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46 明儒學案-清-黃宗羲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儒學案卷十二
            餘姚 黄宗羲 撰
浙中相傳學案二
  郎中王龍谿先生畿
王畿字汝中號龍谿浙之山隂人弱冠鄉舉嘉靖癸未下
第歸受業於文成丙戌試期不欲往文成曰吾非以一第
為子榮也顧吾之學疑信者半子之京師可以發明耳先
[012-1b]
生乃行中㑹試時當國者不說學先生謂錢緒山曰此
豈吾與子仕之時也皆不廷試而歸文成門人益進不能徧
授多使之見先生與緒山先生和易宛轉門人日親文
成征思田送至嚴灘而别明年文成卒於南安先生方赴廷
試聞之奔喪至廣信斬衰以畢葬事而後心喪壬辰廷對
授南京職方主事尋病歸起原官稍遷至武選郎中時相
夏貴溪惡之三殿災吏科都給事中戚賢上疏言先生學
有淵源可偹顧問貴溪草制偽學小人黨同妄薦謫賢外
[012-2a]
任先生亦再疏乞休予告踰年當考察南考功薛方山
與先生學術不同欲借先生以正學術遂塡察典先生
林下四十餘年無日不講學自兩都及吳楚閩越江浙
皆有講舍莫不以先生為宗盟年八十猶周流不倦萬
厯癸未六月七日卒年八十六天泉證道紀謂師門教
法每提四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
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緒山以為定本不可移
易先生謂之權法體用顯微只是一機心意知物只是
[012-2b]
一事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則意知物俱是無善
無惡相與質之陽明陽明曰吾教法原有此兩種四無
之說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說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
根者即本體便是工夫頓悟之學也中根以下者須用
為善去惡工夫以漸復其本體也自此印正而先生之
論大抵歸於四無以正心為先天之學誠意為後天之
學從心上立根無善無惡之心即是無善無惡之意是
先天統後天從意上立根不免有善惡兩端之決擇而
[012-3a]
心亦不能無雜是後天復先天此先生論學大節目傳
之海内而學者不能無疑以四有論之為善是心所固
有故意知物之善從中而發惡從外而來若心體既無
善惡則意知物之惡固妄也善亦妄也工夫既妄安得
謂之復還本體斯言也於陽明平日之言無所考見獨
先生言之耳然先生他日答吳悟齋云至善無惡者心
之體也有善有惡者意之動也知善知惡者良知也為
善去惡者格物也此其說已不能歸一矣以四無論之
[012-3b]
大學正心之功從誠意入手今曰從心上立根是可以
無事乎意矣而意上立根者為中下人而設將大學有
此兩様工夫歟抑祗為中下人立教乎先生謂良知原
是無中生有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未發即是
中節之和此知之後更無已發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
收斂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當下現成不假功夫
修整而後得致良知原為未悟者設信得良知過時獨
往獨來如珠之走盤不待拘管而自不過其則也以篤
[012-4a]
信謹守一切矜名飾行之事皆是犯手做作唐荆川謂
先生篤於自信不為行迹之防包荒為大無淨穢之擇
故世之議先生者不一而足夫良知既為知覺之流行
不落方所不可典要一著功夫則未免有礙虛無之體
是不得不近於禪流行即是主宰懸崕撒手茫無把柄
以心息相依為權法是不得不近於老雖云眞性流行
自見天則而於儒者之矩矱未免有出入矣然先生親
承陽明末命其微言往往而在象山之後不能無慈湖
[012-4b]
文成之後不能無龍谿以為學術之盛衰因之慈湖決
象山之瀾而先生疏河導源於文成之學固多所發明

語錄今人講學以神明為極精開口便說性說命以日
用飲食聲色貨財為極麄人面前不肎出口不知講解
得性命到入微處意見盤桓只是比擬卜度與本來生
機了不相干終成俗學若能於日用貨色上料理時時
以天則應之超脫淨盡乃見定力 朋友有守一念靈
[012-5a]
明處認為戒懼功夫纔渉言語應接所守功夫便覺散
緩此是分了内外靈明無内外無方所戒懼亦無内外
無方所識得本體原是變動不居雖終日變化云為莫
非本體之周流矣以上冲/元㑹紀 聖人所以為聖精神命脈
全體内用不求知於人故常常自見已過不自滿假日
進於無疆鄉愿惟以媚世為心全體精神盡從外面照
管故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梅純甫/問答 致良
知只是虚心應物使人人各得盡其情能剛能柔觸機
[012-5b]
而應迎刃而解如明鏡當空妍强自辨方是經綸手叚
才有些子才智伎倆與之相形自己光明反為所蔽維/揚
晤/語 有所不為不欲者良知也無為無欲者致知也復/陽
堂㑹/語 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從意生心本至善動於
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體上立根則意所動自無
不善世情嗜欲自無所容致知功夫自然易簡省力若
在後天動意上立根未免有世情嗜欲之雜致知功夫
轉覺繁難顏子先天之學也原憲後天之學也 古者
[012-6a]
教人只言藏修游息未嘗專說閉關靜坐若日日應感
時時收攝精神和暢充周不動於欲便與靜坐一般若
以見在感應不得力必待閉關靜坐養成無欲之體始
爲了手不惟蹉却見在功夫未免喜靜厭動與世間已
無交渉如何復經得世 乾元用九是和而不倡之義
吾人之學切忌起爐作竈惟知和而不倡應機而動故
曰乃見天則有凶有咎皆起於倡以上三山/麗澤錄 良知宗
說同門雖不敢有違然未免各以其性之所近擬議攙
[012-6b]
和有謂良知非覺照須本於歸寂而始得如鏡之照物
明體寂然而妍&KR1126自辨滯於照則明反眩矣有謂良知
無見成由於修證而始全如金之在鑛非武火鍜鍊則
金不可得而成也有謂良知是從已發立教非未發無
知之本旨有謂良知本來無欲直心以動無不是道不
待復加銷欲之功有謂學有主宰有流行主宰所以立
性流行所以立命而以良知分體用有謂學貴循序求
之有本末得之無内外而以致知别始終此皆論學同
[012-7a]
異之見不容以不辨者也寂者心之本體寂以照為用
守其空知而遺照是乖其用也見入井孺子而惻隱見
嘑蹴之食而羞惡仁義之心本來完具感觸神應不學
而能也若謂良知由修而後全撓其體也良知原是未
發之中無知而無不知若良知之前復求未發即為沉
空之見矣古人立教原為有欲設銷欲正所以復還無
欲之體非有所加也主宰即流行之體流行即主宰之
用體用一原不可得而分分則離矣所求即得之之因
[012-7b]
所得即求之之證始終一貫不可得而别别則支矣吾
人服膺良知之訓幸相黙證務求不失其宗庶為善學
也已 㳙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太華岑先師謂象
山之學得力處全在積累須知㳙流即是滄海拳石即
是泰山此是最上一機不由積累而成者也擬峴臺/㑹語
立志不眞故用功未免間斷須從本原上徹底理㑹種
種嗜好種種貪著種種奇特技能種種凡心習態全體
斬斷令乾乾淨淨從混沌中立根基始為本來生生眞
[012-8a]
命脈此志既眞功夫方有商量處斗山/㑹語 先師講學山
中一人資性警敏先生漫然視之屢問而不答一人不
顧非毁見惡於鄉黨先師與之語竟日忘倦某疑而問
焉先師曰某也資雖警敏世情機心不肎放舍使不聞
學猶有敗露悔改之時若又使之有聞見解愈多趨避
愈巧覆藏愈密一切圓融智慮為惡不可復悛矣某也
原是有力量之人一時狂心銷遏不下今既知悔移此
力量為善何事不辨此待兩人所以異也休寜/會約 念菴
[012-8b]
謂世間無有見成良知非萬死功夫斷不能生以此較
勘虚見附和之輩未為不可若必以見在良知與堯舜
不同必待功夫修證而後可得則未免矯枉之過曾謂
昭昭之天與廣大之天有差别否松原/晤語 夫一體之謂
仁萬物皆備於我非意之也吾之目遇色自能辨青黄
是萬物之色備於目也吾之耳遇聲自能辨清濁是萬
物之聲備於耳也吾心之良知遇父自能知孝遇兄自
能知弟遇君上自能知敬遇孺子入井自能知怵惕遇
[012-9a]
堂下之牛自然知觳觫推之為五常擴之為百行萬物
之變不可勝窮無不有以應之是萬物之變備於吾之
良知也夫目之能備五色耳之能備五聲良知之能備
萬物之變以其虚也致虛則自無物欲之間吾之良知
自與萬物相為流通而無所凝滯後之儒者不明一體
之義不能自信其心反疑良知渉虛不足以備萬物先
取古人孝弟愛敬五常百行之迹指為典要揣摩依彷
執之以為應物之則而不復知有變動周流之義是疑
[012-9b]
目之不能辨五色而先塗之以丹艧耳之不能辨五聲
而先聒之以宫羽豈惟失却視聽之用而且汩其聰明
之體其不至聾且瞶者幾希宛陵/㑹語 天機無安排有寂
有感即是安排 千古學術只在一念之微上求三月
不違不違此也日月至至此也一念之微/只在愼獨 人心只有
是非是非不出好惡兩端忿與慾只好惡上略過些子
其幾甚微懲忿窒慾復其是非之本心是合本體的功
夫 論功夫聖人亦須困勉方是小心緝熙論本體衆
[012-10a]
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眞機直達 心之官則思出其
位便是廢心職學者須信得位之所在始有用力處
古人說凝命凝道眞機透露即是凝若眞心透露前有
個凝的工夫便是沉空守寂 先師自云吾居夷以前
稱之者十九鴻臚以前稱之者十之五議者十之五鴻
臚以後議之者十之九矣學愈眞切則人愈見其有過
前之稱者乃其包藏掩飾人故不得而見也 致良知
是從生機入手乃是見性之學不落禪定 問閒思雜
[012-10b]
慮如何克去曰須是戒愼不覩恐懼不聞從眞機上用
功自無此病 常念天下無非省多少忿戾 父子兄
弟不責善全得恩義行其中如此方是曲成之學 一
友用功恐助長落第二義答云眞實用功落第二義亦
不妨 人心要虛惟虛集道常使胷中豁豁無些子積
滯方是學張子太和篇尚未免認氣為道若以清虛一
大為道則濁者實者散殊者獨非道乎 問應物了即
一返照何如曰當其應時眞機之發即照何更索照
[012-11a]
日往月來月往日來自然往來不失常度便是存之之
水西/㑹語 樂是心之本體本是活潑本是脫灑本無罣
礙繫縳堯舜文周之兢兢業業翼翼乾乾只是保任得
此體不失此活潑脫灑之機非有加也答汪/南明 靜者心
之本體濂溪主靜以無欲為要一者無欲也則靜虛動
直主靜之靜實兼動靜之義動靜所遇之時也人心未
免逐物以其有欲也無欲則雖萬感紛擾而未嘗動也
從欲則雖一念枯寂而未嘗靜也答吳/中淮 良知是天然
[012-11b]
之靈竅時時從天機運轉變化云為自見天則不須防
簡不須窮索何嘗照管得又何嘗不照管得豐城/答問 劉
獅泉曰人之生有性有命吾心主宰謂之性性無為者
也故須出頭吾心流行謂之命命有質者也故須運化
常知不落念所以立體也常運不成念所以致用也二
者不可相離必兼修而後可為學先生曰良知原是性
命合一之宗即是主宰即是流行故致知功夫只有一
處用若說要出頭運化要不落念不成念如此分疏即
[012-12a]
是二用二即支離到底不能歸一 知者心之本體所
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本明不須假借隨感而應
莫非自然聖賢之學惟自信得及是是非非不從外來
故自信而是斷然必行雖遯世不見是而無悶自信而
非斷然必不行雖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
如此方是毋自欺方謂之王道何等易簡直截後世學
者不能自信未免倚靠於外動於榮辱則以毁譽為是
非惕於利害則以得失為是非攙和假借轉摺安排益
[012-12b]
見繁難到底只成就得霸者伎俩而聖賢易簡之學不
復可見答林/退齋 耿楚侗曰陽明拈出良知二字固是千
古學脈亦是時節因縁春秋之時功利習熾天下四分
五裂人心大壞不復知有一體之義故孔子提出個仁
字喚醒人心求仁便是孔氏學脈到孟子時楊墨之道
塞天下人心戕賊不得不嚴為之防故孟子復提出義
非義則仁無由達集義便是孟氏學脈晉梁而下佛老
之教淫於中國禮法蕩然故濂溪欲追復古禮横渠汲
[012-13a]
汲以禮為教執禮便是宋儒學脈禮非外飾人心之條
理也流傳既久漸入支離心理分為兩事故陽明提出
良知以覺天下使知物理不外於吾心致知便是今日
學脈皆是因時立教先生曰良知是人身靈氣醫家以
手足痿痺為不仁蓋言靈氣有所不貫也故知之充滿
處即是仁知之斷制處即是義知之節文處即是禮說
個仁字沿習既久一時未易覺晤說個良知一念自反
當下便有歸著尤為簡易 良知是造化之精靈吾人
[012-13b]
當以造化為學造者自無而顯於有化者自有而歸於
無吾之精靈生天生地生萬物而天地萬物復歸於無
無時不造無時不化未嘗有一息之停自元㑹運世以
至於食息微𣺌莫不皆然如此則造化在吾手而吾致
知之功自不容已矣 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原是
變動周流此便是學問頭腦若不見得良知本體只在
動靜二境上揀擇取舍不是妄動便是著靜均之為不
得所養以上東/遊㑹語 當下本體如空中鳥跡水中月影若
[012-14a]
有若無若沉若浮擬議即乖趨向轉背神機妙應當體
本空從何處識他於此得個悟入方是無形象中眞面
目不著纖毫力中大著力處也 近溪之學已得其大
轉機亦圓自謂無所滯矣然尚未離見在雖云全體放
下亦從見上承當過來到毁譽利害眞境相逼尚未免
有動他却將動處亦把作眞性籠罩過去認做煩惱即
菩提與吾儒盡精微時時緝熙功夫尚隔一塵 良知
一㸃虛明便是入聖之機時時保任此一㸃虛明不為
[012-14b]
旦晝梏亡便是致知蓋聖學原是無中生有顏子從裡
面無處做出來子貢子張從外面有處做進去無者難
尋有者易見故子貢子張一派學術流傳後世而顏子
之學遂亡後之學者沿習多學多聞多見之說乃謂初
須多學到後方能一貫初須多聞多見到後方能不藉
聞見而知此相沿之弊也初學與聖人之學只有生熟
不同前後更無兩路假如不忍觳觫怵惕入井不屑嘑
蹴眞機神應人力不得而與豈待平時多學而始能充
[012-15a]
不忍一念便可以王天下充怵惕一念便可以保四海
充不屑不受一念便不可勝用此可以窺孔孟宗傳之
旨矣 忿不止於憤怒凡嫉妒褊淺不能容物念中悻
悻一些子放不過皆忿也慾不止於淫邪凡染溺敝累
念中轉轉貪戀不肎舍却皆慾也懲窒之功有難易有
在事上用功者有在念上用功者有在心上用功者事
上是遏於已然念上是制於將然心上是防於未然懲
心忿窒心慾方是本原易簡功夫在意與事上遏制雖
[012-15b]
極力掃除終無廓清之期 問伊川存中應外制外養
中之學以為内外交養何如曰古人之學一頭一路只
從一處養譬之種樹只養其根根得其養枝葉自然暢
茂種種培壅灌溉條枝剔葉刪去繁冗皆只是養根之
法若既養其根又從枝葉養將來便是二本支離之學
晦菴以尊德性為存心以道問學為致知取證於涵養
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之說以此為内外交養知是心之
虛靈以主宰謂之心以虛靈謂之知原非二物舍心更
[012-16a]
有知舍存心更有致知之功皆伊川之說誤之也涵養
工夫貴在精專接續如雞抱卵先正嘗有是言然必卵
中原有一㸃眞陽種子方抱得成若是無陽之卵抱之
雖勤終成假卵學者須識得眞種子方不枉費功夫明
道云學者須先識仁吾人心中一㸃靈明便是眞種子
原是生生不息之機種子全在卵上全體精神只是保
䕶得非能以其精神助益之也以上畱/都會紀 耿楚侗曰一
念之動無思無為機不容已是曰天根一念之了無聲
[012-16b]
無臭退藏於宻是曰月窟乍見孺子入井怵惕惻隱之
心動處即是天根歸原處即是月窟纔攙和納交要譽
惡聲意思便人根非天根鬼窟非月窟矣先生曰良知
覺悟處謂之天根良知翕聚處謂之月窟一姤一復如
環無端 有問近溪守中之訣者羅子曰否否吾人自
咽喉以下是為鬼窟天與吾此心神如此廣大如此高
明塞兩間彌六合奈何拘囚於鬼窟中乎問調息之術
如何羅子曰否否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息安用調
[012-17a]
問何修而得心和羅子曰和妻子宜兄弟順父母心斯
和矣先生曰守中原是聖學虞廷所謂道心之微精者
精此一者一此是謂允執厥中情反於性謂之還丹學
問只是理㑹性情吾人此身自頂至踵皆道體之所寓
眞我不離軀殻若謂咽喉以下是鬼窟是强生分别非
至道之言也調息之術亦是古人立教權法從靜中收
攝精神心息相依以漸而入亦補小學一叚功夫息息
歸根謂之丹母若只以心和氣和形和世儒常談儱統
[012-17b]
承當無入悟之機答楚侗禪此可見二溪學問不同近/溪入於 龍溪則兼乎老故有調息
法/ 良知者性之靈根所謂本體也知而曰致翕聚緝
熈以完無欲之一所謂功夫也良知在人不學不慮爽
然由於固有神感神應盎然出於天成本來眞頭面固
不待修證而後全若徒任作用為率性倚情識為通微
不能隨時翕聚以為之主倐忽變化將至於蕩無所歸
致知之功不如是之疏也書同/心册 良知二字是徹上徹
下語良知知是知非良知無是無非知是知非即所謂
[012-18a]
規矩忘是非而得其巧即所謂悟也 鄉黨自好與賢
者所為分明是兩條路徑賢者自信本心是是非非一
毫不從人轉換鄉黨自好即鄉愿也不能自信未免以
毁譽為是非始有違心之行徇俗之情虞廷觀人先論
九德後及於事乃言曰載采采所以符德也善觀人者
不在事功名義格套上惟於心術微處宻窺而得之雲/門
問/答 良知不學不慮終日學只是復他不學之體終日
慮只是復他不慮之體無工夫中眞工夫非有所加也
[012-18b]
工夫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盡便是聖人後世學術
正是添的勾當所以終日勤勞更益其病果能一念惺
惺冷然自善窮其用處了不可得此便是究竟話答徐/存齋
 尹洞山舉陽明語莊渠心常動之說先生曰然莊渠
為嶺南學憲時過贑先師問子才如何是本心莊渠云
心是常靜的先師曰我道心是常動的莊渠遂拂衣而
行末年子與荆川請教於莊渠莊渠首舉前語悔當時
不及再問予曰是雖有矯而然其實心體亦原如此天
[012-19a]
常運而不息心常活而不死動即活動之義非以時言
因問心常靜之說莊渠曰聖學全在主靜前念已往後
念未生見念空寂既不執持亦不茫昧靜中光景也又
曰學有天根有天機天根所以立本天機所以研慮予
因問天根與邵子同否莊渠曰亦是此意予謂邵子以
一陽初動為天根天根即天機也天根天機不可並舉
而言若如公分疏亦是靜存動察之遺意晤得時謂心
是常靜亦可謂心是常動亦可謂之天根亦可謂之天
[012-19b]
機亦可心無動靜動靜所遇之時也南遊/㑹紀 問知行合
一曰天下只有個知不行不足謂之知知行有本體有
工夫如眼見得是知然已是見了即是行耳聞得是知
然已是聞了即是行要之只此一個知已自盡了孟子
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無不知敬其兄止
曰知而已知便能了更不消說能愛能敬本體原是合
一先師因後儒分為兩事不得已說個合一知非見解
之謂行非履蹈之謂只從一念上取證知之眞切篤實
[012-20a]
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即是知知行兩字皆指功夫而
言亦原是合一的非故為立說以强人之信也 人心
虛明湛然其體原是活潑豈容執得定惟隨時練習變
動周流或順或逆或縱或横隨其所為還他活潑之體
不為諸境所礙斯為之存以上蕐/陽㑹語 天生蒸民有物有
則良知是天然之則物是倫物所感應之迹如有父子
之物斯有慈孝之則有視聽之物斯有聰明之則感應
迹上循其天則之自然而後物得其理是之謂格物非
[012-20b]
即以物為理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物者因感而有意
之所用為物意到動處易流於欲故須在應迹上用寡
欲工夫寡之又寡以至於無是之謂格物非即以物為
欲也物從意上意正則物正意邪則物邪認物為理則
為太過訓物為欲則為不及皆非格物之原旨斗山/會語
鄧定宇曰良知渾然虛明無知而無不知知是知非者
良知自然之用亦是權法執以是非為知失其本矣又
曰學貴自信自立不是倚傍世界做得的天也不做他
[012-21a]
地也不做他聖人也不做他求自得而已先生曰向承
教議知靜中所得甚深所見甚大然未免尚從見上轉
換此件事不是說了便休須時時有用力處時時有過
可改消除習氣抵於光明方是緝熙之學此學無小無
大無内無外言語威儀所以凝道宻窺吾兄感應行持
尚渉做作有疎漏若是見性之人眞性流行隨處平滿
天機常活無有剰欠自無安排方為自信也定宇曰先
生之意但欲此機常行而不住常活而不死思而不落
[012-21b]
想像動而不屬安排即此便是眞種子而習氣所牽未
免落在第二義龍南/㑹語 良知之主宰即所謂神良知之
流行即所謂氣其機不出於一念之微易/測 吾儒之學
與禪學俗學只在過與不及之間彼視世界為虛妄等
生死為電泡自成自住自壞自空天自信天地自信地
萬變輪㢠廻歸之太虛漠然不以動心佛氏之超脫也牢
籠世界桎梏生死以身徇物悼往悲來戚戚然若無所
容世俗之芥蒂也修慝省愆有懼心而無蹙容固不以
[012-22a]
數之成虧自委亦不以物之得䘮自傷内見者大而外
化者齊平懷坦坦不為境遷吾道之中行也 心迹未
嘗判迹有可疑畢竟其心尚有不能盡信處自信此生
決無盜賊之心雖有褊心之人亦不以此疑我若自信
功名富貴之心與決無盜賊之心一般則人之相信自
將不言而喻矣自/訟 昔有人論學謂須希天一士人從
旁謂曰諸公未須高論且須希士今以市井之心妄意
希天何異凡夫自稱國王幾於無恥矣願且希士而後
[012-22b]
希天可馴至也一座聞之愓然 諸儒所得不無淺深
初學不可輕議且從他得力處效法修習以求其所未
至如大學格物無内外中庸愼獨無動靜諸說關係大
節目不得不與指破不得已也若大言無忌恣口指摘
若執權衡以較輕重不惟長傲亦且損德 見在一念
無將迎無住著天機常活便是了當千百年事業更無
剩欠 千古聖學只從一念靈明識取當下保此一念
靈明便是學以此觸發感通便是教隨事不昧此一念
[012-23a]
靈明謂之格物不欺此一念靈明謂之誠意一念廓然
無有一毫固必之私謂之正心此是易簡直截根源水/西
别/言 良知靈明原是無物不照以其變化不可捉摸故
亦易於隨物古人謂之凝道謂之凝命亦是苦心話頭
吾人但知良知之靈明脫灑而倐忽存亡不知所以養
或借二氏作話頭而不知於人情事變煆煉超脫即為
養之之法所以不免於有二學若果信得良知及時只
此知是本體只此知是功夫良知之外更無致法致良
[012-23b]
知之外更無養法良知原無一物自能應萬物之變有
意有欲皆為有物皆為良知之障魯江/别言 𢎞正間京師
倡為詞章之學李何擅其宗先師更相倡和既而棄去
社中人相與惜之先師笑曰使學如韓栁不過為文人
辭如李杜不過為詩人果有志於心性之學以顔閔為
期非第一等德業乎就論立言亦須一一從圓明竅中
流出蓋天蓋地始是大丈夫所為傍人門戸比量揣擬
皆小技也曾舜徵/别言 思慮未起不與己起相對纔有起
[012-24a]
時便為鬼神覷破非退藏宻機日逐應感只黙黙理㑹
當下一念凝然灑然無起無不起時時覿面相呈時時
全體放下一切稱譏逆順不入於心直心以動自見天
萬履菴/漫語 問白沙與師門同異曰白沙是百原山中
傳流亦是孔門别派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乃景象也緣
世人精神撒潑向外馳求欲返其性情而無從入只得
假靜中一叚行持窺見本來面目以為安身立命根基
所謂權法也若致知宗旨不論語黙動靜從人情事變
[012-24b]
徹底鍊習以歸於元譬之眞金為銅鉛所雜不遇烈火
烹熬則不可得而精師門嘗有人悟三種教法從知解
而得者謂之解悟未離言詮從靜中而得者謂之證悟
猶有待於境從人事鍊習而得者忘言忘境觸處逢源
愈揺蕩愈凝寂始為徹悟霓川/别語 從眞性流行不渉安
排處處平鋪方是天然眞規矩脫入些子方圎之迹尚
是典要挨排與變動周流之旨還隔幾重公案示丁/惟寅
人心一㸃靈機變動周流為道屢遷而常體不易譬之
[012-25a]
日月之明往來無停機而未嘗有所動也 萬師黙問
見孺子入井怵惕惻隱則必狂奔盡氣運謀設法以拯
救之分明已起思慮安得謂之未起曰若不轉念一切
運謀設法皆是良知之妙用皆未嘗有所起所謂百慮
而一致也纔有一毫納交要譽惡聲之心即為轉念方
是起了 凡處至親骨肉之間輕重緩急自有天則一
毫不容加減纔著意處便是固必之私不是眞性流行
眞性流行始見天則 良知知是知非其實無是無非
[012-25b]
無者萬有之基冥權宻運與天同遊若是非分别太過
純白受傷非所以畜德也先師/遺墨 繼之者善是天命流
行成之者性人生而靜已上不容說纔有性之可名即
已屬在氣非性之本然矣性是心之生理性善之端須
從發上始見惻隱羞惡之心即是氣無氣則亦無性之
可名矣性命合/一說 良知在人百姓之日用同於聖人之
成能原不容人加損而後全乞人與行道之人怵惕羞
惡之形乃天機之神應原無俟於收攝保聚而後有此
[012-26a]
聖學之脈也堯舜之生知安行其焦勞怨慕未嘗不加
困勉之功但自然分數多故謂之生安愚夫愚婦其感
觸神應亦是生安之本體但勉然分數多故謂之困勉
致知難/易解 念有二義今心為念是為見在心所謂正念
也二心為念是為將迎心所為邪念也正與邪本體之
明未嘗不知所謂良知也念之所感謂之物物非外也
心為見在之心則念為見在之念知為見在之知而物
為見在之物見在則無將迎而一矣念堂/說 人之所以
[012-26b]
為人神與氣而已矣神為氣之主宰氣為神之流行神
為性氣為命良知者神氣之奥性命之靈樞也良知致
則神氣交而性命全其機不外於一念之微吳同/泰說 乍
見孺子入井怵惕未嘗有三念之雜乃不動於欲之眞
心所為良知也與堯舜未嘗有異者也於此不用致知
之功以時保此心徒認見成虚見而謂即與堯舜相對
幾於自欺矣壽念/菴
論學書良知無分於已發未發所謂無前後内外而渾
[012-27a]
然一體者也纔認定些子便有認定之病後儒分寂分
感所爭亦只在毫釐間致知在格物格物正是致知實
用力之地不可以分内外者也若謂功夫只是致知而
格物無功夫其流之弊便至於絶物便是二氏之學徒
知致知在格物而不悟格物正是致其未發之知其流
之弊便至於逐物便是支離之學 吾人一生學問只
在改過須常立於無過之地方覺有過方是改過眞功
夫所謂復者復於無過者也良知眞體時時發用流行
[012-27b]
便是無過便是格物過是妄生本無安頓處纔求個安
頓所在便是認著便落支離矣答聶/雙江 格物是致知下
手實地格是天則良知所本有猶所謂天然格式也仝/上
 丈云今之論心者當以龍而不以鏡惟水亦然按水
鏡之喻未為盡非無情之照因物顯象應而皆實過而
不畱自妍自醜自去自來水鏡無與焉蓋自然之所為
未嘗有欲聖人無欲應世經綸裁制之道其中和性情
本原機括不過如此而已著虛之見本非是學只此著
[012-28a]
便是欲已失其自然之用聖人未嘗有此也 又云龍
之為物以驚惕而主變化者也自然是主宰之無滯曷
嘗以此為先哉坤道也非乾道也其意若以乾主警惕
坤貴自然警惕時未可自然自然時無事警惕此是墮
落兩邊見解大學當以自然為宗警惕者自然之用戒
謹恐懼未嘗致纖毫之力有所恐懼便不得其正此正
入門下手工夫自古體易者莫如文王小心翼翼昭事
上帝乃是眞自然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乃是眞警惕乾
[012-28b]
坤二用純亦不已豈可以先後論哉 慈湖不起意未
為不是蓋人心惟有一意始能起經綸成德業意根於
心心不離念心無欲則念自一一念萬年主宰明定無
起作無遷改正是本心自然之用艮背行庭之旨終日
變化酬酢而未嘗動也纔有起作便渉二意便是有欲
而妄動便為離根便非經綸裁制之道無意無必非慈
湖所倡也惟其不知一念用力脫却主腦莽蕩無據自
以為無意無必而不足以經綸裁制如今時之弊則誠
[012-29a]
有所不可耳答彭山/龍鏡書 吾人思慮自朝至暮未嘗有一
息之停譬如日月自然往來亦未嘗有一息之停而實
未嘗動也若思慮出於自然如日月之往來則雖終日
思慮常感常寂不失貞明之體起而未嘗起也若謂有
未發之時則日月有停輪非貞明之謂矣答萬/履菴 陽和
謂予曰學者談空說妙無當於日用不要於典常是之
為詭口周孔而行商賈是之為偽懲詭與偽之過獨學
自信冥行無聞是之為蔽行比一鄉智效一官自以為
[012-29b]
躬行是之為畫與潘/水簾 當萬欲騰沸之中若肎反諸一
念良知其眞是眞非炯然未嘗不明只此便是天命不
容滅息所在便是人心不容蔽昧所在此是千古入賢
入聖眞正路頭答茅/治卿 良知非知覺之謂然舍知覺無
良知良知即是主宰而主宰淵寂原無一物吾人見在
感應隨物流轉固是失却主宰若曰吾惟於此收斂握
固便有樞可執認以為致知之實未免猶落内外二見
纔有執著終成管帶只此管帶便是放失之因且道孩
[012-30a]
提精神曾有著到也無鳶之飛魚之躍曾有管帶也無
驪龍䕶珠終有珠在以手持物㑹有放時不捉執而自
固乃忘於手者也惟無可忘而忘故不待存而存此可
以自悟矣 致知在格物言致知全在格物上猶云舍
格物更無致知工夫也如雙江所教格物上無功夫則
格物在於致知矣答念/菴 見在良知必待修證而後可
與堯舜相對尚望兄一黙體之蓋不信得當下具足到
底不免有未瑩處欲懲學者不用功夫之病幷其本體
[012-30b]
而疑之亦矯枉之過也仝/上 未發之中是太虛本體隨
處充滿無有内外發而中節處即是未發之中若有在
中之中另為本體與已發相對則誠二本矣 良知知
是知非原是無是無非正發眞是眞非之義非以為從
無是無非中來以標末視之使天下胥至於惽惽懂懂
也譬諸日月之往來自然往來即是無往無來若謂有
個無往無來之體則日月有停輪非往來生明之旨矣
答耿/楚侗 近溪解離塵俗覺得澄湛安間不為好惡馳逐
[012-31a]
却將此體涵泳夷猶率為準則依據此非但認虛見為
實際縱使實見亦只二乘沉空守寂之學纔遇些子差
别境界便經綸宰割不下與馮/緯川 眞見本體之貞明則
行持保任自不容己茍不得其不容自己之生機雖日
從事於行持保任勉强操勵自信以為無過行而不著
習而不察到底只成義襲之學答吳/悟齋 文公謂天下之
物方圓輕重長短皆有定理必外之物格而後内之知
至先師則謂事物之理皆不外於一念之良知規矩在
[012-31b]
我而天下方圓不可勝用無權度則無輕重長短之理
矣 文公分致知格物為先知誠意正心為後行故有
遊騎無歸之慮必須敬以成始涵養本原始於身心有
所關渉若知物生於意格物正是誠意功夫誠即是敬
一了百了不待合之於敬而後為全經也仝/上 我朝禮
樂開端是白沙至先師而大明與顏/冲宇 良知即是獨知
獨知即是天理獨知之體本是無聲無臭本是無所知
識本是無所粘帶揀擇本是徹上徹下獨知便是本體
[012-32a]
愼獨便是功夫只此便是未發先天之學若謂良知只
屬後天未能全體得力須見得先天方有張本却是頭
上安頭斯亦惑矣 萬欲紛紜之中反之一念獨知未
嘗不明此便是天之明命不容磨滅所在故謂愼獨工
夫影響揣摩不能掃蕩欲根則可謂獨知有欲則不可
謂獨知即是天理則可謂獨知之中必用天理為若二
物則不可答洪/覺山 獨知者非念動而後知也乃是先天
靈竅不因念有不隨念遷不與萬物作對愼之云者非
[012-32b]
是强制之謂只是兢業保䕶此靈竅還他本來清淨而
答王/鯉湖 矯情鎭物似渉安排坦懷任意反覺眞性流
與荆/川 意見攙入用事眼前自有許多好醜高低未
平滿處若徹底只在良知上討生死譬之有源之水流
而不息曲直方圓隨其所遇到處平滿乃是本性流行
眞實受用答譚/二華 所謂必有事者獨處一室而此念常
炯然日應萬變而此念常寂然間時能不閒忙時能不
忙方是不為境所轉與趙/麟陽 吾人立於天地之間須令
[012-33a]
我去處人不可望人處我與周/順之
調息法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
相後一為調相坐時鼻息出入覺有聲是風相也息
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息雖無聲亦無結滯
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坐時無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
若存若亡神資冲融情抱悅豫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
喘則戾守氣則勞守息則宻前為假息後為眞息欲習
靜坐以調息為入門使心有所寄神氣相守亦權法也
[012-33b]
調息與數息不同數為有意調為無意委心虛無不沉
不亂息調則心定心定則息愈調眞息往來呼吸之機
自能奪天地之造化心息相依是謂息息歸根命之蒂
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範圍三教之宗吾儒謂之燕息
佛氏謂之反息老氏謂之踵息造化闔闢之𤣥機也以
此徵學亦以此衛生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
 
 明儒學案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