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c0004 三朝北盟會編-宋-徐夢莘 (master)


[139-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朝北盟㑹編卷一百三十九
            宋 徐夢莘 撰
 炎興下帙
  起建炎四年五月十三日甲寅盡六月十一日辛
  巳
范宗尹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守參知
政事范宗尹辭免不允批答 朕履國家之否運思得
[139-1b]
天下之竒材以卿粤從布衣早有人望累擊權臣於方
用未嘗奸利以邀名毎陳治道之可行無不㑹心而切
理洎參賛於大政尤灼見於所存一意盡公羣論皆理
乃付巨川之濟用符岩石之瞻制詔一頒縉紳相慶佇
卿行志知國有人謂當承命以周旋猶復抗章而趨避
惟此舉而國無陋矣今何時而卿辭位乎勉究良圖毋
庸再請再辭免批答朕惟治亂兩途未有不由於用相
君臣一徳相逢鮮直於同時卿識邃而才全謀深而器
[139-2a]
逺學古人之至要言天下之大公簡於朕心非止今日
故擢司風憲升預政機将觀所長不次而用而卿性資
天至議論日新言其重厚則如倚太山而坐平原語其
疏通則若駕輕車而就熟路乃希大號任之不疑卿當
用羣策以兼収念寸隂之可惜立規模於素定應機㑹
於方來輔成再造之基同享無疆之福此葢盡卿致主
之術而成朕知人之明也亟上封章百辭奚益所宜不
允仍㫁來章 遺史曰范宗尹拜右僕射張守除參知
[139-2b]
政事宗尹具辭免賜詔不允仍㫁來章汪藻行詞曰言
其重厚則如倚泰山而坐平原語其疏通則若駕輕車
而就熟路乃希大號任之不疑宗尹讀之喜宗尹謂守
曰今日之勢正如人之疾病沈痼方篤稍施駃藥立有
顛仆之勢要使施設有序勿遲勿亟當相與戮力啟沃
上前廣開言路揀拔賢材除剔菑蠧節抑財用以至惜
名器損僥倖斥豪强左右彌縫庶乎其可也 張用冦淮
西 張用自京西往東京轉南京界自抑子蘄陽趨夀
[139-3a]
春至舒城縣遂屯中軍其餘諸軍皆分屯四布是時金
人方退建康渡江北和州以東金人往來野無所剠乃
採草木但葉青而嫩者以火煑之搦去青水不問有毒
無毒但能咀嚼者悉食之以至動活之物不論飛走與
蠕動得即啗之人皆困乏 改御前五軍為神武五軍
御營五軍為神武副五軍 崔増陷焦湖水寨 崔増
磁州人𨽻閆瑾軍為将守泗州浮橋瑾棄泗州諸軍潰
散増往夀春界中刼祝博士寨併其軍自濠州轉往巢
[139-3b]
縣攻焦湖水寨増得小舟數隻直擣其寨寨有舟四五
十皆淮西富商大賈及上户富民初未曽經兵火不能
迎拒盡為増所有擄掠金銀財物子女之餘選壮充軍
 孫興退濠州将校朱式率軍民請兵馬都監李价權
知軍州事 金人自建康渡江而北也夀春府軍周太
師招孫興等還夀春官吏居民皆送於西門之外勸酒
酌别興與滕郎中及所部兵盡行唯留偽通判陳浩然
在州興擕二妓毛馬女楊蘓而去以金價償身家自餘
[139-4a]
無毫髪之擾興在濠州凡半年及既去将校朱式率軍
民請軍馬都監李价權官軍州事价用司户參軍江洵
武謀囚投拜官張宗望及通判陳浩然於獄遂復用建
炎四年年號价以洵武權通判軍州事巡檢魏進權兵
馬都監
六月二日壬申劉光世來朝
七月丁丑劉位敗張文孝克滁州 劉位屯於横山張
文孝占滁州位以兵収復滁州丁丑至滁州文孝退走
[139-4b]
遂復滁州
八月戊寅劉位及張文孝戰於滁州被害 劉位既得
滁州即以其属李頡為司法參軍是夜與頡同宿於子
城中頡夢城中州屋舎盡倒既覺以為不祥拂旦文孝
以其衆至城下位所引兵迎戰位逢兵衆數百以為已
之兵也乃指麾殺賊而所逢者賊兵也位覺之欲急戰
為賊所殺權知州茍某權知青流縣梅俊迪縣丞張恪
非等州縣官皆散走朝廷聞之即其地立廟榜曰剛烈
[139-5a]
十一日辛巳趙立出兵攻達蘭於孫村浦達蘭以大
軍下寨於萬夀河去淮河孫村浦兩舎乃南北咽喉之
路又作寨於孫村浦以守之趙立起宿遷縣趙瓊水寨
民兵於城辛巳親率親隨百餘人取孫村浦寨遣統制
王彦忠以兵數百防夀河之救兵金人自夀河寨日遣
三二百騎往來於孫村浦往來出兵急遣鉄騎來救之
為彦忠所扼不得進立亦聞之又以鐵騎來故不克攻
而退彦忠亦歸 吕頥浩為建康府路大安撫使兼知
[139-5b]
池州朱勝非為江州路安撫大使兼知江州劉光世為
兩浙西路安撫大使兼知鎮江府 周望責招化軍節
度副使連州安置 周望以同知樞密為宣撫使棄其
軍而奔太湖也以宣撫使印棄太湖中金人已退募漁
人入水求得之以宣撫使職知湖州殿中侍御史沈與
求言其統重兵於吴門不能扞蔽脱身先遁以致連城
陷沒與諸郡以城降敵並緣為奸掠取民財等事乞正
典刑遂責授節度副使連州安置陳規為徳安府漢陽
[139-6a]
軍鎮撫使兼知徳安府 陳規字元則沂州人以明法
補官靖康初轉通直郎知徳安府之安陸縣金人陷都
城規率兵數百勤王未到兵潰而反㑹郡守及僚属棄
城出奔惟規獨留不去衆遂推規攝府規乃聚兵積粮
修城以守敵王在党忠相繼來攻皆敗而去遷朝奉大
夫直龍圖閣李彦義犯城規與戰頗克㑹忠孝為将張
在所殺降於喬仲福數月楊進來攻不能下而退范宗
尹為相分鎮以規為徳安府漢陽軍鎮撫使兼知徳安
[139-6b]
府趙延夀來冦規擊破其衆累加龍圖閣待制召赴行
在在州八年屢破敵衆中原郡縣皆失守惟徳安一城
獨存識者偉其能然嚴刑重斂頗失民心 規有朝野
僉言後序曰規守順昌日得靖康朝野僉言具載金人
攻城始末反覆熟讀痛心疾首不覺涕零嗟我國家不
幸有如此悲夫世之治亂國之强弱雖曰在天有數未
有不因人事得失之所致也楊雄所謂天非人不因人
非天不成靖康京城之難若非人事之失則天亦不得
[139-7a]
而為灾若非天欲降灾則人事亦無此失規不揆至愚
竊觀金人攻陷京城朝廷大臣守禦将帥施設應敵捍
禦攻城之失與夫管見禦敵之策論列而序言之朝廷
再援太原大臣以謂中國勢弱敵勢方强用兵無益宜
制三鎮以賂之殊不知勢之强弱在人為我之計勝彼
則强不勝彼則弱若用兵有術以壮中國之勢强者復
弱弱者復强强弱之勢自古無定惟在用兵之如何耳
河東安撫使統兵十七萬以援太原又招河東義勇禁
[139-7b]
兵五萬共兵二十二萬尋皆敗績致太原陷扵敵非兵
不多葢用兵之失也其所以失者兵二十二萬直前而
行先鋒遇敵者有幾一不勝而却自後者大兵皆却是
宜乎不能援也有識者觀之不待已敗而後知其不能
援也豈不知攻城者分攻城兵備戰士運糧兵扼援兵
若兵不多兵必不久而速退又不待其援也假使當時
往援者将良得計雖無兵二十萬只十萬亦可必援又
無十萬只五萬亦可必為之援也又不五萬至其下亦
[139-8a]
有可援之理且五萬兵為率若止分為五十将留十将
䕶衞大軍兼備策應内分三兩隊作諸路扼援兵前廣
張兵勢牽制扼援之兵以二十将分地深入敵境綿亘
可布三五十里不知敵兵多少便盡以二十将周圍行
偏僻小路尋鄉導多遣逺探向前設伏伺望敵人打粮
出兵多則退之少則擒之但絶其糧道必不深入直抵
城下其敵自退又且兵既分遣則人力並用假令數将
失利則大兵必不致於一齊敗衂潰散為盜京城之難其
[139-8b]
源在於援太原之失利也尼堪攻太原之夀陽夀陽城
小而百姓死守凡三攻殘敵之衆萬人而竟不援此必
城中有善為守禦之策者僉言以為城小而百姓死守
者非也攻城者有生有死而善守者有生有死夀陽之
人可謂善守而不得謂之死守又或云城小而堅者亦
非也若城小矢石交通善守者亦難以設險施策規以
為城愈大而守愈易分段數作限隔則易守若先策定
險設伏使敵欲登城縱令登城已登即死敵欲入城引
[139-9a]
之入城已入即死今夫百里之域内有數步之城敵人
登之守城之人便自甘心拜伏乞命於敵者非攻之善
乃守之不善也九月按砲於封邱門外大砲數百座皆
在門外敵至不収遂令金人所得咸為攻城之具規以
為城破亦不在此有善守者假使更資砲數百座亦必
無害在於禦砲之術善不善也統制官辛康宗以敵去
城逺至城不得放箭此言善也百姓鼔衆擊死已見其
因亂素治之術失也敵先採濕木編洞屋以新牛皮葢
[139-9b]
其上載之令人運土木填壕以進攻械守城人若得計
則城内先施砲碎之亦可用單梢砲放逺至二百七十
步下等二百五十步不知京城時倉卒之際用與不用
此砲若人不究心則下等二百二十步亦莫能及若能
究心則二百七十歩過之甚易又有小砲禦近衆其小
砲毎十人以上不過十五人施致一座亦可以到數十
步外不謂小砲不能害物人中四肢則四肢必傷中腰
以上則人必死中馬亦然又况大砲毎放一砲小砲可
[139-10a]
放數砲兼小砲不必用石以重三四斤泥丸為之泥丸
之利亦博不獨放時易得無窮放去人人必傷死若要
摧毁攻械則須用大砲及石金人攻守用大砲葢欲摧
毁城樓欲摧敵人攻械大砲與小砲逺砲齊用縱敵在
城外伐木為對樓雲梯火車等攻械可以砲盡金人廣
列礧石砲座尋碑石磨葢石羊虎為砲欲攻之所列砲
座百餘飛石如雨擊守城之卒死傷者日亦不下一二
十人此非攻城之能葢守禦官一時之失計耳茍守禦
[139-10b]
官得計止令卒近女墻頭坐城外砲來髙則於女頭墻
上過低則打中女墻頭擊砲在外無緣中人一卒不至
於死傷日不下一二十人者惟女墻頭稍加髙厚則全
女墻矣又須用造髙木排一丈長一丈濶一丈上下外
直裏斜外密裏稀洞子外密處以大麻繩横編如竹笆
相似以備砲石衆多攻壞女墻頭即於兩邉連進洞子
向前以代女墻頭若此則砲石縱大至多亦無能損壊
間有損者即逐旋抽換假令止如此捍禦則砲石亦何
[139-11a]
能害人已可必得無虞也敵以雲梯對樓攻東水門其
間捍禦有設車樓獲勝者固甚善也又恐人在車樓之
上愈招矢石矣又聞守禦官亦以禦對樓雲梯至毎以
木衝倒仆死者無數此亦竒策然持撞木人與對樓上
人相對不免互相殺亦非全勝金人填壕樓過壕攻城
下列砲二百餘所七稍砲可施五十斤石散星砲毎座
可施砲石數塊砲石並發又以强弩千餘助之城上矢
石如雨使守禦不能存立然後推對樓使登城毎對樓
[139-11b]
上載兵八十人一對樓得城則引衆兵上此金人攻城
之方也其大砲數多矢石齊發只前説女墻頭次備以
洞子皆可以隔盡對樓登城毎一對樓果能載兵八十
人樓上廣不過二丈立當得幾人與守城人接敵者不
過十四人而已假令八十人盡角力設施五對樓止四
百人此外必無使兵亦無竒兵樓髙須及五丈乗髙而
已其跡亦自危甚自履危地來與城上守城人接戰勝
負人可以自決若守城者如此法不勝則交戰於平野
[139-12a]
之地不知其敗若何况對樓於填壕上惟可以直退必
不能如城下横行假使有千對樓所占地步數亦不多
不獨接戰可以必勝縱兵上城獲全者術亦多矣不思
敵亦多矣敵用雲梯上要登毎座雲梯須十餘人可以
負荷到城禦之亦難向前來縱不禦之使敵倚城登梯
上至城頭少能不死者何以致之於死女墻頭裏雀臺
上靠墻頭排杈木毎空濶三四寸一根通度槍刀向上
髙出女頭城五六尺敵至女墻頭上必為排杈木隔至
[139-12b]
背後乗空守禦人於木空中施鎗刀擊刺無不下者下
而不死者鮮矣閏二月二十四日再推對樓五座盛矢
石來以竿沖倒三座城上卒争持草以焼之對樓木多
而草盛火熾南風遂引燒城上樓子三座對樓既倒在
城外必不能却囘亦不能再起自是堵住敵人攻械來
路可以置而不用燒者失也縱不引燒城樓上燒了敵
樓子亦是城上人自持草火與敵燒開再進攻械來路
雖然此事已失若守禦官别有守捍之具造城樓骨格
[139-13a]
欲於舊處安置者以理度之自是敵心不容矢石必倍
守禦官若能令人依前説造洞子於闕樓子處兩頭連
珠並進不終日決可蔽合代摧女墻頭以隔女墻頭矢
石雖愈倍於前亦必無害次於燒了城樓子兩頭措置
深埋排杈木以防敵急登城上分兵兩向次打城裏從
下斜築向上至城面外垠向下陡峻次於城裏脚下取
土為深濠三五丈築月城圍之使敵乗對樓到城如不
於對樓上城却囘則已若上城必自立不得到内濠内
[139-13b]
無不死者如此一剉敵必罷攻退兵不期守禦之於此
一失以致城陷重念國家之難豈不痛哉攻守之械害
物最重其勢可畏者莫甚於砲然而亦全在人用若攻
城人能用而守城人不能用之則攻城人可以施其能
若守城人能用則攻城人能者亦難施設竊聞金人用
砲攻城京城守禦人亦嘗用砲城面不濶必然難安大
砲亦難容數多雖有砲臺而地步不甚廣又砲才欲施
放敵人在外先見必須以衆砲來擊又城上砲亦在髙
[139-14a]
處自然招城外敵人用砲可以直指而擊之以此觀之
守禦之人可謂不能用砲也眀矣假令當時於城裏脚
下立砲仍毎座砲前埋立木為衣敵人在外不見立砲
所在雖能有用砲者何能施設或人以謂砲在城裏砲
手不能見得城外事無由取的毎座砲則用一人於城
上專管裏砲稍與外物相對即令施設少偏却令砲手
少那却上大偏則就令拽砲人擡轉砲坐放過則令減
人或用砲稍大者不及則令添人或令砲稍小者照料
[139-14b]
得一砲打中餘砲少有不中又城裏立砲可置數多守
禦人用砲若能如此雖敵人用砲何能為也築城之計
城面上必作女墻頭中間立狗脚木一條毎女墻頭中
掛答篾籬惟可以隔遮弓箭弩弓砲石則難以遮隔若
改作平頭墻不用篾籬只於近下留品字方空眼與女
頭相似亦甚濟用或問何以備禦城外脚下自有馬面
墻兩邉皆見城外脚下於墻上墜下害敵之物敵人初
到城下觀其攻械勢恐難遏宜便於城裏脚下取土為
[139-15a]
深濶裏壕壕外去壕數丈再築裏城一重對舊城門更
不作門却於新築下城緣裏壕入二三里地新城上開
門使人入大城直行不得須扵裏壕垠上新城脚下繚
繞三二里地方始入門若此則假使敵善填壕止不過
填外壕必不能填得裏壕敵若由門入城須行新城脚
下裏壕垠上新城上人入直下臨敵何物不可施用正
是敵死地必不敢入既由正門入城尚不敢豈肯用命
打城只如此為備敵兵至多攻城百種誠可談笑以待
[139-15b]
之又况京都舊城亦自可守若遂措置便可使勢如金
湯有不可犯之理兼京城之内軍兵百姓金銀粟帛計
以億兆之數亦莫能盡若能竭力修作不獨添此一城
一壕可不日而成假使添築壕數重人亦不勞而辦重
城既備然後招敵使入城議事彼若見之必不攻而自
退俗諺云求人不如求已古人云上策莫如自治又事
貴制人不貴制於人皆此之謂也京城周圍地約一百
二十里聞當時敵在城外諸門多閉有以土塞者止開
[139-16a]
三兩門通人出入如此乃是自塞生路而為敵生路也
其為守之計不獨大啟諸門仍於兩門之間更開三兩
門使周圍有門數十座齊開於城内運土木出外填壕
作路使戰出入無至自礙城上覘望敵人空隙稍有便
處即遣兵擊殺或夜出兵使敵在外所備處多晝夜備
戰無有休息彼自不能久攻兼既城内剏開城門自運
土填壕欲為出兵計敵在外填壕欲為入計不攻自破
所以敢自剏開城門出填壕者非謂其敵兵可欺葢恃
[139-16b]
其自於城内設險已備引敵入城而死耳晉王浚遣都
䕶王昌及鮮卑叚就六眷末柸等部五萬之衆以討石
勒諸将皆勸勒固守以疲冦獨張賔孫萇以謂可速鑿
北壘為突門二十餘道勒即以萇為攻戰都督造&KR0691
於北城鮮卑入城北壘勒俟其陳未定躬率将士鼓噪
於城上㑹孫萇突諸門伏兵俱出擊之生擒末柸等衆
皆奔散萇乗勝追擊横尸三十餘里獲鎧甲五千疋此
乃守中有攻可謂善守城者也後之守城者何憚而不
[139-17a]
法歟州郡城池之制人皆以為盡善城有敵樓而金人
用火砲摧擊城外有壕而金人用洞子填壘城髙數丈
而金人用天橋鵝車對樓慢道雲梯等攻具登城據其
城池之制可以自謂堅固前後所未有奈何金人攻械
雄傑亦前古所未有故事貴乎仍舊而人憚於改作皆
不可必者古人所謂利不百者不變法功不十者不易
器以今城池之制觀之雖然利不至於百而功不至於
十其間有須更改者不可不更改也自古聖人之法未
[139-17b]
嘗有一定之制可則因否則革為今之計如敵樓者不
可仍舊制也宜於馬面上築髙厚墻下留品字方及經
尺空眼以備覘望及施設鎗路墻裏近下以細木葢一
兩架瓦棚可令守禦避寒暑風雨屋墻裏墻皆低下則
砲雖在外數多施設千萬悉莫能及又壕上作橋橋中
作弔橋時暫隔敵則可若出兵則不能無礙宜為弔
橋兵出入俱利城門宜迂囘曲折移向裏百餘步置不
獨敵矢石不及其舊門作樓處行入一步向裏便是入
[139-18a]
陷穽何謂陷穽葢百步内兩壁城上下臨敵人應殺敵
之具皆可設施舊門前横築䕶門墻髙丈餘兩頭遮過
門三二丈城門啟閉人馬出入壕外人皆不見孰敢窺
伺城外脚下去城二丈臨壕垠上宜築髙厚羊馬墻髙
及一丈厚及六尺墻脚下亦築雀頭髙二三丈濶四尺
雀臺上於羊馬墻上亦留品字空眼以備覘望望及通
槍路一如大墻上女墻頭墻裏雀臺上栽埋排杈木以
備敵填平壕塹及破羊馬墻至城脚下則敵與羊馬墻
[139-18b]
内兩邉受敵頭上大城向下所施矢石即是敵當一面
而守城人三面禦之羊馬墻内兵賴羊馬墻遮隔壕外
矢石是羊馬墻與大城係是兩城相承齊用使敵人雖
破羊馬墻無敢入者故羊馬墻比大城雖甚低薄其捍
禦堅守之效不在大城之下又羊馬墻内所置之兵正
是披城下寨以留伏兵不知敵人以何術可解若此既
有羊馬墻其鹿角可以不用仍於大城上多設暗門以
備遣兵於羊馬墻内出入又羊馬墻去大城脚止二丈
[139-19a]
不令太逺者慮大城上抛擲磚石難過墻内反害墻内
人又不令太近者慮其太窄難以囘轉長槍又於大城
裏城脚下作深濶裏壕壕上向裏度地五七丈可作來
往路外築裏城排杈木但多備下敵衝城應敵處用以
此設備雖使金人善攻不足畏也墨子宋大夫善守禦
公輸般為雲梯之械将攻宋墨子見之乃解帶為城以
械為牒九設攻城之機墨子九拒之公輸般攻械盡墨
子守有餘公輸屈曰吾知所以拒我者以見此攻城者
[139-19b]
宜乎古人以為策之下也夫守城者毎見敵人設為一
攻械而無策以應之者未有思也規嘗謂孫子曰兵者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以為兵
者詭也用無中形詭詐為道故能而示之不能攻其不
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是以善守者藏
於九地之下使敵不知其所攻今夫備禦之策宜乎藏
之於身待敵而用不可以先傳之然而有傳之於近而
達之於逺有利而無害有得而無失不可不先傳也嗟
[139-20a]
乎靖康丙午金人以兒戯之具攻打京城守禦者一時
失計遂致城拔迄今一紀有餘而金人不思當時幸勝
尚以驕氣相矜在規於未知金人攻京城械器施設之
前則毎日又云金人攻城大砲對樓勢不可當貴顯言
之則快然而不敢辨衆人言之則亦不敢痛折今即知
其詳則其可不盡剖其所見而言之况規忝冒職當次
對濫膺守臣茍有所見庶㡬乎破彼奸謀使攻城掠地
之心潜消於㝠㝠之中而致我宋之境無有逺邇若州
[139-20b]
若縣若守若令之人强者愈自奮懦者知其勉孰畏乎
金人之來攻城之械而城城皆可以自保若成我宋山
河之壮者不可不論也規竊嘗聞國之利器不可以示
人又機事不密則害成而用兵之道以正合以竒勝善
出竒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千變萬化孰能窮之
今止據金人拔京城當時攻械施設略舉其捍禦之策
大概言之至於盡精微致敵之方雖不憚其文繁而有
所得真不可示人者况雖欲傳之有不可得而傳之者
[139-21a]
矣惟在乎守城之人於敵未至則精加思索應變之術
預為之備耳區區管見不能自揆輙序於僉言之後
 
 
 
 
 
 
[139-21b]
 
 
 
 
 
 
 
 三朝北盟㑹編卷一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