
而出由是知志眞深得廣成之道嘗云先初
[041-011a]
居石室時所處甚隘一夕致醮忽山開數十
步其中平敞復有黑豹馴繞其側
   杜光庭
道士杜光庭字賔聖號東瀛子本處州人青/城
山記云京/兆杜陵人博極群書志趣超邁唐懿宗朝與
鄭雲叟賦萬言不中乃奮然入道事天台道
士應夷節常謂道法科教自漢天師暨陸脩
靜撰集以來歲月綿邈幾將廢墜遂考眞僞
條列始末故天下羽䙱永遠受其賜鄭畋薦
其文於朝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充麟德
[041-011b]
殿文章應制爲道門領袖當時推服皆曰學
海千尋辭林萬葉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
中和初從駕興元道游西縣適遇術士陳七
子名休復灑然異之披榛穴地聚瓢酒酌之
曰以此换子五藏爾先生知國難未靖上表
丐游成都喜青城山白雲溪氣象盤礴遂結
茅居之溪盖薛昌眞人飛昇之地也未幾駕
將復都詔光庭醮二十四位會王建霸蜀召
爲皇子師建謂曰昔漢有四皓不如吾一先
生足矣光庭不樂宮中薦許寂徐簡夫自代
[041-012a]
因老于成都相國徐光溥志學之年執弟子
禮事之光庭嘗謂曰予初學於上庠而國子
監書籍皆備先讀天文神仙之書次覽經史
子集一月之内分布定日而習之一日誦經
書二日覽子史三日學爲四日記故事五日
遊息凡五事每月各六日如此不五七年經
史備熟韋藹學士以兄之相國莊之文集請
爲序光庭曰相國富有文辭若集中不删落
小悼浮艶等詩不敢聞命建用張格乃唐相
濬之子其才術高於時而於故實未通治蜀
[041-012b]
初小大事每令咨禀盖光庭非止善辭藻而
已有經國之大才時有道士感庭秋謁之而
不遇一日忽謂門人曰青城方創眞宫工未
畢昨夢朝上帝以吾作岷峨主司恐不乆於
世門人皆霑襟及眞宫成時後唐莊宗長興
四年癸巳十一月光庭八十四歲一旦披法
服作禮辭天陞堂趺坐而化顔色温睟宛若
其生異香滿室乆之乃散光庭有一白犬目
之曰吠雲令以麻油塗足繪布裏之曰吾聞
油塗犬足可日行萬里逡巡吠雲亦號叫數
[041-013a]
聲而斃光庭嘗撰混元圖紀聖賦廣聖義歷
帝記暨歌詩雜文僅百餘卷行于世凡所著
述未嘗不以經濟爲意蜀檮杌云有文千餘/卷皆本無爲之㫖如
山居百韻詩及紀道德懷古今二/篇有一言至十五言頗有益於教化蜀主王
建初賜號廣德先生又欲優於名秩詢于故
事毛文錫獻言唐武德初祁平定爲金紫大
夫開元中尹愔居諫省於是以爲諫議大夫
封蔡國公進號廣成先生延之玉局化通正
初遷户部侍郎衍襲位尊爲傳眞天師特進
檢校太傅太子賔客兼崇文館大學士
[041-013b]
   閭丘方遠
閭丘方遠字大方舒州宿松人也幼而辯慧
年十六通經史學易於廬山陳元晤二十九
歲問大丹於香林左元澤元澤奇之謂方遠
曰子不聞老子云吾有大患爲吾有身盖身
從無爲而生有爲今却反本是曰無爲夫無
爲者言無即著空言有則成礙執有無即成
滯但於有無一致泯然無心則庶幾乎道且
釋氏以此爲禪宗顔子以此爲坐忘易云無
思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041-014a]
其歸一揆又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
其後是何物也子若默契神證又何求焉所
惜者子之才器高邁直可爲眞門之標表也
方遠稽首致謝而去復詣仙都山隱眞岩事
劉處靜學修眞出世之術三十四歲受法籙
於天台山玉霄宫葉藏質眞文秘訣盡蒙付
授而方遠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每
披卷必一覽之不遺於心常自言葛稚川陶
貞白吾之師友也銓太平經爲三十篇備盡
樞要其聲名愈播於江淮間唐昭宗景福二
[041-014b]
年錢塘彭城王錢鏐深慕方遠道德訪於餘
杭大滌洞築室宇以安之昭宗累徵之不起
方遠以天文推尋秦地將欲荆榛唐祚必當
革易侔之園綺不出山林竟不赴召乃降詔
褒異就頒命服俾耀玄風賜號妙有大師玄
同先生闡揚聖化啓發蒙昧眞靈事跡顯聞
吴楚由是從而學者無遠不至弟子二百餘
人會稽夏隱言譙國戴隱虞榮陽鄭隱瑶吴
郡陵隱周廣陵盛隱林武都章隱之皆傳道
要而陞堂奥者也廣平程紫霄應召於秦宫
[041-015a]
新安聶師道行教於吴國安定胡謙光魯國
孔宗魯十人皆受思眞煉神之妙㫖其餘遊
於聖迹藏於名山不復得而記矣天復二年
二月十四日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停午而
化顔色怡暢屈伸自遂異香芬馥三日不散
弟子以從俗葬舉以就棺但空衣而尸解矣
葬於大滌洞之傍白鹿山復有道俗於仙都
山及廬山累見之自言我捨大滌洞歸隱灊
山天柱源也
 道一曰左元澤答閭丘方遠之問善則
[041-015b]
 善矣然末云但於有無一致泯然無心則
 學者猶未知有無之辯也夫能識無中不
 無有中不有方契乎道方遠之所得度不
 止此也道德經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
 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户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
 以爲利無之以爲用此論無也又曰孔德
 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唯恍唯惚惚兮
 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又曰
[041-016a]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
 名字之曰道此論有也知此則親見左元
 澤亦必曰斯言盡之矣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四十






[041-0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