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16b]
雜阿含經卷第二松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
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
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
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爲是常爲無
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无
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
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
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
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
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
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
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
實觀察如實觀察巳於諸世間都无
所取無所取故无所著無所著故自
覺涅槃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已
[18-0716c]
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巳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
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餘五比
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
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
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
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
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爲是
常爲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
丘若无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
世尊比丘若无常苦是變易法多聞
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
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
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
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无所
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
涅槃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作
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巳餘五比
雜阿含經苐二卷苐二張松
[18-0717a]
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巳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舎
爾時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謂尊者
阿㝹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爲教誡
比丘此心此意此識當思惟此莫思
惟此斷此欲斷此色身作證具足住
比丘寜有色若常不變易正住不比
丘白佛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
哉色是無常變易正住不比丘白佛
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
無常變易之法猒離欲滅寂沒如是
色従本以來一切无常苦變易法如
是知巳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
皆悉斷滅斷滅巳無所著无所著巳
安樂住安樂住巳得般涅槃受想行
識亦復如是佛說此經時三正士不
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巳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偸羅國跋提
河側傘蓋菴羅樹園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三張松
[18-0717b]
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比丘當正
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
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四
何故何繫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
惱苦而生巳生憂悲惱苦生長増廣諸
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爲
說諸比丘聞巳當如說奉行佛告比
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
生巳生而復増長廣大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比丘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
住耶答言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
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
是無常巳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従本
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巳若
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巳無所
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巳名
爲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此
經時十六比丘不生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
竹園毗舎離清淨正觀察无常苦非我
五三與十六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四張松
[18-0717c]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衹樹給
孤獨園尒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
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
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
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爲世間智者言
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
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
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
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
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恒不
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
無是名世間智者言无我亦言無比
丘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爲
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无目者不
知不見非我咎也諸比丘云何爲世
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
分别顯示盲無日者不知不見是比
丘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
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
間法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
自覺爲人分别演說顯示盲无目者
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五張松
[18-0718a]
者其如之何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人爲
卑下業種種求財活命而得巨富世
人皆知如世人之所知我亦如是說
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世人諸比丘
譬如一噐有一處人名爲揵茨有名
鉢有名匕匕羅有名遮留有名毗悉
多有名婆闍那有名薩牢如彼所知
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
世人故如是比丘有世間法我自知
自覺爲人分別演說顯示知見而說
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世間盲無
目者不知不見我其如之何比丘云
何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乃至不
知不見色無常苦變易法是爲世間世
間法受想行識无常苦變易法是世
間世間法比丘是名世間世間法我
自知自見乃至盲無目者不知不見
其如之何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六張松
[18-0718b]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
種子何等爲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
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
斷不壞不腐不中
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増廣若
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
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増
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
腐不中風有也氺界彼種子生長増
廣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
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
攀緣識住何等爲四於色中識住攀
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増廣於受想行
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
増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
沒若生長増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
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
言數問巳不知増益生癡以非境界
故色界離貪離貪巳於色封滯意生
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巳攀緣斷
攀緣斷巳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増廣
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巳於行封滯意
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巳攀緣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七張松
[18-0718c]
斷攀緣斷巳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
増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巳住
住巳知足知足巳解脫解脫巳於諸
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无所取無所
著巳自覺涅槃我生巳盡梵行巳立
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
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
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眞
實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弧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封滯者
不解脫不封滯則解脫云何封滯不
解脫比丘攀
四色封滯識住受想行封滯識住乃
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滯故不解脫云
何不封滯則解脫於色界離貪受想
行識離貪乃至清淨眞實是則不封
滯則解脫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八張松
[18-0719a]
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
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
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
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
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
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
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
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
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
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
是色離如實知云何受如實知有六
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
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
何受味如實知緣六受生喜樂是名
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
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
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
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
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云何想如實
知謂六想身云何爲六謂眼觸生想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九張松
[18-0719b]
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
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謂觸集
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味
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
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謂
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
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
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
如是想離如實知云何行如實知謂
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
思是名爲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
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
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
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
何行患如實知若行无常苦變易法
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
離如實知若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
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云
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
舌身意識身是名爲識身如是識身
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
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
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張松
[18-0719c]
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
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
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謂於
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
離如是識離如實知比丘若沙門婆
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
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
說彼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
婆羅門於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
猒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若心得
解脫者則爲純一純
梵行立者離他自在是名苦邊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此經巳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
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无
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
具足住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
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
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
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
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一張松
[18-0720a]
離如實知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
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爲色如
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
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
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
滅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
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
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
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
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
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无
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
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
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
色離如實知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
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
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
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何
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
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
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
如
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二張松
[18-0720b]
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无
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
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
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
受離如實知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
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
爲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
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
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
滅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
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
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味
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
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
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
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
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
如是想離如實知云何行如實知謂
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
思是名爲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
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
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
如是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三張松
[18-0720c]
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
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云
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
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
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
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
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
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云何識如
實知謂六識身眼
身是名爲識如是識如實知云何識
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
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
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道
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
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云
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
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
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
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
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
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云何三
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
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
丘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四張
松
[18-0721a]
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
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
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
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作自知不受
後有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
著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爲汝說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佛告比丘云何
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
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
巳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
巳亦生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
則生恐怖障㝵心乱以取著故愚癡
無間凡夫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
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巳彼識若
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
著攝受心住住巳則
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云何名不取
不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
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不見
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變若異心不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五張松
[18-0721b]
隨轉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
住不攝受住故則不生恐怖障㝵心
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
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彼識若
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取
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
怖障㝵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
著是名取著不取著佛說此經巳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生則
繫著不生則不繫著諦聽善思當爲
汝說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无聞凡
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
實知故於色愛喜讃歎取著於色是
我我所而取取巳彼色若變若異心隨
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
心住故則生恐怖障㝵顧念以生繫
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繫
著云何不生不繫著多聞聖弟子色
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
知故不愛喜讃歎取著不繫我我所
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變若異心不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六張松
[18-0721c]
隨變異心不隨變異故心不繫著攝
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
㝵顧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是名不生不繫著佛說此經
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云何爲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
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門婆羅門見
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
想行識是我識異我我在識識在我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
我相在言我眞實不捨以不捨故諸
根増長諸根長巳増諸觸六觸入處
所觸故愚癡无聞凡夫起苦樂覺従
觸入處起何等爲六謂眼觸入處耳
鼻舌身意觸入處如是比丘有意界
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无明觸
故起有覺無覺有无覺我勝覺我等
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
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
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七張松
[18-0722a]
有覺無覺有无覺勝覺等覺卑覺我
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巳先所起
无明觸滅後明觸覺起佛說此經巳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六何爲五色受想行識受陰若沙
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
巳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巳識
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
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若可閡可
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
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
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
色受陰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
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
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諸想
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
都无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
陰復以此想受陰是无常苦變易法
爲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爲作於色爲
作於受想行識爲作是故爲作相是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八張松
[18-0722b]
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
易法别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
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
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諸比丘
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
學我今爲現在色所食過去世巳曾
爲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
今爲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
色者當復爲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
是知巳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
於現在色生猒離欲滅患向滅多聞
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學我今
現在爲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巳曾
爲識所食如今現在我今巳爲現在
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爲
彼識所食如今現在如是知巳不顧
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猒
離欲滅患向滅滅而不増退而不進滅
而不起捨而不取於何滅而不増色
滅而不増受想行識滅而不増於何
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
而不進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
受想行識滅而不起於何捨而不取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十九張松
[18-0722c]
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滅
而
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
生繫著不繫著巳自覺涅槃我生巳
盡梵行巳立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
有佛說此經時衆多比丘不起諸漏
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我卑下種子封滯五轉七二繫著及覺
三世陰世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是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
男子應作是念我應隨順法我當於
色多修猒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猒
離住信心善男子卽於色多修猒離
住於受想行識多修猒離住故於色
得猒於受想行識得猒猒巳離欲解
脫解脫知見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
作巳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巳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
男子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應隨順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張松
[18-0723a]
法於色當多修猒住於受想行識多
修猒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
於色多修猒住於受想行識多修猒
住巳於色得離於受想行識得離我
說是等悉離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
苦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
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
法知其生
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
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
識是生滅法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
是問者我當如是答佛告阿難善哉
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
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
法者名爲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
法者名爲知識佛說此經巳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弧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
有諸外道出家來問汝言阿難世尊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一張松
[18-0723b]
何故教人修諸梵行如是問者云何
答乎阿難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來
問我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
行者我當答言爲於色修猒離欲滅
盡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
爲於受想行識修猒離欲滅盡解脫
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世尊若有外
道出家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
者何我實爲於色修猒離欲滅盡解
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於受想行
識修猒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
修諸梵行佛說此經巳尊者阿難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弧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爲
汝說壞不壞法諦聽善思當爲汝說
諸比丘色是壞法彼色滅涅槃是不
壞法受想行識是壞法彼識滅涅槃
是不壞法佛說此經巳諸
所說歡喜奉行
鬱低迦修多羅如増一阿含經四法中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門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二張松
[18-0723c]
遊行於薩羅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爾時聚落主大姓婆羅門聞沙門釋
種子於釋迦大姓剃除鬚髪著袈裟
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成无上等正
覺於此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婆羅
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門瞿
曇如是色貌名稱眞實功德天人讃
歎聞于八方爲如來應等正覺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
人師佛世尊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
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巳
盡梵行巳立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
有爲世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
一滿淨梵行清白演說妙法善哉應
見善哉應徃善應敬事作是念已卽
便嚴駕多將翼従執持金甁杖枝傘
蓋徃詣佛所恭敬奉事到於林口
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安不却坐
一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又白佛言
云何論因云何說因佛告婆羅門有
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
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婆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三張松
[18-0724a]
羅門白佛言世尊云何爲有因有緣
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佛告婆羅
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
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
於色讃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
樂故取取緣
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
間有因有緣世間集婆羅門白佛言
云何爲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
世間滅佛告婆羅門多聞聖弟子於
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
實知巳於彼色不愛樂不讃歎不染
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
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
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
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婆
羅門是名論因是名說因婆羅門白
佛言瞿曇如是論因如是說因世間
多事今請辭還佛告婆羅門冝知是
時佛說此經巳諸婆羅門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礼足而去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四張松
[18-0724b]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
住處鹿野苑中彼時毗迦多魯迦聚
落有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却
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有年少弟子
知天六族姓爲諸大衆占相吉凶言
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
壞瞿曇於意云何佛告婆羅門且置
汝年少弟子知天六族姓我今問汝
隨汝意答婆羅門於意云何色本無
種耶答曰如是世尊受想行識本无
種耶答曰如是世尊佛告婆羅門汝
言我年少弟子知天六族姓爲諸大
衆作如是說言有必有言無必无知
見非不實耶婆羅門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
百歲耶爲異生異滅耶受想行識常
住百歲耶異生異滅耶答曰如是世
尊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年少弟
子知天文族姓爲大衆說成者不壞
知見非不異耶答曰如是世尊佛告
婆羅門於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說彼
說何者爲勝婆羅門白佛言世尊此
如法說如佛所說顯現開發譬如有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五張松
[18-0724c]
人溺水能救獲彼能救迷方示路闇
慧明燈世尊今曰善說勝法亦復如
是顯現開發佛說此經巳毗迦多魯
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卽従
坐起礼足而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㮈國仙人
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爲陰若所
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内
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彼一切捻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
識亦復如是彼一切捻說受想行識
陰是名爲陰云何爲受陰若色是有
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
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佛說
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
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若色有漏是
取彼色能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有
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是名有漏法云
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
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六張松
[18-0725a]
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
來現在不生貪恚是名無漏法佛說
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信二阿難壞法鬱低迦婆羅及世間
除漏無漏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舎衞
城乞食還持衣鉢不語衆不告侍者
獨一無二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時
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遥見世尊不語
衆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見巳進詣尊
者阿難所白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
不語衆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
行爾時阿難語彼比丘若使世尊不
語衆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
不應隨従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
寂滅滅少事故爾時世尊遊行北至
半闇國波陀聚落於人所守護林中
住一跋陀薩羅樹下時有衆多比丘
詣阿難所語阿難言今聞世尊住在
何所阿難答曰我聞世尊北至半闍
園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跋陀薩
羅樹下時諸比丘語阿難曰尊者知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七張松
[18-0725b]
我等不見世尊巳久若不憚勞者可
共徃詣世尊哀愍故阿難知時默然
而許爾時尊者阿難與衆多比丘夜
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舎衞城乞食乞
食巳還精舎舉臥具持衣鉢出至西
方人間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
人守護林中時尊者阿難與衆多比
丘置衣鉢洗足巳詣世
足於一面坐爾時世尊爲衆多比丘
說法示教利喜爾時座中有一比丘
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爾
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
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
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巳說法言
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分我巳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
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
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増進得盡諸
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
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
諸漏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
見我者是名爲行彼行何因何集何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八張松
[18-0725c]
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
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
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
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觸何因
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
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彼六入處无
常有爲心緣起法彼觸受行受亦無
常有爲心緣起法如是觀者而見色是
我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
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
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而見受是
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
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
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而見想是
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
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
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
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
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
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而見識是
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
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
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二十九張松
[18-0726a]
壞有見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
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卽
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如前
所說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見者
疾得漏盡佛說經巳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東園鹿
母講堂爾時世尊於晡時従禪覺於
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有五
受陰云何爲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
受陰時有一比丘従坐起整衣服偏
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
此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耶佛
告比丘還坐而問當爲汝說時彼比
丘爲佛作礼還復本坐白佛言世尊
此五受陰以何爲根以何集以何生
以何觸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爲根
欲集欲生欲觸時彼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爲說五陰
卽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卽
受爲五陰異受耶佛告比丘非五陰
卽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
者是五受陰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歡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三十張松
[18-0726b]
喜隨喜今復更問世尊有二陰相関
耶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猶若有一人如
是思惟我於
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是名比丘陰
陰相関也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
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名陰佛告
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
遠若近彼一切捻說陰是名爲陰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爲
陰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
有所問世尊何因何緣名爲色陰何
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佛告比丘四
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
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
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
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
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
爲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
名色緣故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
隨喜更有所問云何色味云何色患
云何色離云何受想行識味云何識
患云何識離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三十一張松
[18-0726c]
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
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
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
是名識味受想行識无常苦變易法
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
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比丘白佛善
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云
何生我慢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
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
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比丘白佛
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
云何得無我慢佛告比丘多聞聖弟
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
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比丘白佛善哉
所說更有所問何所知何所見盡得
漏盡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
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
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爾時會中
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㲉起
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无我
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爾時世尊知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三十二張松
[18-0727a]
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衆
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
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
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
比丘色爲常耶爲非常耶答言无常
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
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
於中寜見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
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
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若内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
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
是爲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
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猒猒巳離欲
離欲巳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巳盡梵
行巳立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有佛
說此經時衆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
解脫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
陰根陰卽受二陰共相関名字因二味
我慢疾漏盡
雜阿含經卷第二
甲辰歲高麗圈大藏都監奉
勅㓮造
雜阿含經第二卷第三十三張松
[18-0727b]
雜阿含經卷第三松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云何爲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所謂此色此
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
識滅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
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愛喜集是
色集愛喜滅是色滅觸集是受想行
集觸滅是受想行滅名色集是識集
名色滅是識滅比丘如是色集色滅
是爲色集色滅如是受想行識集受
想行識滅是爲受想行識集受想行
識滅佛說此經巳時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何等爲五所謂色受陰受想行識
受陰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讃歎色
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
於受想行識不讃歎識不取於識不
[18-0727c]
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
不讃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
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
樂於識不讃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
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若比丘不
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
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
念正智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
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无
餘巳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
見永盡無餘巳前後際俱見永盡無
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
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
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巳盡梵行巳立
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
巳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何等爲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
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
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爲色受陰復次
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
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二張松
[18-0728a]
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
名爲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
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云何受受陰
諸六受身何等爲六謂眼觸生受耳
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
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
涅槃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爲
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
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
之法乃至滅盡涅槃云何行受陰謂
六思身何等爲六謂眼觸生思乃至
意
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爲六謂
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
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
至滅盡涅槃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
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
離生越凡夫地未得湏陀洹果中間
不死必得湏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
増上智慧思惟顴察忍是名隨法行
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湏陀洹果
中間不死必得湏陀洹果比丘於此
雜阿含經苐三卷苐三張松
[18-0728b]
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
見戒取疑比丘是名湏陀洹果不墮
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徃
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
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
漏巳盡所作巳作捨離重擔逮得巳
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佛說此
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圈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无
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
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比丘多聞
聖弟子有慧有明於此五受陰不爲
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起貪欲云何
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
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生貪欲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見色是我
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是我異我
相在如是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
於五受陰說我繫著
貪欲比丘云何聖弟子有慧有明不
說我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聖弟
雜阿含經苐三卷苐四張松
[18-0728c]
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
行識不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多聞
聖弟子有慧有明於五受陰不見我
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若所有色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内若外若
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
正觀皆悉無常如是受想行識若過
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麤若
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正觀
皆悉無常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弧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
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比丘若
沙門婆羅門計有我一切皆於此五
受陰計有我何等爲五諸沙門婆羅
門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
行識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愚癡无
聞凡夫計我無明分別如是觀不離
我所不離我所者入於諸根入於諸
根巳而生於觸六觸入所觸愚癡无
聞凡夫生苦樂従是生此等及餘謂
六觸身云何爲六謂眼觸入處耳鼻
雜阿含經苐三卷苐五張松
[18-0729a]
舌身意觸入處比丘有意界法界無
明界無明觸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言
有言無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
勝言我相似我知我見復次比丘多
聞聖弟子住六觸入處而能猒離无
明能生於明彼於無明離欲而生於
明不有不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非有
我勝非
見作如是知如是見巳所起前無明
觸滅後明觸集起佛說是經巳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東園鹿
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従禪起出
講堂於堂陰中大衆前敷座而坐爾
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旣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従座起偏袒右肩右膝
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吾我
亦無有我所我旣非當有我所何由
生比斤解脫此則斷下分結佛告比
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
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多聞聖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六張松
[18-0729b]
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
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
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无
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
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
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
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
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時彼比丘
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巳云何漏
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
證具足住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
巳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告比丘愚癡
凡夫無聞衆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
愚癡凡夫無聞衆生怖畏
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
攀緣色愛樂増進廣大生長於受想
行識住攀緣愛樂増進廣大生長比
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
滅増進廣大生長若作是說更有異
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増
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巳不知
増益生癡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比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七張松
[18-0729c]
丘離色界貪巳於色意生縛亦斷於
色意生縛斷巳識攀緣亦斷識不復
住無復増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
離貪巳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
行意生縛斷巳攀緣亦斷識無所住
無復増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
増長不増長故無所爲作無所爲作
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
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无
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巳盡
梵行巳立所作巳作自知不受後有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
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
涼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生滅以不樂及三種分別貪著等觀察
是名優陀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
習方便禪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
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内寂其心如
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
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八張松
[18-0730a]
識集此是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
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
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
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
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従集而生是名
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云何色滅受
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
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
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
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
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
識滅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
内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
勤方便如實觀察佛說此經巳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歡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
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
亦如是廣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
習方便禪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修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九張松
[18-0730b]
習方便禪思内寂其心巳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如實觀察此色此色
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
滅云何色集云何受想行識集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觀察色集色
味色患色離故樂彼色讃歎愛著於
未來世色復生受想行識亦如是廣
說彼色生受想行識生巳不解脫於
色不解脫於受想行識我說彼不解
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
名色集受想行識集云何色滅受想
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實觀察色集
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
不生未來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
色不生受想行識不生故於色得解
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聚是名色滅
受想行識滅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
便禪思内寂其心精爲方便如實觀
察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乃至作證十二經亦應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十張
松
[18-0730c]
廣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
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
丘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巳如實
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
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
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
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
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讃歎
於色樂著於色讃歎色故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
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云
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
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
知故不樂著色不讃歎色不樂著讃
歎色故愛樂滅愛樂滅故取滅取滅
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云何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
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知彼
故不樂著彼識不讃歎於識不樂著
讃歎識故樂愛滅樂愛滅故取滅取
雜阿含經第三卷第十一張松
[18-0731a]
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
死憂悲惱
悉得滅比丘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内寂其心
佛說此經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
如觀察乃至作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舎衞國祗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