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12 佛祖統紀-宋-志磐 (master)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二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門志磐撰


歷代會要志第十九之二



宿命前身  放生禁殺  祈禱災異


國朝典故  諸國朝貢
[052-0455b]


宿命前身



晉武帝。羊祐前身造武當山寺。今供給偏重
云云


梁武帝。岳陽王蕭察鎮越。知前身是許詢
與曇彥造塔云云


北齊文宣。使人乘駝出城。奄然如夢。至山
腹寺取經函。群沙彌曰。高洋駝來。引見老
僧。問曰。高洋作天子何如云云


唐太宗。威禪師前身是陳徐陵。聽智者講
經立五願。後生縉雲朱氏。投章安為師○
栽松道者。託生周氏女。遇四祖出家。是為
五祖忍○玄宗。房琯與道士邢和璞過夏。
入廢寺使人掘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
永禪師書。悅然悟前身為永○沙門法秀
有異僧引入終南山。見朱門榜曰回向。老
宿指宮房曰。此唐天子舊室。命侍者取玉
簫曰。向居此好聲樂。謫為人間主。


○德宗。西川節度韋臯初生。有梵僧曰。此
諸葛武侯後身。


○憲宗。齊君佐梵僧與一棗食之。即悟前
身是講經僧。乃投靈隱出家名鑑空。


○僖宗。知玄國師見一珠入左股痛甚。上
有晁錯二字。玄知宿業即右脇而逝。世稱
玄是袁盎後身云云


宋仁宗。參政張方平出知滁州。至僧舍見
楞伽經。手迹宛然。知前身為書經僧○宰
相曾公亮。前身是禪門青草堂○頴州官妓。
口作蓮華香。蜀僧曰。此女前為尼。誦法華
三十年○哲宗。蘇軾前身五祖戒禪師。
[052-0455c]


○放生禁殺



隋文帝。詔天下正五九月及六齋日。不得
殺生命○智者禪師至岳州講金光明經。
化一郡五縣。一千餘所咸捨漁捕。


梁武帝。勅太醫不得以生類為藥。郊廟
牲牷。皆代以麪。宗廟用蔬果。


北魏獻文。勅祭天地宗社勿用牲。歲活七
萬五千牲命。


北齊文宣。受戒不食肉。禁境內屠殺。


唐高祖。詔正五九及月十齋日。不得行刑屠
釣○武后。勅斷天下屠釣○肅宗。詔天下
立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顏真卿撰碑。


宋太祖。詔民間二月至九月。不許採捕彈
射。著於令○真宗。詔天下州郡放生池悉
與興復。無池之處沿江淮州郡近城五里。並
禁漁捕○諸暨令潘華。依普賢懺法不令
捕江湖間魚。及奉詔還闕。夢魚為人形者
數萬。號哭沸天。皆云長者去矣。吾輩不免
烹矣。云云○天竺慈雲法師奏請西湖為
放生池。每歲四月八日。郡人會湖上縱魚
鳥。為主上祝壽。仁宗。四明延慶法智法師。
每歲佛生日放魚鳥祝聖壽。郡以上聞。勅
樞密劉筠撰碑立於寺門。


祈禱災異



晉簡文。有烏巢太極殿。召尼道容授八關
齋戒。烏運巢而去○妖星為變。召沙門法
曠行懺。星為之沒○孝武。西天涉公至長
安。常呪龍致雨。秦主尊事之。


齊武帝不豫。召諸沙門祈佛。感天香滿殿
[052-0456a]
聖僧振錫 北魏節閔國子博士盧景祐通
佛法。從兄作亂累及景祐。至心誦經枷鎖
自脫。


隋文帝。亢旱。曇延法師升御座。帝及群臣
受八關齋戒。俄而雨注。


唐太宗。詔京城諸郡僧道。轉經行道七日夜。
祈保秋成。每歲正七月為式○詔京城沙
門。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轉仁王經。為國祈
福○詔淨禪師至京祈雨。感白虹晝見。大雨
通濟○中宗。詔菩提流志結壇祈雨。三日
大澍。


玄宗。康居入𡨥安西。詔不空誦仁王呪。感
北天王子神兵現。五國奔潰○代宗。吐蕃逼
京師。內出仁王經。詔不空置百高座講
經。寇平○勅灌頂道場。選沙門二七員。為
國長誦佛頂呪○彗星見於東方。詔不空
行法。星為殞。春夏不雨。建壇祈禱。大雨沾
足○當陽節度張昭。請沙門自覺曰。聞龍神
依師聽經忘其行雨。願起大悲。師焚香遙
祝。雲起大雨。


宋太祖。幸相國寺祈雨。設千僧齋○上幸
相國寺祈雨。進蔬食雨大濟○將郊天雨不
止。遣使禱無畏真身塔。及期而霽○真宗。
亢旱梵僧於金明池立壇呪龍。須臾雨至
○神宗。夏旱。上於禁中齋禱。夢神僧空中
吐霧。覺而大雨。勅求其像。得之相國寺閣
第十三尊羅漢○哲宗昇法師居興福。趙清
獻公帥越。亢旱大疫。迎大士懇禱。一夕雨
注疫病亦息。因奏所居曰圓通○高宗。孟
[052-0456b]
后去國南向。奉摩利支天像以護身○李
玨避虜遇乘車人。教持摩利支天尊號。獲
免兵厄○金虜入杭。上親詣上竺大士殿
恭禱。為戰沒者修水陸供。有夢戰死者相
慶得生善趣○大旱。詔道法師祈雨。師呪
四鮮鯽投諸江。雨大洽○淫雨不止。遣內
侍禱上竺大士。施玉器七寶冠。


國朝典故聖節 內道場 功德院 國諱



北魏太武。誕生之節。始詔天下佛寺建祝
壽道場。


唐玄宗。詔天下寺觀建天長節祝壽道場。


勅僧道遇千秋節。開元寺行道散齋○德
宗誕節。詔澄觀法師。入內殿講經○文宗。
詔聖節宰臣百僚詣寺設千僧齋○昭宗。聖
節。勅兩街僧道。入內殿談論○景宗聖節。
勅寺觀設齋禁屠釣。


梁太祖大明節。勅百官詣寺行香祝壽。


唐莊宗聖節。勅僧錄雲辯與道士入內談論。


周太祖聖節。宰臣百僚詣寺觀建祝壽道
場。


宋太祖長春節。宰相范質製祝壽齋疏云云。


長春節。詔沙門殿試經律論義十條○欽宗
詔道君聖節仍就道觀。若乾龍節仍就佛寺。
一依祖宗舊法。


晉孝武內殿奉佛。召沙門居中行道。


唐代宗。勅百沙門於禁中念誦。謂之內道
場○勅大明宮建道場。感佛光現。


宋太宗。贊寧僧統入見滋福殿。其處安佛像
經藏。立剎聲鍾。即內道場○詔兩街供奉僧
[052-0456c]
於內殿建道場為民祈福○孝宗建內觀
堂。詔上竺訥法師。領五十僧入修金光明
懺。歲以為常。


唐睿宗。勅貴妃公主。始建功德院○代宗
詔輔相大臣。始建功德院。


宋徽宗。勅照祖宗舊法。應勳臣戚里功德墳
寺自造屋置田。止賜額蠲免科敷。聽本家
請住持。不許指占有額寺院○高宗。司諫
陳公輔上疏。應臣僚前曾陳乞有額寺院充
墳寺功德者。乞照祖宗成法。並與改正○理
宗。臣僚言。乞將宰執指占有額寺院。並與追
正。


宋孝武。勅文帝忌日。於中興寺建八關齋。
從臣袁敏孫更進魚肉。帝怒免官。


唐太宗。勅先朝忌辰。於章敬寺行香設齋
中宗。詔七朝忌辰。於內殿設齋行香○玄
宗。勅僧道遇國忌。就龍興寺行道散齋○
宣宗。勅列聖忌辰。並詣僧寺行香如舊典
時當武宗沙汰之後○勅州郡國忌行香。不得携酒肉
入寺。


晉天福。勅國忌。宰臣百僚詣寺行香飯僧。


宋太宗。詔國忌。宰相已下。詣寺觀行香禁
腥酒。


諸國朝貢



晉武帝。扶南國遣使。進金佛象牙塔○安
帝。師子國進玉佛像。高四尺二寸。


宋文帝。迦毘羅國。師子國。訶羅陀國訶羅單
國。闍婆國。五國咸遣使入貢。


齊東昏侯。扶桑國僧惠深來京師。
[052-0457a]


梁武帝。于陀利國入貢云。東土有聖王出○
扶南國沙門進珊瑚佛像○盤盤國遣使進
佛牙○丹丹國遣使進佛像○扶南國遣
使朝貢。請佛像經論○百濟國遣使朝貢
請經論○于闐國遣使貢玉佛像。


唐太宗。高麗三國沙門僧願。入中國學佛
法。


德宗。吐蕃遣使乞賜沙門善講佛理者。上
令良琇往赴。


宋太祖。高麗沙門諦觀。持天台論疏。至中
國謁螺溪法師○高麗國君遣三十六僧
來中國。學永明壽禪師。至今法眼一宗盛
行海外○西天沙門可智等來朝○西天沙
門蘇葛陀來貢佛舍利文殊華○西天沙門
彌羅來貢梵經○于闐國沙門善名七人來
○高昌國遣僧法淵。貢辟支佛牙○太宗。
西天沙門吉祥來進梵經○沙門繼縱自
西天還。貢梵經舍利塔○中天竺沙門鉢納
摩來。貢舍利塔○天竺沙門護羅來貢梵
經○沙門光遠遊西天還。進西竺王子表。
貢釋迦舍利○沙門法遇自西天還。貢佛
頂舍利梵經○沙門重達自西天還。進佛
舍利梵經○中天竺沙門補陀來。進舍利梵
經○占城國沙門淨戒詣闕貢金銅鈴杵○
高麗國王遣使。乞賜大經藏御製佛乘文
集。詔給○日本國沙門奝然來朝。言其國傳
襲六十四世。隋開皇中。遣使入中國求法
華經。唐永徽四年。遣僧道照。入中國從
奘法師傳法云云備在通塞志。奝然歸國。乞賜藏
[052-0457b]
經。詔給○日本國法濟大師奝然。遣弟子嘉
因祈乾來朝○真宗祥符九年。北天竺沙門
天覺。南天竺沙門妙德。西天竺沙門等。各進
舍利梵經。中天竺沙門童壽來進梵經。東天
竺沙門普積來進梵經。一歲之中五竺咸貢
○日本國沙門寂照來。進無量壽佛像金字
法華經○中天竺沙門儞尾抳來。進舍利梵
經○西天竺沙門佛護來進梵經○西天三
藏法護來。進舍利梵經○北天沙門戒賢來
進梵經○迦濕彌羅國沙門目羅失稽來進
梵經○西天沙門達磨波來進梵經○西天
沙門眾德來朝。進舍利梵經○中天竺沙門
覺稱法戒來。進舍利梵經金剛座真容○般
尼國沙門寂賢來進梵經○西天沙門知賢
來。進舍利梵經○東女真國入貢。乞賜藏
經○西天沙門愛賢進舍利梵經○西天沙
門智吉祥來進梵經○西夏國奏。國內新建
伽藍。乞賜藏經○神宗。日本國沙門成尋來
朝○哲宗。高麗王子僧統義天來朝。蘇軾館
伴。勅楊傑送往錢唐。受法於源法師。傳天
台教於天竺諫法師。傳律於靈芝照律師○
孝宗。日本國遣使致書。四明郡庭棲心維那
對使宣讀。斥其文義疎繆者。凡七處。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二


聖祖開先



宋大宗天神降張守真家云。國祚延永過
於有唐。詔封翊聖保德真君。○真宗方士
王中立遇道人姓趙。自稱司命真君。九
有瑞異。必先告中立○天神降于寢殿
[052-0457c]
謂上曰。天書將降宜齋戒以受之。皇城
司奏右承天門有帛書曳鴟吻上。內侍捧
取視其文云。趙受命興於宋世七百九
九。啟封宣文。其名大中祥符。凡三篇○
登封泰山畢。詔司命真君為九天司命保
生天尊。○昭三司使丁謂起玉清昭應宮。
前殿曰太初。以奉玉皇。建閣以奉天書。
後殿曰明慶。以奉聖祖即九天司命天尊。○詔天下
建天慶觀。以奉三清玉皇及增設聖祖
殿。○天神降于禁中謂上曰。吾人皇九
人之一。是趙姓之始祖再降。乃軒轅黃帝。
吾以後唐時下降。總治下方生趙氏之
族今已百年。皇帝善撫育群生。乃乘黃
雲而去。是月大赦。上尊號聖祖上靈高道
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聖祖后曰元天大聖
后。聖祖諱玄朗。詔中外不得斥犯。勅諸
郡天慶觀增建聖祖殿。○遣李溥於建安
軍監鑄玉皇聖祖二像。詔丁謂奉迎至
京。奉安玉清昭應宮。○舍利見于玉清
昭應宮聖祖明慶殿。○詔於大內丙地建
景靈宮。以奉聖祖。


歷朝讖瑞



北齊居士陸法和。甞題壁云。十年天子猶
尚可文宣十年百日天子急如火廢帝百日。周年天子
遞代坐孝昭□及二人


懼塗削之不能滅。


隋文帝西天闍提斯那來上言。天竺獲石
碑說。東方震旦國名大隋。城名大興。王
名堅意。建立三寶。
[052-0458a]


唐大宗。原州奏。鴻池谷有五石。青質白文
曰。太平天子李世民太子李治七佛八菩
薩。勅遣使祭謝○帝得祕讖云。唐三世
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史令李淳風曰。
其兆已成今在宮中。上曰疑似者殺之。對
曰。天命不可易。遂止○肅宗詔沙門元
皎建藥師道場。忽生李樹四十九莖○
尼真如升天見天帝。授天寶十三枚。以
鎮下方。乃改元寶應自肅宗至昭宗為十三代○睿宗為
相王。每出萬回告人曰。天子來矣。玄宗在
藩謁之。撫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


宋太祖。生於洛陽。神光滿室。金色被體。
甞過長壽寺枕殿砥寢。僧守嚴見赤蛇
出入上鼻。宋城有異僧指州地曰。不二
十年當有帝王。由此建號○大宗太平
四年。嘉州夾江縣民得玄石二。皆丹文。一
曰君王萬歲。一曰趙二十一帝。緘其石
來獻本朝通鑑○太平七年舒州奏貢端石。刻
梁誌公記云。吾觀四五朝後次丙子年趙
號太平二十一帝。忽一日誌公降禁中。上
親聞訓語。乃遣使詣鐘山奉齋。賜號道
林真覺菩薩。○真宗取瑞石誌公記以示
近臣。宰相王且曰。國家啟運在梁陳隋唐
及五代後。太宗即位歲在丙子。今天尊臨
降事皆符合。則知天命我宋其來久矣。上
說○日本國入貢稱。國東祥光見中國天
子聖明則應此瑞。詔日本建神光寺。○駐
輦國來貢言。四十年海無風濤。意中國有
聖人出。
[052-0458b]


先聖出家



漢高祖。過魯祠孔子。封九代孫騰為奉
祠君。○元帝封孔子後霸為褒成君。○
平帝封孔子後孔均為褒成侯○光武幸
魯祠孔子。封其後志為褒成侯。○明帝
幸闕里祠孔子。封十九代孫僖為褒成
侯。○幸魯祠孔子。拜孔僖為郎中。


魏文帝封孔子二十一代孫羨為崇聖侯
唐太宗詔以孔子為先聖。封其後為褒
聖侯。


宋太宗。詔封孔子四十四代孫宣襲封文
宣公。○真宗詔孔聖佑襲封文宣公。○仁
宗詔孔宗愿龔封文宣公。○勅封四十
六代孫宗愿為愆聖公。○神宗詔四十七
代孫若蒙封愆聖公。○徽宗詔四十八代
孫端友封愆聖公。○高宗詔寓衢州四十
九代孫衍聖公𤤆卒。子搢襲封衍聖公是
為五十代。


大儒名世



周曾子。名參。學孔子。為孝經。○子思孔
子之孫。名伋。學於曾子。作中庸。○孟子。
名軻。學於子思著書七篇。述堯舜之道。
距楊墨言人性善。○荀卿。名況。著書名
荀子。尊王黜霸。言人性惡。


漢哀帝。楊雄放易作太玄。放論語作法
言。言人性善惡混。


隋文帝。王通續六經。門人謚曰文中子。
弟子集問答之言。名曰中說。


唐太宗正觀二十一年。詔孟軻元豊七年以鄒國公陪亨先聖
[052-0458c]
廟。令不在從祀之列左丘明魯太史。孔子同時。用魯史為春秋。作傳。及作國語

梁赤周魯人傳春秋公羊高周齊人傳春秋。赤高皆子夏門人伏勝秦二世博士。
漢文帝時年九十。口授尚書於晁錯。初伏生值秦禁書。以尚書壁藏之。漢已定得二十九篇。以教濟南
張生及歐陽生毛莨漢河間獻王傅士。師子夏。作毛詩故訓高堂生漢初為傅士。
魯人。傳士禮十七篇孔安國漢武帝臨淮太守。孔子十一世孫。作尚書傳。古文孝經傳。
論語訓解。戴聖漢九江太守。學禮於后倉。劉向漢成帝中壘校尉。著別錄新
序說苑何休後漢獻帝時治公羊傳。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穀梁廢疾鄭眾後漢司農
卿。傳父興業。鄭康成注周禮。引司農者鄭眾也馬融後漢南郡太守注孝經。論語。詩易。
尚書三禮盧植後漢中郎尚書師馬融。作尚書章句。三禮解詁鄭康成後漢司農
卿。師馬融注易尚書三禮論語尚書大傳五經緯侯箋毛詩。破許悼五經異義。鍼何休左氏膏盲。發公羊
墨守。起穀梁廢疾服虔後漢九江大守作春秋傳賈達後漢侍中明左氏傳作義詁。肅宗詔入
講。奏曰。左氏義於君父。公羊多任權變。又五經家皆無以證杜子春後漢鄭康成注
周禮。引鄭大夫者杜子春也范寗晉豫章太守。注穀梁傳杜預晉鎮南大將軍富陽侯注
左氏傳王肅魏衛將軍蘭亭侯。注尚書禮喪服論語孔子家語。述詩注作聖證論。難鄭康成

王弼魏尚書郎注周易二十二人皆從祝先聖廟。


宋神宗元豐六年。詔封孟子鄒國公。七年
詔以鄒國公陪享至聖文宣王。位于兗
國公之次。苟況楊雄韓愈皆發明先聖之
道。以世次從祀於二十二賢之間。


興建儒學



漢武帝。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徵
魯申公置五經博土。○魯共主壞孔子舊
宅。於壁中得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論
語孝經。皆科斗文字○宣帝詔諸儒論五
經同異。○成帝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
下。○詔劉歆典領五經。敘諸子為九流。
[052-0459a]
○明帝上幸辟雍。尊養三老五更。上自
為說。諸儒執經問難。觀聽者億萬計。皇
太子諸侯王功臣子弟外戚莫不受經。期
門羽林之士悉通孝經。匈奴亦遣子入學
○章帝詔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靈
帝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太學。


唐太宗幸國子監。命孔頴達講孝經。大
徵名儒。增築學舍。學生至三千二百六
十員。自屯營飛騎亦給博士授經。高麗
吐蕃皆遣子弟入學。升講筵者八千人。
命頴達撰定五經疏。宋仁宗詔天下立
郡學。


天師世次



後漢永壽二年。天師張道陵在閬州雲臺
山。老君遣使授正一真人。與夫人雍氏
弟子王長趙昇同升天。陵本居餘杭天目
山。七歲能誦道德經。後入嵩山得九鼎
丹經。乃入蜀隱鶴鳴山。鍊丹三年。丹成
乃攝伏魔鬼。奪二十四治化為福庭。老
君授以天師印綬。雌雄二釰。正一盟威祕
籙。眾經符圖。人有受其道者。出米五斗。
陵傳子衡。衡傳子魯。拜鎮夷中郎將。漢
寧太守封閬中侯。卒子富嗣○獻帝時嗣
天師第四代張盛至鄱陽。鍊丹解化。人
名其居曰龍虎山。


宋真宗。召二十五代嗣天師張乾曜至京
師。傳籙度人○仁宗召嗣天師張乾曜
赴闕。賜號澄素先生。○詔二十六代嗣
天師張嗣宗賜號沖靜先生。○徵宗詔三
[052-0459b]
十代嗣天師張繼先至闕。賜號虛靜先
生○勅封漢天師正一靜應真君。○高宗
勅三十二代嗣天師張守真賜號正應先
生。


仙真顯迹



周穆王。駕八駿升崑崙。西王母觴于瑤
池之上。○靈王太子王子喬吹笙作鳳鳴。
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宋大夫墨翟服
朱英丹為地仙。著書十篇。○顯聖王莊
周著書十餘萬言。服北育火丹白日升
天。


秦始皇。茅盈得道。治江南句曲山。二弟
固衷從兄亦成真。老君遣使拜盈為司
命真君。固為定錄君。衷為保命君。世號
三茅君。○始皇聞鬼谷先生云。東海祖
洲有不死草。之遣除福將童男童女三
千人入海。尋祖洲不返。


漢高祖。商山四皓從太子遊○文帝從河
上公受老子道德經章句。○武帝時淮南
王劉安著書號淮南子。與八公登山。白
日升天○上登嵩高起道宮。西王母至
賜五岳真形圖六甲靈飛符。奉安柏梁臺。
常朝拜之○東方朔至吉雲澤。得五色甘
露。以獻武帝。遍賜群臣。


○昭帝。郴人蘇耽得仙道。辭母曰。明年
郡有疫。可取庭前井水橘葉以救人。言
畢升天。世稱蘇仙君○安帝陰長生師
馬明生學道。煮黃土為金。作黃金數十
萬斤。以施窮乏。白日升天○順帝上虞魏
[052-0459c]
伯陽作參同契五將類論。作丹後服丹而
化○桓帝王遠過吳召麻姑。進行厨金槃
王杯璧麟晡。姑云。見東海三變桑田。○
獻帝左慈入天柱山學道。與弟子葛玄
入霍山。合丹仙去。


魏明帝。葛玄委衣在床尸解而去。老君
賜金簡。命為太極左仙公。


晉成帝。葛洪止羅浮山鍊丹。著書號抱
朴子。尸解得仙○穆帝許邁入餘杭西山。
與弟謐男玉斧皆得道登天○哀帝南岳
魏夫人授楊羲上清真經太洞黃庭十餘
篇。○孝武西山許真君受天詔四十二口。
拔宅升天。


梁武帝。陶弘景告化香氣不散。著書曰
真誥○桓闓修默朝上帝法太上召升天。


北魏太武道士冠謙之遇太上老君。命繼
張陵為天師。又遇李普文授圖[竺-二+祿]。


唐玄宗。葉法善見老君。入西山修道。尸
解仙去○李筌遇驪山老母為說陰符經
義。後入名山訪道○召方士張果入見。
與董汁三巵附子酒也。醺然如醉曰。非嘉酒
也。後入恒山○司馬承禎上遣使迎至
京。受法[竺-二+祿]。有仙女謂焦靜曰。子可
謁東華青童君受三皇法。歸而謁之。先
生欣然以授○敬宗崔元亮修黃籙道場。
有鶴三百六十五隻。翔集壇所。一朱頂皓
白竟集虛皇座。後元亮入室。誦黃庭經
而化○宣宗召羅浮軒轅集入見。問臨
天下之數。集橫書四十。乃十四年也○懿
[052-0460a]
宗鐘離權自稱。漢時遇王玄得長生之
道。呂巖者遇權授露寶畢法。謂曰。吾朝
元有期。即有仙人迎之升天。洞賓客
遊江淮。度何仙姑郭上竈施肩吾。○景宗
呂洞賓過鄂州黃龍山見機禪師述偈
云云


周世宗。召華山隱士陳摶。問飛升之術
○隱士譚景升與陳摶為友。著化書

百十篇。久之仙去宋齊丘竊用此書作自名行世


宋太祖。陳摶聞太祖即位大笑曰。天下自
此定矣○陳摶受易於麻衣道者。得正易
心法河圖洛書之訣。○錢若水謁陳摶見
老僧云。但可作貴公卿。於急流勇退
耳○大宗詔陳摶入見云云○仁宗召藍
元道舘于芳林園。賜號養素先生。藍
師劉海蟾○何仙姑逢洞賓云云。焦浚明
見仙姑。姑言受金枉殺事○神宗天台
張平叔遇異人得金丹之訣。著悟真篇。
傳於世。讀雪竇祖英集頓明心地。後坐
化。焚之得舍利千百。平叔傳丹法於石
泰。泰傳薛道源。○呂仙見淨慈本禪師
師曰。黃龍舊話何不舉似云云○徽宗召
海陵除神翁入見○上與林靈素講道。
有青巾升殿留詩。上知洞賓之來為之
歎息○孝宗賜何蘘衣為通神先生。上
將立謝妃為后。遣內侍求一語。何曰。
為天下母。妃遂位中宮○唐仙姑逢呂
仙與之丹。上皇召入賜寂靜先生號。


道流知名


[052-0460b]


周靈王。太子晉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此稱道士
之始


漢明帝。五岳八山道士褚善信等。


宋明帝。召廬山道士陸脩靜問道。


北魏太武。道士寇謙之云云


唐高宗。道士潘師正上問所須對曰。茂
松青泉山中不乏○玄宗祕書監賀知章
請為道士以宅為千秋觀。


宋太祖。勅道士劉若拙充右街道錄試
道士事業。未至者罷之○仁宗召道士朱
自英詣闕。賜號觀妙先生。○徽宗道士
林靈素入見云云


修學道科



唐玄宗。詔諸州習道德經列子莊子文子。
置助教一人。時姚子彥試策入第○詔封
莊子南華真人列子文子庚桑子四真人。
四子書為真經。置博士助教各一員。學
生百人。


宋太宗。命徐鉉王禹稱校正道經。刪去
重複。為三千三百三十七卷。○真宗命王
欽若定羅天醮儀。選道士十人。校錄道
藏經御製序。○神宗詔道門職事試道德
南華度人三經。○徽宗詔老君名字士庶
不得犯○詔列子莊子陪享太上。○詔建
道學科。治老莊列子書。置道階十士。○
詔封莊子列子為真君。○詔罷黃老學。
[052-04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