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90 御纂醫宗金鑑-清-吳謙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凡例
  一傷寒論與金匱要畧原是一書自林億校刋遂分
  為二殊失先賢之意後趙開美仍合為一書今復
  其舊使後學知傷寒與雜證原非有二也
 一全書經文諸家舊本或字有增減或節有分合或
  重出不書衍文或正誤各不相同是集則以仲景
[001-1b]
  全書為凖而參之各家以昭畫一
 一傷寒論金匱要畧法律本自井然但係千載遺書
  錯誤頗多雖經歴代註家編次詮解然各執己見
  位置無常難以為法兹集傷寒分經仍依方有執
  條辨而次序先後則更為變通金匱門類悉照林
  億校本而綱領條目則詳為分别並不拘泥前人
  惟在啓發後學足禆實用
 一經中凡錯簡遺誤文義不屬應改補刪移者審辨
[001-2a]
  精覈皆詳於本條經文之下其有全節文義不相
  符合絶難意解者雖勉加註釋終屬牽强然其中
  不無可採之句故另彚二帙一曰正誤一曰存疑
  附之卷末以備參考金匱要畧倣此
 一書中辭精義奥註釋誠難若徒尚辭華必支離蔓
  衍何以闡發微言是註惟期簡易明顯發揮經旨
  間或旁參互證亦惟援引本經不事虚文用滋眩
  惑
[001-2b]
 一傷寒論自成無已創註以来踵之者百餘家金匱
  要畧自趙良衍義後繼之者十餘人各有精義羽
  翼經文然或渉浮泛或近隐晦醇疵並見難以適
  從兹汰其重複刪其冗㳫取其精確實有發明者
  集註於右用資考證
 一上古有法無方自仲景始有法有方其規矩變化
  之妙立法成方之旨各有精義皆當眀晰兹於每
  方必審究其立方主治之理君臣佐使之相輔功
[001-3a]
  能性味之相合一一解於其後即方中用水之甘
  瀾麻沸火之宜文宜武煎之緩急漬之遲速服之
  頻頓莫不各有適病之宜前人或置而不論者必
  備録而詳解之
 一是集傷寒則首六經次合病併病次差後勞復食
  復隂陽易次壊病温病痙濕暍霍亂次可汗不可
  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次平衇辨衇法此一
  書之次第也首綱領次具證次出方次因誤致變
[001-3b]
  次因逆成壊此一篇之次第也首經文次註釋次
  集註次方藥次方解集解其經文有缺誤者則加
  辨論於經文之下以按字冒之其與本條互相發
  明而非専論本條者加辨論於本註之後亦以按
  字冒之此逐條之次第也俾後學了然心目易於
  融㑹貫通金匱要畧序法倣此
 一金匱二十五章内有與傷寒文同者十之一二雖
  為重出然亦間有義别之處今將傷寒論中已有
[001-4a]
  専註者則不復贅釋其與本經切要者必重加發
  明以闡揚其旨
 一古人姓氏有傳記詳明者昭昭可考若僅書其字
  則無從知其名矣夫以其人竭慮殫精乆而冺其
  迹所不忍也故於無考者書其字可考者書其名
  以示不沒其善之意
 
 
[001-4b]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凡例
[001-5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凡例
  一傷寒論與金匱要畧原是一書自林億校刋遂分
  為二殊失先賢之意後趙開美仍合為一書今復
  其舊使後學知傷寒與雜證原非有二也
 一全書經文諸家舊本或字有增減或節有分合或
  重出不書衍文或正誤各不相同是集則以仲景
[001-5b]
  全書為凖而參之各家以昭畫一
 一傷寒論金匱要畧法律本自井然但係千載遺書
  錯誤頗多雖經歴代註家編次詮解然各執己見
  位置無常難以為法兹集傷寒分經仍依方有執
  條辨而次序先後則更為變通金匱門類悉照林
  億校本而綱領條目則詳為分别並不拘泥前人
  惟在啓發後學足禆實用
 一經中凡錯簡遺誤文義不屬應改補刪移者審辨
[001-6a]
  精覈皆詳於本條經文之下其有全節文義不相
  符合絶難意解者雖勉加註釋終屬牽强然其中
  不無可採之句故另彚二帙一曰正誤一曰存疑
  附之卷末以備參考金匱要畧倣此
 一書中辭精義奥註釋誠難若徒尚辭華必支離蔓
  衍何以闡發微言是註惟期簡易明顯發揮經旨
  間或旁參互證亦惟援引本經不事虚文用滋眩
  惑
[001-6b]
 一傷寒論自成無已創註以来踵之者百餘家金匱
  要畧自趙良衍義後繼之者十餘人各有精義羽
  翼經文然或渉浮泛或近隐晦醇疵並見難以適
  從兹汰其重複刪其冗㳫取其精確實有發明者
  集註於右用資考證
 一上古有法無方自仲景始有法有方其規矩變化
  之妙立法成方之旨各有精義皆當眀晰兹於每
  方必審究其立方主治之理君臣佐使之相輔功
[001-7a]
  能性味之相合一一解於其後即方中用水之甘
  瀾麻沸火之宜文宜武煎之緩急漬之遲速服之
  頻頓莫不各有適病之宜前人或置而不論者必
  備録而詳解之
 一是集傷寒則首六經次合病併病次差後勞復食
  復隂陽易次壊病温病痙濕暍霍亂次可汗不可
  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次平衇辨衇法此一
  書之次第也首綱領次具證次出方次因誤致變
[001-7b]
  次因逆成壊此一篇之次第也首經文次註釋次
  集註次方藥次方解集解其經文有缺誤者則加
  辨論於經文之下以按字冒之其與本條互相發
  明而非専論本條者加辨論於本註之後亦以按
  字冒之此逐條之次第也俾後學了然心目易於
  融㑹貫通金匱要畧序法倣此
 一金匱二十五章内有與傷寒文同者十之一二雖
  為重出然亦間有義别之處今將傷寒論中已有
[001-8a]
  専註者則不復贅釋其與本經切要者必重加發
  明以闡揚其旨
 一古人姓氏有傳記詳明者昭昭可考若僅書其字
  則無從知其名矣夫以其人竭慮殫精乆而冺其
  迹所不忍也故於無考者書其字可考者書其名
  以示不沒其善之意
 
 
[001-8b]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凡例
[001-9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太陽上篇目録
  桂枝湯
  桂枝加附子湯
  五苓散
  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湯
  十棗湯
[001-9b]
  桂枝加人參湯
  葛根黄芩黄連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𤓰蒂散
  大陷胸湯
  小陷胸湯
[001-10a]
  三物白散
  大陷胸丸
  文蛤散
 
 
 
 
 
[001-10b]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目録
[0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太陽上篇目録
  桂枝湯
  桂枝加附子湯
  五苓散
  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湯
  十棗湯
[001-11b]
  桂枝加人參湯
  葛根黄芩黄連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𤓰蒂散
  大陷胸湯
  小陷胸湯
[001-12a]
  三物白散
  大陷胸丸
  文蛤散
 
 
 
 
 
[001-12b]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目録
[001-1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
  傷寒論後漢張機所著發眀内經奥旨者也並不
  引古經一語皆出心裁理無不該法無不備蓋古
  經皆有法無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啓萬世之法程
  誠醫門之聖書但世逺殘闕多編次傳寫之誤今
  博集諸家註釋採其精粹正其錯譌刪其駁雜補
[001-13b]
  其闕漏發其餘藴於以行之天下則大法微言益
  昭諸萬世矣
 辨太陽病衇證并治上篇
  太陽主表為一身之外藩總六經而統榮衛凡外
  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榮守邪
  由何入經曰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
  氣虚則榮衛之氣不能禦外故邪得而乘之經曰
  虚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後客之也衛
[001-14a]
  陽也榮隂也風陽邪也寒隂邪也邪之害人各從
  其類故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榮受之衛分受邪
  則有汗為虚邪桂枝證也榮分受邪則無汗為實
  邪麻黄證也榮衛俱受邪均無汗皆為實邪大青
  龍證也大綱三法用之得當其邪立解用違其法
  變病百出縁風為百病之長故以風中衛列為上
  篇寒傷榮與風寒兩傷列為中下二篇其條目俱
  詳於本篇之下俾讀者開卷了然有所遵循也
[001-14b]
太陽之為病衇浮頭項强痛而惡寒
 註/太陽膀胱經也太陽之為病謂太陽膀胱經之所
  為病也太陽主表表統榮衛風邪中衛寒邪傷榮
  均表病也衇浮表病衇也頭項强痛惡寒表病證
  也太陽經衇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連風
  府故邪客其經必令頭項强痛也惡寒者因風寒
  所傷故惡之也首揭此條為太陽病之提綱凡上
  中下三篇内稱太陽病者皆指此衇證而言也
[001-15a]
 按/榮衛二者皆胃中後天之穀氣所生其氣之清者
  為榮濁者為衛衛即氣中之慓悍者也營即血中
  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體而言則曰氣血以其
  流行之用而言則曰營衛營行衇中故屬於隂也
  衛行衇外故屬於陽也然營衛之所以流行者皆
  本乎腎中先天之一氣故又皆以氣言曰營氣衛
  氣也
 集/註滑夀曰衇在肉上行主表也
[001-15b]
  方有執曰表即皮膚榮衛麗焉故衇見尺寸俱浮
  知病在太陽表也項頸後也惡寒者該風而言也
  風寒初襲而鬱於表不能再勝風寒之外忤故畏
  惡之
  程應旄曰太陽經之見證莫確於頭痛惡寒故首
  揭之
  吳人駒曰頭為三陽之通位項為太陽之専位有
  所障礙不得如常之柔和是為强痛
[001-16a]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衇緩者名為中風
 註/太陽病即首條衇浮頭項强痛而惡寒之謂也衛
  為表陽風屬陽邪風邪中人則衛受之從其類也
  風中於衛即發熱者以風衛皆陽其性本熱故變
  熱甚㨗不似傷寒待其閉鬱而始熱也衛病不能
  固表又為陽邪所蒸故腠理踈而汗出也汗出表
  虚為風所忤故惡風也風性柔軟故衇緩也此承
  上條言太陽病又兼見此衇證者名曰中風以為
[001-16b]
  中風病之提綱後凡稱中風者皆指此衇證而言
  也
 集/註方有執曰衇緩即下文陽浮而隂弱之謂言既有
  如首條所揭之太陽病加之發熱汗出惡風而衇
  緩者則其病乃是觸犯於風所致故名中風
  汪琥曰中風非東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衇之謂
  蓋中字與傷字同義仲景論中不直言傷風者恐
  後學不察以咳𠻳鼻塞聲重之傷風混同立論故
[001-17a]
  以中字别之也衇緩當作浮緩看浮是太陽病衇
  緩是中風衇中篇緊衇亦當倣此
太陽中風陽浮而隂弱陽浮者熱自發隂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

 註/太陽中風即上二條合而言之又詳舉其證以出
  其治也後凡稱太陽中風者皆指此衇此證也隂
  陽指榮衛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陽浮即越人曰
[001-17b]
  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衛
  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衇取之而
  得者即營分之浮也營分之浮較之衛分之浮則
  無力而弱故曰陽浮而隂弱也衛為風客則衛邪
  强而發熱矣故曰陽浮者熱自發營受邪蒸則營
  不固而汗出矣故曰隂弱者汗自出營衛不和則
  肌表踈緩故有嗇嗇之惡寒淅淅之惡風翕翕之
  發熱也然在皮膚之表非若傷寒之壯熱無汗惡
[001-18a]
  寒雖近烈火而不减惡風雖處宻室而仍畏也皮
  毛内合於肺皮毛不固風邪侵肺則氣壅而鼻鳴
  矣胸中者陽氣之本衛陽為風邪所干不能敷布
  則氣上逆而為乾嘔矣故宜桂枝湯解肌固表調
  和營衛也
 集/註程應旄曰嗇嗇惡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斂也淅淅
  惡風者肌因風灑踈難禦也翕翕發熱者肌得熱
  蒸合欲揚也嗇嗇淅淅翕翕字俱從皮毛上形容
[001-18b]
  較之傷寒之見證自有浮沉淺深之别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煑取三升去滓
  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須&KR0119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
  藥力温覆令一時許徧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001-19a]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
  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
  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
  夜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
  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麫五辛酒
  酪臭惡等物
 按/桂枝湯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氣味辛甘
  全在於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發汗之
[001-19b]
  功宜刪此二字後倣此
 方/解名曰桂枝湯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發散
  温通衛陽芍藥酸寒酸能收斂寒走隂營桂枝君
  芍藥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旨芍藥臣桂枝是於
  和營中有調衛之功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
  棗之甘佐芍藥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
  能用以調和中氣即以調和表裏且以調和諸藥
  以桂芍之相須薑棗之相得藉甘草之調和陽表
[001-20a]
  隂裏氣衛血營並行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相和
  也而精義在服後須㬰啜稀粥以助藥力蓋穀氣
  内充不但易為釀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將
  来之邪不得復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時許漐漐
  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
  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過汗之意也此方為
  仲景羣方之冠乃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
  也凡中風傷寒衇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
[001-20b]
  而主之其他但見一二證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
  青龍發汗諸劑咸用之也若汗不出麻黄證也衇
  浮緊麻黄衇也固不可與桂枝湯然初起無汗已
  用麻黄發汗汗解後復煩衇浮數者與下後衇仍
  浮氣上衝者及下後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經中
  皆用此以解外誠以此時表雖未解腠理已踈邪
  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經汗下津液已傷故衇證
  雖同麻黄而主治當屬桂枝也粗工妄謂桂枝湯
[001-21a]
  専治中風不治傷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謂専走肌
  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名桂
  枝新加湯用以治榮表虚寒肢體疼痛倍芍藥加
  飴糖名小建中湯用以治裏虚心悸腹中急痛再
  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湯用以治虚損虚熱自汗盜
  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適寒温服歠熱
  稀粥以助藥力欲使穀氣内充易為釀汗也温覆
  令一時許微似有汗不令如水流漓謂不可過汗
[001-21b]
  也蓋取汗在不緩不急不多不少緩則邪必留連
  急則邪反不盡汗多則亡其陽汗少則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謂病輕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
  停後服不必盡劑謂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過也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謂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
  升依前法也又不汗後服謂病仍不解後服第三
  升也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謂服此第三升
  當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緩以半日三時許為度令
[001-22a]
  三服盡始適中其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劑
  三升盡病不解再服一劑病猶不解乃更服三劑
  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時為度務期汗出病解而後
  已後凡有曰依服桂枝湯法者即此之謂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
風者宜桂枝湯
 註/此釋上條陽浮隂弱之義也經曰邪氣盛則實精
  氣奪則虚衛為風入則發熱邪氣因之而實故為
[001-22b]
  衛强是衛中之邪氣强也營受邪蒸則汗出精氣
  因之而虚故為營弱是營中之隂氣弱也所以使
  發熱汗出也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集/註方有執曰上言陽浮而隂弱此言營弱衛强衛强
  即陽浮營弱即隂弱彼此互言而互相發明者也
  救者解救救䕶之謂不曰風邪而曰邪風者以本
  體言也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
[001-23a]
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註/此釋上條榮衛不和之證而又就其時發熱汗出
  者以明其治也藏裏也無他病謂裏無他病也有
  時發熱有時不熱有時汗出有時不汗出其表病
  流連而不愈者非榮不和是衛强不與榮和也當
  於未熱未汗之時預用桂枝湯解肌發汗迎而奪
  之以遏其勢則熱退汗斂而病自愈矣
 集/註方有執曰時以暫言衛氣不和者表有邪風而不
[001-23b]
  和也先其時者言於未發熱之先也
  程知曰隂虚諸病亦時發熱自汗若裏無他病而
  時熱自汗則為衛受風邪未得解散宜於將發之
  時先用桂枝湯乘其欲動而擊之
  程應旄曰桂枝為解肌之劑而有時云發汗者何
  也以其能助衛氣升騰使正氣得宣而汗出與麻
  黄湯逐邪氣使汗從外洩者不同
  汪琥曰及其發熱自汗之時用桂枝湯發汗則愈
[001-24a]
  苟失其時則風邪入裏病熱必深桂枝湯非所宜
  矣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
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衇中衛行衇外復發其汗
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註/此又釋上條榮衛所以不和之義也言病有時常
  自出汗者此為榮氣已和也榮氣和而熱仍不解
  者則是衛外之氣猶不諧而不與榮氣共和諧也
[001-24b]
  所以榮氣雖和而時時自汗出病猶不解也蓋以
  榮行衇中衛行衇外衛不和則榮雖和而病不解
  故復發其汗以抑衛而和榮榮衛和而病自愈矣
  亦宜桂枝湯
 集/註方有執曰此與上條同上以暫言此言常者謂無
  時不然也上言藏藏為隂而主裏此言榮榮亦隂
  而主裏以暫言故其詞畧以常言故其詞詳兩相
  互發義不殊也
[001-25a]
  喻昌曰此明衛受邪風榮自汗出之理凡汗出榮
  和而發熱不解是衛强不與榮和也復發其汗俾
  風邪從肌竅外出斯衛不强而與營和矣正如中
  酒發狂酒去其人帖然也榮受寒邪不與衛和宜
  麻黄湯亦然
  吳人駒曰上條發作有時此則無時而不自汗出
  但熱不解者亦屬榮衛不和蓋榮衛相得之為和
  而榮不得獨為之和也
[001-25b]
  張錫駒曰衛氣者所以肥腠理司開闔衛外而為
  固也今受邪風不能衛外故常自汗出而熱不解
  此為榮氣和而衛不和也
  魏荔彤曰前以桂枝解肌者和其衛而時發熱之
  熱止此以桂枝發汗者和其衛而常自汗之汗止
  蓋發其表而熱解矣故總結之曰榮衛和則愈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
桂枝湯則愈
[001-26a]
 註/太陽病服桂枝湯外證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
  不惟不解而反加煩是表邪太盛若遽與桂枝恐
  更生煩熱故宜先行刺法疏其在經邪熱然後却
  與桂枝發其肌腠風邪俾外内調和自然汗出而
  解矣
 集/註方有執曰桂枝全在服法發汗切要如經若服不
  如法汗不如經病必不除所以反煩反者轉也言
  轉加熱悶也風池穴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
[001-26b]
  中手足少陽衇之㑹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風府
  穴在項上入髪際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
  督衇陽維二經之㑹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
  張志聰曰風池風府雖非太陽穴道乃屬太陽經
  衇所循之部故刺之以衰太陽之病勢
  魏茘彤曰恐誤認此為已傳之躁煩故標出以示
  人言不解則太陽之證俱在但添一煩知其非傳
  裏之煩而仍為表未解之煩也
[001-27a]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衇浮故知
汗出解也
 註/汗之不解而煩太陽證仍在者是表邪盛也有陽
  明證者是裏熱盛也然亦有欲自解而未解先煩
  者則又為邪正相争作汗之兆也當其煩時解與
  不解固不可定但診其六衇俱浮則知邪欲還表
  當汗出而解矣
 集/註程知曰天地鬱蒸而雨作人身煩悶而汗作當以
[001-27b]
  衇浮決之設衇不浮則煩又為入裏之候矣
  程應旄曰如診得衇浮即是邪還於表之兆切勿
  妄治其煩使汗却而當解者反不解也
  沈眀宗曰夫自解證有從衂解有從下血而解有
  從下利而解有從小便暗除而解者此即太陽戰
  汗之一端或從衇辨或從證叅仲景妙義散見諸
  篇務必合叅則備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衇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
[001-28a]
躁擾者必欲解也
 註/病至六七日手足隂陽三部衇皆至而浮忽然大
  煩口噤不能言躁擾不寜者此邪正俱實争勝作
  汗之象故曰必欲解也
 集/註成無己曰手足三部衇皆至為正氣盛邪氣雖甚
  必欲解也
若衇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内際黄者此欲解也
 按/臉字當是瞼字瞼眼弦也作臉字非
[001-28b]
 註/衇和而大煩者其解未可卜也若其人目重瞼者
  是瞼覆下垂目欲合也為隂来濟陽之兆内際黄
  者為胃氣来復之徵故曰此欲解也
問曰衇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闗上尺
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衇隂
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註/衇偏勝則病衇和平則愈今寸口闗上尺中三部
  衇俱見浮沉遲數大小同等隂陽和平之象即有
[001-29a]
  寒熱不解之病雖劇亦當愈也
 集/註内經曰寸口人迎兩者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者
  名曰平人
  程知曰大小浮沉遲數同等謂三部九候無相失
  也蓋大不甚大小不甚小浮不甚浮沉不甚沉遲
  不甚遲數不甚數為冲和平等之象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隂也發
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隂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隂數六故
[001-29b]

 註/病謂中風傷寒也有初病即發熱而惡寒者是謂
  中風之病發於衛陽者也有初病不發熱而惡寒
  者是謂傷寒之病發於榮隂者也發於陽者七日
  愈發於隂者六日愈以陽合七數隂合六數也
 集/註方有執曰此推原中風傷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
  以終之意凡在太陽皆惡寒也發起也愈瘳也
  程知曰此辨太陽病有發熱有不發熱之故也風
[001-30a]
  陽也衛亦陽也寒隂也榮亦隂也中風傷寒均為
  表證而風入衛則邪發於陽而為熱寒入榮則邪
  發於隂而不即熱陽行速故常過經而遲愈一日
  隂行遲故常循經而早愈一日觀此則風寒之辨
  了然矣
  魏荔彤曰風傷衛寒傷榮既在太陽則未有不發
  熱者但遲速有間耳至於惡寒則同也發於陽發
  於隂之義不過就風為陽衛亦陽寒為隂榮亦隂
[001-30b]
  而言殊未及於三隂也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
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
夜半愈者以陽得隂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
以隂得陽則解也
 註/凡病之起不外乎隂陽以為病非陽勝隂即隂勝
  陽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隂陽以為和非陽得隂解
  即隂得陽解陽得隂解者謂日中得病今日夜半
[001-31a]
  愈也隂得陽解者謂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也
 集/註方有執曰日中夜半以大畧言餘時可倣此意而
  推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
欲作再經者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註/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
  也謂太陽受病其邪傳行六日三陽三隂經盡至
  七日已上三陽三隂之病日衰大邪皆去此不作
[001-31b]
  再經故自愈也再者再傳陽明經也謂其邪已傳
  經盡熱盛不衰欲再轉屬陽明故也鍼足陽明以
  洩其熱使其邪不再傳則愈矣
 集/註方有執曰七日已上者該六日而言也
  魏荔彤曰方有執謂鍼以遏其邪喻昌謂鍼以竭
  其邪言遏言竭皆言泄之也凡鍼刺者泄其盛氣
  也故前言刺風池風府亦主泄其風邪暴甚之意
  因刺法乃治熱之善䇿不欲人妄施汗下温三法
[001-32a]
  也言足陽明自是胃之經穴必有實欲再傳之勢
  方可刺之
  閔芝慶曰太陽受病以次而終於厥隂為傳經盡
  諸經受病至七日已上自愈者為行其經盡故也
  今有自太陽再傳之說若果傳徧六經厥隂再傳
  太陽太陽再傳陽明則何不於厥隂未傳太陽之
  前預鍼太陽而必待傳陽明然後鍼陽明哉於此
  可知三隂從無再傳太陽之病但轉屬陽明耳
[001-32b]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註/風家謂太陽中風也表解謂用桂枝湯病已解也
  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湯其表已解而猶
  不清楚者在經餘邪未盡耳十二日經盡之時餘
  邪盡自然愈也
 集/註魏荔彤曰此條申眀太陽中風病愈後風邪留滯
  之證應聴其自愈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重出/衍文
[001-33a]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衇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
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註/夫桂枝湯本為解肌中風表虛之藥也若其人衇
  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乃傷寒表實之病不可與也
  常須識此為麻黄湯證勿令誤與桂枝湯也
 集/註程應旄曰可與不可與在毫釐疑似之間誤多失
  之於倉卒須常將營衛之分别處兩兩互勘隂陽
  不悖虚實了然不以桂枝誤治衇浮緊汗不出之
[001-33b]
  傷寒自不致以麻黄誤治衇浮緩汗自出之中風
  矣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

 註/酒客謂好飲之人也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其病
  之狀頭痛發熱汗出嘔吐乃濕熱薫蒸使然非風
  邪也若誤與桂枝湯服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
  也
[001-34a]
 集/註成無己曰酒客内熱喜辛而惡甘桂枝湯甘酒客
  得之則中煩而嘔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註/凡酒客得桂枝湯而嘔者以辛甘之品能動熱助
  涌故也若其人内熱素盛服桂枝湯又不即時嘔
  出則益助其熱所以其後必吐膿血也然亦有不
  吐膿血者則是所傷者輕而熱不甚也
 集/註劉宏璧曰桂枝氣味甚薄酒客不可與者舉一以
[001-34b]
  例其餘也庸工不得其解每遇熱盛之人但去桂
  枝於甘辛極熱之類全無顧忌仲景豈意後人如
  此之愚哉即如産後不宜寒凉所以舉一白芍之
  味酸微寒者以示戒今祗知除去白芍於三黄寒
  凉等藥反恣用無忌殊不知聖人一語該括無窮
  味薄者尚不可與其味厚者可知微寒者既在宜
  禁而大寒者尤所當戒世俗不能引伸觸類徒以
  鹵莽滅裂為事可見上古醫書非精詳玩味烏能
[001-35a]
  有得耶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
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註/太陽中風本當解肌若大發其汗如水流漓因而
  遂漏不止其人必腠理大開表陽不固故惡風也
  液傷於内膀胱津少故小便難也液傷於外復加
  風襲故四肢微急難以屈伸也宜桂枝加附子湯
  主之服依桂枝湯法者是於固陽斂液中和榮衛
[001-35b]
  解風邪也
 集/註方有執曰此太陽中風誤汗之變證小便難者以
  汗漏不止必亡陽亡津液亡陽則氣不足亡津液
  則水道枮竭且小便者膀胱所司也膀胱本太陽
  經而為諸陽主氣氣不足則化不行矣
  程知曰此陽氣與隂液兩亡復加外風襲入與真
  武證微細有别真武湯是救裏寒亡陽之失急於
  回陽者桂枝加附子湯是救表寒漏風之失急於
[001-36a]
  温經者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加附子一枚餘依桂枝湯法
 集/解柯琴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湯中大補表陽也
  表陽密則汗漏自止惡風自罷矣汗止津回則小
  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而從
  化變病則異服桂枝麻黄湯大汗出後而大煩渴
  是陽陷於裏急當救隂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服桂
[001-36b]
  枝麻黄湯發汗遂漏不止而不煩渴是亡陽於外
  急當救陽故用桂枝加附子湯要之發汗之劑用
  桂枝不當則陽陷於裏者多用麻黄不當則陽亡
  於外者多因桂枝湯有芍藥而無麻黄故雖汗大
  出而元府尚能自閉多不致亡陽於外耳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衇洪大者白虎加人
參湯主之
 註/大煩渴陽明證也洪大陽明衇也中風之邪服桂
[001-37a]
  枝湯大汗出後不解大煩渴衇洪大者是邪已入
  陽明津液為大汗所傷胃中乾燥故也宜與白虎
  加人参湯清熱生津而煩渴自除矣
 集/註張璐曰白虎湯實解内蒸之熱非治外經之熱也
  昔人以石膏辛凉能解利陽明風熱若不佐以麻
  葛之品何以走外此說似是而實非蓋陽明在經
  之邪縱使有大熱而不煩渴自有葛根湯桂枝加
  葛根湯等治法並無藉於石膏也
[001-37b]
白虎加人參湯見陽明篇/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
湯主之
 註/太陽病三日發汗後熱不解若仍陣陣發熱有汗
  而不解者是太陽表證未罷也則當以桂枝湯和
  之今蒸蒸發熱有汗而不解者乃屬陽明裏證不
  和也故用調胃承氣湯
 集/註程應旄曰太陽病三日經期尚未深也何以發汗
[001-38a]
  不解便屬胃也蓋以胃燥素盛故他表證雖罷而
  汗與熱仍不解也第徵其熱如炊籠蒸蒸而盛則
  知其汗必連綿濈濈而来此即大便已鞕之徵故
  曰屬胃也熱雖聚於胃而未見潮熱讝語等證主
  以調胃承氣湯者於下法内從乎中治以其為日
  未深故也
  汪琥曰言太陽病不可拘以日數但見屬胃之證
  即可下也病方三日曾經汗矣其熱自内騰達於
[001-38b]
  外非表邪不解乃太陽之邪轉屬於胃病熱不能
  解也
調胃承氣湯見陽明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
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衇浮小便不利微熱
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註/太陽病發汗後或大汗出皆令人津液内竭胃中
  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當少少與之以滋胃燥
[001-39a]
  令胃氣和則可愈也倘與之飲胃仍不和若衇浮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則是太陽表邪未罷膀胱
  裏飲已成也經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
  矣今邪熱薫灼燥其現有之津飲水不化絶其未
  生之液津液告匱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
  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熱内輸水府
  則氣化津生熱渴止而小便利矣
 集/註張兼善曰白虎治表證已解邪傳裏而煩渴者今
[001-39b]
  衇浮身有微熱而渴乃表邪未得全解故用五苓
  藉桂枝之辛散和肌表以解微熱也术澤二苓之
  淡渗化水生津以止燥渴也
  喻昌曰衇浮當用桂枝何以變用五苓耶蓋熱邪
  得水雖不全解勢必衰其大半所以熱微兼小便
  不利證成消渴則蓄飲證具故不從單解而從兩
  解也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謂之消渴裏熱飲盛不
  可單用桂枝解肌故兼以利水惟五苓有全功耳
[001-40a]
  程應旄曰微熱字對下條發熱字看彼以發熱在
  表則知犯本未深故邪熱蓄而拒水此曰微熱則
  表熱犯本已深故熱邪結而耗液所以不惟與水
  與五苓主治有别而前五苓後五苓主治亦俱有
  别也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
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註/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者是有表證也渴欲
[001-40b]
  飲水水入則吐者是有裏證也若渴欲飲水水入
  即消如前條之胃乾少少與飲令胃和則愈今渴
  欲飲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其所
  以吐之之由則因邪熱入裏與飲相摶三焦失其
  蒸化而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飲熱相格
  於上水無去路於下故水入則吐小便必不利也
  宜五苓散辛甘淡滲之品外解内利多服煖水令
  其汗出尿通則表裏兩解矣
[001-41a]
 集/註方有執曰中風發熱必自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煩
  者汗出過多亡津液而内燥也表以外證未罷言
  裏以煩渴屬府言欲飲水者燥甚而渴希救故也
  水入則吐者伏飲内作故外水不得入也蓋飲亦
  水也以水得水湧溢而為格拒所以謂之水逆與
  五苓散兩解表裏汗出而愈也
  喻昌曰傷風證原有汗以其有汗也延至日乆不
  行解肌之法汗出雖多徒傷津液表終不解轉增
[001-41b]
  煩渴邪入於府飲水則吐名曰水逆乃熱邪挟積
  飲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也服五苓飲熱湯得汗
  則表裏俱解是一舉而兩得也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黑皮  茯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桂半兩/
  右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
[001-42a]
  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方/解是方也乃太陽邪熱入府水氣不化膀胱表裏藥
  也一治水逆水入則吐一治消渴水入則消夫膀
  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矣邪熱入之與水合
  化為病若水盛於熱則水壅不化水蓄於上故水
  入則吐乃膀胱之氣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若熱
  盛於水則水為熱灼水耗於上故水入則消乃膀
  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無出也二證皆小便不利
[001-42b]
  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傷津
  液以其屬陽明之裏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
  散非治水熱之専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
  也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
  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水熱並瀉也用白术
  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隄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
  温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
  降利水之功倍則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藉桂
[001-43a]
  上升通陽之效㨗則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
  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後多服煖水令汗出愈是知
  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裏而猶解停水發
  熱之表也加人參名春澤湯其意専在助氣化以
  生津加茵蔯名茵蔯五苓散治濕熱發黄表裏不
  實小便不利者無不效也
 集/解程應旄曰太陽為標膀胱為本中風發熱標受邪
  也六七日不解標邪轉入膀胱矣是謂犯本五苓
[001-43b]
  散與麻黄桂枝二湯雖同為太陽經之藥一則解
  肌而治表一則利小便而治裏表與本所主各有
  别矣
 按/此條謂有表裏證者非發熱有汗口乾煩渴水入
  則消小便自利太陽陽明之表裏證也乃發熱無
  汗口潤煩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太陽膀胱之表
  裏證也此病雖未發明無汗小便不利之證若汗
  出小便利則渴飲之水得從外越下出必無水逆
[001-44a]
  之證仲景用五苓散多服煖水令汗出愈其意在
  利水發汗故知必有無汗小便不利之證也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
裏急也
 註/太陽初病不欲飲水将傳陽明則欲飲水此其常
  也今太陽初病即飲水多必其人平素胃燥可知
  設胃陽不衰則所飲之水亦可以敷布於外作汗
  而解今飲水多而胃陽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
[001-44b]
  中焦而為心下悸若更小便少則水停下焦必苦
  裏急矣
 集/註方有執曰飲水多而心下悸者心為火藏水多則
  受制也小便少則水停所以裏急也
  汪琥曰太陽病小便利者是膀胱之府無邪熱也
  若其人飲水多此熱在上焦心火亢甚小便雖利
  而渴飲水多則水停犯火必心下悸若其人飲水
  多而小便少此熱在下焦為太陽邪熱隨經入府
[001-45a]
  水積不行膀胱之裏必苦急也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註/上條未發汗飲水多胃熱津少也此條發汗後飲
  水多津亡胃乾也而不病心下悸苦裏急者蓋以
  水不停於中焦下焦而停於上焦所以攻肺必作
  喘也水灌者以水澆洗也飲水多者必喘是飲冷
  冷傷於内也以水灌之亦喘者是形寒寒傷於外
  也均傷肺故俱喘
[001-45b]
 集/註魏荔彤曰此申明本條喘急一證有因水而成者
  蓋渴而飲水多之喘與不渴而灌之亦喘其由雖
  不同而致病則一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太陽病下之後微喘者表未解也當以桂枝加厚
  朴杏仁湯解太陽肌表而治其喘也太陽病桂枝
  證醫反下之下利衇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當以
[001-46a]
  葛根黄連黄芩湯解陽明之肌熱而治其喘也今
  太陽病發汗後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而不惡寒者
  知邪已不在太陽之表且汗出而不惡熱知邪亦
  不在陽明之裏其所以汗出而喘既無大熱又不
  惡寒是邪獨在太隂肺經故不可更行桂枝湯可
  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發散肺邪而汗喘自止
  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001-46b]
 麻黄四兩/去莭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觔碎/綿裏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納諸
  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註柯琴曰石膏為清火之重劑青龍白虎皆賴以建
  功然用之不當適足以召禍故青龍以無汗煩燥
  得薑桂以宣衛外之陽白虎以有汗煩渴須粳米
  以存胃中之液今但内熱而無外寒故不用薑桂
[001-47a]
  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需粳米其意重在存隂不
  慮其亡陽也故於麻黄湯去桂枝之監制取麻黄
  之専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寒除内藴
  之實熱斯溱溱之汗出而内外之煩熱與喘悉除
  矣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此詳上條受病兩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後
[001-47b]
  身無大熱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故
  亦不可更行桂枝湯可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以治肺也彼之汗後喘此之下後喘雖其致病之
  因不同而其所見之證不異所以從其證不從其
  因均用此湯亦喘家急則治其標之法也
 集/註方有執曰汗與下雖殊其為反誤致變之喘則一
  惟其喘一故同歸一治也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
[001-48a]
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
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嘔下利
  而用十棗湯峻劑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
  鞕滿痛始屬裏病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始屬飲病
  乃可攻也發作之作字當是熱字若無熱汗出乃
  少隂隂邪寒飲真武湯證也且作字與上下句文
  義皆不相屬
[001-48b]
 註/太陽中風表邪也不利嘔逆裏飲也表邪解者乃
  可攻裏飲也審其人微汗漐漐不輟發熱有時頭
  痛若仍惡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惡寒則為
  表已解矣而更見裏未和之心下痞鞕滿引脇下
  痛乾嘔短氣水蓄無所從出之急證故徑以十棗
  湯峻劑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傷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嘔逆者是寒束於外水氣
  不得宣越也宜小青龍湯汗而散之中風表未解
[001-49a]
  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飲格於中水氣不得輸洩也
  宜五苓散散而利之此皆表未解不可攻裏之飲
  證也至如十棗湯與下篇之桂枝去芍藥加白术
  茯苓湯二方皆治飲家有表裏證者十棗湯治頭
  痛發熱汗出不惡寒之表已解而有痞鞕滿痛之
  裏未和故専主攻裏也桂枝去芍藥加白术茯苓
  湯治頭痛發熱無汗之表未解而兼有心下滿微
  痛之裏不和故不主攻裏當先解表也然其心下
[001-49b]
  鞕滿痛之微甚亦有别矣
 集/註杜任曰十棗湯惟壯實者宜之不宜輕用
  方有執曰乃可攻之以上喻人勿妄下早之意漐
  漐汗出至短氣言證雖有裏猶未可下直至汗出
  不惡寒方是承上起下言當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此證與結胸頗同但結胸者邪結於胸其
  位髙此在心下及脇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
  亦與攻結胸之戒不殊也藥用十棗亦與陷胸湯
[001-50a]
  相倣因傷寒下法多為胃實而設胃實者邪熱内
  盛不得不用消黄以蕩滌之今證在胸脇而不在
  胃則蕩滌之藥無所用故取蠲熱逐飲於胸脇之
  間以為下法
  張志聰曰頭痛表證也然亦有在裏者如傷寒不
  大便五六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與此莭之汗
  出不惡寒而頭痛為表解裏有飲用十棗湯則凡
  遇風寒頭痛表未解之證當審别矣
[001-50b]
  程應旄曰所可惑者頭痛外惟身汗一證表裏難
  辨汗出發熱惡寒則微有表若汗出發熱不惡寒
  則祗從不惡寒處認證知表已解裏氣為飲邪摶
  結不和雖頭痛亦屬裏邪上攻非闗表也
  魏荔彤曰太陽之邪既入裏宜下矣又有不下胸
  膈不下腸胃而下心與脇下者較下結胸部位稍
  卑較下胃實部位又稍髙此下中之又一法也須
  認明同一下也證不同而法自别蓋太陽陽明之
[001-51a]
  交必辨表裏而施汗下彼之在裏應下乃邪熱挟
  食物為胃實此之在裏應下乃邪熱挟水飲為飲
  實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後下此大同也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㦸    大棗十枚/擘
  右三味等分各别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
  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藥末强人服一錢七羸
[001-51b]
  人服半錢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
  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方/解仲景治水之方種種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氣
  為患或喘或欬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處而
  止此則水邪留結於中心腹脇下痞滿鞕痛三焦
  升降之氣阻隔難通此時表邪已罷非汗散之法
  所宜裏飲實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勝非選逐水
  至峻之品以直折之則中氣不支束手待斃矣甘
[001-52a]
  遂芫花大㦸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禀性最毒並舉
  而用之氣味相濟相須故可直攻水邪之巢穴決
  其瀆而大下之一舉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湊其
  氣必虚以毒藥攻邪必傷及脾胃使無冲和甘緩
  之品為主宰則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然此藥
  最毒至峻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與之反故選十
  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
  峻毒得快利後糜粥自養一以使穀氣内充一以
[001-52b]
  使邪不復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
  也昧者惑於甘能中滿之說而不敢用豈知承制
  之理乎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
枝湯
 註/太陽病外證未解者謂桂枝湯之表證未解也凡
  表證未解無論已汗未汗雖有可下之證而非在
  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下之為逆也欲解外者仍
[001-53a]
  宜桂枝湯主之
 集/註王肯堂曰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即為表證未解不
  可下也
  程應旄曰若下後外證未解者仍當解外有是證
  用是藥不可以既下而遂謂桂枝湯不中與也
  汪琥曰下之為逆逆者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於
  治法為不順也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衇浮者不愈浮為在外
[001-53b]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衇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
宜桂枝湯
 註/太陽病先發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復下之治失
  其宜矣衇浮者不愈蓋以衇浮邪在外而反下之
  故令不愈也今誤下未成逆衇仍浮故知邪尚在
  外仍宜桂枝湯解外則愈也
 集/註程應旄曰愈不愈辨之於衇其愈者必其衇不浮
  而離於表也若衇浮者知尚在表則前此之下自
[001-54a]
  是誤下故令不愈從前之誤不必計較祗據目前
  目前之證不必計較祗據其衇衇若浮知尚在外
  雖日乆尚須解外則愈有是衇用是藥亦不以既
  下而遂以桂枝湯為不中與也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
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註/立治逆之法不外乎表裏而表裏之治不外乎汗
  下病有表裏證者當審其汗下何先先後得宜為
[001-54b]
  順失宜為逆若表急於裏本應先汗而反下之此
  為逆也若先汗而後下治不為逆也若裏急於表
  本應先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而後汗治
  不為逆也
 集/註程知曰言汗下有先後緩急不得倒行逆施
  汪琥曰治傷寒之法表證急者即宜汗裏證急者
  即宜下不可拘拘於先汗而後下也汗下得宜治
  不為逆
[001-55a]
太陽病下之其衇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衇浮者必
結胸衇𦂳者必咽痛衇弦者必兩脇拘急衇細數者頭
痛未止衇沉𦂳者必欲嘔衇沉滑者恊熱利衇浮滑者
必下血
 按/衇促當是衇浮始與不結胸為欲解之文義相屬
  衇浮當是衇促始與論中結胸胸滿同義衇𦂳當
  是衇細數衇細數當是衇𦂳始合論中二經本衇
  衇浮滑當是衇數滑浮滑是論中白虎湯證之衇
[001-55b]
  數滑是論中下膿血之衇細玩諸篇自知
 註/病在太陽誤下為變不同者皆因人之藏氣不一
  各從所入而化故不同也誤下邪陷當作結胸反
  不結胸其衇浮此裏和而不受邪邪仍在表為欲
  解也若衇促者為陽結實邪之衇故必結胸也衇
  細數少隂邪熱之衇咽痛少隂邪熱之證誤下邪
  陷少隂法當從少隂治也衇弦少陽之衇兩脇拘
  急少陽之證誤下邪陷少陽法當從少陽治也衇
[001-56a]
  𦂳太陽衇頭痛太陽證誤下邪仍在表法當從太
  陽治也衇沉𦂳寒邪入裏之衇欲嘔胃陽格拒之
  證有表誤下邪陷在胃法當從陽明治也衇沉滑
  宿食衇有表誤下恊熱入裏下利法當從恊熱下
  利治也衇數滑積熱衇有表誤下邪陷入隂傷榮
  下血法當從下膿血治也
 按/衇促固陽衇也若促而有力為實則為結胸實邪
  之診若促而無力為虚則為胸滿虚邪之診故論
[001-56b]
  中有衇促結胸頭汗小潮熱者用陷胸湯攻之衇
  促胸滿汗出微惡寒者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温之觀此促衇虚實治法則可以類推矣
 按/咽痛少隂寒熱俱有之證也咽乾腫痛者為熱不
  乾不腫而痛者為寒故少隂論中有甘桔湯通衇
  四逆湯二治法也
 集/註方有執曰凡在太陽皆表證也誤下則變證雜出
  而不可以一途拘之
[001-57a]
  程知曰不宜下而下之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
  今咽痛脇急欲嘔是寒邪入裏之變頭痛熱利下
  血是風邪入裏之變所以然者衇浮滑數為陽沉
  弦𦂳細為隂也
  程應旄曰據衇見證各著一必字見勢所必然考
  其源頭總在太陽病下之而来故雖有已成壊病
  未成壊病之分但宜以活法治之不得據衇治衇
  據證治證也
[001-57b]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衇微弱者此
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
下之此作恊熱利也
 按/四日復下之之字當是利字上文利未止豈有復
  下之理乎細玩自知是必傳寫之誤
 註/太陽病謂頭項强痛而惡寒也二三日見不得卧
  但欲起之證謂已傳陽明也心下胃之分也必結
  謂胃分必有結也若衇實大乃胃分有熱而結也
[001-58a]
  則當下之今衇微弱是胃分有寒而結也法不當
  下不當下而下之謂之反下二三日正當解太陽
  陽明之表反下之表熱乘虚入裏必自利設利自
  止是其人胃實而同燥化必作結胸矣今利未止
  四日仍復下利是其人胃虚而同濕化故必作恊
  熱利也
 集/註程知曰此表證誤下有結胸熱利之變不可不慎
  也衇既微弱則是寒結心下法當温散醫見心下
[001-58b]
  結而下之使利是治之反也
  汪琥曰太陽病二三日不卧欲起心下熱結似乎
  可下然衇微弱其人本有寒分豈可下乎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恊熱而利利下不止心
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衇微弱恊熱利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
  外證未除謂太陽病未除而數下之是下非一次
  也裏因數下而虚遂恊表熱而利利下不止裏虚
[001-59a]
  不固也心下痞鞕裏虚而邪結也外證既未除是
  表不解也故用桂枝以解表利下痞鞕裏因下虚
  而從寒化也其衇必如上文之微弱故用參术薑
  草以温裏此温補中兩解表裏法也若其衇有力
  者又當從甘草瀉心湯之法矣
 集/註喻昌曰誤下而致裏虚外熱乘之變而為利不止
  者裏虚不守也痞鞕者正虚邪實中成滯礙痞塞
  而不通也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裏適虚
[001-59b]
  故用理中以和之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
  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
  李中梓曰經云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與葛
  根黄芩黄連湯此則又與桂枝人参湯何用藥有
  温凉之異耶蓋彼證但曰下之此則曰數下之彼
  證但曰利下此則曰利不止合兩論味之自有虚
  實之分矣
  程知曰表證誤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治以葛
[001-60a]
  根芩連心下痞鞕者治以桂枝參术一救其表邪
  入裏之實熱一救其表邪入裏之虚寒皆表裏兩
  解法也
  程應旄曰恊熱而利向来俱作陽邪陷於下焦果
  爾安得用理中耶蓋不知利有寒熱二證也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炙
 白术三兩/   人參三兩/
[001-60b]
 乾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衇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又言恊熱利之衇促者以别其治也太
  陽病桂枝證宜以桂枝解肌而醫反下之利遂不
  止者是誤下遂恊表熱陷入而利不止也若表未
[001-61a]
  解而衇緩無力即有下利而喘之裏證法當從桂
  枝人參湯以治利或從桂枝加杏仁厚朴湯以治
  喘矣今下利不止衇促有力汗出而喘表雖未解
  而不惡寒是熱已陷陽明即有桂枝之表亦當從
  葛根黄芩黄連湯主治也方中四倍葛根以為君
  芩連甘草為之佐其意専解陽明之肌表兼清胃
  中之裏熱此清解中兼解表裏法也若衇沉遲或
  衇微弱則為裏寒且虚又當用理中湯加桂枝矣
[001-61b]
  於此可見上條之恊熱利利不止心下痞鞕表裏
  不解者衇不微弱必沉遲也
 按/恊熱利二證以衇之隂陽分虚實主治固當矣然
  不可不辨其下利之黏穢鴨溏小便或白或赤衇
  之有力無力也
 集/註成無已曰病有汗出而喘者謂自汗出而喘也是
  邪氣外甚所致若喘而汗出者謂因喘而汗出也
  是裏熱氣逆所致故與葛根黄芩黄連湯散表邪
[001-62a]
  除裏熱也
  方有執曰利與上條同而上條用理中者以痞鞕
  衇弱屬寒也此用芩連者以喘汗衇促屬熱也
  喻昌曰太陽病原無下法當用桂枝解外醫反下
  之則邪熱之在太陽者未傳陽明之表已入陽明
  之裏所以其衇促急其汗外越其熱上奔則喘下
  奔則泄故舎桂枝而用葛根以専主陽明之表加
  芩連以清裏熱則不治喘而喘止不治利而利止
[001-62b]
  此又太陽陽明兩解表裏之變法也
  汪琥曰誤下虚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此非
  腸胃真虚證乃胃有邪熱下通於腸而作泄也衇
  促者衇来數時一上復来也此為陽獨盛之衇也
  衇促見陽知表未解此表乃陽明經病非猶太陽
  桂枝之表證也喘而汗出者亦陽明胃府裏熱氣
  逆所致非太陽風邪氣壅之喘亦非桂枝湯汗出
  之證也故當解陽明表邪清胃府裏熱也
[001-63a]
葛根黄芩黄連湯方
 葛根半觔/   黄芩三兩/
 黄連三兩/   甘草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諸藥煮取
  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集/解柯琴曰外熱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裏未和
  誤下致利病因則同一則衇微弱心下痞鞕是衇
  不足而證有餘也一則衇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衇
[001-63b]
  有餘而證不足也表裏虚實當從衇辨况弱衇見
  於數下後則痞鞕為虚更可知也故用理中之辛
  甘温補止下利化痞鞕又加桂枝以解表先煮四
  味後内桂枝和中之力饒而解肌之氣銳是於兩
  解中寓權宜法也桂枝證本衇緩誤下後而反促
  陽氣内盛邪蒸於外故汗出也熱暴於内火逆上
  衝故為喘也暴注下廹故為利也故君清輕升發
  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肅之芩連以止
[001-64a]
  汗而定喘又加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後内諸藥
  解肌之力純而清中之氣銳又與補中逐邪者殊
  法矣
太陽病下之後衇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
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按/若微惡寒者當是汗出微惡寒方合若無汗出二
  字乃表未解無取乎加附子也
 註/太陽病表未解而下之胸實邪陷則為胸滿氣上
[001-64b]
  衝咽喉不得息𤓰蒂散證也胸虚邪陷則為氣上
  衝桂枝湯證也今下之後邪陷胸中胸滿衇促似
  乎胸實而無衝喉不得息之證似乎胸虚又見胸
  滿之證故不用𤓰蒂散以治實亦不用桂枝湯以
  治虚惟用桂枝之甘辛以和太陽之表去芍藥之
  酸収以避胸中之滿若汗出微惡寒去芍藥方中
  加附子主之者以防亡陽之變也
 按/上條衇促喘而汗出不惡寒下利不止云屬實熱
[001-65a]
  此條衇促胸滿汗出微惡寒不喘不下利反屬虚
  寒者何也上條是裏熱蒸越之汗故汗出不惡寒
  陽實也喘而下利皆為熱也此條乃表陽不固之
  汗故汗出微惡寒陽虚也即不喘利亦為寒也要
  知仲景立法每在極微處設辨恐人微處易忽也
  今以微惡寒發其義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熱而在
  汗出惡寒不惡寒上辨寒熱不在衇促上辨寒熱
  而在衇促之有力無力辨寒熱於此又可知不惟
[001-65b]
  在胸滿上辨虚實而當在胸滿之時滿時不滿常
  常滿而不减上辨虚實矣
 集/註喻昌曰此條之微惡寒合上條觀之則衇促胸滿
  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陽欲脫之機故仲景於
  此條特以微惡寒三字發其義可見陽虚則惡寒
  矣又可見汗不出之惡寒即非陽虚矣
  程應旄曰有陽盛而見促衇亦有陽虚而見促衇
  者當辨之於有力無力仍須辨之於外證也
[001-66a]
  沈明宗曰誤下擾亂隂陽之氣則衇促邪入胸膈
  幾成結胸但結滿而未痛耳故以桂枝湯單提胸
  膈之邪使從表解去芍藥者惡其酸収引邪内入
  故也若衇促胸滿而微惡寒廼虚而跼踖陽氣欲
  脫又非陽實之比所以加附子固䕶真陽也然傷
  風下後之惡寒與未下之惡寒逈然有别而汗後
  之惡寒與未汗之惡寒亦殊
桂枝去芍藥湯方
[001-66b]
 於桂枝湯内去芍藥餘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餘依前法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註/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下利衇促喘而汗出不惡
  寒者乃邪陷於裏熱在陽明葛根黄芩黄連湯證
[001-67a]
  也今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
  陷於胸未入於胃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湯以
  解肌表加厚朴杏子以降逆定喘也喘家謂素有
  喘病之人遇中風而喘者桂枝湯皆宜用之加厚
  朴杏子為佳也
 集/註方有執曰喘者氣逆於上故呼吸不順而聲息不
  利也微者聲息緩不似大喘之氣急也以表尚在
  不解其表則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朴利
[001-67b]
  氣杏仁下氣所以為定喘之要藥
  喻昌曰此風邪誤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誤
  下作喘當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此可推又曰
  微喘表未解則是表邪因誤下上逆與虚證不同
  程應旄曰喘之一證有表有裏不可不辨下後汗
  出而喘其喘必盛屬裏熱壅逆火炎故也下後微
  喘汗必不大出屬表邪閉遏氣逆故也仍用桂枝
  湯解表内加朴杏以下逆氣
[001-68a]
  魏荔彤曰凡病人素有喘證每感外邪勢必作喘
  故謂之喘家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餘依桂枝
 湯方
 按/戴原禮曰太陽病有喘咳無汗喘者宜麻杏石甘
  湯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仁湯無汗咳者宜
  小青龍湯少陽病無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湯加
[001-68b]
  五味乾薑陽明病無咳有喘内實喘者宜大承氣
  湯下利者宜葛根黄芩黄連湯三隂惟少隂有喘
  咳喘者宜四逆湯加五味乾薑咳者隂邪下利宜
  真武湯加五味乾薑陽邪下利宜豬苓湯然喘皆
  危候也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
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註/太陽病表未解而下之裏實者邪陷則為結胸大
[001-69a]
  陷胸湯證也裏虚者邪陷則為下利桂枝人參湯
  證也胸實者邪陷則為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
  得息𤓰蒂散證也今胸虚邪陷於胸故但為氣上
  衝是表尚未罷然無壅滿不得息痞鞕之證故不
  可吐下仍當解表可與桂枝湯如法汗之使陷胸
  之邪不受外束胸中之氣得以四達自不致内壅
  而上衝矣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也
 集/註方有執曰氣上衝者陽主氣而上升風屬陽邪下
[001-69b]
  後入裏乘虚而上衝也若不上衝則非陽邪可知
  故不可與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强寸衇微浮胸中痞鞕氣上
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𤓰蒂散
 註/病如桂枝證乃頭項强痛發熱汗出惡風衇浮緩
  也今頭不痛項不强是桂枝證不悉具也寸衇微
  浮是邪去表未逺已離其表也胸中痞鞕氣上衝
  喉不得息是邪入裏未深而在胸中必胸中素有
[001-70a]
  寒飲之所致也寒飲在胸不在肌腠解肌之法無
  可用也痞鞕在胸而不在心下攻裏之法亦無所
  施惟有髙者越之一法使胸中寒飲一涌而出故
  宜吐之以𤓰蒂散也
 集/註程應旄曰痞鞕一證因吐下者為虚不因吐下者
  為實實邪痰飲填塞心胸中下二焦為之阻絶自
  不得不從上焦為出路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是
  也
[001-70b]
  汪琥曰傷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講所以仲景以此
  條特出之太陽上篇者以吐不宜遲與太陽汗證
  之法相等當於二三日間審其證而用此法也
  沈眀宗曰素有痰飲内積稍渉風寒引動其痰即
  外如桂枝湯證但無頭痛項强知非風邪中表矣
  張錫駒曰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邪挟寒飲從太
  陽之氣而上越也
𤓰蒂散方
[001-71a]
 𤓰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
  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
  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虚
  家不可與𤓰蒂散
 方/解胸中者清陽之府諸邪入胸府阻遏陽氣不得宣
  達以致胸滿痞鞕熱氣上衝燥渴心煩嗢嗢欲吐
  衇數促者此熱鬱結也胸滿痞鞕氣上衝咽喉不
[001-71b]
  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衇遲𦂳者此寒鬱結
  也凡胸中寒熱與氣與飲鬱結為病諒非汗下之
  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湧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
  通陽氣得復痞鞕可消胸中可和也𤓰蒂極苦赤
  豆味酸相須相益能疏胸中實邪為吐劑中第一
  品也而佐香豉汁合服者藉榖氣以保胃氣也服
  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傷胸中元氣
  也此方奏功之㨗勝於汗下所謂汗吐下三大法
[001-72a]
  也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義置之不用可勝惜
  哉然諸亡血虚家胸中氣液已虧不可輕與特為
  申禁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隂而反下
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註/此總釋結胸與痞鞕之因也中風陽邪故曰病發
  於陽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乘虚陷入因作結胸
  傷寒隂邪故曰病發於隂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
[001-72b]
  乘虚陷入因作痞鞕所以成結胸與痞鞕者以表
  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也病發於隂不言熱入者省
  文耳然病發於陽而誤下者未嘗無痞鞕病發於
  隂而誤下之亦時成結胸良由人之氣體不同或
  從實化或從虚化也
 集/註張兼善曰風邪入裏則結胸寒邪入裏則為痞然
  此皆太陽病之所由来非别隂證陽證也
太陽病衇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
[001-73a]
則為虚頭痛發熱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
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氣動膈短氣
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内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
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
不利身必發黄
 按/數則為虚句疑是衍文
 註/太陽病衇浮而動數浮則為風邪衇也數則為熱
  邪衇也動則為諸痛衇也頭痛發熱太陽證也熱
[001-73b]
  蒸於陽陽虚則自汗出熱蒸於隂隂虚則盗汗出
  隂虚當惡熱今反惡寒故知此非隂虚之盗汗乃
  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當解表醫反
  下之遂使動數之熱衇變為寒遲蓋動數乃表邪
  欲傳因下而逆於膈中故不傳而衇亦變也表客
  陽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氣不能布息
  煩躁心中懊憹心下因鞕徑從實化而為結胸矣
  法當以大陷胸湯主之若不從實化不成結胸但
[001-74a]
  頭汗出至頸餘處無汗則熱不得越也小便不利
  則濕不得瀉也熱濕合化故身必發黄也
 集/註成無已曰動數變遲而浮衇獨不變者以邪結胸
  中上焦陽分衇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太陽病表未解而攻裏裏已虚矣雖見
  浮而動數之陽衇一經誤下則必變為遲隂之衇
  矣胃中空虚短氣躁煩虚之甚矣借曰陽氣内陷
  心中因鞕而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力不緩於承
[001-74b]
  氣下而又下寜不畏其重虚耶即陽病實邪下後
  若胃中空虚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者亦以梔子豉
  湯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陽誤下後明有虚證乎
 按/朱震亨所論治以梔子豉湯吐之亦是未成結胸
  從胸虚有熱而化者宜也若從胸虚有寒而化者
  不論已成未成結胸則又當從活人書温補法矣
  不可混施也
  方有執曰太陽之衇本浮動數者亦傳也太陽本
[001-75a]
  自汗而言微盜汗本惡寒而言反惡寒者稽乆而
  然也膈心胸之間也拒格拒也言膈氣與邪氣相
  格拒而為痛也客氣邪氣也短氣促氣不能布息
  也懊憹心為邪亂而不寜也陽氣客氣之别名也
  以本外邪故曰客氣以邪本風故曰陽氣以裏虚
  因而陷入故曰内陷自若不結胸句至末以變之
  輕者而言也
大陷胸湯方
[001-75b]
 大黄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另碾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
  煮一兩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集/解方有執曰上焦有髙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
  湯平邪蕩寇將軍之職也以大黄為君鹹能軟堅
  以芒硝為臣徹上徹下破結逐水以甘遂為佐惟
  大實者乃為合法如挟虚或衇浮不可輕試
[001-76a]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互發其義以詳其證治也太陽病重發
  汗而復下之津液傷矣不大便五六日胃府燥矣
  舌上燥渴胃中乾也日晡潮熱胃熱盛也從心下
  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謂胸腹之中上下俱
  鞕滿結實大痛手不可近故以大陷胸湯主之無
[001-76b]
  疑也
 集/註内臺方議曰日晡所作日晡所發
  方有執曰此明結胸有陽明内實疑似之辨晡日
  加申時也小有微覺有也盖不大便燥渴日晡潮
  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皆似陽明内熱惟小
  有潮熱不似陽明大熱之甚所以陽明必以胃家
  實為主而凡有一毫太陽證在皆不得入陽明例
  者亦以此也
[001-77a]
  程知曰太陽結胸兼陽明内實故用大陷胸湯由
  胸脅以及腸胃皆可蕩滌無餘若但下腸胃結熱
  而遺胸上痰飲則非法矣
  吴人駒曰一腹之中上下邪氣皆盛證之全實者
  其衇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衇自漸出也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衇浮滑者小陷胸湯主

 註/大結胸邪重熱深病從心下至少腹鞕滿痛不可
[001-77b]
  近衇沉實故宜大陷胸湯以攻其結瀉其熱也小
  結胸邪淺熱輕病正在心下鞕滿按之則痛不按
  不痛衇浮滑故用小陷胸湯以開其結滌其熱也
 集/註程應旄曰按陷胸條曰心下痛按之石鞕又曰心
  下滿而鞕痛此曰病正在心下則知結胸不拘在
  心下與胸上祗在痛不痛上分别故痞證亦有心
  下鞕者但不痛耳
  張錫駒曰湯有大小之别證有輕重之殊今人多
[001-78a]
  以小陷胸湯治大結胸證皆致不救遂諉結胸為
  不可治之證不知結胸之不可治祗一二節餘皆
  可治者苟不體認經旨必致臨時推諉誤人性命
  也
  魏荔彤曰小結胸無實熱之邪但微熱而挟痰飲
  為患故雖結胸而不能髙踞胸巔但正在心下而
  已不能實力作痛惟按之痛而已診之不沉而深
  惟浮而輕淺而已不能作石鞕惟虚而結阻而已
[001-78b]
  所以大陷胸湯不應用而另設小陷胸湯髙下堅
  軟輕重沉浮之間病機治法昭然已又云痞隂邪
  結胸陽邪然於陽邪中又有大小之分學者審之
  於凡寒熱雜合之證無大實大熱俱宜斟酌下法
  勿孟浪也
小陷胸湯方
 黄連一兩/   半夏半觔/洗
 栝蔞實一枚/大者
[001-79a]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内諸藥
  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黄連滌熱半夏導飲栝蔞潤燥下行合之以滌胸
  膈痰熱開胸膈氣結攻雖不峻亦能突圍而入故
  名小陷胸湯分温三服乃緩以治上之法也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衇沉而𦂳心下痛按之石鞕者
大陷胸湯主之
 註/傷寒表不解誤下成痞此其常也傷寒或有因誤
[001-79b]
  下而成結胸者乃其變也今傷寒六七日結胸不
  因誤下而成此熱實之證若衇沉𦂳裏實衇也心
  下痛按之石鞕裏實證也此為衇病皆實故以大
  陷胸湯主之也
 集/註喻昌曰熱實二字形容結胸之状甚明見邪熱填
  實於胸而不散漫也浮𦂳主傷寒無汗沉𦂳主傷
  寒結胸此與中風之陽邪結胸逈别所以不言浮
  也又曰陽邪誤下成結胸隂邪誤下成痞然中風
[001-80a]
  間有痞證傷寒間有結胸證又不可不知
  程應旄曰雖曰陽邪内陷然隂陽二字從虚實寒
  熱上區别非從中風傷寒上區别表熱盛實轉入
  胃府則為陽明證表熱盛實不轉入胃府而陷入
  於膈則為結胸證故不必誤下始成也不因下而
  成結胸者必其人胸有燥邪以失汗而表邪合之
  遂成裏實觀此條曰傷寒六七日又曰衇沉而𦂳
  則可知矣
[001-80b]
  汪琥曰或問衇沉𦂳焉知非寒實結胸答曰胸中
  者陽氣之所聚也邪熱當胸而結直至心下石鞕
  且痛則衇不但沉𦂳甚至有伏而不見者烏可以
  衇沉𦂳為非熱耶大抵辨結胸之法但當憑證最
  為有凖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按/無熱證之下與三物小陷胸湯當是三物白散小
  陷胸湯四字必是傳寫之誤桔梗貝母巴豆三物
[001-81a]
  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義温而能攻與寒實之
  理相屬小陷胸湯乃栝蔞黄連皆性寒之品豈可
  以治寒實結胸之證乎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
 註/結胸證身無大熱口不燥渴則為無熱實證乃寒
  實也與三物白散然此證衇必當沉𦂳若衇沉遲
  或證見三隂則又非寒實結胸可比當以枳實理
  中湯治之矣
 集/註王肯堂曰熱實結胸及寒實結胸活人書不拘寒
[001-81b]
  熱但用陷胸湯不瘥者用枳實理中丸即應手而
  愈
  方有執曰寒以飲言飲本寒也又得水寒兩寒摶
  結而實於胸中故謂無熱證也
  程知曰結胸有大小之别寒熱之異不得㮣用硝
  黄也
  鄭重光曰水寒結實在胸則心陽被據自非細故
  用三物白散下寒而破結皆不得已之兵也
[001-82a]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黒研如脂
 貝母三分/
  右件二味為末内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
  服强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
  必利不利進熱粥一盃利過不止進冷粥一盃
 方/解是方也治寒實水結胸證極峻之藥也君以巴豆
  極辛極烈攻寒逐水斬闗奪門所到之處無不破
[001-82b]
  也佐以貝母開胸之結使以桔梗為之舟楫載巴
  豆搜逐胸邪悉盡無餘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
  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鮮能善其後也故
  羸者减之不利進熱粥利過進冷粥盖巴豆性熱
  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不用水而用粥者藉穀氣以
  保胃也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徃来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
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大
[001-83a]
陷胸湯主之
 註/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若胸脇滿鞕者此結胸也
  今不滿鞕復徃来寒熱者乃少陽表裏病非結胸
  也當與大柴胡湯兩解之但結胸證亦有水結者
  水結胸不但表無大熱裏亦無大熱也有結胸狀
  頭微汗出者此水停於胸為熱氣上蒸使然也故
  曰水結在胸脇也亦以大陷胸湯主之飲熱並攻
  也
[001-83b]
 集/註方有執曰水即飲也以不實鞕故曰水結胸脇亦
  裏也以熱結不髙故曰在裏
  程知曰此言熱結於裏兼少陽者則不宜陷胸水
  結於胸者雖無大熱猶宜大陷胸也
  程應旄曰大柴胡與大陷胸皆能破結大柴胡之
  破結使表分無留邪大陷胸之破結使裏分無留
  邪
  林瀾曰此言水結胸之與熱結在裏不同也十餘
[001-84a]
  日邪深入府之時然熱結在裏而猶有半表半裏
  之邪作徃来寒熱者必以大柴胡兩解之若但胸
  脇結滿初無大熱收斂入内者此亦不得為大柴
  胡證必水結胸脇也何以知之水結胸者頭汗出
  今但頭微汗為水結胸明矣與大陷胸湯
結胸者項亦强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註/結胸從心上至少腹鞕滿痛不可近則其勢甚於
  下者治下宜急攻之以大陷胸湯結胸從胸上滿
[001-84b]
  鞕項强如柔痙狀則其熱甚於上者治上宜緩攻
  之以大陷胸丸直攻胸肺之邪煮服倍蜜峻治緩
  行下而和之以其病勢緩急之形既殊湯丸之製
  亦異也故知此項强乃結胸之項强下之則和非
  柔痙之項强也
 集/註成無已曰項强者為邪結胸中胸膈結滿但能仰
  而不能俯是項强也
  程知曰項强如柔痙者胸中邪氣𦂳實項勢常昻
[001-85a]
  有似柔痙之狀然痙病身手俱張此但項强原非
  痙也借此以驗胸邪十分𦂳逼耳
  汪琥曰下之則和者言邪實去胸中和而項自舒
  之意若不云如柔痙恐醫人認以為太陽經風寒
  之邪未解反疑其當用發汗之藥殊不知項雖强
  表證已解裏證甚急治法宜下也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觔/   葶藶子半升/熬
[001-85b]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𢷬篩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
  如彈丸一枚别𢷬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
  升煮取一升温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
  下為效禁如藥法
結胸證其衇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註/結胸證若衇大是為胃實知結熱已實乃可下下
  之則愈今其衇浮大是尚在表知熱結未實故不
[001-86a]
  可下若誤下之未盡之表邪復乘虚入裏誤而又
  誤結而又結病熱彌深正氣愈虚則死矣
 集/註張兼善曰結胸為可下之證若衇浮大心下雖結
  表邪尚多下之重虚其裏外邪復聚則死矣
  程知曰結胸亦有不可下者宜審其衇以施治也
  結胸為邪結上焦之分得寸衇浮闗衇沉或沉𦂳
  則為在裏可下也若衇浮大則邪猶在表下之是
  令其結而又結也故死
[001-86b]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註/結胸證悉具謂鞕滿而痛結在膈之上下也悉具
  者謂胸之下少腹之上左右兩脇無不鞕滿而痛
  也較之大結胸為尤甚此時宜急下之或有生者
  若復遷延必至邪勝正負形氣相離煩躁不寜下
  亦死不下亦死矣
 集/註方有執曰結胸證全具已主死矣而更加以煩躁
  即不再下亦主死也
[001-87a]
  程應旄曰結胸證妄下不可失下亦不可總在適
  當其宜則去邪即所以安正也
  魏荔彤曰此條乃承上條衇見浮大而言必結胸
  證具衇兼見浮大而加以煩躁方可卜其死不然
  煩躁亦結胸證中之一也何遽云死耶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衇浮
闗衇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蔵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
故時時下利寸衇浮闗衇小細沉𦂳名曰蔵結舌上白
[001-87b]
胎滑者難治
 註/邪結三陽名曰結胸邪結三隂名曰蔵結二者皆
  下後邪氣乘虚入裏所致而其衇與證之狀則不
  同其鞕滿而按之痛結胸證也寸衇浮闗衇沉結
  胸衇也寸浮主胸主表闗沉主胃主裏是知其邪
  由胸表陷入胃裏而結也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
  時下利蔵結證也寸衇浮闗衇細小沉𦂳蔵結衇
  也細小沉𦂳主蔵結寒痛是知其邪由胸表陷入
[001-88a]
  蔵裏而結也蔵結雖鞕滿而痛如結胸狀然結胸
  病屬裏壅塞必不能飲食蔵結病屬裏空虚故飲
  食如故結胸屬實熱故鞕痛不大便而衇沉石蔵
  結屬虚寒故鞕痛下利而衇細𦂳也舌上白胎滑
  者胸中無熱可知蔵結隂邪得之為順尚可以理
  中軰温之結胸陽邪得之為逆不堪攻下故難治
  也
 集/註成無已曰氣宜通也以塞故痛邪結陽分則隂氣
[001-88b]
  不得下通邪結隂分則陽氣不得上通故知二者
  皆按之痛鞕也
  方有執曰此設問答以明結胸藏結之同異藏結
  之時時下利者隂邪結於隂藏而寒甚也以寒甚
  故衇小細𦂳此其所以不同也蓋結胸以陽邪結
  於陽藏結以隂邪結於隂故也
  汪琥曰結胸證其人本胃中有飲食下之太早則
  食去不盡外邪反入結於胸中以故按之則痛不
[001-89a]
  能飲食藏結證其人胃中本無飲食下之太過則
  蔵虚邪入與寒結於隂分所以狀如結胸按之不
  痛能飲食時下利也
  魏荔彤曰人知此條為辨結胸非指藏結而論不
  知正謂藏結與痞有相類而與結胸實有不同蓋
  結胸陽邪也痞與蔵結隂邪也痞則尚有陽浮於
  上藏結則上下俱無陽是皆誤下誤吐之過也
 按/此條舌上白胎滑者難治句前人舊註皆單指藏
[001-89b]
  結而言未見明晰誤人不少蓋舌胎白滑即結胸
  證具亦是假實舌胎乾黄雖藏結證具每伏真熱
  藏結隂邪白滑為順尚可温散結胸陽邪見此為
  逆不堪攻下故為難治由此可知著書立論必須
  躬親體驗真知灼見方有濟於用若徒就紙上陳
  言牽强附㑹又何異按圖索驥耶
病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隂筋者此名蔵
結死
[001-90a]
 註/病藏結之人若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新舊病合
  痛引少腹入隂筋者其邪又進厥隂乃屬藏結之
  死證也
 集/註程知曰宿結之邪與新結之邪交結而不解痞連
  臍旁脾藏結也痛引少腹腎藏結也自脇入隂筋
  肝藏結也三隂之蔵俱結矣故主死
藏結無陽證不徃来寒熱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
攻也
[001-90b]
 註/藏結無三陽證不發熱無太陽也不徃来寒熱無
  少陽也其人反静無陽明也舌胎滑白胸中有寒
  故可温不可攻也
 集/註方有執曰胎滑本丹田有熱胸中有寒而成然丹
  田隂也胸中陽也熱反在隂而寒反在陽所以為
  不可攻也
  程知曰經於蔵結白胎滑者祗言難治未嘗言不
  可治也祗言蔵結無熱舌胎滑者不可攻未嘗言
[001-91a]
  蔵結有熱舌胎不滑者亦不可攻也意者丹田有
  熱胸中有寒之證必有和解其熱温散其寒之法
  俾内邪潜消外邪漸解者斯則良工之苦心乎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却
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
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
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熱被却不得出當汗而不汗
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001-91b]
 註/病在陽謂病發於陽而身熱也此應以汗解之而
  反以冷水潠之灌之則身熱雖被刼而暫却然終
  不得去故熱煩益甚也水寒外束膚熱乍凝故肉
  生膚粟熱入不深故意欲飲水反不甚渴也故以
  文蛤散内疏膚熱若不差與五苓散外解水寒則
  皮粟身熱當解矣若不解且惡寒引衣自覆是尚
  有表也當以桂枝湯汗解之假令服桂枝湯汗已
  出熱粟俱解而腹中増痛又為表已和裏未調也
[001-92a]
  宜與桂枝湯倍加芍藥調裏以和其表若渴欲飲
  水而不腹痛則不湏調太隂裏而仍當調太陽府
  矣宜仍取乎五苓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右一味為散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按/文蛤即五倍子也
  音切
[001-92b]
 强羣養/切汚去/聲音衆/音色/音錫/音吸/音/
 父/音苴/上聲/音笫/與啜/同芳救/切音蟄/
 與瘥/同音鞋/渠飲/切音屐/音囀/去聲/與誌/同
 乾音干/上聲/去聲/音季/音貫/去聲/音/
 否/音硬/音景/音雷/上聲/音迷/音嚥/
 音朔/影考/切音農/音掃/布胡/切音涇/心艮/切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001-9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
  傷寒論後漢張機所著發眀内經奥旨者也並不
  引古經一語皆出心裁理無不該法無不備蓋古
  經皆有法無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啓萬世之法程
  誠醫門之聖書但世逺殘闕多編次傳寫之誤今
  博集諸家註釋採其精粹正其錯譌刪其駁雜補
[001-93b]
  其闕漏發其餘藴於以行之天下則大法微言益
  昭諸萬世矣
 辨太陽病衇證并治上篇
  太陽主表為一身之外藩總六經而統榮衛凡外
  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榮守邪
  由何入經曰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
  氣虚則榮衛之氣不能禦外故邪得而乘之經曰
  虚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後客之也衛
[001-94a]
  陽也榮隂也風陽邪也寒隂邪也邪之害人各從
  其類故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榮受之衛分受邪
  則有汗為虚邪桂枝證也榮分受邪則無汗為實
  邪麻黄證也榮衛俱受邪均無汗皆為實邪大青
  龍證也大綱三法用之得當其邪立解用違其法
  變病百出縁風為百病之長故以風中衛列為上
  篇寒傷榮與風寒兩傷列為中下二篇其條目俱
  詳於本篇之下俾讀者開卷了然有所遵循也
[001-94b]
太陽之為病衇浮頭項强痛而惡寒
 註/太陽膀胱經也太陽之為病謂太陽膀胱經之所
  為病也太陽主表表統榮衛風邪中衛寒邪傷榮
  均表病也衇浮表病衇也頭項强痛惡寒表病證
  也太陽經衇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連風
  府故邪客其經必令頭項强痛也惡寒者因風寒
  所傷故惡之也首揭此條為太陽病之提綱凡上
  中下三篇内稱太陽病者皆指此衇證而言也
[001-95a]
 按/榮衛二者皆胃中後天之穀氣所生其氣之清者
  為榮濁者為衛衛即氣中之慓悍者也營即血中
  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體而言則曰氣血以其
  流行之用而言則曰營衛營行衇中故屬於隂也
  衛行衇外故屬於陽也然營衛之所以流行者皆
  本乎腎中先天之一氣故又皆以氣言曰營氣衛
  氣也
 集/註滑夀曰衇在肉上行主表也
[001-95b]
  方有執曰表即皮膚榮衛麗焉故衇見尺寸俱浮
  知病在太陽表也項頸後也惡寒者該風而言也
  風寒初襲而鬱於表不能再勝風寒之外忤故畏
  惡之
  程應旄曰太陽經之見證莫確於頭痛惡寒故首
  揭之
  吳人駒曰頭為三陽之通位項為太陽之専位有
  所障礙不得如常之柔和是為强痛
[001-96a]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衇緩者名為中風
 註/太陽病即首條衇浮頭項强痛而惡寒之謂也衛
  為表陽風屬陽邪風邪中人則衛受之從其類也
  風中於衛即發熱者以風衛皆陽其性本熱故變
  熱甚㨗不似傷寒待其閉鬱而始熱也衛病不能
  固表又為陽邪所蒸故腠理踈而汗出也汗出表
  虚為風所忤故惡風也風性柔軟故衇緩也此承
  上條言太陽病又兼見此衇證者名曰中風以為
[001-96b]
  中風病之提綱後凡稱中風者皆指此衇證而言
  也
 集/註方有執曰衇緩即下文陽浮而隂弱之謂言既有
  如首條所揭之太陽病加之發熱汗出惡風而衇
  緩者則其病乃是觸犯於風所致故名中風
  汪琥曰中風非東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衇之謂
  蓋中字與傷字同義仲景論中不直言傷風者恐
  後學不察以咳𠻳鼻塞聲重之傷風混同立論故
[001-97a]
  以中字别之也衇緩當作浮緩看浮是太陽病衇
  緩是中風衇中篇緊衇亦當倣此
太陽中風陽浮而隂弱陽浮者熱自發隂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

 註/太陽中風即上二條合而言之又詳舉其證以出
  其治也後凡稱太陽中風者皆指此衇此證也隂
  陽指榮衛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陽浮即越人曰
[001-97b]
  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衛
  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衇取之而
  得者即營分之浮也營分之浮較之衛分之浮則
  無力而弱故曰陽浮而隂弱也衛為風客則衛邪
  强而發熱矣故曰陽浮者熱自發營受邪蒸則營
  不固而汗出矣故曰隂弱者汗自出營衛不和則
  肌表踈緩故有嗇嗇之惡寒淅淅之惡風翕翕之
  發熱也然在皮膚之表非若傷寒之壯熱無汗惡
[001-98a]
  寒雖近烈火而不减惡風雖處宻室而仍畏也皮
  毛内合於肺皮毛不固風邪侵肺則氣壅而鼻鳴
  矣胸中者陽氣之本衛陽為風邪所干不能敷布
  則氣上逆而為乾嘔矣故宜桂枝湯解肌固表調
  和營衛也
 集/註程應旄曰嗇嗇惡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斂也淅淅
  惡風者肌因風灑踈難禦也翕翕發熱者肌得熱
  蒸合欲揚也嗇嗇淅淅翕翕字俱從皮毛上形容
[001-98b]
  較之傷寒之見證自有浮沉淺深之别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煑取三升去滓
  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須&KR0119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
  藥力温覆令一時許徧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001-99a]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
  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
  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
  夜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
  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麫五辛酒
  酪臭惡等物
 按/桂枝湯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氣味辛甘
  全在於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發汗之
[001-99b]
  功宜刪此二字後倣此
 方/解名曰桂枝湯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發散
  温通衛陽芍藥酸寒酸能收斂寒走隂營桂枝君
  芍藥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旨芍藥臣桂枝是於
  和營中有調衛之功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
  棗之甘佐芍藥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
  能用以調和中氣即以調和表裏且以調和諸藥
  以桂芍之相須薑棗之相得藉甘草之調和陽表
[001-100a]
  隂裏氣衛血營並行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相和
  也而精義在服後須㬰啜稀粥以助藥力蓋穀氣
  内充不但易為釀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將
  来之邪不得復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時許漐漐
  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
  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過汗之意也此方為
  仲景羣方之冠乃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
  也凡中風傷寒衇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
[001-100b]
  而主之其他但見一二證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
  青龍發汗諸劑咸用之也若汗不出麻黄證也衇
  浮緊麻黄衇也固不可與桂枝湯然初起無汗已
  用麻黄發汗汗解後復煩衇浮數者與下後衇仍
  浮氣上衝者及下後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經中
  皆用此以解外誠以此時表雖未解腠理已踈邪
  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經汗下津液已傷故衇證
  雖同麻黄而主治當屬桂枝也粗工妄謂桂枝湯
[001-101a]
  専治中風不治傷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謂専走肌
  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名桂
  枝新加湯用以治榮表虚寒肢體疼痛倍芍藥加
  飴糖名小建中湯用以治裏虚心悸腹中急痛再
  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湯用以治虚損虚熱自汗盜
  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適寒温服歠熱
  稀粥以助藥力欲使穀氣内充易為釀汗也温覆
  令一時許微似有汗不令如水流漓謂不可過汗
[001-101b]
  也蓋取汗在不緩不急不多不少緩則邪必留連
  急則邪反不盡汗多則亡其陽汗少則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謂病輕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
  停後服不必盡劑謂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過也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謂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
  升依前法也又不汗後服謂病仍不解後服第三
  升也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謂服此第三升
  當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緩以半日三時許為度令
[001-102a]
  三服盡始適中其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劑
  三升盡病不解再服一劑病猶不解乃更服三劑
  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時為度務期汗出病解而後
  已後凡有曰依服桂枝湯法者即此之謂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
風者宜桂枝湯
 註/此釋上條陽浮隂弱之義也經曰邪氣盛則實精
  氣奪則虚衛為風入則發熱邪氣因之而實故為
[001-102b]
  衛强是衛中之邪氣强也營受邪蒸則汗出精氣
  因之而虚故為營弱是營中之隂氣弱也所以使
  發熱汗出也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集/註方有執曰上言陽浮而隂弱此言營弱衛强衛强
  即陽浮營弱即隂弱彼此互言而互相發明者也
  救者解救救䕶之謂不曰風邪而曰邪風者以本
  體言也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
[001-103a]
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註/此釋上條榮衛不和之證而又就其時發熱汗出
  者以明其治也藏裏也無他病謂裏無他病也有
  時發熱有時不熱有時汗出有時不汗出其表病
  流連而不愈者非榮不和是衛强不與榮和也當
  於未熱未汗之時預用桂枝湯解肌發汗迎而奪
  之以遏其勢則熱退汗斂而病自愈矣
 集/註方有執曰時以暫言衛氣不和者表有邪風而不
[001-103b]
  和也先其時者言於未發熱之先也
  程知曰隂虚諸病亦時發熱自汗若裏無他病而
  時熱自汗則為衛受風邪未得解散宜於將發之
  時先用桂枝湯乘其欲動而擊之
  程應旄曰桂枝為解肌之劑而有時云發汗者何
  也以其能助衛氣升騰使正氣得宣而汗出與麻
  黄湯逐邪氣使汗從外洩者不同
  汪琥曰及其發熱自汗之時用桂枝湯發汗則愈
[001-104a]
  苟失其時則風邪入裏病熱必深桂枝湯非所宜
  矣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
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衇中衛行衇外復發其汗
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註/此又釋上條榮衛所以不和之義也言病有時常
  自出汗者此為榮氣已和也榮氣和而熱仍不解
  者則是衛外之氣猶不諧而不與榮氣共和諧也
[001-104b]
  所以榮氣雖和而時時自汗出病猶不解也蓋以
  榮行衇中衛行衇外衛不和則榮雖和而病不解
  故復發其汗以抑衛而和榮榮衛和而病自愈矣
  亦宜桂枝湯
 集/註方有執曰此與上條同上以暫言此言常者謂無
  時不然也上言藏藏為隂而主裏此言榮榮亦隂
  而主裏以暫言故其詞畧以常言故其詞詳兩相
  互發義不殊也
[001-105a]
  喻昌曰此明衛受邪風榮自汗出之理凡汗出榮
  和而發熱不解是衛强不與榮和也復發其汗俾
  風邪從肌竅外出斯衛不强而與營和矣正如中
  酒發狂酒去其人帖然也榮受寒邪不與衛和宜
  麻黄湯亦然
  吳人駒曰上條發作有時此則無時而不自汗出
  但熱不解者亦屬榮衛不和蓋榮衛相得之為和
  而榮不得獨為之和也
[001-105b]
  張錫駒曰衛氣者所以肥腠理司開闔衛外而為
  固也今受邪風不能衛外故常自汗出而熱不解
  此為榮氣和而衛不和也
  魏荔彤曰前以桂枝解肌者和其衛而時發熱之
  熱止此以桂枝發汗者和其衛而常自汗之汗止
  蓋發其表而熱解矣故總結之曰榮衛和則愈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
桂枝湯則愈
[001-106a]
 註/太陽病服桂枝湯外證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
  不惟不解而反加煩是表邪太盛若遽與桂枝恐
  更生煩熱故宜先行刺法疏其在經邪熱然後却
  與桂枝發其肌腠風邪俾外内調和自然汗出而
  解矣
 集/註方有執曰桂枝全在服法發汗切要如經若服不
  如法汗不如經病必不除所以反煩反者轉也言
  轉加熱悶也風池穴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
[001-106b]
  中手足少陽衇之㑹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風府
  穴在項上入髪際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
  督衇陽維二經之㑹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
  張志聰曰風池風府雖非太陽穴道乃屬太陽經
  衇所循之部故刺之以衰太陽之病勢
  魏茘彤曰恐誤認此為已傳之躁煩故標出以示
  人言不解則太陽之證俱在但添一煩知其非傳
  裏之煩而仍為表未解之煩也
[001-107a]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衇浮故知
汗出解也
 註/汗之不解而煩太陽證仍在者是表邪盛也有陽
  明證者是裏熱盛也然亦有欲自解而未解先煩
  者則又為邪正相争作汗之兆也當其煩時解與
  不解固不可定但診其六衇俱浮則知邪欲還表
  當汗出而解矣
 集/註程知曰天地鬱蒸而雨作人身煩悶而汗作當以
[001-107b]
  衇浮決之設衇不浮則煩又為入裏之候矣
  程應旄曰如診得衇浮即是邪還於表之兆切勿
  妄治其煩使汗却而當解者反不解也
  沈眀宗曰夫自解證有從衂解有從下血而解有
  從下利而解有從小便暗除而解者此即太陽戰
  汗之一端或從衇辨或從證叅仲景妙義散見諸
  篇務必合叅則備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衇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
[001-108a]
躁擾者必欲解也
 註/病至六七日手足隂陽三部衇皆至而浮忽然大
  煩口噤不能言躁擾不寜者此邪正俱實争勝作
  汗之象故曰必欲解也
 集/註成無己曰手足三部衇皆至為正氣盛邪氣雖甚
  必欲解也
若衇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内際黄者此欲解也
 按/臉字當是瞼字瞼眼弦也作臉字非
[001-108b]
 註/衇和而大煩者其解未可卜也若其人目重瞼者
  是瞼覆下垂目欲合也為隂来濟陽之兆内際黄
  者為胃氣来復之徵故曰此欲解也
問曰衇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闗上尺
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衇隂
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註/衇偏勝則病衇和平則愈今寸口闗上尺中三部
  衇俱見浮沉遲數大小同等隂陽和平之象即有
[001-109a]
  寒熱不解之病雖劇亦當愈也
 集/註内經曰寸口人迎兩者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者
  名曰平人
  程知曰大小浮沉遲數同等謂三部九候無相失
  也蓋大不甚大小不甚小浮不甚浮沉不甚沉遲
  不甚遲數不甚數為冲和平等之象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隂也發
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隂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隂數六故
[001-109b]

 註/病謂中風傷寒也有初病即發熱而惡寒者是謂
  中風之病發於衛陽者也有初病不發熱而惡寒
  者是謂傷寒之病發於榮隂者也發於陽者七日
  愈發於隂者六日愈以陽合七數隂合六數也
 集/註方有執曰此推原中風傷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
  以終之意凡在太陽皆惡寒也發起也愈瘳也
  程知曰此辨太陽病有發熱有不發熱之故也風
[001-110a]
  陽也衛亦陽也寒隂也榮亦隂也中風傷寒均為
  表證而風入衛則邪發於陽而為熱寒入榮則邪
  發於隂而不即熱陽行速故常過經而遲愈一日
  隂行遲故常循經而早愈一日觀此則風寒之辨
  了然矣
  魏荔彤曰風傷衛寒傷榮既在太陽則未有不發
  熱者但遲速有間耳至於惡寒則同也發於陽發
  於隂之義不過就風為陽衛亦陽寒為隂榮亦隂
[001-110b]
  而言殊未及於三隂也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
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
夜半愈者以陽得隂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
以隂得陽則解也
 註/凡病之起不外乎隂陽以為病非陽勝隂即隂勝
  陽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隂陽以為和非陽得隂解
  即隂得陽解陽得隂解者謂日中得病今日夜半
[001-111a]
  愈也隂得陽解者謂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也
 集/註方有執曰日中夜半以大畧言餘時可倣此意而
  推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
欲作再經者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註/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
  也謂太陽受病其邪傳行六日三陽三隂經盡至
  七日已上三陽三隂之病日衰大邪皆去此不作
[001-111b]
  再經故自愈也再者再傳陽明經也謂其邪已傳
  經盡熱盛不衰欲再轉屬陽明故也鍼足陽明以
  洩其熱使其邪不再傳則愈矣
 集/註方有執曰七日已上者該六日而言也
  魏荔彤曰方有執謂鍼以遏其邪喻昌謂鍼以竭
  其邪言遏言竭皆言泄之也凡鍼刺者泄其盛氣
  也故前言刺風池風府亦主泄其風邪暴甚之意
  因刺法乃治熱之善䇿不欲人妄施汗下温三法
[001-112a]
  也言足陽明自是胃之經穴必有實欲再傳之勢
  方可刺之
  閔芝慶曰太陽受病以次而終於厥隂為傳經盡
  諸經受病至七日已上自愈者為行其經盡故也
  今有自太陽再傳之說若果傳徧六經厥隂再傳
  太陽太陽再傳陽明則何不於厥隂未傳太陽之
  前預鍼太陽而必待傳陽明然後鍼陽明哉於此
  可知三隂從無再傳太陽之病但轉屬陽明耳
[001-112b]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註/風家謂太陽中風也表解謂用桂枝湯病已解也
  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湯其表已解而猶
  不清楚者在經餘邪未盡耳十二日經盡之時餘
  邪盡自然愈也
 集/註魏荔彤曰此條申眀太陽中風病愈後風邪留滯
  之證應聴其自愈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重出/衍文
[001-113a]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衇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
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註/夫桂枝湯本為解肌中風表虛之藥也若其人衇
  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乃傷寒表實之病不可與也
  常須識此為麻黄湯證勿令誤與桂枝湯也
 集/註程應旄曰可與不可與在毫釐疑似之間誤多失
  之於倉卒須常將營衛之分别處兩兩互勘隂陽
  不悖虚實了然不以桂枝誤治衇浮緊汗不出之
[001-113b]
  傷寒自不致以麻黄誤治衇浮緩汗自出之中風
  矣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

 註/酒客謂好飲之人也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其病
  之狀頭痛發熱汗出嘔吐乃濕熱薫蒸使然非風
  邪也若誤與桂枝湯服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
  也
[001-114a]
 集/註成無己曰酒客内熱喜辛而惡甘桂枝湯甘酒客
  得之則中煩而嘔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註/凡酒客得桂枝湯而嘔者以辛甘之品能動熱助
  涌故也若其人内熱素盛服桂枝湯又不即時嘔
  出則益助其熱所以其後必吐膿血也然亦有不
  吐膿血者則是所傷者輕而熱不甚也
 集/註劉宏璧曰桂枝氣味甚薄酒客不可與者舉一以
[001-114b]
  例其餘也庸工不得其解每遇熱盛之人但去桂
  枝於甘辛極熱之類全無顧忌仲景豈意後人如
  此之愚哉即如産後不宜寒凉所以舉一白芍之
  味酸微寒者以示戒今祗知除去白芍於三黄寒
  凉等藥反恣用無忌殊不知聖人一語該括無窮
  味薄者尚不可與其味厚者可知微寒者既在宜
  禁而大寒者尤所當戒世俗不能引伸觸類徒以
  鹵莽滅裂為事可見上古醫書非精詳玩味烏能
[001-115a]
  有得耶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
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註/太陽中風本當解肌若大發其汗如水流漓因而
  遂漏不止其人必腠理大開表陽不固故惡風也
  液傷於内膀胱津少故小便難也液傷於外復加
  風襲故四肢微急難以屈伸也宜桂枝加附子湯
  主之服依桂枝湯法者是於固陽斂液中和榮衛
[001-115b]
  解風邪也
 集/註方有執曰此太陽中風誤汗之變證小便難者以
  汗漏不止必亡陽亡津液亡陽則氣不足亡津液
  則水道枮竭且小便者膀胱所司也膀胱本太陽
  經而為諸陽主氣氣不足則化不行矣
  程知曰此陽氣與隂液兩亡復加外風襲入與真
  武證微細有别真武湯是救裏寒亡陽之失急於
  回陽者桂枝加附子湯是救表寒漏風之失急於
[001-116a]
  温經者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加附子一枚餘依桂枝湯法
 集/解柯琴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湯中大補表陽也
  表陽密則汗漏自止惡風自罷矣汗止津回則小
  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而從
  化變病則異服桂枝麻黄湯大汗出後而大煩渴
  是陽陷於裏急當救隂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服桂
[001-116b]
  枝麻黄湯發汗遂漏不止而不煩渴是亡陽於外
  急當救陽故用桂枝加附子湯要之發汗之劑用
  桂枝不當則陽陷於裏者多用麻黄不當則陽亡
  於外者多因桂枝湯有芍藥而無麻黄故雖汗大
  出而元府尚能自閉多不致亡陽於外耳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衇洪大者白虎加人
參湯主之
 註/大煩渴陽明證也洪大陽明衇也中風之邪服桂
[001-117a]
  枝湯大汗出後不解大煩渴衇洪大者是邪已入
  陽明津液為大汗所傷胃中乾燥故也宜與白虎
  加人参湯清熱生津而煩渴自除矣
 集/註張璐曰白虎湯實解内蒸之熱非治外經之熱也
  昔人以石膏辛凉能解利陽明風熱若不佐以麻
  葛之品何以走外此說似是而實非蓋陽明在經
  之邪縱使有大熱而不煩渴自有葛根湯桂枝加
  葛根湯等治法並無藉於石膏也
[001-117b]
白虎加人參湯見陽明篇/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
湯主之
 註/太陽病三日發汗後熱不解若仍陣陣發熱有汗
  而不解者是太陽表證未罷也則當以桂枝湯和
  之今蒸蒸發熱有汗而不解者乃屬陽明裏證不
  和也故用調胃承氣湯
 集/註程應旄曰太陽病三日經期尚未深也何以發汗
[001-118a]
  不解便屬胃也蓋以胃燥素盛故他表證雖罷而
  汗與熱仍不解也第徵其熱如炊籠蒸蒸而盛則
  知其汗必連綿濈濈而来此即大便已鞕之徵故
  曰屬胃也熱雖聚於胃而未見潮熱讝語等證主
  以調胃承氣湯者於下法内從乎中治以其為日
  未深故也
  汪琥曰言太陽病不可拘以日數但見屬胃之證
  即可下也病方三日曾經汗矣其熱自内騰達於
[001-118b]
  外非表邪不解乃太陽之邪轉屬於胃病熱不能
  解也
調胃承氣湯見陽明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
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衇浮小便不利微熱
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註/太陽病發汗後或大汗出皆令人津液内竭胃中
  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當少少與之以滋胃燥
[001-119a]
  令胃氣和則可愈也倘與之飲胃仍不和若衇浮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則是太陽表邪未罷膀胱
  裏飲已成也經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
  矣今邪熱薫灼燥其現有之津飲水不化絶其未
  生之液津液告匱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
  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熱内輸水府
  則氣化津生熱渴止而小便利矣
 集/註張兼善曰白虎治表證已解邪傳裏而煩渴者今
[001-119b]
  衇浮身有微熱而渴乃表邪未得全解故用五苓
  藉桂枝之辛散和肌表以解微熱也术澤二苓之
  淡渗化水生津以止燥渴也
  喻昌曰衇浮當用桂枝何以變用五苓耶蓋熱邪
  得水雖不全解勢必衰其大半所以熱微兼小便
  不利證成消渴則蓄飲證具故不從單解而從兩
  解也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謂之消渴裏熱飲盛不
  可單用桂枝解肌故兼以利水惟五苓有全功耳
[001-120a]
  程應旄曰微熱字對下條發熱字看彼以發熱在
  表則知犯本未深故邪熱蓄而拒水此曰微熱則
  表熱犯本已深故熱邪結而耗液所以不惟與水
  與五苓主治有别而前五苓後五苓主治亦俱有
  别也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
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註/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者是有表證也渴欲
[001-120b]
  飲水水入則吐者是有裏證也若渴欲飲水水入
  即消如前條之胃乾少少與飲令胃和則愈今渴
  欲飲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其所
  以吐之之由則因邪熱入裏與飲相摶三焦失其
  蒸化而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飲熱相格
  於上水無去路於下故水入則吐小便必不利也
  宜五苓散辛甘淡滲之品外解内利多服煖水令
  其汗出尿通則表裏兩解矣
[001-121a]
 集/註方有執曰中風發熱必自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煩
  者汗出過多亡津液而内燥也表以外證未罷言
  裏以煩渴屬府言欲飲水者燥甚而渴希救故也
  水入則吐者伏飲内作故外水不得入也蓋飲亦
  水也以水得水湧溢而為格拒所以謂之水逆與
  五苓散兩解表裏汗出而愈也
  喻昌曰傷風證原有汗以其有汗也延至日乆不
  行解肌之法汗出雖多徒傷津液表終不解轉增
[001-121b]
  煩渴邪入於府飲水則吐名曰水逆乃熱邪挟積
  飲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也服五苓飲熱湯得汗
  則表裏俱解是一舉而兩得也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黑皮  茯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桂半兩/
  右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
[001-122a]
  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方/解是方也乃太陽邪熱入府水氣不化膀胱表裏藥
  也一治水逆水入則吐一治消渴水入則消夫膀
  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矣邪熱入之與水合
  化為病若水盛於熱則水壅不化水蓄於上故水
  入則吐乃膀胱之氣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若熱
  盛於水則水為熱灼水耗於上故水入則消乃膀
  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無出也二證皆小便不利
[001-122b]
  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傷津
  液以其屬陽明之裏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
  散非治水熱之専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
  也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
  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水熱並瀉也用白术
  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隄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
  温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
  降利水之功倍則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藉桂
[001-123a]
  上升通陽之效㨗則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
  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後多服煖水令汗出愈是知
  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裏而猶解停水發
  熱之表也加人參名春澤湯其意専在助氣化以
  生津加茵蔯名茵蔯五苓散治濕熱發黄表裏不
  實小便不利者無不效也
 集/解程應旄曰太陽為標膀胱為本中風發熱標受邪
  也六七日不解標邪轉入膀胱矣是謂犯本五苓
[001-123b]
  散與麻黄桂枝二湯雖同為太陽經之藥一則解
  肌而治表一則利小便而治裏表與本所主各有
  别矣
 按/此條謂有表裏證者非發熱有汗口乾煩渴水入
  則消小便自利太陽陽明之表裏證也乃發熱無
  汗口潤煩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太陽膀胱之表
  裏證也此病雖未發明無汗小便不利之證若汗
  出小便利則渴飲之水得從外越下出必無水逆
[001-124a]
  之證仲景用五苓散多服煖水令汗出愈其意在
  利水發汗故知必有無汗小便不利之證也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
裏急也
 註/太陽初病不欲飲水将傳陽明則欲飲水此其常
  也今太陽初病即飲水多必其人平素胃燥可知
  設胃陽不衰則所飲之水亦可以敷布於外作汗
  而解今飲水多而胃陽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
[001-124b]
  中焦而為心下悸若更小便少則水停下焦必苦
  裏急矣
 集/註方有執曰飲水多而心下悸者心為火藏水多則
  受制也小便少則水停所以裏急也
  汪琥曰太陽病小便利者是膀胱之府無邪熱也
  若其人飲水多此熱在上焦心火亢甚小便雖利
  而渴飲水多則水停犯火必心下悸若其人飲水
  多而小便少此熱在下焦為太陽邪熱隨經入府
[001-125a]
  水積不行膀胱之裏必苦急也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註/上條未發汗飲水多胃熱津少也此條發汗後飲
  水多津亡胃乾也而不病心下悸苦裏急者蓋以
  水不停於中焦下焦而停於上焦所以攻肺必作
  喘也水灌者以水澆洗也飲水多者必喘是飲冷
  冷傷於内也以水灌之亦喘者是形寒寒傷於外
  也均傷肺故俱喘
[001-125b]
 集/註魏荔彤曰此申明本條喘急一證有因水而成者
  蓋渴而飲水多之喘與不渴而灌之亦喘其由雖
  不同而致病則一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太陽病下之後微喘者表未解也當以桂枝加厚
  朴杏仁湯解太陽肌表而治其喘也太陽病桂枝
  證醫反下之下利衇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當以
[001-126a]
  葛根黄連黄芩湯解陽明之肌熱而治其喘也今
  太陽病發汗後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而不惡寒者
  知邪已不在太陽之表且汗出而不惡熱知邪亦
  不在陽明之裏其所以汗出而喘既無大熱又不
  惡寒是邪獨在太隂肺經故不可更行桂枝湯可
  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發散肺邪而汗喘自止
  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001-126b]
 麻黄四兩/去莭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觔碎/綿裏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納諸
  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註柯琴曰石膏為清火之重劑青龍白虎皆賴以建
  功然用之不當適足以召禍故青龍以無汗煩燥
  得薑桂以宣衛外之陽白虎以有汗煩渴須粳米
  以存胃中之液今但内熱而無外寒故不用薑桂
[001-127a]
  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需粳米其意重在存隂不
  慮其亡陽也故於麻黄湯去桂枝之監制取麻黄
  之専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寒除内藴
  之實熱斯溱溱之汗出而内外之煩熱與喘悉除
  矣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此詳上條受病兩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後
[001-127b]
  身無大熱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故
  亦不可更行桂枝湯可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以治肺也彼之汗後喘此之下後喘雖其致病之
  因不同而其所見之證不異所以從其證不從其
  因均用此湯亦喘家急則治其標之法也
 集/註方有執曰汗與下雖殊其為反誤致變之喘則一
  惟其喘一故同歸一治也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
[001-128a]
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
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嘔下利
  而用十棗湯峻劑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
  鞕滿痛始屬裏病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始屬飲病
  乃可攻也發作之作字當是熱字若無熱汗出乃
  少隂隂邪寒飲真武湯證也且作字與上下句文
  義皆不相屬
[001-128b]
 註/太陽中風表邪也不利嘔逆裏飲也表邪解者乃
  可攻裏飲也審其人微汗漐漐不輟發熱有時頭
  痛若仍惡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惡寒則為
  表已解矣而更見裏未和之心下痞鞕滿引脇下
  痛乾嘔短氣水蓄無所從出之急證故徑以十棗
  湯峻劑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傷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嘔逆者是寒束於外水氣
  不得宣越也宜小青龍湯汗而散之中風表未解
[001-129a]
  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飲格於中水氣不得輸洩也
  宜五苓散散而利之此皆表未解不可攻裏之飲
  證也至如十棗湯與下篇之桂枝去芍藥加白术
  茯苓湯二方皆治飲家有表裏證者十棗湯治頭
  痛發熱汗出不惡寒之表已解而有痞鞕滿痛之
  裏未和故専主攻裏也桂枝去芍藥加白术茯苓
  湯治頭痛發熱無汗之表未解而兼有心下滿微
  痛之裏不和故不主攻裏當先解表也然其心下
[001-129b]
  鞕滿痛之微甚亦有别矣
 集/註杜任曰十棗湯惟壯實者宜之不宜輕用
  方有執曰乃可攻之以上喻人勿妄下早之意漐
  漐汗出至短氣言證雖有裏猶未可下直至汗出
  不惡寒方是承上起下言當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此證與結胸頗同但結胸者邪結於胸其
  位髙此在心下及脇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
  亦與攻結胸之戒不殊也藥用十棗亦與陷胸湯
[001-130a]
  相倣因傷寒下法多為胃實而設胃實者邪熱内
  盛不得不用消黄以蕩滌之今證在胸脇而不在
  胃則蕩滌之藥無所用故取蠲熱逐飲於胸脇之
  間以為下法
  張志聰曰頭痛表證也然亦有在裏者如傷寒不
  大便五六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與此莭之汗
  出不惡寒而頭痛為表解裏有飲用十棗湯則凡
  遇風寒頭痛表未解之證當審别矣
[001-130b]
  程應旄曰所可惑者頭痛外惟身汗一證表裏難
  辨汗出發熱惡寒則微有表若汗出發熱不惡寒
  則祗從不惡寒處認證知表已解裏氣為飲邪摶
  結不和雖頭痛亦屬裏邪上攻非闗表也
  魏荔彤曰太陽之邪既入裏宜下矣又有不下胸
  膈不下腸胃而下心與脇下者較下結胸部位稍
  卑較下胃實部位又稍髙此下中之又一法也須
  認明同一下也證不同而法自别蓋太陽陽明之
[001-131a]
  交必辨表裏而施汗下彼之在裏應下乃邪熱挟
  食物為胃實此之在裏應下乃邪熱挟水飲為飲
  實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後下此大同也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㦸    大棗十枚/擘
  右三味等分各别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
  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藥末强人服一錢七羸
[001-131b]
  人服半錢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
  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方/解仲景治水之方種種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氣
  為患或喘或欬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處而
  止此則水邪留結於中心腹脇下痞滿鞕痛三焦
  升降之氣阻隔難通此時表邪已罷非汗散之法
  所宜裏飲實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勝非選逐水
  至峻之品以直折之則中氣不支束手待斃矣甘
[001-132a]
  遂芫花大㦸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禀性最毒並舉
  而用之氣味相濟相須故可直攻水邪之巢穴決
  其瀆而大下之一舉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湊其
  氣必虚以毒藥攻邪必傷及脾胃使無冲和甘緩
  之品為主宰則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然此藥
  最毒至峻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與之反故選十
  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
  峻毒得快利後糜粥自養一以使穀氣内充一以
[001-132b]
  使邪不復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
  也昧者惑於甘能中滿之說而不敢用豈知承制
  之理乎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
枝湯
 註/太陽病外證未解者謂桂枝湯之表證未解也凡
  表證未解無論已汗未汗雖有可下之證而非在
  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下之為逆也欲解外者仍
[001-133a]
  宜桂枝湯主之
 集/註王肯堂曰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即為表證未解不
  可下也
  程應旄曰若下後外證未解者仍當解外有是證
  用是藥不可以既下而遂謂桂枝湯不中與也
  汪琥曰下之為逆逆者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於
  治法為不順也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衇浮者不愈浮為在外
[001-133b]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衇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
宜桂枝湯
 註/太陽病先發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復下之治失
  其宜矣衇浮者不愈蓋以衇浮邪在外而反下之
  故令不愈也今誤下未成逆衇仍浮故知邪尚在
  外仍宜桂枝湯解外則愈也
 集/註程應旄曰愈不愈辨之於衇其愈者必其衇不浮
  而離於表也若衇浮者知尚在表則前此之下自
[001-134a]
  是誤下故令不愈從前之誤不必計較祗據目前
  目前之證不必計較祗據其衇衇若浮知尚在外
  雖日乆尚須解外則愈有是衇用是藥亦不以既
  下而遂以桂枝湯為不中與也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
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註/立治逆之法不外乎表裏而表裏之治不外乎汗
  下病有表裏證者當審其汗下何先先後得宜為
[001-134b]
  順失宜為逆若表急於裏本應先汗而反下之此
  為逆也若先汗而後下治不為逆也若裏急於表
  本應先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而後汗治
  不為逆也
 集/註程知曰言汗下有先後緩急不得倒行逆施
  汪琥曰治傷寒之法表證急者即宜汗裏證急者
  即宜下不可拘拘於先汗而後下也汗下得宜治
  不為逆
[001-135a]
太陽病下之其衇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衇浮者必
結胸衇𦂳者必咽痛衇弦者必兩脇拘急衇細數者頭
痛未止衇沉𦂳者必欲嘔衇沉滑者恊熱利衇浮滑者
必下血
 按/衇促當是衇浮始與不結胸為欲解之文義相屬
  衇浮當是衇促始與論中結胸胸滿同義衇𦂳當
  是衇細數衇細數當是衇𦂳始合論中二經本衇
  衇浮滑當是衇數滑浮滑是論中白虎湯證之衇
[001-135b]
  數滑是論中下膿血之衇細玩諸篇自知
 註/病在太陽誤下為變不同者皆因人之藏氣不一
  各從所入而化故不同也誤下邪陷當作結胸反
  不結胸其衇浮此裏和而不受邪邪仍在表為欲
  解也若衇促者為陽結實邪之衇故必結胸也衇
  細數少隂邪熱之衇咽痛少隂邪熱之證誤下邪
  陷少隂法當從少隂治也衇弦少陽之衇兩脇拘
  急少陽之證誤下邪陷少陽法當從少陽治也衇
[001-136a]
  𦂳太陽衇頭痛太陽證誤下邪仍在表法當從太
  陽治也衇沉𦂳寒邪入裏之衇欲嘔胃陽格拒之
  證有表誤下邪陷在胃法當從陽明治也衇沉滑
  宿食衇有表誤下恊熱入裏下利法當從恊熱下
  利治也衇數滑積熱衇有表誤下邪陷入隂傷榮
  下血法當從下膿血治也
 按/衇促固陽衇也若促而有力為實則為結胸實邪
  之診若促而無力為虚則為胸滿虚邪之診故論
[001-136b]
  中有衇促結胸頭汗小潮熱者用陷胸湯攻之衇
  促胸滿汗出微惡寒者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温之觀此促衇虚實治法則可以類推矣
 按/咽痛少隂寒熱俱有之證也咽乾腫痛者為熱不
  乾不腫而痛者為寒故少隂論中有甘桔湯通衇
  四逆湯二治法也
 集/註方有執曰凡在太陽皆表證也誤下則變證雜出
  而不可以一途拘之
[001-137a]
  程知曰不宜下而下之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
  今咽痛脇急欲嘔是寒邪入裏之變頭痛熱利下
  血是風邪入裏之變所以然者衇浮滑數為陽沉
  弦𦂳細為隂也
  程應旄曰據衇見證各著一必字見勢所必然考
  其源頭總在太陽病下之而来故雖有已成壊病
  未成壊病之分但宜以活法治之不得據衇治衇
  據證治證也
[001-137b]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衇微弱者此
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
下之此作恊熱利也
 按/四日復下之之字當是利字上文利未止豈有復
  下之理乎細玩自知是必傳寫之誤
 註/太陽病謂頭項强痛而惡寒也二三日見不得卧
  但欲起之證謂已傳陽明也心下胃之分也必結
  謂胃分必有結也若衇實大乃胃分有熱而結也
[001-138a]
  則當下之今衇微弱是胃分有寒而結也法不當
  下不當下而下之謂之反下二三日正當解太陽
  陽明之表反下之表熱乘虚入裏必自利設利自
  止是其人胃實而同燥化必作結胸矣今利未止
  四日仍復下利是其人胃虚而同濕化故必作恊
  熱利也
 集/註程知曰此表證誤下有結胸熱利之變不可不慎
  也衇既微弱則是寒結心下法當温散醫見心下
[001-138b]
  結而下之使利是治之反也
  汪琥曰太陽病二三日不卧欲起心下熱結似乎
  可下然衇微弱其人本有寒分豈可下乎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恊熱而利利下不止心
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衇微弱恊熱利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
  外證未除謂太陽病未除而數下之是下非一次
  也裏因數下而虚遂恊表熱而利利下不止裏虚
[001-139a]
  不固也心下痞鞕裏虚而邪結也外證既未除是
  表不解也故用桂枝以解表利下痞鞕裏因下虚
  而從寒化也其衇必如上文之微弱故用參术薑
  草以温裏此温補中兩解表裏法也若其衇有力
  者又當從甘草瀉心湯之法矣
 集/註喻昌曰誤下而致裏虚外熱乘之變而為利不止
  者裏虚不守也痞鞕者正虚邪實中成滯礙痞塞
  而不通也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裏適虚
[001-139b]
  故用理中以和之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
  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
  李中梓曰經云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與葛
  根黄芩黄連湯此則又與桂枝人参湯何用藥有
  温凉之異耶蓋彼證但曰下之此則曰數下之彼
  證但曰利下此則曰利不止合兩論味之自有虚
  實之分矣
  程知曰表證誤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治以葛
[001-140a]
  根芩連心下痞鞕者治以桂枝參术一救其表邪
  入裏之實熱一救其表邪入裏之虚寒皆表裏兩
  解法也
  程應旄曰恊熱而利向来俱作陽邪陷於下焦果
  爾安得用理中耶蓋不知利有寒熱二證也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炙
 白术三兩/   人參三兩/
[001-140b]
 乾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衇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又言恊熱利之衇促者以别其治也太
  陽病桂枝證宜以桂枝解肌而醫反下之利遂不
  止者是誤下遂恊表熱陷入而利不止也若表未
[001-141a]
  解而衇緩無力即有下利而喘之裏證法當從桂
  枝人參湯以治利或從桂枝加杏仁厚朴湯以治
  喘矣今下利不止衇促有力汗出而喘表雖未解
  而不惡寒是熱已陷陽明即有桂枝之表亦當從
  葛根黄芩黄連湯主治也方中四倍葛根以為君
  芩連甘草為之佐其意専解陽明之肌表兼清胃
  中之裏熱此清解中兼解表裏法也若衇沉遲或
  衇微弱則為裏寒且虚又當用理中湯加桂枝矣
[001-141b]
  於此可見上條之恊熱利利不止心下痞鞕表裏
  不解者衇不微弱必沉遲也
 按/恊熱利二證以衇之隂陽分虚實主治固當矣然
  不可不辨其下利之黏穢鴨溏小便或白或赤衇
  之有力無力也
 集/註成無已曰病有汗出而喘者謂自汗出而喘也是
  邪氣外甚所致若喘而汗出者謂因喘而汗出也
  是裏熱氣逆所致故與葛根黄芩黄連湯散表邪
[001-142a]
  除裏熱也
  方有執曰利與上條同而上條用理中者以痞鞕
  衇弱屬寒也此用芩連者以喘汗衇促屬熱也
  喻昌曰太陽病原無下法當用桂枝解外醫反下
  之則邪熱之在太陽者未傳陽明之表已入陽明
  之裏所以其衇促急其汗外越其熱上奔則喘下
  奔則泄故舎桂枝而用葛根以専主陽明之表加
  芩連以清裏熱則不治喘而喘止不治利而利止
[001-142b]
  此又太陽陽明兩解表裏之變法也
  汪琥曰誤下虚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此非
  腸胃真虚證乃胃有邪熱下通於腸而作泄也衇
  促者衇来數時一上復来也此為陽獨盛之衇也
  衇促見陽知表未解此表乃陽明經病非猶太陽
  桂枝之表證也喘而汗出者亦陽明胃府裏熱氣
  逆所致非太陽風邪氣壅之喘亦非桂枝湯汗出
  之證也故當解陽明表邪清胃府裏熱也
[001-143a]
葛根黄芩黄連湯方
 葛根半觔/   黄芩三兩/
 黄連三兩/   甘草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諸藥煮取
  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集/解柯琴曰外熱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裏未和
  誤下致利病因則同一則衇微弱心下痞鞕是衇
  不足而證有餘也一則衇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衇
[001-143b]
  有餘而證不足也表裏虚實當從衇辨况弱衇見
  於數下後則痞鞕為虚更可知也故用理中之辛
  甘温補止下利化痞鞕又加桂枝以解表先煮四
  味後内桂枝和中之力饒而解肌之氣銳是於兩
  解中寓權宜法也桂枝證本衇緩誤下後而反促
  陽氣内盛邪蒸於外故汗出也熱暴於内火逆上
  衝故為喘也暴注下廹故為利也故君清輕升發
  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肅之芩連以止
[001-144a]
  汗而定喘又加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後内諸藥
  解肌之力純而清中之氣銳又與補中逐邪者殊
  法矣
太陽病下之後衇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
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按/若微惡寒者當是汗出微惡寒方合若無汗出二
  字乃表未解無取乎加附子也
 註/太陽病表未解而下之胸實邪陷則為胸滿氣上
[001-144b]
  衝咽喉不得息𤓰蒂散證也胸虚邪陷則為氣上
  衝桂枝湯證也今下之後邪陷胸中胸滿衇促似
  乎胸實而無衝喉不得息之證似乎胸虚又見胸
  滿之證故不用𤓰蒂散以治實亦不用桂枝湯以
  治虚惟用桂枝之甘辛以和太陽之表去芍藥之
  酸収以避胸中之滿若汗出微惡寒去芍藥方中
  加附子主之者以防亡陽之變也
 按/上條衇促喘而汗出不惡寒下利不止云屬實熱
[001-145a]
  此條衇促胸滿汗出微惡寒不喘不下利反屬虚
  寒者何也上條是裏熱蒸越之汗故汗出不惡寒
  陽實也喘而下利皆為熱也此條乃表陽不固之
  汗故汗出微惡寒陽虚也即不喘利亦為寒也要
  知仲景立法每在極微處設辨恐人微處易忽也
  今以微惡寒發其義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熱而在
  汗出惡寒不惡寒上辨寒熱不在衇促上辨寒熱
  而在衇促之有力無力辨寒熱於此又可知不惟
[001-145b]
  在胸滿上辨虚實而當在胸滿之時滿時不滿常
  常滿而不减上辨虚實矣
 集/註喻昌曰此條之微惡寒合上條觀之則衇促胸滿
  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陽欲脫之機故仲景於
  此條特以微惡寒三字發其義可見陽虚則惡寒
  矣又可見汗不出之惡寒即非陽虚矣
  程應旄曰有陽盛而見促衇亦有陽虚而見促衇
  者當辨之於有力無力仍須辨之於外證也
[001-146a]
  沈明宗曰誤下擾亂隂陽之氣則衇促邪入胸膈
  幾成結胸但結滿而未痛耳故以桂枝湯單提胸
  膈之邪使從表解去芍藥者惡其酸収引邪内入
  故也若衇促胸滿而微惡寒廼虚而跼踖陽氣欲
  脫又非陽實之比所以加附子固䕶真陽也然傷
  風下後之惡寒與未下之惡寒逈然有别而汗後
  之惡寒與未汗之惡寒亦殊
桂枝去芍藥湯方
[001-146b]
 於桂枝湯内去芍藥餘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餘依前法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註/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下利衇促喘而汗出不惡
  寒者乃邪陷於裏熱在陽明葛根黄芩黄連湯證
[001-147a]
  也今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
  陷於胸未入於胃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湯以
  解肌表加厚朴杏子以降逆定喘也喘家謂素有
  喘病之人遇中風而喘者桂枝湯皆宜用之加厚
  朴杏子為佳也
 集/註方有執曰喘者氣逆於上故呼吸不順而聲息不
  利也微者聲息緩不似大喘之氣急也以表尚在
  不解其表則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朴利
[001-147b]
  氣杏仁下氣所以為定喘之要藥
  喻昌曰此風邪誤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誤
  下作喘當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此可推又曰
  微喘表未解則是表邪因誤下上逆與虚證不同
  程應旄曰喘之一證有表有裏不可不辨下後汗
  出而喘其喘必盛屬裏熱壅逆火炎故也下後微
  喘汗必不大出屬表邪閉遏氣逆故也仍用桂枝
  湯解表内加朴杏以下逆氣
[001-148a]
  魏荔彤曰凡病人素有喘證每感外邪勢必作喘
  故謂之喘家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於桂枝湯方内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餘依桂枝
 湯方
 按/戴原禮曰太陽病有喘咳無汗喘者宜麻杏石甘
  湯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仁湯無汗咳者宜
  小青龍湯少陽病無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湯加
[001-148b]
  五味乾薑陽明病無咳有喘内實喘者宜大承氣
  湯下利者宜葛根黄芩黄連湯三隂惟少隂有喘
  咳喘者宜四逆湯加五味乾薑咳者隂邪下利宜
  真武湯加五味乾薑陽邪下利宜豬苓湯然喘皆
  危候也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
不上衝者不可與之
 註/太陽病表未解而下之裏實者邪陷則為結胸大
[001-149a]
  陷胸湯證也裏虚者邪陷則為下利桂枝人參湯
  證也胸實者邪陷則為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
  得息𤓰蒂散證也今胸虚邪陷於胸故但為氣上
  衝是表尚未罷然無壅滿不得息痞鞕之證故不
  可吐下仍當解表可與桂枝湯如法汗之使陷胸
  之邪不受外束胸中之氣得以四達自不致内壅
  而上衝矣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也
 集/註方有執曰氣上衝者陽主氣而上升風屬陽邪下
[001-149b]
  後入裏乘虚而上衝也若不上衝則非陽邪可知
  故不可與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强寸衇微浮胸中痞鞕氣上
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𤓰蒂散
 註/病如桂枝證乃頭項强痛發熱汗出惡風衇浮緩
  也今頭不痛項不强是桂枝證不悉具也寸衇微
  浮是邪去表未逺已離其表也胸中痞鞕氣上衝
  喉不得息是邪入裏未深而在胸中必胸中素有
[001-150a]
  寒飲之所致也寒飲在胸不在肌腠解肌之法無
  可用也痞鞕在胸而不在心下攻裏之法亦無所
  施惟有髙者越之一法使胸中寒飲一涌而出故
  宜吐之以𤓰蒂散也
 集/註程應旄曰痞鞕一證因吐下者為虚不因吐下者
  為實實邪痰飲填塞心胸中下二焦為之阻絶自
  不得不從上焦為出路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是
  也
[001-150b]
  汪琥曰傷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講所以仲景以此
  條特出之太陽上篇者以吐不宜遲與太陽汗證
  之法相等當於二三日間審其證而用此法也
  沈眀宗曰素有痰飲内積稍渉風寒引動其痰即
  外如桂枝湯證但無頭痛項强知非風邪中表矣
  張錫駒曰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邪挟寒飲從太
  陽之氣而上越也
𤓰蒂散方
[001-151a]
 𤓰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
  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
  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虚
  家不可與𤓰蒂散
 方/解胸中者清陽之府諸邪入胸府阻遏陽氣不得宣
  達以致胸滿痞鞕熱氣上衝燥渴心煩嗢嗢欲吐
  衇數促者此熱鬱結也胸滿痞鞕氣上衝咽喉不
[001-151b]
  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衇遲𦂳者此寒鬱結
  也凡胸中寒熱與氣與飲鬱結為病諒非汗下之
  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湧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
  通陽氣得復痞鞕可消胸中可和也𤓰蒂極苦赤
  豆味酸相須相益能疏胸中實邪為吐劑中第一
  品也而佐香豉汁合服者藉榖氣以保胃氣也服
  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傷胸中元氣
  也此方奏功之㨗勝於汗下所謂汗吐下三大法
[001-152a]
  也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義置之不用可勝惜
  哉然諸亡血虚家胸中氣液已虧不可輕與特為
  申禁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隂而反下
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註/此總釋結胸與痞鞕之因也中風陽邪故曰病發
  於陽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乘虚陷入因作結胸
  傷寒隂邪故曰病發於隂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
[001-152b]
  乘虚陷入因作痞鞕所以成結胸與痞鞕者以表
  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也病發於隂不言熱入者省
  文耳然病發於陽而誤下者未嘗無痞鞕病發於
  隂而誤下之亦時成結胸良由人之氣體不同或
  從實化或從虚化也
 集/註張兼善曰風邪入裏則結胸寒邪入裏則為痞然
  此皆太陽病之所由来非别隂證陽證也
太陽病衇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
[001-153a]
則為虚頭痛發熱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
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氣動膈短氣
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内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
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
不利身必發黄
 按/數則為虚句疑是衍文
 註/太陽病衇浮而動數浮則為風邪衇也數則為熱
  邪衇也動則為諸痛衇也頭痛發熱太陽證也熱
[001-153b]
  蒸於陽陽虚則自汗出熱蒸於隂隂虚則盗汗出
  隂虚當惡熱今反惡寒故知此非隂虚之盗汗乃
  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當解表醫反
  下之遂使動數之熱衇變為寒遲蓋動數乃表邪
  欲傳因下而逆於膈中故不傳而衇亦變也表客
  陽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氣不能布息
  煩躁心中懊憹心下因鞕徑從實化而為結胸矣
  法當以大陷胸湯主之若不從實化不成結胸但
[001-154a]
  頭汗出至頸餘處無汗則熱不得越也小便不利
  則濕不得瀉也熱濕合化故身必發黄也
 集/註成無已曰動數變遲而浮衇獨不變者以邪結胸
  中上焦陽分衇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太陽病表未解而攻裏裏已虚矣雖見
  浮而動數之陽衇一經誤下則必變為遲隂之衇
  矣胃中空虚短氣躁煩虚之甚矣借曰陽氣内陷
  心中因鞕而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力不緩於承
[001-154b]
  氣下而又下寜不畏其重虚耶即陽病實邪下後
  若胃中空虚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者亦以梔子豉
  湯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陽誤下後明有虚證乎
 按/朱震亨所論治以梔子豉湯吐之亦是未成結胸
  從胸虚有熱而化者宜也若從胸虚有寒而化者
  不論已成未成結胸則又當從活人書温補法矣
  不可混施也
  方有執曰太陽之衇本浮動數者亦傳也太陽本
[001-155a]
  自汗而言微盜汗本惡寒而言反惡寒者稽乆而
  然也膈心胸之間也拒格拒也言膈氣與邪氣相
  格拒而為痛也客氣邪氣也短氣促氣不能布息
  也懊憹心為邪亂而不寜也陽氣客氣之别名也
  以本外邪故曰客氣以邪本風故曰陽氣以裏虚
  因而陷入故曰内陷自若不結胸句至末以變之
  輕者而言也
大陷胸湯方
[001-155b]
 大黄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另碾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
  煮一兩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集/解方有執曰上焦有髙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
  湯平邪蕩寇將軍之職也以大黄為君鹹能軟堅
  以芒硝為臣徹上徹下破結逐水以甘遂為佐惟
  大實者乃為合法如挟虚或衇浮不可輕試
[001-156a]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互發其義以詳其證治也太陽病重發
  汗而復下之津液傷矣不大便五六日胃府燥矣
  舌上燥渴胃中乾也日晡潮熱胃熱盛也從心下
  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謂胸腹之中上下俱
  鞕滿結實大痛手不可近故以大陷胸湯主之無
[001-156b]
  疑也
 集/註内臺方議曰日晡所作日晡所發
  方有執曰此明結胸有陽明内實疑似之辨晡日
  加申時也小有微覺有也盖不大便燥渴日晡潮
  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皆似陽明内熱惟小
  有潮熱不似陽明大熱之甚所以陽明必以胃家
  實為主而凡有一毫太陽證在皆不得入陽明例
  者亦以此也
[001-157a]
  程知曰太陽結胸兼陽明内實故用大陷胸湯由
  胸脅以及腸胃皆可蕩滌無餘若但下腸胃結熱
  而遺胸上痰飲則非法矣
  吴人駒曰一腹之中上下邪氣皆盛證之全實者
  其衇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衇自漸出也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衇浮滑者小陷胸湯主

 註/大結胸邪重熱深病從心下至少腹鞕滿痛不可
[001-157b]
  近衇沉實故宜大陷胸湯以攻其結瀉其熱也小
  結胸邪淺熱輕病正在心下鞕滿按之則痛不按
  不痛衇浮滑故用小陷胸湯以開其結滌其熱也
 集/註程應旄曰按陷胸條曰心下痛按之石鞕又曰心
  下滿而鞕痛此曰病正在心下則知結胸不拘在
  心下與胸上祗在痛不痛上分别故痞證亦有心
  下鞕者但不痛耳
  張錫駒曰湯有大小之别證有輕重之殊今人多
[001-158a]
  以小陷胸湯治大結胸證皆致不救遂諉結胸為
  不可治之證不知結胸之不可治祗一二節餘皆
  可治者苟不體認經旨必致臨時推諉誤人性命
  也
  魏荔彤曰小結胸無實熱之邪但微熱而挟痰飲
  為患故雖結胸而不能髙踞胸巔但正在心下而
  已不能實力作痛惟按之痛而已診之不沉而深
  惟浮而輕淺而已不能作石鞕惟虚而結阻而已
[001-158b]
  所以大陷胸湯不應用而另設小陷胸湯髙下堅
  軟輕重沉浮之間病機治法昭然已又云痞隂邪
  結胸陽邪然於陽邪中又有大小之分學者審之
  於凡寒熱雜合之證無大實大熱俱宜斟酌下法
  勿孟浪也
小陷胸湯方
 黄連一兩/   半夏半觔/洗
 栝蔞實一枚/大者
[001-159a]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内諸藥
  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黄連滌熱半夏導飲栝蔞潤燥下行合之以滌胸
  膈痰熱開胸膈氣結攻雖不峻亦能突圍而入故
  名小陷胸湯分温三服乃緩以治上之法也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衇沉而𦂳心下痛按之石鞕者
大陷胸湯主之
 註/傷寒表不解誤下成痞此其常也傷寒或有因誤
[001-159b]
  下而成結胸者乃其變也今傷寒六七日結胸不
  因誤下而成此熱實之證若衇沉𦂳裏實衇也心
  下痛按之石鞕裏實證也此為衇病皆實故以大
  陷胸湯主之也
 集/註喻昌曰熱實二字形容結胸之状甚明見邪熱填
  實於胸而不散漫也浮𦂳主傷寒無汗沉𦂳主傷
  寒結胸此與中風之陽邪結胸逈别所以不言浮
  也又曰陽邪誤下成結胸隂邪誤下成痞然中風
[001-160a]
  間有痞證傷寒間有結胸證又不可不知
  程應旄曰雖曰陽邪内陷然隂陽二字從虚實寒
  熱上區别非從中風傷寒上區别表熱盛實轉入
  胃府則為陽明證表熱盛實不轉入胃府而陷入
  於膈則為結胸證故不必誤下始成也不因下而
  成結胸者必其人胸有燥邪以失汗而表邪合之
  遂成裏實觀此條曰傷寒六七日又曰衇沉而𦂳
  則可知矣
[001-160b]
  汪琥曰或問衇沉𦂳焉知非寒實結胸答曰胸中
  者陽氣之所聚也邪熱當胸而結直至心下石鞕
  且痛則衇不但沉𦂳甚至有伏而不見者烏可以
  衇沉𦂳為非熱耶大抵辨結胸之法但當憑證最
  為有凖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按/無熱證之下與三物小陷胸湯當是三物白散小
  陷胸湯四字必是傳寫之誤桔梗貝母巴豆三物
[001-161a]
  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義温而能攻與寒實之
  理相屬小陷胸湯乃栝蔞黄連皆性寒之品豈可
  以治寒實結胸之證乎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
 註/結胸證身無大熱口不燥渴則為無熱實證乃寒
  實也與三物白散然此證衇必當沉𦂳若衇沉遲
  或證見三隂則又非寒實結胸可比當以枳實理
  中湯治之矣
 集/註王肯堂曰熱實結胸及寒實結胸活人書不拘寒
[001-161b]
  熱但用陷胸湯不瘥者用枳實理中丸即應手而
  愈
  方有執曰寒以飲言飲本寒也又得水寒兩寒摶
  結而實於胸中故謂無熱證也
  程知曰結胸有大小之别寒熱之異不得㮣用硝
  黄也
  鄭重光曰水寒結實在胸則心陽被據自非細故
  用三物白散下寒而破結皆不得已之兵也
[001-162a]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黒研如脂
 貝母三分/
  右件二味為末内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
  服强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
  必利不利進熱粥一盃利過不止進冷粥一盃
 方/解是方也治寒實水結胸證極峻之藥也君以巴豆
  極辛極烈攻寒逐水斬闗奪門所到之處無不破
[001-162b]
  也佐以貝母開胸之結使以桔梗為之舟楫載巴
  豆搜逐胸邪悉盡無餘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
  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鮮能善其後也故
  羸者减之不利進熱粥利過進冷粥盖巴豆性熱
  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不用水而用粥者藉穀氣以
  保胃也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徃来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
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大
[001-163a]
陷胸湯主之
 註/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若胸脇滿鞕者此結胸也
  今不滿鞕復徃来寒熱者乃少陽表裏病非結胸
  也當與大柴胡湯兩解之但結胸證亦有水結者
  水結胸不但表無大熱裏亦無大熱也有結胸狀
  頭微汗出者此水停於胸為熱氣上蒸使然也故
  曰水結在胸脇也亦以大陷胸湯主之飲熱並攻
  也
[001-163b]
 集/註方有執曰水即飲也以不實鞕故曰水結胸脇亦
  裏也以熱結不髙故曰在裏
  程知曰此言熱結於裏兼少陽者則不宜陷胸水
  結於胸者雖無大熱猶宜大陷胸也
  程應旄曰大柴胡與大陷胸皆能破結大柴胡之
  破結使表分無留邪大陷胸之破結使裏分無留
  邪
  林瀾曰此言水結胸之與熱結在裏不同也十餘
[001-164a]
  日邪深入府之時然熱結在裏而猶有半表半裏
  之邪作徃来寒熱者必以大柴胡兩解之若但胸
  脇結滿初無大熱收斂入内者此亦不得為大柴
  胡證必水結胸脇也何以知之水結胸者頭汗出
  今但頭微汗為水結胸明矣與大陷胸湯
結胸者項亦强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註/結胸從心上至少腹鞕滿痛不可近則其勢甚於
  下者治下宜急攻之以大陷胸湯結胸從胸上滿
[001-164b]
  鞕項强如柔痙狀則其熱甚於上者治上宜緩攻
  之以大陷胸丸直攻胸肺之邪煮服倍蜜峻治緩
  行下而和之以其病勢緩急之形既殊湯丸之製
  亦異也故知此項强乃結胸之項强下之則和非
  柔痙之項强也
 集/註成無已曰項强者為邪結胸中胸膈結滿但能仰
  而不能俯是項强也
  程知曰項强如柔痙者胸中邪氣𦂳實項勢常昻
[001-165a]
  有似柔痙之狀然痙病身手俱張此但項强原非
  痙也借此以驗胸邪十分𦂳逼耳
  汪琥曰下之則和者言邪實去胸中和而項自舒
  之意若不云如柔痙恐醫人認以為太陽經風寒
  之邪未解反疑其當用發汗之藥殊不知項雖强
  表證已解裏證甚急治法宜下也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觔/   葶藶子半升/熬
[001-165b]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𢷬篩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
  如彈丸一枚别𢷬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
  升煮取一升温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
  下為效禁如藥法
結胸證其衇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註/結胸證若衇大是為胃實知結熱已實乃可下下
  之則愈今其衇浮大是尚在表知熱結未實故不
[001-166a]
  可下若誤下之未盡之表邪復乘虚入裏誤而又
  誤結而又結病熱彌深正氣愈虚則死矣
 集/註張兼善曰結胸為可下之證若衇浮大心下雖結
  表邪尚多下之重虚其裏外邪復聚則死矣
  程知曰結胸亦有不可下者宜審其衇以施治也
  結胸為邪結上焦之分得寸衇浮闗衇沉或沉𦂳
  則為在裏可下也若衇浮大則邪猶在表下之是
  令其結而又結也故死
[001-166b]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註/結胸證悉具謂鞕滿而痛結在膈之上下也悉具
  者謂胸之下少腹之上左右兩脇無不鞕滿而痛
  也較之大結胸為尤甚此時宜急下之或有生者
  若復遷延必至邪勝正負形氣相離煩躁不寜下
  亦死不下亦死矣
 集/註方有執曰結胸證全具已主死矣而更加以煩躁
  即不再下亦主死也
[001-167a]
  程應旄曰結胸證妄下不可失下亦不可總在適
  當其宜則去邪即所以安正也
  魏荔彤曰此條乃承上條衇見浮大而言必結胸
  證具衇兼見浮大而加以煩躁方可卜其死不然
  煩躁亦結胸證中之一也何遽云死耶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衇浮
闗衇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蔵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
故時時下利寸衇浮闗衇小細沉𦂳名曰蔵結舌上白
[001-167b]
胎滑者難治
 註/邪結三陽名曰結胸邪結三隂名曰蔵結二者皆
  下後邪氣乘虚入裏所致而其衇與證之狀則不
  同其鞕滿而按之痛結胸證也寸衇浮闗衇沉結
  胸衇也寸浮主胸主表闗沉主胃主裏是知其邪
  由胸表陷入胃裏而結也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
  時下利蔵結證也寸衇浮闗衇細小沉𦂳蔵結衇
  也細小沉𦂳主蔵結寒痛是知其邪由胸表陷入
[001-168a]
  蔵裏而結也蔵結雖鞕滿而痛如結胸狀然結胸
  病屬裏壅塞必不能飲食蔵結病屬裏空虚故飲
  食如故結胸屬實熱故鞕痛不大便而衇沉石蔵
  結屬虚寒故鞕痛下利而衇細𦂳也舌上白胎滑
  者胸中無熱可知蔵結隂邪得之為順尚可以理
  中軰温之結胸陽邪得之為逆不堪攻下故難治
  也
 集/註成無已曰氣宜通也以塞故痛邪結陽分則隂氣
[001-168b]
  不得下通邪結隂分則陽氣不得上通故知二者
  皆按之痛鞕也
  方有執曰此設問答以明結胸藏結之同異藏結
  之時時下利者隂邪結於隂藏而寒甚也以寒甚
  故衇小細𦂳此其所以不同也蓋結胸以陽邪結
  於陽藏結以隂邪結於隂故也
  汪琥曰結胸證其人本胃中有飲食下之太早則
  食去不盡外邪反入結於胸中以故按之則痛不
[001-169a]
  能飲食藏結證其人胃中本無飲食下之太過則
  蔵虚邪入與寒結於隂分所以狀如結胸按之不
  痛能飲食時下利也
  魏荔彤曰人知此條為辨結胸非指藏結而論不
  知正謂藏結與痞有相類而與結胸實有不同蓋
  結胸陽邪也痞與蔵結隂邪也痞則尚有陽浮於
  上藏結則上下俱無陽是皆誤下誤吐之過也
 按/此條舌上白胎滑者難治句前人舊註皆單指藏
[001-169b]
  結而言未見明晰誤人不少蓋舌胎白滑即結胸
  證具亦是假實舌胎乾黄雖藏結證具每伏真熱
  藏結隂邪白滑為順尚可温散結胸陽邪見此為
  逆不堪攻下故為難治由此可知著書立論必須
  躬親體驗真知灼見方有濟於用若徒就紙上陳
  言牽强附㑹又何異按圖索驥耶
病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隂筋者此名蔵
結死
[001-170a]
 註/病藏結之人若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新舊病合
  痛引少腹入隂筋者其邪又進厥隂乃屬藏結之
  死證也
 集/註程知曰宿結之邪與新結之邪交結而不解痞連
  臍旁脾藏結也痛引少腹腎藏結也自脇入隂筋
  肝藏結也三隂之蔵俱結矣故主死
藏結無陽證不徃来寒熱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
攻也
[001-170b]
 註/藏結無三陽證不發熱無太陽也不徃来寒熱無
  少陽也其人反静無陽明也舌胎滑白胸中有寒
  故可温不可攻也
 集/註方有執曰胎滑本丹田有熱胸中有寒而成然丹
  田隂也胸中陽也熱反在隂而寒反在陽所以為
  不可攻也
  程知曰經於蔵結白胎滑者祗言難治未嘗言不
  可治也祗言蔵結無熱舌胎滑者不可攻未嘗言
[001-171a]
  蔵結有熱舌胎不滑者亦不可攻也意者丹田有
  熱胸中有寒之證必有和解其熱温散其寒之法
  俾内邪潜消外邪漸解者斯則良工之苦心乎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却
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
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
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熱被却不得出當汗而不汗
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001-171b]
 註/病在陽謂病發於陽而身熱也此應以汗解之而
  反以冷水潠之灌之則身熱雖被刼而暫却然終
  不得去故熱煩益甚也水寒外束膚熱乍凝故肉
  生膚粟熱入不深故意欲飲水反不甚渴也故以
  文蛤散内疏膚熱若不差與五苓散外解水寒則
  皮粟身熱當解矣若不解且惡寒引衣自覆是尚
  有表也當以桂枝湯汗解之假令服桂枝湯汗已
  出熱粟俱解而腹中増痛又為表已和裏未調也
[001-172a]
  宜與桂枝湯倍加芍藥調裏以和其表若渴欲飲
  水而不腹痛則不湏調太隂裏而仍當調太陽府
  矣宜仍取乎五苓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右一味為散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按/文蛤即五倍子也
  音切
[001-172b]
 强羣養/切汚去/聲音衆/音色/音錫/音吸/音/
 父/音苴/上聲/音笫/與啜/同芳救/切音蟄/
 與瘥/同音鞋/渠飲/切音屐/音囀/去聲/與誌/同
 乾音干/上聲/去聲/音季/音貫/去聲/音/
 否/音硬/音景/音雷/上聲/音迷/音嚥/
 音朔/影考/切音農/音掃/布胡/切音涇/心艮/切
 
御纂醫宗金鑑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