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master)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八十八  明 程敏政 撰
  行實遺逸/
   故宋逸民草亭先生程公徳萃/
               程文淵
自古介行之士或遭世變或不合於時必晦迹山林隱
於巖穴富貴不以動其心寧没齒而不怨嗚呼世降罕
聞其人若吾草亭先生其庶幾乎先生生宋之季居楚
[093-1b]
郢之墟再世雄於貲家蓄巨艘往來貿遷嵗靡虚曠產
業綿亘儲積盈溢先生視之泊如一不介意惟悼世澤
之微折節為學從師取友不遠千里與宗人徽菴先生
若庸同游雙峯饒先生之門經史百氏洞徹微奥識趣
超邁師友稱焉獨於科舉之學未嘗經於心口曰是義
與利之辨爾間侍父避兵泛舟漢陽父没逆旅喪葬盡
禮從兄來居洪徽菴適長臨汝書院先生負笈往訪之
益相切磋慨然以斯道自任期於力行以造乎極未幾
[093-2a]
炎祚告終兄子擁旌旄盱上先生乃挾仲子退居臨川
長安鄉之池頭距城不百里樂其山水明秀峯岫環翠
搆數椽以居父子日率僮奴畊鑿灌溉穫採以自給暇
則幅巾杖履與田夫野叟雜坐隴畝互相問答登臨翺
翔觴詠自適或談時事笑而不應士子來學謝以無聞
諸侯交辟辭病不起剪茅作亭於室之右偃息估畢逺
近式其儀範咸稱草亭先生自號宋室逸民為詩文多
不留藁逍遥林下夀七十餘以終嗚呼若先生者其古
[093-2b]
人之徒歟豈没世而名不稱者邪先生之長子來承大
宗世稱雪樓先生者也寵命雖不加於先生而先生隱
徳益光大矣爵禄云乎哉先生諱徳萃系出新安忠壯
公之裔前代迭有顯人祖宥興自新安休寧遷於郢之
京山父子明卒於沔葬於鄂配嚴氏有賢行克相先生
終著令名次子文渙讀書博聞行敦古誼自號愚莊至
元大徳中再仕而歸不俯仰於時雪樓嘗曰吾弟愚莊
真愚也年七十五卒孫男六人曽孫若干人悉書於譜
[093-3a]
先生既卒子孫奉柩返葬呉城後遷池頭所居之後士
友表曰雪樓生父之墓云從孫承務郎衡州路衡陽縣
尹兼勸農事文淵拜述按建昌之程自宣慰飛卿當宋/季以城附元由是父子兄弟悉
擁節旄至雪樓文憲公復大振之遂赫然為一時之望/先生獨當其時退居池頭自號宋室遺民視富貴若將
凂焉高風峻節邈不可及而傳宋史者乃不列之篤行/隱逸中使與兩龔淵明為伍非大闕歟考先生實與徽
菴同事雙峯得考亭之學而益修明之其/所立卓然如此故表而出之以諗觀者云
   知縣權州宣㕘畢公祈鳯/墓誌銘
               方 回
[093-3b]
梧山先生畢公諱祈鳳字景韶以大徳四年庚子十一
月十五日卒以宋嘉定十七年甲申閏八月五日生享
年七十有七宋孝廟重武舉上三人及前名率數年可
得邊郡公入武學閲禮齋即升内舎咸淳元年乙丑省
試第五人廷試亦第五賜紫袍金帶象笏進士及第授
承節郎建康府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司幹辨公事循修
武郎公精通經學年十七亞鄉薦偶用七書游右庠寳
祐四年丙辰也公之先唐末自永州徙歙州歙縣再徙
[093-4a]
休寧千秋鄉碧溪族益大以姓名村三遷藤溪曽祖徳
妣巴氏祖璘迪功郎妣楊氏父夢和學者稱晉齋先生
舊臨安府學免解進士妣徐氏封孺人晉齋經賦兼通
尤精春秋左氏當擢高第不幸卒年四十六在公入學
十年前而迪功夀八十五見公得雋橋門迪功知名當
世郡太守縣令下車必字而問畢良之士大夫鄉父老
兒童走卒無不知有畢良之隂行善事勇為義舉掩疵
揚美曲成後進平兩造兩劑之競代束矢鉤金至粥田
[093-4b]
弗吝用是鍾秀於公公初仕見知沿江制置使馬公光
祖入其幕兼建康府學訓導欲厚其禄俾攝令溧陽固
辭兩任六考制置使呉公革亦見知外射知澧州石門
縣實榮登之八稔京湖四川宣撫大使朱公禩孫熟公
才名屬幕客章公應子招公兼宣㕘權辰州俟至聞奏
為真公以親老一再辭亥子之間李銓戌吾州虎哮狼
噬公潛調柔銷其暴民艱食賴公無饑李銓納土北覲
未還其部曲李世達挾其子為變潰入閩草竊乘間屠
[093-5a]
燬黟歙世宦高貲禍慘甚公鎮以靜獨休寧無患婺源
汪公元龍起知州事偕總管趙公謙挽公一出至欲攜
具叩門公皆謝之慈闈早寡多病公夜必燃香告天願
減算夀母侍藥次欲酒毉難之公恍惚若見神人誦詩
有何惜一杯之句急進酒病立愈夀至九十有三而公
年近從心茹哀幾毁列像事之每祭必慟公早師兩科
杜公禾嘗肄業顔山佛廬嗜書如飴晚喜陶淵明詩教
子及孫惟責之讀書而不責之仕諸公貴人屢請不許
[093-5b]
子元老與回筆硯交諸孫能詩時與回書論詩法取友
待士良謹塾客陳君櫟十年不易一日出集英殿命服
周視之尋衣一新道服呼諸孫夾侍出揖客而入若訣
别者明日稍怯寒食少減夜半丑時語諸孫曰吾去矣
恬然而逝子一人即元老在杭聞訃徒跣奔喪回寄詩
哭公謂與回同生丁亥乃進士官年今讀前進士鄉達
曹公涇所為行狀乃知公長回三嵗元老已得曹公狀
似不必回贅為誌銘然不敢固却公夫人汪氏長公三
[093-6a]
年今八十一賢淑康健女一人嫁將仕郎平江路長洲
縣主簿汪次焱孫男五人昭祖𢎞祖正祖從祖夀祖曽
孫女二人將以今大徳五年四月四日癸酉遵治命葬
於其里綺灘之源銘曰
相種將種世常有聞不如書種源源高門家世奥學詩
禮典墳集英甲科佐彼虎賁作縣守郡視如浮雲師表
於家一子五孫既皆能詩又各能文何必萬金以肥後

[093-6b]
   孫上舎元京/傳      朱 同
孫上舎嵩字元京埜山人貌怪竒趣尚幽潔以薦入太
學宋亡歸隱海寧山中自號良山示不復仕杜門賦詠
凄斷淪絶以寄其没世無涯之悲時婺源有制幹許月
卿先生者亦宋進士宋亡歸隱製齊衰服之以居月卿
婿江凱及婺源人汪炎昶皆絶意當世俱從嵩遊其詩
悲壯激烈讀者可知其為人方回得嵩詩歎曰持此以
見朱文公可無愧矣嵩弟巖字次臯亦以詩名
[093-7a]
   滕星崖塛/傳       汪幼鳯
滕星崖名塛字仲塞質貌清古性度高逺不事產業財
有贏餘即以濟窮困為文不蹈襲古人自成一家草書
有晉人風度常命兄子舜夫求文丞相遺墨舜夫得所
書過金陵驛詩以歸塛日懸於堂焚香拜泣又過西湖
拜岳將軍墓賦詩以伸其鬱有相對含悲石翁仲老衰
無淚落秋風之句其忠義葢天性也黄文憲公溍誌李
君與廉云聞滕先生塛㑹朱陸之學而得其同與廉率
[093-7b]
朋徒徃就講學其見重如此及卒王茂伯為文祭之略
云才高明而不自有氣剛大而不自屈片言隻字散在
斯世殆家藏而人誦之在先生則土苴耳
   學賔菊存鄭公天麟/墓誌銘 陳宜孫
公諱天麟字德甫自號菊存志隠也昔周宣王母弟友
封於鄭子孫氏以國至漢髙密有鄭公鄉通德門史冊
尚之摭吾郡英濟王傳王少育舅鄭家則歙有鄭自隋
唐始而長齡有鄭自友山始公曽大父拱辰曰此兒與
[093-8a]
吾同命之曰同公頎然魁碩事親以孝聞平居履正葆
醇恂恂然里閈有寛厚長者風不特同友山翁而已凡
掞藻含章皆自洽博貫穿百氏出人曰此同鄭廣文也
凡剖疑論事所諏定如契龜好客過門翔棲浹日無倦
容人曰此同鄭當時也凡勸隄防精禱祀序長幼有儀
賑貧乏有廩人曰此同鄭次公也嵗乙亥人訹兵戎農
釋耒耜民色若菜公匍匐救助遐邇畢粟以故人無揺
心徳之者萬喙郡侯寺丞王公積翁以其事聞累授職
[093-8b]
本路鈐階至武節謝曰吾安用此㑹本道提刑察使竹
庵鄂通先生希魯初行部淬勉多士於耆俊尤重予時
分教鄉校亟奉命禮公作賓公曰乃吾志矣益屏藂務
覧名勝義方之外與騷人課以詩有小藁曰梅竹拾遺
方將繼處士於松庭尋子真於谷口俄嬰寒疾以果熟
辭木自遣翛然而逝時年六十有七公以丁丑十二月
四日生以癸未四月二十七日沒以已丑正月五日卜
竁葢歙縣中鵠鄉醴泉里頴源也公娶汪氏男孟孫世
[093-9a]
儒藉益大其家聲嘗踵書學預一選充永盈庫官娶汪
氏女三人次男可孫娶鮑氏三男岳出繼孫男二人𢎞
紹暨孫女五人其孤以其先人之善予也願銘焉予思
芹泮舊逰歎菊存一生劬學而奮藝場屋僅三亞鄉書
器其才而不柄於用其所安者天也銘曰
醴泉之里澤泓渟兮同穎之源實茀芬兮巖窔嵕夷龍
連蜷兮松蒼菊晚䰟&KR3222迡兮是惟徳甫之宅孔成孔安
裕來昆兮
[093-9b]
   鮑魯齋雲龍/傳      洪焱祖
鮑雲龍字景翔歙縣人幼嗜書至忘寢食義有未解即
家塞窓户靜坐黙思比長博通經史易學尤精母病革
夜半陟西山層顛焚香祝天願以身代母病尋愈從師
閔俊甫試郡庠踰年積分格當陞職雲龍乞以讓其師
郡博士嘉之遂同陞焉鄉試中亞選偕同里鄭芭待試
國庠將入棘闈鄭疾卒雲龍不就試傾貲䕶芭喪以歸
聞者義之次舉乃領鄉薦已酉省試不利因絶意科場
[093-10a]
居鄉教授生徒潛心理學有天原發微若干巻行世又
有大月令筮草研幾未傳方虚谷天原發微序大江之/南紫陽山之北黄山之下有
隱君子魯齋鮑公精於易學無書不觀妙年冠計偕選/年七十一長回一嵗與回兄弟交終其身客於同里廣
西道儒學副提舉敬齋鄭公之家交友相得資之著書/其書曰天原發微五巻二十五篇天果有原乎曰有所
謂形而上之道也漢儒曰道之大原出於天如此則是/先有天而後有道原本也宜當曰道者天之原而天之
形象氣數萬物道之末也器也公之書首太極隂陽未/生先有此道故孔子曰太極隂陽既生道在隂陽既有
天地道在天地既有萬物道在萬物故朱子曰一物各/具一太極次二曰動靜次三曰靜動人皆知對待流行
之動靜而不知天與聖人主靜實為動之君動靜自元/起靜動自貞起故也後二篇明造化之鬼神非老釋之
[093-10b]
鬼神述造化之變化及學問之變化皆有功斯道徃聖/先賢前作後述搜𤣥獵㝠㕘以已見天原之微備矣是
書也往復難問將十年敬齋梓其書行世回宿諾魯齋/以序文序文成以今年十一月十七日日南至而魯齋
前十日以疾不起家僅有一孫嗚呼痛哉牖下尚有一/巻未刻敬齋為竟其事回聞之輒増書魯齋生謝本末
併就書敬齋樂善尚義之美能盡師友之義而回所書/亦庶乎不負兄弟之義云魯齋名雲龍字景翔敬齋名
昭祖字孔明與回皆古歙州歙縣人元貞二年/丙申十二月十五日已酉里友弟方回萬里序
   肯堂程公心宇/墓誌銘   曹 涇
論文於科舉之時匪野則腐論人於世變之後匪庸則
猾其以清文得雋以吉人擅譽兹非所謂深林之蘭而
[093-11a]
嵗寒之松栢矣乎予於肯堂程公有感矣公天孕不凡
落筆成文自然清雅嵗乙卯戊午伯叔父連貢公與學
聖公同生已亥者也有遺賢之歎謾曰輸君一籌遂踵
得之亦復奚憾遲之遲僅一入亞選又以陟屺之戚不
成試太學命之不猶如此自是應舉之冗折而從俗經
畬之世惟柔惟順副以儉勤公纂承之滋𢎞益謹丙子
之夏冦稔於鄉再剽掠無懟焉戊寅而後科差特繁公
費百出無靳焉採金之初自歙入昇踰七百里力疾而
[093-11b]
往竣事乃回艱辛何可殫述則亦怡然順之迨甲申始
有幹蠱之子入癸巳始畢尚平之債奄至甲辰撫漆園
子無生之感稍以吟篇遣懷舊與親知往來賡倡至是
成帙每曰世味熟矣吟自在詩以是學堯夫可也庚戍
春晚始患痢入夏寖劇延醫禱神邈不見效猶欣然奮
筆為諸孫治姻書甚謹至六月二十九日晨起呼子孫
至前曰吾今日脉絶矣申初據床東向而坐須臾而化
公於死生際了達如此得年七十有二生之年已亥八
[093-12a]
月十六日也公襟懷粹夷與物無競於仲氏定宇友于
篤至其生也不諉以事極拊存之其殁也攜扶誨導其
子孫至於有立無幾微徳色也平生喜談地理宅後踡
園母夫人之葬既諧僉論於經畬公卜兆凡三不惜重
費卒用閔口築屋買田以具祠事贍守人既備也又勇
捐龍富已地以遷大父母塘坑之葬崇孝急義族黨夸
之辛丑嵗得地頴源隸歙縣二十九都於至大已酉十
二月庚申以潘夫人竝遂合兆庚戍十一月十一日也
[093-12b]
築屋買田亦如閔口其地又巧與五世祖三山府君墓
為一山之隔樂哉斯丘祖考其安之矣謹按率溪之族
派自黄墩遷於冶山念二府君始遷者也三世為郡司
馬諱詢四世為公之祖諱勵勵生經畬公諱一麟公父
也母夫人柯氏公諱心宇字天懷自號肯堂娶潘氏生
以甲寅五月二十四日殁以甲辰八月二十二日男三
人渴忠相孫男十人眉夀椿夀榆夀山夀箕夀趙夀延
夀仁夀嵩夀昶夀銘曰
[093-13a]
不偶於時公也有文不悖於時公亦有聞展也此墳其
蟄璵璠是有餘芬有子有孫按心宇五世祖敦臨在宋/以殷碩行實重其鄉而族
益繁有祠在栢山寺子孫本其功而不忘也敦臨四世/孫夢闕嘗遵伊川先生之説立宗㑹𢎞齋序之而又銘
心宇之墓葢曹程世族𢎞齋鉅儒館於程氏最久也國/朝正統中敦臨九世孫玩道和等倡立忠壯行祠以展
宗㑹之禮𢎞治初十世孫鼐又合族人修復栢山故祠/以重始遷之祀兩祠祭規悉用家禮參以時制而鼐之
子曽編訂刻梓以傳葢敬宗睦族之舉在諸程中多稱/率口而其講授淵源亦有所自云𢎞治壬子仲秋一日
曉起因閲率溪程氏世澤編題心/宇誌後如此路郭族人敏政書
   李隱君森/墓誌銘     掲徯斯
[093-13b]
新安李宗奕以元統元年十月之望合葬其考妣於婺
源之北泰紫橋之東至元二年宗奕至京師以書謁予
銘其墓辭甚高而意甚悲也屬予未暇明年春乃按其
鄉先生胡公炳文所為狀序而銘之君初諱辰祖後易
名森字森高其先世有諱徳鸞者始遷婺源之嚴田里
是為唐徳宗七世孫曽大父諱玘宋紹定間嘗貢於鄉
大父諱洪父諱霆發世以明經聞君事親孝事長弟喪
祭賔客必盡禮遇下有常喜怒不妄施同居七百指無
[093-14a]
違言與族子弟言必及其祖父艱難之狀而申以讀書
為善之勸有善稱之有過訓之有慶弔必先焉國家治
田賦濫或勸分之他户寧受之不忍為火起其隣惟號
泣求保先祠環祠皆火而祠獨不及乃徙居市市人夜
風暑於門喧雜嘲笑見君皆肅然起意不便之又徙故
宅之西近其母之墓居之蓋厚徳君子也以延祐五年
十有二月十九日卒年四十一配俞氏諱辛字柔新其
在室有巨室求婚輒不樂年三十四始歸李氏慈儉貞
[093-14b]
懿不尚珠玉華采服勤敬養謹身節用化行一家宗族
稱其孝娣姪服其訓臧獲懷其惠夫婦相敬如賔其父
母家在城北朝夕望禱祈二親之夀及居其喪哀毁如
在室夫子既殁反築故宅以居教二子宗奕宗慶皆為
士故於俞氏為孝女於李氏為賢婦天厯二年秋九月
九日以疾卒年五十九時宗奕試藝錢唐還及門而母
方屬纊竟不得一語而訣此宗奕終天之痛無涯之悲
也胡先生曰易家人之彖稱嚴君象稱交相愛李君夫
[093-15a]
婦有焉夫以李君得修齊之道俞氏有内助之美宜能
交相愛也李君早殁俞氏能教其二子以世其家非嚴
而能之乎可謂知言矣銘曰
有唐諸孫有燁其文宅朱子之鄉為盛族徳門夫義婦
順貽於後昆百世其敦
   處士鮑公椿/行狀     鄭 忠
公諱椿字夀夫歙之永豐鄉人也曽祖諱禕童祖諱子
儀世以貲雄不樂仕迨宋末朝廷括富家以充軍實家
[093-15b]
減於初父諱璨從學魯齋鮑先生見義勇為年十八九
時聞宋靖康主和事心不平之恒以胡忠簡張忠獻為
山斗宋鼎既移自放于山水間絶口不談世務郡中名
士若許山屋汪古逸滕星厓江雪矼里人鄭貞白呉古
梅咸推為後進第一人邑宰鄭君安累薦之誓不仕公
母亦出雙橋鄭氏公生九年而母亡鞠於祖母潘三年
而潘亡繼母向杲呉氏也居七年而父疾作公奉湯藥
日夕不離側及卒葬祭一遵禮度事繼母惟恐或缺母
[093-16a]
慈子孝人不知為前子後母也居家勤儉而厚於賔客
自奉麤糲樂施貧先業恐弗克負荷宗族恐不克敦睦
終身忍讓有犯不校娶寒山方氏有兩子曰怡曰逺師
未娶而亡妻亦繼卒五年三喪不堪其憂而公益力於
善不輟有女不輕許配聞雙橋鄭勝徳賢贅於家公安
其養嘗泣語之曰吾祖兄弟十五房子宏景定中任無
為軍教授子發子寵再世而絶子文子大子夀子震子
衡子龍子麟子麒一世而絶惟吾祖子儀伯祖子肅兩
[093-16b]
房爾今吾兩子又亡何天禍吾族之慘邪子肅傳五世
有孫十四人矣非擇賢而繼其何以振吾先業遂以絃
姪之次子鎮傑篪姪之次子朋笈姪之次子神保鼎繼
怡後由是三孫日侍公側樂甚不數年而旱荒繼作紅
巾倡亂祖孫避兵瀕死者十七八年國朝龍興天下一
而公七十矣步歸田園倡興水利告戒宗族守法奉公
故村落之中無一人身犯徒配號為良民公之力也先
是公卜地於平園山葬妻方氏虚椁於左洪武九年丙
[093-17a]
辰七月十三日無疾而卒去所生大徳丁酉十月廿九
日春秋八十擇以明年某月某日畢其𦵏事勝徳與鎮
傑踵門請予狀其行予其婿之族子雖不及拜公而聞
其徳善熟矣用敢摭述如右以為求銘之張本云洪武
十年嵗在丁巳十二月朔里人鄭忠狀鮑屯鮑氏族譜/序予家自遷沙
溪始祖球三世祖闔五世祖元珍咸娶鮑屯鮑氏去今/七世嵗訪死弔禮不墜先君令君與君玉鮑先生尤善
國初先君尹歙薦君玉為教諭予從魯齋鮑先生遊君/玉與其弟已先在門下予以父執事之彼以世戚稱予
為叔一無所挾一日先師語君玉兄弟曰故老相傳鮑/屯棠越并予豐口同自郡西門奈何厄於五季世系無
[093-17b]
傳焉君玉得其言旁詢博訪由叔牙為齊桓公相功成/九合業著一匡食邑於鮑世為齊大夫鮑牽攄忠齊靈
公而刖其足鮑牧見逐於悼公子孫散居於齊齊即古/青州永嘉遷江南再遷於新安郡之西門隋廢郡為州
治於黟繼遷於郡西十五里牌大業中始以十五里牌/為墓即今簾前墓再遷今居以姓名地曰鮑屯蓋屯即
聚也村亦聚也加邑為邨如云鮑村也其祖自安國始/以下二十餘世墳墓生卒悉為條註本圖之下用心密
矣而或無所考據者寧缺之慎矣哉譜成請予序之予/家十一世生卒葬娶尚或有缺況倍世者乎嘗見郡中
大家程必祖忠壯汪必祖越國方必祖鑑湖呉必祖少/微疑其太泛今直序鮑屯一枝疑其太拘因質於先師
曰與其泛也寧拘嗚呼拘豈中道哉顧人力量如交一鄉/一國天下之善士茍親親弗能及五服泛何益於事哉詳
而味之即盈科後進拘豈徒拘哉於是述父師之意以/為序夫又何辭延祐五年丙辰長至日里人鄭千齡序
[093-18a]
   南山處士戴君杞/墓誌銘  貢 奎
士之卓然有志於成立者多出於憂患之餘有以見理
之故其所行遂足以稱世茍能是豈待爵禄之貴然後
以為榮哉君諱杞子字南山姓戴氏其世有可攷者始
居亳之譙國後徙袁之宜春至南唐保大間銀青光禄
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監察御史上柱國諱安遷徽之休
寧邑由山鄉遂為休寧人於君為十四世祖曽祖諱一
得建康府録事㕘軍祖諱杼江東提舉司幹官考諱登
[093-18b]
庸妣呉氏君年二十而卒生以至元甲申卒以大徳癸
卯葬於鄉之遐富源娶金氏卒之後三十有五日生子
曰蘭金氏邑士桐岡公諱鳳之女為徽世家歸戴氏二
年而寡年二十有一抱其孤越三年舅姑相繼卒一室
嬛然桐岡公挈其母子以來保抱鞠育稍長延名師教
之經紀其家政無不至十三年而公卒諸舅氏撫愛猶
已子金氏茹苦自厲盡出奩具買田於戴氏非旦夕謀
蘭年十八歸故居克自樹立事叔父盡敬一日舅氏手
[093-19a]
君詩一編示之蘭得詩泣拜起哽咽不能讀泣不已請
其師陳君櫟曰先人葬久未得銘先生狀其事乞銘當
世以託榮焉孤也忍言之其可哀也夫君生而頴悟年
十二能詩文事父母以孝極力奉甘㫖父晚嵗多疾君
嘗藥於内幹蠱於外曲順其意嘗言二親未六十某方
幾冠或者返哺之日尚長也其言豈謂止此乎孫男二
人虎兕武康縣主簿程願學君之鄉人也以泰定丙寅
春受其孤狀請銘於予予交金氏昆季陳君又予所取
[093-19b]
鄉進士義不得辭予聞杜祁公生於父卒之後朱文公
學資外家其所成皆若是蘭能知所本以思榮其親庶
幾有志者歟若夫爵禄之貴其來未量乃為之銘銘曰
碩果之義其中則全求本而木探源而泉吁嗟戴君綴
祀復延後有昌者盍倣其先我銘諸幽以俟表阡
   青可墓表        陳 櫟
葬書非惟無益於人乃深貽禍於人葬書非惟不靈於
人亦未嘗靈於已郭景純以後之人迷於其説何其重
[093-20a]
不幸也景純忠於晉朝為王敦所殺然初焉曷不逆善
其祖父之葬地而庇子孫免斫頭之禍乎自卜葬地後
竟淪殁於大江心自謀如此何靈於人使葬書果可信
也葬師紛紛曽無興其家者不過栖栖人門以禍福怵
人誘人肆為欺誑而已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昔之賢者謂死不害於人擇不食之地而葬焉蓋欲擇
無用不毛之地以不妨人之耕植未始欲擇吉地為後
人富貴利達計也愚人惑於葬師見某家富貴某家宦
[093-20b]
達必推其先某地出之此地遂有名於時名之以某美
形盛之久必衰其衰也子孫挾此地以售於人貪者捐
重資圖之圖之未得訟而廢者何限幸而得之奉以葬
焉此有名之地遂如傳舎更代寄宿不保其家之久而
不衰也衰則子孫又以售於人而後之寄宿者又來居
於斯矣然後知不食之地果為朽骨之永宅而有名之
地不保其不為貴勢所奪也葬有中道如楊王孫之祼
𦵏固非矣過之者埋金自殉標所有以示盜或記之籍
[093-21a]
以示子孫又過為計以防之子孫貧而自發者不少為
盜所發者尤多發之必鬻之未有不敗者敗者賣者必
受禍夫始買者亦或遭誣厚葬之不特為身禍其貽禍
於人若此反不如祼葬之不及者為無禍也昔之帝王
厚葬莫如秦皇過於牢固極矣始不免項籍之發末不
免求羊之焚薄葬莫如五季周太祖懲唐十八陵之無
不發掘也遂紙衣瓦器以𦵏孰為自全乎泥𦵏書以求
福而不觀子孫之衰微而賣之以取禍與厚𦵏以自取
[093-21b]
發掘之禍者其為愚蔽一也蘇文忠公詩有曰是處青
山可埋骨達哉言乎吾女兄適古墩呉氏其舅執敬公
慕義好古君子也姊婿諱惟深字子靜與先姊同生於
淳祐已酉三子長曰昌先卒次乳名冕定名彬不惟無
力可圖風水亦雅不信風水葬其父母兄於所居之後
山既扳當世先生君子各為誌銘復諉母舅表其墓其
家世之詳履行之懿誌銘具矣今惟紀生殁𦵏之嵗月
昌生於咸淳壬申殁於至大辛亥享年四十嵗子靜没
[093-22a]
於延祐甲寅享年六十有六嵗泰定乙丑六月𦵏父子
同穴先姊没於泰定丙寅享年七十有八嵗昌以是年
八月謝世墓塚相去一二尺許皆坐申向寅將取坡詩
青可二字扁小亭於旁先取溪濵白石砌其塚擇石之
梢大而勻者成青可二字於其上焉若稽古先賢之不
信風水者夥矣章章者前有司馬文正公次有澹菴胡
公繼有誠齋楊公胡楊二公之言比之司馬公尤為深
切著明楊公之説見於答朱侍講書答羅必先省幹書
[093-22b]
與春雨亭記閲其文集可知不假詳述愚尤於胡公之
言有感焉胡公乞斬秦檜逺貶海外其配没於家公書
祝羅甥尚志令與子詠同擇𦵏地只於水北一帶家山
取其土厚水深足矣世人未有不死死未有不𦵏何患
無地九經十七史老舅皆涉獵並不説富貴由𦵏地俗
儒不讀書不見古人議論溺於隂陽家説背孔孟之學
戒之慎之若不從吾言勿踐吾門勿受吾教澹菴之於
羅甥戒其泥風水尚恐其信風水不免危言痛鍼砭之
[093-23a]
豈如予之呉甥能自不信風水與予之定見脗合無間
不待戒諭之費辭豈不加於澹菴之羅甥一等乎遂喜
而為之書第前之云云高見遠識者寧幾人見而怒之
者必多矣其慎無泛出之也哉
   秋江黄君一清/墓誌銘   黄 溍
君姓黄氏諱一清字清夫徽之休寧人初李韓公以中
書平章政事知貢舉溍用門生禮拜公里第君在焉別
去二十有五年而君之子晉踵門泣且言君已没持黄
[093-23b]
竹巡檢程君之狀以銘為請按狀君曽大父拱大父振
逺竝能施惠其里中見謂長者父元珪蚤卒母呉氏守
節自誓内事舅姑外資諸子使為學君亦痛自飭勵期
無愧於古人年逾四十始游京師久之無所知名洎李
公以舊學相仁宗賢才彚進而君以母老不忍去母告
之曰汝父夙有志四方而今已矣汝其忘之乎君乃幡
然復入京師謁李公君古貌長身鬚髯如㦸寛衣高冠
容止簡率又作呉語左右多目笑之公望見大驚異即
[093-24a]
下執其手延之上座時公門下皆名人顯士而君以布
衣居其間恒與公亢禮坐客莫出其右隱然名動京師
君以秋江自號而李公自號秋谷遺君詩有君釣秋江
月我耕秋谷雲逃名君笑我伴食我慚君之句朝野傳
誦滿口内翰趙文敏公既冩以為圖且謂不宜使清時
有遺才力薦之當路諸公以君深於易通隂陽家言欲
用為杭州教授君笑曰吾以布衣締交相國榮孰大焉
持此足以復吾親矣竟辭歸築山房摘李公詩語為扁
[093-24b]
名以見志公欣然遣以錢助之宣徽王公奉使江東過
君山房因圖其隠居十景以去其為當世所重如此君
嘗以母病籲天願減已年益母夀夜夢人語之曰有老
嫗来當得藥明日果有老嫗来授以㗖蜜法而無從得
蜜君往乞諸旁近村民家還遇虎君駭曰我死不足惜
如母何虎熟視逡巡而去集賢大學士陳公言是家母
為節婦子為孝子宜旌表以風四方事下有司署其家
及里門皆曰節孝國朝徽人得旌表者自君母子始其
[093-25a]
後君有母之喪走京師乞銘於閣學虞公以葬張蔡公
時當國問士於韓公式以君對且要與俱詣公恨相見
之晚即欲擢寘館閣君以𦵏母辭公知不可奪則為詩
以送之終喪復至京師遍謝前為銘及哀挽者趙魯公
在中書素善君卒欲用之集賢亦舉君為儒學提舉君
歎曰吾親在且不仕今尚須禄仕邪遂去入玉蓮山中
構精舎將老焉故人完顔君守贛奉幣馬迎致郡齋居
嵗餘俄思歸艤舟未發適值始生之日飲而歡抵暮疾
[093-25b]
作旦起奄然而逝至元三年八月九日也享年七十有
五贛守為具衣衾買棺以歛而二子從行者奉柩以還
卜某年某月某日葬藍田山之原娶張氏前十三年卒
子男五人曰俊淮安屯田副提舉亦已卒曰晉有家學
今為徽州教授曰紹為仲氏一鶚後曰勝曰芳女二人
長適行金玉總管府知事汪洪次適俞榮孫男五人女
三人君性疎曠好客不厭處鄉鄰有恩不喜言人短而
常推禍福成敗之幾開人為善其在京師所主皆朝廷
[093-26a]
重臣每有所諮訪未嘗出一語人所薦士亦不以為已
徳累朝元老臺閣名公至於卑官下僚新進之士無不
與之交其死也無不悲之溍竊觀昔人去就之際出者
或未能無累於物處者或專務使影響昧昧不聞於人
此二者皆過也若夫進不狥人退不絶物如君者葢鮮
矣而溍安足以知之姑摭狀所述為之銘以紓其嗣人
之哀思云爾銘曰
士之懷才難得者時逢時之来患莫已知亦既有時又
[093-26b]
有知已胡有不為而止於此處非吾介出非吾通自信
不疑卒蹈厥中發揚在上其藏在下銘以昭之用慰来

   張隱君桂/墓誌銘     掲徯斯
宋南渡時有婺源張珏先生天下之孝友人也嘗有鄰
人無故醉罵於門其異母弟怒逐去之是夕鄰人死明
日有司捕弟急母號泣不食曰必殺吾子張珏先生慮
母之傷也以身代弟就逮韓蘄王聞之辟幕府而去其
[093-27a]
籍後人名其所居曰昭義坊朱文公所稱四君子之一
也其後百數十年有隱君子焉名桂字南榮自昭義徙
居東溪之濵好讀書鼓琴善生產力作數應進士舉不
中曰進士猶博爾博之勝負何足為多少遂棄不為事重
親以孝聞尤善事繼母如事其母涿郡盧摰按察江東
南康燕公楠參政江浙皆折節下之每欲論薦以母老
辭行省辟杭教官亦不赴唯日與賔客坐蘭坡之上援
琴而歌音泠泠裴回於蒼松翠竹之間倚牆而聽者不
[093-27b]
知有人世也遇棃棗橘柚之屬熟則就樹取以啖客客
或笑而自取雖多曽無恡情有軍帥者思欲一見君使
數至君不得已而往見之及門帥方瘧作聞君至急延
入卧室語良久為忘其瘧明日瘧復作延入曰願一聞
蓬萊妙音君為一鼔作飛僊珮環之音再鼓為秋風亭
臯之曲帥醒然作而謝曰吾病去矣自是瘧不復作大
徳十一年正月朔夢行曠野中見一道士危坐石上意
必異人也前揖而問曰吾夀幾何道士曰汝夀七十逆
[093-28a]
數一十一覺而曰後六年吾其死乎蓋是嵗君年六十
一皇慶二年十月君果卒某年月日葬於丹陽鄉深坑
之原其外弟王儀邑之賢士也數欲狀君行弗忍也既
狀而死儀之友王壎致君之子之意求予銘乃次序其
事而為之銘銘曰
惟南榮氏士之球琳曽大父黙大父繼歆父曰應發世
表儒林配江子燾徳盛家肥程梧汪璉二女攸歸子復
有子伯曰文在武仲季斌三鳳噦噦亦有朱洪實為孫
[093-28b]
婿琴在人亡寧不興喟伯牙絶絃傷無鍾期伯牙死矣
期在何為右掲文安公為此銘時文適自鄉里入京在/坐公問先生何如文為具道平生徳望之美
公欣然明日藁成至正壬午之春三月也後十有五年/文奉詔来江南㑹先生之孫文在之子呉于錢唐泣告
曰不幸鄉里被兵先人没先曽祖墓碣亦毁無存者矣/猶幸記憶其詞乞書之將重刻諸石文哀其志如其口
授而書之按此誌文安公但據狀而作而狀之作則在/至治壬戌之嵗呉葢未生也呉才行俱美能世其家至
正已亥春三月/日同邑程文識
   蔣市監宗元/傳      程 文
蔣宗元字善卿徽歙縣人唐歙州通判莘之裔也父世
[093-29a]
選蚤卒事母至孝魁梧木強有志氣從兄熹甫入京師
懋遷為業時年尚少心計顓敏能辨物精麤相時利便
賤入貴輒出中機㑹往往大獲雖老於市者莫能與之
校然執義慷慨好施予貧負逋者不深責市人非理相
干小者讓大者抗正色直言無所回互而中心懇惻忠
厚不訐人之短不報人之怨與諸昆弟族人同財無纖
毫私以是益見信重諸公貴人多折節與交若前戸部
尚書廉公亮今尚書丁敬可故河南㕘政焦孝先淮南
[093-29b]
㕘政趙伯器今司農少卿賈得新刑部劉仲素諸有名
士皆其知已也兄熹甫從子淮卿已得官去諸公引宗
元使仕不可㑹京師嵗大祲宗元發粟以賑餓者朝廷
嘉之強畀之官宗元曰吾厭世人皆欲做好官不守廉
節即官我願得一下職衆所不欲者以自試乃授羊市
監宗元欣然就職羣少年賈胡宿蠧以宗元南人卑之
蠭起為姦利宗元縳其渠詣戸部戸部直宗元械渠狥
諸市杖而遣之令宗元曰凡若是者其執以來郡少年
[093-30a]
大駭歛迹不敢窺羊市潜伺宗元所為皆公無私相告
曰是監不可犯也竟三年無陸梁者代滿之日市民商
旅以頂戴斗焚香而拜於門者相屬父老歎曰自有市
監未嘗見也遷泰州務使以隱疾不赴至正中家居京
師日與故人長者相過從彈碁飲酒為驩無復仕進之
意矣又築立本堂於江南故居黄山之下將以歸老焉
翰林侍講學士揭文安公為文以記之朝之士大夫播
之詠歌四方傳誦宗元次於諸族人親戚為長顧左右
[093-30b]
皆其從子孫行受約束嚴憚莫敢自縱治貨殖率以宗
元為師嵗時燕集宗元必至坐上坐長幼更起奉觴跪
拜為夀盡歡極醉乃罷然以疾故閉門卧不多出子一
人初蔣氏大族多富家宗元獨孤貧小屋數間茅茨母
子幾無以為生夜鄰舎火宗元度不能自救決鄰舎牖
出其二女子火大熾房屋皆焚燬四圍竹木盡焦而宗
元之居獨無害若有鬼神遮䕶然鄉人驚異以為宗元
事母孝故得天之佑後必昌達果如其言
[093-31a]
程生曰善卿在諸蔣中最後出而卒居其上觀其所成
立天性孝義豈繇學力哉不卑小官以能自見一時名
卿大夫士亦自以為不可及世言新安地勢絶高俯視
杭宣池饒諸郡有崇山深泉峭清多竒士秦漢間數稱
列仙梁程忠壯唐汪越公皆死為神至今血食宋朱氏
道學冐天下國朝汪良臣號鐵面御史布衣鄭玉隱師
山今天子備𤣥纁遣使聘之下此者磊落不可勝數豈
非風氣所都邪
[093-31b]
   許處士汻/墓誌銘     揭徯斯
至順元年予以奎章閣授經郎與修皇朝經世大典新
安程文實為史屬嘗言所親許氏有賢子出後於汪汪
氏育之有恩教之有道許氏子亦事之有禮父慈子孝
一不知父汪子許也及汪氏父母死汪氏之族立其同
姓子為後許氏子曰立同姓禮也吾其歸奉許祠乎乃
歸許汪氏寸田尺宅無所幸遂以字取汪之右許之左
合而名之曰汻而字元思既奉許祠又别祠汪氏父母
[093-32a]
以報之徳且以許出睢陽太守逺復建睢陽祠嵗立春
率五世以下子孫敬祭以始遷之祖配仍割田以奉祀
事予與歐陽少監𤣥陳助教旅皆為文以述其事後十
年予以集賢直學士家居程君以黄竹巡檢秩滿馳數
百里㑹予里中問許元思何如則程君之行政以為許
請銘故相對於邑乃發書讀之許新安婺源人也故盛
徳之後宋紹興時其高祖琳嘗活饑民萬餘衆朝廷旌
之曰長者長者生贈朝奉郎大寧與魏文靖公為友朝
[093-32b]
奉生日卿月卿皆擢進士第月卿初授濠州司戸辟吕
文煥幕以剛直忤吕吕欲殺之不得而殺其僕遂不復
仕晚乃起為江西運幹以文章氣節聞天下有百官箴
行世日卿揚州六合尉六合生允芳娶程氏皆以徳行
儀於鄉是生元思元思之學宗伯祖而敦重守法度元
思之行本長者而力所及無不為延祐賓興賢能乃大
治毛鄭及朱子之説以繼先業有司舉進士試則以經
未明行未修謝不敢出七年而仁宗崩遂輟其學葢傷
[093-33a]
之也既不取進士乃大築室長者故基中為晉德堂以
繩祖武左為琴碁軒以復五世祖之舊蓋朱文公内弟
程允夫所為作記者右為經學齋以諸葛武侯自厲日
危坐其中諸家政雖妻子不敢關説人莫知其意然自
元思之歸許也子弟有終身之師賔客有忘歸之館隣
里鄉黨無餒死之民無不舉之喪無後時之婚嫁陸無
危道水無病涉人之戴之若父兄然後至元五年八月
十有五日竟以疾卒年五十五自元思之喪也人皆曰
[093-33b]
君子死必有可法吾於是觀焉自元思之喪也夫人雖
哀痛不夜哭子延夀延年面黒骨立行若思坐若遺哭
泣無時孫師範嗣文蒙正禮降父一等而哀戚亦如之
人皆曰君葢能以身教者矣嗚呼元思庶幾有始終哉
有季子一人曰延齡早卒女一人嫁張榮祖孫女二其
𦵏也以至正二年十一月十有六日兆在沈村之原銘

惟許受氏泰嶽之後循源之流有堂必構睢陽之忠長
[093-34a]
者之惠運幹之節元思之義前既本之後復濬之惟其
訓之是以順之我思元思蹈徳執禮匪伊人只曷伊懐

   見山居士程君峴/墓誌銘  管 瑾
至正甲午仲夏之五日休寧程君和卿觴客於所居之
見山樓距君始生不一旬甚樂後五日君以疾卒衆為
之駭惜弔哭甚哀君之子思齊奉其塾師金伯明先生
所為狀泣拜請銘予不佞司教休寧所往還若君葢不
[093-34b]
數人而君已矣義惡可辭邪按狀君諱峴和卿其字也
所居曰陪郭故休寧縣尉諱隆之孫永盈庫副使諱忠
甫之子方乳而孤母汪孺人以節自勵躬教育之然君
亦闓爽秀發知自立以副母志稍長從學趙可齋先生
及叔祖提舉孟敷讀書史務究知㫖趣為文亦純雅不
事雕飾嘗一上秋試弗利遂棄去不復學曰亢宗豈在
禄仕哉日具滫瀡率妻孥以奉母母安其養事兄仁卿
如父每事必咨而行怡怡之風盭者愧服縣尉公當國
[093-35a]
初嘗傾貲以解屠縣之禍家以中否而副使君早世君
竭力經營十餘年家道載興凡田之被敓與先墓之見
侵者悉追復之乃置祭田合族人建亭始祖墓下題曰
永思具條約定儀則為久計朱允升先生實記其成君
以本宗出梁將軍忠壯公後且與伊川先生南渡子孫
通譜互繼而譜未之續也㑹宗人歙西教授傅巖閔川
宣使槃齋及㑹里孝隱翁天經汊口處士可大參考訂
定為程氏世譜三十巻又約為程譜提要二十篇其末
[093-35b]
論治家之道本奢儉以為興衰由婦言而生和競諄諄
懇切讀者傾竦君為人喜交游敦信義呉興唐君棣金
陵楊君翮為令簿率禮君或以疑政相委君每辭不應
於所居作樓甚壯麗題曰見山日與名流吟眺其上自
號見山居士而人亦以是稱之其中扃清曠内行醇謹
真無愧古所謂遺逸之士者歟君生至元庚寅仲夏之
十四日享年六十有五配戴氏先卒繼呉氏皆有賢行
子男三曰思齊曰思誠曰思禮孫男八曰光曰文曰高
[093-36a]
曰勝曰章曰同曰龍曰安君墓在縣二十五都西源金
石塘銘曰
早孤而振厥家為肖子終隱而善厥鄉為吉士孰豢以
傾孰顯弗齒君蓄孔多尚利其嗣
 
 
 
 
[093-36b]
 
 
 
 
 
 
 
 新安文獻志巻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