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master)


[07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七十   明 程敏政 撰
  行實儒碩/
   許著作文蔚/墓誌銘    程 振
士林之論以公有不可學者三焉權勢人之所趨也方
權臣擅柄之日詣其門者立登丞弼公惡其為人至不
造銓部富貴人之所欲也公以小宰梁公薦有掌故之
命矣乃五年臥家不以姓名自達張叅政開督府辟公
[075-1b]
為屬公力辭避且極言調發之非貧賤人之所惡也自
壮至老布衣蔬食一室蕭然疎幃敗席有野人之所不
堪者五十年官學之積委諸槖中居乏寸椽耕無尺地
而經理曽不及焉蓋公之學一出於誠壮從諸公逰晚
而授學者一言一行悉以不欺為主故凡出公之門者
質而不華誠而不偽厚而不薄望而知其為公之徒也
嘉定紀元公始赴調五年差户部架閣十月除國子録
又十月三日除國子博士逾年改京秩遷太學博士六
[075-2a]
年十月除秘書郎兼荘文府教授七年九月除著作佐
郎兼權兵部郎官八年正月除秘書丞五月除著作郎
兼職如故某年某月寝疾某日終于官舍子植求銘嗟
夫碑郭有道吾何媿乎公嘗有言國之强弱在元氣元
氣之盛衰在風俗風俗之振作在立表表立朝廷之上
影從四海之間表立矣而風隨仆之吾其如天何公諱
文蔚字衡甫新安休寧縣人銘曰
大閑耽耽皇極巖巖天下泰山萬邦所瞻毋曰聵聵幸
[075-2b]
有表在惜哉嵗䦨訾黄不再邇者朝廷命部使者遍歴/郡邑召山林儒士修輯各
郡志書以備史館編録實盛典也尚因得盡會吾諸先/達扵建初僧舍朝夕講論伏覩舊志具述吾先世祖兵
部公講學之原出仕之詳著作之粹贍族之仁昭昭可/考下懐不勝欣忭竊思祖徳弗彰子孫之罪扵是謄録
事蹟以廣其傳後之覽者必将興感而効慕也因贅/簡末以記嵗月永樂戊戍季秋十九世孫尚拜書
   宋錢融堂時/本傳     宋 史
揚簡門人錢時字予是淳安人幼竒偉不羣讀書不為
世儒之習以易冠漕司既而絶意科舉究明理學江東
提刑袁甫作象山書院招主講席學者興起政事多所
[075-3a]
禆益郡守及紹興守皆厚禮延請開講郡庠其學大抵
發明人心論議宏偉指擿痛決聞者皆有得焉丞相喬
行簡知其賢特薦之朝且曰時夙負才識尤通世務田
里之休戚利病當世之是非得失莫不詳究而熟知之
不但通詩書守陳言而巳授秘閣校勘詔守臣以時所
著書來上未幾出佐浙東倉幕太史李心傳奏召史館
檢閱轉對敷陳剴切皆聖賢之精微旋以國史宏綱未
畢求去授江東帥屬歸其書有周易釋傳尚書演義學
[075-3b]
詩管見春秋大㫖四書管見兩漢筆記蜀阜集冠昏記
百行冠冕集寳祐間守李鏞祠于學錢母墓記是為有/宋大理寺丞錢公
隠之母夫人墓夫人羽林上将軍之妻昭化軍節度使/靖宣公之衆婦吳越文穆王之孫婦也寺丞迎官新安
因家汝溪葬夫人小溝上距寺丞墓可三十步中罹兵/火嵗逺地殊則未免陵夷村童之手痛可傷恨幸接壌
皆親故可語以情紹定六年癸已二月有二日時領姪/輩御辛茹素正兆域明禁界遷路墓外踰文明日戊寅
社載封之崇四尺立墓額焉夫人四世孫嶨觷建炎間/提郷兵迎敵烏珠于桐江之牛山江東部使者袁公甫
偉而祠之聞于上前年賜廟額英烈将褒封矣夫人實/新安始祖妣因循泯泯淪扵荒莽謂子孫何哉乃為之
記建寺丞墓道門勒石其下寺丞墓之右嘗埋所乘白馬/有丘隆然可指今郷人皆曰白馬墓云七世孫時敬書
[075-4a]
   宋故朝奉大夫直龍圖閣金公文剛/墓誌銘
               林希逸
淳祐甲辰予初識公於朝中一見如素交居無何公去
省鑰守清江予解翰直守莆陽予番昜人公歸里徽與
番鄰書疏無虚月後十年予屏居餘干聞公以浙西庾
使卒又五年其子以状謁銘覽之愴然曰此吾友金子
潜也如之何勿銘公出名從家言動有家法初補長沙
民曹受知西山真文忠公以攝邑釐籍書賑飢具方略
[075-4b]
也自此為文忠門人再調常州法曹攝李掾暴守囚劇
盜株連數十家公言按驗無状守欲强伏之力争不巳
守怒移公征官公處之怡然主湖南帳司用薦者五人
知奉新縣金人至淮流民突入境肆殺奪公鈎致其桀
數人語之曰若屬欲得食邪抑将為亂邪皆曰願公活
我公使互相保識乃籍其姓名凡户六千口六萬分為
三轄析三十六部轄以邑士部以其黨耕者販者别處
之怙暴者入赤籍窮悴者庸大家立約束數條事在令
[075-5a]
前不問俄有異謀者公以計誅之百里帖然徐請于大
閫因屯田遣其歸具舟楫糗糧甚厚且戒之曰爾毋生
事煩疆吏大閫不汝赦也其人感公至意扶携涕泣而
去臺閫上其事擢倅興國軍邑父老乞留漕以聞朝廷
許之秩滿除帑轄公建言庫有名物與籍異請覈會其
實使某羨某耗具明庶宿弊可革從之監進奏院以薦
書讞奏諸道紛來從前漫莫考具日月籍之至今為定
法監三省樞宻院門輪對陳備敵理財二䇿其言曰餉
[075-5b]
素積則師無飢兵素練則戰不怯将帥閒居當如在戰
場險要必備當如塞漏穴又曰邸第右戚有常俸而非
時泛賚撥降營造當損閹尹寺人有常廩而非時錫犒
希恱求得當抑百司胥吏俸銀二衣倍扵執事當省又
條上封樁十弊朝廷皆是之出知臨江軍冦餘糴貴公
取西山長沙規約視土風事宜増損行之憲車以治績
聞其間有曰綏字閭閻討求荒政推行有法曲盡其心
人以為實録郡有賑民倉積乆㡬廢公節縮補増至餘
[075-6a]
七千石俄而帥漕總三司各糴于郡石五萬至十萬公
以書爭曰嵗入苗斛纔七春夏積潦請之倉臺求之巨
室僅僅無轉徙糴雖國計民為本可撥乎帥譙公欲黥
吏公曰守可汰吏可黥民食不可奪諸司不能屈逓减
過半民徳公牛車擔負争先應令及以風聞去父老泣
送踰十數舍奉崇道祠起知建昌軍又辭癸丑除知撫
州再辭改常徳府論者曰近之舍而逺是即可以觀所
守矣乙卯以太府丞召陛對言人才最急選用必以心
[075-6b]
術聞望為先又論守藏之臣任宜乆毋以計日望遷之
官與長子孫之利遷右曹郎官丁已提舉浙西常平茶
鹽義倉時鹺計乆弊上銳欲革之程丞相曰必欲得其
人非金某不可公至推尋仍習窠罅日夜忘飢渇去冗
員刷弊例鹽本無逺近必面給之言扵朝曰鹽以虚籍
相授諸場皆然其或乆隠而不言則某有罪言之則罪
者不止某與其急於追求不若寛以求足許之明年課
入羨數倍亭民竈户得所熙熙然不待迫而辦最聞褒
[075-7a]
遷将作監再留陞直寳謨閣然公以勞苦致疾矣俄有
㫖兼攝餫事苦辭改知太平州以疾請老進直龍圖閣
終于倉臺正寝晨興具疏既手書家事纎悉與夫歛葬
之具沐浴整衣冠焚香坐而逝時寳祐六年十月十七
日也享年七十有一階止朝奉大夫公荘重修潔燕居
如肅賔涖官嚴而明求民利病如嗜慾事無大小必為
乆逺計居郷門外事不入耳雖以才見用而趣學甚深
日誦西山先生心經閒居守書案不置初魁銓闈有勸
[075-7b]
以復世科者曰等是青衫皆可行志何以競進為慕文
正范公義田與其季英徳史君文郁約共為之英徳卒
其子大鏞市田百畝以先公喜曰汝父不死矣及來淛
右以俸賜三萬緡益之又為祭田春秋祀事皆有式字
其弟文煇之孤如子嵗儉下廪直周其郷貧者貸之其
平生郷善卒如是卜築近郊曰東山古木脩篁徃來成
趣嘗曰他日埋我必於是景定四年十月十二日清孫
奉治命窆焉曽祖裕贈通議大夫祖安節紹興名灋從
[075-8a]
贈少保謚忠肅公節惠之命公所請也父侃朝請大夫
通判揚州世居休寧孝芝里公名文剛三娶魯氏程氏
鍾氏一子将仕郎清孫也銘曰
仕之初師真儒誦至老西山書飢民活流民定入有言
出有政齮齕易挽汲難白髪召終身閒使雖勞止蠅誤
庾則褒騎鯨去殁所瘞生所游東山下銘斯丘
   宋象山書院山長月巖先生程公紹開/墓表
               方 回
[075-8b]
嘉熈戊戌昭武賴公棟以戴經魁省闈其文天下誦焉
上饒程公及甫師事之得其傳年二十九庚子貢于郷
淳祐壬子再貢為首寳祐丙辰伏闕上書萬言重臣不
可一日無權臣不可一日有權臣指丁大全也未㡬入
太學時大全在政府倚宦竪肆凶虐嗾御史翁夢弼吳
衍論竄六士陳宜中等大全以沈翥為腹心方大猷為
耳目猥以章應雷為援而舉之開慶已未大全相之二
年私周震炎魁天下應雷甲科第三人士論切齒大全
[075-9a]
嘗令翥以幣致公毅然謝絶自六士逐即家食不出大
全斥六士返翥大猷放嶺海震炎應雷奪恩數公欲歸
齋而丁外艱越三年升上舎長存心齋咸淳丁卯元日
郊前序率諸生表請幸學蓋賈似道柄國以小惠蠱多
士耳公曰幸學可也請幸以覬恩不可也辭不預拜表
列尋又辭推恩前序以譖於祭酒雷宜中召公譙責問
故公不屈拂袖竟歸傾二十齋之士餞關外明年戊辰
中龍飛榜乙科授從仕郎當注職官僅取増差臨汝教
[075-9b]
兼掌書堂兩攝東西倅賑荒埋胔竭力助郡政再調寧
海軍節推母訟子不孝尹欲寘重辟公令子百拜未半
母心悔子之如初徳祐乙亥以承直郎禮兵部架閣扞
郷郡公之再自太學歸也以布衣長象山書堂至是再
為之逮已卯三為之至元庚辰十二月六日以疾卒生
嘉定壬申年六十九公諱紹開其先五代時自歙遷信
貴溪至公凡十四世曽大父惟幾大父光祖父自强迪
功郎致仕娶翁氏子男三人楷鳯飛植植先公四年卒
[075-10a]
女二人婿鄭中陳近仁初丙子象山書堂災公畢力再
造士嘉乃績丐與山長袁公甫竝祠平生授徒於家自
為道一書堂楷兄弟増廣之楷今為書堂山長鳯飛徳
安府儒學教授孫男七人皆向學孫女三人以癸未二
月丙午葬于故居之鼎山坐乾面巽公生夢得此地卜
居三十餘年就為佳城公殁之十四年癸已楷與紫陽
方回遇于武林以回先人嘉定甲戍上舎亦嘗為存心
長且歙人請銘公墓回惻然感傷思近時人才衰少世
[075-10b]
事敗壊之故乾淳以後無重臣侂逺全道及再相之舊
學皆權臣抱實學者受誣負重名者招忌死黨阿附者
致大位無一善可書大節一二可書者乃皆出扵寒士
下僚如此而欲國不僨不可得也公未仕時所立已卓
既仕坐視權臣覆餗迄如公丙辰之言雖大書特書足
垂不朽度公方且哀痛扵九泉之下亦豈忍聞哉公學
賛朱陸超然有得扵言語之外家塾之額曰道一志可
知已第回少公十五嵗豈敢銘公敬為墓表叙其行實
[075-11a]
系以詞曰丁以威脅䇿吾庋賈以利啖輪吾柅屈而從
之早仕而已寧見道而艮背寧取義而賁趾人有生孰
不死不可滅亷與恥程鼎實贈言凡冬大雪來嵗必大/熟松脂入地乆而成茯苓為琥珀
是何也陽氣閉藏而不發泄則地力厚而生物也茂木/之滋液于華葉者未甚遂則灌注本根凝為靈藥異寳
理固宜也世之賢人君子可以大用而不獲盡其用其/有餘不竭之澤流衍扵後徃徃如此月巖先生程公明
戴氏禮貢于郷選于上庠褎然為多士先志行清峻嚴/恪不茍合不輕進而温乎四海為春之意行乎萬仞磔
卓之間嗚呼使公而展所藴名公卿也而被其澤者㡬/千萬人然而嶔崎歴落年餘五十乃擢乙科官至京府
元僚而止逾一紀始以康寧夀考終嗚呼乾坤龍亢龍/戰之會鮮有不傷三百年雨露膏澤之物煜然春榮一
[075-11b]
旦槁如秋後之園林蓋天運使然柳子所謂咸宜韓子/所謂薄功而厚饗豈皆非邪公歸田山中而家日以肥
子孫繁碩且賢公没之後悉為當路所禮起家以仕此/非公之所留者乎予公門人也識公二子矣世孫鼎實
教授海陵官滿而人士誦之不渝不墜其學不忝其世/徳此非公之所留者乎嗚呼天之生賢人君子也以為
民也公抱賢人君子之器百不及一二試今二子諸孫/俱有位方日進而日升一命以上可賜扵民小大多寡
分數不同爾公不獲大用扵昔若子若孫以之小試扵/今焉此賢人君子之胄所以繼先志而天之所以生賢
人君子之心也其毋曰位不足以行其毋曰時不可以行/夫今昔殊時而今之民猶昔之民天豈遂亡之哉斯言也
昔嘗聞于公而非迂也鼎實尚以斯言諗扵父兄大徳八/年六月二十有二日臨川門人吴澂書于淮東儀真寓舍
   宋故辟雍造士程公先生時登/行状
[075-12a]
               許 瑤
先生諱時登字登庸饒之樂平人姓程氏程氏族望東
南者皆出梁鎮西将軍忠壮公靈洗蓋與河南之宗共
泒歙饒接境其族居宦學四方者尤衆而吾樂平梅岩
一族夙以詩書孝謹聞宋淳熈間有職都巡諱綸者與
其弟濯纓府君諱元度兄弟友睦有稱扵時濯纓扵先
生為曽祖考易軒府君諱夢予從慈湖先生受業學究
淵微根極體要氣和行方名列副貢先生其長子也母
[075-12b]
洪氏先生生有異禀强學博聞年十三易軒府君命從
師為義理之學鄰邑徳興槃澗董先生銖得考亭夫子
之傳其郷鄰有程正則先生亦私淑考亭之學易軒以
禮延致之俾先生終始從之游捜幽抉微鈎深牖明博
極經傳之奥探賾性命之原斟酌羣言條分縷析守約
務實以一其歸如是蓋十餘年而先生之學底于成咸
淳甲戍邉境大震㳂江諸郡被兵遂混江東九路之士
而試扵饒師生偕隨計吏及榜掲先生褎然舉首程公
[075-13a]
素剛方狷介於從學者不少借以顔色先生每曲意婉
從左右就養有隠無犯明年登上庠朝列舉扵郷得封
其父母初階遂扵吏部領給誥以遂榮親之志又明年
而宋鼎移矣先生歸杜門却掃四方之士雲合景從擔
簦負篋百里而至户外之屨常滿于時江南新附諸郡
縣學博士官多缺員故國士有譽望者省府常檄以攝
教事其有意進趨者莫不奔走焉先生獨不肯屑就專
務精思力踐上泝濓洛之原稽經博古啓迪來遊之士
[075-13b]
講貫切琢淬礪刮劘俾之從容涵泳以求通貫之功操
存持養以收任重之效扵是大有所成就至延祐科興
門人李晉首以先生之學拔萃郷閭暨五年丁已李燦
復踵貢擢上第自是終始諸科饒之士如彭圭朱坦鄒
成操琬許道溥皆登門授業者若黄常許憲輩亦私淑
而與有聞焉者也先生之道雖不行扵身而殘膏賸馥
沾丐扵人亦衆矣先生教人類以孝敬篤實為先不務
葩華以釣名聲其扵周易則確守程朱傳義而不惑於
[075-14a]
𤣥虚之論書則備讀諸家而求其疏通知逺之實詩則
要性情之發而驗其興觀羣怨之機禮則審於節文度
數之宜而畧其繁文縟節之末樂則考扵蔡氏之書而
求夫聲氣之元春秋則厭夫括例之拘而直探聖人筆
削之㫖歴代史籍亦莫不究興衰治亂之由而品其人
才之高下考制度沿革之詳而覈其設施之當否著大
學本末圖說自堯即位甲辰迄周顯徳已未貫穿經史
於綱條之内著中庸中和說集朱子論述答問之語審
[075-14b]
未發已發之機而探索性情體用之全太極圖通書西
銘則錯綜為之互解諸葛武侯八陣圖則剖析而為之
通釋他著述如周易啓䝉輯録律吕新書贅述臣鑒圖
孔子世系圖深衣翼感興詩講議古詩訂義閏法贅語
文章源委等書不一又所著碑銘序記詩詞哀誄雜著
名述翁藁者三十巻六經義若干篇藏扵家先生天性
至孝二親没後言及必流涕欷歔年近八旬猶著述翁
說以視子孫惠朋友拳拳焉期以交戒其語率鑿鑿真
[075-15a]
實非若世之自好者詡詡誇誕以自媚說也平居恂恂
雅飭然資性勁特豪邁遇事剛果與學徒講議剖析如
流纚纚終日無倦容處兄弟怡怡愉愉待子姪毅以方
州閭郷黨長少貴賤接之各適其宜故得人之歡心方
壮嵗舊國貴卿大夫士皆知已莫不愛敬推重暨北來
宦遊至饒者聞名亦皆欽慕景仰焉生宋淳祐已酉二
月没以大歴戊辰十二月葬里之桑田古峯嶺娶寗氏
繼劉氏俱早卒子二人長雋先卒次傑孫男四人慈元
[075-15b]
慈明慈選似孫曽孫男四人泰壮毅正葬之踰年子孫
以門人李粲状請銘于竹村先生馬公端臨其銘曰易
開三畫史著千年涵而揉之我覃我研書事悉且該矣
而門人操琬更以先生言行輯而為傳尤詳詎意兵火
之後故家凋落遺書徃牒𣪚為飛埃毅以手澤之浸微
而典刑之無考将無以垂休光昭來裔而及門之士存
者無幾涕泣語瑤曰曾大父言行子宜有述家藏銘誌
既失不可得若不及今掇拾補綴恐遂耗忘荒落丈獻
[075-16a]
無徴則為之後者責将焉辭瑤既辭不敏則又念瑤登
先生之門也最後時先生已病足出入以二童輿致三
日始一承顔雖䝉誨誘諄諄語移日不休然服勤日淺
豈能窺測先生之藴奥猶望孔子之門牆未入其宫者
焉能語其宗廟百官之美也哉獨幸扵先生之宗夙有
姻連祖母於先生為從姪女先君子程出也過庭之際
嘗道外家遺事故知其家世淵源而扵先生宏範懿徳
亦竊知其粗畧用不敢以蕪陋辭嗚呼先生少年高貢
[075-16b]
蜚聲監學當其時青紫可俯拾也柰何運去物改竟尼
壮圖既乃韜涵道徳闡明經籍作為文章其書載屋俾
後世士類雲蒸俱得以聞聖賢下學上達之要學者修
已治人之方成人有徳小子有造居者藉是以涵和毓粹
道積厥躬出者得是以舒翹揚英澤及乎人則先生之道
亦不可謂不行扵時矣太上立徳其次立言先生於斯
二者其無讓乎顧瑤也何足以知之尚頼同門之士相
與討論訂定庶無遺缺俾得藉手乞言于當世立言君
[075-17a]
子以光昭先生之道徳垂於不朽斯道幸甚斯文幸甚嵗
丁已七月朔門人許瑶謹述
    胡玉齋方平/子一桂/   汪師泰
胡玉齋方平婺源人曽伯祖昴政和間由辟雍第嘗與
朱韋齋有同邑同年之好曽祖溢紹興初復繼世科因
伯氏交扵韋齋獲聞河洛之論而朱子則世好也方平
早受易於介軒董夢程繼師毅齋沈貴瑶沈實介軒上
客而介軒乃盤澗從子得其家傳者盤澗受易扵朱子
[075-17b]
之門最乆方平研精易㫖沉潜反覆二十餘年嘗因文
公易本義及啓䝉註通釋一書又外易四卷考象求卦
明數推占又有易餘問記其言曰本義闡象數理義之
原示開物成務之教朱子言易開巻之初先有一重象
數而後易可讀啓䝉四篇其殆明象數以為讀本義而
設者與象非卦不立數非蓍不行象出扵圖書而形扵
卦畫則上足以演太極之理而易非淪扵無體數衍扵
蓍䇿而達扵變占則下足以濟生人之事而易非荒扵
[075-18a]
無用其間又多發造化尊陽抑隂之意易之要領孰大
扵是明乎此則本義一書如指諸掌也長子一桂字庭
芳生而頴悟好讀書尤精扵易景定甲子年十八領郷
薦試禮部不第退而講學得朱氏源委之正嘗入閩博
訪諸名士以求文公緒論建安熊禾去非方讀書武夷
山中與之上下議論歸則裒集諸家之說疏朱子之言
為易本義附錄纂疏本義啓䝉翼傳其言曰易為卜筮
作也辭以象著占以變推故象有未明則占有未瑩是
[075-18b]
故易道有四象為要易學有四占為難朱子啓䝉本義
專主卜筮本義又專以象占示訓蓋皆引而不發待學
者自悟爾去非曰更得詩書春秋周禮儀禮一如易纂
以復六經之舊豈非文公所望扵吾輩者乎一桂又為
詩傳附録纂疏十七史纂人倫事鑒歴代編年諸書竝
行于世一桂居之前有二小湖自號雙湖居士逺近師
之號雙湖先生
    程山長若庸/傳     洪焱祖
[075-19a]
程山長若庸字達原宋端明殿學士珌之從姪咸淳四
年陳文龍榜進士從學雙峯饒先生魯又師事毅齋沈
先生貴珤得聞朱子之學淳祐丁未為湖州安定書院
山長庚戍馮此山去疾剏臨汝書院于撫州聘若庸為
山長置田宅居之咸淳戊辰為福建武夷書院山長若
庸累主師席及門之士最盛在新安號勿齋學者稱勿
齋先生如范奕金洙吳錫疇皆其高弟在撫州號徽菴
以寓不忘桑梓之意學者稱徽菴先生如吳澄程鉅夫
[075-19b]
皆其高弟所著有性理字訓講義百篇及太極圖說近
思錄注行于世臨川吳氏書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扵已者弗思耳此第一節
言人皆欲外物之貴而不知有在我之貴也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此第二節言外
物之貴不足貴也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徳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扵身所
以不願人之文繡也此第三節言人能有在我之貴則/自不願外物之貴也願即上文所謂欲也愚嘗聞之曰
欲與思皆心之用也外有所慕者謂之欲内有所省者/謂之思是欲者用心向外而思者用心向内也大凡人
之有所慕扵外者必其已之無是物也若已有是物則/亦無所慕扵外矣孟子此章當分為三節而觀之其第
一節言人皆欲外物之貴而不知有在我之貴也第二/節言外物之貴不足貴也第三節言人能知在我之貴
[075-20a]
則自不願乎外物之貴也内外界限截乎甚嚴孟子言/之所以如是其深切者正以當世䧟溺之深故耳嗚呼
孟子之時䧟溺之深者吾不暇論也居今之世為今之/儒自其丱角讀書惟曰吾為應舉之文以取科第之貴
而已一旦得官則自謂所學既效而平生之志願遂一/身之能事畢矣其間見識之頗明趨向之頗正者能幾
何人哉蓋愚嘗求一人焉以與之共學而不可得也是/以私淑扵經而無所師獨學扵家而無所友今先生乃
推夫子與進互郷之心而曉之以義理愚也㐲讀三數/不覺惻然有契扵心者焉思欲有言而不知所以為言
也聊誦所聞如此葢将演其義而未暇修其辭也外有/私録二集乃平日自警之辭孝經定本一編又取他書
之言孝者為外傳十篇而編次未畢皇極經世續書一/編葢以先天六十四卦分配一元之數其後復推古今
治亂相禪之由若書與春秋則嘗欲集諸家之善為一/家之解以補先儒之未及而方發其端未及竟也姑以
[075-20b]
秦誓一篇隠公一年二年草稿為獻以求有道之正葢/多未定之見固有巳覺其非而未暇詮正者幸先生察
其所以而/終教之
   前村程先生直方/傳    董時又
先生諱直方字道大號前村新安婺源人也幼失怙能
自勵讀書嘗十年不下樓務精道徳性命之學通諸經
尤深于易左圖右史揮斥八極之外蓋無書不讀無物
不格嘗一出至京口訪耆徳叅究講貫歸闢書室扁曰
觀易堂與初菴傅先生立為莫逆交盡得邵氏不傳之
[075-21a]
秘自鰲轉江空以來閱世雲壑不染指世味之鼎司徒
留無極欲盡取其書入燕不許明年而無極斬于都市
科目未興前十載嘗以張才叔書義兩篇與徐某讀曰
十年後當以此自娛至延祐甲寅而科目聿興凡省院
臺憲行部至婺源者必訪問求見或延至學宫執禮受
教廖氏𤣥𤣥集元四巻聲譜仍祝子涇之舊所叶不合
康節先生去譜三板増入本數圖及世之世起數圖算
改謬誤為三巻曰續𤣥𤣥集平生著述易則有程氏啓
[075-21b]
䝉翼傳四聖一心觀易堂隨筆書則有蔡傳辨疑詩則
有學詩筆記春秋則有諸傳考正春秋旁通及前村吟
巻虚谷方公亟稱其為人其殁也友人程雲樓為文弔
之曰大易之學自伊川翁七分傳作而理始明自康節
翁經世書出而數始備先生傍花隨柳之餘駕風鞭霆
之暇於是翼啓䝉以探其理之賾續𤣥𤣥以索其數之
隠是先生於理數之學重有功也先生生淳祐辛亥之
正月殁扵泰定乙丑之前正月享年七十有五有四子
[075-22a]
焉時乂屬在戚末嘗登先生之門而悉傳其所著之書
故述其平生以附邵氏書後
 
 
 
 
 
 
[075-22b]
 
 
 
 
 
 
 
 新安文獻志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