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6 欽定續通典-清-嵇璜 (master)


[045-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通典卷四十五
 禮
  臣/等謹案杜佑作禮典分吉嘉賓軍凶五門以類
 相從每門詳晰其條目而當代典章其儀節度數
 見于施行者别為開元禮纂附載于後佑之意在
 于遞述沿革博采異同以求實用于經訓之文有
 典奥者則為之説以導達之參差之論有不齊者
[045-1b]
  則為之評以品節之而時又申明成説更標為議
  俾得稽古考今衷于至是其卷端所述禮經𫝊述
  之源流與夫每代議禮之書咸能擇其精而括其
  要矣今續纂其書彚核典制考前人撰述唐憲宗
  元和中韋公肅撰禮閣新儀三十卷實繼開元禮
  而作後唐明宗時詔劉岳等刪定書儀周世宗命
  竇儼編大周集禮其書皆不𫝊宋初劉温叟定開
  寳通禮仁宗時王皥又撰禮閣新編為當時所遵
[045-2a]
  用其後朝臣編纂日以繁富其著者有若賈昌朝
  太常新禮文彦博大享明堂記歐陽修蘇洵等太
  常因革禮蘇頌閤門儀制之類至私門著述若陳
  祥道禮書司馬光書儀范祖禹吕大防諸家祭式
  祭儀並見稱于世而政和時鄭居中纂五禮新儀
  嘉泰時費士寅奏進續禮書尤能詳覈其端末焉
  遼史所載有遼朝雜禮重熙中又嘗命詞臣撰禮
  書三卷金明昌間有纂修雜録四百餘卷後惟𫝊
[045-2b]
  集禮一書元泰定中李好文撰太常集禮五十卷
  王守誠續編集禮又三十卷明初詔宋濂劉基等
  撰洪武集禮洪武禮法禮制集要諸書世宗又頒
  嘉靖祀典郊社通典及壇廟陵殿諸圗就其存者
  胥可與厯代禮志相參考凡夫臣僚章奏名臣論
  著考核禮文見于紀𫝊文集者皆議禮家所藉以
  疏通證明者也至于杜典門類有宜變通者如吉
  禮載立尸之儀祓禊之制嘉禮載被召未謁稱故
[045-3a]
  吏之儀凶禮載秀孝為舉將服議在古人本非定
  典不過舉行一時未嘗施于後世其廢已久無庸
  續纂吉禮有諸侯立學自封建不行宜改為郡縣
  學嘉禮則士庶之冠服與夫士庶妻之首飾服制
  庶人車制皆杜典所闕賓禮則載接見藩國之儀
  軍禮則詳閲兵習武之禮凶禮則述諸王服制各
  据史志㑹要以補原書之闕遺而通洽其義藴所
  謂損益從時而制禮之意相承也夫自唐季以迄
[045-3b]
  明季中厯八百餘年風㑹變遷文質屢易制度有
  因有革議論或駁或醇方策所𫝊法戒具在今采
  正史所載儀制證以他書文汰其繁事舉其要分
  門標目仍杜典之舊俾列代禮文有所徵信云按/漢
  魏至唐議禮之家通典俱列其姓氏以備考稽唐/自開元以後辨論朝章綴緝故事見于正史及傳
  記諸書者有顔真卿栁珵韋公肅王彦威王經李/隨獨孤儀陸贄孟詵徐閏鄭正則賈瑱鄭餘慶裴
  度韓愈李翺楊瑒五代有劉岳馮道田敏竇儼王/朴宋有王溥聶崇義劉温叟陶穀宋白李昉賈昌
  朝張知白宋綬文彦博髙若訥歐陽修韓琦許洞/王安石李徳芻陳襄司馬光范祖禹吕大防張載
[045-4a]
  程頤鄭居中朱熹黄幹蔡元定王栢范寅賓鄭樵/史定之張維葉克陳暘陳祥道陸佃王普李如圭
  史浩馬希孟方愍陳傅良汪應辰項安世楊復真/徳秀魏了翁李心𫝊王應麟吳仁傑劉彛孫奭周
  端朝遼有王鼎耶律儼金有韓企先張瑋張行簡/元好問元有曽巽申申屠致逺袁桷李好文虞集
  歐陽元掲徯斯明有李善長傅瓛宋濓王禕劉基/陶安詹同朱升樂韶鳳李原名徐一䕫梁寅周子
  諒胡行簡劉宗弼滕公琰夏言張璁郭正琙焦竑/陳仁錫謝鐸何塘朱載堉俞汝楫等或纂輯舊聞
  或撰定法式舉其/尤者不能徧及也
 第一吉禮 郊天上
 第二吉禮 郊天中
[045-4b]
 第三吉禮 郊天下
 第四吉禮 大雩 大享明堂
 第五吉禮 朝日 夕月 大䄍 靈星 風師雨
   師及諸星等祠 太一九宫貴/神附
 第六吉禮 方丘神州后/土附社稷 山川 藉田 先
   蠶
 第七吉禮 天子宗廟 原廟 后妃廟 皇太子
   及皇子廟
[045-5a]
 第八吉禮 諸侯大夫士家廟庶人祭/寢附天子皇后及
   諸侯大夫士神主藏主室及/題版制附時享薦新/附禘祫
 第九吉禮 功臣配享 天子七祀 喪廢祭議
   祭遷日及攝事議 上陵拜掃及諸/節上食附太學 郡
   縣學 釋奠 祀先代帝王名臣/附老君祠
 第十吉禮 孔子祠先儒及/弟子附太公廟 巡狩 封禪
    告禮 厯代所尚 享司寒 禜 高禖
   諸雜祠及淫祠興廢
[045-5b]
 第十一嘉禮 天子加元服 皇太子冠皇子皇/孫附
   大夫冠 庶人冠 女筓
 第十二嘉禮 冕 通天冠承天冠衮金文金冠重/寳里薛 冠 七寳
   頂冠鳳珠子捲雲冠/ 金 頂漆紗冠逺逰冠七梁額花冠冠進/徳冠 保和
   忠静/冠進賢冠貂蟬冠布連蟬/冠 緇 冠獬豸冠氈/冠翼善冠
   紗冠/騎冠 金梁冠/刻期冠 甲/武弁皮/弁平巾幘/頂幘 空/
   烏紗㡌/子煖㡌 硬㡌答小㡌㡌金錦煖㡌㡌紅金答/白金 子煖 銀鼠煖 白藤
   寳貝㡌㡌七寳漆紗帶後簷㡌金學士㡌/㡌 雨 遮陽㡌 烏紗描 曲脚㡌 錦/烏
[045-6a]
   紗小頂㡌/ 金鵝㡌皂紗折上巾軟紫皂幅巾進幅巾/ 吐鶻巾 角唐巾 士巾
   巾四方平定巾/ 四帶巾 軟/幞頭交角幞頭幞鳳翅幞/頭 控鶴 頭 花
   角幞頭漆皂縐紗幞頭脚練省/幞頭 紗幞頭 交 幞頭簮戴 重戴
   鈸笠
 第十三嘉禮 天子納妃后冊后/附天子冊妃嬪夫人
 第十四嘉禮 皇太子納妃皇子諸/王附公主下降儀宗/室
   附/大夫士婚禮 庶人婚禮
 第十五嘉禮 君臣服章制度袍/附
[045-6b]
 第十六嘉禮 后妃命婦首飾制度 后妃命婦服
   章制度
 第十七嘉禮 君臣玉佩劍綬璽印
 第十八嘉禮 天子五輅 副輅 耕根車 進賢
   車 明逺車 羊車 指南車 記里鼓車
   白鷺車 鸞旗車 崇徳車 皮軒車 黄鉞
   車 豹尾車 屬車 五車 涼車
 第十九嘉禮 皇太后皇后車輅 皇太子親王車
[045-7a]
   輅皇太/孫附公侯大夫等車輅 主妃命婦等車
 第二十嘉禮 輦輿
 第二十一嘉禮 鹵簿旌旗/附
 第二十二嘉禮 鹵簿旌旗/附
 第二十三嘉禮 養老 異姓為後議 讀時令
   元正冬至受朝賀朔望朝參/常朝 附 及/
 第二十四嘉禮 聖節朝賀 策命皇太子 皇太
   子與百官相見 冊命諸王侯 天子追尊祖
[045-7b]
   考妣上尊/號附天子崇所生母議追崇/附支庶立為天
   子追尊本親議 五宗 公子二宗 九族
   鄉飲酒
 第二十五賔禮 天子受諸侯藩國朝宗覲遇
 第二十六賔禮 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 天子遣
   使迎勞諸侯
 第二十七賔禮 三恪二王後 天子朝位 天子
   上公及諸侯卿大夫士等贄 信節
[045-8a]
 第二十八軍禮 天子諸侯將出征類宜造禡並祭
   所過山川 軷祭 天子諸侯四時田獵 大
   閲 命將出征 宣露布
 第二十九軍禮 天子諸侯大射鄉射 天子合朔
   伐鼓 馬政馬祭/附時儺
 第三十凶禮 大喪初崩及山陵制 總論喪期
   奔大喪奔山/陵附國有大喪受他國弔慰服議
   遣使弔他國君
[045-8b]
 第三十一凶禮 未踰年天子崩議 天子為繼兄
   弟統制服議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議 天子
   為皇后父母服議皇后為祖/父母服附天子為庶祖母持
   重服議 天子為母黨服議 天子弔大臣服
   議 天子為大臣及諸親舉哀議 公主服所
   生議
 第三十二凶禮 臣民為太皇太后皇太后服議
   臣民為天子服議 皇太后皇后以下為天子
[045-9a]
   服議 宗室童子為天子服 皇后為親屬舉
   哀議 皇后親為皇后服議 臣民為皇后服
   議 皇太子為皇后不終三年服議 皇太子
   為所生母服議 皇太子為庶母服議 諸王
   出後為本生父母服議 為皇太子服議 為
   太子妃服議 為皇子服議 為宫主服議
   為諸王服議 為諸王妃服議 為王子殤服
   議
[045-9b]
 第三十三凶禮 喪制上 初喪 復始卒事位及/奠訃告等附
   大夫士弔服 三不弔議 沐浴 含 襲
   設冰 設銘 懸重 始死服變 始死襚大/斂
   襚/附小斂 既小斂斂髪服變 小斂奠代哭/附
   棺槨制
 第三十四凶禮 喪制中 大斂 大斂奠 殯設/熬
   附/將葬筮宅卜日/附啓殯朝廟 薦車馬明器及
   飾棺 祖奠 賵賻 遣奠 器行序 挽歌
[045-10a]
 第三十五凶禮 喪制下 葬儀合喪/附虞祭 卒哭
   祭 祔祭 小祥變 大祥變 禫變 五服
   成服及變除附 五服衰裳制度 五服制度
   考
 第三十六凶禮 五服年月降殺 斬衰三年 孫
   為祖持重議 適孫亡無後次孫為祖承重議
    適孫承重在喪而亡次孫代之議 齊衰三
   年 後妻子為前母服議 為髙曾祖母及祖
[045-10b]
   母持重服議 父卒母嫁復還及庶子為嫡母
   繼母改嫁服議 父卒為嫁母服議 齊衰不
   杖周 齊衰三月 大功殤服九月七月 為
   衆子婦 小功殤服五月 小功成人服五月
    嫂叔服 緦麻成人服三月 舅之妻及堂
   姨舅
 第三十七凶禮 三公諸侯大夫降服議 奔喪及
   除喪而後歸制 士為所生母服議 大夫士
[045-11a]
   為慈母服議 繼適母黨服 妻已亡為妻父
   母服議 總論為人後議 近親無繼官為繼
   絶議 間代立後議 夫為祖曾祖髙祖父母
   持重妻從服議 出後者為本父母服議 出
   後子為本親服議 為庶子後為庶祖母承重
   服議 並有父母之喪議 有適母喪而所生
   母死為服位議 居重喪遭輕喪易服議 居
   所後父喪有本親喪服議
[045-11b]
 第三十八凶禮 祖先亡父後卒而祖母亡服議
   祖與父先後喪亡服議 生不及祖父母不税
   服議 小功不税服議 庶祖母慈祖母服議
    父母乖離知死亡及不死亡服議 為姑姊
   妹女子子無主後者服議 昬有期而夫死服
   議 喪遇閏月議 忌日議 國忌日議 忌
   日祭奠議 忌日祭祀停樂議 忌日易服議
    忌日不廢軍務議 立春遇忌日議 慶節
[045-12a]
   遇忌日議 忌日輟經筵議 祧廟廢忌日議
    忌日舉樂議
 第三十九凶禮 師弟子相為服議 朋友相為服
   議 除心喪議 周喪察舉議 丁憂終制議
    改葬服議 改葬反虞議 父母墓毁服議
    三年而後葬變除議 久喪不葬服議 招
   魂葬議
 第四十凶禮 卒哭後諱及七廟諱字議 上書犯
[045-12b]
   帝諱議 山川與廟諱同應改變議 誄議
   喪禮雜制 服術有六 從服有六 絶族無
   移服 上殺下殺旁殺 親疎嫌疑同異 五
   服十制四疑 冠制 筓總制 經帶制 杖
   制 履制 喪不用樂 喪不宴客 喪不嫁
   娶 匿喪不舉 釋服從吉 停喪不葬 神
   像 墓祭 禮從簡約 居喪讀禮
  吉禮
[045-13a]
  臣/等謹案吉禮以郊廟為重杜佑通典述歴代郊天明
 堂社稷山川宗廟祫禘之制與夫太學釋奠巡狩
 告禮以及享禜諸雜祀其儀文可謂備矣夫祭必
 躬親致慤致䖍交于神明以通昭假前代毎遇大
  祀人君多遲疑畏葸憚于對越屇期或遣官攝行
  縱使辨章舊聞核定儀度豈有當于誠敬之本哉
  況夫所議之禮又未協于中也如南北郊之分祀
  開元禮頗為合宜至天寳而即自紊其制改為合
[045-13b]
  祀至宋而舉行益稀議論徒為繁蕪明堂之制遼
  金元俱未舉行明嘉靖中始議舉祀然大享卒未
  親舉内殿殷薦亦祇有司攝事則當時所為更正
  祀典及于羣廟百神者亦僅事虛文耳今自天寳
  以後每門存其儀注證以議論以備考覈惟杜典
  載禋于六宗及移廟主師行奉主諸儀與夫兄弟
  俱封各得立禰廟諸議悉後世所不行兹不復續
  纂老君祠附見先賢頗乖名制亦為釐正焉
[045-14a]
  郊天唐/ 五代/ 宋/
唐𤣥宗天寶元年二月丙戌詔曰凡所祭享必在躬親
朕不親祭禮將有闕其皇地祇宜就南郊合祭辛邜親
享𤣥元皇帝于新廟二年三月改西京/𤣥元廟為太清宫甲午親享太廟
按唐自天寶以後凡將郊祀必先親享太清宫次日親/享太廟次日合祭天地謂之三大禮宋人因之先郊三
日奉謚冊寳于太廟次日親享玉清昭應/等宫非禮之禮吕升卿議之是矣語見後三月丙申合
祭天地於南郊按唐書禮樂志𤣥宗既定開元禮至是/合祭天地于南郊其後遂以為故事終
唐之世莫/能改也自後有事圜丘皆天地合祭若冊命大事告
[045-14b]
圜丘有司行事亦如之五載十二月詔曰祈榖上帝春
祀先王永惟因心敢忘如在頃以詳諸舊典創以新儀
清廟陳牲加特于嘗餼昊天冬祭重增以時享況履兹
霜露載感惟深瞻彼郊壇有懷昭事宜以來嵗正月朕
親謁太廟便于南郊合祭仍令中書門下即與禮官詳
定儀注九載十一月制自今告獻太清宫及太廟改為
朝獻以告者臨下之義故也十載正月壬辰朝獻太清
宫次日朝饗太廟又次日有事于南郊合祭天地是載/五月
[045-15a]
已前郊祭天地以髙祖神堯皇/帝配座先日廟告神堯皇帝室徳宗貞元六年十一月
有事于南郊詔以皇太子為亞獻親王為終獻吏部郎
中桞冕曰準開元禮獻官受誓戒詞云各揚其職不供
其事國有常刑今以皇太子為亞獻請改舊詞云各揚
其職肅奉常儀從之穆宗長慶三年太常禮院奏郊壇
祠祀遇大雨雪廢祭其禮物條件如後御署祝版既未
行祭禮無焚毁之文請于太常告敇庫收貯而其小祀
雖非御署准此玉幣燎柴神酒燎幣醴齊並榛栗脯醢
[045-15b]
及應行事燭等請令郊社署各牒充次祭支用牲牛參
牲既未行祭禮無進胙賜胙之文請比附禮記及祠令
牲死則埋之例委監察使及禮官于祠所瘞埋其小祀
不全用牢牲舊例用猪羊肉亦准此粢盛𤓰葅笋葅應
已造成饌物請隨牲瘞埋行事官明衣絹布等准式既
祭前給訖合充潔服既已經用請便收破公卿已下明
房油煖幕炭應齋宿日所破用物請收破㫖依永為定
式文宗太和元年王起判太常卿充禮儀詳定使創造
[045-16a]
禮神九玉奏議曰邦國之禮祀為大事珪璧之儀經有
前規謹按周禮以蒼璧禮天黄琮禮地青珪禮東方赤
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黑璜禮北方又云四圭有邸以
祀天兩圭有邸以祀地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凡此九器
皆祀神之玉也又云禋祀祀昊天上帝鄭元云禋煙也
為玉幣祭訖燔之而升煙以報陽也今與開元禮義同
此則焚玉之騐也又周禮掌國之玉鎮大寳器若大祭
既事而藏之此則收玉之證也梁代崔靈恩撰三禮義
[045-16b]
宗云凡祭天神各有二玉一以禮神一則燔之禮神者
訖事却收祀神者與牲俱燎則靈恩之義合于禮經今
國家郊天祀地祀神之玉常用禮神之玉則無請下有
司精求良玉創造九器祭訖蔵之其燎玉即依常制從
之昭宗龍紀元年將有事于圜丘上宿齋武徳殿宰相
百僚朝服于位時兩軍中尉楊復恭及兩樞密皆朝服
侍上太常博士錢珝李綽等奏論之曰皇帝赴齋宫内
臣皆服朝服臣檢故事及近代禮令並無内官朝服助
[045-17a]
祭之文伏惟陛下聖祚中興祗見宗祧克承大禮皆禀
髙祖太宗之成制必循虞夏商周之舊經軒冕服章式
遵彛憲禮院先准大禮使牒稱得内侍省牒要知内臣
朝服品秩禮院先准禮令報訖今參詳近朝事例若内
官及諸衞將軍必須製冠服即各依所兼正官隨資品
依令式服本官之服事存𫝊聴且可俯從然亦不分明
著在禮令乞聖慈允臣所奏狀入至晚不報錢珝又進
狀曰臣今日巳時進狀論内官冠服制度未奉聖㫖伏
[045-17b]
以陛下䖍祀郊禋式遵彛範凡闗典禮必守憲章今陛
下行先王之大禮而内臣遂服先王之法服來日朝獻
大聖祖臣贊導皇帝行事若侍臣服章有違制度是為
非禮上凟祖宗臣期不奉敇狀入降朱書御扎曰卿等
所論至當事可從權勿以小瑕遂妨大禮于是内四臣
遂以法服侍祠
梁太祖開平二年正月卜郊于西都時宰臣上表請郊
天謁廟命有司擇日備儀因先布告岳牧方伯儀仗車
[045-18a]
輅鹵簿法物祭器樂懸各令所司修飭以河南尹充都
㸃集諸司法物使後禮院改卜來年正月親祭南郊可
之其郊使有詳定禮儀使南郊儀仗使車輅法物使南
郊大禮使故事大禮使以宰相為之時用/河南尹張宗奭充非常例也三年詔曰初
宅雒都將行郊祀應嶽瀆名山大川及諸州有靈迹封
崇聖祠各宜差官吏精䖍祭告
後唐莊宗同光二年二月有事于南郊先期禮儀使奏
南郊朝饗太廟合祭天地于圜丘舊制以親王充亞獻
[045-18b]
行事詔以皇子繼岌為亞獻皇弟存紀為終獻明宗長
興元年二月有事于南郊按五代郊天之禮史書未詳/晉漢二代竟無所書惟遼史
太宗本紀載㑹同三年晉遣使請/南郊許之則晉代郊天之明文也
周太祖廣順三年十月内出御札曰王者承天事地尊
祖敬宗燔柴于泰壇用昭乾徳瘞玉于方澤以答坤靈
朕受命上元宅心下土時已厯於三載漸至小康禮未
展于二儀深虧大典宜叶蓍龜式陳籩豆庶展吉蠲之
禮用傾昭事之忱以來年正月一日於東京有事南郊
[045-19a]
宜令所司各備儀注務從省約無致煩勞凡有供需並
用官物府縣不得因便差配是年九月太常禮院奏准
敕定郊廟制度洛陽郊壇在城南七里丙己之地圜丘
四成各髙八尺一寸下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
廣十丈四成廣五丈十有二陛毎節十二等燎壇在泰
壇之丙地方一丈髙一丈二尺開上南出户方六尺請
下所司修奉從之
宋太祖乾徳元年十一月始有事於南郊初詔冬至南/郊有司言冬
[045-19b]
至當晦前一日皇帝始郊不宜近晦乃改/用十六日甲子此因近晦改卜郊期者自五代以來
典章制度多所散逸至是詔有司講求遺逸遵行典故
遂合祭天地於圜丘初有司議配享請以僖祖升配張
昭獻議曰隋唐以前雖追立四廟或六七廟而無徧加
帝號之文梁陳南郊祀天皇配以皇考北齊圜丘祀昊
天以神武升配隋祀昊天於圜丘以皇考配唐貞觀初
以髙祖配圜丘梁太祖郊天以皇考烈祖配恭惟宣祖
皇帝積累勲伐肇基王業伏請奉以配享從之按梁及/後唐郊
[045-20a]
壇皆在洛陽宋初始作璮于東都南薫門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設燎壇於内壇之外丙地髙一丈二尺設皇帝
更衣大次于東壝東/門之内道北南向是年禮儀使陶榖五代宰相為大/禮使太常卿為
禮儀使御史中丞為儀仗使兵部尚書為鹵簿使京府/尹為橋道頓遞使宋制大禮頓遞如舊而大禮使或以
親王為之又耑以翰林學士為禮儀使其儀仗鹵/簿使或以他官充太平興國元年始鑄五使印言饗
廟郊天兩日行禮從祀官前七日皆合於尚書省受誓
戒自來一日之内受兩處誓戒有虧䖍潔今擬十一月
十六日行郊禮望依禮文十八日先受從享太廟誓戒
九日别受郊天誓戒其日請放朝參從之自後百官受
[045-20b]
誓戒於朝堂宗室受於太廟祭之日均用丑時秋夏以
一刻春冬以七刻前二日遣官奏告配帝之室凡郊壇/值雨雪
即齋宫門望祭殿望拜祭日不設登歌祀官以公服行/事皆給明衣其常祀天地皆内降御封香仍製漆匱付
光祿司/農寺時吏部尚書張昭等奏議曰案聶崇義稱祭天
蒼璧九寸圓好祭地黄琮八寸無好圭璋琥並長九寸
自言周顯徳三年與田敏等案周官玉人之職及阮諶
鄭元舊圖載其制度臣等案周禮玉人之職只有璧琮
九寸瑑琮八寸及璧羡度尺好三寸以為度之文即無
[045-21a]
蒼璧黄琮之制兼引注有爾雅肉倍好之説此即是注
璧羨度之文又非蒼璧之制又詳鄭元自注周禮不載
尺寸豈復别作畫圗違經立異又配合羨度肉好之言
彊為尺寸古今大禮順非改作于理未通又據尹拙所
述禮神之六玉稱取梁桂州刺史崔靈恩所撰三禮義
宗内昊天及五精帝圭璧琮璜皆長尺二寸以法十二
時祭地之琮長十寸以傚地之數又引白虎通云方中
圓外曰璧圎中方外曰琮崇義非之以為靈恩非周公
[045-21b]
之才無周公之位一朝撰述便補六玉闕文尤不合禮
臣等以靈恩所撰之書聿稽古訓祭玉以十二為數者
葢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日有十二時封山之玉牒
十二寸圜丘之籩豆十二列天子以鎮圭外守宗后以
大琮内守皆長尺有二寸又祼圭尺二寸王者以祀宗
廟若人君親行之郊祭登壇酌獻服大裘搢大圭行稽
奠而手秉尺二之圭神獻九寸之璧不及禮宗廟祼圭
之數父天母地情亦奚安是靈恩議論未為失也開寳
[045-22a]
元年十一月癸夘日南至有事南郊以燎壇稍逺不聞
告燎之聲始用爟火令光明逺照通於祀所四年七月
詔冬至郊祀十一月戊午親享太廟始用繡衣鹵簿考/鹵
簿凡四等大駕法駕鑾駕黄麾仗先是大駕鹵簿衣服/旂幟皆五綵繪畫至是盡易以繡凡郊祀藉田薦獻玉
清昭應景/靈宫用之己未合祭圜丘九年詔曰定鼎洛邑我之西
都燔柴大壇國之大事今江表底定方内大同祗遹景
靈用申報謝乃眷西顧郊兆存焉將飭駕以時巡躬展
誠於陽位朕今幸西京以四月有事於西郊宜令有司
[045-22b]
各揚所職按梁太祖建都于汴而郊壇則在洛陽開平/二年帝自東京至洛都行禮後唐莊宗同光
二年張全義亦請亟幸洛陽謁廟畢即祀南郊以均王/將祀南郊儀物具在是梁唐郊壇在洛之明證也太祖
親郊凡四獨是嵗行之于洛陽又在四月葢本非彛典/苐以洛都元有郊兆是年欲徙都于洛故因西幸而特
行其/禮云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十一月祀天地於圜丘始奉
太祖升侑按宋初南郊四祭及感生帝皇地祗神州凡/七祭並以四祖迭配太祖親郊者四並以宣
祖配太宗即位其七祭但以宣祖太祖更配及是乃奉/太祖升侑雍熙元年冬至親郊復議配享禮官始以為
舜郊嚳商郊㝠周郊后稷王業所因也若漢髙之太公/光武之南頓君雖有帝父之尊而無預配天之祭故自
太平興國三年六月再郊並以太祖配于禮為允及是/將東封扈蒙定議曰嚴父莫大于配天請以宣祖配天
[045-23a]
自雍熙元年罷封禪為郊/祀遂行其禮識者非之雍熙四年正月禮儀使蘇易
簡言親祀圜丘以宣祖配此則符聖人大孝之道成嚴
父配天之儀太祖皇帝光啓丕圗恭臨大寳以聖授聖
𫝊於無窮案唐永徽中以髙祖太宗同配上帝欲望將
來親祀郊丘奉宣祖太祖同配其常祀祈榖神州明堂
以宣祖崇配圜丘北郊雩祀以太祖崇配奏可淳化三
年將以冬至郊前十日皇子許王薨有司言王薨在未
受誓戒之前凖禮天地社稷之祀不廢詔曰尚書省議
[045-23b]
吏部尚書宋琪等奏以許王薨謝去郊禮裁十日至尊
成服百僚皆當入慰當愁惨之際行對越之儀臣等實
慮上帝之弗歆下民之斯惑況郊天之禮嵗有四焉載
於禮經非有差降請以來年正月上辛合祭天地從之
是年禮儀使言皇帝親郊故事在京并去圜丘十里内
神祠及所過橋道並差官致祭而獨遺太社太稷文宣
武成王等廟今請自出宫前一日遣官致祭從之至道
三年十一月時真/宗立有司言冬至圜丘孟夏雩祀夏至方
[045-24a]
丘請奉太宗配上辛祈榖季秋明堂奉太祖配上辛祀
感生帝孟冬祭神州地祗奉宣祖配其親郊奉太祖太
宗並配詔可真宗景徳三年鹵簿使王欽若言漢以五
帝為天神之佐今在第一龕天皇大帝在第二龕與六
甲岳瀆之類接席帝座天市之尊今與二十八宿積薪
騰蛇杵臼之類同在第三龕卑主尊臣甚未便也若以
北極帝座本非天帝葢是天帝所居則北極在第二帝
座在第三亦髙下未等又太微之次少左右執法子星
[045-24b]
之次少孫星望令司天監参驗乃詔禮儀使太常禮院
司天監檢定之禮儀使趙安仁言案開寳通禮元氣廣
大則稱昊天據逺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
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天皇大帝即北辰耀魄寳也
自是星中之尊易曰日月麗乎天百榖草木麗乎土又
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葢明辰象非天草木非地是則
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例又郊祀錄壇第二等祀
天皇大帝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差在行位前餘
[045-25a]
内官諸位及五星十二辰河漢都四十九坐齊列俱在
十二陛之間唐建中間司天冬官正郭獻之奏天皇北
極天一太乙凖天寳敕並合升第一等貞元二年親郊
以太常議詔復從開元禮仍為定制郊祀錄又云壇第
三等有中宫天市垣帝座等十七坐並在前開元禮義
羅云帝有五座一在紫微宫一在天角一在太微宫一
在心一在天市垣即帝坐者非直指天帝也又得判司
天監史序狀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微勾陳中其神曰耀
[045-25b]
魄寳即天皇是星五帝乃天帝也北極五星在紫微垣
内居中一星曰北辰第一主月為太子第二主日為帝
王第三為庶子第四為嫡子第五為天之樞葢北辰所
主非一又非帝坐之比太微垣十星有左右執法上將
次將之名不可備陳故總名太微垣星經舊載孫星而
壇圗止有子星辨其尊卑不可同位竊惟壇圗舊制悉
有明據天神定位難以躋升望依星經悉以舊禮為定
欽若復言舊史天文志並云北極北辰最尊者又勾陳
[045-26a]
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鄭元注周禮謂禮天者冬至祭
天皇於北極也後魏孝文禋六帝亦升天皇五帝上案
晉天文志帝座光而潤則天子吉威令行既名帝座則
為天子所占列於下位未見其可又安仁議以子孫二
星不可同位陛下方洽髙禖之慶以廣維城之基茍因
前代闕文便為得禮實恐聖朝茂典尤未適中詔天皇
北極特升第一龕又設孫星于子位次帝座如故欽若
又言帝座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惟天市一座
[045-26b]
在第三等案晉志大角及心中星但云天皇座實與帝
坐不類詔特升第二龕舊郊丘神位板皆有司題署命
欽若改造之至是欽若奉板便殿壇上四位塗以朱漆
金字餘皆黑漆第一等金字第二等黄字第三等以降
朱字悉貯漆匣覆以黄縑帊帝降階觀之即付有司又
以新定壇圗五帝五岳中鎮河漢合在第三等四年職
方員外郎判太常禮院孫奭言凖禮冬至祀圜丘有司
攝事以天神六百九十位從祀今惟有五方上帝及五
[045-27a]
人神十七位天皇大帝以下並不設位且太昊勾芒惟
孟夏雩祀季秋大享及之今乃祀于冬至恐未叶宜翰
林學士晁逈等言案開寳通禮圜丘有司攝事祀昊天
配帝五方帝日月五星中外官衆星總六百八十七位
雩祀大享昊天配帝五天帝五人帝五官總十七位方
丘祭皇地祇配帝神州岳鎮海瀆七十一位今司天監
所設圜丘雩祀明堂方丘並十七位即是方丘有岳瀆
從祀圜丘無星辰而及以人帝從祀望如奭請以通禮
[045-27b]
神位為定其有增益者如後敕奏可乾興元年時仁/宗立
禮官定遷郊祀配帝乃請祈榖及祭神州地祇以太祖
配雩祀及昊天上帝及皇地祇以太宗配感生帝以宣
祖配明堂以真宗配親祀郊丘以太祖太宗配奏可是
年九月太常丞同制禮院謝絳言伏覩本院與崇文院
檢討官詳定以宣祖配感生帝竊尋宣祖非受命開統
義或未安唐武徳初圜丘方丘雩祀並以景帝配祈榖
大享並以元帝配太宗初奉髙祖配圜丘明堂北郊元
[045-28a]
帝配感生帝髙宗永徽二年祀髙祖於圜丘祀太宗於
明堂兼感生帝作主又以景帝元帝稱祖萬代不遷停
配以符古義臣以為景帝厥初受封為唐始祖葢與宣
祖不侔宣祖於唐是為元帝之比唐有天下裁越三世
而景元二祖已停配典有宋受命既自太祖于今四聖
而宣祖侑祀未停恐非往典之意請依永徽故事停宣
祖配仍用太宗故事宗祀真宗于明堂兼感生帝作主
若據鄭氏説則曰五帝迭王王者因所感别祭尊于南
[045-28b]
郊以祖配之今若不用武徳永徽故事請以太祖兼配
正符鄭説詳鄭之意非受命始封之祖不得配故引周
后稷配靈威仰之義為證惟太祖始造基業躬受符命
配侑感帝處理甚明如恐祠日相妨當以太宗配祈榖
太祖配雩祀亦不失尊嚴之㫖臣以為宣廟非惟不遷
而迭用配帝于古為疑禮祖有功宗有徳但非受命之
祖親盡必毁況配享乎翰林承㫖李維等議案禮祭法
正義曰郊為夏正建寅之月祭感生帝於南郊此則崇
[045-29a]
祀之文也竊惟感帝比祈榖禮秩差輕宣祖比太祖功
業有異今以太祖配祈榖宣祖配感帝稱情立文於禮
斯協詔從所定仁宗天聖二年詔加真宗諡上謂輔臣
曰郊祀重事朕欲就禁中習儀其令禮官草具以聞先
郊三日奉諡冊寳於太廟次日薦享玉清昭應景靈宫
宿太廟既享赴青城至大次就更衣壇改服兖冕行事
按故事三嵗一親郊不郊輒代以他禮慶賞與郊同而/五使皆輔臣不以官之髙下是年翰林學士領儀仗御
史中丞領鹵/簿姑用官次五年十一月郊以翰林學士宋綬攝太僕
[045-29b]
陪玉輅上問儀物典故因使綬集羣官撰集天聖鹵簿
圗記之上禮儀使劉筠請郊後詣玉清昭應景靈宫詔
郊前享景靈近臣奏告玉清昭應擇日恭謝大禮使王
曾請節廟樂帝曰三年一享不敢憚勞也三獻終增禮
生七人各引本寳太祝升殿徹豆三日又齋長春殿謝
玉清昭應宫按沈括筆談上親郊廟冊文皆曰恭薦嵗/事先景靈宫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享
末乃事于南郊予集郊式時曾預討論常疑其次序若/先為尊則郊不應在廟後若後為尊則景靈宫不應在
太廟之先求其所從來葢有所因案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則百神皆預遣使祭告惟太清宫太廟則皇帝親
[045-30a]
行其冊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廟謂之奏告餘皆謂之祭告惟有事于南郊方為正祠
至天寳九載乃下詔曰告者上告下之詞今後太清宫/宜稱朝獻太廟稱朝饗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冊文皆為
正/祠六年始築外壝周以短垣置靈星門親郊則立表於
青城表三壝宋初南郊青城久占民土妨其耕稼又其/中煖殿止是搆木結綵至尊所御非所以
備不虞天聖中魏餘慶上言乞優價給值/收買民田除放租税為瓦殿七間依奏景祐二年郊
詔以太祖太宗真宗三廟萬世不遷南郊以太祖定配
二宗迭配親祀皆侑常祀圜丘皇地祇配以太祖祈榖
雩祀神州配以太宗感生帝明堂以宣祖真宗配如舊
[045-30b]
是年禮院言周官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説者以
為祀昊天上帝亦然大次在壇壝外猶更衣幄小次在
壇側今所未行請設小次于皇帝版位少東毎獻畢降
壇若獻就小次俟終獻徹豆復就版位慶厯元年判太
常寺吕公綽言厯代郊祀配位無側向真宗示輔臣封
禪圗曰嘗見郊祀昊天上帝不以正坐葢皇地祇次之
今修登封上帝宜當子位太祖太宗配位宜比郊祀而
斜置之其後有司不諭先帝以告成報功酌宜從變之
[045-31a]
意毎郊儀範既引祥符側置之文又載西向北上之禮
臨時擇一未嘗考定乃詔南郊祖宗之配並以東方西
向為定公綽又以郊廟祭器未完制度多違禮請悉更
造又以嵗大中小祠凡六十一禘祫二祼獻興俯玉帛
奠彛菁茒醯醢鍾石歌奏集為郊祀總儀上之十月公
綽言案開元禮崇祀錄昊天上帝皇地祇六罇太罇為
上實以汎齊著罇次之實以醴齊犧罇次之實以醍齊
壺罇次之實以沈齊山罍為下實以三酒配帝著罇為
[045-31b]
上實以汎齊犧罇次之實以醴齊象罇次之實以盎齊
山罍為下實以清酒皆加明水明酒實於上罇五方北
極天皇大帝神州地祇大明夜明太罇實以汎齊五星
十二辰河漢象罇實以醍齊中官壺罇五方山林川澤
蜃罇並實以沈齊外官概罇五方邱陵墳衍原隰散罇
並實以清酒衆星散罇實以㫖酒皆用明酒各實於上
罇宗廟每室設斚彛黄彛著罇之上罇皆寳以明水黄
彛實鬱鬯著罇實以醴齊又司烜氏以鑑取明水於月
[045-32a]
鄭康成云鑑類取水者世謂之方諸取月之水欲得陰
陽之潔氣也臣謹以古制考五齊三酒即非難得之物
將來郊廟祭享宜詔酒官依法制齊酒分實罇罍仍命
有司取明水對明酒實於上罇或陰鑑方諸之類未能
猝辨請如唐制以井水代之下博士議而奏曰比郊廟
祠祀壇殿上下所設罇罍惟酌獻飲福二罇實以祠祭
酒餘皆徒設器而不實以五齊三酒明水明酒誠於禮
為缺然五齊三酒鄭康成注周禮惟引漢時酒名擬之
[045-32b]
而無制造之法今欲仍舊用祠祭酒一等其壇殿上下
罇罍有司不得更設空器其明水明酒並以井水代之
其正配逐位酌獻飲福舊用酒二升者各增二升從祀
神位並用舊升數實諸罍罇配以明水明酒從之三年
禮官余靖言祈榖祀感生帝同日其禮當異不可皆用
四圭有邸色尚赤乃定祈榖明堂蒼璧尺二寸感生帝
四圭有邸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從祀神州無玉
報社稷兩圭有邸祈不用玉皇祐五年正月㑹靈宫灾
[045-33a]
是嵗冬至郊以二帝並配明年大旱胡宿言五行火禮
也去嵗火而今又旱其應在禮此殆郊丘並配之失也
即建言並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嘉祐六年禮院言對
越天地神無二主唐垂拱中始用三祖同配後遂罷之
皇祐初三聖並侑後復迭配未幾復並侑以為定制雖
出孝思然頗違經典下兩制議翰林學士王珪等曰推
尊以享帝義之至也然尊尊不可以瀆故郊無二主今
三后並侑欲以致孝也而適所以瀆乎享帝非所以寧
[045-33b]
神也請如禮官議七年正月詔南郊以太祖定配英宗
治平二年正月上辛祈榖禮院言凖閤門儀制祀天地
致齊皇帝不遊幸作樂緣聖夀節在致齊内若用慶厯
元年嘉祐七年元㑹例更用中辛當在十六日又十四
日例詣慈孝等寺集禧觀行禮觀燈作樂若遣官攝事
無不聴樂元日朝賀聖夀節多與上辛相近常改用中
辛非尊事天神之意嘉㑹合禮又不宜撤樂因詔遇元
正御殿聖節上夀雖在上辛祠官致齊日亦用樂大宴
[045-34a]
移日或就賜按祈榖之儀慶厯用犢一羊二豕二共日/祀感生帝羊二豕二正配簠簋俎各增為
二前一日太祝讀祝視/祭王餘如冬至攝事是年十一月合祭天地於南郊
以太祖配故事皇帝將就版位祠官回班向皇帝須就
位乃復侍臣跪讀冊至御名則興至是詔以尊奉祠勿
回班及興時吕公著攝太僕卿參乘為上言仁宗親祠
撤黄道以登虛小次不入上皆循用之按治平將郊而/雨或議改祫享
英宗訪諸宗晟對曰陛下初郊見上帝盛禮也豈敢/改卜至誠感神在陛下精意而已帝嘉納及郊雨霽
宗熙寧元年詔令兩制以上至臺諫官與太常禮院同
[045-34b]
詳定今年冬至當與未當親行郊禮翰林學士承㫖王
珪上議曰按王制喪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為越紼
而行事𫝊謂不敢以卑廢尊是則居喪而可得見天地
也春秋僖公三十三年𫝊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
特祀於主烝嘗禘於廟杜預以謂新主既特祀於寢則
宗廟四時常祀自當如舊是則居喪而可得見宗廟也
周公稱商髙宗諒闇三年不言子張疑之以問仲尼仲
尼答曰何必髙宗古之人皆然髙宗不云服喪三年而
[045-35a]
云諒闇三年者杜預又謂古者天子諸侯三年之喪既
葬而服除諒闇以居心喪不與士庶同禮也然則服除
之後郊廟之祭可勿舉乎南齊以前人君嗣位或仍前
郊之年或别自為郊下有司議而王儉乃援晉宋以來
皆改元即郊而不用前郊之年自漢文以來皆即位而
謁廟至唐徳宗以後亦踰年而行郊況本朝景徳二年
真宗居明徳皇太后之喪既易月而服除明年遂享太
廟而合祀天地於圜丘伏請皇帝將來冬至躬行郊廟
[045-35b]
之禮其服冕車輅儀物音樂緣神事者皆不可廢詔恭
依典禮其車服儀物除神事外令太常禮院詳定以聞
禮院看詳欲乞除郊廟及景靈宫禮神用樂外所有鹵
簿鼓吹及樓前宫架諸軍音樂皆備而不作其逐處警
場止鳴金鉦鼓角從之十一月帝齊於郊宫故事車駕
至青城少休即詔從臣幸後苑閲水嬉復登端門觀太
常警嚴至是帝精意奉祀悉罷遊觀遂減徹門闕亭苑
省草木禽獸千七百餘事按沈括𫝊括為館閣校勘刪/定三司條例故事三嵗郊丘
[045-36a]
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壇下張幔距/城數里為園囿植采木刻鳥獸綿絡其間將事之夕法
駕臨觀御端門陳仗衞以閲嚴警遊幸登賞類非齊祠/所宜乘輿一器而百工侍役者六七十輩括考禮沿革
為書曰南郊式即照令檢㸃事務/執新式從事所省萬計神宗稱善至十年又罷去寢殿
後至寳華門磚砌道著為定制四年參知政事王珪言
南郊乘輿所過必勘箭然後出入此師行之法不可行
施於郊祀從之嗣以詳定所請又罷太廟及宣徳朱雀
南薰諸門勘契又皇帝自大次至版位内臣二人執翟
羽前導號曰拂翟失禮尤甚請除之六年春正月後僖
[045-36b]
祖為太廟始祖以配感生帝宋充國知太常禮院英宗/祔廟議者欲祧僖祖藏夾
室充國請配感生/帝為宋始祖從之七年詔中書門下參定青城殿宇門
名先是毎郊撰進至是始定名前門曰泰禋東偏門曰
承和西偏門曰迎禧正東門曰祥曦正西門曰景曜後
三門曰拱極内東側門曰夤明西側門曰肅成大殿門
曰端誠大殿曰端誠殿前東西門曰左右嘉徳便殿曰
熙成後園門曰寳華著為定式元豐元年正月詔詳定
郊廟禮儀二月詔内壝之外衆星位周環每二步植一
[045-37a]
杙繚以青繩以為限域既而詳定奉祀禮文所言周官
外祀皆有兆域葢設一位而已後世稍增其制東漢壇
位天神從祀者至一千五百一十四神故外設重營以
為等限日月在中營内南道而北斗在北道之西至於
五星中宫星之屬則其位皆中營二十八宿外宫星之
屬則其位皆外營然則為重營者所以等神位也唐因
齊隋之制設為三壝天神列位不出内壝而御位特設
壇下之東南若夫公卿分獻文武從祀與夫樂架饌幔
[045-37b]
則皆在中壝之内而大次之設乃在外壝然則為三壝
者所以序祀事也葢古者神位寡祀者簡故兆守有域
以為遮列屬禁而已後世神位既衆祀者亦繁故為三
壝以嚴内外之限也伏請除去青繩儀注為三壝從之
九月詔祀天地及配帝並用特牲四年四月詔罷南郊
合祭天地九月詳定郊廟奉祀禮文知禮院陸佃上議
曰冕服有六而周官弁師云掌王之五冕則大裘與衮
同冕矣故禮記曰郊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
[045-38a]
二旒則天數也又曰服之襲也充美也禮不盛服不充
故大裘不裼此明王服大裘以衮衣襲之也先儒或謂
周祀天地皆服大裘而大裘之冕無旒非是矣葢古者
裘不徒服則其上必皆有衣故曰緇衣羔裘黄衣狐裘
素衣麑裘如郊祀徒服大裘則是表裘以見天地表裘
不入公門而乃欲以見天地可乎且先王之服冬裘夏
葛以適寒暑葢未有能易之者也郊祀天地有裘無衮
則夏祀赤帝與夏至日郊祭地示亦將被裘乎然則王
[045-38b]
者冬祀昊天上帝中裘而表衮明矣至於夏祀天神地
示則去裘服衮以順時序周官曰凡四時之祭祀以宜
服之明夏必不衣裘也或曰王被衮以象天此魯禮臣
以為記曰周之始郊日以至王被衮以象天則豈得以
為魯哉或曰祭天尚質故特服大裘王被衮則非所以
尚質臣以為謂之尚質者明有所尚而已不皆用質也
如蒼璧以禮天黄琮以禮地旂有十二旒龍章設日月
此豈用質也哉故曰祭天掃地而祭焉于其質而已矣
[045-39a]
牲用騂尚赤也用犢貴誠也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
有二旒則天數也旂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
也夫理豈一端而已亦各有所當也今欲冬至禋祀昊
天上帝服裘被衮其餘祀天及祠地示並請服衮去裘
各以其宜服之按宋故事南郊車駕服通天冠絳紗袍赴/青城祀日服靴袍至大次臨祭始更服
冕旒元豐中詔定奉祀儀有司建言周官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禮記郊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王肅援
家語臨燔祭服衮冕葢先衮而後裘因請更製大裘以/衮用于祀日大裘用于臨祭議者頗疑家語不可據黜
之則周官禮記所載相牴牾時陸右丞佃知禮院請服/大裘被以衮遂為定制大裘黑羔皮為之而緣以黒繒
[045-39b]
乃唐/制也十月禮官言古之王者行則嚴輿衛處則厚宫闕
所以示盛重備非常也故周禮王㑹同則為壝宫食息
則設帷宫漢祀甘泉則有行宫至于江左亦有瓦殿本
朝沿唐舊制親祀南郊行宫獨設青城幔殿宿者有風
雨之憂而又無望祭之位且青城之費嵗以萬數臣等
欲乞仿青城之制創立齋宫一勞而省重費或遇風雨
可以行望祭之禮詔送太常禮院候修尚書省了日取
按是時以修尚書省未畢未及建立其後哲宗既建/齋宫謂臣下曰三嵗郊青城之費縑帛三十餘萬工
[045-40a]
又倍之易以屋室一勞永逸所省多矣徽宗修建南北/郊齋宿宫殿南郊曰齋宫北郊曰帷宫有司請曰事體
如一而名稱不同/宜並稱齋宫從之六年十月太常丞吕升卿言曰近以
郊祀致齋之内不當詣景靈宫及太廟朝享具奏伏聞
止罷景靈宫諸處朝謁而天興殿及太廟朝享如故臣
伏以郊丘之祀國之大事有天下者莫重乎享帝臣厯
考載籍不聞為祀天致齋乃於其間先享宗廟者也獨
有唐天寳之後用田同秀之言立老子廟號曰太清宫
是嵗將行郊祀以二月辛邜先躬享焉祠用青詞饋用
[045-40b]
素饌甲午又親享於太廟丙申乃有事於南郊終唐之
世奉而行之莫知其非雖論者以為失禮然考其初致
齋之日乃辛邜享於太清宫至丙申殆且五日乃得雍
容休息以見上帝今陛下致齋三日其一日於大慶殿
而用其二日三行禮焉古之大祀未有不齋三日而敢
與神明交者今陛下行禮於天興殿纔齋一日爾其之
太廟與郊宫也前祀之一日皆嘗用之矣謂之一日之
齋尚非全也夫用一日之齋以修大祀未見其可況非
[045-41a]
全日乎於以奉宗廟則齋之日不足於以事上帝則齋
之儀不専陛下恭嚴寅畏三嵗一修大禮將以受無疆
之休其為致齋者乃如此殆未稱昭事之意也今太廟
嵗有五大享皆如古矣又於郊祀復修徧享之禮此為
何名乎論者曰宗廟之禮未嘗親行故因郊祀恭展薦
獻臣曰不然人主於宗廟之享自當嵗時躬修其事其
不親享者葢後世之失禮也今曰必因郊禮以行之則
義尤不可矣夫因者不致専之謂也七世聖神儼在清
[045-41b]
廟朝廷不特講嵗時親行之禮而因以享之此非臣之
所聞也臣愚以謂今郊禮宜如故事致齋於大慶殿二
日徑赴行宫其宫廟親享並乞寢罷或車駕必欲至太
廟即乞正告太祖一室以侑神作主之意撤去樂舞以
盡尊天致齋之義其天興朝享乞更不行請如新降朝
㫖俟禮畢而恭謝伏請繼今日以往别修太廟躬祀之
制嵗五大享乘輿親臨其一焉仍望自今嵗臘享為首
於明年行春祠之禮禴與烝嘗自次年以叙終之每遇
[045-42a]
行廟享之時則罷景靈宫一孟朝謁之禮廟享致齋乞
於内殿出入如常儀如此則祀天享親兩得其當矣按/宋
初郊祀先三日宿齋于崇元殿翌日赴太廟五鼓朝享/質明日赴南郊齋于帷宫又二日行郊祀禮自仁宗天
聖二年從禮官言玉清昭應宫景靈宫太廟同日行禮/五年禮儀使劉筠以謂一日之内數次展禮不勝勞役
請南郊禮畢别定日詣各宫行恭謝禮景佑五年侍講/賈昌朝則請自廟告享侑之外景靈諸宫朝謁本唐世
太清宫之陋則一切改革郊畢詣景靈宫謝成如下元/朝謁儀俱未見從至是升卿復為此論而岳珂謂升卿
論古之大祀未有不齋三日之言甚當至廟享嵗五而/臨其一乃常禮非大禮不應大禮祀天地而常禮祀祖
宗不如仁宗嘉祐/之行祫以代郊也光禄卿吕嘉問言光禄掌酒醴祠祭
[045-42b]
罇罍相承用法酒庫三色法酒以代周禮所謂五齋三
酒恐不足以上稱陛下崇祀之意近於法酒庫内酒庫
以醖酒法式考之禮經五齊三酒今醅酒共齊冬以二
十五日春秋十五日夏十日撥醅瓮而浮蟻湧於面今
謂之撥醅豈所謂泛齊耶接取撥醅其下齊汁與滓相
將今謂之醅芽豈其所謂醴齊耶既取醅芽置篘其中
其齊䓤白色入焉今謂之帶醅酒豈其所謂盎齊耶冬
一月春秋二十日夏十日醅色變而微赤豈其所謂醍
[045-43a]
齊耶冬三十五日春秋二十五日夏十五日外撥開醅
而觀之上清下沈豈其所謂沈齊耶今朝廷因事而醴
造者葢事酒也今踰嵗成熟烝醖者葢昔酒也同天節
上夀照所供臘醅酒者皆冬醸夏成葢清酒也此皆酒
非所謂齊也是知齊者因自然之齊故稱名酒者成就
而人功為多故享神以齊養人以酒竊恐典禮如此又
司尊彛曰醖齊縮酌盎齊涗酌依經𫝊則泛齊醴齊以
事酒和之用茅縮酌其盎齊醍齊沈齊則以清酒和之
[045-43b]
不用茅縮酌如此則所用五齊不多而供具亦甚易葢
醖酒料次不一此五種者成而皆自然伏望聖㫁以今
之所造酒與典禮相詳審或不至差謬乞自今年郊廟
供奉從之是年郊祀昊天上帝以太祖配始罷合祭不
設皇地祇位先是樞密院陳襄等詳定郊廟禮文上言
曰伏承聖意以天地合祭於圜丘為非典禮之正詔令
更定臣謹案周禮大司樂冬日至圜丘六變以祀天神
夏日至方丘八變以祭地示夫祀必以冬日至者以其
[045-44a]
陽氣來復於上天之始也祭必以夏日至者以其陰氣
潜萌於下地之始也又大宗伯以禋祀實柴槱燎祀其
在天者而以蒼璧禮之以血祭沈薶疈辜祭其在地者
而以黄琮禮之皆所以順其陰陽辨其時位倣其形色
此二禮之不得不異也漢元始中姦臣妄議不原經意
附㑹周官大合樂之説謂當合祭平帝從而用之故天
地共犢禮之失自此始矣由漢厯唐千有餘年之間而
以五月親祠北郊者惟四帝而已如魏孝文之太和周
[045-44b]
武帝之建徳隋髙祖之開皇唐睿宗之先天皆希濶一
時之舉也然而隨得隨失卒無所定垂之本朝未遑釐
正恭惟陛下恢五聖之述作舉百王之廢墜臣以為已
罷合祭則南北二郊自當别祀伏望陛下每遇親祠之
嵗先以夏日至祭地示於方丘然後以冬日至祀昊天
於圜丘此所謂大者正也然議者或謂先王之禮其廢
已久不可復行古者齋居近古者致/齋路寢儀衞省用度約賜
予寡故雖一嵗徧祀而國不費人不勞今也齋居逺儀
[045-45a]
衞繁用度廣賜予多故雖三嵗一郊而猶或憚之況一
嵗而二郊乎必不獲已則三年而迭祭或如後漢以正
月上丁祠南郊禮畢次北郊或如南齊以上辛祀昊天
而次辛瘞后土不亦可乎臣竊謂不然記曰祭不欲疎
疎則怠夫三年迭祭則是昊天大神六年始一親祀無
已怠乎記曰大事必順天時二至之郊周公之制也捨
是而從後王之失可謂禮與彼議者徒知茍簡之便而
不睹尊奉之嚴也伏惟陛下鑑先王已行之明效舉曠
[045-45b]
世不講之大儀約諸司儀衞而幸祠宫均南郊之賜予
以給衞士蠲青城不急之務損大農無名之費使臣得
以講求故事參究禮經取太常儀注之文以正其訛謬
稽大駕鹵簿之式以裁其繁冗惟以至恭之意對越大
祗以迎至和格純嘏庶成一代之典以示萬世又曰臣
等恭惟本朝冬至祀天南郊夏至祀地北郊毎嵗行之
皆合於古猶以有司攝事為未足以盡志於是三年一
郊而親行之夫三年一郊而親行葢所謂因時制宜者
[045-46a]
也施之於今誠不可易惟合祭之禮在所當正禮曰魯
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宫所以然者告祖為
配之謂也又曰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惡池齊
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所以然者先卑後
尊之謂也臣等推古以知今推諸侯以知天子欲乞每
遇親郊七日戒之後三日宿之時宿太廟以告宿北郊
以祭宿南郊以祀所以先太廟者告祖為配也所以先
北郊者先卑後尊也雖然自北郊至南郊相去為逺則
[045-46b]
中道不可以無舍請為帷宫止而後進如允所奏乞下
有司施行禮後漢因祠南郊即祠北郊明堂世祖廟及
太廟謂之五供唐因祀南郊即祀太清宫及太廟謂之
三大禮本朝三嵗郊祀必先景靈宫及太廟葢因前制
然毎嵗夏日於北郊自有常祀常嵗有司攝事於南郊
亦不合祭天地其合祭之意止緣親祀欲徧及爾若以
親祀欲徧及之則因南郊同時告祭北郊自因舊儀亦
不背違禮意近於可行於是詔禮官講求翰林學士張
[045-47a]
璪以為冬至祀天夏至祀地不易之理今祀地欲改用
他月無所據依必不得已宜於郊祀之嵗夏至之日盛
禮容興樂舞一如南郊之儀命宰攝事而王存曾肇言
今北郊常差中書門下官乃冢宰之任樂舞之類亦開
元開寳舊禮所載特近世廢缺二者皆有司攝事常行
之典未足以代親祀之重恐於父天母地之文有所未
順判太常寺陳薦言議者以天地合祭始於王莽故欲
罷之臣按周頌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漢郊祀歌曰
[045-47b]
惟泰元尊媪神蕃釐泰元天也媪神地也又曰涓選休
成天地並況此天地同祀可以概見恐非王莽始也議
者又謂方丘之祀盛夏不躬行宜選冢宰攝事亦恐未
必合古然終不若天地合祭也乞且循舊制知禮院曾
肇言今冬至若罷合祭而夏至又使有司行事則於父
天母地之義若有隆殺願陛下遇親祀南郊之嵗以夏
至日躬欵北郊以合先王之制遂詔罷南郊合祭親祀
北郊並依南郊儀如不親祀上公攝事按元豐初議郊/祀陳㐮以周禮
[045-48a]
大司樂圜鐘函鐘異宫六變八變異數圜丘方丘異地/冬至夏至異時為分祭之證陳薦據詩序周頌昊天冇
成命郊祀天地也漢郊祀歌惟泰元尊媪神蕃釐涓選/休成天地並况為古人合祀之證而陳襄謂魏太和周
建徳隋開皇唐先天四事為五月北郊親祀之徴而惜/其僅見考開元禮則𤣥宗定制冬至北郊夏至南郊文
甚明晰唐史不書五月親祀之文恐史書偶缺惜/開元初復古制而天寳旋改合祭南郊失初意耳是年
詳定禮文所議禮記曰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又曰祭天
地之牛角繭栗配位亦特牲書曰用牲於郊牛二是也
宋朝儀注昊天上帝皇地祇太祖皇帝之位各設三牲
俎非尚質貴誠之義請親祀圜丘方澤正配皆用犢不
[045-48b]
設羊豕俎及鼎七有司攝事亦如之郊之祭也器用陶
匏以象天地之性樿因白木以素為質今郊祀簠簋罇
豆皆非陶又用龍杓未合禮意請圜丘方澤正配位所
設簠簋罇豆改用陶器仍以樿為杓祀天之有禋柴槱
祭地之有瘞血享廟之大祼鬯皆歆神於始非謂於祭
之末燔燒胙餘也後世燔瘞牲帛於祭末而不知致神
於其始則是備於後而缺於先也請南北郊先行升煙
瘞血之禮至薦奠禮畢即如舊儀於壇坎燔瘞牲幣北
[045-49a]
郊祭皇地祇及神州地祇當為坎瘞埋今乃建壇燔燎
祝版考先儒所説地祇即無槱燎之文請祭皇地祇祝
版牲帛並瘞於埳不設燎壇熙寧祀儀惟昊天上帝皇
地祇髙禖燎瘞犢首自感生帝神州地祇而下皆不燔
瘞牲體殊不應禮又按周禮羊人祭祀割羊牲登其首
禮記曰升首報陽也首為陽則脅與髀為陰可知矣報
陽宜以陽報陰宜以陰各從其類也請自今昊天上帝
感生帝皆燔牲首以報陽皇地祇神州地祇太社太稷
[045-49b]
凡地祇之祭皆瘞牲之左髀以報陰凡薦享太廟皆升
首於室又言臣等見親祀南郊儀注並云祀前三日儀
鑾司鋪御座黄道褥謹按唐故事郊壇宫廟内壝及殿
庭天子步武所及皆設黄道褥壇上立位又施赤黄褥
將有事命撤之武徳貞觀之制用紫至徳以來用黄開
元禮開寳通禮郊廟並不設黄道褥太常因革禮曰舊
制皇帝升壇以褥籍地象天黄道太祖命撤之設拜於
地和峴請宣付史館天聖二年儀注又增設郊壇壝門
[045-50a]
道北御座黄道褥康定初有司建議謂配帝褥用緋以
示損於天地而自小次之前至壇上諸位其道褥以黄
葢非典禮是嵗有詔自小次至壇下撤黄道臣等伏詳
禮記郊祭之日汜掃反道鄭氏注謂剗令新土在上也
其藉神席天地尚質則用蒲越藁鞂宗廟尚文則設莞
筵紛純加繅席畫純加次席黼純而已天子受胙乃有
席周禮司几筵所謂胙席是也今郊壇黄道褥欲更不
設又言古者祭祀用牲有豚解有體解薦腥則解為十
[045-50b]
一體今親祀南郊正配位之俎不殊左右胖不分貴賤
無豚解體解之别請郊廟薦腥解其牲兩體兩肩兩脇
並脊為七體左右胖俱用其載於俎以兩體左端兩肩
兩脇次之脊居中皆進末至薦熟沈肉於湯止用右胖
脾不升俎前後肱骨離為三曰肩臂臑後髀股骨去體
離為二曰肫胳前脊謂之正脊次直謂之脡脊濶於脡
脊謂之横脊皆二骨脅骨最後二為短脅旁中二為正
脅最前二為代脅若升俎則肩臂臑在上端膊胳在下
[045-51a]
端脊脅在中央其俎之序則肩臂臑正脊脡脊代脅短
脅膊胳凡十一體而骨體升俎進神坐前如少牢禮皆
進下其牲體各預以半為腥俎半為熟俎腸胃膚俎亦
然又請親祀飲福酒訖倣儀禮佐食摶黍之説命大官
令取黍於簋摶以授祝祝受以豆以嘏乎皇帝而無嘏
辭又本朝親祀南郊習儀於壇所明堂習儀於大慶殿
皆近於凟伏請南郊習儀於青城明堂習儀於尚書省
以逺神為㳟又賜胙三師六公侍中中書令門下中書
[045-51b]
侍郎尚書左右丞知樞密同知院事禮儀儀仗鹵簿頓
遞使牛羊豕肩臂臑各五太子三師三少特進觀文大
學士學士御史大夫六尚書金紫銀青光禄大夫節度
使資政殿大學士觀文翰林資政端明龍圗天章寶文
承㫖侍講侍讀學士左右散騎常侍尚書列曹侍郎龍
圗天章寳文直學士光祿正議通議大夫御史中丞太
子賓客詹事給事中中書舍人節度觀察留後左右諫
議龍圗天章寳文待制大中中大夫秘書殿中丞太常
[045-52a]
宗正卿牛豕肩臂臑各三入内内侍省押班副都知光
祿卿監禮官博士牛羊脊脅各三太祝奉禮司尊彛郊
社太廟宫闈令監牲牢供應祠事内官羊髀膊胳三應
執事職掌樂工門幹宰手馭馬御車人並均給脾肫觳
及腸胃膚之類
 
 
 
[045-52b]
 
 
 
 
 
 
 
欽定續通典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