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6 欽定續通典-清-嵇璜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通典卷十七
 選舉
  臣/等謹按杜佑作選舉典始自周官大司徒賔興
  之制其自序以為成周俊造之目已不及唐虞之
  官人三代而降選舉之法日増大約以科目取士
  以銓除注官非後之制不古若也時勢然也唐代
  選舉多循隋制中葉以後令格間存兩宋迄明士
[017-1b]
  人出身較易設科加少流内外官注選亦遞變司
  衡之較文司銓之勘籍公私互進毁譽紛岐欲立
  法以救弊貴因時為變通夫州縣察舉一也兩漢
  則理魏晉則亂吏部集選一也神龍則紊開元則
  理昭在前事未可槩非苐設官多則舉士之門不
  得不稍廣廣且濫焉而其得官益壅滯而愈難孔
  子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廣薦論之門杜倖冒
  之路後之科目銓除猶上世之疇咨詢考士大夫
[017-2a]
  患不為三代上之人材毋以不如三代上之造士
  論官為患也考言惟華佑雖不滿薦召徴辟詎盡
  宜今賢不拘方典不祧近得失具在因之革之蓋
  亦選舉之衡鏡也歟佑歴代制三巻前二巻先舉
  後選按時代直叙不主行文第三巻專叙唐制文
  遂錯綜馬端臨譏其孝秀與銓選不分意盖指此
  今續采唐代宗以後至前明故實若徳宗貞元間
  佑有蒐輯未盡者並著於篇其行文畧依佑前二
[017-2b]
  巻而雜議論亦兼采云
 第一歴代制上
 第二歴代制中
 第三歴代制下考績附/
 第四雜議論上
 第五雜議論中
 第六雜議論下
  歴代制上唐/ 五代/
[017-3a]
唐代宗廣徳元年勅兩館生崇文/𢎞文皆以資廕補充其經
業楷體通七者與出身永泰元年始置兩都貢舉先是/廣徳
二年侍郎賈至言嵗方囏歉舉人赴省者兩都試之至/是勅禮部侍郎官號皆以知貢舉為名兩地别放及第
大厯七年停東都貢舉太和元年復/勅權置其國子監舉人試上都如故上嘗御宣政殿親
試諷諫主人茂才異等智謀經武博學專門等四科舉
人帝親慰勉賜御厨珍饌茶酒禮甚優異時方炎暑帝/其朝衣永日
危坐讀太宗貞觀政要及舉人䇿成悉皆觀覽一百餘/道將夕有䇿未成者命大官給燭令盡其才夜分而罷
登科者凡一十五人徳宗貞元五年詔明經舉人所習
[017-3b]
爾雅多是草木鳥獸之名無益理道宜令改習道徳經
十二年司業/裴肅奏復之六年禮部侍郎親故移試考功謂之别頭
至十六年罷之嗣是屢復屢罷十八年勅今後每年考
試所取明經不得過一百人進士不得過二十人憲宗
元和元年命宰臣已下監試應制舉人於尚書省以制
舉人皆先朝所徴故不親試三年明經停口義復試墨
義十條七年侍郎韋貫之奏停/墨義依舊格問口義五經取通五明經取通
六其嘗坐法及為州縣小吏雖藝文可采勿舉穆宗長
[017-4a]
慶元年侍郎錢徽所舉送覆試多不中選徽坐貶段文/昌奏
徽取士以私詔白居易王起覆試而黜者過半後故事/進士唱第訖所試雜文及䇿送中書門下詳覆 廢建
中三年復行長慶三年侍郎王起言向放榜而始詳/覆今請先詳覆而後放榜議者多以避嫌失職非之
年立三史科及三傳科從諫議大夫/殷侑請也先是進士試詩賦
及時務䇿五道明經䇿三道徳宗時中書舍人趙贊權
知貢舉乃以箴論表贊代詩賦而皆試䇿三道文宗太
和七年勅貢舉人先帖大小經二十帖次對正義十道
次議論各一道不試詩賦策八年貢院奏復試詩賦上
[017-4b]
從内出題試之謂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試差勝乃
詔禮部嵗取登第者三十人無人不必充數文宗好學
嗜古鄭覃以經術位宰相深嫉進士浮薄屢請罷之帝
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進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
廢故事禮部試進士將及第人名先呈宰相然後放榜
是年宰相王涯奏禮部取士反先以牓示中書非至公
之道請罷先呈之例一以委有司九年中書門下奏每
年貢士僅千人據格所取其數絶少望付所司精求行
[017-5a]
藝添滿四十人及第仍委禮部於所試諸色貢舉人元
格内減一十五人都守每年放出身黄衣人數庶令才
人速得自効從之開成元年詔勲臣子弟有能應進士
明經及通諸科者有司先加奬引五年中書門下奏貢
舉人並不許於京兆河南兩府取解仰於兩都國子監
就試大中六年仍准/於兩府集試武宗㑹昌五年定公卿百寮子弟
及京畿士人寄客外州府等修明經進士業者並𨽻名
所在監及官學精加考試所送人數其國子監明經舊
[017-5b]
格每年三百五十人今請送二百人進士依舊格三十
人其𨽻名明經請送二百人宗正寺進士送二十人東
監同華河中所送進士不得過三十人明經不得過五
十人鳳翔山南西道東道荆南鄂岳湖南鄭滑浙西浙
東鄜坊宣商涇邠江南江西淮南西川東川陜虢等道
所送進士不得過一十五人明經不得過二十人河東
陳許汴徐泗易定齊徳魏博澤潞幽孟靈夏淄青鄆曹
兖海鎮冀麟勝等道所送進士不得過一十人明經不
[017-6a]
得過十五人金汝鹽豐福建黔府桂府嶺南安南邕容
等道所送進士不得過七人明經不得過十人其諸支
郡所送人數請申觀察使為解都送不得諸州各自申
解所試進士雜文據元格合封送省宣宗大中元年禮
部侍郎魏扶奏封彦卿崔瑑鄭延休三人皆因貴胄不
敢選取所試詩賦並封進奏命翰林學士韋琮等考之
中程奉進止並放及第又諭有司考試只合在公如渉
徇私自有刑典令後但依常例取捨不得别有奏聞吏
[017-6b]
部嘗試宏辭舉人漏洩題目為御史臺所糾其登科人
並落下時諸科取人猶濫中書門下奏禮部貢院見置
九科開元禮三禮三傳三史學/究道舉明算明法童子徒添入仕之門曾無實
藝請起大中十年權停三年滿後赴試者令有司先進
名令中書舍人覆問本業精通堪備朝廷顧問即作等
第進名候勅處分如事業荒蕪考官當議朝責其諸道
州府薦送童子須實年十一二仍須精熟一經能自書
寫者廣徳二年停童子嵗貢大厯三年再停開成三年/勅諸道不得更以童子闗薦然雖有是命而薦者
[017-7a]
仍比比/有之如違條例本道長吏亦議懲罰懿宗咸通四年
進士皮日休請以孟子為學科不報十年以軍興停舉
通考作十一年/今從册府元龜於十二年别許三十人及第昭宗天復
元年令新及第進士中有久在名場才沾科級年齒已
高者不拘常例各授一官禮部以王希禹等聞時人謂
之五老榜哀帝天祐四年禮部奏朝廷累年多事在逺
舉人併阻隨計逐年所司放榜皆量其人數臨事增減
今干戈稍戢水陸漸通求試雖不廣於往年而貢籍頗
[017-7b]
甚其屈譽擬於去年數外更放三數人報可唐制舉之
名多至八十有六凡七十六科其尤貴者進士嵗貢常
不減八九百人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
美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艱難謂之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其都㑹謂之舉場通稱謂之
秀才投刺謂之鄉貢得第謂之前進士互相推敬謂之
先輩俱捷謂之同年有司謂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
謂之等第州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將試各相保謂
[017-8a]
之合保羣居而賦謂之私試造請權要謂之闗節激揚
聲價謂之還往既捷列名於慈恩寺㙮謂之題名大燕
於曲江亭子謂之曲江㑹籍而入選謂之春闗不捷而
醉飽謂之打毷氉匿名造謗謂之無名子退而肄業謂
之過夏執業以出謂之夏課亦謂之/秋卷挾藏入試謂之書
䇿其大畧如此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才識兼茂明於
體用諸科亦稱得人中葉以後未嘗廢置然前代皆天
子䇿覽升黜之權一出於上唐則全以付之有司故牛
[017-8b]
僧孺輩以直言忤權倖考官坐累而劉蕡所陳尤忠憤
鯁切宰相而下皆不敢為之明白雖當時閹宦之勢可
畏亦由素無親覽之事故此輩得以刦制衡鑑之人也
至銓法自肅宗至徳後天下戰討啟丐填委永泰後稍
稍平定而元載用事非賄謝不與官常衮為相思革其
弊凡奏請一杜絶之惟文辭入第乃得進然無所甄異
賢愚同滯崔佑甫代之欲收時望薦引無虚日作相未
踰年除官八百人前後相矯終不得其適徳宗謂佑甫/曰人或謗卿
[017-9a]
所用多渉親故何也對曰茍生平之未/識何以諳其才行而用之上以為然又河西隴右河
南河北不上計吏員大率減天寶三之一而入流者加
一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選而考選遷除之法浸壊
徳宗興元四年以京師寇盜之後天下蝗旱穀貴選人
不能赴調乃命吏部侍郎劉滋知洪州選事以便江嶺
之人貞元四年吏部奏艱難以來兩都士類散在逺方
三庫勅甲又經失墜人多罔冒吏或詐欺分見官者謂
之擘名承已死者謂之接脚所以集選加衆真偽混然
[017-9b]
謹其由歴狀様乞委觀察使諸州府縣於界内應有出
身以上合依様通狀發到所司攢勘八年從宰相陸贄
請以内外員三分之計闕集人嵗以為常天下稱便唐/制
嵗集以孟冬而選盡季春之月乾元後率三嵗一調稽/壅淆冒吏緣為奸士或十年不得官員闕亦累年不補
九年中丞韋正伯奏按選格銓狀自書試日書跡不同
即駁放殿選憲宗元和二年制江淮大縣每嵗據闕委
三省御史臺諸司長官節度觀察使各舉堪任縣令不
限選數許赴集臺省官及刺史赤令有闕先於縣令中
[017-10a]
揀擇如有能否與元舉人同賞罰復置具員簿以序内
外庶官三年四月詔重定舉縣令之法委吏部精加考
覈仍令四時注擬其觀察刺史所舉不得授以本州府
縣令是年三月詔秘書省𢎞文館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正字宜委吏部於平留選人中擇行藝注擬綜
覈限考入畿縣/簿尉任依常格七年八月令州府五品以上官替後本
道觀察使量其才行幹能堪奬用者每嵗冬季聞薦穆
宗長慶二年詔諸道薦送大將其隨節使歸朝者令神
策六軍使及南衙常參官具由歴功績牒送中書門下
[017-10b]
量加奬擢其常參武官准具年月日改轉諸道軍府大
將監察以上官三年改轉蓋自憲宗御宇凡朔方呉蜀
洎山東兩河累興問罪之師帝自藩邸習聞謂戎臣武
卒常宜姑息降詔優假復有工賈胥吏窺昇朝籍者厚
持緡貨納於方鎮方鎮嗜利即以大將文符給之偽其
職秩年月未幾則求薦聞必曰某以嵗久宜遷某以殊
勲合奬宰臣奏擬下得王官流弊有不可詰者文宗即
位宰臣次第矯舉太和元年勅諸道諸軍諸使應奏判
[017-11a]
官并每年冬薦者除新開幕府據元額署外向後闕某
職奏某人充如更奏者即云某職某人縁某事停奏某
人替臺省官兩考者不在冬薦限又勅釐革兩畿及諸
道奏請散官州縣等官惟三劍三川硤内及諸道比逺
許奏縣令録事參軍每道不得過三五人其餘並停二
年詔曰内外官曹上自要重下至卑散班行府縣更無
闕員薦請沿替為弊滋深況文武名分授受各殊其諸
使諸道等今後宜依注例除舊有正官外不得兼受正
[017-11b]
官三年權停東選大宗時東人選者集/於洛州謂之東選又詔諸道進奏
官有奏請帶正官者不得兼簡較及憲官如准諸道諸
軍諸使例請簡較兼憲官充則不得帶正員官四年中
書門下奏河北諸道滄景徳棣之類經破傷之後靈夏
邠寧鄜坊涇原振武豐州全無俸料有出身人及正員
官悉不肯去吏部從前多不注擬如假攝有勞許於諸
色人中量事奏三數員從之六年從御史臺奏諸道節
度觀察防禦經畧等使有子孫授京城及諸州府官勒
[017-12a]
歸本任不得奏請勾留七年中書門下奏親人之切無
如縣令又録事參軍糾察屬縣課責下僚一郡紀綱藉
其提舉吏曹注擬真偽難知豈若考績効於理所聽善
惡於甿謠望令京兆河南尹及天下刺史各於本府本
道常選人中擇堪為縣令司録録事參軍人名具課績
才能聞薦其諸州先申牒觀察使都加考覈申吏部集
吏部尚書侍郎引詣銓曹試時務狀一道訪以理/人之術及陳歴仕課績但取事理明切不假詞華
理識優長者為等第便於大縣難理處注擬仍取稅五/萬貫以下
[017-12b]
縣注授免占/常選人闕員如有犯贓以本州長吏處分百貫已下刺/史量削階秩
百貫已上移/守僻逺小郡觀察使委中書門下奏聴進止其犯贓官
縱遇恩赦不在收叙之限八年正月吏部奏准疏理諸
色入仕人等今諸司流外令吏府史掌固禮生楷書醫
工及諸軍諸使承優官典總一千九百七十二員/請減六百五十七員兵部
奏應管左右仗千牛僕寺殿中省進馬左右金吾仗長
共一百六十一員/請減六十七員文簡武簡三衛每年定數六十/人
部奏明經𢎞文館生太廟郊社齋郎掌坐等共五百五/十二人減
[017-13a]
一百三/十人並請權減從之初中書門下以諸色科目選人
凡未有出身未有官只合於禮部應舉其有出身有官
者方合於吏部赴科目選比年格文差互多有白身及
用散試官并稱鄉貢者及注擬之時即妄論資次曾無
格例其宏詞拔萃學究一經則有定例然亦不在用散
試官限其三禮三傳一史三史明習律令並令所司薦
試及第明習律令同明經一史三禮三傳同進士三史
當年闗送吏部唐選舉之法州府所升者試之禮部禮/部所升試之吏部其法截然然觀貞元
[017-13b]
九年御史中丞韋正伯劾奏七年冬京兆府踰濫解送/之人已授官六十六人則未經禮部者徑入吏部知唐
中葉以後法度/廢紊者多矣至太和九年又奏國家取士逺法前代
進士科得人為盛然於入仕須更練達起來年進士及
第後三年任選委吏部依資盡補州府參軍𦂳縣簿尉
宦滿之後來年許選三考後聽諸使府奏用便入協律
郎四衛佐未滿者不在奏限如任江淮官特/與免其綱使開成二年
二月左衛大將軍張克勤請以叙一子官迴與外甥不
前請迴授並䝉允許至是准左司員外郎裴夷直斷/若無已子許及周親自有息男不得妄移他族遂定
[017-14a]
為/例時諸道有以試御奏授州縣官者上曰每年選人辛
苦尚無缺員與之試御奏授不可輕許惟河北道吏部/不注許其奏請
由是倖進暫息又詔曰近日諸色入流人多官途隘窄
諸道軍將自有衣糧月俸若更占州縣員闕則文吏無
所容身今後諸道節度團練防禦等使不得更奏軍將
充巡内上佐等官京有司有專知別當及諸色職掌近
日諸司奏請州縣及六品已下充本司職掌援引舊例
色目漸多致溢舊額今後各於本司見任官内揀擇差
[017-14b]
署不得别更奏官四年停嶺南五管及黔中道選補初
兩道得任土人遣郎官御史為選補使亦有不遣御史
者元和間令五年一集選前一年南曹先牒催文解太
和五年玉海作/三年權停至是吏部以請詔曰兩道選補停
罷多時極為利便隔年舉奏撓動逺情議者以人逺地
便不足為慮不知一方之政得其人則一境之人受其
福苟非其人則假攝之官皆授里人至有胥賈用賄求
假本州令録裒剥恣私宜更停五年七月詔諸道並不
[017-15a]
得奏人唯河北諸道河東澤潞山劍三川京北京西管
内官員稍多假攝之中悉有勞效每年許奏兩三人仍/須
元額闕不得替見任人時嶺南節度使盧鈞奏海嶠擇/吏與江淮不同若非諳熟土風即難搜求人瘼且嶺中
往弊南選今弊北資臣嘗管二十二州惟韶廣官僚每/年吏部選授道路遐逺瘴癘交侵更以俸入單微號為
比逺非下司貧弱即逺處無能之流比及到官皆有積/債鮮識亷恥臣任四年備知情狀其潮州官吏伏望特
循往例不令吏部注擬且委本道求才若攝/官亷慎有聞依前許觀察使奏正勅㫖依之至武宗時
以州縣攝官常懐茍且委本州刺史於當州諸縣分配
公事勾當如官員數少力實不逮即於前資官選擇差
[017-15b]
攝不得取散試官充又令進士至合選年許諸道依資
奏授試官充職如奏授州縣官即不在兼職之限又縣
令闕人許觀察使於前資攝官内薦論宣宗大中六年
令縣令司録録事參軍今任四上考減兩選餘官得四
上考縣令司録參軍得三上考並減一選懿宗咸通十
二年依中書門下奏河東潞府邠寧涇原靈武鹽夏振
武天徳鄜坊滄徳易定三川等道觀察防禦等使及嶺
南五管每道每年除令録外許量奏簿尉及中下州判
[017-16a]
司縣丞共三人偏州不在奏/州縣官限諸道節度及都團練防禦
使下將校奏轉試官及憲御等令諸節度使每年量許
五人都團練防禦量許三人其御史中丞已下須有戰
伐功勞任具事績申奏簡勘處分以外不得更有奏請
僖宗廣明元年勅選人粟錯長名駁放者除身名踰濫
及欠選欠考外以比逺殘闕收注文宗開成二年帝以/粟錯長名駁放選人
經冬窮悴哀訴可矜勅吏部簡勘如非大段瑕病即與/重收注擬不得用平留闕如員闕不相當一唱不伏官
者便任冬集其未經中書門下陳狀者/勅下後不得續收今年以後亦不為例哀帝天佑二年
[017-16b]
詔曰吏曹注擬申到中書過驗酌量三銓曠務今後州
府令録委吏部注擬中書門下不除授時選人多有重
疊磨勘之際各有争論銓司言具狀須與注擬到任替
闕參差請准舊條殿選如是格式申送員闕不得更妄
指射旋以梁王朱全忠請令三銓處分常調選人並准
舊例其四鎮管内官員候本道申闕到省方與注擬
五代當干戈搶攘之嵗貢舉未嘗廢也惟土宇分割人
士流離故每年所取進士其多者僅及唐盛時之半但
[017-17a]
三禮三傳學究明經諸科唐時所取甚少而晉漢後明
經諸科中者動以百人計葢帖書墨義承平之時士鄙
其學國家亦賤其科而不取喪亂以來文字墜廢為士
者往往從事帖誦之末國家亦姑以為士子進取之途
故其所取反數倍於唐盛時也
梁太祖開平元年凡諸道貢舉人秋薦時藩方不加親
試號為拔解者並令止絶又勅禮部貢院每年所放明
經及第不得過二十人先後詔求卓犖不羈沈潛用晦
[017-17b]
究古今刑政之源達禮樂質文之奥者奏試所長待以
不次然有其制而無其實也禮部所放進士薛鈞以父
延珪為左司侍郎勅令落下其後兵部尚書知貢舉唐/開
元時以禮部侍郎専知貢舉其後或以他官領多用中/書舍人及諸司四品清資官惟㑹昌中命太常卿王起
知貢舉時亦檢校僕射至五代時或以兵部尚書或以/户部刑部侍郎為之不復専主禮部葢自乾化元年以
尚書左僕射楊/渉知貢舉始也姚洎言曩時進士不下千人近嵗觀光
之士人數不多加以在位臣僚罕有子弟就其寡少復
避嫌疑實恐因循漸為廢墜請令在朝公卿親屬將相
[017-18a]
子孫有文行可取者許所在州府薦送以廣毓才之義
從之翰林學士鄭珏連知貢舉鄴人趙都賂之人報翌
日登第都鄉人聶嶼聞不捷詬來人以嚇之珏懼亦與
嶼第時吏部擬官中書除授多行請託但假貨財雖嚴
勅有司官長仍徇私情而靡才實焉
後唐莊宗同光二年中書門下請權停貢選一年不允
三年以新進士符䝉正等不塞輿望勅翰林院覆試宣/徽
使李紹宏之毁也升王徹為第一桑/維翰第二符䝉正第三成僚第四並勅今後禮部所
[017-18b]
試委中書門下子細詳覆奏聞又童子科委本州府依
諸色舉人例考試結解送省任稱鄉貢童子長吏不得
表薦若無本處解送本司不在考試之限長興元年勅/每年所放童
子不得/過十人四年正月五科舉人許維岳等一百人進狀言
伏見新定格文三禮三傳每科祗放兩人方今三傳一
科五十餘人三禮三十餘人三史學究一十人若每年
祗放兩人及一人逐年又添初舉縱謀脩進皆恐滯㽞
伏見長慶咸通年放舉人元無定式又同光元年春榜
[017-19a]
亦一十三人請依此例以勸進脩奉勅依為永例明宗
天成三年趙鳳知貢舉備陳場中利病七月勅今後應
三傳三禮三史開元禮學究等考試本業畢後引試對
䇿時宜令主司於時務中取要當䇿題精詳考校但能
周通典切即放及第不及此格者本業雖精亦須黜落
應九經五經明經帖書及格後引試對義主司於大經
泛出問義五通於簾下書於試紙令隔簾逐段解說但
不失疏註義理通二通三始得入䇿䇿並於時務中採
[017-19b]
取對䇿許直言其事初進士帖經通三者准放五年禮
部貢院奉勅進士帖經本朝舊制近來此道稍墜負藝
者雖多能帖經者甚少恐此一節或滯羣材今年應進
士舉所試文䇿及格帖經或不及通三與放及第來年
秋詞賦人所習一大經許令對義今逐處解到進士當
司引試雜文帖經後令别於所習一大經内對義目五
道考試通二通三准帖經例予其入格長興元年二月
勅此後貢院應試三傳三禮宜令准進士九經五經明
[017-20a]
經例逐場去留不得候終場方定仍具所通否粗一一
於牓内告示其學究不在念書可特示墨義三十道亦
准上指揮五科中惟學究文書最少乃令念其經而通/其義故曰學究今祗許墨義即學者皆専於
此科時/論非之五月停宏詞拔萃明算道舉百篇等科復明法
科時及第新進士李飛賦内犯韻李穀犯韻一處又詩
内錯寫一字中書門下奏恕其誤其餘多放再解就試
師門門生諸稱及落第舉人無故改名者悉予禁止四
年禮部貢院奏貢人至元日列在方物之前以備充庭
[017-20b]
之禮始於唐長夀三年從/左拾遺劉承慶之請近來直至臨鎖院前赴天應
門外朝見今後請令舉人復赴正仗如舊法並從之或/以
人數不少祗取諸科解頭一人就/列其餘續至者俟齊日别令朝見舊例舉人就試日皇
城司差人於院門前聽察舉人挾帶文書放榜日設棘
於門又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貢舉考試官侵星便
出及第人赴五鳳樓前謝恩赴國學謝先師和凝知貢
舉徹棘啟門至晚始出請令舉子於朝堂謝恩訖即赴
國學永為定制自唐末喪亂縉紳之家或以告勅鬻於
[017-21a]
族姻至有舅叔拜甥姪者選人偽濫郭崇韜奏革其弊
令未合格人及無名駁放者將偽濫人陳論其見任官
及諸道選人身死並須申報本州令録於告身書身死
月日選人亦不得周嵗逗留致作京債有懼罪逃移者
所司申奏勿齒時澄汰甚嚴放棄田閭塗毁告身者十
七人左拾遺李慎儀吏部員外王松上言崇韜行矯枉/過直之道成欲益反損之文選人一事闕違並渉
踰濫文書一紙有誤數任皆不勘詳自天下亂離將五/十載無人不遇兵革無處不遭焚燒文書保全固應極
少至二年以來選人不敗赴集諸道皆是攝官恩澤不/行禄秩皆廢且攝官祗自州府多因賄賂朝廷不知姓
[017-21b]
名所司不考課績皆無拘束得恣貪殘若不别為條例/不惟時病難息益亂國章請委銓曹子細簡量但可去
其踰濫不失本規酌中以為定制從之惟諸道猶奏請/州縣乃令節度使管三州已上者每年許奏管内官三
人三州已下者許奏二人防禦使每年許奏一人天成/二年許各多奏一人其刺史無薦奏之例不得指請
天成二年令選人過格十年外不在赴集之限有隠憂
者殿五選制曰人倫之責孝道為先既/有負於尊親定不公於州縣初馮道等議常
調選人限於格例銓注以至留滯而州縣吏員多以顔
情兼攝乃議減選補吏以杜倖門然是時九州既未混
同十道半違聲教吏員多益州縣無添至長興四年行
[017-22a]
減選之勅一選者無可減兩選三選者減一選四選五/選者減兩選六選七選者減三選八選九選
者減四選十選十一選者/減五選十二選者減六選諸色勸進人及山陵行事官
兼每年黄衣選人數千皆援減選並合除官宰相將至
内門則數百為羣喧訴詰難騶吏不能止後追罷此勅
廢帝清泰二年三銓注擬選人有自超一資至五資亦
有三兩人超六資七資八資者門下省言天成三年已
前許超折一資者不過三兩人天成三年後格不許超
折而中書以重議改移便成淹滯今年請據所注押定
[017-22b]
從之三年詔以内外臣僚迭均勞逸其兩使判官畿赤
縣長取郎中員外補闕拾遺三丞五博少列官僚選擢
晉高祖天福三年翰林學士承㫖兵部侍郎權知貢舉
崔梲奏今年就舉比常嵗倍多科目之中兇豪甚衆每
駁榜出時有喧張互相朋扇請令舉人落第後或不甘
心令自投狀披陳却請所試與疏義對證兼令其日一
甲共較儻實負抑屈所司難逭憲章如妄有陳論痛加
懲斷其明年停舉又明年罷明經童子宏詞拔萃明算
[017-23a]
道舉百篇等科先是廢及第人與主司選勝宴及中書/舎人靸鞋接見舉人兵部禮部引人過
堂日幕次酒食/㑹客悉皆罷之惟明法一科勅令五選集合格注官優
與處分出帝開運元年復明經童子二科其考試進士
仍以三條燭為限有懐藏書册者不令就試長興二年/改晝試時
又有容縱懐藏者乃從/知貢舉竇貞固所請高祖初行軍副使等例從替罷
者許就家居一年赴闕後即據資比擬以免候闕委困
又令正官滿日長吏預前奏聞不得朝攝暮替又令參
選考驗時所司簡㸃文書如有粟錯詳酌事理非藏奸
[017-23b]
隠倖者免其駁放然是時選格甚繁每月送闕不過五
員七員開運中吏部侍郎王易簡請南曹詳定解様兼
備録長定格取解條例各下諸州如禮部貢院版様立
州縣門每選人取解時各准條件遵給行從之
漢隠帝時刑部侍郎邊歸儻言每年貢舉人動應五舉
六舉多至二千三千事業不精人文何取請勅三京鄴
都就道州府長官合發諸色貢舉人文解者精加考校
不得濫有舉送其選法多依後唐及晉事例令州縣官
[017-24a]
幕府官曾受命契丹者追文書毁廢者取唐晉出身文
書本選外仍殿兩選降三資注擬凡唐晉諸科及第人
於契丹年號内出給冬集者許追毁換給仍據新給年
月日理選又從右拾遺高守瓊言勅年未三十者不得
任縣令七十者並宜注優散官
周太祖廣順三年禮部侍郎趙上交請增改貢院諸科
規條時翰林學士承㫖刑部侍郎權知貢舉徐合符又
參酌新舊陳奏條制九經元格帖經一百二十帖對墨/義泛義口義共六十道䇿五道趙
[017-24b]
上交請罷帖書泛義口義對墨義一百五十道今去泛/義口義都對墨義六十道其帖書對䇿依元格五經元
格帖書八十帖對墨義五十道今請對墨義十五道明/法元格帖律令一十帖對律令墨義二十道䇿試十條
去年罷帖對義六十道今請依元格學究元格念書對/墨義各二十道䇿五道去年罷念書都對墨義五十道
今請依去年起請三禮對墨義九十道去年添四十道/今請依元格三傳對墨義一百一十道去年對四十道
今請依元格開元禮三史元格各對墨義三百道䇿五/道去年加對五十道請依元格進士試雜文詩賦帖經
二十帖對墨義五十道去年代帖經對義别試雜文二/首今請依别試雜文其帖書對義依元格童子念書二
十四道請添念五十/道及三十通者放有勅宜依仍於引試之時精加考
校逐場去留無藝者雖應舉年深不得饒借場數有藝
[017-25a]
者雖遭黜落並許陳訴祗不得於街市省門故為喧競
及投無名文字訕毁主司違者配流邊逺同保人永不
得赴舉又今後舉人須取本貫文解逺者祗許兩京給
解世宗顯徳二年禮部侍郎劉温叟於進士十六人勅
令看詳黜落十二人五年右諫議大夫劉濤於東京試
士後率新進士劉坦已下十五人赴行在以所試詩賦
進呈上以其詞多紕繆命翰林學士覆試退落七人濤
坐責官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竇儀奏比來取解者
[017-25b]
譸張薦託舉送者啟倖徇情致令就試不下三千登科
罕踰一百且明經童子二科尤宜勅罷其進士請今後
省卷限納五卷以上於中須有詩賦論各一巻餘外雜
文歌篇並許同納祗不得有神道碑誌文之類其帖經
對義並須實考通三以上為合格將來却復晝試其不
及第人以文藝優劣定為五等文字乖舛詞理紕繆甚
者為第五等殿五舉次者為第四等殿三舉以次稍優
者為第三第二第一等並許次年赴舉三禮解試省試
[017-26a]
第一場禮記第二場周禮第三場儀禮三傳第一場左
氏第二場公羊第三場穀梁並終而復始學究周易尚
書併為一科每經對墨義三十道仍問經考試毛詩依
舊為一科對墨義六十道及第後並為上選集諸科舉
人第一場十否者殿五舉第二場三場十否者殿三舉
其三場内有九否者並殿一舉其進士及諸科所殿舉
數並於試巻朱書封送中書門下考試及第進士先具
姓名雜文申送中書覆奏訖下當司與諸科一齊放榜
[017-26b]
四年詔天下諸色人中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經學
優深可為師法詳閑吏治達於教化者不限前資見任
職官黄衣草澤並許應詔其逐處州府依每年貢舉人
式例差官試解尚書吏部試策論三道共三千字已上/取文理俱優人物爽秀者方
得解/送取來年十月集上都其登朝官亦許上表自舉自
晉漢以來設官分治釐革失中廣順初頗加更定前資
朝官罷令赴闕漢隠帝時楊邠以前資官在/外慮有游說祗令兩京居止州郡不得
奏薦無前官及無出身人親沒未𦵏者不得輙求仕進
[017-27a]
而百司奏補官吏不擇事言筆札至有不能舉其條目
者顯徳二年勅曰諸司寺監收補職員須無訛濫今後
勒諸司闗送吏部騐考其中者更具引騐可否連所試
書跡並本州府不係色役迴文及正身引送中書後吏
部具名聞奏候勅下勒本司補收
 
 
 
[017-27b]
 
 
 
 
 
 
 
欽定續通典巻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