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l0015 欽定歷代職官表-清-永瑢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歴代職官表卷八
  户部倉場衙門表
[014-2a]


[014-3a]
  户部倉場衙門
 國朝官制
總督倉場户部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掌總稽嵗漕之入以均廩禄以儲軍餉凡南北漕
  艘京通倉庾悉𨽻焉順治元年初設漢倉場侍郎
  一人九年設滿洲漢軍倉場侍郎各一人尋裁漢
  軍員額十五年定制滿洲漢人侍郎各一人駐劄
  通州新城總理糧務康熙八年復裁漢人員額止
[014-3b]
  設滿洲侍郎一人十八年仍設漢人侍郎一人又
  有總理滿洲侍郎一人順治四年置與總漕同理
  漕務八年裁十二年復置十八年仍裁
坐糧㕔滿洲漢人各一人
  以給事中御史各部郎中員外郎掄選
簡充二年而代掌北河濬淺修築隄岸牐壩催䟎漕艘
  抵壩回空督令經紀車户轉運輸倉兼司通濟庫
  銀出納及抽收通州税課之事所屬通濟庫大使
[014-4a]
  一人通流慶豐牐官各一人順治元年通州坐糧
  㕔止差户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添差户部
  滿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制依各闗差例以各
  部院官員通行差遣又初制有坐糧㕔筆帖式一
  人尋省
大通橋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
  以各倉監督掄選調充凡石壩運到漕白二糧抽
  驗斛面督催車户分運京倉及隨糧松板支收之
[014-4b]
  事皆屬焉初差户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改
  設滿洲漢人監督各一人尋省四十七年以通州
  大通橋㑹清河相隔甚逺事難兼辦仍設滿洲漢
  人監督各一人管理
京通各倉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
  在京倉十有四城以内曰禄米倉南新倉舊太倉
  富新倉興平倉均在朝陽門内建/國初因明舊制海運倉北新倉
  在東直門内/亦 國初建恩豐倉在東華門北乾/隆二十八年建城以外曰太
[014-5a]
  平倉在朝陽門外/亦 國初建本裕倉在徳勝門外清河/康熙四十五年建萬安
  倉在朝陽門外/雍正元年建儲濟倉裕豐倉均在東便門外/雍正六年建
  益倉在徳勝門外安河/橋雍正七年建凡八旗三營兵食官軍牧
  馬豆貯焉通州倉二曰西倉曰中倉均制國初因/明 建舊有
  南倉乾隆/十八年省凡王公百官俸廪米貯焉惟豐益倉以/供
  守衛官圓明園/八旗 軍俸餉恩豐倉以供廪内廷/太監 食俱由内務府
  遣官主之其十四倉監督以内閣中書部院寺監
  屬官掄選引
[014-5b]
見注其名於籍有闕員則户部掣籖以授三年而代掌
  漕白二糧交納上倉及收貯支放之事初制差户
  部滿洲漢人司官管理諸倉或一人或二人増損
  不一康熙五十年始定每倉置滿洲漢人監督二
  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舉其屬以待
簡用雍正元年選部曹之候補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監
  督以預監督選者於應代先一年為之稱職則如
  期交替不及者罷免四年復以滿洲各部院筆帖
[014-6a]
  式及漢人之候補道府同知知州者掄選充補勤
  職者擢用之㝷改定如今制又各倉原設筆帖式
  一人後俱省
倉場筆帖式滿洲四人
  順治元年置掌受遣文書之事
   謹案今定制稽察倉儲京倉以都統副都統通
   倉以通永道通州副將専司其事若倉有滲漏
   米有盜竊者移倉場治之滿漢御史則毎倉嵗
[014-6b]
   差一人通稽一嵗内收漕發米釐剔弊端以重
 天庾儲備葢即唐監倉明巡倉之職而立法周詳視
   前代益昭嚴慎矣
 歴代建置
 三代
  周禮地官廪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
  下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人徒
  三百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以
[014-7a]
  嵗之上下數邦用以知足否以詔穀用以治年之
  凶豐舍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財守以法掌
  其出入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鄭康成註政謂用/穀之政也分其財
  守者計其用穀之數分送宮正内宰使守而頒/之也而行出于廪人其在空缺則計之還入
  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掌粟入之藏辨九穀之物以待邦用
   謹案管子稱黄帝使大常為廩者房元齡註云
[014-7b]
   謂開廩以給人也氏族畧稱庾氏為堯時掌庾
   大夫以官命氏是委積之政由来以古迨周禮
   設官分職立法尤詳觀廩人一官而徒至三百
   人則其出納之多亦概可見矣至鄭康成謂廪人
   舍人倉人司禄官之長者葢成周鄉遂出軍兵
   農合一無後世饋餉之繁故所主惟百官之稍
   食為重耳
 秦
[014-8a]
  册府元龜秦始皇并天下有治粟内史掌穀貨有
  兩丞
  宋書百官志太倉令秦官也
 漢
  漢書百官公卿表治粟内史有兩丞景帝後元年
  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
  太倉令丞又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
  皆屬焉騪粟都尉服虔曰騪/者捜索也武帝軍官不常置王/應
[014-8b]
  麟玉海桑宏羊趙過楊敵為/之趙過奏平都令光為丞
  漢書食貨志元封元年桑宏羊為治粟都尉領大
  農
   謹案治粟都尉始見於史記淮隂侯傳葢其官
   本漢初所置漢書功臣表又作粟客見司馬貞/索隠今本
   作票/客殆一官而兩名又宣帝本紀大司農中丞
   耿夀昌奏設常平倉以給北邊省轉漕云云是
   大司農丞又得稱中丞也
[014-9a]
  漢書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都水農倉長丞皆屬
  焉
  漢書張敞傳察㢘為甘泉倉長食貨志太倉/甘泉倉滿
  史記倉公列傳太倉公者齊太倉長
  漢書律厯志量者龠合升斛也職在太倉大司農
  掌之
  三輔黄圖太倉蕭何造在長安城外東南有百二
  十楹細栁倉在長安渭北石徼西有細栁倉東有
[014-9b]
  嘉禾倉初建一百二十楹
  漢書宣帝本紀詔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入穀輸
  長安倉
   謹案西漢大司農綜治錢穀葢如今之户部然
   其官本出於治粟内史故柏梁詩大司農所賡
   者但言陳粟萬石揚以箕周禮疏引史㳺章云
   漢法穀入司農錢入少府而漢書朱邑為大司
   農張敞與邑書曰掌周稷之業顔師古謂司農
[014-10a]
   主百榖趙充國傳亦言大司農所轉穀足支萬
   人一嵗食足知大農所領實以倉廪為重與今
   倉場職尤相近也至西漢諸倉史傳尚頗可考
   而倉長丞等職名員數則志未之詳惟甘泉倉
   長一見於張敞傳以志核之甘泉丞𨽻於水衡
   都尉則甘泉倉長殆亦水衡之所屬歟又朱博
   傳有䕶漕都尉官當即後世轉運之司今别入
   漕運總督篇内不列於此表
[014-10b]
  後漢書百官志太倉令一人六百石主受郡國傳
  漕穀丞一人屬大司農滎陽敖倉官中興屬河南
  尹杜佑通典後漢河南尹/屬官有滎陽穀倉長丞
  唐章懐太子後漢書註洛陽記曰建始殿東有太倉
  晉書食貨志漢顯宗永平五年作常滿倉
   謹案滎陽敖倉長丞通典及唐六典俱/作穀倉疑字誤以西京
   之制準之當屬水衡都尉其改屬河南尹者以
   東漢省并水衡故也又常滿倉之類於例亦當
[014-11a]
   俱有長丞而史不之及葢祇就其可考者載之
   耳
 三國
  杜佑通典建安中為大農魏黄初元年又改為司
  農大司農桓範出奔謂曹爽曰大司/農印在吾手所在得開倉而食
  唐六典魏大司農品第三司農丞太倉令品第七
  册府元龜大司農蜀吴多如舊制
 晉
[014-11b]
  晉書職官志大司農哀帝省并都水孝武復置
  唐六典晉太康中置司農主簿二人
  晉書武帝紀咸寧二年九月丁未起太倉於城東
  酈道元水經注洛陽地紀曰大城東有太倉倉下
  運船常有千計
  王應麟玉海江左有龍首倉即石頭/津倉臺城内倉南
  塘倉東西大倉東宫倉
  宋書百官志晉江左以来又有東倉石頭倉丞各
[014-12a]
  一人
   謹案漢代諸農倉長丞不屬司農而𨽻於水衡
   都尉晉時都水使者亦職兼運部宋書載懐帝
   永嘉六年劉曜入洛陽都水使者爰濬先出督
   運得免是其明證哀帝時遂以司農并入都水
   葢轉漕之事必資河渠故兩職相兼方禆輓運
   今河漕雖分二督而㕘掌運道其北河疏濬及
   閘壩事宜則倉場侍郎及坐糧㕔領之葢即其
[014-12b]
   制也至晉大司農屬有東西南北部䕶漕掾當
   如今押運府判之職又本紀太元中置督運御
   史官當如今巡漕御史之職今俱别附漕運總
   督篇内焉
 宋齊梁陳
  册府元龜宋有大司農一人丞一人掌九穀六畜
  之供膳羞者屬官有太倉令丞南齊大司農官屬
  並如晉制
[014-13a]
  隋書百官志梁天監七年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位
  視散騎常侍主農功倉廩統太倉令又管左右中
  三倉丞茭庫荻庫箬庫丞陳承梁皆循其制
   謹案梁代置茭庫荻庫箬庫諸丞𨽻於司農者
   葢其物皆倉廩貯穀所需故特設官以掌之唐
   六典載凡輸米粟二㪷課稾一圍三㪷撅一枚
   米二十斛蘧蒢一領粟四十斛箬一簍麥及雜
   種亦如之以充倉窖所用是即梁之遺法而其
[014-13b]
   職則已併於太倉令今制每漕糧二石徵席一
   領二千石徵楞木一根松板九片每船帶大竹
   一根中竹三根皆隨運輸納於大通橋盖亦本
   唐制而損益之而大通橋監督則又兼有梁茭
   箬諸庫丞之職矣
  唐六典司農主簿梁置一人在七班之中第三陳
  因之
 北魏
[014-14a]
  册府元龜後魏初大司農第二品孝文太和二十
  年改為第三品少卿第三品亦改為正第四品上
  丞第五品中改為第七品下其主簿省之
 北齊
  隋書百官志司農寺掌倉市薪菜園池果實統太
  倉梁州水次倉石濟水次倉等署令丞
  册府元龜北齊司農寺置卿少卿各一人復置主
  簿
[014-14b]
 後周
  通典後周有司農上士一人掌三農九穀稼穡之
  政令屬大司徒
  唐六典後周有司倉下大夫
 隋
  隋書百官志司農寺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五人主
  簿二人録事四人統太倉等署置令二人太倉又
  有米廪督二人穀倉督四人鹽倉督二人
[014-15a]
  唐六典隋初漕闗東之粟以實京邑衛州黎陽倉
  滎陽洛口倉洛州河陽倉陕州常平倉潼闗渭南
  亦皆有倉以轉運之各有監官
  通典司農寺隋初與北齊同煬帝置少卿二人潁/川
  太守趙元淑入朝㑹司農不時納諸郡租穀元淑/奏之煬帝曰如卿意者幾時當了元淑曰不過十
  日即日拜元淑為司農/卿納天下租如言而畢
 唐
  鄭樵通志唐龍朔二年改司農為司稼咸亨初復
[014-15b]
  舊
  唐六典司農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
  上丞六人從六品上主簿二人從七品上録事二
  人從九品上府三十八人史七十六人計史三人
  亭長九人掌固七人司農卿之職掌邦國倉儲委
  積之政令謹其出納而修其職務少卿為之貳凡
  京都百司官吏禄廩皆仰給焉丞掌判寺事凡天
  下租税及折造轉運於京師皆閱而納之每嵗自
[014-16a]
  東都轉米一百萬石以禄百官及供諸司若駕行
  幸東都則減或罷之凡受租皆於輸場對倉官租
  綱吏人執籌數函其函大五斛次三斛小一斛凡
  朝㑹祭祀米物薪芻皆應時而給主簿掌省署抄
  目勾檢稽失凡署木契二十隻應須出納與署合
  之録事掌受事發辰○太倉署令三人從七品下
  東都則曰/含嘉倉丞六人從八品下監事十人從九品下
  府十人史二十人典事二十四人掌固八人令掌
[014-16b]
  九穀廪藏之事丞為之貳凡鑿窖置屋皆銘甎為
  庾斛之數與其年月日受領粟官吏姓名又立牌
  如其銘焉凡粟支九年米及雜種三年凡京官之
  禄發京倉以給給公糧者皆承尚書省符○太原
  永豐倉監一人正七品下丞二人從八品上録事
  一人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龍門等
  諸倉每倉監一人丞二人録事一人府二人史四
  人典事六人掌固四人諸倉監各掌其倉窖儲積
[014-17a]
  之事丞為之貳凡粟出給者每一屋一窖盡賸者
  附計欠者隨事科徵非理欠損者坐其所由令徵
  陪之凡出納帳嵗終上於寺焉
   謹案魏晉以後錢帛領之度支司農遂専司倉
   廪其職事畧見於諸史志而唐六典所載尤詳
   核其司存正與今倉場衙門無異以官制準之
   司農卿當如倉場侍郎之職太倉令當如坐糧
   㕔之職諸倉監則各倉監督之職也
[014-17b]
  唐㑹要太倉出納貞元五年俾司農少卿一人専
  領少卿李堅立太倉石柱記
  册府元龜貞元十九年太倉奏請依六典置太倉
  令二員丞六員監事十員支計官驅使官三人典
  事六人府史六人元和三年八月司農少卿崔酆
  奏停倉丞一員監事二員
  玉海楊慎矜弟慎名元宗擢為含嘉倉出納使慎
  餘主長安倉
[014-18a]
  新唐書地理志河南府鞏有洛口倉河清有柏崖
  倉陕西三門西有鹽倉東有集津倉陕有太原倉
  孟州河隂有河隂倉華州華隂有永豐倉臨渭倉
  河中府龍門有龍門倉開元二年置
   謹案據册府元龜太倉令於貞元中復設則前
   此嘗省其官而史不載疑或劉晏領轉運時嘗
   以便宜廢置也至六典所載諸倉監惟太原永
   豐二倉吏額獨多盖唐時江淮漕米於河南運
[014-18b]
   至太原倉又遞運至永豐倉及京太倉此二倉
   當轉輸要地積貯最繁故視他倉為較劇耳
  新唐書食貨志文宗召監倉御史問太倉粟數崔
  虞對粟二百五十萬石
  新唐書百官志殿中侍御史一人監太倉出納開
  元十九年以監察御史莅太倉其後以殿中侍御
  史上一人為監太倉使
   謹案唐之監太倉使葢即今稽查諸倉御史之
[014-19a]
   職也
 五季
  册府元龜後唐天成二年九月修魏門倉一百間
  充貯轉運斛㪷十一月三司使張延朗奏於洛中
  預備一二年軍糧帝然之四年二月三司使奏水
  運自洛口至京至倉門稍逺欲於洛河北岸别鑿
  一灣引船直至倉門下缷從之
   謹案五季倉儲之制史乘闕畧據册府元龜所
[014-19b]
   載則積貯出納皆三司使為政其時九寺三監
   雖沿唐舊司農卿葢特具員而已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太祖建隆元年五月乙巳
  上以畿甸委輸京師多旁縁為姦民或咨怨命殿
  中侍御史王伸監察御史王祐户部郎中沈義倫
  等分領在京諸倉
   謹案自漢以後太倉令及諸倉監皆設有専官
[014-20a]
   宋太祖始命廷臣以他官分領京倉今之部院
   寺監官員選充諸倉監督其制盖自此始也
  宋史職官志司農寺舊置判寺事二人以兩制朝
  官以上充主簿一人以選人充掌供耤田九種大
  小中祀供豕與平糶利農之事元豐官制行始正
  職掌置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卿掌倉儲委積之
  政令而謹其出納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凡京都
  官吏禄廪辨其精麤而為之等諸路嵗運至京師
[014-20b]
  遣官閱其名色而分納於倉庾嵗具封樁月具見
  存之數奏聞給兵食則進呈糧様有負欠者計其
  虧數上於倉部凡諸疏奏雨雪之闕與過多者皆
  籍之分案六置吏十有八初熙寜立常平斂散法
  以付司農而農田水利免役保甲等法悉自司農
  講行官制行寺監不治外事司農舊職悉歸户部
  右曹元祐三年詔司農寺置長貳五年以本寺主
  簿兼檢法八年復置提轄修倉所紹聖四年罷主
[014-21a]
  簿添丞一員所𨽻官屬五十○倉二十有五掌九
  穀廩藏之事以給官吏軍兵禄食之用凡綱運受
  納及封樁支用月具數以報司農○排岸司四掌
  水運綱船輸納雇直之事○下缷司掌受納綱運
  ○建炎三年罷司農寺以事務併𨽻倉部紹興三
  年復置丞二員凡有合行事務申户部施行四年
  復置寺仍置卿少十年復置簿隆興元年併省主
  簿一員明年詔如舊制分案五南北省倉𨽻焉監
[014-21b]
  倉官分上中下界司其出納諸場皆置監官外有
  監門官交量則有檢察斛面官綱運下卸有排岸
  司官各分其事以佐本寺
  玉海京諸倉總二十三所凡受四河運至京師者
  謂之船般倉永豐通濟萬盈廣衍初通濟有四倉/景徳四年改第
  三第四曰/萬盈廣衍延豐舊曰廣利景徳中改/祥符二年増第二順成舊曰常/豐景徳
  中/改濟逺舊曰常盈/景徳中改富國太平興國中以/迎春苑地為之十倉案倉/名止
  八所其曰十倉者兼通/濟延豐第二倉為數也受江淮所運東/河永濟永富
[014-22a]
  二倉受懐孟二州所運西/河廣濟第一倉受潁夀諸
  州所運南/河廣積廣儲二倉受曹濮諸州所運北/河
  受京畿之租者曰稅倉京東界則廣濟第二倉受
  之京北界則廣積第一倉騏驥院天駟監倉受之
  京西界則左天廏坊倉受之京南界則大盈右天
  廏倉受之其受商人入中謂之折中倉元豐元年
  七月提㸃在京倉場所言在京諸倉名宜改易其
  延豐永濟廣積廣濟第一倉依舊名欲以延豐第
[014-22b]
  二為元豐倉永濟第二為永豐倉廣積南倉為大
  盈倉廣濟倉為廣阜倉從之
  馬端臨文獻通考宋諸倉監官每界二人以京朝
  官及三班使臣充元豐後屬司農中興後又有豐
  儲倉初紹興以上供米餘數樁管别廪以為水旱
  之助後益増廣收糴置監官二員監門官一員淳
  熙間命右司為之提領後以屬檢正非奉朝廷指
  揮不許支發
[014-23a]
   謹案宋自元豐改制倉廩職掌始歸之司農獨
   省太倉令不置所屬惟諸倉監而已南渡後張
   維作司農寺壁記謂倉儲出納自昔太倉令主
   之葢大司農之屬猶今之倉部也以列卿而行
   太倉令日惟倉部要束是聴位雖髙勢出倉部
   下至於軍餉支給罷於奔命世謂之走卿云云
   葢當時司農官屬不備凡監支閱納之事舊屬
   太倉令者多以卿少兼任之故其職繁冗如此
[014-23b]
   乃俞文豹吹劒録外集載有淳熙六年太倉令
   葉大㢘乞内省取索給憑由下户部除破一事
   似宋時又曽置太倉令者未知其説何據疑文
   豹有誤也至宋之排岸下缷司掌受納綱運今
   大通橋監督督催車户分運京倉正其職矣
  富大用事文類聚宋仍舊制以三司大將軍為都
  糧料使開寳六年改用京官太平興國五年分諸
  司馬軍步軍為三院八年以馬軍步軍合為一院
[014-24a]
  雍熙四年命供奉官陳處晦勾當諸司糧料供奉
  官曽祚勾當馬步軍糧料自後復分馬步軍為兩
  院或以諸司使副分主之端拱二年復以京朝官
  主之元豐末併馬步軍與諸司為二院𨽻太府寺
  掌以法式頒廪禄凡文武百官諸司諸軍奉料以
  劵準給
   謹案宋以糧料院為六院之一掌以法式批支
   諸軍諸司之廪禄猶今俸甲諸米户部繕册具
[014-24b]
   數付倉場始得支放也自元時已廢其職併入
   户部為糧草科以其與司農職掌相闗均有倉
   儲出納之責故附載備考而不列於表焉
 遼
  遼史百官志南面朝官寺官職名有司農寺
   謹案遼諸道俱置義倉東京沿邊諸州各有和
   糴倉又有鹽濼倉而五京諸倉獨不見於史司
   農職守志亦不詳惟考馬人望傳稱人望遷中
[014-25a]
   京度支使半嵗積粟十五萬斛判南京三司使
   事錢粟出納弊甚人望皆使别籍黠吏莫能軒
   輊又稱驛遞馬牛𨽻倉司之役破産不給人望
   使官自募役人以為便據此是遼之倉司當屬
   於三司使也
 金
  金史百官志太倉使從六品掌九穀廪藏出納之
  事副使從七品屬太府監○提舉倉場司貞祐五/年置先
[014-25b]
  吏部辟舉/後省擬使從五品副使從六品掌出納公平及
  毋致虧敗監支納官八品十六員以年六十以下/㢘幹人充女直
  漢人/各一廣盈倉豐盈倉永豐倉豐儲倉富國倉廣衍
  倉三登倉常盈倉西一場西二場西三場東一場
  東二場南一場北一場北二場○通濟倉與在京
  倉置監支納使副各一員
   謹案金之勸農使司大司農司皆掌勸課農桑
   并採訪公事不司國儲之政其主倉廪者惟太
[014-26a]
   倉使提舉倉場司二官考金史食貨志載金大
   定間嵗入粟九百萬石自經費七百萬石外加
   以水旱蠲免所餘纔百萬石殆以出納務簡故
   設官亦從省併歟至倉場之名始見於宋之提
   㸃在京倉場所至金遂為置司設官而提㸃秩
   止五品則當如今之坐糧㕔尚非倉場侍郎之
   職也
 元
[014-26b]
  元史百官志京畿都漕運使司秩正三品運使二
  員正三品同知二員正四品副使二員正五品判
  官二員正六品經歴一員正七品知事一員從八
  品提控案牘兼照磨二員掌凡漕運之事世祖中
  統二年初立軍儲所㝷改漕運所至元五年改漕
  運司秩五品十二年改都漕運司秩五品十九年
  改京畿都漕運使司秩正三品二十四年内外分
  立兩運司而京畿都漕運司之額如舊止領在京
[014-27a]
  諸倉出納糧斛及新運糧提舉司站車攅運公事
  省同知通判知事各一員延祐六年増同知副使
  運判各一員其後定置官員已上正官各二員首
  領官四員吏屬令史二十一人譯史二人回回令
  史一人通事一人知印二人奏差一十六人典吏
  二人其屬二十四○新運糧提舉司秩正五品至
  元十六年置管站車二百五十輛𨽻兵部開設運
  糧垻河改𨽻户部置達嚕噶齊䝉古語頭目也原/本作達魯花赤今
[014-27b]
  改/正一員都提舉一員同提舉二員副提舉一員吏
  目一員司吏八人奏差十二人○京師二十二倉
  秩正七品○萬斯北倉中統二/年置萬斯南倉至元二/十四年
  置/千斯倉中統二/年置永平倉至元十/六年置永濟倉至元四/年置
  維億倉既盈倉大有倉並皇慶/元年置屢豐倉積貯倉並/皇
  慶元年/增置已上十倉每倉各置監支納一員正七品
  大使二員從七品副使二員正八品○豐穣倉皇/慶
  元年/置廣濟倉皇慶元/年置廣衍倉至元二十/九年置大積倉至/元
[014-28a]
  二十八/年置既積倉盈衍倉並至元二/十六年置相因倉中統二/年置
  順濟倉至元二十/九年置已上八倉每倉各置監支納一
  員正七品大使一員從七品副使二員正八品○
  通濟倉中統二/年置慶貯倉至元四/年置豐潤倉至元十/六年置
  實倉案此下史文失/載建置年月已上四倉每倉各置監支納
  一員正七品大使一員從七品副使一員正八品
  ○通惠河運糧千户所秩正五品掌漕運之事至
  元三十一年始置中千户一員中副千户二員○
[014-28b]
  都漕運使司秩正三品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
  務李二寺通州等處儧運糧斛至元二十四年自
  京畿運司分立都漕運司於河西務置總司分司
  臨清運使二員正三品同知二員正四品副使二
  員正五品運判三員正六品經歴一員從七品知
  事一員從八品提控案牘二員内一員兼照磨司
  吏三十三人通事譯史各一人奏差一十六人典
  吏一人其屬七十有五○河西務十四倉秩正七
[014-29a]
  品○永備南倉永備北倉廣盈南倉廣盈北倉充
  溢倉已上五倉各置監支納一員正七品大使二
  員從七品副使二員正八品○崇墉倉大盈倉大
  京倉大稔倉足用倉豐儲倉豐積倉恒足倉既備
  倉已上九倉各置監支納一員正七品大使一員
  從七品副使一員正八品○通州十三倉秩正七
  品○有年倉富有倉廣儲倉盈止倉及秭倉迺積
  倉樂嵗倉慶豐倉延豐倉已上九倉各置監支納
[014-29b]
  一員正七品大使二員從七品副使二員正八品
  ○足食倉富儲倉富衍倉及衍倉已上四倉各置
  監支納一員正七品大使二員從七品副使一員
  正八品○河倉一十有七用從七品印○館陶倉
  舊縣倉陵州倉傅家池倉已上各置監支納一員
  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副使一員案此下史失/載品數下條
  同/○秦家渡倉尖塚西倉尖塚東倉長蘆倉武强
  倉夾馬營倉上口倉唐宋倉唐村倉安陵倉四栁
[014-30a]
  樹倉淇門倉伏恩倉已上各置監支納一員從八
  品大使一員從九品副使一員○大都陸運提舉
  司秩從五品掌兩都陸運糧斛之事至元十六年
  始置運糧提舉司延祐四年改今名提舉二員從
  五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吏目一員司吏六人差
  委一十人海王莊七里荘魏家荘臘八荘四所各
  設提領一人用從九品印案大都陸運提舉/司屬中書兵部
   謹案唐宋糧儲領之司農寺故轉運使發運使
[014-30b]
   為今漕運總督及督糧道之職至元之大司農
   司所掌惟農桑水利學校之事而在京諸倉出
   納乃屬之京畿都漕運司是都漕運使正如今
   之倉場侍郎而新運糧提舉司則如今之坐糧
   㕔大都陸運提舉司則如今之大通橋監督監
   支納大使副使則如今之各倉監督也若至元
   中所分内外兩運司其在河西務者主直沽以
   來催儧糧斛亦與今倉場侍郎職掌相合惟分
[014-31a]
   司臨清運使在外調度則如今之漕督耳今以
   其本京畿分職故併載於此而仍互見於漕運
   諸官表内云
 明
  明史職官志總督倉場一人掌督在京及通州等
  處倉場糧儲洪武初置軍儲倉二十所各設官司
  其事永樂中遷都北京置京倉及通州諸倉以户
  部司員經理之宣徳五年始命李昶為户部尚書
[014-31b]
  専督其事遂為定制以後或尚書或侍郎俱不治
  部事嘉靖十五年又命兼督西苑農事隆慶初罷
  兼理萬厯九年裁革命本部侍郎分理之十一年
  復設
  孫承澤春明夢餘録總督倉場公署在城之東裱
  褙衚衕設於正統三年糧儲抵通分貯京通二處
  在京者曰舊太倉曰百萬倉曰南新倉曰北新倉
  曰海運倉曰禄米倉曰新太倉曰廣備庫倉在通
[014-32a]
  州者曰大運西倉大運南倉大運中倉大運東倉
  户部侍郎或尚書總督之元時有京畿都漕運使
  司所管倉有萬斯南倉萬斯北倉千斯倉相因倉
  豐潤倉通濟倉廣貯倉永平倉永濟倉維億倉盈
  衍倉大積倉豐實倉廣衍倉順濟倉今之倉多其
  地也
  明史食貨志明初京衛有軍儲倉永樂中置天津
  及通州左衛倉且設北京三十七衛倉既又設通
[014-32b]
  州衛倉於張家灣宣徳中増置北京及通州倉京
  倉以御史户部官錦衣千百户季更巡察各倉門
  以致仕武官二率老幼軍丁十人守之半年一更
  正統中増置京衛倉凡七自兊運法行諸倉支運
  者少而京通倉不能容乃毁臨清徳州河西務倉
  三分之一改為京通倉景泰初移武清衛諸倉於
  通州凡京倉五十有六通倉十有六
  明成祖實録永樂十六年復設通州衛通濟倉
[014-33a]
   謹案通濟倉之名始於金明代則置於張家灣
   正統元年管糧通政使李暹奏請移置通州既
   而不果見英宗實録今其倉已廢而坐糧㕔庫
   曰通濟庫葢猶沿其舊名也
  春明夢餘録永樂中嵗凡三運其達京倉者二儲
  通倉者一宣徳四年益増修京通等倉正統元年
  定所増通州大運曰中倉曰東倉曰南倉曰西倉
  時嵗運米五百萬京十之四通十之六其年復増
[014-33b]
  造三百萬石倉於大運西倉之側四年増設左右
  金吾前三衛倉天順四年即通州西倉之南草場
  置大運南倉五年復増通州大運倉百間而南倉
  設北東二門餘倉皆三門設守衛軍一人辦事官
  一人軍一人然由是設總督太監監督内官漸多
  事矣隆慶初巡倉御史蒋機言漕儲通倉者三百
  三十餘萬而京倉僅二百餘萬石根本之地出多
  入少非所以備緩急請無拘三七四六之例凡兊
[014-34a]
  運者悉入京倉改兊者入通倉詔可之
  邵寳容春堂集通州倉户部嵗委員外郎一人主
  事四人或七人或九人監出納之政
   謹案明諸倉不設監督惟户部遣司官經理之
   謂之監倉員外郎主事其監督倉糧乃内官職
   名正統中始設一員正徳間増至十七八員言
   者屢陳其侵冒剥削之害而不能去至嘉靖十
   四年始盡行裁革明代冗食耗蠹職此之由洵
[014-34b]
   一時之粃政也又今之坐糧㕔其職名不見明
   職官志考張輔之司空奏議有板片蘆蓆驗收
   者京糧㕔與坐厫㕔語則坐糧㕔當即沿明坐
   厫㕔之制而改其名者至京糧㕔亦載於春明
   夢餘録又稱為總㕔案
  本朝順治十二年嘗置京糧㕔以掌京倉出納十
   五年併歸坐糧㕔管理葢亦沿明制而設意其
   時均出長官選委不由奏授故史志失載歟
[014-35a]
 
 
 
 
 
 
 
 
[014-35b]
 
 
 
 
 
 
 
欽定厯代職官表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