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308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趙道一 (master)


[013-001a]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十三河三
 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 
   安期生
安期生琅琊阜鄉人賣藥於東海邊時人皆
言千歲翁秦始皇東游請見與語三日三夜
始皇異之賜金璧度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
置去以赤玉舄一□爲報留書曰後千年求
我於蓬萊下始皇即遣使者徐市盧生等數
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輒逢風波而還立祠
阜鄉亭海邊數十處也漢郊祀志云安期生
[013-001b]
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顔師古
註云合謂道相合也混元實録云安期生後
以道授馬明生馬授陰長生陰授爾朱先生
又按史記云樂毅之族有樂臣公善修黃老
言其本師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
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
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
教於高密膠西爲曹相國師又曰惠帝元年
曹參相齊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
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蓋公
[013-002a]
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幣請之公爲言治道貴
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用其術故
相齊九年齊國安集仙傳云有王老者不知
其名與魯女生封君達爲友訪道遊名山於
東嶽之陽遇神仙乘白鹿與侍女十許人自
山中而下知是神人再拜以求延生之道神
仙曰子知有安期生乎即我是也子精誠動
天太上使我授汝度世之訣因謂乙曰仙道
不遠近取諸身無思無爲不吐不納眞一充
於内而長生飛昇矣勿使汝思慮營營勞爾
[013-002b]
之生也太上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眞道
矣言訖昇天而去又抱樸子云安期生龍眉
𩑺以修養服金液長生其止世間或延千歲
而後去爾
 臣道一曰秦始皇以窮奢極侈慘刻之君
 安足以語道安期生委金璧而去者所以
 示之廉曰後千年求我於蓬萊所以示之
 仙不可學矣乃欲强一時之力入海以求
 蓬萊其可得乎安期生非秘其道也秦始
 皇不可至於道也道德經曰天地不仁以
[013-003a]
 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秦
 始皇縱耳目之欲以勞動天下曾不休息
 與天地聖人之心相違亦甚矣舍道而求
 長生道外豈有仙也哉此安期生所以不
 容迹於海内而去之蓬萊也
   馬明生
馬明生一作/鳴生齊國臨淄人也本姓和字君實
一作賢/一作寳少爲縣吏捕賊爲賊所傷遇太眞夫
人適東嶽見而憫之當時殆死良乆忽見一
女子年可十六七服飾奇麗姿容絶世行步
[013-003b]
其傍問君實曰汝何傷血也君實以實對夫
人曰汝所傷乃重刃關於肺五臟泄漏血凝
絳府氣激腸外此將死之急也奈何君實知
是神人叩頭求哀乞賜救護夫人於肘後筒
中出藥一丸大如小豆即令服之登時而愈
血絶瘡合無復慘痛君實再拜跪曰家財不
足以謝不知何以奉報恩施惟當自展駑力
以報所受爾夫人曰汝必欲以謝我意亦可
嘉可見隨去否君實乃易名姓自號爲馬明
生隨夫人執役夫人入東嶽岱宗山峭壁石
[013-004a]
室之中上下懸絶重巖深隱去地千餘丈石
室中有金牀玉几珍物奇偉乃人迹所不能
至處也明生初但欲學金瘡方既見其神仙
來往乃知有不死之道朝夕供給灑掃不敢
懈倦夫人亦以鬼怪狼虎眩惑衆變試之明
生神清澄正略不恐懼又使明生他行别宿
因以好女於卧息之間調戲令接之明生心
堅志靜固無邪念夫人或行去十日五日還
或一月二十日輒見有仙人寳客乘龍駕鳳
往來或有拜謁者眞仙彌日盈坐客到輒令
[013-004b]
明生出外别室或立致精細厨食殽果非常
香酒奇漿不覺而至不可目名或呼明生坐
與之同飲食又聞空中有琴瑟之音歌聲宛
妙夫人亦時自彈琴瑟有一絃五音並奏高
玄響激聞於數里衆鳥皆爲集于岫室之間
徘徊飛翔驅之不去蓋天人之樂自然之妙
音也夫人棲止常與明生同石室中而異榻
爾幽寂之所都惟二人或行去亦不道所往
之處但見常有白龍來迎夫人即著雲光繡
袍乘白龍而去抱上專是明月珠綴著衣縫
[013-005a]
縫帶玉佩戴金華太玄之冠亦不見有從者
既還即龍自去不知所在石室玉牀之上有
紫錦被褥緋羅之帳中有服玩之物瑰金函
英玄黄羅列非世所有不能一一知其名也
有兩卷素書上題曰九天太上道經明生亦
竟不敢發舒視其文也惟供給灑掃守巖室
而已至於服玩亦不敢竊視之亦不敢有所
請問如此五年愈加勤肅輒不怠惰夫人歎
而謂之曰汝眞可教也必能得道者也以子
俗人而不淫不慢恭仰靈氣而莫之廢雖欲
[013-005b]
求長生不死亦焉有不得乎因以姓字本末
吿之曰我姓王名婉羅字勃遂事玄都太眞
有子爲三天太上府都官司直總糾天曹官
秩此人間卿佐也年少數委官遊逸虚廢事
任有司奏劾降生東嶽退眞王之編司鬼神
之師五百年一代其職因來視之勵其後使
修守政事以補其過我乆在人間今奉君王
命又被太上召不得復停念汝專謹故以相
語欲教汝長生之方延年之術而我所受服
以太和自然龍胎之體適可授三天眞人不
[013-006a]
可以教始學之者固非汝所得聞矣縱或聞
之亦必不能用以持身也有安期生曉金液
還丹之法其方秘要是九君太一之道白日
昇天者矣安期生明日來吾將以汝付囑之
焉相隨稍乆其術必傳明日安期生至乘駮
麟身著緋衣頭戴遠遊冠帶玉佩及虎頭鞶
囊視之可年二十許潔白嚴整從六七仙人
皆執節奉衛見夫人揖之甚謹稱下官須臾
設酒果厨膳飲宴半日許夫人語明生曰吾
不復得停汝隨此君去勿憂念也我亦時時
[013-006b]
當往視汝因以五言詩二篇贈之可以相存
明生流涕而辭擬隨安期生受九丹之道夫
人贈詩其一曰暫舍墉城内命駕岱山阿仰
盻太清闕雲樓鬱嵯峨虚中有眞人來往何
紛葩煉形保自然俯仰食太和朝朝九天王
夕館還西華流精可飛騰吐納養青牙至藥
非金石風生自然歌上下凌景霄羽衣何娑
婆五嶽非吾室玄都是我家下看榮競子篤
似蝸與蟆顧盻塵濁中憂患自相羅苟未悟
玄㫖安事於琢磨禍凑由道泄密慎楅臻多
[013-007a]
其二曰昔住崑崙宫共講天年延金液雖可
遐未若太和仙仰登㝠靈臺虚想詠靈人忽
遇槫桑王九老仙都眞駕驂紫虬輦靈顔亦
何鮮啓我尋長塗邀我自然津告以鴻飛術
授以玉胎篇瓊膏凝玄氣素女爲我陳俯挹
琳鳳腴仰上飄三天雲綱立爾步五嶽可暫
還玄都安足遠蓬萊山脚間傳受相親愛結
友爲天人替即游刑對禍必無愚賢秘則享
無傾泄則軀身顚明生受詩訖乃隨安期生
負笈西至女几北到圓丘南至秦廬潜及青
[013-007b]
城九嶷周遊天下二十年中勤苦備嘗安期
生乃曰子眞有仙骨專恭之甚吾所不及也
遂授以太清金液神丹方而吿之曰子若未
欲昇天但先服半劑得明生相别而去明生
乃入華陰山依方合金丹服之半劑得仙而
與俗人無異人莫識其非凡漢靈帝時惟太
傅胡廣知其有道嘗訪明生以國祚大期問
之明生初不對後亦吿焉無不驗者後人恠
其不老遂復餌金丹半劑白日昇天臨去著
詩三首以示將來時光和三年也其一曰太
[013-008a]
和何乆長人命將不永翕如朝露晞奄忽睡
覺醒生生世所悟傷生由莫靜我將尋眞人
澄神挹容景盤桓崑陵宫玄都可馳聘涓子
牽我遊太眞來見省朝朝王母前夕歸鍾岳
嶺仰採瓊瑶葩俯漱琳琅井千齡猶一刻萬
紀如電頃其二曰天地自有常人命最險毳
年若驚絃發時猶輕矢逝雖有灼灼姿玉爲
塵生穢林草無秋耀緑葉豈終歲惜彼繁茂
摧哀彼寒霜厲有存理必亡有興必有廢眞
君戲玄津與物無凝滯神冲紫霄内形棲山
[013-008b]
水際對虚忘有懷遊目託容裔風塵將何來
眞道故可大其三曰濁塗諒爲歎世樂豈足
預振褐掃塵遐飄飄獨遠舉寥寥巖嶽際蕭
蕭縱萬慮靈眞與我遊落景乘鴻御朝乘雲
輪來夕駕扶揺去嗷嘈天地中囂聲安得附
   陰長生
陰長生新野人漢和帝永元八年三月已丑
立皇后陰氏即長生之曾孫也少處富貴之
門而不好榮位潜居隱身專務道術末聞有
馬明生得度世法乃入諸名山求之到南陽
[013-009a]
太和山中得與相見乃執奴僕之役親運履
舄之勞明生不教以度世之道但旦夕與之
高談榮華當世之事治生園圃之業十有餘
年長生未嘗懈怠同時有共事明生者十二
人皆怨恚而去獨長生禮敬彌篤而明生數
因言語得失之際屢責駡之長生乃和顔悦
心奉謝不及如此積二十年後清閑之日明
生問其所欲長生跪曰惟乞生爾今以糞草
之身委質天匠不敢有所汲汲憚於遲速也
明生哀其語而告之曰子眞是能得道者也
[013-009b]
乃將長生入青城山煮黄土爲金以示之立
壇歃血即日以太清金液神丹授之欲别去
長生乃叩頭陳謝暫留仙駕拜辭曰弟子少
長豪樂希執卑遜克身勵己若臨水谷不能
弘道讚德宣暢妙味徒尸素壁立而耄及之
是以心存生契捨身尋眞天賜嘉會有幸遭
逢自執箒二十二年心力莫植常懼毁替筋
力弱薄微效靡騁恩養不酬夙夜感悅告以
更生頓受靈方是將灰之質蒙延續之年炎
林焦草惠膏澤之霑所謂絶氣與其蘇息瞽
[013-010a]
暗開其視聽感荷殊戴非陋詞所謝昔太歲
庚辰聞先生與南嶽眞人洪崖君雲成公瀛
洲仙女數人共坐論傳度當委絹之誓教授
有交帶之盟應祭九老仙都九炁丈人諸君
禱祠受之大藥必行下祭而受爲之不成弟
子預在典室嘗偆惟側亦具聞諸仙起末得
道之言說昔授丹節度矣先生今日見諭不
復陳此或非先生所授之不盡將恐示弟子
困窮矣明生慰諭之曰非有不盡汝性耽玄
味專炁而和靈官出鑒以相察矣不復煩委
[013-010b]
俗人之信耳於是長生入武當山石室中合
丹先服半劑不即昇天而大作黄金數萬斤
以布施天下窮乏不問識與不識周行天下
不與妻息相隨舉門皆壽後與委之入忠州
平都山修煉服丹白日昇天臨去著書九篇
言上古仙者多矣不可具記而論但漢興以
來高士得仙四十五人迨千爲六矣二十八
人是尸解去餘者白日昇天焉又自作序云
惟漢延光元年新野山之北受仙若神丹要
訣道成去世副藏名山如有得者列爲眞人
[013-011a]
行乎去來可爲俗間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
氣導引俛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小道不能
永度於世以至天仙子欲聞道此是要言積
學所致不爲有神上士爲之勉力加勤下愚
大笑以爲不然能知神丹乆視長存於是以
黄素及金簡寫丹經三通各藏於嵩華及緩
山縑書一通付弟子世世當有所復有四言
詩三章遺世詩云維予之先佐命唐虞爰逮
漢世紫文重紓予獨好道而爲匹夫高尚素
志不事王侯貪生得生亦又何求超迹蒼霄
[013-011b]
乘飛駕浮青要乘翼與我爲仇入火不灼蹈
水不濡逍遥太極何慮何憂遊戲仙都顧愍
羣愚年命之逝如彼川流奄忽未幾泥土爲
儔馳走索死不肯暫休予之聖師體道之眞
昇騰變化松喬爲鄰惟予同學十有二人寒暑
求道歷二十年中多怠惰志行不堅痛乎諸
子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必歸賢身投幽壤
何時可還嗟爾將來勤加精研勿爲流俗富
貴所牽神丹一成昇彼九天壽同三光何但
億千維予垂髮少好道德棄家隨師東西南
[013-012a]
北委放五經避世自適二十餘年名山之側
寒不遑衣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奉
事聖師承顔悅色面垢足胝乃見哀識遂傳
要訣恩深不測妻子延年咸享無極黄白已
成財貨千億役使鬼神玉女侍側予得度世
神丹之力今平都山景德/觀刻碑傳世晋丹陽葛洪曰嘗
聞諺言有云不夜行則不知道上有夜行人
今不得仙者安知天下山林間密自有學道
得仙者邪陰君已服神藥雖未昇天然方嚴
厲同聲相應便自與仙人相尋求聞見故知
[013-012b]
此近世諸仙人之數爾而俗人謂爲不然己
所不聞則謂之無有不亦悲哉夫草澤閑士
以隱逸得志經籍自娱不耀文彩不揚名聲
不修求友不營文達猶且不能識之又况仙
人亦何急令朝菌之徒知其所云爲哉
 道一曰陰長生艱難事師不得其道而
 不倦誠之至矣非常人之所可及也故同
 時事馬明生者十有二人皆怨恚而去獨
 長生禮敬彌篤而卒得其道焉道德經曰
 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
[013-013a]
 而不敢爲長生之謂也
   魏伯陽
魏伯陽吴人也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不肯
仕宦閑居養性時人莫知其所從來謂之治
民養身而已入山作神丹將三弟子知兩弟
子心不盡誠丹成而誡之曰金丹雖成當先
試之飼於白犬大能飛者人可服之若犬死
者即不可服也伯陽入山時將一白犬自隨
又丹轉數未足和合未至自有毒丹毒丹服
之皆暫死伯陽故便以毒丹與白犬食之犬
[013-013b]
即死伯陽乃復問諸弟子曰作丹恐不成今
成而與犬食犬又死恐是未得神明之意服
之恐復如犬爲之奈何弟子曰先生當服之
否伯陽曰吾背違世路委家入山不得仙道
吾亦恥歸死之與生吾當服之耳伯陽便服
丹丹入口即死弟子相顧謂曰所以作丹者
欲求長生耳而服之即死當奈此何惟一弟
子曰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得無有意邪又
服之入口復死餘二弟子乃相謂曰作丹求
長生耳今服丹即死當用此何爲若不服此
[013-014a]
自可得數十年在世間活也遂不服乃共出
山欲爲伯陽及死弟子求棺木殯具二人去
後伯陽即起將所服丹内弟子及白犬口中
須臾皆起將服丹弟子姓虞及白犬而去逢
入山伐薪人作手書與鄉里人寄謝二弟子
弟子見書始大懊惱伯陽作參同契五相類
凡二卷其說似解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
作丹之意一云東漢魏伯陽會稽上虞人也
世襲簪裾惟公不仕修眞潜默養志虚無每
視軒裳如糠秕焉不知師授誰氏得古人龍
[013-014b]
虎經盡獲妙㫖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又
云未盡纖微復作補塞遺脱一篇繼演丹經
之奥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隱顯異文公撰參
同契者謂修丹與造化同途故託易象而論
之今行於世後來解註者數家惟眞一子彭
曉所解最正丹成仙去書幸流傳
 道一曰道德經曰道者萬物之奧善人
 之寳魏伯陽善人也不私其寳而與天下
 共之善之至也蓋自廣成子發三丹九鼎
 之秘以明至道歷五帝有夏之世雖神仙
[013-015a]
 服胳傳授間聞於人丹道之玄幾絶響逮
 至殷周太上復化身降生世間斯道再揚
 至前漢諸仙微寓歌詩斯道猶未大闡至
 伯陽假易道作參同契至道之微盡之爲
 法於天下可傳於無窮善人之寳其泄矣
 此其教隆於漢晋盛於隋唐以迄于今豈
 非伯陽之功乎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十三
[013-0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