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十七   明 程敏政 撰
  序
   冬日洛下登樓宴序    呉少㣲
僕抱書劍河洛嵗月多矣曷甞不憶林宗想元禮慨然
今古追思盛徳有太原莊生雄才特達信而好事招奬
英竒亦千載一時也取示文翰不孤風景置㫖酒命羣
公列坐層樓觀望天地煙霞咫尺左右娯賔山水淒清
[019-1b]
縱横在目其時既晚其日將闌度北牖之涼風下南湍
之白日攬物增思游子多懐乃眷斯文期乎不墜云爾
見姚鉉所編唐文粹雖其文體未/變六朝之習然簡健悲壯可喜
   爾雅注疏序       舒 雅
夫爾雅者先儒授教之術後進索隠之方誠傳注之濫
觴為經籍之樞要者也夫混元闢而三才肇位聖人作
而六藝斯興本乎發徳於衷將以納民於善洎夫醇醨
既異步驟不同一物多名繫方俗之語片言殊訓滯今
[019-2a]
古之情將使後生若為鑚研繇是聖賢間出訓詁遞陳
周公倡之於前子夏和之於後蟲魚草木爰自爾以昭
彰禮樂詩書盡由斯而紛郁然又時經戰國運歴挾書傳
授之徒寖㣲發揮之道斯寡諸篇所釋世罕得聞惟漢
終軍獨深其道豹鼠既辨斯文遂隆其後相傳乃可詳
悉其為注者則有犍為文學劉歆樊光李巡孫炎雖各
名家猶未詳備惟東晉郭景純用心幾二十年注解方
畢甚得六經之㫖頗詳百物之形學者祖焉最為稱首
[019-2b]
其為義疏者則俗間有孫炎高璉皆淺近俗儒不經師
匠今既奉勅校定考案其事必以經籍為宗理義所銓
則以景純為主雖復研精覃思尚慮學淺意疏謹與尚
書駕部員外郎直祕閣臣杜鎬尚書都官員外郎祕閣
校理臣舒雅太常博士直集賢院臣李維諸王府侍講
太常博士兼國子監直講臣孫奭殿中丞臣李慕清大
理寺丞國子監直講臣王渙大理評事國子監直講臣
崔偓佺前知洺州永年縣事臣劉士元等共相討論為
[019-3a]
之疏釋雖上遵睿㫖共竭於顓䝉而下示將來尚慙於
疏畧謹序按本傳宋初編文苑英華校史記前後漢書/修續通典校定周禮公羊穀梁傳疏及别纂
孝經論語正義校七經疏義雅必預焉/此篇在本集中題云代學士邢昺作
   春秋指南序       汪 藻
六經惟春秋為仲尼作聖人見其所志之書也學而不
明乎是非何以為人治而不明乎刑賞何以為國此書
之所以作而為萬世法也雖曰以匹夫而行天子事有
所謂婉而成章者然其褒貶一出乎天下是非之公豈
[019-3b]
故為殊絶甚髙之論使後人有不可及之歎哉不知班
固何所授之立為弟子退而異言之説開後世諸儒相
詬病之端使當時誠有異同不應復云㳺夏之徒不能
賛一辭也孟子云孔子百餘年於書武成詩雲漢莫不
疑之至春秋則曰詩亡然後春秋作孔子成春秋而亂
臣賊子懼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而已未甞片言置
疑於其間也彼亂臣賊子者豈曉然知道理之人哉一
見春秋而知懼焉非懼聖人之書也懼天下是非之公
[019-4a]
也自三傳興而聖人之經始不勝其煩好異者曰聖人
之言窅然幽深必有不可以近情常理度者當冥思而
力探之於是枝葉蕃滋無所不至人人務其已説之勝
而莫知求至當之歸乃至子而以父學為非弟子而以
師説為愚況其他哉則春秋不明三傳亂之也本朝自
熙寜以來學者廢春秋不用數十年間篤學而好之者
葢不為無人然一時章分句析之學勝故雖春秋亦穿
鑿破碎而不見聖人之渾全政和間予過山陽呉園先
[019-4b]
生張公在焉先生謂予曰學春秋而不編年無以學為
也吾甞以諸國縱横列而類見之聖人之意了然矣當
令子見吾書予未及受而先生亡未幾先生之書盛行
於士大夫間因得伏而讀之曰嗟乎聖人之意豈逺人
哉曲學蔽之爾先生閉戸讀書二十餘年其見於世者
固已碩大光明而所出裁一二而已則求聖人之心而
得之者豈獨此書哉雖然以此書考之先生之志亦可
以槩見矣
[019-5a]
   漢儒授經圖序      程 俱
古者尊師而重道自天子至於庶人故孔安國授經昭
帝死為之服桓榮傅明帝於東宫及即尊位幸其第至
里門下車擁經而前葢其嚴如此漢興諸儒以經誼專
門教授故學者必有師承源流派别皆可推考歴東漢
二晉以迄有唐餘風猶有存者然其間大儒間出不專
以一經章句授諸生如王通行道於河汾之間韓愈抗
顔於元和之際故從之學者其於行已成務作為文章
[019-5b]
皆足以名世而垂後如魏徴王珪李翺皇甫湜之徒是
也陋哉夏侯勝之言也曰士病經術不明經術茍明取
青紫如俯拾地芥爾夫所貴於學者豈專為是哉而勝
以利誘諸生何也西漢之俗固已尚通達而急進取矣
又使士專為利而學學而仕仕而顯則不過容悦患失
之人而已如張禹以經為帝師位丞相而被佞臣之目
後世議者至以謂西漢之亡以張禹谷永亦號博通諸
經然因災異之對枉公議以阿王氏二人者皆成帝所
[019-6a]
取決有識所企望而當漢之所以存亡之機者也然且
不顧方懐姦而狥利豈其志本在於青紫故邪抑天資
然也後世君子一志於青紫者衆求師務學者寡學者
亦無所師承此予所以常恨生之晚也方祖宗隆盛之
時如孫明復胡翼之以經術楊文公歐陽文忠公以學
問文章為一時宗師學者有所折衷而問業焉亦云盛
矣予病卧里中讀西漢儒林傳觀其師弟子授受之嚴
所謂源流派别皆可推考竊有感焉且浮屠氏自釋迦
[019-6b]
文佛傳心法與夫講解之宗至於今將二千年而源派
譜牒如數一二下至醫巫祝卜百工之技莫不有所師
如吾儒師承之道乃今蔑焉所謂學官師弟子如適相
遇於塗爾葢可歎也則其事業之不競語言之不工名
節之不立無足怪者因以漢儒授經為圖以想見漢興
之風範云石林葉氏曰北山文精確深逺議論皆本仁/義而經緯錯綜之際則左丘明班孟堅之用
意/也
   西漢詔令序       程 俱
[019-7a]
右西漢詔令四百一章舊傳西漢文類所載尚多闊畧
呉郡林徳祖虙實始采括傳志參之本紀凡斷章析簡
掇之無遺方薈蕞在紙未遑詮録間以示予予因取其
具藁以世次先後自高祖至平帝人别為篇又差考嵗月
纂而成書且序次其末曰古之盛王與道為一故其酬
酢之間里言遺事皆足以為萬世法是以事為春秋言
為尚書而書之所傳自唐虞夏商周上下千數百載間
其存則今之五十八篇而已由秦漢以來置學官弟子
[019-7b]
誦説研究至有白首没身莫能詣其極者大哉王言葢
聖人之坊表也自五十八篇而後起衰周至五代之末
又千數百載間其為詔令温醇簡盡而猶時有三代之
遺法者惟西漢為然其進退美惡不以溢言没其實其
申飭訓戒皆至誠明白節緩而思深至叢脞大壞之餘
其施置雖已不合古道當人心然猶陳義懇到雍容而
不廹此其一代之文流風未泯顧猶不可及又況文實
兼盛哉昔者文中子以聖人之重自任迺始斷自七制
[019-8a]
之主列為四範以續典謨訓誥誓命之文然其書世不
傳莫得而述故備載如彼徳祖以學行名搢紳方將以
文辭為時用方今昭回之章絲綸之美固已冠絶中古
陋漢唐而莫稱是書也雖未能比唐虞夏商周之隆庶
其或者亦足為王言之斧藻尚書之鼓吹云
   侑坐元龜序       程 俱
治亂之端率常隠於尋常杪忽之間初若不足畏嚮者
積而致之至於不可禦善惡皆然治亂因之觀秦漢以
[019-8b]
來享國歴世惟唐最長而中絶於孽后敗亂於豔妃陵
夷於宦官衰弱於藩鎮所經之變不一未有不生於所
忽而積於至㣲以至於大壞而不可復振者使禍福之
來甞如山摧川潰霆震而至則雖至愚孰不知所避就
唯其隠於尋常杪忽之間初若不足畏嚮者故蹈覆轍
而不知常相踵也方天下初定魏徴勸太宗以行仁義
以致太平者如封倫輩往往笑而排之唯太宗能用其
言行於寢食起居造次顛沛之間卒以致貞觀之治然
[019-9a]
求其若為仁若為義者則未易彰彰論之豈非其積微
故其成速邪及明皇在位久當盈成豐豫之時春秋既
髙方且寵一婦人進一小人退一正士逍遥遊宴姑以
樂其當年意必以為是豈足以傷生害治又况亂天下
者乎卒之百敝隨生搶攘悖謬至於構釁干戈陷西京
焚九廟四海横潰而卒至於衰微此何故也豈非生於
所忽而積於至㣲以厎於是哉唐之治亂善惡之大致
較然明白者前哲論之備矣予獨取其治亂善惡之萌
[019-9b]
而禍亂之所由生足以為世戒者裒而為書名之曰侑
坐元龜云
   賀方回詩集序      程 俱
鑑湖遺老詩凡四百七十二篇其五字八句詩鍜錬出
入古今為集中第一其餘大抵名家作也予少讀唐實
録與㑹稽石刻見賀季真棄官本末方開元天寳之交
天下號無事文學士見貴重季真出入禁省冠道山友
儲副極當世華寵然一旦不顧為千秋觀道士使人望
[019-10a]
之超然如雲漢過秦望行剡川未甞不悠然遐想也季
真去後四百二十載建中辛巳嵗始識其孫方回五湖
上葢鑑湖遺老也方回落落有才具觀其詩可以知其
人中間罷錢官及通守兩郡輙謝病去為祠岳吏又一
旦挂衣冠客呉下窮達雖不同其勇退樂閒故有鑑湖
餘味然予謂方回之為人葢有不可解者方回少時俠
氣葢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然遇空無有時俛首
北窗下作牛毛小楷雌黄不去手反如寒苦一書生方
[019-10b]
回儀觀甚偉如羽人劍客然戲為長短句皆雍容妙麗
極幽閒恩怨之情方回忼慨多感激其言理財治劇之
方亹亹有緒似非無意於世者然遇軒裳角逐之㑹常
如怯夫處女予以為不可解者此也予竒窮骯髒可憎
方回多交遊乃獨以集副授予曰子好直美惡無溢言
為我評而序之此亦豈不可解之一端邪
   送日者蘇君序      朱 松
小雅之詩曰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説者謂所值嵗時日
[019-11a]
月星辰六物之吉凶然則推步人生時之所值以占其
貴賤壽夭自周以來有之矣後世卜筮訾相地理之學
多著於世而六物之語時斑斑見於簡冊自賈誼王充
皆有禄命之語詳其㫖殆與説詩者之意合吕才雖著
論痛詆其誣可以救一時湛溺之弊而天人之精㣲才
不及也然以其學焯然名世者葢鮮至唐殿中侍御史
李虚中始以超詣精奥之思盡發其祕其説見於韓退
之之墓誌曰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支干斟酌
[019-11b]
其人壽夭貴賤百不失一二今之譁世邀利之徒皆祖
述其書而未聞有窺其闗節機牙者葢其為技兼五行
星厯家之學既以日時推其分至氣節之淺深以步日
月五星之所次又以其五行之生死旺相清濁愛惡參
稽錯徵銖稱寸較以處其所賦之賢否厚薄是以其言
汪洋虚無而不可執持間有不合則曰是時豈植表下
漏之所定乎此所以視諸家之技尤難見其工也近世
士大夫束書不學而汲汲趨合於世唯恐不及故此技
[019-12a]
多售而其言亦往往而合吾常悼其然而不能救太息
而已福唐蘇生以技來見因以所識十餘人之嵗時評
之葢十得八九吾意挾他術也而窮其説則皆有理與
吾所聞於古者不甚相逺也豈偶然邪不然韓退之所
稱何以過然吾方將營百畆之田躬耕於深山長谷之
中共為子職以求其志視一世富貴何啻浮雲之過目
而生迺謂我且進為於世既歎其有學而多中念斯言
之將不驗也故識以遺之生名黻病目視不踰尺以故
[019-12b]
不能馳騁其技於四方云
   伊川先生文集後序    程端中
右伊川先生文八巻政和二年壬辰七月孤端中序曰
道之在天下民日用之聖人慮後世不足以知之載之
六經丁寜教告纖悉具備宜若人見而知之然自秦漢
以下泯没無傳惟伊川先生以出類之才獨立乎百世
之後天下學者士大夫翕然宗師之聖人之道蔽曀千
四百年至先生而復明昔之論者謂孟子之功可同於
[019-13a]
禹以其辨異端闢邪説也當是時去聖人未逺異端之
害教也未深豈若後世沈深固結雖豪傑之士亦無以
自脱先生獨能如醉之醒如夢之覺其功豈不優於孟
子哉元祐初大臣以先生道義薦諸朝召為崇政講官
哲宗信而敬之既而同朝之士有以文章重於時者忌
先生名出已右與其黨類巧為謗詆遂以罷去其後朝
命屢加終不復起居於洛陽天下尊仰之紹聖治元祐
諸臣罪先生坐甞為所薦責涪州今上嗣聖得歸遂居
[019-13b]
伊川後七年而終先生既没昔之門人髙弟皆已先亡
無有能形容其徳美者然先生甞謂門人張繹曰我昔
狀明道先生之行我之道葢與明道同異時欲知我者
求之於此文可也不肖孤既無以嗣聞斯道姑用記其
言且又使姪昺編次其遺文俾後之學者觀其經術之
通明議論之純一謀慮之宏深出處之完潔雖於先生
之道未能備見其純全亦將庶幾焉
 新安文獻志巻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