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5 欽定歷代職官表-清-永瑢 (master)


[073-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六十七
  師傅保加銜表
[073-2a]


[073-3a]
  師傅保加銜
 國朝官制
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太子太師太
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正二/品
  以上皆虚銜無職掌亦無員額凡大臣宣力中外
  勞績懋著者則奉
特㫖加銜或為
[073-3b]
贈典以示優寵焉
 厯代建置
   謹案太師太傅太保古謂之三公其貳稱三孤
   必得其人而後授之無其人則寧闕故曰官不
   必備惟其人也後漢每一帝即位必置太傅録
   尚書事参預政柄非古義矣其餘各代皆以師
   傳稱上公位三公上多以他官兼領或不備置
   三少則或不置元魏始稱三師其實一也若東
[073-4a]
   宮師傅代各殊制亦多以他官兼領者唐天寳
   以前凡三師官雖有其位而無其人其後多以
   畀藩鎮得之者或不以為榮宋政和新制改三
   師為三公與三孤多為階官而東宮六傅領以
   宰執大臣然三公之濫授莫甚於宣和之際其
   名尤多不正如鄆王楷以唱名第一超拜太傅
   景王杞濟王栩並以國公進太傅是以子為師
   傅也内侍童貫拜太𫝊進太師是以厮役為師
[073-4b]
   𫝊也嗣是而緇衣黄冠亦間崇以師傅之號而
   典章掃地盡矣明制三公三孤俱為勲戚文武
   大臣加官贈官而東宮師𫝊亦無定員無専授
   然明世文臣多不敢居三公之位而東宮師傅
   類以累考或恩澤得之亦非慎重名器之意今
   詳考厯代之得失並著於篇然後知我
  國家参取古制用為加銜無尃權干政之虞無循
   資濫授之弊立法之善為前代所不及也
[073-5a]
 三代
  禮記文王世子記曰虞夏商周有師保鄭康成注
  記所云謂天子也
   謹案韓詩外傳三公者何曰司空司徒司馬司
   馬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今尚書歐陽夏侯
   説天子三公一曰司徒二曰司馬三曰司空文
   子堯之治天下也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
   空注三公之官淮南子説苑並同尚書刑徳考
[073-5b]
   曰益為司馬卨為司徒禹為司空三公象三台
   月令疏云書傳有司馬司徒司空公領三卿此
   夏制也是虞夏以前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
   矣古周禮説天子立三公曰太師太保太傅五
   經異義云周公為傅召公為保太公為師周公
   太公無為司徒司空之文知師保傅三公官名
   也五帝三王不同物此周之制也然則許慎謂
   五帝三王惟周以師保傅為三公周以前則有
[073-6a]
   異今據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則五帝三
   王並知古周禮説不特周有師保也又考路史
   後紀黄帝紀乃立四輔三公六卿三少二十有
   四官案靈樞經有黄帝問少師之文與羅泌之/説合是書雖出偽托然實采掇諸書而成
   亦必依附古義知舊籍/所載黄帝嘗有是官也又云陶唐氏立三公六
   卿百揆暨百執事然則虞夏商周之前已有師
   保明矣非至虞夏商周始創此官也
  杜佑通典殷太甲時伊尹為太保
[073-6b]
   謹案環濟要畧曰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也殷時
   有阿衡伊摯佐之太甲改為保衡皆三公官也
   又詩長發篇鄭康成箋曰阿衡湯所依倚而取
   平也故以為官名太甲時曰保衡書君奭篇孔
   安國傳曰伊尹為保衡言天下所取安所取平
   均與杜佑以保衡為太保立義各異以今考之
   古人所稱有官有號伊尹之稱阿衡當由湯倚
   任至重加以殊名如周之有師尚父非商設有
[073-7a]
   此官以伊尹充之也洎乎太甲之世則以伊尹
   為太保遂兼其官而稱之謂之保衡亦如唐宋
   宰相出鎮稱使相宰相封公稱公相兼二名而
   言之非至太甲之世又改名保衡也故書稱罔
   俾阿衡専美有商詩稱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皆不出伊尹之名姓而後人知為伊尹以為伊
   尹之専號故也使阿衡為商代之官名豈有専
   歸一人以為稱謂者哉今從禮記杜佑之説定
[073-7b]
   商惟有太保而阿衡之名表中亦刪不録焉
  尚書盤庚邦伯師長孔安國傳衆長公卿也孔潁
  逹正義衆官之長故為三公六卿也
  尚書説命樹后王君公孔潁逹正義三公則君公
  之内包之
  尚書微子父師少師孔安國傳父師太師三公少
  師孤卿
   謹案漢官儀殷伊尹為太保胥餘為太師故文
[073-8a]
   王世子註謂殷亦兼有師保墨子武丁得傅説
   舉以為三公然則殷具三公明矣史記殷有太
   師疪少師疆抱其樂器以適周漢書古今人表
   亦同葢皆樂官之長如論語之太師摰少師陽
   其官名與公孤偶同實非公孤之職謹附識於
   此
  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論道經邦
  爕理隂陽孔安國傳師天子所師法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徳義者此惟三公之任佐
[073-8b]
  王論道以經緯國事和理/陰陽言有徳者乃堪之官不必備惟其人孔安/國傳
  三公之官不備員惟/其人冇徳乃處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孔安/國傳
  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貳公宏化寅亮天地
  弼予一人孔安國傳副貳三公宏大化敬/信天地之教以輔我一人之治
   謹案逸周書武寤解尹氏八士太師三公咸作
   有續神無不饗别太師於三公之外與周官之
   制異未足據也
  尚書金縢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孔頴逹正義武
[073-9a]
  王時三公惟周召與太公耳知二公是召公太公
  也
  周禮地官二鄉則公一人鄭康成注老尊稱也王
  置六卿則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與王論道中参
  六官之事外與六卿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卿
  焉
   謹案康成大𫝊注一公兼二卿舉下以為稱太
   宰司徒同職則稱司徒公宗伯司馬同職則稱
[073-9b]
   司馬公司冦司空同職則稱司空公考王置六
   卿六卿各領一鄉大𫝊注謂公領二卿則一公
   領二鄉明矣與鄉老文可以互証春秋傳宋立
   四鄉二師掌之二師猶天子三公也二師掌四
   鄉則是一公領二鄉也尚襲周官鄉老之制而
   孔安國書傳謂一公止領一卿豈一公止領一
   鄉乎未足為據也
  國語太保六之太師七之韋昭注太保太師天子
[073-10a]
  三公佐王論汜監衆官不得掌事故次之
   謹案國語此文但及太保太師不及太傅或徇
   農之事太𫝊不與非無其職也太保太師次司
   徒葢亦次徇農之先後非序官也
  春秋公羊傳諸公者何天子三公天子三公者何
  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何以三自陜而東者周公
  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内是言三
  公為二伯也
[073-10b]
  漢書百官公卿表周官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
  盖参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為官
  名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記
  曰三公無官言有其人然後充之舜之於堯伊尹
  于湯周公召公於周是也
  通典武王時太公成王時周公畢公為太師成王
  時畢公為太傅召公為太保
   謹案蔡氏沈謂周公方條治事之官未及師保
[073-11a]
   之職所謂未及者鄭重而未及言之也然考詩
   大明維師尚父毛傳云師太師史記齊世家書
   太誓註並稱文王立太公望為太師周公為太
   傅又謂周武王時太公為太師成王時周公為
   太傅召公為太保儀禮逸禮太公為太師周公
   為太傅召公為太保史記周本紀成王即位周
   公畢公並為太傅書頋命孔傳云太保畢毛稱
   公則三公矣冡宰第一召公領之司馬第四畢
[073-11b]
   公領之司空第六毛公領之則是閲文武成康
   之世三公不特具其職且并未嘗闕其人周公
   作周禮時似不應不及三公也然而周官載公
   孤於六卿之前周禮則不之及者周官叙官之
   書故必首三公也周禮列六官之職三公無専
   職故不能不闕如也詩長發降于卿士實維阿
   衡正義云三公兼卿士詩常武太師皇父正義
   云三公兼卿士之官竹書紀年殷王即居亳其
[073-12a]
   卿士伊尹然則三公類兼六卿六卿之職何莫
   非三公之職耶六卿之職具而三公之職亦具
   矣大司徒叙官曰鄉老二鄉則公一人此三公
   之兼職也職無可名故公孤不列於六卿之前
   職有可名故三公並繫於司徒之屬此周公著
   作之體也
  禮記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立太傅
  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審父
[073-12b]
  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太傅之徳
  行而審諭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入則有保出則
  有師
  漢書賈誼列傳成王㓜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
  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徳義師道之教
  訓此三公之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
  少師少傅少保是與太子晏者也
   謹案文王世子所引記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
[073-13a]
   疑丞設四輔説者曰天子必有四鄰作記者取
   以成世子之記考尚書大𫝊曰天子必有四鄰
   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大戴禮曰應而
   不窮者謂之道輔善而相義者謂之充絜亷而
   切直者謂之弼𫝊問強計者謂之丞注道或謂
   之疑充或謂之輔是所謂四輔也然賈誼所稱
   三公三少即今周官所載非别為東宮官屬故
   後漢翟酺𫝊亦云昔成王之政周公在前召公
[073-13b]
   在後畢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挾而維之目見
   正容耳聞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曠然言其法度
   素定也盖王之師保疑丞即世子之師保疑丞
   而非别設其官以教之也若大戴所記謂周公
   在前太公在左召公在右史佚在後而翟酺云
   云語各不同則𫝊聞各異耳
  周禮地官師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掌以媺詔
  王以三徳教國子鄭康成注國子公卿大臣之子/弟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
[073-14a]
  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注書序曰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成王為
  左右聖賢/兼此官也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謹案文王世子所載以太傅少傅為重而師保
   則附言賈誼所述直以太保太傅太師屬之召
   公周公太公而以為太保太傅太師為三公以
   三少為上大夫皆與此文逈異盖周禮至漢武
   帝時始出文王世子及賈誼疏皆在其前故傳
   聞異詞核實而論師氏似専掌教授如今之讀/内廷教
[073-14b]
   保氏似兼掌調䕶如今之/諳逹太保太傳太師少保
   少傅少師則統領其事如今之/縂師傅其官有尊卑
   任有専司兼攝而所職則大畧相同互相出入
   故諸儒所記各舉其一端似相迕而實相足康
   成保氏註引書序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成王
   為左右聖賢兼此官昔人謂太師太保康成誤
   以師氏保氏當之今考經典釋文君奭序保太
   保也師太師也馬云保氏師氏皆大夫官則康
[073-15a]
   成保氏注乃本馬融君奭註也師氏保氏不得
   當太保太師故書牧誓亞旅師氏次在司徒司
   馬司空之後孔安國傳云師氏大夫官頋命師
   氏虎臣次在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
   之後孔安國亦云大夫官是也中大夫之與三
   公康成何至混而為一盖康成原不以師氏為
   太師保氏為太保特謂周公為太師亦兼師氏
   之職召公為太保亦兼保氏之職以相成王也
[073-15b]
   成王冲齡踐䟭尚不得闕國子之教故三公復
   充師氏保氏之任保氏註明云兼此官既云兼
   此官則非即此官明矣鄭注未嘗合而為一也
 秦
  章如愚山堂考索秦制闕三師之位
  通典太子師保二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國秦亦有
  之
   謹案秦之太子師傅見於史記商君列傳然秦
[073-16a]
   使太子扶蘇北監䝉恬兵於上郡而以趙髙傅
   公子胡亥教之決獄然則所謂太子師傅者其
   失職也乆矣又孔叢子載陳勝以孔鮒為太師
   盖沿用古制偶立斯名非秦有是官故不著焉
 漢
  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傅髙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綬
  後省八年復置後省元夀二年復置位在三公上
  太師太保皆元始元年置金印紫綬太師位在太
[073-16b]
  傅上太保次太傅
   謹案漢志太傅位在三公上考漢紀永光三年
   太傅韋元成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在太傅
   下以太傅為御史大夫在當時並非左遷豈以
   太傅位雖尊而御史大夫職特重歟又漢紀武
   帝紀載元狩五年太子太傅嚴青翟為丞相太
   傅止為御史大夫而太子太傅乃為丞相然則
   當時雖設師𫝊而遷除他官不甚拘拘于太少
[073-17a]
   之秩次也
  漢紀平帝紀大司徒孔光為太傅左将軍甄豐為
  少傅元始元年太傅孔光為太師車騎将軍王舜
  為太保大司空左将軍甄豊為少傅
  宋書百官志太師漢初不置平帝始復置太師官
  而孔光居焉東京又廢獻帝初復置後又廢太傅
  漢髙后元年初用王陵太保平常元始元年始用
  王舜後漢不置
[073-17b]
   謹案荀悦漢紀髙祖紀有太保叔孫通固諫之
   文然則髙祖時已有太保而漢書百官公卿表
   謂元始元年始置宋書百官志謂平帝元始元
   年始用王舜與漢紀異
  漢書孔光列傳為帝太傅位四輔馬公列傳四輔
  為國維綱
   謹案漢又置少傅甄豊為少傅與太師太傅太
   保並為四輔然百官表不載盖王莽更制所立
[073-18a]
   非定制也
  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子太傅少傅皆秩二千石
   謹案漢太子二傅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洗
   馬舍人今析入詹事府表内此不具載
  後漢書百官志太傅上公一人掌以善導無常職
  世祖以卓茂為太傅後省其後每帝初即位輒置
  太傅録尚書事
   謹案續漢書稱每帝即位輒置太傅一人録尚
[073-18b]
   書事今考袁宏後漢紀光武中元二年明帝即
   位以鄧禹為太傅明帝紀永平十八年章帝即
   位以趙熹為太傅章帝紀章和元年和帝即位
   以鄧彪為太傅和帝紀元興元年殤帝即位張
   禹為太傅安帝紀建光四年北鄉侯即位以馮
   石為太傅順帝紀永建元年以桓焉為太傅靈
   帝紀建寕元年以陳蕃為太傅又以胡廣為太
   傅中平六年獻帝即位以袁隗為太傅其中惟
[073-19a]
   質帝紀桓帝紀未見立太傅之文而靈帝紀則
   兩立太傅與司馬彪所云微有不同考魯相史
   晨祠孔廟奏銘云時副言太傅太尉司徒司空
   大司農府治所部從事列太傅於太尉之上後
   漢書樊凖傅永和初上書五府調省中都官吏
   注云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虞翊傅詡曰
   宜令四府九卿三公也註云太傅太尉司徒司
   空凡稱五府四府皆首列太傅於此見漢之太
[073-19b]
   傅重於三公也
  通典後漢惟有太傅一人而無太保董卓自為太/師非漢本制
   謹案後漢書趙典傅曰公卿表典篤學博聞宜
   備國師説者以為國師即太師然則後漢之不
   置太師亦無其人則闕之意也
  後漢書百官志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職掌輔
  導太子禮如師不領官屬太子少傅二千石亦以
  輔導為職悉主太子官屬劉昭注漢官曰/員吏十三人
[073-20a]
   謹案後漢紀光武紀建武二十八年上問羣臣
   誰可傅太子者皆曰執金吾隂識可也博士張
   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為隂氏乎即為隂氏
   則隂侯可為天下則固用天下之賢上曰善欲
   置傅者以輔太子今博士不難正朕况太子乎
   即拜佚為太子太傅而以桓榮為太傅然則後
   漢命太𫝊始于卓茂命太子太傅始于張佚桓
   榮也又考後漢不置詹事以少傅領東宮官屬
[073-20b]
   與西京異其官屬自太子率更以下别詳詹事
   府篇
 三國
  三國蜀志後主列傳冊曰今以禪為皇太子使使
  持節丞相亮授印綬敬聼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
  得焉可不勉與
   謹案華陽國志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以許
   靖為太傅章武元年先主即帝位許靖為司徒
[073-21a]
   無代為太傅者盖建安二十四年尚襲後漢之
   制故設太傅至蜀改元或省其職華陽國志謂
   蜀初闕三司之位以待天下晉志三司即太尉/司徒司空亦曰三
   公/太傅在三司上蜀且闕三司之職則太傅不常
   設可知矣又考華陽國志延熙元年立子璿為
   皇太子瑶為安定王以典學從事巴西譙周為
   太子家令梓橦李譔為僕射皆名儒也則後主
   時惟立宮官未見設太子太傅少傅惟魏畧曰
[073-21b]
   禪立為太子諸葛亮為太子太傅然攷諸書及
   諸葛亮集亮不為太子太傅故裴松之以為此
   魚絭妄説則冊文云敬聽師傅者當别有其人
   或先主時亦曽設此官耳
  宋書百官志太師魏世不置
  晉書職官志魏初惟置太傅以鐘繇為之後又置
  太保以鄭冲為之
  三國魏志三少帝本紀昔周成建保𫝊之官近漢
[073-22a]
  顯宗崇寵鄧禹所以優崇雋乂必有尊也其以
  太尉為太傅
   謹案司馬懿以太尉進太傅且靳大司馬不與
   托以朝議避忌見晉帝/宣帝紀此由曹爽等陽以名號
   尊之而隂奪其權如漢初安國侯以右丞相遷
   帝太𫝊耳其後太傅置左右長史掾屬舍人各
   十人加以典兵則又簒奪隂謀自生亂制非太
   傅職司所本有亦非魏代之常經故不具録焉
[073-22b]
  通典魏官九品第三品太子保傅
  王應麟玉海漢魏故事太子於二傅執弟子禮通/典
  太子於二傅皆為書不曰/令少傅稱臣而太傅不臣文帝為太子凉茂為太
  傅何䕫為少傅謂之二傅
   謹案魏世無東宮文帝為太子乃魏國太子也
   自後二傅之官遂闕不著
  三國呉志諸葛恪列傳恪以大將軍領太子太傅
  中書令孫宏領少傅恪更拜太傅
[073-23a]
   謹案呉之太傅自諸葛恪外見於書紀者惟陸
   機著論云張昭為師傅而已若東宮二傅多以
   他官兼領如闞澤拜太子太傅領中書如故薛
   綜為太子少傅領選職薛瑩以選曹尚書領太
   子少傅之類是也惟張温吾粲官太子太傅少
   傅程秉以交阯長史徴拜太子太傅當為専任
   耳
  晉
[073-23b]
  晉書職官志太宰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也晉以
  景帝諱故採周官之名置太宰以代太師之任秩
  増三司與太傅太保皆為上公論道經邦燮理隂
  陽無其人則闕以平安獻王孚居之自渡江以後
  其名不替而居之者甚寡太宰太傅太保為文官
  公冠進賢三梁黒介幘
   謹案晉以景帝之諱改太師之官名晉書職官
   志既云改太宰又云改太保已自相違異通典
[073-24a]
   則云改太師更屬参差然晉志明云採周官之
   名周官無太帥之文則杜佑所説為無據至太
   保雖見於周官而古文尚書晉初未出所謂周
   官當即周禮周禮有冡宰無太保保氏又下大
   夫秩不相當則其為太宰更無疑義况宋齊相
   沿並稱太宰尤證據昭然盖作保者史之誤字
   惠帝紀稱齊王同為太師者亦史之駁文或其
   初避諱作帥字後乃定為宰歟
[073-24b]
  晉荀朂薦三公保傅保三公保傅宜得其人若使
  楊珧参輔東宮必當仰稱聖意
  晉書職官志太子太傅少傅泰始三年始各置一
  人尚未置詹事官事無大小皆由二傅並有功曹
  主簿五官太傅中二千石少傅二千石其訓導者
  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皇太子先拜諸傅然後答之
  後以儲副體尊遂命諸公居之以本位重故或行
  或領時侍中任愷武帝所親敬復使領之盖一時
[073-25a]
  之制也咸寕元年以給事黄門侍郎楊珧為詹事
  掌宫事二𫝊不復領官屬及楊珧為衛將軍領少
  傅省詹事遂崇廣傅訓命太尉賈充領太保司空
  齊王攸領太傅所置吏屬復如舊二傅進賢兩梁
  冠黒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其後太尉汝南王
  亮車騎將軍楊駿司空衛瓘石鑒皆領傅保猶不
  置詹事惠帝元康元年復置詹事二傅置丞一人
  秩千石主簿五官掾功曹史主記門下史録事戸
[073-25b]
  曹法曹倉曹賊曹功曹書佐門下亭長門下書佐
  省事各一人給赤印安車一乗及廣陵建宮乃置
  六傅三太三少以景帝諱師故改太師為太保晉/原
  别有太保此太保據/前文當為太宰之誤通省尚書事詹事文書闗由
  六傅自元康之後諸傅或二或三通典無此二/字疑此衍
  四或六渡江之後有太傅少傅不立師保
  通典晉太子六傅各有丞一人
  司馬光資治通鑑元熙元年立廣陵王遹為皇太
[073-26a]
  子以中書監何劭為太子太師衛尉裴楷為少師
  吏部尚書王戎為太傅前太常張華為少傅衛將
  軍楊濟為太保尚書和嶠為少保胡三省注晉東
  宮六傅惟此時具官
   謹案晉潘尼集有皇太子釋奠頌云元康三年
   春閏月越二十四日既齊輿駕於太學太傅在
   前少傅在後恂恂乎宏保訓之道考通鑑永熙
   元年東宮六傅已全具而潘尼于元康三年作
[073-26b]
   頒仍止稱太傅少傅者葢晉泰始初猶有太
   子太傅少傅故當時訓導之職二傅領之皇太
   子釋奠其前後特于六傅内舉其最重者耳
 宋齊梁陳
  宋書百官志太宰一人太傅一人太保一人是為
  三公無其人則闕
   謹案宋太宰惟孝武帝時以江夏王義恭為之
   以後無人
[073-27a]
  宋書百官志太子太傅一人丞一人少傅一人丞
  一人並有功曹主簿五官太傅中二千石少傅二
  千石
  南齊書百官志齊惟置太傅
   謹案齊亦有太宰太保然惟以為贈無生得之
   者故志以為惟置太傅
  南齊書百官志太子太傅少傅府置丞功曹五官
  主簿
[073-27b]
  南齊書王儉列傳儉領太子少傅舊太子敬二傅
  同至是朝議接少傅以賓友之禮
  隋書百官志梁有太宰太傅太保○太子太傅一
  人位視尚書令少傅一人位視左僕射置丞功曹
  主簿五官
   謹案職官要録曰三少舊視左僕射冠服同三
   太也
  隋書百官志陳制官品秩太宰太傅太保秩萬石
[073-28a]
  品並第一太子二傅中二千石品並第二
  通典太子六傅自宋以下惟有傅而無師保
 北魏
  通典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
   謹桉温子昇集有為上黨王穆讓太宰表考晉
   宋以後江左皆名太師為太宰而北魏官氏志
   及唐六典通典載魏官制仍稱太師不稱太宰
   子昇表稱太宰或當時熟習舊名相襲未改歟
[073-28b]
  唐六典三師訓導之官也其名即周之三公漢始
  尊師傅之位在三公上謂之上公無所統職後魏
  特稱三師以正其名然非道徳崇重則不居其位
  無其人則闕之
   謹案魏淮陽王欣大統中為太傅文帝曰王三
   為太傅再為太師自古人臣未聞此例可知三
   師之官在魏固甚重也
  通典後魏太子太師太傅太保謂之東宮三師少
[073-29a]
  師少傅少保謂之東宮三少孝明在東宫宣武皇
  帝欲以崔光為太子師傅光固辭帝令太子南面
  再拜宮臣皆從太子拜光北面立不敢答拜惟西
  向拜謝而出乃授光太子太傅
 北齊
  隋書百官志後齊循後魏置太師太傅太保是為
  三師擬古上公非勛徳崇者不居○太子太師太
  傅太保是為三師掌師範訓導輔翊皇太子少師
[073-29b]
  少傅少保是為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觀三
  師之徳出則三師在前三少在後
   謹案魏收𫝊文宣除收為太子少傅仍兼太子
   詹事攷隋百官志北齊設太子三師三少又别
   設詹事各為専職收以太子少傅兼詹事盖一
   時之制也又收未嘗為少傅而温特進集有冬
   夜酬魏少傅直史館詩魏收傳收為太/子少傅直館則太子
   少傅當時亦通稱少傅也
[073-30a]
 後周
  隋書百官志周太祖師周之建職置三公三孤以
  為論道之官
  周書蕭圓肅列傳建徳三年授太子少傅圓肅以
  任當師傅調䕶是職乃作少傅箴
   謹案成周立三公三孤王之師保即世子之師
   保後周建官多倣成周故杜佑謂東宮三師三少
   後周不置然蕭圓肅之授太子少傅明著於史
[073-30b]
   當是為圓肅而特設者歟
 隋
  隋書百官志三師不主事不置府僚盖與天子坐
  而論道者也
   謹案師傅保北魏尊為三師北齊因之後周依
   周禮又以為三公隋初又為三師煬帝廢之三
   師自漢魏以來皆開府置僚屬至隋因後周不
   置僚屬盖又省三少不置也
[073-31a]
  隋書百官志太子置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
  保
 唐
  舊唐書百官志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謂之三師
  並正一品訓導之官大抵無所統職無其人則闕
  之通典天寶以前凡三師/官雖有其位而無其人
  唐六典三師或親王拜者但存其名耳
  資治通鑑貞觀六年上以新令無三師官二月丙
[073-31b]
  戍詔特置之
   謹案此本舊唐書太宗紀而新書百官志則云
   隋廢三師貞觀十一年復置疑誤
  新唐書百官志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從一
  品掌輔導皇太子每見迎拜殿門三師合拜每門
  必讓三師坐太子乃坐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
  惶恐再拜太子出則乗路備鹵簿以從少師少傅
  少保各一人從二品掌曉三師徳行以諭皇太子
[073-32a]
  奉太子以觀三師之道徳自太師以下惟其人不
  必備
   謹案唐貞觀以還太子師傅皆宰相兼領如魏
   徴長孫無忌房元齡蕭瑀髙士亷岑文本于志
   寕等皆領師傅之職而房元齡蕭瑀髙季輔等
   又下兼三少乃其後非疾廢眊瞶不任事者即
   休戎罷帥不知書者處之而又疎棄斥逐之越
   月踰時不得召見甚至縉紳多恥為之然則與
[073-32b]
   是列者非所以示尊寵其與設官之初意大不
  侔矣
 五季
  資治通鑑安審琦曰皇甫太師寂無音問胡三省
  注皇甫遇未必加官至太師也而安審琦以太師
  稱之盖五季之世官賞無章當時相稱謂不復論
  其品秩就人臣極品而稱之
  玉海舊制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
[073-33a]
  為三公並為宰相親王使相加官五代之制司徒
  遷太保太保遷太傅太傅遷太尉太尉遷太師檢
  校者亦如之
   謹案洪邁云唐節度使𢃄檢校其初只左右散
   騎常侍如李愬在唐鄧時所稱者也後乃轉尚
   書及僕射司空司徒能至此者盖少僖昭以降
   藩鎮盛強武夫得志纔建節□其資級已髙於
   是復升太保太傅太尉其上惟有太師故將帥
[073-33b]
   悉稱太尉今觀胡氏所云則五季時并簿太尉
   而徑稱太師故遼人多呼節度使為太師見金
   史世紀相沿固有所自矣此本無預於官制而
   史文有此稱號恐滋考證者之疑故存而訂正
   之焉
  五代㑹要長興四年四月以秘書監劉賛為秦王
  傅時言事者請為秦王置師傅上顧問近臣皆以
  秦王名勢隆盛不敢置議請自選擇乃降是命
[073-34a]
   謹案五季凡師傅官見于新五代史各傅如馮
   道為太師趙光逢為太保安童誨為太子太師
   季鏻為太子太傅等大約一準唐制然僭濫相
   仍槩不足述姑著此以見一時之事云
 宋
  宋史職官志宋承唐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
  為宰相親王使相加官凡除授則自司徒遷太保/自太𫝊遷太尉檢校亦如
  之/若宰臣官至僕射致仕者以在位久近或已任
[073-34b]
  司空司徒則拜太尉太傅等官若太師則為異數
  自趙普以開國元勲文彦博以累朝耆徳方特拜
  焉政和二年九月詔以太師太傅太保古三公之
  官今為三師古無此稱合依三代為三公為真相
  之任仍考周制立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亦稱三少
  為次相之任
  柯維騏宋史新編職官志宣和七年詔復三公不
  領三省事治平著令親王不兼三師至徽宗朝皇
[073-35a]
  子有真授者
  歐陽修歸田録皇子顥封東陽郡王除婺州節度
  使檢校太傅翰林賈學士黯上言太𫝊天子師臣
  也子為父師於體不順中書檢勘自唐以來親王
  無兼師傅官者盖自國朝命官祗以差遣為職事
  自三師三公以降皆是虚名故失於因循耳議者
  皆以賈言為當也
  葉夢得避暑漫録本朝宰相以三師致仕者元豊
[073-35b]
  以前惟三人趙韓王太師張鄧公太傅王魏公太
  保元豊文潞公始以太師繼之
  陸游老學菴茟記史魏公自少保六轉而至太師
  文潞公自司空四轉蔡太師自司空三轉秦太師
  自少保兩轉而已
  王闢之澠水燕談録國朝享國百三十餘年人臣為
  太師者惟趙忠獻文潞公二人者耳
   謹案宋三公自太祖以來未嘗備官獨宣和末
[073-36a]
   三公至十八人盖太師三人太傅四人太保十
   一人三少不計也又宋太師未嘗並除紹聖初
   始有文彦博呉王顥宣和中蔡京童貫鄭紳靖
   康初燕王俁越王偲紹興初秦檜張俊紹熙末
   史浩嗣秀王伯圭建隆至紹熙宰臣生拜太師
   者五趙晉文彦博蔡京秦檜史浩惟蔡秦二人
   以相臣特拜其他皆還政加恩也親王生拜太
   師者五人楚王元佐燕王元儼呉王顥燕王俁
[073-36b]
   趙王偲皆以父兄行得之嗣秀王伯圭以宗室
   特拜太師盖王于光宗為親伯父用優禮也又
   政和之制除三公三孤者必湏建節加檢校太
   子少保少師之類然後除開府儀同三司既除
   開府然後除三孤三公南渡後如張韓劉岳諸
   武臣猶是如此其後一得建節即徑除開府至
   三孤三公益非舊制矣
  宋史職官志東宮官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太子少
[073-37a]
  師少傅少保
  馬端臨文獻通考宋師傅不常設仁宗升儲置三
  少各一人李昉以恭知政事兼掌賓客及陞左相
  遂進兼少傅此宰相兼宮僚之始也丁謂兼少師
  馮拯兼少傅曹利用兼少保是時實為東宮官餘
  多以前宰執為致仕官亦隨本官髙下除授太子
  少師少傅少保以待前執政其少師亦不輕除若
  因遷轉則逓進一官至太師即遷司空矣天禧末
[073-37b]
  皇太子同聽政乃以首相兼少師自後神宗欽宗
  孝宗光宗在東宮皆不置
  宋史新編職官志其後錢象祖兼少傅史彌逺賈
  似道兼少師皆宰相兼宮僚也
  石林燕語國朝宰相執政未有兼東宮職事者天
  禧未仁宗初立為皇太子因命宰相丁謂馮拯兼
  少師少傅樞宻使曹利用兼少保而任中正王曾
  為恭知政事錢惟演為樞宻副使皆兼賓客前此
[073-38a]
  所無也謂等因請師傅十日一赴資善賓客以下
  隻日互陪侍講從之
   謹案宋制以宰相兼宮僚至天禧末乃以首相
   兼太子少師故宮僚特重然宋初竇儀左右僕
   射東宮三師為表首議云東宮三師為表首討
   論故實全無證據其左右僕射援引制勑合為
   表首者其事有六云云大㫖謂上䑓君父之官
   東宮臣子之官不得以東宫三師一品為尊然
[073-38b]
   則宮僚雖以宰相充而百官表次仍當在僕射
   後特史彌逺賈似道之流為首輔而兼充少師
   則東宫三師望愈重矣
 遼
  遼史百官志南面朝官三師府太師穆宗應厯三
  年見太師唐古特西畨也原作/唐骨徳今改太傅太宗㑹同元
  年命馮道守太傅太保㑹同元年劉昫守太保少
  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巴格原作把哥/今改正少傅少
[073-39a]
  保掌印耶律伊遜䝉古語九數也/原作乙辛今改重熙中掌太保
  印
   謹案北魏始改三公為三師宋政和中始復周
   官公孤之名遼則太尉司徒司空自為三公而
   師傅稱三師盖恭取北魏以來之舊制也
  遼史百官志南面東宮三師府太子太師太宗大
  同元年見太子太師李崧太子太傅世宗天禄五
  年見太子太𫝊趙瑩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見太子
[073-39b]
  太保趙瑩太子少師聖宗太平十一年見太子少
  師簫從順太子少傅耶律哈里滿洲語有水寛甸/處也原作合里今
  改/正重熙中為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同元年見太
  子少保馮玉
 金
  金史百官志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皆正一
  品師範一人儀刑四海○東宮官宮師府太子太
  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
[073-40a]
  傅太子少保正三品掌保䕶東宮導以徳義海陵
  天徳四年始定制宫師府三師三少詹事院詹事
  三寺十率府皆𨽻焉
 元
  元史百官志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正一品
  銀印以道夑隂陽經邦國有元襲其名號特示尊
  崇太祖十二年以國王置太師一員太宗即位建
  三公其拜罷嵗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職常缺
[073-40b]
  而僅置太保一員至成宗武宗而後三公並建無
  虚位而東宮常置三師三少盖亦不恒有也
   謹案元視宋制故師傅亦稱三公而又有所謂
   大司徒司空太尉之屬或置或不置則亦一時
   之制也
  王圻續文獻通考元成宗大徳十一年六月時武/宗已
  即/位置宮師府立太子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
  保等官
[073-41a]
 明
  明史職官志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
  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隂陽經邦
  宏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専授洪武三年授李善
  長太師徐逹太傅先是常遇春/已贈太保三孤無兼領者建
  文永樂間罷公孤官仁宗復設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復置三公三少
  宣徳三年勑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吏部尚書蹇
  義少傅兵部尚書華盖殿大學士楊士竒少保兼
[073-41b]
  太子少傅戸部尚書夏原吉各輟所領侍左右咨
  訪政事公孤之官幾於尃授逮義原吉老士竒還
  領閣務自此以後公孤皆虚銜為勲戚文武大臣
  加官贈官而文臣無生皆三公者嘉靖二年加楊
  廷和太傅辭不受其後文臣得加三公惟張居正
  萬厯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師
  續文獻通考明初設三公府正一品府罷而李善
  長徐逹以丞相兼太師太傅
[073-42a]
   謹案明文臣自張居正外多不敢居三公之位
   故孫承宗傅云加太傅力辭不受先以册立東
   宫加太保及神宗實録成加官亦如之並辭免
   復以考滿詔加太傅復辭不受而勲臣得之者
   前後凡十五人内太師六人太傅四人太保五
   人亦制之失中者也
  明史職官志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並從
  一品掌以道徳輔導太子而謹䕶翼之太子少師
[073-42b]
  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並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觀三
  公之道徳而教諭焉太少賓客正三品掌侍太子
  贊相禮儀規誨過失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専授
  洪武元年太祖有事親征慮太子監國别設宮僚
  或生嫌隙乃以朝臣兼官職李善長兼太子少師
  徐逹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治書侍御
  史夏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三年禮部尚書陶
  凱請選人専任東宮官罷兼領庶於輔導有所責
[073-43a]
  成帝諭以江充之事可為明鑑立法兼領非無謂
  也由是東宮師傅止為兼官加官及贈官惟永樂
  間成祖幸北京以姚廣孝専為太子少師留輔太
  子自是以後終明世皆為虚銜於太子輔導之職
  無與也
   謹案太子賓客唐官也始於漢四皓之時從太
   子至武帝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賓客晉惠帝
   令衛庭王略楊苾裴憲華恒備太子賓友其時
[073-43b]
   雖非官而謂之東宮賓客唐顯慶元年始以太
   子太傅兼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禮部尚書許
   敬宗左僕射兼太子少師于志寕並為皇太子
   賓客遂為官額定置四人掌調䕶侍從規諫凡
   太子有賓客之事則為上齒資位間重其流不
   雜宋置二人或以宰執兼之太子事以師傅禮
   其後相仍不替明洪武初徴儒士王本杜斆趙
   民望呉源為四輔官兼太子賓客位尚書上盖
[073-44a]
   亦宮師之亞也
  國朝不設斯官故附著於此
 
 
 
 
 
 
[073-44b]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