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6 欽定續通典-清-嵇璜 (master)


[068-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通典卷六十八
 禮嘉/
  聖節朝賀唐/ 五代/ 宋/ 遼/ 金/ 元/ 明/
  臣/等謹按唐開元禮有千秋節朝賀儀前史未詳
  其制故杜典不載五代時間舉上壽故事宋世聖
  節上夀或在紫宸殿或在垂拱殿已御正衙非開
  元時御樓之比自金迄明元日聖誕上壽并為一
[068-1b]
  儀則其禮與元正等今詳考史志别立專條附諸
  朝儀之後以資考信云
唐元宗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以降誕之日大置酒張
樂宴百寮於花萼樓下終宴丞相源乾曜張説率文武
百官等上表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播之
天下咸令宴樂休假三日十八年八月丁亥帝御花萼
樓設九部之樂百官袴褶陪位上公稱觴獻壽穆宗長
慶元年七月庚子降誕日百寮於紫宸殿稱賀畢詣昭
[068-2a]
徳門外命婦詣光順門並進門奉賀皇太后文宗太和
七年八月中書門下奏請以十月十日為慶成節著在
令式是日陛下於宫中奉迎太皇太后與昆弟諸王盛
陳宴樂羣臣詣延英門奉觴上千萬嵗壽開成元年十
月慶成節宴於延英殿太常進雲韶樂宰臣及翰林學
士赴宴又錫百寮宴於曲江
晉高祖天福七年二月壬子天和節御武徳殿宰臣率
文武百官上壽
[068-2b]
漢隠帝乾祐三年三月丙子嘉慶節御廣政殿文武百
寮上壽酒
周太祖廣順元年七月戊子永夀節御廣政殿百寮進
酒上壽世宗顯徳間嵗一舉行
宋眞宗至道三年十二月癸巳承天節羣臣上壽於崇
政殿英宗以正月三日為壽聖節禮官奏故事聖節上
壽親王樞密於長春殿宰臣百官於崇徳殿天聖諒闇
皆於崇政殿於是紫宸上壽羣臣升殿間飲獻一觴而
[068-3a]
退又一日賜宴於錫慶院徽宗以十月十日為天寧節
定上壽儀高宗建炎元年詔天申節百官上壽常禮可
令寢罷止就佛寺啟散祝壽道場詣閤門或後殿拜表
稱賀
遼太宗天顯三年冬十月天授節帝御五鸞殿受羣臣
及諸國使賀㑹同四年冬十一月以永寧天授二節並
受賀著為令皇太后生日/為永寧節
金熙宗皇統三年正月乙巳萬春節受賀如正旦儀世
[068-3b]
宗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丁酉萬春節御慶和殿受羣臣
朝復宴於神龍殿諸王公主以次捧觴上壽帝懽甚以
本國音自度曲帝自歌之皇太孫等和之極懽而罷
元世祖至元八年八月己未聖誕節初立内外仗及雲
和署樂位如元正儀文宗至順元年二月中書省臣言
舊制正旦天夀節内外諸司各有䞇獻頃者罷之今江
浙省臣言聖恩公溥覆幬無疆而臣等殊無補報凡遇
慶禮進表稱賀請如舊制為宜從之
[068-4a]
明太祖洪武元年定朝賀儀凡冬至聖節朝㑹宴享皆
同其聖節致詞皇太子則云兹遇父皇陛下聖誕之辰
謹率諸弟某等敬祝萬萬嵗壽丞相則云兹遇皇帝陛
下聖誕之辰謹率文武百僚敬祝萬萬嵗壽不傅制英
宗天順五年十一月丁未以冬至萬壽節同日改致詞
宣表等儀禮部言二節慶賀致詞各異又冬至𫝊制聖
節不𫝊制今請通致詞曰兹遇律應黄鍾日當長至恭
惟皇帝陛下萬夀聖節膺乾納祜奉天永昌臣某等誠
[068-4b]
歡誠忭敬祝萬萬嵗壽然後惟以冬至制詞𫝊答羣臣
其各王府及在外文武衙門二節賀表若前後宣讀不
無重複請通宣表目又通宣表文曰忻逢長至恭遇聖
誕其在外文武衙門至曰行告天祝壽禮宜曰今兹冬
至恭遇聖誕聖壽益増從之
  策命皇太子宋/ 遼/ 金/ 元/ 明/
宋太宗至道元年八月壬辰詔立皇太子命有司草具
册禮有司言前代無太子執圭之文請如王公之制執
[068-5a]
桓圭餘如舊制九月丁夘太宗御朝元殿陳列如元㑹
儀百官就位太子常服乘馬就朝元門外幄次易逺遊
冠朱明衣所司贊引三師三少導從至殿庭位再拜起
居畢分班立太常博士引攝中書令就西階升殿詣御
坐前俯伏興奏宣制降由東階至太子位東南向稱有
制太子再拜中書侍郎引册案就太子東中書令北面
跪讀册畢太子冄拜受册以授右庶子門下侍郎進寳
授中書令中書令授太子太子以授右庶子各置於案
[068-5b]
由黄道出太子隨案南行樂奏正安之曲至殿門樂止
太尉升殿稱賀侍中宣制答如儀太子易服乘馬還宫
百官賜食於朝堂中書門下樞密院師保以下詣太子
參賀皆序立於宫門之外庶子版奏外備内臣搴簾太
子常服出次坐中書門下樞密師保賓客而下再拜並
答拜四品以下官參賀升坐受之越三日具鹵簿謁太
廟常服乘馬出東華門升輅儀仗内行事官乘車者並
服禮衣餘皆袴褶乘馬導從神宗未及受册禮而即位
[068-6a]
乃以册寳送天章閣遂為故事
遼制前期一日設幄坐於宣慶殿設文武官幕次於朝
堂并殿庭版位大樂令陳宫縣守宫設皇太子次於朝
堂北西向乘黄令陳金輅於朝堂門外西向皇太子儀
仗笳簫鼓吹等陳宣慶門外典儀設皇太子版位於殿
横街南近東北向設文武官五品以上位於樂縣東西
至日門下侍郎奉册中書侍郎奉寳綬各置於案令史
二人絳服對舉案立寳案在横街北西向册案在北門
[068-6b]
下侍郎中書侍郎並立案後侍中版奏中嚴皇太子逺
遊冠綘紗袍秉珪出太子舍人引入就版位北面殿立
東宫官三師以下皆從立皇太子東南西向太子入門
樂作至位樂止典儀贊皇太子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中
書令立太子東北西向門下侍郎引册案中書侍郎取
册進授中書令退復位𫝊宣官稱有制皇太子再拜傳
宣訖再拜中書令跪讀册訖俯伏興皇太子再拜受册
退授左庶子中書侍郎取寳進授中書令皇太子進受
[068-7a]
寳退授左庶子中書令以下退復位舁案者以案退典
儀贊再拜皇太子拜在位者皆再拜太子舍人引皇太
子退樂作出門樂止侍中奏禮畢皇太子升金輅左庶
子以下夾侍儀仗鼓吹等並列宣慶門外三師三少諸
宫臣於金輅前後導從還東宫文武宫臣序班稱賀禮

金世宗大定八年正月册皇太子禮官擬奏前三日遣
使奏告天地宗廟前一日宣徽院帥鸞儀司設御座於
[068-7b]
大安殿當中南向設皇太子次於門外之東西向又設
文武百僚應行事官東宫官等次於門外之東西廊又
設册寳幄次於殿後東廂俱南向又設受册位於殿庭
横階之南工部官與監造册寳官公服自製造所導引
册寳牀由宣華門入進呈畢赴幄次安置大樂令帥其
屬展樂縣於庭至日質明東宫官各朝服自東宫乘馬
導從至左翔龍門外通事舍人分引百官入立班東西
相向次引侍中中書令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及捧舁册
[068-8a]
寳官詣殿後幄次前立少頃奉册寳出幄次由大安殿
東降至庭中褥位權置訖皇太子服逺遊冠朱明衣出
次執圭三師三少以下導從立於門外侍中奏中嚴符
寳郎奉八寳由東西偏門分入升置御座之左右侍中
奏外辦皇帝出自東序即御座如常儀皇太子入門宫
縣樂作至位樂止師少以下從入立於皇太子位東南
西向典儀贊皇太子再拜搢圭舞蹈又再拜奏聖躬萬
福又再拜引近東西向立師少以下并奉引册寳官等
[068-8b]
赴百官東班通事舍人引百官俱横班北向再拜舞蹈
起居畢各還東西班典儀引皇太子復受册位侍中承
㫖稱有制皇太子以下在位官皆再拜侍中宣制册某
王為皇太子又再拜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中書令詣
讀册位中書侍郎引册匣置於前捧册官西向跪捧皇
太子跪讀畢俯伏興再拜中書令奉册授皇太子搢圭
跪受册以授右庶子中書令退復位通事舍人太常博
士引侍中詣奉寶位門下侍郎引寶盝立於其右侍中
[068-9a]
奉寳授皇太子搢圭跪受以授左庶子册寳俱置於牀
侍中以下退復位典儀贊再拜皇太子退左右庶子帥
其屬舁册寳牀以出禮畢放仗以次出後二日皇太子
拜表朝謝如儀又後二日百官奉表稱賀
元制前期三日右丞相率百僚至金玉局册寳案前行
禮導至中書省正位安置前期二日儀鸞司設發册案
於大明殿御座西發寳案於東典寳官設册案於太子
殿前階東寳案於階西又設受册案於殿内座榻之西
[068-9b]
受寳案於東右丞相率百僚朝服至中書省導册寳案
至闕前中道入崇天門升大明殿置於案至朝大昕皇
帝陞大明殿御座引寳引册使以下各就位禮儀使奏
請發册寳捧册寳官受册寶由正門出控鶴舁案至皇
太子殿庭皇太子出閤立中階香案前行再拜禮太尉
前稱制遣臣等恭授皇太子册寳皇太子詣褥位跪諸
執事官皆跪讀册官讀册畢納册於匣讀寳官讀寳畢
納寳於盝太尉進授册寳皇太子恭受以授左右庶子
[068-10a]
奠於殿内受册寳案太尉以下皆再拜還詣大明殿御
座前跪復命侍儀使左右庶子導皇太子詣大明殿謝
恩畢還府右丞相祝贊進酒進表章禮物如儀駕還寢
殿皇太子還府陞殿典引引羣臣拜賀進酒進箋禮物
訖皇太子還閤
明制册皇太子所司陳設如儀先三日齋戒遣官祭告
天地宗廟至日皇帝衮冕御謹身殿皇太子冕服俟於
奉天門外辦皇帝陞奉天殿引禮導皇太子入奉天東
[068-10b]
門由東階升至丹陛位百官各就丹墀位皇太子再拜
興承制官由殿中門出立於門外曰有制皇太子跪宣
制曰册長子某為皇太子俯伏興再拜引禮導皇太子
由殿東門入内贊導至御座前内贊贊跪宣册宣畢皇
太子搢圭跪受册以授内侍復贊授寳如授册儀皇太
子出圭俯伏興由殿東門出執事官舉節册寳隨出皇
太子復位四拜興由東階降儀仗鼓樂迎册寶至文華
殿持節官持節復命禮部官奉詔書赴午門開讀百官
[068-11a]
迎詔至中書省頒行皇太子詣太廟謁告詣奉天殿謝
恩入謝中宫行朝謝禮禮畢親王世子俟於文華殿稱
賀次日百官進表箋慶賀内外命婦慶賀中宫如常儀
宣宗宣徳二年十一月皇子生羣臣表請立太子三年
二月行禮以太子尚㓜命正副使授册寳於文華門憲
宗成化十一年以册立皇太子禮成文武官分五等賜
綵緞有差
  皇太子與百官相見宋/ 金/ 元/ 明/
[068-11b]
  臣/等謹案杜典載羣臣侍坐太子後至一條又皇
  太子監國及㑹宫臣議一條所引晉及北齊等故
  事義類參錯與標目不皆比附攷宋以後史志載
  皇太子與百官相見儀節頗詳謹倣志文别立標
  題採輯大略以資援據亦庶與杜典所載互相證
  明云
宋太宗至道元年有司言百官見皇太子自兩省五品
尚書省御史臺四品諸司三品以上皆答拜餘悉受拜
[068-12a]
宫官自左右庶子以下悉用參見之儀其宴㑹位在王
公上徽宗政和時所定新儀太子與師保傅相見皇太
子再拜師保傅以下答拜若三少特見則三少先拜其
列仗設樂位次一如開元禮儀
金世宗大定二年定相見儀三師三公欄子内北向躬
揖班首稍前奉候皇太子離位稍前正南立答揖宰執
及一品職事官於欄子北向躬揖答揖如前二品職事
官欄子外向南躬揖皇太子起揖三品職事官露階稍
[068-12b]
南躬揖皇太子坐揖四品以下職事官宫庭下躬揖跪
問候皇太子坐受東宫師傅保與隨朝三師同東宫三
少與隨朝二品同詹事以下並在庭下面北每品重行
以東為上再拜稍前問候又再拜皇太子坐受七年定
制皇太子赴朝許與親王宰執相見餘官宗室並迴避
後亦許與樞密使副御史大夫判宗正及東宫三師相

元制正旦大朝㑹之明日文武羣官以常服至東宫行
[068-13a]
賀禮皇太子居偏殿南向坐羣官自丞相下以次入北
面行四跪拜禮
明太祖洪武元年十二月帝以東宫師傅皆勲舊大臣
當待以殊禮命議三師朝賀東宫儀禮官議曰唐制羣
臣朝賀東宫行四拜禮皇太子答後二拜三公朝賀前
後俱答拜近代答拜之禮不行而三師之禮不可不重
謹擬凡大朝賀設皇太子座於大本堂設答拜褥位於
堂中設三師賔客諭徳拜位於堂前皇太子常服陞座
[068-13b]
三師賔客常服入就位北向立皇太子起立南向贊四
拜皇太子答後二拜十四年給事中鄭相同請如古制
百官詣皇太子止稱名惟宫臣稱臣詔下羣臣議編修
吳沈等議曰東宫國之大本所以繼聖體而承天位也
臣子尊敬之禮不得有二請凡啟事東宫者稱臣如故
從之
  册命諸王侯後唐/ 宋/ 遼/ 明/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以楚王馬殷為守太師尚書令封
[068-14a]
楚國王中書奏馬殷為楚國王禮文不載國王之制請
約三公之儀用竹册從之
宋册命親王大臣之制具開寳通禮雖制書有備禮册
命之文多上表辭免而未嘗行每命親王宰臣使相樞
密使西京留守節度使並翰林草制夜中進入翼日自
内置於箱黄門二人舁之立御座東南朝退乃奉箱出
殿門外宣付閤門降置於案俟文徳殿立班閤門使引
制案置於庭宣付中書門下宰相跪受復位以授通事
[068-14b]
舍人赴宣制位唱名訖奉詣宰相宰相受之付所司若
立后妃封親王公主即宣稱有制百官再拜宣制訖復
再拜舞蹈稱賀若宰相加恩制書即宣付通政舍人引
宰相於宣制石東北向再拜立聴訖拜舞復位若百官
受制即自班中引出聴麻文班於宣制石東武班於石
西並如宰相儀聽訖出赴朝堂其罷相者即引出赴朝
堂金吾仗舍諸王宰相朝謝前一日内降官告從内出
東上閤門外宣詞以賜授節者仍交旌節受者俯伏執
[068-15a]
旌節交於頸上者三親王節度使相官告並載以綵輿
迎歸第徽宗政和時禮局上册命親王大臣議迄不果

遼册王妃公主儀至日押册使副并讀册等官押册東
便門入持節前導至殿册案置横街北少東引使副等
面殿鞠躬立侍中臨軒稱有制皆再拜鞠躬宣制訖舞
蹈五拜引册於宣慶門出使副等押領儀仗册案赴各
私第㕔前向闕陳列受册者就位立𫝊宣稱有制再拜
[068-15b]
宣制畢舁册人舉册匣於褥前跪捧引讀册者與受册
者皆俯伏跪讀訖皆俯伏興受册者謝恩國王五拜王
妃公主四拜案金元諸王惟降/制命之不行册禮
明太祖洪武三年定制册命親王先期告宗廟至日皇
帝御奉天殿皇太子親王由奉天東門入樂作升自東
陛皇太子由殿東門入至御前侍立親王入至丹陛拜
位贊拜樂作再拜興樂止承制官承制如儀諸王皆跪
宣制曰封皇子某為某王某為某王宣畢諸王俯伏興
[068-16a]
贊拜樂作再拜興樂止引禮導王由殿東門入樂作内
贊引至御座前拜位樂止王跪贊授册捧册官以册授
讀册官讀訖以授丞相丞相授王王搢圭受以授内使
授寳如上儀訖王出圭俯伏興引禮導王出復位以次
引諸王入殿授册寳如儀内使以册寳置綵亭訖贊拜
樂作諸王皆四拜興樂作内使舉亭前行親王由東階
降出奉天東門禮部尚書請詔書用寶赴午門開讀禮
畢皇帝還宫皇太子出王年㓜則遣官齎册寳授之丞
[068-16b]
相承制至王所宣制最幼者保抱行禮是日親王朝謝
皇后太子親王各自行賀幼者詣長者行四拜禮百官
詣親王賀亦行四拜禮次日皇太子朝賀皇帝及中宫
百官進表箋賀皇帝及中宫東宫内外命婦賀中宫是
日百官及命婦各賜宴擇日諸王謁太廟憲宗成化末
封岐益衛衡雍五王帝親告奉先殿遣使就各王府册
之罷臨軒禮諸王當襲封者俱於嵗終遣官册封世宗
嘉靖中改於孟春著為令
[068-17a]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號附明五代/金 元 宋/ 遼/
梁太祖開平元年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皇高祖
黯謚曰宣元妣范氏謚曰宣僖曽祖茂琳諡曰光獻妣
楊氏諡曰光孝祖信諡曰昭武妣劉氏諡曰昭懿考誠
諡曰文穆妣王氏諡曰文惠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曽祖
執宜妣崔氏皆諡曰昭烈祖國昌妣秦氏皆諡曰文景
考諡曰武
[068-17b]
晉高祖天福元年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高祖璟
諡曰孝安妣秦氏諡曰孝安元后曽祖彬諡曰考簡妣
安氏諡曰孝簡恭后祖昱諡曰孝平妣來氏諡曰孝平
獻后考紹雍諡曰孝元妣何氏諡曰孝元懿后
漢高祖即位稱天福十二年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
后高祖湍諡曰明元妣李氏諡曰明貞曽祖昻諡曰恭
僖妣楊氏諡曰恭惠祖僎諡曰昭憲妣李氏諡曰昭穆
考琠諡曰章聖妣安氏諡曰章懿
[068-18a]
周太祖廣順元年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高祖璟
諡曰睿和妣張氏諡曰睿恭曽祖諶諡曰明憲妣申氏
諡曰明孝祖藴諡曰翼順妣韓氏諡曰翼敬考簡諡曰
章肅妣王氏諡曰章徳
宋太祖建隆元年奉玉册諡高祖曰文獻皇帝妣崔氏
曰文懿皇后曽祖曰惠元皇帝妣桑氏曰惠明皇后祖
曰簡恭皇帝妣劉氏曰簡穆皇后皇考曰武昭皇帝
遼興宗重熙二十一年秋七月追尊太祖之祖為簡獻
[068-18b]
皇帝妣為簡獻皇后太祖之考為宣簡皇帝妣為宣簡
皇后
金熙宗天㑹十四年八月文武百僚太師宗磐等上議
追尊九代以下祖考妣曰皇帝皇后帝於郊稱天以誄
請上皇九代祖諡曰景元妣曰明懿八代祖諡曰徳妣
曰思七代祖諡曰安妣曰節六代祖諡曰定昭妣曰恭
靖五代祖諡曰成襄妣曰威順皇高祖諡曰惠桓妣曰
昭肅曽祖諡曰聖肅妣曰簡翼曽叔祖諡曰穆簡妣曰
[068-19a]
静宣曽叔祖諡曰孝平妣曰貞惠皇伯祖諡曰恭簡妣
曰敬僖須廟室告成涓日備物奉上寳册藏於天府
元世祖至元三年追諡伊蘇凱烈祖神元皇帝太祖/之父
宣懿皇后
明太祖洪武元年追尊高祖考曰元皇帝曽祖考曰恒
皇帝祖考曰裕皇帝皇考曰淳皇帝妣皆皇后
  天子崇所生母議追崇附元唐明五代/ 金 宋/ 遼/
唐武宗㑹昌元年追册所生母韋氏為皇太后上尊諡
[068-19b]
曰宣懿時有司奏太后陵宜别制號帝乃名所𦵏園曰/福陵既又下詔朕因誕日展禮於太皇太后謂
朕曰天子之孝莫大於承續今穆宗皇帝虚合享之位/而宣懿太后實生嗣君當以袝廟繇是奉后合食穆宗
室/
後唐莊宗即位册尊母曹氏為皇太后而以嫡母劉氏
為皇太妃太妃往謝太后太后有慚色帝既滅梁使人
迎太后歸洛陽居長壽宫而太妃獨留晉陽太妃與太
后甚相愛其送太后於洛也涕泣而别
宋真宗即位追尊母賢妃李氏為太后咸平元年正月
[068-20a]
上尊諡曰元徳時有司言案禮春官大司樂之職奏夷/則歌仲吕以享先妣謂姜嫄也是帝嚳
之妃后稷之母特立廟曰閟宫晉簡文宣后以不配食/築室於外嵗時享祭唐先天元年始祔昭成肅明二后
於儀坤殿又元宗元獻楊后立廟於太廟之西稽於前/文咸有明據望令宗正寺於后廟内修奉廟室為殿三
間設神門齋房/神厨以備薦享仁宗明道二年四月追尊母宸妃李氏
為皇太后上尊諡曰莊懿哲宗即位詔尊太后高氏為
太皇太后皇后向氏為皇太后尊生母徳妃朱氏為皇
太妃禮部議皇太妃生日節序其冠服之屬如皇后例
稱慈㫖慶賀用箋元祐三年宣仁太后詔母以子貴輿
[068-20b]
葢仗衛冠服悉侔皇后高宗既即位遥尊母韋賢妃為
宣和皇后紹興十年遥上皇太后册寳於慈寧殿自後
每遇誕日至朔皆遥行賀禮十二年八月自北歸至臨
安入居慈寧宫
遼世宗即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后世宗為太祖太子倍/長子倍以太祖命守
東丹後適唐遇害世宗立追尊為/義宗母蕭氏太子妃尊為太后
金海陵天徳二年尊嫡母圖克坦氏為皇太后尊生母
大氏為皇太后章宗即位尊母圖克坦氏為皇太后顯/宗
[068-21a]
之/妃
元武宗即位尊太母元妃達吉尼鴻吉喇特氏為皇太
后至大三年上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仁宗
延祐二年加上尊號曰全徳泰寧福慶英宗即位尊為
太皇太后加上尊號曰徽文崇祐
明世宗即位尊祖母邵氏憲宗妃/睿宗母為皇太后所生母蔣
睿宗/妃為興國太后嘉靖七年上皇太后尊號曰壽安
改稱太皇太后上興國太后尊號曰慈仁十五年加上
[068-21b]
康靖貞壽神宗即位尊生母貴妃李氏為慈聖皇太后
萬厯六年加上徽號曰宣文後又累加明肅貞壽端獻
恭熹
  支庶立為天子追尊本親議宋/ 金/ 元/ 明/
宋英宗治平三年正月皇太后下書中書門下封濮安
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與夫人王氏韓氏任氏皇帝可
稱親尊濮安懿王為皇夫人為后詔遵慈訓稱親不加
尊號又以塋為園置守衛吏即園立廟俾王子孫主祠
[068-22a]
事如皇太后㫖仍令臣民避濮安懿王諱以王子宗懿
為濮國公仁宗在位年久無子以濮安懿王第十三子/宗實為皇子及即位宰相韓琦等奏請下有
司議濮安懿王及譙國夫人王氏襄國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氏合行典禮詔須大祥後議之治平二年詔禮
官與待制以上議翰林學士王珪等奏曰謹案儀禮喪/服為人後者𫝊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
又為人後者為其父母𫝊曰何以期不二斬也特重於/大宗降其小宗也為人後者為其昆弟傳曰何以大功
為人後者降其昆弟也先王制禮尊無二上若恭愛之/心分於彼則不得專於此故也是以秦漢以來帝王有
自旁支入承大統者或推尊其父母以為帝后皆見非/當時取議後世臣等不敢引以為聖朝法況前代入繼
者或援立之策出自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齡未衰深/惟宗廟之重簡推聖明授以大業陛下親為先帝之子
[068-22b]
然後繼體承祧光有天下臣等竊以為濮王宜準先朝/封贈期親尊屬故事尊以高官大國譙國襄國並封太
夫人攷之古今為宜稱於是中書奏王珪等所議未見/詳定濮安懿王當稱何親名與不名珪等議濮王於仁
宗為兄於皇帝宜稱皇伯而不名如楚王涇王故事中/書又奏禮與令及五服年月勅出繼之子於所繼所生
皆父母又漢宣帝光武皆稱父為皇考今珪等議稱濮/王為皇伯於典禮未有明據請下尚書省集三省御史
臺議奏方議而皇太后手詔詰責執政於是詔曰如聞/集議不一權宜罷議令有司博求典故以聞禮官范鎮
等又奏漢之稱皇考稱帝稱皇立寢廟序昭穆皆非陛/下聖明之所法宜如前議為便自是御史吕誨等彈奏
歐陽修首建邪議韓琦曽公亮趙槩附㑹不正之罪固/請如王珪等議既而内出皇太后手詔曰吾聞羣臣議
請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見施行吾載閲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譙國夫人襄國夫人仙遊縣君
[068-23a]
可令皇帝稱親濮安懿王稱皇譙國襄國仙遊並稱后/事方施行而英宗即日手詔曰稱親之禮謹遵慈訓追
崇之典豈易克當且欲以塋為園即園立廟俾王子孫/主奉祠事既而議寢神宗元豐二年詔以濮安懿王及
三夫人可並稱/王稱夫人云
金世宗即位於東京追尊皇考豳王為皇帝諡簡肅廟
號睿宗皇妣富察氏曰欽慈皇后李氏曰貞懿皇后睿/宗
諱宗堯太/祖之子
元武宗即位於上都追尊皇考曰皇帝諡曰昭聖廟號
順宗尊太母元妃為皇太后順宗諱達爾瑪/巴拉世祖之子泰定帝即
[068-23b]
位追尊皇考皇妣請諡於南郊皇考晉王曰光聖仁孝
皇帝廟號顯宗皇妣晉王妃曰宣懿淑聖皇后顯宗諱/噶瑪拉
裕宗/長子
明世宗即位追尊父興獻王為興獻帝祖母憲宗貴妃
邵氏為皇太后母妃為興獻后嘉靖元年正月從宰臣
楊廷和等議稱孝宗為皇考慈壽皇太后為聖母興獻
帝后為本生父母不加皇字三年四月追尊興獻帝為
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尋定稱孝宗為皇伯考昭聖皇
[068-24a]
太后為皇伯母興獻皇帝為皇考章聖皇太后為聖母
四年五月作世廟祀獻皇帝七年七月追尊孝惠皇太
后為太皇太后恭穆獻皇帝為恭睿淵仁寛穆純聖獻
皇帝章聖皇太后為章聖慈仁皇太后十七年九月上
獻皇帝廟號睿宗神主祔太廟躋武宗上辛夘大享上
帝於元極寶殿以睿宗配興獻王諱祐杭憲宗第四子/母妃邵氏成化間封興王正
徳十四年薨諡曰獻王薨二年武宗崩無嗣慈夀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筞以遺詔迎興王世子於興邸
入繼大統禮臣毛澄等援漢定陶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稱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王妃為皇叔母帝命廷臣
[068-24b]
集議未決進士張璁上書請考興獻王帝大悦㑹母妃/至自安陸止通州不入帝啟張太后欲避位歸藩奉母
羣臣惶懼太后命進王為興獻帝妃為興國后璁更為/大禮或問以進帝因諭輔臣楊廷和等帝后加稱皇廷
和合廷臣爭之未決嘉靖元年禁中火廷臣引五行五/事為廢禮之證乃輟稱皇加稱本生父母尊園曰陵黄
屋監衛如制設祠署安陸享用十二籩豆樂用八佾帝/心終未慊三年加稱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興國太
后為章聖太后又建廟奉先殿西曰觀徳殿祭如太廟/七月諭去本生號九月詔稱孝宗皇伯考明年修獻皇
帝實録建世廟於太廟左七年命璁等集明倫大典成/加上尊諡十七年揚州同知豐坊請加尊皇考廟號稱
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諡廟號睿宗祔太廟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罷世廟之祭四十四年芝生
世廟柱復立/玉芝宫祀焉
[068-25a]
  五宗宋/
宋吕大臨宗子議國君之嫡長為世子繼先君之正統
自母弟而下皆不得宗次嫡為别子别子既不得禰先
君則不可宗嗣君又不可無所統屬故為先君一族大
宗之祖其生也適庶兄弟皆宗之别子之母弟雖適子
與羣公子同不得謂之别子其死也子孫世世繼之為
先君一族之大宗凡先君所出之子孫皆宗之雖百世
不遷無後則族人以支子繼之此謂别子為祖繼别為
[068-25b]
宗羣公子雖宗别子而自為五世小宗之祖死則其子
其孫為繼禰繼祖之小宗至五世以上則上遷其祖下
易其宗無子孫則絶此謂繼禰者為小宗每一君有一
大宗世世統其君之子孫故曰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
者百世不遷者也别子所自出謂别子所出之先君如
魯季友乃桓公之别子所自出為桓公一族之大宗公
子之公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適者則别
子為先君一族大宗之祖羣公子皆宗之是謂有大宗
[068-26a]
而無小宗若君無次適可立為别子止有庶公子數人
則不可無宗以統當立庶長一人為小宗使諸弟皆宗
之是為有小宗而無大宗若庶長死國君復追立庶長
為别子以為先君一族大宗之祖而以其子繼之此雖
不經見然以義求之則一君之大宗不可以絶後也若
君之正嫡外止有一公子既不可宗君又無昆弟宗已
是謂無宗亦莫之宗然此公子亦為其先君一族大宗
之祖没則百世相繼先君之子孫皆宗之如大宗法按/宗
[068-26b]
有五大宗一小宗四孔頴達疏别子之後族人衆多或/繼高祖與三從兄弟為宗或繼曾祖與再從兄弟為宗
或繼祖與同堂兄弟為宗或繼禰與親兄弟為宗一身/兼事四宗兼大宗為五杜典所載數條經義已晰宋以
後禮家訓釋畧同吕氏/議較為詳盡故備志之
  公子二宗宋/
宋朱子議宗子有公子之宗有大宗有小宗國家之衆
子不繼世者若其間有適子則衆兄弟宗之為大宗若
皆庶子則兄弟宗其長者為小宗此所謂公子之宗者
也别子即是此宗子既没之後其適長者各自繼此别
[068-27a]
子即是大宗直下相𫝊百世不遷别子之衆子既没之
後其適長子又宗之即為繼禰之小宗每易一世高祖
廟毁則同此廟者是為袒免之親不復相宗矣所謂五
世而遷也又謂宗子只得立適雖庶長立不得若無適
子則亦立庶子所謂世子之同母弟世子是適若世子
死則立世子之親弟亦是次適也是庶子不得立也本
朝哲廟弟有申王次端王次簡王乃哲廟親弟當時章
惇欲立簡王向太后謂諸王皆庶子莫得如此分别當
[068-27b]
以次立申王目眇不足以視天下乃立端王是為徽宗
章惇殊不知禮意同母弟須皆適子方可言既皆庶子
安得不依次第今臣庶家要立宗也難惟宗室與襲封
孔氏柴氏當立宗今孔氏柴氏襲封兄死弟繼與今俗
門長略同殊失宗法
  九族宋/
宋陳祥道禮書云書與詩序皆言九族惟周禮小宗伯
儀禮士昏禮禮記仲尼燕居特言三族者三族父子孫
[068-28a]
也九族高祖至元孫也三族舉其本九族極其末舉三
族則九族見矣白虎通夏侯歐陽何琦如淳之説父族
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其説葢以詩之葛藟刺平王
不親九族而言謂他人父謂他人母頍弁刺幽王不親
九族而言豈伊異人兄弟甥舅角弓亦刺不親九族而
言兄弟昏姻無胥逺矣則所謂九族者非特内宗而已
是惡知詩人之所主者因内宗而發哉爾雅於内宗皆
曰族於母妻皆曰黨又禮小功之未可以嫁娶妻之黨
[068-28b]
固無妨於嫁娶昏禮不容慮其不虞也然則九族之説
當從孔安國鄭康成為正小記曰親親以三為五以五
為九上殺下殺旁殺而親畢矣此九族隆殺之差也葢
已上親父下親子三也以父親祖以子親孫五也以祖
親曽高以孫親曽元九也然已之所親以一為三祖孫
所親以五為九記不言者以父子一體而高與元曽同
服故不辨異之也按九族自當以孔鄭説為正然尚書/堯典以親九族蔡𫝊雖主鄭義仍包
母族妻族在内殆以下文平章百姓協和萬邦推而廣/之不當獨略外姻致有滲漏而小記以三為五以五為
[068-29a]
九之義自/不可易
  鄉飲酒唐/ 五代/ 宋/ 明/
唐李栖筠為常州刺史行鄉飲酒禮登歌降飲人人知

後唐時左僕射李愚請頒唐六典示百司使州縣貢士
行鄉飲酒禮時以其迂濶不果行
宋制州軍貢士之月以禮飲酒以知州軍事為主人學
事司所在以提舉學士為主人其次本州官行上舍生
[068-29b]
當貢者與州之羣老為衆賓是月也㑹凡學之士及武
士習射唐貞觀所頒禮惟明州獨存太宗淳化中㑹例
行之徽宗政和時禮局定飲酒登降之節與舉酒作樂
器用之屬並參用辟雍宴貢士儀其有古樂處令用古
樂高宗紹興十三年比部郎中林保乞修定鄉飲儀徧
下郡國於是國子祭酒高閌草具其儀上之寧宗慶元
中朱熹以儀禮改定主賓僎介之位其主則州以守縣
以令位於東南賓以里居年高致仕者位於西北僎則
[068-30a]
州以倅縣以丞或簿位東北介以次長位西南三賓以
賓之次者司正以衆所推服者相及贊以士之熟於禮
儀者其日質明主人率賔以下先釋菜於先聖先師退
各就次以俟肅賓介與衆賓既入主人序賓祭酒再拜
詣罍洗洗觶至酒尊所酌實觶授執事者至賓席前跪
以獻賓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衆賓賓主以下各就
席坐訖酒再行次沃洗贊者請司正揚觶致詞司正復
位主人以下復坐主人興復至阼階楣下僎從賓介復
[068-30b]
至西階下立三賓至西階立並南向主人拜賓介以下
再拜賓介與衆賓先自西趨出主人少立自東出賓以
下立於庠門外之右東鄉主人立於門外之左西鄉僎
從主人再拜賓介皆再拜退
明太祖洪武五年詔定鄉飲酒儀令有司與學官率士
大夫之老者行於學校民間里社亦行之十六年詔頒
鄉飲酒圖式於天下每嵗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於
儒學行之其儀以府州縣長吏為主以鄉之致仕官有
[068-31a]
徳行者為僎擇年高有徳者為賓其次為介其次為三
賓又其次為衆賓教職為司正贊禮贊引讀律皆使能
者里中鄉飲略同二十二年定鄉飲禮以善惡分列三
等為坐次不許混淆如有不遵序坐及有過之人不行
赴飲者以違制論
 
 
 
[068-31b]
 
 
 
 
 
 
 
欽定續通典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