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c0004 三朝北盟會編-宋-徐夢莘 (master)


[174-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朝北盟㑹編卷一百七十四
            宋 徐夢莘 撰
 炎興下帙
  起紹興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盡其日
何謂講軍制今天下因循舊弊可革者衆矣至最甚而
切于時事者軍制是也今諸州係將軍用虎符調發者
樞宻院之兵也不𨽻于將兵者州郡之兵也二者不為
[174-1b]
虚設獨所謂廂軍者臣不知其所謂也夫習擊刺攻騎
射履行陣固兵矣擎肩輿供忮巧服厠役又兵乎今自
一州守貳下至宮觀里居之士皆破兵為白直冗占私
役詭名重壘其弊百出皆原於廂軍大郡二三千人小
郡亦不下數百人衣糧借請之費一路一嵗不知幾千
萬齊民之困國用之乏此其一也臣不知廂軍自何時
有之蓋自井田之制壊至隋而為府兵至唐而為衛兵
至開元而為彍騎至五代而為方鎮之兵也隋唐軍制
[174-2a]
至五代而弊極五代軍制至今而弊極而廂軍者又特
甚者也曰然則固可廢歟曰今侍衛步軍司所領固不
可廢惟州郡在所議仍先講求除郡守兵將官自以禁
軍給事外其餘合破廂軍何以代之五季之前不見其
名豈今日所謂傔從者耶倘計一廂軍一嵗衣糧所廢
幾何以其合破之數給三分之一以畀之使自僦人為
之從官以役凡州郡倉塲庫務三司之屬悉僱人以充
分郡大小以制其數大抵殺廂軍三分之二然後取其
[174-2b]
所殺歳額衣糧之數盡募禁軍專習武事則名實相當
而禁兵愈増國家不至用民賦以養無用之人矣曰然
則安得遽廢之乎曰取其少壯願充禁軍者改刺老弱
而願為民者聼從便其餘姑仍舊俟之數嵗亦無幾何
人矣第勿招而已如此則人情順從公私兩濟庶乎其
可行也何謂訂遣使金人自用兵以來未嘗不以和好
為言且和且戰卒用此術困契丹及中國其設計反覆
未可逆料至於吞并而後已此豈可以口舌得其要領
[174-3a]
也哉和好决不可恃特費我金繒欵我師旅而已然以
二聖在彼有不可遂己者以為禮當然而行之可也謂
其可以好和非也朝廷姑以餘力行之耳前日遣執政
侍從相繼使未復命兵涉境矣此可為戒然既以餘力
行之亦不可無所考據自靖康來國書往返多矣至渡
江盡失之自建炎來國書或出于執政或出于翰林學
士其副夲皆未嘗付有司其詞意之輕重信幣之多寡
使人之官品與夫往來之語録皆不可考毎欲遣使朝
[174-3b]
廷旋為措畫紛紛旬月妨費機務豈所謂以餘力行之
者㢤臣謂宜專命一官如古所謂行人者專掌其事或
止右司領之悉裒前後行遣使人舉成法而授之可也
庶免臨時斟酌之勞而朝廷得專意治兵矣何謂降勅
牓古語曰明其為賊敵乃可服劉豫父子僣叛理必滅
亡然猶外假兵威倔彊歲月昔漢高祖數項羽十罪唐
高祖亦暴王世充之惡偽齊固不足比數然兵家有所
謂伐謀伐交者臣謂宜降勅牓明著豫僣逆之罪曉諭
[174-4a]
江北士民使知天地之大不容僭逆與敵國共事者必
速滅亡吾民曉然知豫之不足恃也則回心易慮者多
矣或恐勅牓太重有傷國體則止命大將為檄書朝廷
本頒下而用之亦何傷哉綏懐之畧有五一曰通徳意
二曰先賑䘏三曰通闗津四曰選才能五曰務寛貸何
謂通德意劉豫竭中國之力以奉金人暴征苛歛斯民
怨恨痛入骨髓特逼於金人之勢彊服之耳登萊沂宻
兖山林深阻豪右大姓自金人入邉以來各聚徒黨結
[174-4b]
為山寨以自保固今雖累年偽齊暴虐如此勢必有未
下者願召募有力勇者熟于山川道路與其豪右大姓
舊曽相識之人與之符信密往招誘諭以徳意倘以一
城一邑一寨自歸率以等第優加爵秩其有顯然立功
者不次旌異得以高爵使吾民備知今日朝廷招徠之
意未嘗一日而忘山東也雖未有見效他日行師入境
響應者衆矣然應募之人虚實難辨今遣數十人不過
損十數校尉承信之名耳俟其還報委有效驗别與任
[174-5a]
使大抵軍事尚謀賀若弼平陳七策當時以為神竒自
今觀之僅若兒戱然卒用此以取陳今既與敵人爭勝
負茍有可為而不甚費者皆不可巳也何謂先賑䘏渡
江以來中原士民流寓者數年之後各以著業不須復
為經理第今日以後恐須措置前降指揮淮南避敵士
民有官者使權攝無官者給糧盡一月止此深得撫循
之道願倣此意别為親制應自江北歸來歸者有官人
保騐無偽冐者或量給口劵或許以權攝或先次注授
[174-5b]
差遣無官而貧乏難以自存者令沿江州郡擗截寺舍
官屋與之居止亦量給錢米三两月其能自營為乃止
昔東晉遺黎南渡元帝僑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又置
濮陽濟隂高平太山等郡後改為南兖州或還江南居
盱眙或居山陽今雖不能如古僑置郡邑以處流人但
使沿江州郡安集賑䘏示朝廷懐撫之意亦古之遺制
何謂通闗津中原士民自逺而來道塗險澁盗賊剽奪
饑寒奪逼艱苦萬狀能自達者無幾理當優卹願勅淮
[174-6a]
南州郡約束沿江公分人遇有來歸士民即時報所屬
給以行由遇到江口官司騐行由先次差船津濟量差
地分人護送不得邀阻其有因而乞覔錢物比常法外
稍加重斷官員失覺察停替仍于境上出榜分明曉示
庶使江北士民易于歸附無逺之慮何謂選才能前後
來歸官吏衆矣朝廷嘉其忠順或賚金帛或與差遣或
進官秩既以示朝廷德意之厚然未聞有所任使也古
者多用敵國之人以成功袁紹謀臣許攸來奔曹操操
[174-6b]
跣而迎之曰子卿來吾事濟矣卒用其䇿以滅紹李愬
得李祐不殺卒用其力擒吳元濟夫敵國之人尚待以
不疑頼以成功况吾人耶臣謂官吏來歸者内有才智
可用之人願隨宜任使勿但縻以爵而已又安知無許
攸李祜之人耶如此非獨廣招懐之路亦收其功用之
實矣何謂務寛貸陛下每有詔令必念江北赤子䧟于
偽齊不能自㧞哀矜惻怛若疾之在己此帝王之盛徳
也然臣下未必能廣陛下徳意而宣布之疆塲之間不
[174-7a]
務招徠專務殺戮是陛下憂勤于上而德意未昭于下
也昔晉羊祜與吳對壘降者不絶乃増修徳信以懐初
附慨然有吞吳之心有畧吳二兒為俘者還送其家後
二兒父率屬來降吳人皆稱為羊公而不名也後卒以
滅吳然則欲攻人之國者必先有以得其民之心豈專
事殺戮哉敵國且如此况吾人乎臣願勅沿淮守臣令
且如此應諸將行師之境敢抗拒者固在𠞰戮其有良
善老弱之人一皆寛貸俾洗然有更生之望則來歸者
[174-7b]
衆矣臣既為陛下條畫戰陳之利守備之宜措畫之方
綏懐之畧矣然臣區區自獻曰増修德政而已孰為徳
政曰事天感民任臣擇才者是也蓋徳政修則前此之
所陳皆可以力致德政不修雖有戰陳之利守備之宜
措畫之方綏懐之畧猶未能有濟也臣聞上天之於人
君猶慈父之於愛子子職修則慈父之心喜君道得則
上天之應順閨門整肅上下雍睦而家道興焉父子之
情得也兵革衰息内外樂康而國祚興焉天人之氣應
[174-8a]
也子職未盡必嚴顔以勵之諄誨以諭之非他也親愛
之而已君道未盡必埀象以示之灾祥以警之非他也
亦親愛之而已教之不聴不能無放黜之子警之不悟
不能無危殆之君天人之際甚可畏也人君茍能修胷
中之誠以事天其應如響古之所謂反風起禾熒星退
舍者豈空言以誑世哉頃年日中有黒氣又白氣貫日
不旋踵而有肘腋竊𤼵之事其後滕康上疏時無人為
陛下道此者大合聖意謂有諌臣之風亟擢康為執政
[174-8b]
臣於時政記中具書其事此非陛下至誠畏天樂聞盡
言以裨己闕而能之乎臣伏見今年正月朔日有食之
雖非正陽之月然既月餘為變亦大正月朔古謂三朝
謂歳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也西漢嘗有此小民正月朔
尚懼毁器物何况于日虧乎其後漢以衰亂此豈可不
大畏乎術家謂日食各分野五行志雖有此説然孔子
書春秋日食三十六其應多在人君劉向講論之矣大
抵日為衆陽之宗人君之象天意專以戒人君今僭竊
[174-9a]
名位與夫殊方異域之君亦足以應天變天意决以警
陛下臣願陛下修胷中之誠以應天兢兢焉勉勉焉𤼵
一言施一事凛然若上天之照燭其上也至于避正殿
舉直言求過失皆前世已行之事固不可廢茍無誠意
以將之亦虚文耳傳曰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而况於動
天乎人子能改過慈父必喜人君能修德天意必順此
不易之理必至之符也陛下徳與天合則灾變息福祥
臻年榖豐登氛祲消滅何敵國之不可攘中興之不可
[174-9b]
冀乎臣伏讀親征詔曰不敢復蹈前轍以貽江浙赤子
屠戮之禍臣惻然歎曰此陛下之誠心也前日避敵誠
不能已然吳越之民受禍極矣今陛下神武赫怒親臨
江徼號令諸將以却外侮非獨吳越之民得保室家安
其生聚雖遐荒僻陋之地莫不帖然安堵若無事時感
民之大孰過於此願陛下推廣此意因䇿勲之際引前
日之咎告謝天地宗廟且諭之於民曰使吾赤子室廬
焚蕩老弱殱夷皆朕之過也他日敵師至誓當躬率諸
[174-10a]
將併力捍禦期于保固固知陛下誠意如此庶忘前日屠
戮之禍而有更生之望矣臣又聞人君之待遇臣下固
自有道非獨用慶賞刑威而已或者乃以爵禄賞罰為
人主之大柄臣竊陋之夫賞罰所以待中才之人非所
以待豪傑之士與有道之君子也葢希賞而赴功與畏
罪而不為非者中才之人耳若夫豪傑之士與有道之
君子合於義則進不合於義則退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爵禄不可得而榮也刑罰不可得而威也人君欲大有
[174-10b]
為於世而不得豪傑之士與有道之君子亦不能大有
功於世也自古興王之世必有佐命之臣心徳同而無
間精神㑹而不疑若子房之於高祖鄧禹之於光武孔
明之於先主房喬之於太宗豈待爵禄誘其前刑罰驅
其後然後為之畢力哉亦誠意相與而已故可與之死
可與之生可與之存可與之亡生為宗臣没為配廟茍
無誠意以相與而徒用區區爵禄刑罰以為重輕則子
房孔明之徒尚安得而用之故臣願陛下待遇大臣先
[174-11a]
誠意而後名分先道徳而後爵禄君臣相與歡然都俞
吁咈相得于言意之表功何大而不成事何難而不濟
危疑何自來䜛慝何由作君臣俱享安榮則功烈高乎
當年聲名流于無窮矣臣又聞人才不同所用亦異世
平則用法理之士時難則用超卓之才伏見比年用人
求之欠精責之大備纎痕微累必遭指摘曩愆宿負不
見洗滌至有因用而反見斥被召而不願行者此何理
也古者斬裾射鉤之人猶且不廢况其為士者哉漢武帝
[174-11b]
英雄之主也詔曰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
累而立功名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魏武
帝明見之君也令曰有行之士未必有能進取之士未
必有行也陳平豈篤信蘇秦豈守信者耶而陳平定
漢業蘓秦相齊燕士有偏短庸可廢乎由漢魏二主觀
之則人君欲超卓之才以濟大功非闊畧細謹不可也
曩在仁祖時元昊背叛西鄙用兵范仲淹在政府收天
下之士不拘其素茍可用者莫不咸任雖狂獧無行之
[174-12a]
徒亦自效于下風而仲淹亦躬為詭特之操以振起之
今視仁宗時為何如而必欲求纎㣲于人也傳曰畏首
畏尾身其餘㡬士顧其身之不能䘏何暇語功名之㑹
哉臣曩侍帷幄屢聞聖訓叮嚀及此嘗仰聖度寛容仁偉
之主也而臣下不能將明聖意迄今猶然臣願如漢魏
下詔於羣臣使羣臣曉然知聖主所以用人之意不在
于求全而在于赴功也安知不有竒謀異能之士自㧞
于流俗而出為世用者哉天意順于上民心悦于下有
[174-12b]
有道之君子以謀國體有超卓之竒才以赴事功則人
君端拱無為天下治矣臣前所謂徳政修則所欲無不
得徳政不修雖有致治之術猶未有能濟者葢謂此也
臣智識䝉陋才力綿薄頃䝉異知擢在政府勲績不效
退領祠官方陛下焦勞暴露前臨大敵而臣安處家庭
坐靡廩稍不能先士卒冐矢石效一旦之命臣獨何心
每竊愧歎今承明詔下逮敢不竭盡惓惓之忠惟陛下
矜其愚而擇其當焉臣不勝幸甚干冐旒扆無任皇懼
[174-13a]
隕越之至謹具録奏聞謹奏 張參政守對伏奉詔書
以却敵之功圖善後之計凡今攻戰之利守備之宜措
置之方綏懐之略可悉條具來上者仰惟陛下體虞舜
之逹聰成湯之好問不間遐邇務聞至言窺之徳意所
存則中興之功指日可俟臣雖固陋不肖病廢乆衰受
恩至深論報無所敢不極所聞以對然言方盈庭不敢
枝辭蔓説廣援古今以煩乙夜之覧姑為論利害之實
願留神裁擇議者謂金人既遁當追奔逐北恢復中原
[174-13b]
固可垂手而取也倘一戰收復而能保固其土地阜安
其民人則善矣得土地而未能保固得人民而未能阜
安是自困之道也明詔四事臣以為莫急於措置措置
茍當則餘不足為陛下道矣措置失宜則不能守備守
備不固則不能攻戰攻戰不利則不能綏懐去冬金人長
驅以抵淮甸葢以措置未能無失故也夫防江不若防
淮防淮可以駐蹕建康駐蹕建康然後可以經營中原
之序也臣請言措置之大畧其一措置軍旅其二措置
[174-14a]
軍食何謂措置軍旅神武中軍當専衛行在而以餘軍
分戍三路一軍駐于淮東一軍駐于淮西一軍駐鄂岳
荆南要害以處之使北至闗輔西抵川陕血脈之相通
號令相聞有唇齒輔車之勢則自江而南可以奠枕而
卧也然今之大將皆握重兵貴極富溢前無禄利之望
退無誅罰之憂故朝廷之勢日削兵將之權日重而又
為大將者萬一有稱病而賜罷或卒然不諱則所統之
衆將安屬耶臣謂宜㧞擢麾下之將使為統制每將不
[174-14b]
過五千人棊布三路朝廷號令徑達其軍分合使令悉
由於朝廷之權用以之然後可以有為也何謂措置軍
食諸軍既已分屯諸路則所患者財榖也然所費多寡
在彼猶在此爾則所患者轉輸也祖宗以來毎嵗正供
六百餘萬悉出于東南轉輸未嘗以為病也今宜以兩
浙之粟以餉淮東江西之粟以餉淮西荆湖之粟以餉
鄂岳荆南量所用之數責漕臣輸將而歸其餘于行在
錢帛亦然恐未至于不足也然自艱難以來漕運之船
[174-15a]
諸官司私自占留私自賣販州縣掣造尋又奪之故毎
以乏船為患而漕運不能辦也宜下諸軍根刷見在之
船悉歸漕司仍諸路各造一二百舟各專充轉餉如有
官司或諸軍拘留則漕司諸州縣聞諸廟廷而痛懲之
諸錢粮既無乏絶之患然後特降詔書戒飭各將申嚴
紀律不得秋毫侵擾于州縣以復業之民户口多寡為
諸將殿最嵗遣覈實而升黜之則民得以還其鄉里而
田野自闢生齒自滋江北州縣有興復之漸矣如是措
[174-15b]
置更定候正防秋復遣大臣為之都督使諸路之兵進
相援退相保如常山蛇首尾相應居則可以守備進則
可以攻戰可以傳檄而定偽齊可以示威而綏邉陲可
以保其土地而阜安其民人綏懐之略亦在是矣然臣
復有區區之愚誠敢因清問之及而冐貢一二敵人之
輕中國尚矣去秋之來妄意車駕逺避則大擾江浙如
曩嵗之意也今既挫辱悵然而歸後必不敢輕入使其
復來計須悉兵舉國以取必勝是宜陛下留神于攻戰
[174-16a]
之策也如前所陳措置大畧臣熟計之猶為未也究其
本原則在陛下内修徳而外修政昔召公之告武王曰
明王慎徳四方咸賓惟徳修可以服逺人也周詩之美宣
王曰内修政事外柔逺人此皆書生常談初無驚人可
喜之論然簡約易行悠久見效則未有二端之為要也
葢所謂徳改過正心誠意畏天愛民儉于家勤于邦逺
聲色屏貨利兢兢業業凡可以累徳者無不戒也持久
不倦盛徳日新四海愛戴而不忍去何患逺人之不服
[174-16b]
乎所謂修政不過任賢使能信賞必罰任賢者非止崇
以爵位茍知其賢則一切信任而不復致疑使能者不
必信任茍有一能則隨其才分而俾盡効其力信賞以
勸有功不以所喜而予之必罰以致有罪不以所惡而
奪之抑權倖裁冗濫謹法度興亷恥凡可以害治者無
不去也正朝廷以正四方何患中外之不治乎伏願陛
下果㫁而力行之臣言不足以稱塞明詔伏俯以俟誅
殛 顔黄門岐對臣岐二月二日巳時急逓到福清縣
[174-17a]
正月十五日賜勅一道臣謹拜跪而受臣仰荷聖徳不
忘下問臣不勝愧懼之至臣竊觀聖語有敵勢既屈又
為善後之計可謂委曲預備矣如攻戰之利守備之宜
措置之方綏懐之畧臣今竭愚條具在前件四事者臣
謹按攻戰之利在擇賢將守備之宜在明賞罰措置得
其方則在號令不妄動綏懐得其畧則在軍民各安業
也聖問曰攻戰之利臣謂在擇賢將者去年九月敵之
遽來未知其衆來者厚薄皇帝陛下親搃六師按甲江
[174-17b]
上可謂决于聖㫁矣或將或帥皆奉命徃前旋以㨗音
每日至而敵且遁去臣望陛下而今後益擇賢將使之
分兵而任專如此則盡善矣聖問曰守備之宜臣謂在
賞罰者沿邉臣僚見今盗賊既無疆界頗净我之戰士
有才有勇皆無所施雖遇遷轉而自無碍將帥臣亦安
閒自樂臣謂自今朝綱更宜賞罰激其衆心俾肯振職
則守備諸事皆不足慮也聖問曰措置之方臣謂在號
令不妄動者衆口之家或逺或近皆欲安逸若統其軍
[174-18a]
者措置不當則人皆怨咨嗟其不得所以故措置正頼
號令分明可賞可罰如小隊大旅昔日所被其祸甚多
臣更願陛下明降指揮自將帥而下至隊伍長皆得措
置之不妄興舉則軍衆之心皆忻快聖問曰綏懐之畧臣
謂在軍民各安業者軍伍之情一等則軍民皆欲安净
也其間不幸身屬敵中敵衆奔波則逐之不及既來歸
我朝則雖當臣僚議論不同臣願陛下將此曹一例收
之或亦如舊分于各寨使各安業如此則綏懐兩便也
[174-18b]
陛下自臨安親征至于平江又聞聖意欲至鎮江建康
百姓求安營生相隨不舍臣願戒約所在州縣而不擾
之使有生理此乃臣之所見也前件四事臣自謂可行
雖愚甚止如此臣冐聞聖覽有虚己擇善之語臣亦不
揆輒明奏無隠望陛下更矜念之臣在昔曽觀宋庠所
賛尊號録其言曰損之又損天下歸仁臣意欲今因事
為陛下暫改之曰忍之又忍天下歸仁臣望陛下不以
臣愚戅率爾之言以助聖徳萬分之一則實宗社無疆
[174-19a]
之慶也
 
 
 
 
 
 
 
[174-19b]
 
 
 
 
 
 
 
 三朝北盟會編巻一百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