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5 欽定歷代職官表-清-永瑢 (master)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十七
  理藩院表
[023-2a]


[023-3a]


[023-4a]


[023-5a]
  理藩院
 國朝官制
理藩院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均以滿洲/䝉古補授額外侍
郎一人特簡䝉古貝勒貝/子之賢能者任之
  掌内外藩䝉古回部及諸畨部封授朝覲疆索貢
  獻黜陟徴發之政令控馭撫綏以固邦翰所屬有
  旗籍王㑹典屬柔逺徠逺理刑六司
 國初設䝉古衙門有承政參政等官崇德三年六月
[023-5b]
  定䝉古衙門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員左右
  參政各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左右参政
  為侍郎十五年以禮部尚書銜掌理藩院事以禮
  部侍郎銜協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為理藩院尚
  書侍郎又初置有滿洲啓心郎一人漢軍啓心郎
  一人順治十五年省雍正元年以來以王公大學
  士兼理院事皆由
特簡無常員
[023-6a]
旗籍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䝉古一人員外郎滿洲三
人䝉古二人主事滿洲一人
  掌漠南諸藩科爾沁札賴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
  敖漢奈曼翁牛特巴林札魯特喀爾喀左翼阿魯
  科爾沁克什克騰土黙特喀喇沁烏朱穆沁阿巴
  垓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哈納爾四子部落喀爾喀
  右翼烏喇特茂明安鄂爾多斯歸化城土黙特二
  十五部落五十一旗之禮籍疇其封爵正其等次
[023-6b]
  辨其世糸三嵗㑹盟則
遣大臣奉
勅往莅之以同好惡而頒禁令焉凡歸化城土黙特索
  倫除授官校則條其令格敘而正之若諸䝉古嵗
  有不登則辨其輕重而賙䘏之初順治十八年理
  藩院設四清吏司曰錄勲賓客柔逺理刑置滿洲
  蒙古郎中十有一人員外郎二十七人滿洲主事
  四人漢人主事四人其後增損不一康熙三十八
[023-7a]
  年省漢人主事員額後又析柔逺司為二曰前司
  後司乾隆二十二年改錄勲司為典屬賓客司為
  王㑹柔逺後司為旗籍柔逺前司仍為柔逺二十
  六年併旗籍柔逺為一司增設徠逺司二十七年
  旗籍柔逺仍分為二司二十九年復改典屬司為
  旗籍司其舊旗籍司即改為典屬司以各符職掌
  焉
王㑹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䝉古二人員外郎滿洲二
[023-7b]
人䝉古三人主事䝉古二人
  掌科爾沁等諸部落毎嵗
 朝覲之儀貢獻之式燕饗
賜予舎館饔餼皆視其等次以禮之
典屬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五人
䝉古四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
  掌䝉古北部喀爾喀後路土謝圖汗喀爾喀東路
  轍臣汗喀爾喀西路札薩克圖汗喀爾喀賽因諾
[023-8a]
  顔札薩克親王等列爵之位盟㑹之制其青海四
  部落賀蘭山厄魯特烏蘭烏蘇厄魯特推河厄魯
  特額濟勒土爾扈特都爾伯特土爾扈特等部胙
  封錫命亦如之諸喇嘛畨僧之受號者則辨其名
  數授以印劄有差凡烏魯木齊伊犁防守屯田之
  政庫倫恰克圖互市之事咸綜其法式以頒布焉
柔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三
人主事䝉古一人
[023-8b]
  掌喀爾喀等部落及喇嘛畨僧朝貢祿錫之事
徠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二
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
  掌嘉峪關以西回部回城及四川諸土司之政令
  凡諸回舊部若哈密闢展吐魯畨則爵其長而領
  以札薩克如䝉古之制新疆若哈拉沙拉庫車沙
  雅爾賽里木拜阿克蘓烏什喀什噶爾葉爾羌和
  闐諸城則因俗設官皆辨其等秩而祿命之田賦
[023-9a]
  征𣙜則凖式定制而頒布焉四川諸土司奉嵗事
  以入
 覲於廷釐其班位而詔之儀節凡哈薩克左右部布
  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郎霍䍐那木干四城
  塔什䍐拔達克山博羅爾愛烏䍐啓齊玉蘓烏爾
  根齊諸部汗長以時重譯朝貢者各以其國之籍
  禮之
理刑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023-9b]
䝉古三人主事滿洲一人
  掌䝉古及畨回刑罰之事
堂主事滿洲二人䝉古三人漢軍一人校正漢文官二

  掌校繕章疏順治元年置額其校正漢文官二人
  於内閣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讀等官内奏委三嵗
  而代
司務㕔司務滿洲䝉古各一人
[023-10a]
  掌收發文移順治元年置司務二人為滿洲䝉古
  員額院判一人知事一人副使一人為滿人員額
  康熙三十八年俱省雍正十年復設滿洲司務一
  人䝉古司務一人
題署主事滿洲三人䝉古五人
  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筆帖式内掄選題補
筆帖式滿洲三十六人䝉古五十五人漢軍六人
  初順治元年置滿洲筆帖式十有一人䝉古筆帖
[023-10b]
  式四十一人漢軍筆帖式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增
  設漢文筆帖式毎旗各一人漢軍筆帖式毎翼各
  增二人雍正十一年復増滿洲筆帖式十七人䝉
  古筆帖式十四人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職事具/吏部篇
銀庫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於本院司/官内奏委司庫滿洲一人筆
帖式滿洲二人庫使滿洲二人
  掌帑金出納初制䝉古王台吉等入
[023-11a]
 朝由戸工二部及光祿寺庀器用具廩餼康熙四十
  六年始剏立銀庫設官如今額計賓館所需按直
  給貲以惠逺人惟庫使初置四人雍正元年省二
  人
䝉古繙譯房員外郎主事各一人
  掌繙譯章奏文書於本院司屬内掄選簡委
唐古忒學司業助教各一人筆帖式䝉古四人
  掌教習唐古忒字以譯西藏章疏文移順治十四
[023-11b]
  年初立唐古忒學給教習人六品俸後改為司業
  其助教本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為額設之官
稽察内館外館監督二人
  掌致館于賔繕完滌除以待行李由科道及各部
  司官内掄選奏委
烏蘭哈達三座塔駐劄司官各一人八溝駐劄司官一
人分駐塔子溝筆帖式一人
  分掌諸䝉古部落與民人交涉之事以聽其訟而
[023-12a]
  平之嵗則徧廵所屬以周知其風俗兼掌𣙜百物
  之税以待䝉古贍恤嵗周而代
察哈爾游牧處理事員外郎䝉古十有六人
  掌治游牧察哈爾獄訟之事以在京䝉古各旗與
  察哈爾各旗官員内掄選由院引
見除授自䕶軍校驍騎校選用者即授員外郎自中書
  筆帖式選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稱職乃授員外郎
  又雍正七年置廵察游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
[023-12b]
  每嵗更替今改定五年掄遣一次
張家口喜峯口獨石口殺虎口古北口管理驛站員外
郎各一人
  掌䝉古各處郵驛之政令以宣傳命令通達文移
  凡百里為一傳自喜峯口至札賴特置郵十有六
  自古北口至烏朱穆沁置郵九自獨石口至浩齊
  特置郵六自張家口至四子部落置郵五自殺虎
  口至烏喇特置郵九又自歸化城至鄂爾多斯置
[023-13a]
   郵八仍為殺/虎口路均於水泉形勢之地安設五路各設
   員外郎一人由本部司官内奏委司其事筆帖式
   一人佐之三嵗而代
 圍場總管一人初制四品乾隆十/八年升為三品左右翼長各一人秩/四
 品/章京八人初制六品乾隆十/八年升為五品驍騎校八人秩六/品
   木蘭圍場在䝉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餘里國
   語謂哨鹿為木蘭故以得名康熙間
聖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諸部所獻牧地置
[023-13b]
   嵗行秋獮之禮四十五年設圍場總管一員六品
   官八員率官兵駐守以司譏察巡防之禁令
 皇上式遵前制毎以八月行圍肄武凡内扎薩克䝉古
   王公台吉及喀爾喀青海厄魯特並輪年入
  覲之都爾伯特土爾扈特回部伯克等咸㑹朝
 行在所櫜鞬執役歳以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圍場總
   管屬理藩院統轄十八年升總管等品秩增設翼
   長二人驍騎校每旗各一人
[023-14a]
   謹案我
  朝威德廣被其内扎薩克諸䝉古久受疆索比於
   内臣而
 聖武所昭無思不服北踰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
   布星羅咸歸版籍設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
   臂指相維不殊郡縣如䝉古諸旗之扎薩克官
   及新疆回城之伯克等官皆領屬於理藩院今
   以其本由各部落選置與内地注授者不同故
[023-14b]
   别繫諸藩屬諸官表内謹識於此
 厯代建置
   謹案周禮大行人以賓禮親諸侯凡㑹同朝覲
   之事牢禮爵位之數皆其所掌典式綦備後世
   封建既廢惟蕃國猶各以其籍貢獻而秦漢以
   來德不及逺大抵羈縻姑息叛服不常甚至屈
   體和親禮釣鄰敵其約束期㑹非中朝所得而
   主故從未有設官以治之者我
[023-15a]
  國家義正仁育中外一家䝉古諸部落或誼聯戚
   畹或著有勲勞帶礪之封爰及苖裔土田戸版
   盡𨽻職方至於月&KR1633砥平畫疆置吏羌髳順化
   迾戍開屯亦皆述職來朝嵗奉王事特設理藩
   院以司其政令為
  本朝剏建之職謹以古制約略凖擬惟周官大行
   人所掌全相脗合而懐方合方訓方形方諸氏
   亦可以類相比次則漢之典屬國差為近之其
[023-15b]
   秦漢而後之大鴻臚典領藩國諸侯王頗有與
   今理藩院職守相似者雖規模之廣狹有殊而
   所掌尚屬賓客禮儀之事故並互見於此表今/鴻
   臚寺所掌者惟儐贊及朝儀其賓客之事則分/屬理藩院及禮部㑹同四譯館説詳鴻臚寺篇
   至宋明諸代懐柔無䇿建置未遑者則亦並從
   闕畧以著其實仰見
 聖朝長撫逺馭文軌大同凡世胙藩封者無不朝春
   秋而備宿衛實與三代諸侯無異故理藩院之
[023-16a]
   輯寧衆部即大行人之信睦羣邦震叠威靈邁
   於周典近代義乖懐畏不獨閉關自守者無足
   語於服逺之宏模即或睎古建官亦不過略存
   規制從未有遐荒絶漠悉統治於王官道一風
   同咸為臣僕如
 今日之盛者也
 三代
  尚書舜典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孔頴達疏以諸侯
[023-16b]
  爲賓舜主其禮迎而待之史記裴駰集解馬融曰
  四門四方之門諸侯朝者舜賓迎之
   謹案尚書賓于四門孔安國作賓客之賓鄭康
   成則讀為儐字音義各異而以為迎待諸侯則
   其說並同周大行人所謂大賓之禮大客之儀
   其規制實本於此今故引冠理藩院沿革之始
   以著原起云
  周禮秋官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小行人下大夫四
[023-17a]
  人環人中士四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
  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
  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
  慮時㑹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時聘
  以結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國之慝閒問以諭諸
  侯之志歸脈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贊諸侯之喜
  致禬以補諸侯之烖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
  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其賓客上公之禮執桓
[023-17b]
  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纓九就
  貳車九乘介九人禮九牢其朝位賓主之間九十
  歩立當車軹擯者五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再祼
  而酢饗禮九獻食禮九舉出入五積三問三勞諸
  侯之禮執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
  七斿樊纓七就貳車七乘介七人禮七牢朝位賓主
  之間七十步立當前疾擯者四人廟中将幣三享
  王禮一祼而酢饗禮七獻食禮七舉出入四積再
[023-18a]
  問再勞諸伯執躬圭其他皆如諸侯之禮諸子執
  榖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纓五
  就貳車五乘介五人禮五牢朝位賓主之間五十
  步立當車衡擯者三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一祼
  不酢饗禮五獻食禮五舉出入三積一問一勞諸
  男執蒲璧其他皆如諸子之儀凡大國之孤執皮
  帛以繼小國之君出入三積不問一勞朝位當車
  前不交擯廟中無相以酒禮之其他皆視小國之
[023-18b]
  君凡諸侯之卿其禮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
  夫士皆如之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
  服嵗一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
  二嵗一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
  三嵗一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
  四嵗一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衞服
  五歳一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
  六嵗一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
[023-19a]
  各以其所貴寶為摯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嵗
  徧存三嵗徧頫五嵗徧省七歳屬象胥諭言語協
  辭命九嵗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十有一嵗建瑞
  節同度量成牢禮同數器修法則十有二嵗王巡
  守殷國凡諸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協其禮賓
  而見之小行人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
  使者令諸侯春入貢秋獻功王親受之各以其國
  之籍禮之凡諸侯入王則逆勞于畿及郊勞視館
[023-19b]
  將幣為承而擯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小客則
  受其幣而聽其辭使適四方協九儀賓客之禮朝
  覲宗遇㑹同君之禮也存頫省聘問臣之禮也成
  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
  用榖璧男用蒲璧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
  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諸侯之好
  故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若國凶荒則令賙委之
  若國師役則令槁禬之若國有福事則令慶賀之
[023-20a]
  若國有禍烖則令哀弔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
  及其萬民之利害為一書其禮俗政事教治刑禁
  之逆順為一書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
  書其札喪凶荒戹貧為一書其康樂和親安平為
  一書凡此五物者毎國辨異之以反命於王以周
  知天下之故環人舍則授館有任器則令環之
  管子五行篇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註行人行使
  之官也
[023-20b]
  韓非子外儲說衛君入朝於周周行人問其號對
  曰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諸侯不得與天子同
  號
   謹案周制賔客有大小之分鄭康成周禮注大
   賔要服以内諸侯大客謂其孤卿賈公彦疏云
   言要服以内諸侯者對要服以外為小賔蕃國
   世一見是也大客謂大賔下孤卿對行人所云
   小客大夫士皆得為客此但舉尊者而言㨿此
[023-21a]
   是六服諸侯皆大賓而九州外之蕃國則小賓
   也自封建變為郡縣而厯代朝貢者獨有蕃國
   故賓禮所治與周制多不相凖惟今札薩克諸
   䝉古咸以勲存
 王室世守藩封子弟入侍於
 闕廷丁口悉登於戸版其慶讓黜陟之典實無殊於
   六服諸侯故理藩院一官所司典制儀式皆即
   周大小行人之職如諸藩封爵凡親王郡王貝
[023-21b]
   勒貝子公分為五等台吉分為三等皆由院奏
   請繼襲此即如以九儀辨諸侯之命而等其爵
   也凡朝期或分三班或分四班皆周而復始嵗
   十二月咸集以奉元㑹其不分班者則閲年奏
   請得
 㫖來覲此即如六服諸侯各以其方嵗見四載而徧
   也其來朝就館賞賚俸幣之制牧芻廩給之數
   皆視等級以為差此即如牢禮饗食之有多寡
[023-22a]
   也㑹盟之期漠南諸部則三年遣大臣奉
 勅以往喀爾喀等部則各副將軍嵗於所部舉行間
   嵗則以軍營參贊大臣二人分莅之此即如嵗
   徧存三嵗徧頫五歳徧省也各部落偶遇嵗荒
   札薩克設法養贍不足告盟長協濟再不足㑹
   報到院奏請發帑以濟其乏此即如賙委槁禬
   以治其事故也蓋惟懐柔化洽所為習禮攷義
   正刑一德者無不同符周典備極精詳是以鱗
[023-22b]
   集仰流比於戸闥同風郅治嫓三代而獨隆矣
  周禮夏官懐方氏中士八人掌來逺方之民致方
  貢致逺物而送逆之達之以節治其委積館舍飲
  食鄭康成注懐來也主/來四方之民及其物合方氏中士八人掌達天
  下之道路通其財利同其數器一其度量除其怨
  惡同其好善鄭康成注主合/同四方之事訓方氏中士四人掌
  道四方之政事與其上下之志誦四方之傳道正
  嵗則布而訓四方以觀新物鄭康成注訓道也主/教道四方之民志淫
[023-23a]
  行辟則當以/政教化正之形方氏中士四人掌制邦國之地域
  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鄭康成注主制四方/邦國之形體華讀為
  &KR0992哨之&KR0992正之/使不&KR0992邪離絶
   謹案懐方氏以下四官皆主和輯四方諸侯亦
   今理藩院所有事以規制考之合方氏形方氏
   通財利同好善正封疆當如今旗籍典屬徠逺
   諸司之職懐方氏治委積館舍而送逆之當如
   今王㑹柔逺諸司之職訓方氏以教化正淫辟
[023-23b]
   則如今理刑司之職也
  周禮秋官司盟下士二人掌盟載之法
   謹案春秋左氏僖五年傳勲在王室藏於盟府
   杜預注司盟之官孔頴達疏曰諸侯初封必有
   盟誓之言漢封爵之誓即盟之類僖二十六年
   傳載在盟府太師職之杜預注太公為太師兼
   主司盟之官襄十一年傳藏在盟府杜預注司
   盟之府有賞功之制孔頴達疏曰司盟之府掌
[023-24a]
   藏功勲典䇿故有賞功之制是周之司盟專主
   諸侯功績至以太師兼掌之其職甚重今䝉古
   諸部落世次譜系及
 錫封根源備載於册藏諸
  内府十年一修近又奉
 詔纂輯䝉古王公表傳錄功旌伐傳示無窮葢即功
   勲典䇿藏於盟府之制是今之理藩院亦兼有
   周司盟之職也
[023-24b]
  逸周書王㑹解成周之㑹相者太史魚大行人皆
  朝服有繁露郭叔掌為天子菉幣焉孔晁注魚太
  史名及大行人皆贊相賓客禮儀菉錄諸侯之幣
  也
  尚書立政夷微盧烝三亳版尹孔安國傳蠻夷微
  盧之衆師及亳人之歸文王者三所為之立監及
  阪地之尹長皆用賢
   謹案蔡沈書傳謂此即王官之監於諸侯四夷
[023-25a]
   者以尹與監為一官而孔安國則以為微盧亳
   有監而阪地有尹區之為二疑地當險要及人
   户繁庶者則立監以治之其職較尊當如今之
   新疆各路駐劄大臣其地近而事簡者所任畧
   輕則為之設尹如今䝉古地方駐劄司官及察
   哈爾游牧理事官之類也
  周禮秋官象胥毎翟上士二人中士二人下士八
  人掌蠻夷閩貊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
[023-25b]
  焉以和親之若以時入賓則協其禮與其辭言傳
  之
   謹案大行人職稱七嵗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
   九嵗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鄭康成注通言語
   之官為象胥瞽樂師也史大史小史也書名書
   文字也古曰名七嵗省而名其象胥九歳省而
   名其瞽史皆聚於天子之宫教習之也易祓周
   禮總義謂諭言語則通五方之言語乃象胥之
[023-26a]
   職諭書名則達六書之文乃瞽史之職據此則
   凡語言文字之不相通者皆當以象胥大史小
   史教習之而後使命往來咸得以達其辭而諭
   其志今之䝉古繙譯房唐古忒學葢即其制特
   三代以語音與字書分兩職今則本方語以繙
   譯成文審音辨字相為條貫並不必分曹肄習
   故仍以象胥互著於此又别見㑹同/四譯館篇而大史小
   史則别繋諸翰林院及欽天監篇内焉說各詳/本篇
[023-26b]
  周禮地官山虞毎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
  下士六人小山下士二人若大田獵則莱山田之
  野及弊田植虞旗於中致禽而珥焉賈公彦疏大/田獵謂王親
  行田在山則山虞於/可陳之處芟除草木澤虞毎大澤大藪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中如中川之衡下士/六人小如小川之衡下/士
  二/人若大田獵則萊澤野及弊田植虞旗以屬禽迹
  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邦田之地政為之厲禁
  而守之凡田獵者受令焉鄭康成注田之地若今/苑也賈公彦疏迹人主
[023-27a]
  迹知禽獸之處有禽獸之處則為苑囿/以林木為藩籬使其地之民遮厲守之
   謹案三代天子蒐狩之地必有廣阜大藪以陳
   六軍詩所謂東有甫草駕言行狩是也今木蘭
   之地泉甘壤沃
  靈囿天開茇舍治兵適符古制圍場總管主成梁
   除道其職近於山澤之虞而禁令所頒與迹人
   之掌邦田地政者尤為相合以其為理藩院統
   轄故沿革併附著於此表云
[023-27b]
 秦
  册府元龜秦置典客掌諸侯及歸義蠻夷又有典
  屬國掌蠻夷降者
   謹案册府元龜謂秦置典客掌諸侯及歸義蠻
   夷考戰國䇿秦王見燕使者咸陽宫乃朝服設
   九賔註禮大小行人以九儀掌賔客之禮吴師
   道授正曰大事記相如奉璧入秦秦王齋五日
   後乃設九賔禮於庭註引正義韋昭云九賔則
[023-28a]
   周禮九儀也劉伯莊云九賓者周王之備禮天
   子臨軒九服同㑹秦趙安得九賓但亦陳設車
   輅文物爾不得以周禮九賓儀為釋愚按前漢
   書大行設九賓恐即秦儀也據師道此説則秦
   人典客亦猶掌大行人之遺法叔孫通傳所謂
   大行設九賓臚句傳乃秦法之沿于漢初者也
 漢
  荀悦漢紀高后紀吕祿遂解印屬典客而以兵授
[023-28b]
  勃七年典客馮叔為御史大夫惠帝紀典客掌諸
  侯歸義蠻夷景帝更名大行武帝更名大鴻臚武
  帝紀單于背約冦邊無已於是上議伐之大行王
  恢曰匈奴和親率不過數嵗請擊之
  漢書百官公卿表典客掌諸歸義蠻夷景帝中六
  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
  有行人譯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為大
  行令
[023-29a]
   謹案漢書百官公卿表典客掌諸歸義蠻夷景
   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大
   鴻臚是武帝時始有大鴻臚考荀悦漢紀景帝
   紀中元年春令諸侯王薨及列侯初封及之國
   大鴻臚奏諡誄䇿列侯薨及諸侯王太𫝊初除
   之官大行奏諡誄䇿王薨遣光祿大夫弔襚祠
   賵視喪事因立嗣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弔祠視
   喪事立祠據此則景帝中元年已有大鴻臚不
[023-29b]
   自武帝始且奏諡誄䇿或用大鴻臚或用大行
   令似大鴻臚與大行令各為一官大行令非大
   鴻臚之更名矣均與漢表不同
  漢書應劭注皇帝延諸侯王賓王諸侯皆屬大鴻
  臚
  太平御覽韋昭辨釋名曰腹前肥者臚言以京師
  為腹心王侯外國為四體以養之也辨云鴻臚本
  故典客掌賓禮鴻大也臚陳序也欲以陳序賓客
[023-30a]
  也
  程大昌雍錄藁街在朱雀街西與鴻臚寺近
  漢書臣瓚注大行是官名掌九儀之制以賓諸侯
  荀悦漢紀武帝紀後元二年濟北王寛坐悖人倫
  祝詛有司請誅上遣大鴻臚利召王哀帝紀建平
  元年太后素怒中山遣御史按驗考訊卒無所得
  更使中謁者令史陳立與丞相長史大鴻臚丞親
  治其事
[023-30b]
  揚雄大鴻臚箴蕩蕩唐虞經通垓極陶陶百王天
  工人力畫為上下羅條百職人有才能寮有級差
  遷能於官各有攸宜主以不廢官以不隳昔在三
  代二季不蠲穢德慢道署非其人人失其材職反
  其官寀寮荒耄國政如漫文不可武武不可文大
  小上下不可奪倫鴻臣司爵敢告在鄰
   謹案楊雄箴謂鴻臣司爵栢梁詩云郡國吏能
   差次之則漢之鴻臚又掌官秩蓋鴻臚典九儀
[023-31a]
   之制以賓諸侯則貴賤秩次因兼掌焉律志云
   權衡規矩凖䋲職在大行漢紀權衡銖兩斤鈞
   石職在鴻臚亦以鴻臚主陳序不凌亂也
  袁宏後漢紀明帝紀楚王英徙丹陽涇縣遣大鴻
  臚持節䕶送英丹陽章帝紀東平王蒼與諸王俱
  至滎陽使大鴻臚持節郊迎嵗餘大鴻臚奏遣諸
  王歸國東平王蒼薨乃遣大鴻臚持節䕶喪順帝
  紀漢安元年以匈奴主義王兜樓儲為南單于立
[023-31b]
  於京師使大鴻臚授印綬引上殿殤帝紀鄧隲征
  羌還京師詔大鴻臚親迎
  洪适𨽻續劉寛碑陰門生大尚書書洪氏云碑中
  有大尚書張祗祝睦碑亦云拜大尚書考東京官
  制建武中三公皆去大惟鴻臚司農長秋有大字
  後漢書百官志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諸侯
  及四方歸義蠻夷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儀皇
  子拜王贊授印綬及拜諸侯諸侯嗣子及四方夷
[023-32a]
  狄封者臺下鴻臚召拜之王薨則使弔之及拜王
  嗣
   謹案秦典客漢大鴻臚大行令職司賓禮本出
   周大小行人之職故諸侯王列侯及蕃國之歸
   義者皆其所屬考之於史凡諸侯王封拜繼襲
   削奪訊治弔祭誄諡之典皆以鴻臚主之今宗
   藩政令已聽治於宗人府而䝉古王公撫封世
   及無殊漢之異姓諸侯王則理藩院實兼有大
[023-32b]
   鴻臚之一職至當時接待蕃國史未詳其儀制
   據漢書西域傳載大鴻臚議募囚徒送匈奴使
   者又鴻臚領郡國邸而匈奴傳言單于來朝就
   邸其為鴻臚所主可知是匈奴諸國館餼送迎
   之事亦當𨽻於鴻臚也
  漢書百官公卿表典屬國掌蠻夷降者武帝元狩
  三年昆邪王降復増屬國置都尉丞候千人屬官
  九譯令成帝河平元年省併大鴻臚
[023-33a]
  漢書武帝本紀匈奴昆邪王降置五屬國以處之
  顔師古注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
  屬國
  漢書霍去病傳因其故俗為屬國顔師古注不改
  其本國之俗而屬於漢故號屬國
  王應麟玉海典屬國卿也所以統邊郡屬國都尉
  等官也
  漢書昭帝本紀蘓武奉使全節以為典屬國如淳/曰以
[023-33b]
  武久在外國知邊事/故令典主諸屬國常惠列傳代蘓武為典屬國
  明習外國事勤勞數有功為右将軍典屬國如故
  馮奉世列傳常惠薨奉世代為右将軍典屬國
   謹案漢以蠻夷降者置屬國處之沿邊諸郡皆
   仍其故名而設都尉治之據兩漢地里志所載
   安定上郡天水五原張掖西河北地屬國以處
   匈奴降人金城屬國以處降羌廣漢蜀郡犍為
   屬國以處西南夷降人其中酋長有仍其位號
[023-34a]
   者匈奴傳屬國千長義渠王胡三省通鑑注屬國
   義渠之君長是也有授以漢官者景武昭宣
   元成功臣表煇渠侯雷電故匈奴歸義以五原
   屬國都尉與貳師将軍擊匈奴是也有以部落
   之長率兵從征者功臣表昆侯渠復㕘以屬國
   大首擊匈奴侯是也蓋以屬國都尉分治而典
   屬國居中統總之今自西南諸部落皆因其本
   俗設官駐劄控置撫綏與漢之屬國僅列置邊
[023-34b]
   郡者其幅員之廣狹不同而規制則差可相擬
   是今之理藩院正漢典屬國卿之職也
  宋書百官志漢儀尚書郎一人主匈奴單于營部
  一人主羌夷吏民匈奴單于宣帝之世保塞内附
  成帝世單于還北庭矣一郎主匈奴單于營部則
  置郎疑是光武時所主匈奴是南單于也
   謹案漢以尚書郎主匈奴單于營部正如今理
   藩院司員之職蓋是時呼韓單于留居光祿塞
[023-35a]
   下南單于亦入居雲中後徙西河美稷授地給
   食同於藩臣故特設官以領其事也
  後漢書匈奴列傳南單于詣闕奉藩求使者監䕶
  始置使匈奴中郎将衞䕶之中郎將置安集掾將
  弛刑五千人隨單于嵗盡輒遣奉奏送侍子入朝
  中郎将從事一人將領詣闕
  後漢書百官志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主
  䕶南單于置從事二人有事隨事增之掾隨事為
[023-35b]
  員䕶烏桓校尉一人比二千石主烏桓應劭漢官/曰擁節長
  史一人司馬/二人皆百石
  後漢書烏桓列傳烏桓願留宿衛於是封其渠率
  為侯王君長者八十一人布於縁邊諸郡始復置
  校尉并領鮮卑賞賜質子嵗時互市焉
   謹案漢自匈奴烏桓並塞稱藩始置中郎将校
   尉諸官以衞䕶之秩皆比二千石蓋如今各處
   駐劄大臣之比至安集掾及長史司馬其秩較
[023-36a]
   卑而職在和輯藩部則今烏蘭哈達等處司官
   及察哈爾游牧理事官頗為近之云
 三國
  三國魏志崔林列傳林遷大鴻臚龜兹王遣侍子
  來朝褒賞甚厚餘國各遣子來朝間使連屬林乃
  移書燉煌喻指并錄前世待遇諸國豐約故事使
  有恒常
  玉海大鴻臚魏韓宣崔林
[023-36b]
   謹案魏志諸王傳載中山王衮薨大鴻臚持節
   典䕶喪事楚王彪有罪大鴻臚持節賜書切責
   又陳思王植傳稱諸奏植罪狀在大鴻臚者皆
   削除之是魏世鴻臚所掌諸侯王封拜慶讓之
   典一如漢制而如崔林傳所載則接待外藩亦
   其專司蓋猶未失大小行人之舊職也
 晉
  晉書職官志大鴻臚統大行等令及江左有事則
[023-37a]
  權置無事則省
  周禮象胥晉干寶註曰今鴻臚
   謹案晉初鴻臚尚沿漢魏之制自渡江以後諸
   侯王既不分封外藩亦無復朝覲聘問之禮故
   遂罷而不設偏安之世僻處一隅宜規模之益
   以狹隘也
 宋齊梁陳
   謹案江左諸朝鴻臚惟掌導䕶贊拜不復主賓
[023-37b]
   客之禮故專繫諸鴻臚寺篇不列於此表
 北魏
  杜佑通典後魏大鴻臚第三品大鴻臚少卿第四
  品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橋以南圜邱以北伊洛之
  間夾御道有四夷館道東有四館一名金陵二名
  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道西有四里一曰歸正
  二曰歸德三曰慕化四曰慕義呉人投國者處金
[023-38a]
  陵館三年已後賜宅歸正里北夷來附者處燕然
  館三年已後賜宅歸德里正光元年蠕蠕主郁久
  閭阿那肱來朝執事者莫知所處中書舍人常景
  議云咸寧中單于來朝晉世處之王公特進之下
  可班那肱蕃王儀同之間朝廷從其議北夷酋長
  遣子入侍者常秋來春去避中國之熱時人謂之
  雁臣東夷來附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里西夷來
  附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自葱嶺已西莫不歡
[023-38b]
  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
  可勝數附化之民萬有餘家門巷修整閶闔填列
   謹案北魏於外藩入朝者皆有館以處之魏書
   蠕蠕傳云蠕蠕投化在京館者任其去留又云
   蠕蠕可汗婆羅門入朝死於洛南之館是也洛
   陽伽藍記所載最詳其間疑不無夸飾然規制
   自可考見特不言以何官掌之據魏書高句麗
   傳又稱高祖使大鴻臚拜高雲為高句麗王是
[023-39a]
   魏世鴻臚實主藩國一切館餼朝謁當為其專
   職蓋如今之理藩院矣
  册府元龜延和二年九月詔兼大鴻臚卿崔頤持
  節拜征虜將軍楊難當為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
  封南秦王太和二年三月遣鴻臚卿劉歸謁者張
  察拜河南公梁彌機為征南大將軍西戎校尉梁
  益二州牧河南公岩昌王
   謹案初學記鴻臚五代史百官志云至梁加卿
[023-39b]
   字曰鴻臚卿除大字後魏又加大字考册府元
   龜於魏延和二年稱大鴻臚卿崔頤于魏太和
   二年稱鴻臚卿劉歸同為魏制而一加大字一
   去大字與初學記不合
  魏書崔挺列傳遷典屬國下大夫
  魏書盧淵列傳淵拜典屬國
   謹案北魏復置典屬國官而官氏志不載今据
   列傳採入其所掌已不可詳當亦即大鴻臚之
[023-40a]
   分職也
 北齊
  隋書百官志後齊鴻臚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掌
  蕃客朝㑹吉凶弔祭統典客典寺等署令丞典寺
  署有僧祗部丞一人昭元寺掌諸佛教置大統一
  人統一人都維那一人
   謹案葉夢得石林燕語東漢以來九卿官府皆
   名曰寺鴻臚其一也本以待四夷賓客故摩騰
[023-40b]
   竺法蘭自西域以佛經至舍於鴻臚今洛中白
   馬寺即漢鴻臚舊地僧居槩稱寺葢本諸此云
   云據此是僧徒初入中國原待以蕃客之禮故
   舍之鴻臚寺至北魏而西域沙門來者益衆因
   立監福曹又改為昭元備置官屬以斷僧務見/魏
   書釋/老志北齊設典寺署令丞僧祗部丞仍𨽻於鴻
   臚俾主其事蓋猶本東漢之遺制今喇嘛畨僧
   品秩承襲朝貢之禮悉統領於理藩院亦即其
[023-41a]
   例至昭元寺專以僧徒總領其制大統統都維
   那諸名則猶今之扎薩克大喇嘛以下各分等
   級也
 後周
  通典後周官品正五命秋官賓部中大夫正四命
  秋官小賓部下大夫正三命秋官小賓部上士掌
  大賓客之儀
  隋書韋師列傳師在周為賓曹參軍雅知諸蕃風俗
[023-41b]
  及山川險易其有朝貢必接對論其國俗如視諸
  掌夷人驚服無敢隱情徙為賓部大夫
   謹案後周秋官有蕃部賓部俱出周行人之職
   今蕃部别繋諸禮部㑹同四譯館篇而賓部則
   專司賓禮當時出使專對皆以此職充之周書/武帝
   紀天和三年小賓部元暉使於齊/建德元年小賓部賀遂禮使於齊韋師傳所載
   可以相證與前代之大鴻臚掌蕃國朝㑹者尤
   為脗合今故著之於此表
[023-42a]
 隋
  隋書百官志鴻臚寺置卿少卿各一人統典客崇
  元署各置令典客二人崇元一人煬帝改典客署
  為典蕃署
  隋書蘓䕫列傳時蠻夷朝貢前後相屬帝嘗從容
  謂宇文述虞世基等曰四夷率服觀禮華夏鴻臚
  之職須歸令望寧有可以接對賓客者為之乎咸
  以虁對即日拜鴻臚少卿
[023-42b]
   謹案隋代鴻臚尚沿舊制掌賓客之禮隋書刑
   法志載楊素與鴻臚少卿陳延不平經蕃客館
   庭中有馬屎旋以白帝帝大怒搒捶陳延幾斃
   又突厥傳處羅可汗母向氏入朝留京師毎舍
   之鴻臚寺可知外藩朝覲者其館舍廪賜皆屬
   之鴻臚猶與今理藩院職掌為近也
 唐
  舊唐書職官志鴻臚寺龍朔改為同文寺光宅曰
[023-43a]
  司賓寺神龍復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一
  人錄事二人掌賓客之事凡四方夷狄君長朝見
  者辨其等位以賓待之凡夷狄君長之子襲官爵
  者皆辨其嫡庶詳其可否若諸蕃人酋渠有封禮
  命皆受册而往其國凡天下寺觀三綱及京都大
  德皆取其道德高妙為衆所推者俱申尚書祠部
  典客署令一人丞一人掌四夷歸化在蕃者之名
  數凡朝貢宴享送迎皆預焉凡酋渠首領朝見者
[023-43b]
  皆館供之
  唐㑹要天寶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禮賓院令鴻
  臚寺掌管
   謹案自東晉迄於唐諸侯王皆僅存空名無分
   藩之制故封授削奪之政令俱改歸宗正不屬
   鴻臚所存者惟蕃國朝覲之禮猶大行人之一
   職觀唐書回紇傳乾元後回紇使者相望留舍
   鴻臚又回紇武義可汗來逆公主其下七百人
[023-44a]
   皆聽入朝舍鴻臚新羅傳鴻臚寺籍質子及學
   生嵗滿者皆還之資治通鑑代宗永泰七年正
   月回紇使者擅出鴻臚寺掠人子女所司禁之
   毆撃所司七月回紇又擅出鴻臚寺逐長安令
   卲說奪其馬是當時屬國之朝見館餼皆在鴻
   臚又諸藩册立㑹盟弔祭亦多以鴻臚充使唐/書
   突厥傳鴻臚卿劉善册思摩可汗西突厥傳鴻/臚少卿劉善册咄陸可汗吐蕃傳崔漢衡為鴻
   臚卿與吐蕃㑹盟境上回紇傳回紇懐信可汗/死鴻臚少卿孫杲臨弔黠戛斯傳鴻臚卿李業
[023-44b]
   持節册黠戛斯為/英武誠明可汗即或以他官充使亦必兼鴻
   臚之職册府元龜開元二十五年新羅王金興
   光卒其子承慶嗣位命贊善大夫邢璹攝鴻臚
   少卿往其國行弔祭册立之禮是也雖唐代吐
   蕃回紇諸部皆强盛跋扈終未得其要領難語
   于威德綏懷而考其規制亦今理藩院之比也
  司馬光資治通鑑㑹昌五年大秦穆䕶祅僧皆勒
  歸俗胡三省注大秦穆䕶又釋氏之外教如回鶻
[023-45a]
  摩尼之類唐制祠部嵗再祀磧西諸州火祅而禁
  民祈祭官品今有祅正葢主祅僧也
  姚寛西溪叢語唐貞觀五年有傳法穆䕶何祿將
  祅敎詣闕勅長安崇敎坊立祅寺號大秦寺又名
  波斯寺祅之有正想在唐世
  唐書回鶻列傳詔回鶻營功德使在二京者悉冠
  帶之
   謹案唐之祅僧出自西域為釋氏外教蓋如今
[023-45b]
   之紅敎喇嘛其祅正當以僧徒充之如今陜甘
   洮岷諸寺畨僧設都綱僧綱僧正之例故不見
   於百官志摩尼之教本出回鶻即今回教所自
   始當時回鶻以摩尼入朝留居京師故兩京各
   置回鶻營功德使以統之疑亦𨽻於鴻臚寺也
  唐書西域列傳箇失蜜王遣使者物理多來丐王
  册鴻臚譯以聞
  唐書回鶻列傳回鶻可汗遣其妹逆主且納聘帝
[023-46a]
  饗回紇公主入銀臺門譯史傳導入拜謁已又譯
  史傳問乃至宴所
   謹案唐鴻臚寺譯史主譯西域諸國文字葢如
   今之有唐古忒學也
 五季未置/
 宋未置/
   謹案宋代北有遼金西有夏國疆土最為狹隘
   兼之兵力孱弱不能服逺並無外藩朝覲之事
[023-46b]
   故鴻臚但存空名其偶一通貢者惟有高麗安
   南諸國以同文館及都亭懐逺諸驛分主之而
   已今已别著於禮部四譯館篇不復載之此表
 遼
  遼史百官志北面部族官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
  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
  王院伊實部帳名原作/乙室今改正部在朝曰伊實王府有伊
  實府都古稜䝉古語盈滿也原/作迪骨里今改正節度使司奚六部
[023-47a]
  在朝曰奚王府有二詳衮原作常衮今/依字面改正有二宰相
  又有圖哩滿洲語黒豆也原/作吐里今改正太尉有奚六部漢軍
  詳衮原作詳穩今/依字面改正有奚伊喇滿洲語糜也原/作拽剌今改正詳衮
  有錫林塔拉官滿洲語錫林精鋭也塔拉野/外也原作先離撻覽今改正
   謹案遼之諸部族太祖二十部聖宗三十四部
   又附庸十部各有分壤地廣族繁遼史營衛志
   謂古者廵守於方岳五服之君各述其職遼之
   部族似之與今䝉古諸部落規制差可相擬特
[023-47b]
   當時皆分𨽻於諸路詳衮統軍招討司不别設
   官以總領之惟五院六院伊實奚為四大部族
   故在朝各置大王府以治其事謂之四大王府
   蓋即如今理藩院職掌也南北二王院又/互見户部篇
  遼史百官志北面坊場等官圍場都太師圍場都
  管圍場使圍場副使已上場官
   謹案遼史穆宗紀載有虞人掌鹿鹿人獐人彘
   人狼人鷹人豕人鶻人喚鹿人諸官而他紀傳
[023-48a]
   不槩見疑亦各因其所掌以立名並非定職惟
   圍場都太師以下專設以供獮狩之事即今圍
   場總管所由昉也
 金
  金史兵志太祖始以三百户為穆昆滿洲語族也/盖族長之轉
  原作謀克/今改正穆昆十為明安滿洲語千也盖千夫長/之稱原作猛安今改正
  繼而諸部來降率用明安穆昆之名以授其首領
  而部伍其人時東北路部族乣軍二部五乣户五
[023-48b]
  千五百八十五其他部族數皆稱是西北西南二
  路之乣軍十其諸路皆在上京之鄙或置總管府
  或置節度使
   謹案金諸部族皆分置明安穆昆而各統以節
   度使詳衮額爾奇木解見内/閣篇之職百官志有諸/部族節度使
   各一員統制各部諸乣詳袞各一員守戍邊堡/諸額爾奇木司額爾奇木各一員分掌部族村
   寨/事葢亦猶今䝉古諸藩分旗編戸之制特其政
   令惟掌於西北西南東北三路招討司而在京
[023-49a]
   並無綜轄之官以兵志考之疑當兼𨽻於尚書
   省及樞密院也
  金史伊喇道列傳道改西北路招討使初諸部有
  獄訟招討司例遣胥吏按問往往為姦利道請專
  設一官上嘉納之招討司設勘事官自此始
   謹案金置勘事官以平諸部獄訟葢即如今察
   哈爾游牧處之理事官也
 元
[023-49b]
  元史百官志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
  蕃之境而𨽻治之其用人則自為選其為選則軍
  民通攝僧俗並用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
  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於宣政殿之前更
  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員同知二員副使二員參議
  二員經厯二員都事四員管勾一員照磨一員二
  十六年置斷事官四員二十八年增僉院同僉各
  一員元貞元年増院判一員大德四年罷斷事官
[023-50a]
  至大初省院使一員至治三年置院使六員天厯
  二年罷功德使司歸宣政定置院使十一員從一
  品同知二員正上品副使二員從二品僉院二員
  正三品同僉三員正四品院判三員正五品參議
  二員正五品經厯二員從五品都事三員從七品
  照磨一員管勾一員並正八品掾史十五人䝉古
  筆且齊解見吏/部篇二人回回掾史二人克埒穆爾齊
  解見吏/部篇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023-50b]
  斷事官四員從三品經厯知事各一員至元二十
  五年始置○大都提舉資善庫秩從五品達嚕噶
  齊解見戸/部篇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
  員掌錢帛之事至元二十六年置以上屬/宣政院○通政
  院秩從二品國初置驛以給使傳設托克托和斯
  䝉古語托克托定也和斯雙/也原作脱脱禾孫今改正以辨奸偽至元七年
  初立諸站都統領使司以總之設官六員十三年
  改通政院至大四年罷是年仍置止管達勒達滿/洲
[023-51a]
  語遮蔽處也原/作達達今改正站齊原作站赤今/依字面改正延祐七年仍領
  漢人站齊
   謹案元初以兵威剪滅西北各部即分封諸王
   於其地故親藩錫土多在邊陲元史稱國初親
   王分封有其地極逺去京師數萬里驛騎急行
   二百餘日方達京師者今䝉古部落大扺皆元
   諸王分地如敖漢扎賴持杜爾伯持郭爾羅斯/為遼王分地喀喇沁土黙特為恵寧
   王分/地故當時諸王駙馬投下䝉古色目人一切
[023-51b]
   公事皆𨽻屬於大宗正府詳見宗/人府篇其應給嵗賜
   諸物或别置總管府以治之惟宣政院專領西
   僧及吐蕃境内諸事正今理藩院之一職其所
   屬有斷事官葢即如今理事官資善庫則如今
   之銀庫也至通政院所管達勒達站齊即如今
   䝉古驛站而托克托和斯於各站專主郵政元
   志載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屬若寧河積石
   烏思藏諸地皆有其官可見使命往來典司有
[023-52a]
   在今以通政院設署京師故分列兵部馬館條
   下而托克托和斯則專繋於此以著䝉古驛站
   設官之沿革焉
  元史百官志宣徽院秩正三品掌宴享宗戚賓客
  之事及諸王宿衞齊哩克昆䝉古語齊哩克兵也/昆人也原作怯憐今
  改/正口糧食所屬内外司屬用人則人自為選置院
  使六員同知一員副使二員僉院二員同僉二員
  院判二員經厯二員都事三員照磨一員
[023-52b]
   謹案元宣徽院主供玉食之需當為今内務府
   職守而賓客之事亦兼主之元史顯宗傳稱晉
   王在藩邸元貞元年塔塔爾部原作塔塔兒部/今依八旗姓氏
   通譜/改正年穀不熟檄宣徽院賑之則䝉古諸部灾
   歉宣徽院實司其賑恤正與理藩院旗籍司所
   掌相近今故互見於此
 明未置/
   謹案明自成祖措置失宜棄大寧以與三衞自
[023-53a]
   是邊牆之外皆為甌脱内地戍邏僅及闗門而
   止元之子孫於漠北相繼稱汗至我
  朝破察哈爾林丹汗而始滅終明之世雖使命往
   來有同敵國未嘗臣服其别部若額森䝉古語/平安也
   原改也先/今改正諳達滿洲語夥伴也原/作俺答今改正皆雄視一方
   屢以勁兵入塞至於英宗被執京城受圍明人
   聚訟盈庭終不能得其要領至西域境壤則第
   畫嘉峪闗而守之雖以哈密近邊之地亦為土
[023-53b]
   魯畨所據棄同異域諸蕃朝貢之禮不修官司
   亦闕而未置誠由威令不行無以控馭之故也
  國家聲教四訖奔走偕徠置戍建官盡歸疆索綏
   懐盛軌固已逺軼漢唐若明之柔懦無策者更
   為不足比算矣
 
 
欽定歴代職官表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