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十一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
易十/
裴氏秀/易論
佚
文章叙錄秀字季彦年二十五為黃門侍郎累遷散
騎常侍尚書僕射令光䘵大夫咸熈中封廣川侯晋
[011-1b]
室受襌進左光禄大夫改封鉅鹿公遷司空著易及
樂論又畫地圖十八篇傳行於世
衛氏瓘/易義
佚
晋書衛瓘字伯玉河東安邑人太康初司空侍中尚
書令惠帝即位加太保録尚書事
王氏宏/易義
佚
[011-2a]
晋書王宏字正中高平人粲從孫泰始初為汲郡太
守遷衛尉河南尹大司農太康中為司𨽻校尉後為
尚書
陸德明曰宏弼之兄晋大司農贈太常為易義
鄒氏湛/周易綂畧
隋志五卷新舊唐志綂/畧論三卷
佚
晋書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仕魏歴通事郎太學
[011-2b]
愽士太康中為散騎常侍國子祭酒轉少府
劉氏兆/周易訓注
佚
晋書劉兆字延世濟南東平人武帝時五辟公府三
徵愽士皆不就撰周易訓注以正動二體互通其文
向氏秀/周易義
佚
晋書向秀字子期河内懷人為散騎侍郎轉黄門侍
[011-3a]
郎散騎常侍
按向氏易文王以之依鄭氏荀氏本作似
阮氏咸/周易難答論
唐志二卷
佚
晋書咸字仲容歴仕散騎侍郎出補始平太守
唐書阮長成阮仲容難答
應氏貞/明易論
[011-3b]
唐志一卷
佚
晋書應貞字吉甫汝南南頓人魏侍中璩之子武帝
初置太子中庻子官以貞為之後遷散騎常侍
王氏濟/周易義
佚
晋書王濟字武子善易尚長山公主起家拜中書郎
累遷侍中出為河南尹尋使白衣領太僕
[011-4a]
皇甫氏謐/易解
佚
晋書皇甫謐字士安安定朝郡人有高尚之志以著
述為務號𤣥晏先生
胡一桂曰見正義
阮氏渾/周易論釋文序録/論作義
隋志二卷
佚
[011-4b]
陸徳明曰阮渾字長成籍之子晋太子中庻子馮翊
太守為易義
袁氏凖/周易傳
佚
袁氏世紀凖字孝尼著書十餘萬言為周易周官傳
及論五經滯義聖人之微言以傳於世
荀綽曰凖有雋才㤗始中為給事中
庾氏運/易義
[011-5a]
佚
陸德明曰庾運字𤣥度新野人官至尚書為易義
郭氏琦/注京氏易
一百卷
佚
冊府元龜郭琦字公偉為著作佐郎注榖梁春秋京
氏易百卷郷人王㳺等皆就琦學
徐氏苖/周易筮占
[011-5b]
七録五行家二十四卷
佚
晋書徐苖字叔胄高密淳于人與弟賈就愽士濟南
宋鈞受業遂為儒宗作五經同異評郡察孝亷州辟
從事治中别駕舉異行公府五辟愽士冄徵並不就
欒氏肇/周易象論
隋志三卷唐志/一卷
佚
[011-6a]
陸徳明曰肇字太初㤗山人晋太保掾尚書郎為易
論
李氏充/周易音
六篇
佚
晋書李充字𢎞度江夏人辟丞相王導掾轉記室叅
軍累遷中書侍郎注尚書及周易音六篇行於世
王氏廙/周易注
[011-6b]
隋志三卷殘闕七錄十卷釋/文序録十二卷
佚
晋書王廙字世將丞相導從弟為荆州刺史徵為輔
國將軍加散騎常侍進左衛將軍
按王氏易注明辨晳也晳作晰利用侵伐作
寢伐繻有衣袽繻作□見釋文又其注云駁
馬能食虎豹取其至健也正義引之又艮為
徑注云物始改為徑路又震為大塗注云大
[011-7a]
塗萬物所生太平御覽引之
楊氏乂/周易卦序論
隋志一卷新舊唐/志同
佚
陸徳明曰乂字元舒汝南人晋司徒左長史
王應麟曰御覽嘗引之
按徐堅初學記引乂易卦序論云險而止山
也險而動泉也動靜皆蒙險故曰山
[011-7b]
郭氏璞/周易洞林
隋志五行家三卷宋志/一卷
佚
周易新林
隋志五行家九卷又四/卷
佚
周易林
七録五行家六卷
[011-8a]
佚
易立成林
隋志五行家二卷
佚
周易𤣥義經
宋志一卷
佚
易斗圖
[011-8b]
隋志五行家一卷
佚
易八卦命錄斗内圖
隋志五行家一卷
佚
晋書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愽學有高才而訥於
言論好古文竒字妙於隂陽算歴有郭公者客居河
東精於卜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
[011-9a]
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為著作佐郎遷尚書
郎嬰王敦之禍璞撰前後筮驗六十餘事名為洞林
又抄京費諸家要撮更撰新林十篇卜韻一篇注釋
爾雅别為音義圖譜又注三蒼方言穆天子傳山海
經及楚辭子虚上林賦數十萬言皆傳於世
王廙曰璞之爻筮雖京房管輅不過也
胡一桂曰景純得靑囊書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
嘗撰前後筮驗六十餘事名為洞林斷法用靑龍朱
[011-9b]
雀勾陳騰蛇白虎𤣥武六神及太嵗諸煞神時日旺
相等推算靈驗無比又抄京費諸家撮要更撰新林
十篇卜韻一篇大扺只用卦爻不假文字然雜以說
相塟法行符壓勝之術往往流於技藝而易道日以
支離卑下矣
按郭氏洞林初學記嘗引之雙湖胡氏撰啟
䝉翼傳云世罕有其書從王楚翁才古抄得
之則元時此書尚存也洞林之文有三言者
[011-10a]
如簪非簪釵非釵有四言者如同人之革曰
朱雀西飛白虎東起姦猾衘璧敵人束手占
行得此是謂无咎隨之升曰虎在山右馬過
其左駮為功曹猾為主者垂耳而濳不敢來
下爰升虚邑遂釋魏野豫之小過曰五月晦
日羣魚來入州城寺舍既濟曰小狐汔濟垂
尾累衰初雖偷安終靡所依案卦言之秋吉
春悲又有七言者如否曰乾坤閉塞道消長
[011-10b]
虎刑挾鬼法凶亂亂則何時時建寅僵尸交
林血流漂此占行者入塗炭小過之坤曰小
過之坤卦不竒雖有卦氣變陽離初見勾陳
被牽覊暫過則可覊不宐將見刧追事幾危
頼有龍徳終無疵遯之姤曰卦象出墓氣家
囚變身見絕鬼濳遊爻墓充刑鬼煞俱卜病
得此歸蒿丘誰能救之坤上牛若依子色吉
之尤賁之豫曰時隂在初卦失度殺隂為刑
[011-11a]
鬼入墓建未之月難得度消息卦爻為扶助
馮馬之師乃寡嫗自然竒救宐餐兎子若恤
之得守故豫之解曰有釡之象無火形變見
夜光連月精濳龍在中不游行案卦卜之藻
盤鳴金爻所憑无咎慶驗其占法靡不竒中
所謂林者自為韻語占决之辭猶存左氏傳
遺意
葛氏洪/周易雜占
[011-11b]
七錄五行家十卷
佚
晋書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元帝為丞相辟為掾
以平賊功賜爵關内侯咸和初轉司徒掾遷諮議叅
軍于寳薦洪才堪國史選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洪
辭不就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止羅浮山煉丹
積年著述不輟
孫氏盛/易象妙于見形論
[011-12a]
一篇
佚
晋書劉惔傳時孫盛作易象妙于見形論簡文帝使
殷浩難之不能屈惔與抗答辭甚簡至盛理遂屈
本傳孫盛字安國太原中都人桓温留為叅軍從入
關平洛以功封吳昌縣侯出補長沙太守累遷秘書
監加給事中時殷浩擅名一時與抗論者惟盛而已
盛著易象妙于見形論浩等竟無以難之
[011-12b]
袁氏宏/周易畧譜
舊唐書志一卷新唐/書同
佚
晋書袁宏字彦伯謝尚為安西將軍引宏叅軍事尋
遷大司馬桓温府記室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
宣氏舒通易象論陸氏經典序錄作/通知來藏往論
唐志一卷
佚
[011-13a]
陸徳明曰舒字㓜驥陳郡人晋宐城令為通知來藏
往論
張氏輝/易義
佚
陸徳明曰輝字義充梁國人晋侍中平陵亭侯為易
義
杜氏育/易義
佚
[011-13b]
陸徳明曰育字方叔襄城人晋國子祭酒為易義
楊氏瓚/易義
佚
陸徳明曰瓚不知何許人晋司徒右長史為易義
邢氏融/易義
佚
裴氏藻/易義
佚
[011-14a]
許氏適/易義
佚
楊氏藻/易義
佚
陸徳明曰邢融裴藻許適楊藻四人不詳何人並為
易義
張氏軌/易義
佚
[011-14b]
崔鴻曰軌字士彦安定烏氏人漢常山王耳十七世
孫凉州刺史謚武穆
按凉武公易得其資斧資作齊云齊斧黄鉞
斧也
張氏璠/周易集解
七志十卷隋志八卷殘缺新舊/唐書志仍云十卷
佚
畧論
[011-15a]
一卷
佚
陸徳明曰璠安定人東晋秘書郎參著作集解十二
卷集鍾㑹向秀庾運應貞荀煇張輝王宏阮咸阮渾
楊乂王濟衛瓘欒肇鄒湛杜育楊瓚張軌宣舒邢融
裴藻許適楊藻二十二家序云依向秀本七録云集/二十八家
按璠嘗撰後漢紀三十卷所為易注有云險
而止山也險而動泉也太平御覽引之
[011-15b]
干氏寳/周易注
隋志十卷
佚今止存一卷鹽/邑志林載之
周易宗塗
七録四卷
佚
周易爻義
隋志一卷
[011-16a]
佚
周易問難
二卷
佚
周易𤣥品
二卷
佚
晋書干寳字令升新蔡人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賜
[011-16b]
爵關内侯領國史補山隂令遷始安太守王導請為
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為春秋左氏義外傳注周
易周官凡數十篇
册府元龜干寳為散騎常侍領著作撰周易問難二
卷周易𤣥品二卷周易爻義一卷
中興書目寳之易學以卦爻配月或配日時傳諸人
事以前世已然之迹證之訓義頗有據
胡一桂曰干寳周易傳十卷復别出爻義一卷宣和
[011-17a]
四年蔡攸上其書曰其學以卦爻配月或以配日時
傳諸人事而以前世已然之迹證之訓義頗有所據
若大有九三本左傳訓晏享乃與古合房審權亦採
錄之
屠曾序曰吾師草廬先生謂易為五經冠而吳晋英
舊以易解聞吾鹽得兩君子為陸鬱林公紀于常侍
令升苐干氏易有註者僅三十卦卦惟乾偹六爻餘
止一彖一爻而已要皆自古易類萃中摘抄然亦羲
[011-17b]
文象數幸衍一脈於蛟潭海澨間不可謂東南易髓
不自令升標揭之也况駿心雄理遣詞英上不遜輔
嗣録之不啻起晋儒而清言也乎
項臯謨跋曰嘗覽羣經干子十卷干令升寳周易注
十卷周易宗塗四卷爻義一卷問難二卷𤣥品二卷
有其名亡其書及從里中太史氏後借讀文淵閣書
目易類一百十種晋以上惟存京君明傳鄭康成注
王輔嗣畧例并注而子夏傳唐張素履偽作不覩有
[011-18a]
于氏易略見李鼎祚易傳集解中海鹽樊侯愽綜墳
典專精譔述錄示干常侍易解似於載籍節比句櫛
者絕無僅有希世竒書也令升新蔡人徙吳郡海鹽
仕吳為著作郎賜爵關内侯入晋領國史為散騎常
侍補山隂令遷始安太守所著晋紀總論搜神記具
在志林必悉之凌稚哲萬姓綂譜干于二姓俱收令
升干氏宗干犨于氏宗于定國干裔有居海鹽有居
嘉善以搏埴為業干窑鎮由是得名是干非于無疑
[011-18b]
按隋志周易𤣥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當即
干氏之書又有王氏周易問難二卷疑譌干
為王也其文水洊至洊作薦井牧勿幕勿作
网豐其沛作韋云祭祀之蔽膝為科上槁作
熇干氏易已無傳惟散見於陸氏釋文李氏
集解近海鹽胡氏編鹽邑志林乃抄撮其僅
存刋行之
殷氏融/象不盡意論
[011-19a]
一篇
佚
按南史殷景仁傳云陳郡長平人曾祖融晋
太常隋志有晋太常卿殷融集十卷
黄氏頴周易注
隋志四卷七録唐/志十卷
佚
隋志晋儒林從事黄頴注今殘缺
[011-19b]
陸德明曰南海人晋廣州儒林從事
按黄氏易賁于丘園作世豚魚作遯魚
宋氏岱/周易論
隋志一卷
佚
隋志晋荆州刺史宋岱撰
徐氏邈/周易音
隋志一卷
[011-20a]
佚
晋書徐邈東莞姑幕人孝武帝招延儒學之士謝安
舉以應選補中書舍人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遷
中書侍郎太子前衛率安帝即位拜驍騎將軍所注
榖梁傳見重於時
陸徳明曰邈字仙民
按徐氏於諸經皆有音顔氏家訓書證音辭
篇屢引之
[011-20b]
范氏宣/周易論難
佚
晋書范宣字宣子陳留人愽綜衆書尤善三禮太尉
郄鑒命為主簿詔徵太學愽士散騎郎並不就著禮
易論難皆行於世
李氏顒/周易卦象數㫖
七錄六卷
佚
[011-21a]
晋書充子顒郡舉孝亷亦有文義多所著作
隋志東晋樂安亭侯李顒撰
陸徳明曰顒字長林江夏人東晋本郡太守
顧氏夷等/周易難王輔嗣義
七錄一卷
佚
隋志晋揚州刺史顧夷等撰
李氏軌/周易音
[011-21b]
隋志一卷
佚
隋志東晋尚書郎李軌撰
陸徳明曰軌字𢎞範江夏人東晋祠部郎中都亭侯
宋氏處宗/通易論
唐志一卷
佚
李氏悅之/易音
[011-22a]
佚
晉書悦之字元禮陳郡陽夏人始為謝𤣥參軍後為
會稽王道子所親愛每勸道子專攬朝權俄而見誅
冊府元龜悦之注繫辭又為易音
沈氏熊/周易譜
唐志一卷
佚
周易雜音
[011-22b]
唐志三卷
佚
范氏長生/周易注
隋志作蜀/才十卷舊唐/志同
佚
顔之推曰易有蜀才注江南學士遂不知是何人王
儉四部目録不言姓名題云王弼後人謝炅夏侯該
並讀數千卷書皆疑是譙周而李蜀書一名漢之書
[011-23a]
云姓范名長生自稱蜀才而方以晉渡江後北間傳
記皆名為偽書不貴省讀故不見也
十六國春秋西山范長生巖居穴處李雄欲迎立為君
而臣之長生固辭曰推歩大元五行大會甲子祚鍾于
李非吾節也雄即成都王位長生乘素輿詣成都即拜
丞相尊曰范賢長生善天文有術數民奉之如神
華陽國志李雄克成都迎范賢為丞相尊為天地太
師封西山侯賢名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
[011-23b]
字元涪陵丹興人
按釋文引蜀才注大車以載作大輿官有渝
官作舘君子以明庶政明作命大耋作咥羸
其角羸作累箕子之明夷箕作其二簋作軌
懲忿窒欲懲作澄壯于頄作莧陸夬夬陸
作睦繫于金柅作尼孚乃利用禴作躍在天
成象成作盛知崇禮卑禮作體研㡬作揅幾
參天兩地而倚數作竒數
[011-24a]
[011-24b]
經義考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