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3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唐-義淨 (master)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第三十四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第八門第六子攝頌曰:


「 不共女人浴,
 亦不逆流洗,
 鉢底應安替,
 不畜琉璃盃。」



緣處同前。有一女人往河水中洗浴身體,洗
訖上岸梳髮而住。時吐羅難陀苾芻尼,遂持
澡豆往彼洗浴,見女梳髮情生瞋嫉,作如是
念:「愚癡女子!共我爭勝故梳頭髮,謂我先來
元無髮耶?宜可苦治懲其後過,設更見我不
敢爭勝。」遂即默持菴摩羅末,撲其頭上以手
挼之,女人問言:「聖者!我有何過?纔淨洗髮
以菴摩羅末撲我頭上。」尼曰:「汝作此解云:『吐
羅難陀先來無髮。』頭既不淨可來更洗。」女即
譏嫌。苾芻白佛,佛言:「尼為非法,理合譏嫌。從
今已去諸尼不應以雜末等撲他淨髮,作者
得越法罪。」


緣處同前。時吐羅難陀與諸尼眾往河中浴,
[034-0374c]
是時吐羅於駛流處,逆水而立受其觸樂。
諸尼問言:「聖者!為作何事?」答言:「小妹!我受
觸樂。」諸尼報曰:「聖者!此非淨法,於駛流處
立受觸樂所不應為」。答言:「此是極淨有何乖
理?若不淨者誰有制處?」尼白苾芻,苾芻白佛,
佛言:「諸尼理合作此譏嫌。從今已去諸尼不
應駛流之處逆水而立受其觸樂。若受樂者,
得吐羅底也罪。」


緣處同前。諸苾芻尼隨處安鉢鐵遂生垢,或
因打擲多有損壞。尼白苾芻,苾芻白佛,佛言:
「諸尼不應隨處安鉢,應以薄錫替鉢而用。」如
世尊說錫替鉢者,諸尼以錫遍裹其鉢,俗旅
見問:「聖者!此是何物?」答言:「仁者,世尊制令以
錫替鉢。」報曰:「聖者!豈可佛令遍裹鉢耶?仁今
妄說,此非沙門釋女所作之事。」尼聞羞恥默
然不對。苾芻白佛,佛言:「俗旅理合譏嫌,是故
諸尼不應以錫遍裹其鉢,可為小替纔承鉢
底。」彼作種種奇異形勢,佛言:「不合。替有二種:
一、如菩提樹及多根樹葉;二、如手掌。」


緣處同前。時吐羅難陀尼得琉璃盃,時有女
人為有客來便詣尼處,告言:「聖者!幸借琉璃
盃。」尼即問曰:「汝何所用?」答言:「聖者!為女夫來,
無盃可飲。」尼與將去,彼不存心手脫便破,告
言:「聖者!我酬價直。」尼曰:「小妹!不須價直,還我
舊盃。」答言:「聖者!別買盃替。」尼曰:「要須舊盃。」如
是諍競。苾芻白佛,佛作是念:「此由諸尼畜琉
璃盃有斯過失。」告諸苾芻:「諸尼不應畜琉璃
盃,若畜者得越法罪。」


第八門第七子攝頌曰:
[034-0375a]


「 由婦制錫杖,
 起舞時招罪;
 濕餅受請食,
 說法伴白知。」



緣處同前。有一長者大富多財,婦生一子情
大歡喜,命諸親眷共為喜樂,其婦及夫別房
睡著天明不起。時有乞食苾芻,見彼多門遂
入家內迷其出處,遂便深入至長者房前,彼
即驚覺。苾芻遂向婦邊而過,長者見云:「此與
我婦共行非法。」即打苾芻頭破血出鉢盂亦
破。婦覺報云:「苾芻無過,可放令出。」時彼苾
芻持此容儀至逝多林,苾芻問曰:「何故如是?」
即便具說。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苾芻乞食
不應造次入多門家,應將餅[麩-夫+少]門前為記然
後方入。」苾芻入時默然而入,見其婦女露形
走去,俗人嫌恥,佛言:「欲入舍時作聲警覺。」彼
即呵呵作聲喧鬧而入,家人報曰:「仁豈小兒
呵呵聲響而入我家?」答曰:「佛令作聲而入,為
此呵呵。」答曰:「更無方便可使作聲,唯此呵
呵能為警覺?」苾芻默爾。苾芻白佛,佛言:「苾芻
不應呵呵作聲入他人舍。」佛制不聽,遂拳打
門扇作聲而入,家人怪問:「何故打破我門?」默
爾無對,佛言:「不應打門,可作錫杖。」苾芻不
解,佛言:「杖頭安鐶圓如盞口,安小鐶子搖
動作聲而為警覺。」狗便出吠,用錫杖打,佛言:
「不應以杖打狗,應舉怖之。」時有惡狗怖時瞋
劇,佛言:「取一抄飯擲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搖
錫時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無出問,佛言:「不
應多時搖動,可二三度搖,無人問時即須行
去。」


緣處同前。時有長者請佛及僧家中設食,苾
[034-0375b]
芻僧伽皆去赴供,佛在寺中令人取食。為五
因緣佛令取食。云何為五?一者為欲閑寂;二
者為諸人天說法;三者為觀病人;四者為觀
臥具;五者為諸聲聞人制其學處。今此因緣
為制戒故住在寺中。時彼長者權為葉舍命
眾令坐,時屬寒雨。長者行粥次行乾餅,次授
爐餅并與蘿蔔。時有苾芻欱粥作呼呼聲,嚼
乾餅者作百百聲,喫餺爐者作獵獵聲;屋上
雨下作索索聲,瓶中飲水作骨骨聲,此等諸
聲殊響合。時有苾芻先能歌舞,聞其聲韻
憶舊管絃抑忍不禁,即從座起隨其音曲手
舞逐之,告大眾曰:「大德!此是呼呼聲,大德此
是百百聲,大德此是獵獵聲、此是索索聲、此
是骨骨聲。」彈指相和無不合節,於大眾中有
不住心者即便微笑,其用意者悉皆驚愕,行
食諸人無不大笑,或生譏恥施主深怪。請食
苾芻情大羞恥,將食至寺置在一邊,禮世尊
足。世尊法爾共取食人歡言致問:「大眾頗得
美食飽不?」白言:「大德!美食雖足,然施主致怪。」
問曰:「何故?」以緣具白。世尊食訖出外洗足,還
入房中宴坐而住,至於晡時方從定起,於苾
芻眾中就座而坐,便告作舞苾芻曰:「汝以何
心於施主家而作舞耶?」答言:「大德!有譏彼意,
及掉舉心而作於舞。」佛告諸苾芻:「若苾芻作
掉舉而為舞者得越法罪,若作譏彼心者無
犯。汝諸苾芻!此等皆由作聲噉食致斯過失,
是故苾芻不作聲食,作者得越法罪。」


佛既遮
已,時有信心俗旅,將諸乾餅、蘿蔔、甘蔗來施
苾芻,皆不敢受。問言:「聖者!佛未出時,我等皆
[034-0375c]
以外道而為福田;世尊出世,即以仁等福田
中上。我等所有微薄施物,持來供養仁皆不
受,豈令我等往後世時無路糧耶?又如佛說
及時而施,但是新穀及以諸果創熟之時,先
持奉施具戒具德,後自食者得福無量。唯願
慈悲為我納受。」苾芻白佛,佛言:「此諸施物宜
當為受,所有乾餅與羹餅和食,蘿蔔甘蔗截
作小片食勿作聲。」


緣處同前。時有長者請佛及僧就舍受食,時
諸苾芻不一時去各作伴行,既到彼家更待
餘者,人未盡集報長者曰:「宜可行食,我等前
飡。」食飽便去。更有人來復令行食,如是展轉
施主疲勞,報言:「聖者!待一時坐,我併行食。」
既生擾惱,苾芻白佛,佛言:「受他請時不應亂
去,在前去者至門相待,一時方入。若亂去者
得越法罪。」


如世尊言不亂去者,有病苾芻侍者食訖,方
持食去,待食虛羸。苾芻白佛,佛言:「有五因緣
早請食來在房中食。云何為五?一者是客新
來;二者將欲行去;三者身嬰病苦;四者是看
病人;五者身充知事。」


緣處同前。時有長者大富多財情懷信敬,請
佛僧眾就舍而食。世尊不去,有五因緣令人
取食,廣說如上,今為制戒。苾芻食訖即便歸
寺,施主本心欲求聞法,無一苾芻為其說法,
遂生嫌恥。苾芻白佛,佛言:「理合譏嫌,故諸苾
芻不應食了即皆歸寺。若即去者得越法罪,
當為說法。」佛令說法者,苾芻不知誰當說法?
佛言:「應令上座為其說法,若彼不能令第二
[034-0376a]
者,此亦不能令第三者,此若無堪應番次與,
或隨能者當預請之。」


緣處同前。有一長者先有信心,於時時中往
逝多林聽聞正法,遂於一時請佛僧眾就家
受食。苾芻皆去,世尊同前,有五因緣廣如上
說,此為制戒,佛不親行令人取食。如世尊說
若其食了,施主樂法應為說者,眾差一人令
住說法,大眾咸去。時彼施主并諸眷屬皆來
一處,有大威嚴共聽法要,請言:「聖者!為我說
法。」苾芻見彼威力大故,生畏懼心不能說法,
長者念曰:「我多眷屬,苾芻情懼不為宣揚,我
宜為說。」報言:「聖者!如世尊說:


「 「『布施招大富,
 持戒得生天,
 專修斷煩惱,
 此是法當去。』」」



時彼苾芻聞是語已,竟無言對復道而歸。既
至寺中諸苾芻問:「具壽!住彼為說法不?」答言:
「諸具壽!獨留於我更無伴助,施主親族有大威
嚴,皆來集會,我生畏懼不能說法。施主見我
情懷怯懼,返即為我宣揚妙法。」苾芻白佛,佛
言:「此之苾芻所言應理,是故不應獨令說法。
從今已去差四苾芻,與說法人為伴。」


緣在王舍城。如世尊制:說法苾芻應與四人
伴者,有請喚處差說法人及與四伴。時伴苾
芻遂向生緣或出便轉,悉不白知臨時闕事。
以緣白佛,佛言:「與說法人為伴苾芻,向餘處
時應白而去。若不白者得越法罪。」


第八門第八子攝頌曰:


「 瀉藥齒有毒,
 刮舌篦應洗,
 由其罪業盡,
 證得阿羅漢。」


[034-0376b]


緣在室羅伐城。有一婆羅門娶妻未久遂生
一子,年既長大,於善法中而為出家。後於異
時身忽染患,往醫師處告言:「賢首!我身有疾,
幸為醫療。」報言:「聖者!仁今可服如是瀉藥,病
得除愈。」苾芻即服纔一行痢,冷水洗淨藥即
不下。醫來問言:「聖者!瀉藥好不?」報曰:「賢首!
藥無氣力唯一行痢。」醫言:「聖者!冷水洗淨耶?」
報言:「如是。」醫曰:「聖者!冷水洗淨云何轉瀉?仁
今更可服前瀉藥,勿為洗淨,瀉痢將畢方可
洗之。」報曰:「賢首!佛未聽許。」醫曰:「聖者!藥法應
爾,不可相違。」苾芻白佛,佛言:「若如是者我今
聽許,瀉痢未終宜當淨拭。」苾芻不知以何物
拭?佛言:「應用土塊或以樹葉,或將破帛故紙
而淨拭之,待瀉痢畢煖水淨洗。」


緣處同前。於一林中有毒蛇住,諸牧羊人放
火燒林,四面火來蛇即驚怖宛轉腹行,衝火
而出僅得存命,投一樹下蟠身而住。于時具
壽舍利子,遊行人間因至樹下,見此毒蛇被
火燒處,身形破爛受諸苦惱,便為觀察宿世
因緣有善根不?尊者觀見知有善根,又復更
觀與誰相屬?見身與彼宿有因緣。即以水灑
說三句法,告曰:「賢首當知!諸行無常、諸法
無我、涅槃寂滅,宜於我所起殷淨心,捨傍生
身當生善趣。」于時尊者作是語已即便捨去。
時有鵄來銜去飡食,由此毒蛇於尊者處起
善心故,命終之後於室羅伐城善解六事
一者自知設會、二者教人設會、三者善知讀誦、四者知捨施法、五者知受物法、六者善知淨觸也婆羅
門舍而為受生。時具壽舍利子知彼命過,即
便觀察何處受生?見此城中善解六事婆羅
[034-0376c]
門舍而為受生。為調伏故,尊者頻往婆羅門
家,授與夫妻三歸五戒。後於異時獨至其家,
婆羅門見白言:「聖者!無侍者耶?」尊者答曰:「我
之侍者,非茅草生,從仁處得。」婆羅門曰:「我無
小兒堪為侍者,我婦懷娠,若其生男奉為侍
者。」報曰:「願爾無病,我已受之。」即便捨去。彼
婦月滿便誕一男,飲母乳時爪齒損乳乳便
腫大。曾與童子一處戲時,或因瞋忿若爪若
齒,有傷損處悉皆瘡腫久而平復。時舍利子
知彼小童出家時至,往其家中為父母說法,
彼見出來尊者便念:「即是我侍者乎?」父告兒
曰:「汝未生時,我許將汝供奉聖者為給侍人,
今可隨行勿生顧戀。」此即是其最後生人,良
久佇立觀尊者面隨後而去。尊者至寺便與
出家,并受近圓依教令學。後嚼齒木,既刮舌
已不洗而棄,蠅來附上遂便命過,次有守宮
來食其蠅因此而死,次有黃㹨來噉守宮還
同喪命,次有犬子食此黃㹨亦復命終,餘有
殘者諸蟻來唼悉皆致死。是時有一苾芻在
傍而立,見如是等事。至明日旦,時諸苾芻來
於其處而嚼齒木,見狗眾蟻一處命終,怪其
所以,共相謂曰:「狗蟻何因一處而死?」或言:「不
知。」或言:「可共推尋誰作斯過?」時彼苾芻告諸
人曰:「昨日婆羅門兒是尊者舍利子弟子,我
見於此嚼其齒木,刮舌之篦不洗而棄,必應
為此令其命終。」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汝等苾
芻!當知人中亦有帶毒,與蛇無異。從今已去
嚼齒木時既刮舌了,應以水洗方可棄之,不
洗而棄得越法罪。」
[034-0377a]


如世尊說:嚼齒木已洗方棄者,有諸苾芻為
水乏少不知如何?佛言:「於灰土上揩拭棄之。」
後於異時帶毒苾芻,自染衣裳曬曝迴轉,于
時具壽鄔波難陀來見染衣,告言:「具壽!我樂
相助。」報言:「善哉!隨大德意。」時鄔波難陀性懷
惡行,即取新衣陰乾、故衣日曝,又轉乾衣日
曝、濕者陰乾。彼言:「大德!勿作如此。」時鄔波難
陀還同前作,如是再三遮不肯止,其苾芻遂
生瞋怒欲相擒撮。鄔波難陀便即走去,彼隨
後逐。時舍利子來見相趁,告言:「具壽!欲作何
事?」彼瞋盛故仍趁不息。鄔波難陀既被逐急,
遂取樹枝遙打於彼,仍不止息。時舍利子即
以軟語安慰不令趁及,鄔波難陀便遠走去。
彼瞋心盛便咬其樹,齒咬樹時其葉皆落。苾
芻白佛,佛言:「如此之人,不應相惱令生瞋恚。」
如世尊說:不應相惱令生瞋者,後於異時鄔
波難陀次當知事,至毒苾芻所告言:「具壽!作
如是事。」彼見來告生大瞋恚。苾芻白佛,佛言:
「此懷毒人或先有惡心,不應自往令其作務,
可使傍人報所作事,彼聞應作勿令有闕。」彼
毒苾芻勤修忘倦,摧五趣輪斷諸煩惱,證阿
羅漢廣說如餘,乃至人天無不恭敬。諸苾芻
白具壽舍利子言:「尊者弟子極懷瞋毒,如此
之人尚能證得阿羅漢果,甚為希有。」于時尊
者舍利子,為諸苾芻廣說前緣。


時諸苾芻咸
皆有疑,請世尊曰:「大德!彼苾芻先作何業,捨
毒蛇身生於人趣?」佛言:「汝等苾芻!彼自作業,
成熟之時還須自受。廣說如餘乃至頌曰:


「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034-0377b]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苾芻!當一心聽。乃往過去此賢劫中人
壽二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應、正等覺,十號
具足,出現世間,住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
園中。此毒苾芻彼佛法中而為出家常,修慈
觀。諸苾芻見咸皆喚言:『慈觀!慈觀!』報言:『仁
等更莫喚我慈觀!慈觀!』如是再三喚仍不止,
於諸苾芻遂生瞋恨,口出惡言:『我是慈觀,汝
是人中毒蛇。』」佛言:「汝等苾芻於意云何?迦攝
波如來正法中出家修慈觀者豈異人乎?此
苾芻是。由彼往昔於佛聲聞弟子處起瞋恨
心作惡口故,於五百生中常作毒蛇,餘殘業
力於此人中受惡毒報。由彼往昔讀誦作業
修諸戒品,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得善巧故,
由彼善根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斷諸煩惱證
阿羅漢。汝等苾芻!由是因緣我常宣說,黑業
得黑報、雜業得雜報、白業得白報。汝等應當
勤修白業,離黑雜業。」時諸苾芻聞佛說已,心
大歡喜,頂禮佛足奉辭而去。


第八門第九子攝頌曰:


「 三衣隨事著,
 蘭若法應知,
 浴守門妙華,
 不應住非處。」



緣處同前。時諸苾芻每於寺內著僧伽胝,灑
掃為壇牛糞塗地,入廁便轉染衣浣胝。如僧
伽胝,七條五條亦皆同此作諸事業。諸苾芻
見一人報曰:「此等諸衣不作差別隨處著用,
理不應為。如世尊說:『僧伽胝者是其大衣。』豈
合不作差別而用。」咸言:「具壽!善說斯語,可共
白佛。」佛言:「汝等苾芻!理合如是共相止諫。僧
[034-0377c]
伽胝者是衣中王,是故不應隨處著用作諸
事業。」如世尊說:僧伽胝衣不應隨處著用者,
苾芻不知何處應著?佛言:「入聚落時、行乞食
時、隨噉食時、入眾食時、禮制底時、聽佛法
時、晝夜聽法時、禮拜二師及同梵行者時,如
是等處可披大衣。嗢多羅僧伽應於淨處披
著及食等事。其安怛婆娑,任於何處隨意
著用,悉皆無犯。」


緣處同前。如世尊說:「若日出已,眾鳥皆鳴
農夫耕作,如前廣說,乃至當離喧鬧獨處閑
居,宜可端心勤修靜慮。」時有苾芻寡聞淺
識,往空閑處而作草菴,晝夜勤思唯除乞食,
放牧人等皆悉共知。時有群賊被他所害,並
多傷損飢渴所逼,眾共籌量不知何去?一人
告曰:「彼蘭若中有釋家子,凡諸沙門性多貯
畜,并有悲心情無怖怯。仁等可去宜共往投,
必有所獲。」賊眾咸言:「善哉斯語!宜可共去。」
悉皆希望舉面同行至蘭若中。苾芻見已便
唱:「善來!」時諸賊人情生無畏住經少時,告言:
「聖者!我寒須火。」苾芻報曰:「我居蘭若無火可
求。」又言:「聖者!渴困須水。」苾芻報:「無。」賊復告言:
「聖者!須少許[麩-夫+少]用安瘡上,幸見相與。」苾芻報:
「無。」賊復告言:「聖者!我須故物欲纏瘡處。」苾芻
報:「無。」次索蘇油用塗瘡上。苾芻報:「無。」復告
言:「聖者!飢困須食。」苾芻報:「無。」賊復問言:「聖者!
今是何辰屬何星宿?」苾芻答言:「我居蘭若不
閑斯事。」中有一人先知僧法,遂生瞋恚告言:
「聖者!前事已過我更相問,仁得阿羅漢、不還、
一來、預流果耶?」苾芻答曰:「我居蘭若。」賊言:
[034-0378a]
「且致是事,更問聖者得非想非非想處、無所
有處、識處、空處、四靜慮定耶?」苾芻報云:「我居
蘭若。」賊言:「聖者!仁是三藏持經律論耶?」苾芻
亦同前答,賊言:「聖者!汝字云何?」亦如前報,
賊言:「此是何方?」苾芻亦同前報。于時群賊所
問之事,苾芻皆答:「我居蘭若。」賊便大瞋告諸
人曰:「我等雖賊,而此苾芻乃是大賊。何以故?
自身名號尚不能知,詐現容儀誑惑人世。」時
諸賊人於苾芻處各懷瞋恨,便共苦打身體
皆破,衣鉢錫杖悉皆摧裂僅存餘命,賊於
夜中捨之而去。時此苾芻既遭困辱,至天明
已詣逝多林,諸苾芻見問言:「具壽!何故形容
困頓若此?」即以上事具告。時諸苾芻以緣白
佛,佛言:「汝等苾芻!我為蘭若苾芻制其行法,
住蘭若人須貯水火,并畜蘇油[麩-夫+少]及故帛,食
留少許,須識星辰及知時節方隅所在,善閑
經律論,乃至自知名字。若蘭若苾芻不依制
者得越法罪。」


緣處同前。時有邪命外道身忽染患,往醫人
處請求救療,答曰:「應作浴室洗沐身體,病可
得除。」答言:「賢首!我於何處得有浴室?隨時乞
食活命而已。」報言:「聖者!沙門釋子,每於半月
在浴室中洗浴,仁可往彼洗沐身形。」苾芻洗
時彼便入內身披赭服,謂是苾芻皆不遮止。
彼疾洗已出坐曬身,時有求寂來至其所,喚
言:「老人!可共洗浴。」彼即搖頭不欲重洗,求寂
即便捉臂牽去,彼作是語:「沙門釋子皆不淨
潔,以不淨手觸淨洗身。」答曰:「我是沙門,汝是
何物?」答言:「我是外道。」即告諸人曰:「誰將外道
[034-0378b]
入浴室中?」以緣白佛,佛言:「若洗浴時可守門
戶,見苾芻入應問其名。」彼相識者亦問名號,
佛言:「不應爾。」


爾時佛在憍薩羅國,人間遊行至一聚落名曰
欲犁,彼有園林佛於此住。於別村內有婆羅
門名曰妙花,封邑極多受用無乏,勝光大王
常為供養。妙花有一親教弟子名曰樹生,多
聞聰辯論難無滯,與五百人於妙花處,學誦
婆羅門諸要經典。是時妙花聞沙門喬答摩,
釋迦之子棄捨俗業,剃除鬚髮著袈裟服,以
正信心而為出家,已獲無上正等菩提,有大
名稱遠近諸國無不知聞,十號圓明人天恭
敬,不從師受自然證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不受後有,如實而知演說妙法,所謂初中後
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於憍薩羅
國人間遊行,今來至此欲犁聚落林中而住。
「我先曾讀尚古之書,若人成就三十二相莊
嚴身者,此人唯有二種事業:如若在家當作
轉輪王王四天下,以法化世七寶具足,所謂
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
寶,千子具足容儀端正,有大威德勇健無雙,
所往之處他迎自伏,周環四海無不稟化,亦
無怨敵刀杖憂苦,但以正法教被黎元,共行
十善安樂而住。若出家者,如上所說證大菩
提。」于時妙花聞此事已,告弟子樹生曰:「汝今
知不?我聞沙門喬答摩釋迦之子,棄捨釋種
剃除鬚髮,身服袈裟而為出家,廣說如上。乃
至名稱普聞人間遊行,今至憍薩羅欲犁聚
落,於大林中而為居止。我先曾讀尚古之書,
[034-0378c]
若人成就三十二相莊嚴身者,此人唯有二
種事業:如其在家當為轉輪王;若出家者
當得成佛,名稱普聞廣說如上。汝今往彼親
為觀察,所聞相好為實?為虛?」樹生白言:「如大
師教。」即與聚落諸耆宿婆羅門聰明博識詣
世尊所,既到佛前在一邊立。諸婆羅門以種
種言詞慰問世尊,即便前坐,世尊即為說微
妙法,示教利喜令彼欣悅。彼摩納婆佛說法
時,著皮革屣佛前經行。時來暫聽以言亂問
語畢便去,於世尊前極懷高慢,情無畏敬作
拒逆心,自謂超勝。於時世尊告曰:「汝今豈合
作如是事共解明論?大婆羅門漫為言說。」問
言:「喬答摩!我有何過?」佛言:「我與學識大人
共言議時,汝著革屣經行不住,不識次第無
恭順心,以言亂問而為違逆。」彼言:「喬答摩!我
婆羅門法,行與他人而為言說,立坐臥者皆
共言談不成是過。諸禿沙門被煩惱縛不生
男女,我於言次共作談論斯有何失?」佛言:「汝
有所為來至我所,汝於尊人未受教誨。」彼聞
是語便生瞋恚不忍之心,欲於佛所共為詰
難。即白佛言:「汝喬答摩!諸釋迦種如野象類,
於婆羅門處不生恭敬供養尊重。」佛言:「樹生!
諸釋迦子有何過失?汝作斯語。」白言:「喬答摩!
我於往時,緣親教師及為己事詣劫比羅城。
諸釋男女在高樓上,見我入城在道而行,悉
皆遙指共相謂曰:『此是樹生摩納婆,妙花婆
羅門弟子。』唯知遙指更無恭敬供養之心。」佛
言:「摩納婆!如百舌鳥多作聲音,住在巢中隨
意言語。諸釋迦種自居宅內,隨意言談此亦
[034-0379a]
何過?」白言:「喬答摩!世間唯有四種大姓:所謂
婆羅門、剎利、薜舍、戌達羅。此等諸人悉皆尊
重供養恭敬諸婆羅門,唯此釋種無如是事。」
于時世尊即作是念:「此摩納婆將釋迦種類
同野象,毀過太甚。我今宜可為彼宣說過去
因緣根源種族,令息慢心。」作此念已,見摩
納婆過去之世,是釋迦子婢之所生,即釋迦
子是彼曹主。告摩納婆曰:「汝今何姓?」白言:
「喬答摩!我姓箭道。」佛言:「摩納婆!我今見汝往
昔之祖,是釋迦婢所生,今諸釋子是汝曹主。」
時餘耆宿諸婆羅門共白佛言:「汝喬答摩!勿
言樹生是婢所生。何以故?此樹生者,多聞聰
辯論難無滯,共喬答摩依正法語往還論議。」
佛告婆羅門:「若言樹生多聞大智能擊論者,
汝等默然,令彼言論。若不能者彼可默然,汝
答。」即說:「婆羅門言樹生多智,能與喬答摩
而為論難,我等且默。」


爾時世尊命樹生曰:「古昔有王名曰甘蔗,生
其四子:一、名炬口,二、名驢耳,三、名象肩,四、名足
玔。四子有過悉皆擯斥。時四童子各將己
妹,相隨而去往詣他方,至雪山側於一河邊,
是劫比仙舊所住處,相去非遠各葺草菴以
自停息,遂捨親妹取異母者,用充妻室各生
男女。時甘蔗王憶戀諸子,告大臣曰:『我子何
在?』白言:『大王!王昔有事悉皆擯斥,具陳其事
乃至各生男女。』王告臣曰:『我子能作如是之
事?』答曰:『彼能。』王即舉身長舒右手而為歎曰:
『我子能為如是之事。』由彼大臣口陳說故,因
此種族號為釋迦此云能也。摩納婆!汝頗曾聞釋
[034-0379b]
迦氏族如是之事?」答曰:「我聞。」「摩納婆!甘蔗
王家有一好婢名曰知方,容貌端正與一仙
人而為妻室,遂誕一子,纔生即語:『且莫揩身,待
我洗浴除不淨已。』往昔之時人皆喚鬼名為箭
道,汝亦曾聞此種族不?」時摩納婆聞便默爾。
如是再三悉皆具問,彼默不答。時金剛手神
於其頂上擬金剛杵,放大火光流焰輝赫告
言:「摩納婆!佛三問時,汝作矯心不應答者,我
即以杵碎破汝頭而為七分。」佛威力故令摩
納婆見金剛手,便大驚怖心憂毛竪,白佛言:
「喬答摩!我先曾聞有斯種族。」時彼耆宿諸婆
羅門作如是言:「誠如喬答摩所說,我等皆信
今此樹生源初種族實是婢兒。」時摩納婆見
云:「婢子。」心生憂𧹞低頭而住口不能言。爾時
世尊見斯事已復作是念:「我今宜可安慰樹
生令離憂惱。」即為更說種種因緣種種譬喻,
令彼止息高慢之心捨除憂苦,便告彼曰:「摩
納婆!且置是事。汝本來意今可求之。」是時樹
生即於佛身觀三十二相,唯見三十,餘之二
相疑不能見,所謂陰相及以舌相,說伽他曰:


「 「昔聞大牟尼,
 具相三十二;
 我今觀佛體,
 一相遍身無。
 未覩人中尊,
 或容在隱處;
 廣長妙舌相,
 口中人不知。
 惟願為現相,
 除我心中疑,
 正覺大名聞,
 世人難得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三十四
[034-037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