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5 欽定歷代職官表-清-永瑢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歴代職官表卷十二
  兵部表
[018-2a]


[018-3a]


[018-4a]


[018-5a]
  兵部
 國朝官制
兵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中外武職銓選簡覈軍實以贊邦政其屬有武
  選車駕職方武庫四清吏司
 國初兵部設滿洲承政二員䝉古承政一員漢人承
  政一員㕘政八員啟心郎一員崇徳三年改設承
  政一員左㕘政一員右㕘政三員啟心郎三員順
[018-5b]
  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無定員五年定設滿洲漢
  人尚書各一人雍正元年以来以大學士及他部
  尚書兼理部務皆由
特簡無常員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釐治戎政以貳尚書初制増减不一順治元年
  定設如今額
武選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員外
[018-6a]
郎滿洲四人漢人二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武職除選封廕及征伐訓誥頒其政令崇徳三
  年設兵部理事官十員副理事官十六員順治元
  年改定滿洲郎中員外郎各八人䝉古郎中員外
  郎各四人漢軍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滿洲主事
  四人十二年増設滿洲郎中三人員外郎五人康
  熙三十八年省滿洲員外郎三人蒙古郎中員外
  郎及漢軍員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復設蒙古郎
[018-6b]
  中一人員外郎三人増設蒙古主事一人雍正五
  年省漢軍郎中員外郎員額漢人司官初設郎中
  員外郎各四人主事五人順治十一年裁車駕武
  庫二司漢人員外郎各一人雍正五年増設職方
  司漢人郎中一人武選司漢人員外郎一人
車駕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二
人蒙古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驛傳郵符及中外牧馬之令
[018-7a]
職方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漢人二人員外郎滿洲三
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蒙古各一人漢人二

  掌天下輿圗以周知險要叙功覈過以待賞罰黜
  陟
武庫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蒙
古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兵籍戎器鄉㑹武科及編發戍軍之事
[018-7b]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
  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二人漢軍一
  人俱順治元年定額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職事具/吏部篇
館所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驛馬傳車之政令以待使命有急遞之用順治
  八年設滿洲監督一人乾隆十八年増設漢人監
[018-8a]
  督一人俱於本部司員内遴選引
見補充嵗周而代
筆帖式滿洲六十有二人蒙古八人漢軍八人
  俱順治元年定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職/事
  具吏/部篇
   謹案兵部初設督捕侍郎滿洲漢人各一員以
   掌旂人逃亡之事其屬有左右理事官滿洲漢
   人各一員郎中滿洲漢人各一員員外郎滿洲
[018-8b]
   十五員漢軍八員漢人一員主事滿洲三員漢
   軍一員漢人六員司務滿洲漢人各一員筆帖
   式滿洲三十四員漢軍十六員司獄漢人二員
   康熙三十八年俱省其職事併入刑部為督捕
   清吏司又初設有㑹同館大使一員亦康熙三
   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門步軍及巡捕營初制以
   兵部職方司主事一人總司之後歸入步軍統
   領衙門謹識於此
[018-9a]
 歴代建置
 三代
  孔頴達禮記疏鄭注大傳夏書所謂六卿有司馬
   謹案舜典命臯陶作士薛季宣謂禮大刑用甲
   兵故蠻夷盗賊之事亦領於士師朱子謂禮樂
   所以成教化而兵刑輔之唐虞之時禮樂之官
   析為二兵刑之官合為一詳畧之意可見是虞
   廷本以士師兼掌兵事至夏建六卿而司馬始
[018-9b]
   自為一職今故托始於此至賈公彦周禮正義
   序以堯時有六官而指羲叔為夏官司馬乃臆
   揣之詞殊不足信也
  尚書𦙍征𦙍侯命掌六師孔安國傳仲康命𦙍侯
  掌王六師為大司馬
  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馬鄭康成註此盖殷
  時制也
  禮記王制司馬辨論官材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
[018-10a]
  以車甲孔頴達疏此論司馬之官用其人及發兵
  之事
   謹案夏殷司馬之官經傳未見明文孔鄭所云
   説者多疑其凖度周制約畧言之然王制一篇
   本出二代之制而所列司馬職掌甚詳漢儒授
   受相承必有所本不可謂其無據也
  尚書周官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孔安國傳
  夏官卿主戎馬之事掌國征伐統正六軍平治王
[018-10b]
  邦四方國之亂者
  周禮夏官政官之屬大司馬卿一人中大夫二人
  軍司馬下大夫四人輿司馬上士八人行司馬中
  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
  六人胥三十有二人徒三百有二十人大司馬之
  職掌建邦國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國以九伐之法
  正邦國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凡令賦以
  地與民制之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舎中秋教治
[018-11a]
  兵中冬教大閱及師大合軍以行禁令以救無辜
  伐有罪若大師則掌其戒令及致建大常比軍衆
  誅後至者及戰巡陳眡事而賞罰若師有功則左
  執律右秉鉞以先愷樂獻於社大役與慮事屬其
  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賞誅小司馬之職掌其事如
  大司馬之法軍司馬闕/輿司馬闕/行司馬闕/
   謹案周禮自軍司馬以下三官並闕其職掌無
   可徴據然考國語晉語云公知鐸遏冦之共敬
[018-11b]
   而信彊也使為輿尉知籍偃之惇帥舊職而共
   儉也使為輿司馬孔頴達云輿尉輿司馬皆上
   軍官輿衆也又僖公二十八年左傳云晉侯作
   三行以禦狄荀林父将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
   将左行杜預註云晉置上中下三軍復増三行
   以辟天子六軍之名又詩魏風云殊異乎公行
   鄭康成箋云主君兵車之行列據此則輿司馬
   乃領軍衆之官行司馬乃主行列之官至軍司
[018-12a]
   馬雖他無可考疑亦當為佐太司馬而行軍法
   者故以軍為名左傳晉揚干亂行於曲梁魏絳
   戮其僕晉侯怒對曰使臣斯司馬盖即其職唐
   六典誤以輿為車輿之輿而以輿司馬為後世
   駕部所自出非也
  尚書孔安國傳司馬第四畢公領之
  詩毛亨傳程伯休父命為大司馬
   謹案詩大明篇孔疏引太誓云司馬在前王肅
[018-12b]
   曰司馬太公也考今太誓無此語當出張覇偽
   書然可見周初已有司馬之官故逸周書世俘
   解亦有司徒司馬初厥於郊號之文盖本侯國
   三卿之一其後既建六卿而司馬乃列在第四
   也至尚書酒誥毛詩小雅所言祈父毛孔皆以
   為司馬職掌封圻之兵甲故以其職稱之左傳
   昭公十二年祈招之詩杜預註謂祈父周司馬
   世掌甲兵之職而招其名則周之司馬殆亦世
[018-13a]
   嗣其職如蘇公之為司㓂歟
  周禮夏官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周禮原闕司甲職文鄭康/成曰司甲兵戈盾官之長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及授兵
  從司馬之法以頒之及其受兵輸亦如之司戈盾
  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掌戈盾之物而
  頒之司弓矢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
[018-13b]
  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
  名物而掌其守藏與其出入職方氏中大夫四人
  下大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十有六人
  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鄭康成曰職方氏/主四方官之長
  天下之圗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
  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榖六
  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
  唐六典兵部尚書周官夏官卿也侍郎夏官小司
[018-14a]
  馬中大夫也大司馬屬官有軍司馬下大夫盖郎
  中之任輿司馬上士盖員外郎之任職方氏中大
  夫職方郎中之任也司甲下大夫庫部郎中之任
  也司兵中士庫部員外郎之任也
 秦
  杜佑通典秦兼天下太尉主五兵
   謹案五兵見於周禮司兵之職鄭司農謂戈殳
   㦸酋矛夷矛也鄭康成謂此車之五兵若步卒
[018-14b]
   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然此特武事之一
   端在周官僅以中士掌之而秦乃主之太尉者
   疑當時方盡收天下兵銷以為鍾鐻因籍其數
   而屬諸太尉以供官用非是則皆在應銷之列
   故曰太尉主五兵猶李斯奏請焚書而曰非博
   士所職悉詣守尉雜燒之也魏世不察乃置五
   兵尚書遂沿以為掌武之通稱殆非其本意矣
 漢
[018-15a]
  馬端臨文獻通考太尉漢元狩四年更名太司馬
  後漢建武二十七年復舊名為太尉公掌四方兵
  事功課
  太平御覽漢官序曰三公之職司馬主兵漢承秦
  曰太尉武帝改曰大司馬無印綬世祖改曰太尉
  後漢書百官志太尉公諸曹掾史屬東曹主軍吏
  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兵曹主兵事
  富大用事文類聚尚書漢置五曹未有主兵之任
[018-15b]
   謹案三代以大司馬掌九伐之法故兵政悉屬
   焉考其職守如有征伐則鄉師致民於司馬是
   徵發由司馬也仲春振旅仲冬大閱是教練由
   司馬也又司馬掌禄士故司士之官屬焉是爵
   禄黜陟由司馬也其屬又有司右掌勇力之士
   以充王車右有虎賁氏旅賁氏掌衞守王是宿
   衛爪牙之士亦𨽻於司馬也當時六軍雖以命
   卿為将而皆不特置但選六官六鄉之吏徳任
[018-16a]
   者使兼其官凡號令賞罰其専職仍在於司馬
   實當後世大帥之任故𦙍侯為大司馬而行羲
   和之誅太公為大司馬而顓牧野之戰程伯休
   父為大司馬而有徐戎之征三代兵柄不分故
   其職隆重如此自周衰籍去列國兵争始各置
   将軍之官以統甲兵而兵政遂别寄於領兵之
   人司馬之職由此遂廢迨秦漢設太尉以掌武
   事列於三公而尚書並無典兵之員即後漢志
[018-16b]
   所謂兵曹者亦僅太尉掾屬之一職魏始於尚
   書置五兵曹厯代増損不一隋唐遂設兵部尚
   書以當周之司馬而夏官規制乃稍復其舊然
   唐宋以来内而軍衛樞筦外而節将命帥實各
   分師旅大柄而兵部所掌自武職銓選以外不
   過名籍條例之類一切訓練調遣非所専司以
   視周官司馬名存而實逈不同矣核其所自盖
   以三代之時邱甸出甲其兵即六鄉之民其領
[018-17a]
   兵之官即六鄉之大夫入使治之出使長之上
   下相維臂指互使故有軍旅則能聽政令於司
   馬若後世専用募兵兵與民既判然為兩途而
   官之文武亦分為二於是建置節鎮區别營伍
   其勢不復相統一則其董率訓習指揮調發自
   不能不各責之於将帥兵部但考法式以受其
   成而已此亦古今事勢不同所謂因時而制宜
   者也今以沿革所在軍制攸闗謹考論大畧附
[018-17b]
   之於此至太尉大司馬在秦漢為三公官非今
   兵部尚書所自出已别見内閣篇故不復著於
   表内云
 三國
  章俊卿山堂考索魏始置五兵尚書謂中兵外兵
  騎兵别兵都兵也
  晉書職官志魏尚書郎有駕部庫部中兵外兵别
  兵都兵青龍二年尚書陳矯奏置騎兵
[018-18a]
 晉
  册府元龜晉置駕部尚書咸亨二年省四年又置
  駕部太康中改置五兵尚書又置駕部車部庫部
  左右中兵左右外兵别兵都兵騎兵曹郎及江左
  罷車部别兵都兵騎兵有駕部庫部中兵外兵曹
  郎
  杜佑通典魏置五兵尚書晉初無太康中乃有五
  兵尚書而又分中兵外兵各為左右按晉雖分中
[018-18b]
  兵外兵為左右與舊五兵為七曹然尚書惟置五
  兵而已無七兵尚書之名至後魏始有七兵尚書
  耳今諸家著述或謂晉太康中置七兵尚書誤矣
   謹案漢代太尉有兵曹掾魏世因之大将軍相
   國亦有兵曹騎兵二曹掾晉之三公皆有戎曹
   車曹兵曹諸掾晉元帝為琅邪王時開鎮東丞
   相府掾屬有中兵外兵騎兵諸曹當時尚書郎
   俱已分曹定職而公府之掾居然襲其名目不
[018-19a]
   以偪上為嫌僭妄殊甚謹附糾其失於此
 宋齊梁陳
  宋書百官志宋世祖大明二年省五兵尚書順帝
  昇明元年又置五兵尚書左氏尚書領駕部曹都
  官尚書領庫部曹五兵尚書領中兵外兵二曹昔
  有騎兵别兵都兵故謂之五兵也○晉有駕部庫
  部中兵外兵曹郎宋髙祖初加置騎兵太祖元嘉
  十年又省騎兵十一年又置太宗世省騎兵
[018-19b]
   謹案宋世止中兵外兵二曹郎而尚書仍稱五
   兵厯代因之名實殊不相稱盖沿襲之失也至
   宋志又有武庫令𨽻尚書庫部車府令𨽻尚書
   駕部南齊亦同其制盖二令本𨽻於執金吾太
   僕兩卿因其職省廢故以權宜改𨽻其實並非
   尚書本屬今按其規制析入武備院鑾儀衛篇
   中不復列於兵部表云
  南齊書百官志左民尚書領駕部曹都官尚書領
[018-20a]
  庫部曹五兵尚書領中兵外兵二曹
  隋書百官志梁武受命置五兵尚書駕部庫部中
  兵外兵騎兵等郎陳承梁皆循其制官
  事文類聚梁陳有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騎兵郎曹
  皆置侍郎亦郎中之任也
  唐六典駕部宋齊並為郎中梁陳為駕部侍郎宋
  齊有庫部郎中梁陳為侍郎
  鄭樵通志梁五都令史職與晉同武帝以宣毅墨
[018-20b]
  曹㕘軍王顒兼中兵都
 北魏
  魏書官氏志興安二年正月置駕部尚書太和十
  五年十二月置庫部官
  通典後魏為七兵尚書有駕部郎中有庫部屬度
  支尚書
  唐六典後魏有駕部郎中庫部郎中
 北齊
[018-21a]
  隋書百官志後齊尚書省置五兵尚書六尚書分
  統列曹殿中統駕部掌車輿牛馬/廐牧等事曹度支統庫部
  掌凡是戎仗/器用所湏事
  鄭樵通志北齊為五兵統五曹曰左中兵掌諸都
  督告身諸宿衛官曰右中兵掌畿内丁帳事諸兵
  力士曰左外兵掌河南及潼闗以東諸州丁帳及
  發召諸兵曰右外兵掌河北及潼闗以西諸州所
  典與左外兵同曰都兵掌鼓吹大樂部小兵等事
[018-21b]
  孫逢吉職官分紀北齊馮子琮為駕部郎中攝庫
  部
 後周
  通典後周官品正七命大司馬正六命小司馬上
  大夫正五命夏官職方兵部駕部武藏等中大夫
  正四命夏官小職方小兵部小駕部小武藏等下
  大夫正三命夏官小職方小兵部小駕部等上士
  正二命夏官司袍襖司弓矢司甲司矟司刀盾等
[018-22a]
  中士正一命夏官司袍襖司弓矢司矟司甲司刀
  盾等下士
 隋
  隋書百官志髙祖受命置尚書省兵部尚書統兵
  部職方侍郎各二人駕部庫部侍郎各二人焬帝
  置六曹侍郎以貳尚書諸曹侍郎並改為郎又改
  兵部為兵曹郎以異侍郎之名
  通典隋乃有兵部尚書統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
[018-22b]
  曹盖因後周兵部之名兼前代五兵之職
   謹案自南北朝以後駕部或領於左民或領於
   殿中庫部或領於都官或領於度支核其所司
   本輿馬兵仗皆軍事所須乃不屬五兵而轉屬
   他曹配𨽻殊未允協隋代悉改領於兵部名實
   始稱故至今仍其制焉至職方之名本出於夏
   官後周依周制始置職方中大夫隋文帝遂以
   為兵部之一曹亦厯代所未有也
[018-23a]
 唐
  唐六典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
  下掌天下軍衛武官選授之政令凡軍師卒戍之
  籍山川要害之圖廐牧甲仗之數悉以咨之其屬
  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尚
  書侍郎總其職務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
  事由於所屬咸質正焉凡選授之制毎嵗孟冬以
  三旬㑹其人以三銓領其事一曰尚書銓二曰東
[018-23b]
  銓三曰西銓尚書為中銓兩侍/郎分為東西銓以五等閱其人以
  三竒㧞其選其尤異者登而任之否則量以退焉
  有殊尤者得令宿衛凡大選終於季春之月所以
  審名實之銓綜備戎仗之物數以戒軍令而振國
  容焉郎中二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
  主事四人従八品下郎中一人掌考武官之勲禄
  品命以二十有九階承而叙焉郎中一人掌判簿
  以總軍戎差遣之名員外郎一人掌貢舉及諸雜
[018-24a]
  請之事其科第之優劣勲獲之等級皆審其實而
  授叙焉員外郎一人掌選院謂之南曹毎嵗選人
  有解狀簿書資厯考課必由之以覈其實乃上三
  銓進甲則署焉○職方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
  郎一人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職方郎中
  員外郎掌天下之地圗及城隍鎮戍烽候之數辨
  其邦國都鄙之逺邇及四夷之歸化者其五方之
  區域都鄙之廢置疆場之争訟者舉而正之○駕
[018-24b]
  部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主
  事三人從九品上駕部郎中員外郎掌邦國之輿
  輦車乘及天下之傳驛廐牧官私馬牛雜畜之簿
  籍辨其出入闌逸之政令司其名數凡三十里一
  驛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而監牧六十有
  五焉皆分使而統之凡諸衛有承直之馬凡諸司
  有備運之車皆審其制以定數焉○庫部郎中一
  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主事一人從
[018-25a]
  九品上庫部郎中員外郎掌邦國軍州之戎器儀
  仗及冬至元正之陳設并祠祭喪𦵏之羽儀諸軍
  州之甲仗皆辨其出入之數量其繕造之功以分
  給焉
   謹案鹵簿儀仗唐世掌之庫部宋明則皆掌之
   駕部至
  本朝置鑾儀衛其事始不屬於兵部云
  馬端臨文獻通考唐龍朔二年改兵部尚書為司
[018-25b]
  戎太常伯咸亨元年復舊光宅元年改為夏官神
  龍元年復舊天寳十一載改為武部至徳初復舊
  兵部侍郎龍朔二年改為司戎少常伯郎中改為
  司戎大夫職方郎中改為司城大夫駕部郎中改
  為司輿大夫庫部郎中改為司庫大夫咸亨初復
  舊
  舊唐書職官志天寳十一載改駕部為司駕庫部
  為司庫至徳二載並仍舊
[018-26a]
  唐㑹要總章二年以後兵部侍郎加至三員後又
  减一員
  新唐書百官志兵部令史三十人書令史六十人
  制書令史十三人甲庫令史十二人亭長八人掌
  固十二人職方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
  駕部令史十人書令史二十四人掌固四人庫部
  令史七人書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右司都事六
  人主事六人
[018-26b]
   謹案今各部堂主事司務當為唐左右司都事
   主事之職説已具吏部篇今以𨽻右司者析繫
   兵部表内刑工二部仿此
  洪邁容齋随筆唐吏部兵部分掌銓選兩部各列
  三銓吏居左兵居右是為前行故兵部班級在户
  刑禮之上睿宗初政以宋璟為吏部尚書李乂盧
  從愿為侍郎姚元崇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懐慎
  為侍郎六人皆名臣二選稱治
[018-27a]
  新唐書選舉志武舉起於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
  置其制有長垜馬射歩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
  闗負重身材之選中第亦以鄉飲酒禮送兵部
   謹案自古舉官之途不分文武三代以命卿帥
   師而六鄉則有比長閭胥族師黨正州長鄉師
   六遂則有鄰長里宰鄼長鄙師縣正遂師皆以
   時率其民課農教戰而聽政令於司馬故涖衆
   則曰師都涖軍則曰軍吏其職即如今之将弁
[018-27b]
   也漢世良家子以材力入官者或𨽻期門羽林
   或為三署郎而軍功大者為卿大夫小者亦為
   郎後漢将帥罷兵大抵内為列卿外為郡守後/漢
   書耿純傳純以前将軍平真定還京師願試一/郡光武曰卿既治武復欲修文耶乃拜為東郡
   太/守沿及魏晉而将軍之官多選清望之士居之
   如裴頠以國子祭酒為右軍将軍王恬以中書
   郎為後将軍亦皆由文職遷轉以至州鎮方伯
   無不兼将軍都督之稱其為州而無將軍者則
[018-28a]
   謂之单車刺史當時文武遷授尚不拘資格其
   後迄南北朝皆然至唐而吏部兵部分為二選
   文武始各有定闕然考唐六典武選之制如所
   云選人有自文資入者取少壯六尺已上材藝
   超絶考試不堪還送吏部是文可以換武又云
   千牛備身五考隨文武簡試聴選勲官年滿簡
   送吏部無文聴以武選三衛官考滿兵部校試
   有文堪時務則送吏部無文則以本色遷授是
[018-28b]
   武可以改文故唐代諸州兵政掌之刺史悉帶
   使持節某州軍州事銜稱為州将並無専閫武
   員吏職兵官未嘗判然區别逮宋太祖患五季
   藩鎮跋扈命文臣出守列郡而别置鈐轄都監
   以司軍旅屯戍之政令遂分職而治然當時内
   外官仍文武参用而願換授者亦許改職宋敏/求春
   明退朝録唐文武㕘用袁滋自尚書右丞出華/州刺史召為左金吾衞大将軍宋朝頗循其制
   三司使尚書左丞李士衡學士承㫖刑部尚書/李維翰林學士工部侍郎陳堯咨皆換觀察使
[018-29a]
   自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定軍民異屬之制以萬
   户府鎮撫司領戍兵以知府縣尹領民事元呉/莱淵
   頴集書急就章後云國家起自北土經理中原/中原豪傑保有鄉里因而降附使據其境土如
   古諸侯大開幕府辟置官屬錢糧獄訟一皆専/制於已而不復有闗乎上已而山東猘子地富
   兵强跳踉負固卒貽誅㓕而後天下郡縣一命/之官悉歸于吏部兵則自近戍逺尺籍伍符各
   有統帥但知坐食郡縣之/租税不復繫守令事矣明因其制於是州縣
   營衛建置攸殊出身既截然不同銓注亦有一
   定之格自督撫大吏外武官除授乃無一不歸
[018-29b]
   於兵部矣
 五季
  五代史本紀乾化二年兵部郎中張儁天成二年
  兵部侍郎馮道長興四年兵部尚書李麟
  五代㑹要長興三年尚書吏部侍郎王權奏請頒
  下諸州其所送兵部職方地圗令郡縣鎮戍城池
  水陸道路或新舊移易者並湏載之於圗
   謹案五季兵部官制史志不詳今略採歐史及
[018-30a]
   會要二條以見其概
 宋
  文獻通考宋兵部判部事一人凡籍武官軍師卒
  戎之政令悉歸於樞宻院其選授小者又歸三班
  本曹但掌三駕儀仗鹵簿字圗釋奠武成王廟及
  武舉事嵗終以義勇兵箭手寨兵之數上於朝元
  豐更制惟民兵馬政權𨽻樞宻院武官銓選并歸
  吏部五年詔應縁義勇保甲事並𨽻樞宻院其餘
[018-30b]
  民兵悉歸兵部以什伍之法教民為兵以選舉之
  法試武士以鹵簿字圗分布儀衞以郡縣之圗周
  知地域凡廂軍蕃兵剰員及金吾街仗司人兵稽
  其數而振飭其藝臣僚之家宣借兵級與夫蕃夷
  屬户授官封襲之事皆掌之○侍郎南渡後長貳
  互置續置侍郎二員隆興常置一員○郎中建炎
  三年詔兵部兼職方駕部兼庫部隆興初詔駕部
  兵部郎官共一員兼領自是四司合為一矣厥後
[018-31a]
  間或並置若從軍或將命於外則假以為寵○職
  方掌天下地圗以周知方域之廣及城隍堡塞烽
  候蕃夷歸朝内附之事○駕部掌輦輅車乗廐牧
  雜畜乘具傳驛之政令辨其出入之數○庫部掌
  軍器儀仗鹵簿法式随軍防城什物及凡供帳之
  事
  宋史職官志兵部掌兵衛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
  軍土軍蕃軍四夷官封承襲之事輿馬器械之政
[018-31b]
  天下地土之圗凡儀衞鹵簿皆掌其數及行列先
  後之儀為圖以授有司凡武選之制倣貢舉之法
  先聨其什伍而教之以戰為民兵材不中禁衛而
  足以執役為廂軍就其鄉井募以禦盗為土軍以
  老疾而裁其功力之半為剰員團結以禦戎為洞
  丁為義軍弩手屬𦍑分𨽻邉將為蕃兵籍其名数
  而頒其禁令凡招置廂禁軍及州郡屯營三衙遷
  補守戍軍吏轉補文武官白直宣借皆掌之其屬
[018-32a]
  三曰職方曰駕部曰庫部舊判部事一人以兩制
  充元豐設官十尚書侍郎各一四司郎中員外郎
  各一元祐初省駕部郎中一員以職方兼庫部紹
  興改元詔職方庫部互置郎官一員兼○尚書掌
  兵衞武選車輦甲械廐牧之政令以天下郡縣之
  圖而周知其地域凡陳鹵簿設仗衛飭官吏整肅
  蕃夷除授奉行其制命凡軍兵以名籍統𨽻者閲
  習按試選募遷補及武舉校試之事皆總之侍郎
[018-32b]
  為之貳郎中員外郎𠫭掌之分案九置吏四十有
  七建炎三年分案十曰賞功曰民兵衛曰廂兵曰
  人從㸔詳曰帳籍告身曰武舉曰蕃官曰開拆曰
  知雜曰檢法乾道裁減吏額共置三十人○職方
  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圗籍以周知方域之廣袤及
  郡邑鎮砦道里之逺近凡土地所産風俗所尚具
  古今興廢之因州為之籍遇閏嵗造圗以進分案
  三置吏五舊判司事一人以無職事朝官充紹熈
[018-33a]
  三年職方駕部吏額通入兵部庫部併作四十二
  人○駕部郎中員外郎掌輿輦車馬驛置廐牧之
  事大禮戒有司具五輅凡奉使之官赴闕視其職
  治給馬如格官文書則量其遲速以附步馬急逓
  總内外監牧籍其租入多寡孳産登耗凡市馬於
  四夷者溢嵗額則賞之分案六置吏十有三○庫
  部郎中員外郎掌鹵簿儀仗戎器供帳之事國之
  武庫𨽻焉凡内外甲仗械器造作繕修皆有法式
[018-33b]
  若御大慶文徳殿應用鹵簿名數前期以戒有司
  祭祀喪𦵏則給以等差總衛尉寺金吾仗司兵匠
  之數考其功罪嵗月而以法升降之分案四置吏
  九
  容齋随筆元豐官制行一切更改凡選事無論文
  武悉以付吏部案蘇頌行狀云唐制文選吏部掌/之武選兵部掌之神宗謂自三代
  至漢未嘗有文武之别/頌請一歸吏部上從之蘇東坡當元祐中拜兵書
  謝表云恭惟先帝復六卿之名本欲後人識三代
[018-34a]
  之舊古今殊制閒劇異宜武選𨽻於天官兵政總
  於樞府故司馬之職獨省文書盖紀其實也今本
  曹所掌惟諸州廂軍名籍及毎大禮則書寫蕃官
  加恩告雖有所轄司局如金吾街仗司騏驥車輅
  象院法物庫儀鸞司不過毎季郎官一往耳名存
  實亡一至於是
  永樂大典宋百官題名記建炎中省冗職以兵部
  郎中并兼職方司
[018-34b]
  山堂考索建炎三年以駕部兼庫部隆興改元復
  裁内外官於是駕部又當省而郎適贊讀王府有
  詔聴留需其遷勿補闕而兵部四曹止一員
   謹案宋以樞密院主兵政武選又并歸吏部於
   是兵部遂為冗員長貳多不備官郎曹至以一
   人行四司之事宋代官制最為紊雜無緒此亦
   其名實乖互之一端也
 遼
[018-35a]
  遼史百官志契丹北樞密院掌兵機武銓羣牧之
  政凡契丹軍馬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内帳殿之
  北故名北院元好問所謂北衙不理民是也○北
  院樞密使○知北院樞密使事○知北樞密院事○
  北院樞密副使○知北院樞密副使事○同知北
  院樞密使事○簽書北樞密院事○北院都承旨
  ○北院副承旨○北院林牙○知北院貼黄○給
  事北院知聖旨頭子事○掌北院頭子○北樞密
[018-35b]
  院敞史○北院郎君○北樞密院通事○北院掾
  史
   謹案遼北樞密院視兵部今繋之於表以存其
   制至南面官僚史志畧而不詳惟興宗重熈中
   見兵部侍郎王觀又有庫部員外郎見於百官
   志序知其建置亦多仍唐舊也
 金
  金史百官志兵部尚書一員正三品侍郎一員正
[018-36a]
  四品郎中一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從六品掌兵
  籍軍器城隍鎮戍廐牧舖驛車輅儀仗郡邑圗志
  險阻障塞逺方歸化之事主事二員從七品貞祐/五年
  以承發司管勾兼漢人主事令史二十七/人内女直十二人譯史二人通事二人○四方
  館使正五品副使從六品掌提控諸路驛舍驛馬
  承發司管勾從七品同管勾從八品掌受發省部
  及外路文字右屬尚/書兵部
   謹案驛站之設所以通達軍情傳宣號令闗繫
[018-36b]
   非輕溯其由来盖自周之盛時已有其制考爾
   雅釋言云馹遽傳也郭璞註皆傳車驛馬之名
   春秋僖三十三年左傳云使遽告於鄭文十六
   年云楚子乗驛㑹師於臨品成五年云晉侯以
   傳召伯宗襄二十一年云祁奚乘馹而見宣子
   襄二十七年云子木使驛謁諸王襄二十八年
   云吾將使驛奔問諸晉昭二年云子産懼弗及
   乘遽而至昭五年云楚子以馹至於羅汭曰驛
[018-37a]
   曰馹曰遽互見者不一杜預皆以為傳車而釋
   文則稱以車曰傳以馬曰遽顧炎武謂國語晉
   文公乗馹㑹秦伯呂氏春秋齊君乗馹追晏子
   皆事急不暇駕車而單乗驛馬據此是春秋時
   已兼有驛車驛馬特當日牧政天子十有二閑
   邦國六閑皆以供朝覲會同及軍事之用而戎
   馬之在邱甸者則民自備之其驛傳之馬未知
   從何供用疑即當在邱甸所出戎馬之數為鄉
[018-37b]
   師所屬故未嘗别設官以治之也漢書髙祖本
   紀乗傳詣雒陽如淳曰律四馬髙足為置傳四
   馬中足為馳傳四馬下足為乗傳一馬二馬為
   軺傳急者乗一乗傳師古曰古者以車謂之傳
   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驛騎鄭當時傳常置驛
   馬長安諸郊王温舒傳為河内太守令郡具私
   馬五十匹為驛自河内至長安此雖二人私置
   然可見漢代之驛亦車馬兼用故其時外臣入
[018-38a]
   朝皆由驛谷永傳嵗竟乗傳奏事是也罪人發
   遣亦由驛淮南厲王傳載以輜車令縣次傳是
   也降人赴闕亦由驛汲黯傳匃奴畔其主降漢
   徐以縣次傳之是也獨百官公卿表内不見有
   主驛傳之官據賈山至言云省廐馬以賦縣傳
   昭帝本紀元鳯二年詔省乗輿馬及苑馬以補
   邊郡三輔傳馬則是漢代驛馬但屬之郡縣而
   不𨽻於京師自後史無明文北齊駕部雖有掌
[018-38b]
   車輿牛馬廐牧之語亦不及驛傳至於唐世始
   以駕部郎中員外郎主郵驛之事在外則以都
   督刺史上佐内之兵曹𠫭軍掌之而縣令兼綜
   焉相沿至今而郵政遂為兵部之専司矣至驛
   之置於京師者在唐則為都亭驛長安志都亭/驛在朱雀門
   外西街含光門北来第二坊通鑑王/行瑜殺韋昭度李谿於都亭驛是也五季及宋
   並同胡三省通鑑註晉天福五年改東京上源/驛為都亭驛契丹國志宋館遼使於都亭
   驛/盖如今兵部馬館而不聞有管驛之員疑其
[018-39a]
   事即併領於駕部宋代雖有都亭驛監官而所
   司乃接待使人不闗郵政今已别載入㑹同四
   譯館表内惟金之四方館使承發司管勾明之
   㑹同館大使𨽻屬兵部正當今馬館之職元代
   置通政院於大都上都以典驛站雖品秩較崇
   而所掌亦為相近謹於馬館監督表下列此三
   條以明沿革而前代則槩從其略云
 元
[018-39b]
  元史百官志兵部尚書三員正三品侍郎二員正
  四品郎中二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從六品掌天
  下郡邑郵驛屯牧之政令凡城池廢置之故山川
  險易之圗兵站屯田之籍逺方歸化之人官私芻
  牧之地駞馬牛羊鷹隼羽毛皮革之徵驛乗郵運
  祇應公廨皂𨽻之制悉以任之世祖中統元年以
  兵刑工為右三部置尚書二員侍郎二員郎中五
  員員外郎五員總領三部之事至元元年别置工
[018-40a]
  部以兵刑自為一部尚書四員侍郎三員郎中如
  舊員外郎五員三年併為右三部五年復為兵刑
  部尚書三員省侍郎二員郎中如故員外郎一員
  七年始列六部尚書一員侍郎仍舊郎中一員員
  外郎仍一員明年又合為兵刑部十三年復柝兵
  部二十三年定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以二員為
  額至治三年増尚書一員主事二員䝉古筆且齊
  解見吏/部篇二人令史十四人回回令史一人克埒穆
[018-40b]
  爾齊解見吏/部篇一人知印二人奏差八人典吏三人
   謹案元史百官志有左三部照磨掌吏户禮三
   部錢榖計帳之事其職盖如今之司務已别著
   之吏部篇而右三部無之疑史文脱漏也至宋
   金元左右司都事主事為今司務堂主事之職
   其屬左司者已入吏户禮三部表中今以屬右
   司者析入兵刑工三部謹發其凡於此而諸史
   原文則不復複載云
[018-41a]
  事文類聚大元兵部令史分掌名頭儀仗為舊庫
  部𦂳慢置舖驛走逓馬數承發司文字車輅合給
  牌劄廐牧為舊駕部
  元史百官志通政院秩從二品國初置驛以給使
  傳至元七年初立諸站都統領使司以總之設官
  六員十三年改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上都兩
  院二十九年又置江南分院大徳七年罷至大元
  年陞正二品四年罷以其事歸兵部是年兩都仍
[018-41b]
  置延祐七年復從二品大都院使四員同知二員
  副使二員僉院一員同僉一員院判一員經歴一
  員都事一員照磨兼管勾承發架閣一員上都院
  使同知副使僉院判官各一員經歴都事各一員
 明
  明史職官志兵部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
  人正三/品其屬司務廳司務二人從九/品武選職方車
  駕武庫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正統十年/增設武選職方二
[018-42a]
  司郎中各一人成化三年增設車/駕司郎中一人萬厯九年並革員外郎一人從/五
  品正統十年增設武選司員外郎一人𢎞治九年/増設武庫司員外郎一人後俱革嘉靖十二年増
  設職方司員/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正六品洪武宣徳間增設/武選司主事三人職方司
  主事四人正統十四年増設車駕武庫二司主事/各一人後革萬厯十一年又増設車駕司主事一
  人/所轄會同館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從九/品
  通闗大使副使各一人俱未/入流尚書掌天下武衛官
  軍選授簡練之政令侍郎佐之武選掌衛所土官
  選授陞調襲替功賞之事嵗凡六選有世官有流
[018-42b]
  官世官九等流官八等以世官陞授或由武舉用
  之軍政五年一考選先期撫按官上功過狀覆核
  而去留之以貼黄徵圗狀以初績徵誥敕以效功
  課将領以比試練卒徒以優養恩故絶以褒恤勵
  死戰以寄禄馭恩倖以殺降失陷避敵激叛之法
  肅軍機以典刑敗倫行刧退陣之科㫁世禄職方
  掌輿圗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討之事凡天下地
  里險易逺近邊腹疆界俱有圗本三嵗一報與官
[018-43a]
  軍車騎之數偕上凡軍制内外相維武官不得輙
  下符徵發各統其官軍以聴征調守衞朝貢保塞
  之令以時修浚其城池而閲視之征討請命将出
  師懸賞罰調兵食紀功過以黜陟之以保塞障邊
  徼以烽火傳聲息以闗津詰姦細以緝捕弭盗賊
  以快壯簡鄊民以勾解収充抽選併豁疏放存恤
  之法整軍伍車駕掌鹵簿儀仗禁衛驛傳廐牧之
  事凡鹵簿大駕丹陛駕武陳駕皆辨其物數以授
[018-43b]
  所司凡侍衛御殿全直常朝畨直凡郵傳在京師
  曰會同館在外曰驛曰遞運所皆以符驗関券行
  之凡馬政其専理者太僕苑馬二寺稽其簿籍以
  時程其登耗惟内廐不㑹武庫掌戎器符勘尺籍
  武學薪𨽻之事凡内外官軍有征行移工部給器
  仗籍紀其數制敕下各邊徴發及使人出闗必驗
  勘合軍伍缺下諸省府州縣勾之初洪武元年置
  兵部六年増尚書一人侍郎一人置總部駕部并
[018-44a]
  職方三部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如吏部之數十三
  年陞部秩設尚書侍郎各一人又増置庫部為四
  屬部部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十五年増試
  侍郎一人二十二年改總部為司馬部二十九年
  定改四部為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惟職/方仍
  舊/名景㤗中増設尚書一人協理部事天順初罷隆
  慶四年添註侍郎二人㝷罷萬厯末年復置
   謹案明代設有協理京營戎政一人或兵部尚
[018-44b]
   書或兵部侍郎或右都御史盖時以武臣總督
   京營故以文臣為協理皆另給闗防専理戎政
   不釐部務中間亦屢有裁革乃别為額闕非本
   部常置之正官今故不著於表
   又案明初兵制内領之五軍都督府外則統之
   都司而有事則别選侯伯為總兵官以主征伐
   原不専𨽻中樞自英憲以還承平日乆軍伍廢
   弛而兵政遂盡歸之兵部毎遇疆場有警則調
[018-45a]
   兵撥餉及戰守機宜皆惟兵部是聴武臣自専
   閫以下均受節制黜陟進退罔不由之總兵官
   領敇至長跪部堂而弁帥奔走盡如鈴卒其權
   甚重故當時號為本兵而受任者多非其人甚
   或借以營私填窟諸邊將率多紈袴夤縁得官
   以巖疆重寄付之債帥之手至於冒占軍伍尺
   籍空虚一旦羽檄紛馳輙搶攘周章毫無調度
   即有一二果鋭敢戰者又為部符所格東西牽
[018-45b]
   掣坐失事機遇敵即形挫衂明之諸帝既委其
   責於兵部一切仰成及敗事僨轅則又歸咎部
   臣重加刑戮如丁汝夔陳新甲等皆至伏誅西
   市死非其罪其他亦竄謫不絶良由措置乖方
   故兵威益以不振我
  朝武功赫濯軍令嚴明四征不庭無不恪承
 謨畧初置議政大臣以𠫭承軍事籌畫自雍正初年
   以来復設辦理軍機事務處凡當
[018-46a]
  命将出師征𠞰情形皆令以郵函直達
  聖神燭照洞悉機宜軍機大臣承
  㫖書宣帥臣等仰慿
  授算所至悉迅奏膚功兵部之職不過稽覈額籍考
    察弁員而已盖惟
  聖武布昭
  樞鈐獨運故能指揮萬里如在户庭洵非臣下之所
    克禆賛萬一也
[018-46b]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