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master)


[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二十五  明 程敏政 撰
  題跋
   書所編李文公集篇目後  趙 汸
李文公集十有八巻凡百有四篇江浙行省叅政趙郡
蘇公所藏本某旣從公傳冩復總其篇目如上始汸見
歐陽公論文每稱韓李其讀幽懷賦恨不得與之同時
上下其議論而老泉蘇公亦謂李文其味黯然以深其
[027-1b]
光油然以幽自是每欲求其集觀之不可得所得者文
苑英華中數篇而巳旣又見豫章黃公謂皇祖實録文
如女有正色又子朱子論復性書雖病滅情之旨出於
釋氏而亦善其有如此思慮益以不覩全集為憾至是
迺請於公而得之甚慰也公名翺字習之中進士第元
和間為史舘修撰䟽言旣以武功定海内當革敝事復
髙祖太宗舊制用文德興太平不然恐大功之後逸欲
易生因條上政本六事憲宗不能用後遷禮部郎中面
[027-2a]
折宰相李逢吉過失移病去雅好推轂賢士韓文公嘗
有書與之云於賢者汲汲惟公與不材爾其復書以為
韓公雖好士惟甚有文章兼附已者無所愛惜或不能
然則不肯薦拔與已不同又嘗以書責裴晉公居相位
道不行忍耻内愧不能引退其於師友及知己厚者骨
鯁無諱忌如此則視逢吉輩何所憚而唐史乃言由不
得顯仕怫鬱無所發面斥逢吉旣斥之又自懼而去其
言牴牾非事實甚明昔人謂韓公於學莫如文章於德
[027-2b]
莫如好直而習之文行庶幾似焉則以韓謚名而韓李
並稱可無愧矣叅政公將刻梓以廣其傳於學者故汸
竊著其為人大略且非排史氏之妄以明歐陽公為知
言云
   跋東坡尺牘後      趙 汸
宋禮部尚書贈太師東坡蘇公忠義貫日月名聲塞宇
宙蓋千載一人也妙齡登髙科思以文學經濟如賈太
傅陸宣公中歳偃蹇不偶留心佛乘交友禪伯如白樂
[027-3a]
天柳子厚晚節播遷嶺海遂欲隂學長年超然遐舉如
安期生梅子眞此公平生學術三變見於手筆書䟽者
具有本末也若夫文章妙天下特其餘事傳周易尚書
解論語亦博洽之餘爾要非志氣所存然公嘗有曰膠
西多古君子使蓋公眞往來其間軾何足以見之與答
陸子厚書所論黃黃髙人之意適同噫内聖外王之道
不明而豪傑之士不能忘情於方外者如此然則世人
所求於公者殆其粃糠土苴耳至正己丑秋過倪氏黟
[027-3b]
川寓居敬書此于其所觀東坡尺牘後
   題羅鄂州小集目錄後   趙 汸
右鄉先逹宋朝奉郎權發遣鄂州軍州事羅公文五巻
權通判鄂州軍州事臨江劉公清之所編次公與劉公
同官于鄂公旣卒官劉公因以是編刻寘郡齋於公平
生所著不能十一故題曰小集其藏于家者餘五十巻
不幸一再傳而中絶遂俱亡矣惟新安志爾雅翼二書
吾郡嘗刻諸梓此小集者郡人亦嘗再刻之故家有其
[027-4a]
書兵火後板本旣弗存三書皆不易得矣汸避地還藏
書多㪚失求小集於友人又得鄉先生陳公櫟所傳本
而正其疑繆顧二家本皆前缺篇目乃為錄如上宋南
渡後士大夫經術政理無媿東都惟文辭若與世俱降
者雖能言之士參立角出各名一家髙文大冊照耀先
後而慶厯元祐之風軌邈不可追矣公之為學自三代
制作名物帝王經世之迹古今治忽之變下逮草木蟲
魚之隠賾博考精思靡不淹貫起歐陽王曾氏上接漢
[027-4b]
秦求其合作而斟酌劑量之故其為文質厚中正而節
度謹嚴本人情該物理關世敎而未有無所為而為者
使天假之年恢廓光大見諸設施議論風㫖自本朝而
達天下則韓歐諸子所以彌綸昭代者赫然復見於當
時夫豈至於㪚落僅存如今所傳而已然則劉公旣深
哀之而朱子每見其文輙推讓之比聞其即世而嘆惜
之者其不以斯歟公早歳嘗以䕃授京官矣考滿歸即
請祠旣第進士得縣矣復請祠越五載乃起倅贑州旣
[027-5a]
滿歸又七年乃得郡其於進退取舍之際如此志之所
存何可量也而天固嗇之則當世君子所以重為公惜
者豈惟以其文哉雖然公之於文則有道矣公嘗論儒
者之學去己之私以盡其所受之分以施於上下親踈
之際前聖有作大經大法皆具今之學者亦求合於彼
而已其有不合者積思以通之汰去浮游㪚越之念而
日就親切忽不自知其合矣嗚呼昔之以文名家者蓋
未及此也以公學於古人而反求諸己者類得其要如
[027-5b]
此於文辭其有不合乎讀公之文者試以此言思之公
諱願字端良號存齋劉公字子澄後鄂州卒一百八十
一年甲午歳十一月日南至趙汸書
   跋謝翺冬青樹後引    趙 汸
予為兒童時嘗見文字一篇記楊璉眞伽發宋諸陵將
建塔錢塘舊大内越中有義士夜募諸少年别求遺骸
盡易其所暴露者後雖取去與牛馬骨雜瘞塔中悉非
眞龍所蛻矣其義士與作傳人皆不著名氏自馬相而
[027-6a]
下題其後者十數公亦隠其名所叙述却甚詳且言是
夕事幾覺有踰垣折足者然予後遊錢塘問於父老乃
無人能言其事或云是塔凡三經雷震最後乃焚其金
裹浮圖尖之若瓠壷者使皆無名氏遺骸何以能動天
如此予無以應之張孟堅所注謝臯羽為唐珏玉濳作
冬青樹引蓋是暗記此事向所聞義士者豈即珏邪然
注中或言是王修竹又何人也此大奇事非季布劇孟
之徒不能辨數十年間豈無族人子孫能言其事者乎
[027-6b]
孟兼更博訪好事君子儻得其實宜詳注謝詩以傳儻
能一過越中訪問南山陲求得植冬青故處封域而表
掲之且記其事於郡乘又一大奇事也毋徒曰疑以傳
疑而巳
   書春秋附録後      金居敬
春秋趙氏集傳十五卷屬辭十五巻左氏傳補注十巻
師說三巻皆居敬所校定始資中黄先生以六經復古
之說設敎九江嘗謂近代大儒繼出而後朱子四書之
[027-7a]
敎大行然周易春秋二經實夫子手筆聖人精神心術
所存必盡得其不傳之旨然後孔門之敎乃備每患二
經學者各以才識所及求之茍非其人雖問弗答其所
告語亦皆引而不發姑使自思是以及門之士鮮能信
從領㑹者而當世君子亦莫克知之唯臨川吳文正公
獨敬異焉趙先生始就外傳受四書即多疑問師答以
初學毋過求意殊不釋夜歸别室取朱子大全集語類
等書讀之如是者數年覺所疑漸解慨然有負笈四方
[027-7b]
之意乃往九江見黄先生禀學焉盡得其所舉六經疑
義千餘條以歸所輯春秋師說蓋始於此嘗往淳安質
諸敎授夏公夏公殊不謂然乃為言其先君子安正先
生為學本末甚悉久之先生復念黄先生髙年平生精
力所到一旦不傳可惜也復如九江黄公乃授以學春
秋之要居二歳請受易得口授六十四卦卦辭大義後
夏公敎授洪都先生再往見焉夏公問易象春秋書法
如何先生以所聞對夏公猶以枉用心力為戒特出其
[027-8a]
夏氏先天易書曰此羲易一大象也又曰吾先人遺書
當悉付子矣先生敬起謝之然於二經舊說訪求考索
未嘗少後也遂如臨川見學士雍郡虞公公與黄先生
有世契一見首問黄公起居先生間日為言黄先生著
書大意與夏公所以不然者時江西憲私試請題虞公
即擬策問江右先賢名節文章經學及朱陸二氏立敎
所以異同先生識其意即其對卒言劉侍讀有功聖經
及舉朱子去短集長之說虞公大善之授舘於家以所
[027-8b]
藏書資其玩索袁公誠夫吳文正公髙第弟子也集其
師說為四書日録義多與朱子異求先生校正其書先
生悉擿其新意極論得失為說數萬言袁公多所更定
至論春秋則確守師說不變先生亦以所得未完非口
舌可辨自是絶不與人談嘗以為春秋名家數十求其
論筆削有據依無出陳氏右者遂合杜氏考之悉悟傳
注得失之由而後筆削義例觸類貫通縱横錯綜各有
條理此左氏傳補注所由作也旣歸故山始集諸家說
[027-9a]
有合於經者為春秋傳又恐學者梏於舊聞因陋就簡
於交互之義未能遽悉乃離經析義分為八類辨而釋
之名曰春秋屬辭蓋集傳以明聖人經世之志屬辭乃
詳著筆削之權二書相為表裏而春秋本㫖煥然復明
然後知六經失傳之旨未嘗不可更通黄先生有志而
未就者庶可以無憾惜乎書成而黄先生與諸公皆謝
世久矣雖然習舊主常雖賢者不能自免黄先生力排
衆說創為復古之論使人思而得之其見卓矣使非先
[027-9b]
生早有立志公聽並觀濳思黙識自任不回則亦豈能
卒就其業也哉當先生避地古朗山時居敬與妻姪倪
尚誼實從山在星溪上游髙寒深阻人跡幾絶故雖疾
病隠約而覃思之功日益超詣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
因得竊聞纂述之意與先難後獲之由乃備述其說于
末簡庶有志是經者毋忽焉其夏氏先天易說先生嘗
以質諸虞公虞公復以得於前輩者授之於是遂契先
天内外之旨而後天上下經卦序未易知也嘗得廬陵
[027-10a]
蕭漢中氏易說以八卦分體論上下經所由分與序卦
之意如示指掌然上無徵於羲皇成卦之序下無考於
三聖彖象之辭則猶有未然者及春秋本旨旣明乃悟
文王據羲皇之圖以為後天卦序采夏商之易以成一
代之經蓋與孔子因魯史作春秋無異然後知黄先生
所謂周易春秋經旨廢失之由有相似者蓋如此故以
思古吟等篇及行狀附于師說之後庶幾方來學者有
所感發云爾
[027-10b]
   書先子臨晦菴夫子書尊德性齋銘後贈曹子
   純           朱 同
右考亭朱夫子為程允夫書齋銘一紙先子所臨𤣥黓
困敦之冬予友曹子純解館告歸因以是貽之而書其
所以然于左嗚呼此吾晦菴之精義而先子之手筆也
予奚敢輕以畀人哉先子以斯道授人蓋不為不多而
禀姿英敏超邁頴悟者亦不少矣晚歳始遇子純貌質
而言訥内明而外晦人視之魯者也至其隆師親友之
[027-11a]
誠好學踐履之篤則有非他人所能及者是以先子甚
喜得人於暮年而亦甚期其厎于成也業未卒道未傳
而先子已捐館矣僕雖不敏奚可不推原過庭遺訓為
子純正告乎列聖傳心宣尼集厥大成三千之徒參以
魯傳子思中庸之書原乎曾子其曰尊德性致廣大極
髙明者存心之要而道問學盡精微道中庸者致知力
行之事也濂洛之學至吾考亭而集厥大成捜尋䟽剔
㑹元統宗幾無餘藴然其知知仁行勇強之說與夫知
[027-11b]
及仁守期月之守顏子服膺者不能脗合諸如此類雖
矯時弊而於經文本旨不無遺憾焉此陸氏之論所以
不能同歸而先子每為之長太息也此扁此銘發明藴
奥啟廸後人者尚復奚加使子靜復生亦當斂衽先子
所以臨摹傳久之意夫豈徒以筆墨畦徑之故而僕以
是授子純者亦豈以為常情瓊琚之報也哉
   跋李忠定公遺墨     唐文鳳
右故宋相李忠定公畣李提刑帳緑亭詩而其後裔今
[027-12a]
承事郎知吳縣事曰煥者之所藏也潢飾成巻請某言
識之弗敢以無文為解因詩之所及䟽而歸焉其云昔
我列中著識君自南方蓋公自政和間由進士累官起
居郎兼國史編修宣和初言水災責監沙縣税則時論
可知矣靖康初除右丞親征行營使責授保靜軍節度
副使髙宗即位首召為相時北兵南牧在廷之臣爭為
割地請和之說公獨不然以必守中原必還二聖為計
而髙宗畏懦恇怯正不勝邪由是讒間蠭起公在位甫
[027-12b]
七十五日罷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洞霄宫再謫鄂州居
住移澧州論責單州團練副使移萬安軍次瓊州放還
自便此帳緑亭所由作邪其云蒼官儼成列青史立欲
僵則公雖託興松竹而媮安非所志故開新帳緑克嫓
舊藂香又不以貴賤得䘮貳其心亦可知矣方其宴安
之時在常人之情孰不私便其身圖而公乃有立國歎
邾小仰關畏秦強之言於戲愛君憂國之心公蓋不忍
忘於一飯使思陵能用其言則中原必復二帝必還不
[027-13a]
共戴天之讐必報夫豈使大業偏安於海陬而為茍活
之計哉誦公之詩求公之心忠義猶凛凛不待讀樂毅
書賈誼策而後掩巻太息也其稱提刑院判者宋制諸
路提㸃刑獄公事以朝臣充而六院有判皆得轉對故
例為察官之選即詩而觀則其人才故非泛泛者卒章
翺翔將壇之意所以擬之亦所以自慨之也且公之書
别見鳳墅續法帖中為世所稱重而此幅體勢剛方韻
度深穩如檜柏崢嶸氣凌霜雪公之心畫於是乎著至
[027-13b]
若公之始末具信史固不待贅然公殁不數年國勢日
蹙以至社屋而此紙獨存於三百年後筆墨如新不失
為李氏故物豈非天相忠良而有以詒其後人乎則凡
後之閲是巻者又當感奮思慕為臣盡忠為子盡孝砥
礪名節以不忝前人毋徒視為寳玩而已也
   跋唐人臨鍾繇戎路帖   唐文鳳
魏鍾元常以能書擅名當世專備於七體而尤善行押
其眞楷瀟㪚飄逸若宣示諸帖皆二王所祖今觀戎路
[027-14a]
帖蓋元常在軍報㨗而書其用筆意氣雄豪凌厲有奬
率三軍之志齊郡張士行謂有一段鐵馬金戈氣亦可
謂善言者矣趙魏公謂眞唐人所鉤臨無疑巻中題名
若鄭明德陸友仁諸先輩皆先君子白雲先生友也洪
武己卯春予有薦舉之命來京得衡山賀彥昭同選赴
任又同舟累日出示此巻故跋而歸之俛仰古今不覺
三歎
   跋山水畫        唐文鳳
[027-14b]
自史皇作畫創制立法下逮秦漢間淳樸未㪚古質尚
存唐以下則人文日滋新巧雜出所謂上古之畫迹簡
而意澹中古之畫細宻而精㣲也至唐王潑墨輩出掃
去筆墨町畦乃發新意隨賦形迹略加㸃染不待經營
而神㑹天然自成一家矣宋李唐得其不傳之妙為馬
逺父子師及逺又出新意極簡澹之趣號馬半邊今此
幅得李唐法世人以肉眼觀之則無足取也若以道眼
觀之則形不足而意有餘矣贑庠廣文王濳齋俾予鍳
[027-15a]
定故書是說以歸之
   跋羅尚書手帖      方 勉
右南宋尚書羅公汝楫手帖一幅逺孫以中示子求跋
予以公所書國事證之史冊知其為紹興十二年帖於
今垂三百載矣嗚呼非孝思祖德者能存之乎予自幼
景範邑中先輩顯名前代者公其一焉每惜史氏論其
附時相主和議今觀此帖對家人言亦拳拳在國則知
公動靜不忘乎君忠藎蓋可想見大抵宋患重在金師
[027-15b]
帖云得北書以某日内送太后及徽宗太后梓宫來差
某人迎及使金者回皆關國體要其曰别無新事不足
言也信矣又謂凡與彥和相識者據以中謂彥和公弟
也則此書其與彥和邪當時卿大夫致政皆求奉祠帖
謂奉祠之請莫且已否豈彥和欲公奉祠故云然哉按
史載紹興十二年秋七月公為諫議首論胡銓及趙鼎
王庶等四人使公早請奉祠則無是矣然則彥和亦賢
弟歟為其後者當珍襲之毋忽
[027-16a]
 
 
 
 
 
 
 
 
[027-16b]
 
 
 
 
 
 
 
 新安文獻志巻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