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七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易六/
京氏房/易傳
通志三卷漢志十一篇馬/氏通考四卷
存
周易章句
[007-1b]
隋志十卷七録十卷録一卷目/釋文序録十二卷
佚
周易錯卦
隋志五行家七卷七録經/部八卷
佚
周易妖占
隋志五行家十二卷七録十/三卷
佚
[007-2a]
按晉書宋書五行志及水經註太平御覽俱
引之
周易占事
隋志五行家十二卷
佚
周易守林
隋志五行家三卷
佚
[007-2b]
周易飛候
隋志五行家九卷又六卷七録八卷新舊/唐詩志六卷
佚
周易飛候六日七分
隋志五行家八卷
佚
按京氏飛候太平御覽每引之
周易四時候
[007-3a]
隋志五行家四卷新舊唐書/志二卷
佚
周易混沌
隋志五行家四卷
佚
周易委化
隋志五行家四卷
佚
[007-3b]
周易逆刺占灾異
隋志五行家十二卷漢志灾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三篇
佚
易傳積算法雜占條例
通考一卷
存
漢書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受易梁人焦延壽延
壽云嘗從孟喜問易喜死房以爲延壽易即孟氏學
[007-4a]
翟牧白生皆曰非也房以明灾異得幸石顯五鹿充
宗皆疾房欲逺之元帝於是以房爲魏郡太守爲石
顯所譖誅房授東海段嘉河東姚平河南乘𢎞繇是
易有京氏之學 又曰房本姓李吹律自定爲京氏
劉向曰諸易家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義畧同
惟京氏爲異黨
東觀漢紀曰沛獻王輔善京氏易永平五年京師多
雨上御雲臺自爲卦以周易林占之其繇曰蟻封穴
[007-4b]
戸大雨將至上以問輔輔上書曰蹇艮下坎上艮爲
山坎爲水山出雲爲雨蟻穴居知雨將至故以蟻興
荀悅曰京房受易於梁人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託
之孟氏劉校易說云不與孟氏同
王通曰京房郭璞古之亂常人也
金君卿曰京生分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候風雨
寒温非聖人設卦垂敎之本意矣
胡旦曰京房以卦氣言事皆有效驗
[007-5a]
宋咸曰京房即顗闗子明輩假易之名以行其壬遁
卜祝隂陽術數之學聖人之㫖則無有焉嗚呼好怪
之甚也
李清臣曰自焦延夀京房毛爽祖孝孫之徒爲六日
七分之說日辰之支幹律吕之清濁風雨寒暑節氣
之候與夫天文厯法以爲皆從易而生故術者咸自
託於易五行家曰我之術出於易也太乙家曰我之
術出於易也律家亦曰然厯象所云又然已而叅同
[007-5b]
方伎卜相筮占之流莫不持籌衍圖指畫天地自以
爲知易謂之伎術非聖人之徒也
晁說之曰是書兆乾坤之二象以成八卦凡八變而
六十四而酬酢乎萬物之表者炳然在目也大抵辨
三易運五行正四時謹二十四氣悉七十二候而位
五星降二十八宿其進退以㡬而爲一卦之主者謂
之世竒耦相與據一以起二而爲主之相者謂之應
世之所位而隂陽之肆者謂之飛隂陽肇乎所配而
[007-6a]
終不脫乎本以隱賾佐神明者謂之伏起乎世而周
乎内外叅乎本數以紀月者謂之建終之始之極乎
數而不可窮以紀日者謂之積會於中而以四爲用
一卦偹四卦者謂之互乾建甲子於初坤建甲午於
上八卦之上乃生一世之初初一世之五位乃分而
爲五世之位其五世之上乃爲遊魂之世五世之初
乃爲歸魂之世而歸魂之初乃生後卦之初其建剛
日則節氣柔日則中氣其數虚則二十有八盈則三
[007-6b]
十有六葢有可言者如此若夫象遺乎意意遺乎言
則錯綜其用唯變所適或兩相配而論内外二象若
世與内若世與外或不論内外之象而論其内外之
位或三相叅而論内外與飛若伏或相叅而論内外
世應建伏或不論内外而論世建與飛伏或兼論世
應飛伏或專論世應或論世之所忌或論世之所生於
其所起見其所滅於具所形見其所生故曰死於位
生於時死於時生於位苟非彰往而察来㣲顯而闡
[007-7a]
幽者曷足以與此
葉夢得曰按授梁丘賀學者亦京房顔師古謂别一
人今世有京房易皆隂陽厯數之書又有京房雜算
數十篇其言龎雜專主卜筮兩人莫知爲誰審爲授
延壽學者
晁公遡曰明於象數而不達於進退者京房是也房
深於易惜非善用易者也
晁公武曰漢藝文志易京氏凡三種八十九篇隋經
[007-7b]
籍志有京氏章句十卷又有占候十種七十三卷唐
藝文志有京氏章句十卷而易占候存者五種二十
三卷今其章句亡矣乃畧見於僧一行及李鼎祚之
書今傳者曰京氏積算易傳三卷雜占條例法一卷
或共題易傳四卷而名皆與古不同今所謂京氏易
傳或題曰京氏積算易傳者疑隋唐志之錯卦是也
錯卦在隋七卷唐八卷所謂雜占條例法者疑隋志
之逆刺占灾異十二卷是也至唐逆刺三卷而亡其
[007-8a]
八卷元祐八年髙麗進書有京氏周易占十卷疑隋
周易占十二卷是也
林光朝曰先秦之爲易者未有及理義也自田何而
後章句傳說多矣見於今者獨有費氏之書費氏舊
亡章句而學者宗王弼之說至於京氏之隂陽占筮
其書雖存視之爲術數之流矣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理義之學以其辭耳王弼而下其說紛紛不若象數
之粗有所明也
[007-8b]
陳藻曰漢有二京房皆出焦延壽之門
陳振孫曰京房易傳三卷積算雜占條例一卷呉鬱
林太守陸績注京氏學廢絶乆矣所謂章句者既不
復傳而占候之存於世者僅若此較之前志十百之
一二耳
趙汝楳曰京房傳焦氏之學專明卦氣占驗極而至
於蘇竟郎顗楊由景鸞樊英之徒則以易兼河洛圖
緯風角七政而易儕於讖諱矣
[007-9a]
項安世曰以京易攷之世所傳火珠林者即其法也
以三錢擲之兩背一面爲拆即兩少一多少隂爻也
兩面一背爲單即兩多一少少陽爻也俱面爲交交
者拆之聚即三多老隂爻也俱背爲重重者單之積
即三少老陽爻也葢以錢代蓍一錢當一揲此後人
務徑㨗以趨卜肆之便而本意尚可考其所異者不
以交重爲占自以世爲占故其占止於六十四爻而
不能盡三百八十四爻之變爾 又曰京氏易法只
[007-9b]
用八卦爲本得本卦者皆以上爲世爻得歸魂卦者
皆以三爲世爻亦因下體復得本卦而三在本卦爲
上也其餘六卦皆以所變之爻爲世世之對爲應凡
其所謂變者非以九六變也皆自八純卦積而上之
知其爲某爻之所變耳如乾本卦上九爲世九三爲
應乾初變姤爲一世卦初六爲世九四爲應再變遯
爲二世卦六二爲世九五爲應三變否爲三世卦六
三爲世上九爲應四變觀爲四世卦六四爲世初六
[007-10a]
爲應五變剝爲五世卦六五爲世六二爲應剥之四
復變爲晉謂之遊魂卦九四爲世初六爲應晉下卦
皆變爲大有坤復歸乾謂之歸魂卦九三爲世上九
爲應餘倣此 又曰京房於世爻用飛伏法凡卦見
者爲飛不見者爲伏其在八卦止以相反者爲伏乾
見伏坤之類皆以全體相反也至八卦所變世卦則
不然自一世至五世同以本生純卦爲伏葢五卦皆
一卦所變至遊魂二卦則又近取所從變之卦爲伏
[007-10b]
如乾一世姤姤下體㢲飛爲㢲初辛丑伏仍用乾初
甲子二世遯飛爲艮遯二丙午伏仍乾二甲寅之類
至五世皆以本卦乾爻爲伏者也自五世復下爲遊
魂卦剥四變晉是艮變其飛爲離四己酉伏爲艮四
丙戌矣又下爲歸魂卦晉下三爻變爲大有自坤變
乾故飛爲乾三甲辰伏爲坤三乙卯矣二卦皆近即
所從變之卦不用本生純卦也餘卦倣此
胡一桂曰京氏易以八宫卦為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首乾
[007-11a]
宫八卦乾姤遯否觀/剥晉大有次震宫八卦震豫解恒升/井大過隨次坎宫
八卦坎節屯既濟/革豊明夷師次艮宫八卦艮賁大畜損/睽履中孚漸中卷首
坤宫八卦坤復臨泰大/壯夬需比次㢲宫八卦㢲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頥蠱
次離宫八卦離旅鼎未濟/䝉渙訟同人次兌宫八卦兌困萃咸/蹇謙小過
歸/妹葢專八純卦變六十四卦也下卷雜論卜筮一篇
首論聖人作易揲蓍布卦次及納甲法次二十四氣
候配卦與夫天地人鬼四易一二世地易四世人易/五世八純天易遊魂歸
魂鬼/易父母兄弟妻子官鬼等爻龍德十一月子在/坎卦左行虎
[007-11b]
刑五月午在/離卦右行天官甲乙庚/辛之類地官甲乙申/酉之類與五行生死
所寓之類寅中有生火丑/中有死金之類此晁氏讀書志所謂星行
氣候之學非章句也又一本題曰京氏易傳其間論
積算法亦無起/例可推及卜筮新條例占求官家/宅之類及列六十
四卦定三百八十四爻斷法與前下卷同而尤詳偹
者但如漢志所載京房易傳論集中尤無此豈其所
謂章句者歟
陸深曰京房易傳於易無所發明葢亦自成一家言
[007-12a]
卦分世應起星氣算位即今世錢卜五鄉六親之術
小數也而文理㣲密比太𤣥頗爲易簡
韓邦竒曰京氏易傳至百餘卷必於其四千九十六
卦俱有所附五星衆星之經留順逆遲速守犯自開
物以至閉物俱有定局惜無所考也
朱睦㮮曰京房有二其一頓丘人其一不知何許人
皆以易學顯爲大中大夫者顔師古謂書字誤耳大
王𢎞撰曰京易揚雄皆以卦配氣候而爲說各異唯
[007-12b]
以卦氣起於中孚則同
徐善曰京房以十二辟主十二月而佐以公侯卿大
夫除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分主四季餘六十卦以五
卦主一月正月侯小過大夫䝉卿益公漸辟泰二月
侯需大夫隨卿晉公解辟大壯三月侯豫大夫訟卿
蠱公革辟夬四月侯旅大夫師卿比公小畜辟乾五
月侯大有大夫家人卿井公咸辟姤六月侯鼎大夫
豐卿渙公履辟遯七月侯恒大夫節卿同人公損辟
[007-13a]
否八月侯㢲大夫萃卿大畜公賁辟觀九月侯歸妹
大夫无妄卿明夷公困辟剥十月侯艮大夫既濟卿
噬嗑公大過辟坤十一月侯未濟大夫蹇卿頥公中
孚辟復十二月侯屯大夫謙卿暌公升辟臨其法每
爻主六日又八十分日之七三百六十爻當一嵗三
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用中孚初爻起冬至
按京氏易傳君子體仁作體信利物作利之
福謙作富謙不忒作不貸殷薦作隱薦盱豫
[007-13b]
作汙豫朋盍簪作攢剥床以膚作簠君子得
輿作德輿朋来作崩來朶頥作瑞頥水洊至
洊作瑧袛既平袛作褆大耋作絰憧憧作
夷於左股夷作胰先張之後說之
作壺
赦過宥罪作尤罪劓刖作劓劊吾與爾靡之
作之月㡬望作近望繻有衣袽作絮旁行
而不流作留天下之頥作嘖行其典禮作等
禮再扐而後掛作卦可與酬酢作醋易以貢
[007-14a]
作工洗心作先心包犠作伏戯坎爲豕作彘
爲瘠馬作柴馬爲吝作遴爲馵足作朱足爲
矯輮作柔豫怠也怠作治皆與今易異辭見
陸氏釋文
段氏嘉/易傳
漢志十二篇
佚
漢書京房授東海段嘉河東姚平河南乘𢎞皆爲博
[007-14b]
士
蘇林曰東海人爲博士
顔師古漢書註嘉即京房所從受易者也見儒林傳
及劉向别録
任氏良/易旗
漢志蓍龜家七十一卷
佚
漢紀京房薦上弟子姚平任良願以爲刺史
[007-15a]
[007-15b]
經義考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