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4 欽定續文獻通考-清-嵇璜 (WYG)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巻十六
 職役
  厯代役法
元制差科之名有二曰絲料曰包銀各驗其戸之上下
而科焉絲料包銀之外又有俸鈔之科其法亦以戸之
高下為等
太宗元年八月初徵賦調
[016-1b]
 命河北漢民以戸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
 以丁計出賦調瑪哈穆第哈喇斯宻主之敕䝉古民
 有馬百者輸牝馬一牛百者輸牸牛一羊百者輸羒
 羊一為永制
八年定内郡丁税
 初太宗每戸科粟二石後以兵食不足增為四石至
 是乃定科徴之法令諸路驗民戸成丁之數每丁嵗
 科粟一石驅丁五升新戸丁驅各半之老㓜不與
[016-2a]
  臣/等謹按太宗初年中原賦調既以戸計矣此復
  驗丁料粟是仍以丁計也而二戸五戸又有絲料
  蓋戸與丁兩科之
始行絲料之法
 每二戸出絲一觔并隨路絲線顔色輸於官五戸出
 絲一觔并随路絲線顔色輸於本位
 時呼圖克以所括戸一百四萬來上帝議裂諸州郡
 分賜諸王貴族為湯沐邑楚材奏曰裂土分民易生
[016-2b]
 嫌隙不如多以金帛與之帝曰業已許之矣楚材曰
 若朝廷置吏收其貢賦嵗終頒之使毋擅科徴可也
 帝然其計遂定五戸絲制其絲不得私徴皆輸諸有
 司視其所當得之數給之是時諸王受賜者十一人
 公主四人勲臣二十四人
 憲宗以後亦屢有續賜者
 元史劉肅𫝊曰太宗時肅為行臺嚴實行軍萬户府
 經厯東平嵗賦絲銀復輸綿十萬兩色絹萬匹民不
[016-3a]
 能堪肅賛實奏罷之
太宗時禁中原州縣毋許擅役百姓
 耶律楚材言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
 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
憲宗五年始定包銀之法
 初漢民科納包銀六兩至是止徴四兩二兩輸銀二
 兩折收絲絹顔色等物
  元史張晉亨𫝊曰晉亨權知東平府事憲宗即位入
[016-3b]
  覲時包銀制行朝議戸賦銀六兩諸道長吏有輙
  請試行於民者晉亨面責之曰諸君職在親民民
  之利病且不知乎且五方土産各異隨其産為賦
  則民便而易足必責輸銀雖破民之産有不能辦
  者大臣以聞明日召見如其言以對帝是之乃得
  蠲戸額三之一仍聴民輸他物遂乃定制
  王玉汝𫝊曰玉汝為行臺知事仍遙額平隂令憲
  宗即位有㫖令常賦外嵗出銀六兩謂之包垜銀
[016-4a]
  玉汝曰民力不支矣糾率諸路管民官愬之闕下
  得减三分之一
  史楫𫝊曰楫為真定兵馬都總管時朝廷始徴包
  銀楫請以銀與物折仍减其元數詔從之
  臣/等謹按以上張王史三傳言包銀事與食貨志
  小異據志是初徴六兩至五年始减王史兩𫝊乃
  减於方徴之始張𫝊則初議時已减為四兩矣恐
  非當時實録
[016-4b]
世祖中統元年立十路宣撫司定戸籍科差條例
 其户大抵不一有元管户交參戸漏籍戸恊濟戸於
 諸戸之中又有絲銀全科户减半科戸止納絲戸止
 納鈔戸又有攤絲戸儲伊蘇岱爾所管納絲戸復業
 戸并漸成丁戸戸既不等數亦不同元管戸内絲銀
 全科係官戸每戸輸係官絲一斤六兩四錢包銀四兩
 全科係官五戸絲戸每戸輸係官絲一斤五戸絲六
 兩四錢包銀之數與係官戸同减半科戸每戸輸係
[016-5a]
 官絲八兩五戸絲三兩二錢包銀二兩止納係官絲
 户若上都隆興西京等路十户十斤者每戸輸一斤
 大都以南等路十戸十四斤者每戸輸一斤六兩四
 錢止納係官五戸絲戸每戸輸係官絲一斤五戸絲
 六兩四錢交叅戸内絲銀戸每戸輸係官絲一斤六兩
 四錢包銀四兩漏籍戸内止納絲戸每戸輸絲之數
 與交參絲銀戸同止納鈔戸初年科包銀一兩五錢
 次年遞増五錢増至四兩併科絲料協濟戸内絲銀
[016-5b]
 戸每戸輸係官絲十兩二錢包銀四兩止納絲戸每
 戸輸係官之數與絲銀戸同攤絲戸每戸科攤絲四
 斤儲伊蘇岱爾所管戸每戸科細絲其數與攤絲同
 復業戸并漸成丁戸初年免科第二年减半第三年
 全科與舊戸等於是以全科之數作大門攤分為三
 限輸納被災之地聴輸他物折焉其物各以時估為
 則凡儒士及軍站僧道等戸皆不與二年復定科差
 之期絲料限八月包銀初限八月中限十月末限十
[016-6a]
 二月三年又命絲料無過七月包銀無過九月三年
 七月詔農民包銀徴其半俘戸止令輸絲民當輸納
 之月毋徴私債四年三月詔諸路包銀以鈔輸納其
 絲料入本色非産絲之地亦聴以鈔輸入凡當差戸
 包銀鈔四兩每十戸輸絲十四斤漏籍老㓜鈔三兩
 絲一斤
二年罷占役
 憲宗初年括戸餘百萬至是諸色占役者大半右丞
[016-6b]
 相史天澤悉奏罷之其後至元十七年七月廣東宣
 慰使特穆爾布哈言官豪隠庇佃民不供徭役宜别
 立籍各萬戸軍交叅重役宜發還元翼二十三年刑
 部尚書崔彧言大都高貲戸多為僧格所容庇凡百
 徭役止令貧民當之今後徭役不問何人宜皆均輸
 有敢如前以賄求人容庇者罪之二十八年三月以
 江淮富民多行賄權貴為府縣吏卒容庇平戸遇有
 差役反及貧民詔江淮行省嚴禁之皆從之
[016-7a]
三年五月詔覈實逃戸輸納絲銀税租逃民茍免差税
重加之罪
十二月勅諸王塔齊爾所部獵戸止收包銀其絲税輸
有司
四年令除正軍外其餘戸與民一體當差
 至成宗大徳七年二月詔除征邊軍士及兩都站役
 外其餘均當徭役
五年設立馬歩弓手驗民戸多寡定立額數
[016-7b]
 元制郡邑設弓手以防盗也内而京師有南北兩城
 兵馬司外而諸路府所轄州縣設縣尉司巡檢司捕
 盗所皆置巡軍弓手而其數則有多寡不同職巡邏
 專捕獲官有綱運及流徙者至則執兵仗導送以轉
 相授受外此則不敢役示専其職焉是年初定制州
 縣城相離五七十里有村居及二十戸以上者設立
 巡防弓手不及二十戸者依數差捕若無村居處或
 五七十里創立聚落村舍亦須及二十戸數其巡軍
[016-8a]
 别設不在戸數之内闗津渡口必當設立者不在五
 七十里之限於本路諸色人等戸内每一百戸取中
 戸一名充役若有失盗勒令弓手定立三限盤捉每
 限一月如限内不獲者决責有差獲及一半者全免
 至元三年從省部議隨路戸數多寡不同兼軍站不
 該差發止於本處包銀絲線并止納包銀戸計内每
 一百戸選差中戸一名當役四年除上都中都已有
 巡軍其所轄州縣於本路包銀等戸選丁多强壯者
[016-8b]
 充驗弓手八年從臺臣言於諸路選年壯熟嫻弓馬
 之人以備巡捕之職數少者增置除捕盗防轉不得
 别行差占十六年分大都南北兩城兵馬司各主捕
 盗之任南城三十二處弓手一千四百名北城一十
 七處弓手七百九十五名仁宗延祐二年從江南行
 臺請以各處弓手往往致害人命役三年者罷之還
 當民役别於相應戸内補換
至元元年正月命諸王位下工匠已籍為民者並徴差
[016-9a]

 九年九月詔樞宻院諸路正軍貼戸及同籍親戚僮
 奴丁年堪役依諸王權要以避役者並還之軍惟匠
 藝精巧者以名聞十七年十二月敕民避役竄名匠
 戸者復為民
八月詔勿擅科差役
二年閏五月詔括諸路未占籍戸任差職者以聞
 至十三年詔民之蕩析離居及僧道漏籍諸色人不
[016-9b]
 當差役者萬餘人充桂齊
三年詔窵戸種田他所者其丁税於附籍之郡驗丁而
科漫散之戸逃於河南等路者依見居民戸納税
四年五月敕諸路官吏俸令包銀民戸每四兩増納一
兩以給之
 全科戸輸一兩减半戸輸五錢
七年設社長
 時定制縣邑所屬村疃凡五十家立一社擇高年曉
[016-10a]
 農事者一人為之長増至百家者别設長一員不及
 五十家者與近村合為一社地逺民稀不能相合各
 自為社者聴其合為社者仍擇數村之中立社長官
 司長以教農桑立牌橛於田側書某社某人於其上
 社長以時㸃視勸誠不率教者籍其姓名以授提㸃
 官責之其有不敬父兄及兇惡者亦然仍大書其所
 犯於門俟其改過自新乃毁如終嵗不改罰其代充
 本社夫役
[016-10b]
  元史吕思誠𫝊曰㤗定時思誠為修縣尹差民戸
  為三等均其徭役又刻孔子像令社學祀之每嵗
  春行田印識文簿畀社長記其善惡季月報縣不
  孝弟不事生業者罸其輸作至社者何人飲食若
  干多者責償其直
  臣/等謹按元之社長猶與漢制為近漢鄉亭之任
  每鄉有三老孝弟力田所以勸導鄉里助成風俗
  也隋唐以後其意日衰其職亦日賤善良者多為
[016-11a]
  役所累豪猾者或倚法為奸欲望其修善行以率
  鄉人豈可得乎夫農桑孝弟者王政之本也元世
  祖以是教民而專其責於社長其與宋之保正副
  耆戸長僅執催科奔走之役者異矣
十七年正月詔毋以侍衛軍供工匠役
  臣/等謹按世祖雖有是詔然考本紀是年二月即
  發侍衛軍三千浚通州運河博勒呼傳言二十八
  年開漕渠欲其亟成又不欲役細民敕四集賽人
[016-11b]
  及諸府人專其役蓋未設武衛軍以前凡修浚興
  作之事五衛軍咸受役焉既設五衛軍後間有急
  需侍衛諸軍亦未嘗盡免本紀又言五衛軍舊例
  十人為率七人三人分為二畨十月放七人者還
  正月復役正月放三人者還四月復役更休息之
  二十三年二月常以應放還五衛軍穿河西務河
  則併其休息者而役之矣然先是二年十一月詔
  事故貧難軍不堪應役者以兩户或三戸合併正
[016-12a]
  軍一名其丁單力憊者許雇人應役前後檢放為
  民者動以千計是用其力亦未嘗不恤其勞也
十二月詔以民當站役十戸為率官給一馬死則買補

 先是十六年六月以臨洮鞏昌通安等十驛嵗饑供
 役煩重有質賣子女以供役者命選官撫治之又以
 襄陽屯田戸四百代軍營驛役至是復有是詔又増
 置甘州站戸詔於諸王戸籍内籖之十八年六月敕
[016-12b]
 宣慰司安西等處軍站與民均役八月勅甘州凡諸
 投下戸依民例應站役十九年五月沿海左副都元
 帥石國英請站戸苖税貧富不均者宜均其役有詔
 中書集議行之二十三年刑部尚書崔彧言軍站諸
 戸每嵗官吏非名取索賦税倍蓰民多流移請自今
 非奉㫖及省部文字敢私斂民及役軍匠者論如法
 從之成宗大徳十一年十二月中書省奏驛戸疲乏
 宜量事給驛從之順帝至正十四年以京師至上都
[016-13a]
 驛戸凋敝命户部侍郎貢師㤗巡視整飭之至則厯究
 其病原驗其貧富而均其徭役數十郡之民賴以稍
 蘇
  董文用𫝊曰至元十三年文用為衛輝路總管郡
  當衝要民為兵者十之九餘皆單弱貧病不堪力
  役㑹初得江南圖籍金玉財帛之運日夜不絶于
  道警衛輸輓日役數千夫文用憂之曰吾民弊矣
  而又重妨耕作殆不可乃從轉運主者言州縣吏
[016-13b]
  卒足以備用不必重煩吾民也主者曰汝言誠然
  萬一有不虞罪將誰歸文用即手書具官姓名保
  任之民得以時耕而運事亦不廢
是年復定丁税例
 時大定諸例全科戸丁税每丁粟三石驅丁粟一石
 减半科户丁税每丁粟一石新收交叅戸第一年五
 斗第二年七斗五升第三年一石二斗五升第四年
 一石五斗第五年一石七斗五升第六年入丁税協
[016-14a]
 濟戸丁税每丁粟一石
十八年閏八月括江南戸口税課
 時京兆等路嵗課自一萬九千錠増至五萬四千錠
 平章政事阿哈瑪特猶以為未實欲覈之帝察其非
 而止二十五年二月以江南站戸貧富不均命有司
 料簡合戸税至七十石當馬一匹並免雜徭獨戸税
 逾七十石願入站者聴合戸税不得過十戸獨戸税
 無上百石二十六年二月十月再籍江南戸口凡北
[016-14b]
 方諸色人寓居者亦就籍之
  綱目發明曰民之常賦國有定規安有常賦之外
  復有所謂戸口之税者乎當時阿哈瑪特專權自
  恣利在剥民故其所行之政無一非剥民之事
  臣/等謹按元於常賦之外所加取於民者非獨江
  南也惟中原亦然太宗時止有絲料丁税二者而
  已至憲宗而増包銀世祖而増俸鈔中統元年四
  月所定之例詳於絲料包銀俸鈔至元十七年所
[016-15a]
  定之例詳於丁税食貨志謂地税多而丁税少者
  輸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輸丁税似丁税獨與
  地税相權而不與絲料包銀俸鈔相涉者然其戸
  之所謂全科半科交叅協濟者初無異焉是絲料
  包銀俸鈔既並徴於一戸之中而戸之成丁者復
  徴其丁税也試就全科戸計之當出絲一斤六兩
  四錢包銀四兩俸鈔一兩丁税粟三石矣雖其間
  亦有止輸絲而不輸銀鈔及輸粟止一石者然不
[016-15b]
  過諸戸中之一二而已夫布縷粟米力役之有征
  古之志也元之地税上田畆三升可謂輕矣而户
  丁科差之重乃如此民力有幾而可用其三且用
  其四五乎
是年以江南民户撥賜諸王貴戚功臣食其户鈔
 至二十年正月勅諸王公主駙馬得江南分地者於
 一萬户田祖中輸鈔百錠准中原五戸絲數謂之江
 南户鈔其後累朝常以是為分賜大徳十一年十一
[016-16a]
 月皇太子言近䝉恩以安西吉州平江為分地租税
 悉以賜臣臣恐宗親兄弟援例自五戸絲外餘請輸
 之内帑
  臣/等謹按食貨志所載户鈔之目凡萬戸者必為
  鈔四百錠户多户少悉視此數未見有萬戸而百
  錠者豈初命如此後乃増至四倍耶又江南但有
  戸鈔而無戸絲此於吉州平江言五戸絲似江南
  亦有徴五戸絲處矣
[016-16b]
二十年命招集江南流民其避役不歸者與土著一體
當役
 帝在潛邸時劉秉忠上書數千言其一言天下户過
 百萬自呼圖克諾延斷事之後差徭甚大加以軍馬
 調發使臣煩擾官吏乞取民不能當是以逃竄宜比
 舊减半或三分去一就見在之民以定差税招逃者
 復業再行定奪帝嘉納焉至是刑部尚書崔彧復以
 内地百姓流移江南者已十五萬戸乞降詔招集免
[016-17a]
 其後來五年科差其徙而不歸者即於所居之地役
 之
二十一年十一月勅遷轉官員薄而不就者令歸農當

二十五年十一月禁有分地臣私役富室為柴米户及
賦外雜徭
二十六年立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掌修治城隍及京
師内外工役之事
[016-17b]
  吳元珪𫝊曰至元二十六年元珪參議樞宻院事
  時繕修宫城尚書省奏役軍士萬人留守司主之
  元珪亟陳其不便乃立武衛繕營理宫城以留守
  叚天祐兼都指揮使凡有興作必以聞於樞府尋
  陞樞宻院判官奏定萬戸用軍士八人千户四人
  百戸二人多役者有罸
二十八年十二月命議行江南差科舊法
 先是十三年十二月詔除故宋煩冗科差百餘條至
[016-18a]
 是省臣言江南在宋時差徭為名七十有餘歸附後
 一切未徴今分𨽻諸王城邑嵗賜之物仰給京師又
 中外官吏俸少似宜量添可令江南依宋時諸名征
 賦盡輸之遂命各省官任錢榖者詣京師集議
是年以至元新格定科差法
 諸差税皆司縣官監視人吏置局均科諸夫役皆先
 富强後貧弱貧富等者先多丁後少丁
  楊湜𫝊曰至元七年湜為戸部侍郎時用舊籍定
[016-18b]
  民賦役之高下湜言貧富不常嵗久寖易其可以
  當時之籍而定今之賦役哉廷議善之因俾第其
  輕重人以為平
  張徳輝𫝊曰至元三年徳輝為河東北路宣撫司
  時賦役不均民率流亡徳輝閲實戸編均其等第
  數十年之弊一旦革去
  臧夢解𫝊曰至元十三年夢解知海寧州凡差役
  皆審其貧富而吏無所與又奏免儒役及舉行浙
[016-19a]
  西助役法
  良吏𫝊曰白景亮為衢州路總管先是為郡者於
  民間徭役不盡校田畆以為則吏得高下其手富
  民或優有餘力而貧弱不能勝者多至破産失業
  景亮深知其弊乃始覈驗田畆以均之役之輕重
  一視田之多寡大小由是民不勞而事易集他郡
  邑皆取以為法鄒巴延為崇安縣尹崇安之為邑
  區别其土田名之曰都者五十五十都之田上送
[016-19b]
  官者為糧六千石其大家以五十餘家而兼五千
  石細民以四百餘家而合一千石大家之田連跨
  數都而細民之糧或僅升合有司常以四百之細
  民配五十大家之役故貧者受役旬日而家已破
  巴延曰貧弱之受困一至此乎乃取糧籍分計有
  糧一石者受一石之役有糧升斗者受升斗之役
  田多者受數都之役而不敢辭田少者稱其所出
  而無倖免貧困無告之民始得休息崇安賦役之
[016-20a]
  均遂為四方最
世祖時天下差科數
 中統四年絲七十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一斤鈔五萬
 六千一百五十八錠
 至元二年絲九十八萬六千九百一十二斤包銀等
 鈔五萬六千八百七十四錠布八萬五千四百一十
 二匹
 至元三年絲一百五萬三千二百二十六斤包銀等
[016-20b]
 鈔五萬九千八十五錠
 至元四年絲一百九萬六千四百八十九斤鈔七萬
 八千一百二十六錠
  臣/等謹按以上世祖時絲鈔包銀之數食貨志止
  此四條五年以後無考
成宗元貞元年十一月詔江浙行省檢覈富强避役之

詔大都路一切差役以諸色戸與民均當
[016-21a]
 二年二月命扎拉爾呼圖克所部戸居於奉聖雲川
 者與民均供徭役大徳二年五月詔平江諸色戸與
 民均當徭役武宗至大元年十一月詔平江路民有
 𨽻竒徳哩部者依舊制差賦與民一體均當
二年五月詔諸王駙馬及有分地功臣戸居上都大都
隆興者與民均納供輸
 至大徳二年五月詔總帥汪惟正所轄二十四城有
 安西王諸王等并圖沙瑪來寓者與編戸均當賦役
[016-21b]
 九年五月詔諸王駙馬部屬及各役下凡市傭徭役
 與民均輸十一年七月詔唐古圖魯格戸籍已定其
 入諸王駙馬各部避役之人及冒匿者皆有罪武宗
 至大三年十月勅諭中外民戸托名諸王妃主貴近
 臣僚規避差役已嘗禁止自今違者俾充軍驛及築
 城中都郡縣不覺察者罷職十二月諭中外因避役
 占籍諸王者俾充軍驛四年二月勅諸王駙馬戸在
 縉山懷來永興縣者與民均賦徭役英宗至治五年
[016-22a]
 正月勅諸王位下民在大都者與民均役順帝至正
 二十二年四月詔諸王駙馬御史臺各衙門不許占
 匿人民不當差役
大徳元年閏十二月定燕托果斯所隶戸差税以三分
之一輸官
二年二月罷中外土木之役
三年六月禁福建民冒稱權豪佃戸規避門役
六年量改絲鈔受納之制
[016-22b]
 命止輸絲戸每戸科俸鈔中統鈔一兩包銀戸每戸
 科二錢五分攤絲戸每戸科攤絲五斤八兩絲料限
 八月包銀俸鈔限九月布限十月大率因世祖之舊
 而增損之
  臣/等謹按前此輸絲戸不出俸鈔攤絲戸止絲四
  斤此蓋増之也若包銀戸之俸鈔則减四分之一
七年閏五月詔僧人與民均當差役
 初世祖至元三年沙木斯鼎除僉浙西肅政亷訪司
[016-23a]
 事以浙右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謂道人道民行童
 者類皆凟常倫隱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嘉興一路
 為數已二千七百乃建議勒歸本族俾供王賦庶可
 少寛民力朝廷是之即著為令三十一年十一月令
 河西僧人依舊役大徳元年十二月省臣言富戸規
 避差税冒為僧道請汰為民命擬議以聞六年十一
 月詔江南寺觀凡續置民田及民以施入為名者並
 令輸租充役至是年五月令甘州站户為僧人圖魯
[016-23b]
 格等隠藏者依例還役其後至大四年二月臺臣言
 白雲宗總攝所統江南為僧之有髪者不養父母避
 役損民乞追收璽書銀印勒還民籍從之泰定帝泰
 定二年正月平章政事張珪議曰世祖之制凡有田
 者悉役之民典賣田隨收入戸特們徳爾為相納江
 南諸寺賄賂奏令僧人買民田者毋役之以里正主
 首之屬逮今流毒細民臣等議惟累朝所賜僧寺田
 及亡宋舊業制勿徴其僧道典買民田及民間所施
[016-24a]
 産業宜悉役之著為令三年八月詔道士有妻者悉
 給徭役順帝元統二年正月勅僧道與民一體充役
 七年特穆爾達實為相先是僧人與齊民均受役於
 官其法中變至是奏復舊
十一年十一月詔皇太后軍民人匠等租賦徭役有司勿
與並立徽政院
武宗至大二年五月詔恤流移毋令見户包納差税
仁宗延祐元年三月勅奸民宫其子為閹宦謀避徭役
[016-24b]
者罪之
 後順帝至正元年六月禁髙麗及諸處民以親子為
 宦者因避賦役
七年二月汰富民竄名宿衛者給役䝉古諸驛
五月禁宗戚權貴避徭役
英宗至治二年十一月詔凡差役造作先科商賈末技
富實之家以優農力
三年四月詔行助役法
[016-25a]
 遣使考視税籍髙下出田若干畝使應役之人更掌
 之收其嵗入以充役費官不得與是年泰定帝立命
 江南民戸有田一頃之上者於所輸税外每頃量出
 助役之法其書於冊里正以次掌之嵗收其入以充
 助役之費謂之助役糧凡寺觀田除宋舊額其餘亦
 驗多寡令出田助役民賴以不困
 順帝至正中劉輝尹上海縣自宋季公田虚增嵗額
 加數倍役人往往破産輝諭富民令自實隠田勸豪
[016-25b]
 右出粟為義役常平本而邑之達官里居者亦來助
 於是賦役均平
時浙右行雇役法
 以浙右病於徭役民充坊里正者皆破家朝廷令行
 省召八郡集議便民之法時杭州總管趙璉獻議以
 屬縣坊正為雇役里正用田賦以均之民稱其便
三年命各處急遞鋪每十鋪設一郵長於州縣籍記司
吏内差充使專督其事
[016-26a]
 元制設急遞鋪以達四方文書之往來亦謂之通達
 鋪世祖時自燕京至開平府復自開平府至京兆始
 驗地里逺近人數多寡立急遞站鋪每十里或十五
 里則設一鋪於各州縣所管民戸及漏籍戸内僉起
 鋪兵中統元年詔隨處官司設𫝊遞鋪驛每鋪置鋪
 丁五人一晝夜行四百里各路總管府委有俸正官
 一員每季親行提㸃州縣亦委有俸末職正官上下
 半月照刷如有怠慢者罪之至元八年申命州縣官
[016-26b]
 用心照刷及㸃視缺少鋪司鋪兵隨路鋪兵不許雇
 人領替須要本戸少壯人力正身應役二十年留守
 司言初立急遞鋪時取不能當差貧戸除其差發充
 鋪兵又不敷者於漏籍戸内貼補今富人規避差發
 永充鋪兵乞擇其富者令充站戸站戸之貧者却充
 鋪兵從之三十一年大都設總急遞鋪提領所降九
 品銅印設提領三員至是乃設郵長能盡職者從優
 補用不能者提調官量輕重罪之
[016-27a]
  臣/等謹按置郵𫝊命自古重之元兵志詳載其制
  而世祖紀中統三年十二月有罷各路急遞鋪之
  詔與志文顯背未審何故
泰定帝泰定二年閏正月詔除江淮創科包銀
 時以烈風地震内郡民饑肆赦天下故有此詔
文宗天厯二年正月勅回回人户與民俱當差役
 先是成宗大徳中四川亷訪司僉事多羅台上疏言
 回回戸計多富商大賈宜與民一體應役至是復有
[016-27b]
 是勅
至順三年正月罷諸建造工役惟城郭河渠橋道倉庫
勿禁
文宗時差科之數
 天厯元年包銀差發鈔九百八十九錠&KR1437一百一十
 三萬三千一百一十九索絲一百九萬八千八百四
 十三斤絹三十五萬五百三十疋綿七萬二千一十
 五斤布二十一萬一千二百二十三匹
[016-28a]
順帝元統二年五月詔王侯宗戚軍站人匠鷹坊控鶴
但𨽻京師諸縣者令所在一體役之
至元元年十月詔海道都漕運萬戸府船户與民一體
充役
  王思誠𫝊曰至正二年思誠為御史言至正十六
  年開渠河設壩夫戸八千三百七十有七車戸五
  千七十出車三百九十輛船戸九百五十出船一
  百九十艘壩夫累嵗逃亡十損四五而運糧之數
[016-28b]
  十増八九船止六十八艘戸止七百六十有一車
  之存者二百六十七輛戸之存者二千七百五十
  有五晝夜奔馳猶不能給壩夫戸之存者一千八
  百三十有二一夫日運四百餘石肩背成瘡顦顇
  如鬼甚可哀也河南湖廣等處打捕鷹房府打捕
  戸尚玉等一萬三千二百二十五户阿南達百姓
  劉徳元等二千三百戸可以簽補使勞佚相資朝
  廷是其議
[016-29a]
至正七年四月命江浙省臣講究役法
 是時崇安簿周禮定六班役法按籍品配高下人服
 其公
二十八年閏七月罷内府河役
明初因賦定役丁夫出於田畆迨黃冊成以一百十户
為里里分十甲曰里甲以上中下户為三等五歲均役
十歲一更造一歲中諸色雜目應役者編第均之曰均
徭他雜役曰雜汎其後累朝更制有銀差力差聽
[016-29b]
差十段錦一條鞭等法
 凡軍匠竈戸役皆永充軍戸死若逃者於原籍勾補
 匠戸二等曰住坐曰輸班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
 赴班者輸罸班銀月六錢故謂之輸班監局中官多
 占匠役又括充幼匠動以千計死若逃者勾補如軍
 竈戸有上中下三等每一正丁貼以餘丁上中戸丁
 力多或貼二三丁下戸概予優免凡役民自里中正
 辨外如糧長解戸馬船頭館夫祇候弓兵皂隸門禁
[016-30a]
 厨斗為常役後又有斫薪擡柴修河修倉運料接遞
 站鋪牐淺夫之類因事編僉嵗有增益他如陵户園
 戸海戸廟戸旛夫庫役瑣末不可勝計凡祗應禁子
 弓兵悉僉市民毋役糧户額外科一錢役一夫者罪
 流徙
  臣/等謹按明史食貨志以里甲均徭雜汛為役法
  之三而均徭之名未詳所始據志文言五嵗均役
  一嵗中諸色雜目應役者編第均之與洪武十七
[016-30b]
  年令各處賦役必驗丁糧多寡産業厚薄以均其
  力十八年令有司第民戸上中下三等為冊貯㕔
  事遇徭役取驗之意相合疑亦明之初制與正統
  時所行䑕尾冊之均徭以税糧多寡為差官為定
  其徭役者其法逈不同矣至志文所謂銀力從所
  便者則又似通後代銀差力差時言之蓋明初禁
  民間用銀未嘗以銀為賦惟洪武九年許民以銀
  鈔錢絹代輸十九年詔嵗解税課道里險逺難致
[016-31a]
  者許易金銀以進此折變之法暫行於一時至英
  宗正統元年始折徴金花銀後遂為常制耳今考
  銀差力差之制史亦不詳其所始食貨志言正統
  初議均徭之法令以舊編力差銀差之數酌其中
  役以應差則其制當在英宗前也
太祖洪武元年二月命中書省議役法
 帝以立國之初經營興作必資民力恐役及貧民乃
 命中書省驗田出夫省臣奏議田一頃出丁夫一人
[016-31b]
 不及頃者以别田足之名曰均工夫八年三月編應
 天十八府州江西九江饒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圖冊
 每嵗農隙赴京供役三十日遣歸田多丁少者以佃
 人充夫而田主出米一石資其用非佃人而計畝出
 夫者畆資米二升五合
三年令各處軍民凡有未占籍而不應役者許自首
四年九月設糧長令掌收民租
 糧萬石長副各一人以總輸納
[016-32a]
十四年詔天下府州縣編賦黄冊設里長
 以一百一十戸為里推丁多者十人為長餘百戸為
 十甲甲凡十人嵗役里長一人管攝一里之事城中
 曰坊近城曰廂鄉都曰里凡十年一周先後則各以
 丁數多寡為次每里編為一冊冊首編為一圖鰥寡
 孤獨不任役者則帶管於百一十户之外而列於圖
 後名曰畸零十八年令有司第民戸上中下三等為
 賦役冊貯於㕔事凡遇徭役取驗以革吏弊二十三
[016-32b]
 年八月奏准攅造黄冊格式有司先將定式謄刻印
 板給與坊長廂長里長并各甲首令人户自將本戸
 人丁事産依式開寫付該管甲首甲首送各坊廂里
 長坊廂里長送赴本縣查算凡編掛里長務不出本
 都如一都有六百戸將五百五十戸編為五里剩下
 五十户分派本都附各里長名下帶管當差不許將
 别都人口補輳二十六年定凡各處有司十年一造
 黄冊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仍開軍民竈匠等籍除
[016-33a]
 排年里甲依次充當外其大小雜泛差役各照所分
 上中下三等人户㸃差
十七年二月增遞運夫糧額
 先是元年正月置各處水馬站及遞運所急遞鋪凡
 陸站六十里或八十里専遞送使客飛報軍務轉運
 軍需衝要處設馬八十匹六十匹其餘以次遞减皆
 驗民田糧出備上馬一匹糧一百石中馬八十石下
 馬六十石糧數不及者許衆戸合并設官一人掌之
[016-33b]
 水驛設船二十隻及五隻不等每船水夫十人於民
 糧五石之上十石之下者充之水遞運所每船水夫
 十三人至十人不等皆選民糧五石以下者充之陸
 遞運所夫車載米十石者夫三人牛三頭小車載米
 三石者夫一人牛一頭選民糧十五石者充之如不
 足者并許合并急遞鋪凡十里設一鋪每鋪設鋪司
 一人鋪兵要路十人僻路或四五人於附近民有丁
 力田糧一石五斗之上三石之下者充之必少壯正
[016-34a]
 身每舖設日晷以驗時刻遞送公文每三刻行一舖
 晝夜行三百里各州縣於司吏内選充鋪長一人巡
 視提督官給文簿稽考之至是遞運驛夫充役者轉
 遞往復久不得代船壞馬斃則易買補償雖巨室甲
 户亦憚其役吏縁為奸往往富者以賄免而貧者愈
 困於是饒州府樂平縣民方處漸上言郡縣徭役不
 均最為民病帝命戸部集議戸部尚書郁新等言天
 下水馬驛遞運所夫其役至重雖蠲其税糧而久不
[016-34b]
 得代困乏之故皆由於此今後不須免糧但於各布
 政使司所屬境内計水馬驛遞運所船馬車牛之數
 以所𨽻民戸田糧照依舊僉糧額加倍均派不分軍
 匠依次輪充周而復始帝曰若依舊例糧數止加一
 倍恐不足以蘇民力命增至五倍
  顧炎武日知録曰後唐輿服志云驛馬三十里一
  置史記田横乘傳詣洛陽未至三十里至尸鄉廐
  置是也唐制亦然其行或一日而馳十驛至㨗書
[016-35a]
  赦書往往日行五百里則又不止於十驛也古人
  以置驛之多故行速而馬不斃後人以節費之説
  厯次裁併至有七八十里而一驛者馬倒官逃職
  此之故蓋一考之前史乎
是年令各處賦役必驗丁糧多寡産業厚薄以均其力
違者罪之
十九年四月定工匠班
 初工部籍諸工匠驗其丁力定以三年為班更畨赴
[016-35b]
 京輸作三月如期交代名曰輸班匠議而未行至是
 工部侍郎秦逵復議舉行量地逺近以為班次且置
 籍為勘合付之至期賫至工部聽撥免其家他役著
 為令於是諸工匠便之
二十一年令税課司局巡欄止取市民殷實戸應當不
許僉㸃農民
二十四年令寄莊人戸除里甲原籍排定應役其雜泛
差役皆隨田糧應當
[016-36a]
  後至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令凡流寓客户查入版
  籍協濟均徭酌派丁糧神宗萬厯二年順天府尹
  施篤臣言流寓人户多係富豪名為寄莊影射差役
  甚至田畝數倍於土著之民而差役分毫不與宜
  即令入籍與土著一體當差
二十六年以營建集天下工匠於京師凡二十餘萬戸
戸役一人
  明初工役之繁自營建兩京宗廟宫殿闕門王邸
[016-36b]
  採木陶甓工匠造作以萬萬計所在築城濬陂百
  役具舉迄於洪宣郊壇倉庾猶未迄工正統天順
  之際三殿兩宫南内雜宫次第興建𢎞治時工役
  俱摘發京營軍士内外軍官禁不得估工用大小
  多寡本用五千人奏請至一二萬無所稽覈武宗
  時乾清宫役尤大以太素殿初制樸儉改作雕峻
  用銀至二千萬兩役工匠三千餘人又修凝翠昭
  和崇智光霽諸殿御馬監鐘鼓司南城豹房新房
[016-37a]
  大藥庫皆鼎新之權倖閹官莊園祠墓香火寺觀
  工部覆竊官銀以媚焉世宗營建最繁十五年以
  前名為汰省而經費已六七百萬其後増十數倍
  齋宫秘殿並時而興工塲二三十處役匠數萬人
  經費不敷乃令臣民獻助獻助不已復行開納勞
  民耗財視武宗過之萬厯以後營建織造溢經制
  數倍加以征調開採民不得少休迨閹人亂政建
  地營墳僭越亡等功徳私祠遍天下蓋二百餘年
[016-37b]
  民力殫殘久矣
令倉脚夫每一坊長製牌一面遇差給牌取夫工完日

二十七年四月命有司擇民間髙年老人公正可任事
者理其鄉之詞訟
 先是州郡小民多因小忿輒興獄訟越訴於京及逮
 問多不實於是命有司擇耆民可任者俾聴其鄉訴
 訟若戸婚田宅鬭毆者則㑹里胥决之事渉重者始
[016-38a]
 白於官且給教民榜使守而行之後至洪熙年間所
 用多非其人或出自隸僕䂓避差科縣官不究年徳
 輒令充應使得憑藉官府妄張威福或遇上司官按
 臨巧進讒言變亂黑白挾制官吏正統以後巡撫考
 察州縣官吏多憑里老可否以為去留州縣官一聞
 考察往往邀求行賄始得保留否則去之殆盡無藉
 刁民亦有縁此而告害者矣
  顧炎武日知録曰漢世之於三老命之以秩頒之
[016-38b]
  以祿而文帝之詔俾之各率其意以道民當日為
  三老者多忠信老成之士也上之人所以禮之者
  甚優是以人知自好而賢才亦往往出於其間新
  城三老董公壺闗三老荗史冊炳然為萬世所稱
  道近世之老人則聴役於官而靡事不為故稍知
  亷恥之人不肯為此而願為之者大抵皆奸猾之
  徒欲倚勢以陵百姓者也其與太祖設立老人之
  初意悖矣
[016-39a]
  又曰今代縣門之前多有牓曰誣告加三等越訴
  笞五十此先朝之舊制亦古者懸法象魏之遺意
  也今人謂不經縣官而上訴司府謂之越訴是不
  然蓋不由里老處分而徑訴縣官此之謂越訴也
  洪武中天下里邑皆置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惡
  則書之凡戸婚田土鬭毆常事里老於此剖决至
  宣徳年間而其制已廢矣
三十一年令各都司衛所在營軍士除正軍并當房家
[016-39b]
小其餘盡數當差
 至嘉靖十七年令遼東各衛所徭役照依腹裏地方
 五年一次審編
洪武時南京惜薪司夫三千名俱應天府上元江寧二
縣起取
 後至永樂時内府惜薪司坐派擡柴夫三千名照應
 天府例於大興宛平二縣起取宣徳時議准减免南
 京惜薪司夫止存三百名常州於龍江瓦惜二處挑
[016-40a]
 運柴炭後一縣止差雇工坊長其脚價俱句容溧水
 溧陽三縣出辦其後令每名月徴銀一兩二錢或一
 兩四錢遇該當年分一年分為兩季轉送惜薪司雇
 人上工宣宗宣徳十四年易州山厰起倩斫柴夫每
 年共十萬三千四百二十名
成祖永樂時選應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廂長仍
應本籍徭役
 其後供給日久貧乏逃竄輒選本籍殷實戸僉補宣
[016-40b]
 徳間定制逃者發邊充軍官司鄰里隱匿者俱坐罪
 𢎞治五年始免解在逃富戸每戸徴銀三兩與廂民
 助役嘉靖中减為二兩以充邊餉
十一年二月令民牧馬
 洪武初令天下諸府牧馬至是行之北畿民十五丁
 以下一匹十六丁以上倍之
宣宗宣徳五年四月工部尚書黄福請行省役法
 福言河南山東并直𨽻軍民既縁河置窑燒甎又運
[016-41a]
 江南所採材木自春及秋無有已時力既疲憊食且
 弗給總率者不體朝廷寛大之意又加之剥削殘暴
 人何辜焉宜令甦息甎之已燒者材木之在途者運
 至餘皆停止姑使軍民寧家俟有大營建則復召至
 而力役可省矣命即議行之
英宗正統初行均徭䑕尾冊法
 先是編徭役里甲者以户為斷放大戸而勾單小於
 是議者言均徭之法按冊籍丁糧以資産為宗覈人
[016-41b]
 户上下以蓄藏得實也稽冊籍則富商大賈免役而
 土著困覈人戸則官吏里胥輕重其手而小民益窮
 蹙二者交病然專論丁糧庶幾古人租庸調之意乃
 令以舊編力差銀差之數當丁糧之數難易輕重酌
 其中役以應差里甲除當復者論丁糧多少編次先
 後曰䑕尾冊按而徴之市民商賈家殷足而無田産
 者聽自占以佐銀差正統初僉事夏時創行於江西
 他省倣行之役以稍平其後諸上供者官為支解而
[016-42a]
 官府公私所需復給所輸銀於坊里長責其營辦給
 不能一二供者或什伯甚至無所給惟值年里甲祇
 應夫馬飲食而里甲病矣凡均徭解戸上供為京繇
 主納為中官留難不易中納往復改貿率至傾産其
 他役苛索之弊不可毛舉
 明初令天下貢土所有有常額珍竒玩好不與即須
 用編之里甲出銀以市顧其目冗碎奸黠者縁為利
 孔又大工營繕祠官祝釐資用繁溢迨至中葉倭冦
[016-42b]
 交訌仍嵗河決國用耗殫於是里甲均徭浮於嵗額
 矣
  成化二年八月給事中邱宏疏曰竊見國朝立法
  凡一應大小科差皆論民貧富僉㸃既因土俗復
  順民情故永樂宣徳間民生富庶至有老死不識
  官府者其時未有均徭之名而政無不平蓋民以
  十戸為甲以十甲為里向也均徭未行但隨時量
  户以定差一年之中或止用三四戸而足其餘猶
[016-43a]
  得空閒以候後差貧者出力富者出財各隨所有
  聽從其便故竭一年之勞猶得數年之逸今也均
  徭既行以十里之人户定十年之差徭官吏里書
  乘造冊而取民財富豪奸猾通賄賂以避重役以
  下作上以亡為存殊不思民之貧富何常丁之消
  長不一只憑籍冊漫定科差孤寡老幼皆不免差
  空閒人戸亦令出銀故一里之中甲無一戸之閑
  十年之内人無一嵗之息士夫之家皆當皂役致
[016-43b]
  仕之官不免襍差甚至一家當三五役一戸編三
  四處富者傾家破産貧者棄祖離鄉宜嚴加禁革
  今後民間差役仍如舊制責付府縣正官其排年
  里老則盡數通拘其各里人戸則詳加重勘考諸
  冊籍叅以輿情貧富品第三等各自類編丁糧消
  長三年一次通審别為富役之冊以為科差之則
  挨次定差周而復始務在逺近相等勞逸適均如
  此則差役均平人得住息矣
[016-44a]
五年令各府州縣每嵗查見在人戸凡有糧而産去及
有丁而家貧者為貧難戸止聴輕役
景帝景泰元年令里長戸下空閑人丁與甲首户下人
丁一體當差若隱占者許甲首首告
七年正月令京城九門收鈔舖戸每門止役三人
憲宗成化元年令今後清理軍匠外其餘一應事情糧
差等項止令該年里甲與老人結勘催辦不許拘擾十
年里甲
[016-44b]
 十五年令各處差徭戸分九等門分三甲凡遇上司
 坐派買辦採辦務因所派多寡定民輸納不許隔年
 通徴銀兩在官孝宗𢎞治元年令各處審編均徭查
 照嵗額差使於該年均徭人戸丁糧有力之家止編
 本等差役不許分外加增餘剩銀兩貧難下戸并逃
 亡之數聴其空閑不許徴銀及額外濫設聴差等項
 科差鎮守衙門不許干預均徭正徳六年又令排年里
 長僧道有田糧者編入黄冊同里甲納糧當差無糧
[016-45a]
 者編入帶管畸零世家大族規避重差花分小戸者
 許令首改歸併嘉靖九年令各司府州縣審編徭役
 先查嵗額各項差役若干該用銀若干黄冊實在丁
 糧除應免品官監生生員吏典貧難下户外其應役
 丁糧若干以所用役銀酌量每人一丁田幾畆該出
 銀若干儘數分派如有侵欺餘剩聽差銀兩入已者
 事發查照律例從重問擬
六年七月令京城官旗匠役之家丁多者皆坐鋪
[016-45b]
 時京城坐鋪之役甚為居人之害盖每舖立總甲一
 人以丁多者充之率三月一更每旦受事官府至晚
 不得息一月之間所經衙門二十七處謂之打卯官
 中供應皆取之更夫謂之紙筆燈燭錢不足總甲輙
 出私錢補之錦衣衛旗校夜廵需索酒食不得輙加
 箠笞害甚於盗貧民苦之多賣屋僦居以圖免坐舖
 而中外有勢者各庇其私人當坐鋪者盡為奏免守
 更之夫皆雇丐者充之夜聞盗起皆反闗不敢出明
[016-46a]
 日止報某處有盜或刼財或傷人與否而已兵馬司
 指揮張寧陳其弊命部議行之
孝宗𢎞治元年令京城火夫總甲一年一次以有家業
行止者充當
 又令京城火夫御馬監飬馬勇士除本身免二丁外
 其餘不係養馬者見丁編當尚膳監光禄寺厨役將
 軍力士轎夫旗校寡婦吏典并御用監司禮監銀作
 局髙手匠役俱免本身其餘見丁編當軍民諸色人
[016-46b]
 等并賃房諸色人等見丁編當又令在京事故校尉
 力士㓜軍厨役隨住人口照回當差有在京潜住冒
 軍匠者遞回
五年釐正近畿避差人戸
 順天府所屬人民有私自投充陵戸海戸及軍士校
 尉軍厨躱避糧差者除本役外其戸下人丁照舊納
 糧當差
七年十月更定每里民壯之數
[016-47a]
 從給事中孫儒請也凡州縣七八百里以上者每里
 僉民壯二名五百里者三名三百里以上者四名百
 里以下者五名若原額數多者仍舊俱於丁糧相應
 之家選年力精壯者充每名免戸下二丁雜役以助
 之若老死及全戸消乏者另為僉補仍禁有司役占
 賣放之弊
十五年令陵戸海戸墳戸廟戸壇戸國戸𤓰戸果戸米
戸藕戸窯戸羊戸每戸量留二三丁供役其餘丁優者
[016-47b]
查出當差
武宗正徳元年十一月均畿民差役
 巡撫都御史栁應辰言順天永平二府并各衛所差
 役不均審戸雖有三等九則之名而上戸則常巧於
 䂓免論差雖有出銀出力之異而下戸不免於銀差
 且有司均徭當出於人丁近年兼徴地畝軍衛均徭
 當出於餘丁近年兼派正軍奸弊難稽民窮財盡必
 須總括府衛所當用之役而均派於所見有之丁仍
[016-48a]
 省冗差革妄費重必辦於富勢輕則及於貧窮而後
 畿民始得其所帝如其言行之
世宗嘉靖元年五月燬正徳間所立賦役新法冊籍
 戸部覆河南布政司叅議徐文溥奏賦役之法祖宗
 成䂓不容變亂自御史潘鵬創立新法名曰和平册
 事體紛更或議増脚價或議收餘銀或議均徭或議
 驛𫝊或議戸口鹽糧陽减隂增法愈巧而弊愈甚乞
 行該撫按令一應賦役悉遵祖制其正徳間所立新
[016-48b]
 法冊籍盡燬之得㫖如議
命上林苑監養牲種果蔬人戸除供應正役外一切科
擾通行查革
 從戸部請也永樂初設上林苑監於京師取山西民
 充之使蕃育樹藝以供上用品物時止設文官職専
 進送於民無擾後增設内臣九員至𢎞治正徳間累
 增至九十九員於是科擾百出甚至逼死人命帝登
 極詔汰革之止存一十九員未幾又𫝊添設至六十
[016-49a]
 二員至是戸部請如舊額
九月令河南山東人戸徴銀雇修河夫役
 先是武宗正徳十三年八月巡按直𨽻御史吳誾言
 長蘆濟寧諸處沿河夫役本以備疏濬修築之用及
 至冬月不用其力乃徴樁草銀其法未為不善但因
 循既久實去名存欲乞今後沿河夫役量留三分聽
 用冬月仍徴樁草銀其餘七分官收其直以時收買
 傭工公私兩便部議從之至是御史譚魯奏河南山
[016-49b]
 東修河人夫每嵗以數十萬計皆近河貧民奔走窮
 年不得休息請令管河官通行合屬均派上中二則
 人戸徴銀雇役便部覆從之其後二十六年二月戸
 科給事中陳棐言南北直𨽻山東河南先年設有閘
 夫河夫堡夫逺者徴銀近者給役以供黄河修築之
 用今皆積有盈餘而嵗徴如故民實不堪宜量為减
 免部覆報可二十八年十二月巡按御史陳其學奏
 徐州吕梁二洪先因水涸陵險設有洪夫二千四百
[016-50a]
 有竒自嘉靖二十三年黄河自西來注之漕挽順利
 人力甚省乃洪夫仍取盈舊額徒滋虚糜乞量行裁
 損以寛蕭碭民力報可
六年禁州縣官派累里甲
 令撫按等官查考各州縣有令見年里甲本等差役
 之外輪流值日分投供給日用諸項及遇親識往來
 使客經過任意攤派并添撥脚夫者拏問罷黜若二
 司官縱容不舉撫按官以罷軟開報
[016-50b]
  陶諧𫝊曰嘉靖時諧為副都御史奏今天下差徭
  煩重既有河夫機兵打手富戸力士諸役乃編審
  里甲復徴曠丁課及供億諸費乞皆罷免帝採納
  之
  臣/等謹按世宗實録嘉靖時御史潘季馴巡按廣
  東倡行均平里甲之議其法先計州縣之衝僻以
  為用之繁簡令民各隨丁力輸銀於官每遇供應
  過客及一切公費官為發銀使吏胥老人承買其
[016-51a]
  里長止於在官勾攝公務甲首悉放歸農廣人便
  之
七年七月更定審編京城甲役之令
 時京城官民雜處十家之中免役者九又以其近傍
 隙舍主匿奸人貧民至代為更徭勞役不堪御史王
 儀因請斟酌丁産著為定例從之至四十三年七月
 又以順天府尹劉畿言令各州縣官先將境内丁田
 覆其原額而糾正其欺隱次將境内差役究其因革
[016-51b]
 而裁减其冗濫然後按丁糧之等第為賦役之輕重
 務使差徭平一以紓民力
十年四月更定羣長之役
 太僕寺少卿洗光言羣長之設用以分管馬戸拘集
 㸃視調撥交俵其役與里長同今不時更換弊不可
 言宜照里長例每里擇丁力多者十人充之以更十
 年之役滿日審換仍依里甲事體就令收解本年各
 項銀兩庶殷實者不得買閒奸狡者不得營充矣從
[016-52a]
 之
十五年以三等九則審編均徭
 户部奏准今後凡遇審編均徭務照律例申明禁約
 如某州縣銀力二差原額各該若干實該費銀若干
 從公查審刋刻成冊頒布各府州縣候審編之時就
 將實費之數編作差銀分為三等九則隨其丁産量
 差輕重務使貧富適均毋致偏累違者糾察同罪
三十年增提編均徭
[016-52b]
 提編者加派之名也其法以銀力差排編十甲如一
 甲不足則提下甲補之故謂之提編是時諳達犯京
 師增兵設戍餉額過倍而東南被倭由是度支為一
 切之法浙閩多額外提編江南至四十萬及倭患平
 應天巡撫周如斗乞减加派給事中何煃亦具陳南
 畿困敝言軍門養兵工部料價操江募兵兵備道壯
 丁府州縣鄉兵率為民累甚者指一科十請禁革之
 命如煃議而提編之額不能减
[016-53a]
三十七年三月裁省驛遞
 兵部議國初設驛遞以宣𫝊王命飛報軍情比者成
 法盡更糜費十倍既有站紅船又增設官民座船既
 有額定馬驢又增設帮馬既有正差應付又有借冒
 闗牌分外逼索者請查㑹典事例盡燬官民座船以
 其費入官其旱驛馬驢除兩京㑹同館之外每驛减
 十之三非衝者减十之五所過官丞必須正差勘合
 填定職名地方夫馬之數方許應付其他一切分闗
[016-53b]
 倒闗改闗借闗及額外鋪陳餽送乾折等弊在内聽
 部科在外聴撫按叅革仍以各地方所省錢糧之半
 解部輸邊詔允行
四十年定内府各衙門應役人數
 令内府各監局司庫等衙門將各匠役定以一萬七
 千一百名錦衣衛各旗校定以一萬六千四百名光
 禄寺厨役定以三千六百名太常寺厨役定以一千
 一百名各為額數如有事故止許在冊餘丁查補不
[016-54a]
 得踰數濫收又戸部奏准河南均徭庫子擇殷實有
 力者朋充協濟掌印官置空白文簿二扇赴巡撫衙
 門用印鈐蓋發各役收掌遇派辦一應公費照數登
 記聴巡撫及守巡官弔查至於各倉斗級俱令年終
 支盤其後收支皆見役承當毋得牽繫舊役
四十四年二月議准江南行十叚錦冊法
 其法算該每年銀力差各若干總計十甲之田派為
 定則如一甲有餘則留以為二甲之用不足則提二
[016-54b]
 甲補之鄉宦免田十年之内止免一年一年之内止
 於本戸寄莊田畝不拘同府别府但已經原籍優免
 者不許再免
  臣/等謹按世宗實録十叚錦之議出於巡按御史
  温如璋行之未幾里下騷然莫必其命浙江為尤
  甚龎尚鵬巡按浙江時乃奏請行一條鞭法
神宗萬厯元年十一月順天府府尹施篤臣請恤廂民
差役
[016-55a]
 篤臣言廂戸之設始自永樂初取江南富民三千户
 填實京師分派宛大兩縣寄籍至𢎞治間止存二百
 餘戸以勾攝煩擾奏免僉解每戸嵗徴銀五兩盡給
 存戸為津貼安家盤費後因春秋陵祭鄉㑹武闈及
 各衙門取用物件等項兩縣里甲供應不前暫令各
 廂戸備辦遂沿習為常各戸嵗給領前銀輪流供辦
 嘉靖間戸部見所解前銀數多發貯太倉備邊銀去
 差存逃亡過半議者乃請每縣各給銀三百兩供應
[016-55b]
 繁難不敷措辦日逐賠補漸益凋零今兩縣僅存廂
 民五戸每嵗置辦家伙冗費叢雜難以悉舉夫廂戸
 非土著之民供辦非額設之役所有之資既以收其
 八九所供之役又未蠲其一二貧者流移奸者投避
 見存五戸惟餘殘喘豈祖宗填實京師之原意乞將
 解到安家銀每縣嵗添給二百五十兩仍清查影射
 與五戸一體當差戸部議覆每縣止添給二百兩
六年優䘏治河夫役
[016-56a]
 正月給事中李淶言河夫之役甚苦宜從實勘估稍
 優其直以蘇小民之困工銀必須早給仍察督小官
 不許假以别事剝削七月巡按直隸崔廷試言淮甸
 地方所當因勢調停者其一計夫役以安窮民各州
 邑所派之夫日給三分而逺者一日七八分次亦不
 下五六分彼里甲所取辦民已不勝苦矣事竣之時
 當事者又多裁削之或遇有衝决輒令復築不復計
 工夫洪水所衝何堅不破而可令窮民賠價耶以後
[016-56b]
 量從寛處免其扣累庶幾民忘其勞而稱佚道之使
 也皆允行
  禮部主事陳應芳條奏河工疏曰頃見漕臣開越
  河一疏其稱論方取土以丈計之約用工銀九萬
  六千有竒而木石之費十二萬其派夫必得五萬
  人而後可竊意夫以五萬每名日工食二分則當
  一日千金矣是所謂九萬六千者止可供五萬人
  三月之費借曰更畨迭用亦只供六月之食大約
[016-57a]
  計之則九萬六千者可足一年夫役之募乎其不
  足者撫按自有處乎抑令民自為賠也臣往見河
  工之舉撫按下之司道司道下之州縣州縣下之
  里甲里甲不足於是以家資之上下為出夫之等
  第籍名在官而趨之役票牌追呼之擾呼號怨謗
  之聲不可勝言此借名之苦一也及其不可脱而
  為之辦夫一家辦夫五名則月幾十金之費往往
  傾資以償其費不則鬻産及賣子女數月之間閭
[016-57b]
  閻一空此雇夫之苦二也及其以應雇之夫而往
  即工所也多方影射百計索求致令往往逃去移
  檄州縣逮之原籍名之人則又雇夫以補其額而
  就逮之費亦復如前是重困也至於官銀即使盡
  所議者給之猶不足以償十分之一而况所給者
  受值之人非出值家也官徒有募夫之名而害歸
  於籍名者之家利入於管工者之手此赴役之苦
  三也請以三䇿籌之與其使當事諸臣陽為節省
[016-58a]
  之虚名而閭閻小民隱受包賠之實害則孰若照
  糧起科明為加派而以九年十年拖欠存為錢糧
  酌為蠲免免其舊而派其新人情未有不樂從者
  錢糧足則官操其值以募人如各驛遞等夫則非
  以厲民而且養民此理之正䇿之上也𤓰儀巨商
  大賈往往有建寺修橋者向倭夷之變揚州外城
  俱係鹽商倡築不期月而集或懸旌表之令開事
  例之門或授以冠帶或給以旌匾必有應之者而
[016-58b]
  往來商船除鈔闗外量於湖口抽其税課以佐急
  此事之權䇿之次也如其不責名實而曰加派不
  可協濟不可事例抽税又不可而忍聽民自為賠
  焉此則可謂無䇿矣
七年八月减均徭加派銀
 給事中郝維喬言國家賦税差役原有定額邇來條
 鞭新立規額未定無名供應之費不時科斂之需其
 苦萬狀即遇灾傷蠲免而各項冗費冗役及門攤納
[016-59a]
 辦支應常例等銀有司仍一槩追徴不少减免此兩
 税輸官者少雜派輸官者多也請命下各直省每年
 春秋税額照常徴派外將均徭里甲及一應雜派錢
 糧但係小民出辦者通行查議某項應减某項應革
 某項仍舊分類開造呈報酌議務求省約從之凡减
 銀一百三十萬有竒
九年通行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輸
[016-59b]
 於官一嵗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
 為增减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
 辦京庫嵗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併
 為一條皆計畝徴銀折辦於官故謂之一條鞭嘉隆
 間數行數止至是乃盡行之葢均徭里甲與兩税為
 一小民得無擾而事亦易集立法頗為簡便然糧長
 里長名罷實存諸役卒至復僉農氓條鞭法行十餘
 年䂓制頓紊不能盡遵也
[016-60a]
 先是世宗嘉靖十年正月御史𫝊漢臣言頃行一條
 鞭法十里丁糧總於一里各里丁糧總於一州一縣
 各州縣總於府各府總於布政司布政司通將一省
 丁糧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優免之數每糧一石審
 銀若干每丁審銀若干斟酌繁簡通融科派造定冊
 籍令行各府州縣永為遵守則徭役公平而無不均
 之嘆矣奏入下所司穆宗隆慶四年戸部奏准江南
 布政司所屬府州縣各項差役遂一較量輕重係力
[016-60b]
 差者則計其代當工食之費量為增减係銀差者則
 計其扛解交納之費加以增耗通計一嵗共用銀若
 干照依丁糧編派開載各戸由貼交限徴收其往年
 編某為某役某為頭戸貼戸者盡行查革如有丁無
 糧者編為下戸仍納丁銀有丁糧者編為中戸及糧
 多丁少與丁糧俱多者編為上戸俱照丁糧併納著
 為定例此一條鞭法之始
  工科右給事中曲遷喬疏曰議行條鞭之法以差
[016-61a]
  銀必兼丁地定地必較肥瘠覓役必厚工食我國
  家因田以制賦按丁以審差即古有田則有租有
  身則有庸之意因法久弊滋於是不得已立為條
  鞭之法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徴銀官
  為分解雇役應付雖非祖宗之舊制亦革弊之良
  法但有司行之有善有不善是以地方亦間有稱
  不便者今宜行各撫按將見行條鞭之法或有司
  奉行未善者則隨宜酌處如病在雇役則寛議其
[016-61b]
  工食使人不苦於應募如病在里甲則嚴禁其暗
  用使人得安於田畝或則壤成賦勿使下地暗包
  上地之糧或九則徴銀勿使貧民概應富戸之役
  調停既當人自樂從矣
  孫承澤春明夢餘録曰一條鞭者其法通府州縣
  十嵗中夏税秋糧存留起運額若干通為一條總
  徴而均支之也其徴收不輪甲通一縣丁糧均派
  之而下帖於民備載一嵗中所應納之數於帖而
[016-62a]
  嵗分六限納之官其起運完輸若給募皆官府自
  支撥盖輪甲則遞年十甲充一嵗之役條鞭則合
  一邑之丁糧充一年之役也輪甲則三年一差出
  驟多易困條鞭令每年出辦所出少易輸譬則十
  石之重有力人弗勝分十人而運之力輕易舉也
  諸役錢分給主之官承募人勢不得復取贏於民
  而民如限輸錢訖閉戸卧可無復追呼之擾此役
  法之善者也後江陵相當國復下制申飭海内通
[016-62b]
  行者將百年而今又有不然者余讀懷柔縣志載
  賦役議曰天下有名為節省而其實有大不便於
  民者則今日之請减條鞭是已里甲之累民易知
  也以故改而為條鞭立法者貴其可繼故改鞭之
  始尚有餘地以俟有司之酌處乃一倡為節省之
  説各欵盡為裁减减之又减以至必不能行矣而
  各欵將終焉已乎必不能已則私役里甲以濟之
  者也昔止一里甲之累而今兩累之大家為掩耳
[016-63a]
  盗鈴之計其害更甚於加賦竊謂今日之裁减太
  甚徒掣賢者之肘而益以恣不肖者之無忌憚困
  民極矣司國者將有䇿以復條鞭之舊乎
十一年十一月議審編事宜
 順天府府尹臧惟一言審編事一銀力二差分配丁
 田每畆科銀二分涉於過重不若以丁門為主丁門
 上中則先儘力差重者編審其丁門下則并地畆編
 審輕差不得拘定每畆二分之例一差徭以丁田為
[016-63b]
 主而又有門銀者富家援例丁得優免故富者照門
 審差上中六則照門銀等則編審下戸既出丁銀不
 得復議門銀一力差代役額外需求以致正户賠累
 必每差明編所用之數除聴本戸親當外代當者徴
 銀解各衙門當官給領不許額外需求一流寓土著
 莫非王民除寄莊未乆産業無多者照例每地一畆
 徴銀三分止編銀差外其居住年乆置有地土房舍
 者即令收籍與土民一體當差一各衙門裁革官員
[016-64a]
 門皂人役宜查明免編以寛民力一各州縣地有繁
 簡故所用人役自有多寡將應减應增照數編審庶
 冗費可省而差用亦敷一差有銀力輕重不同舊審
 銀差有應改力差者或舊審力差有應改銀差者隨
 宜改編亦通變便民之法部覆如議
熹宗天啓元年均遼餉加派户丁等銀
 從給事中甄淑請也自萬厯時接踵三大征頗有加
 派四十六年驟增遼餉三百萬三年之中増賦五百
[016-64b]
 二十萬於是淑言遼餉加派易致不均盖天下戸口
 有户口之銀人丁有人丁之銀田土有田土之銀有
 司徴收總曰銀額按銀加派則其數不漏東西南北
 之民甘苦不同布帛粟米力征之法徴納不同惟守
 令自知其甘苦而通融其徴納今因人土之宜則無
 偏枯之累其法以銀額為主而通人情酌土俗頒示
 直省每嵗存留起解各項銀兩之數以所加餉額按
 銀數分派總提折扣裒多益寡期不失餉額而止如
[016-65a]
 此則愚民易知可杜奸胥意為增減之弊且小民所
 最苦者無田之糧無米之丁田鬻富室産去糧存而
 猶輸丁賦宜取額丁額米兩衡而定其數米若干即
 帶丁若干買田者收米便收丁則縣冊不失丁額貧
 民不致賠累而有司亦免逋賦之患從之
莊烈帝崇禎六年正月御史祁彪佳疏陳里甲之困
 先是三年河南巡撫范景文言民所患苦莫如差役
 錢糧有收戸解户驛遞有馬戸供應有行戸皆僉有
[016-65b]
 力之家充之名曰大戸究之所僉非富民中人之産
 輙為之傾自變為條鞭法民困少甦而大戸終未嘗
 革至是彪佳疏陳里甲之苦言自一條鞭之法行差
 徭咸入正賦安得里甲用之也乃僻邑遐陬公然僉
 派嵗節之餽送過客之供應新官之鋪設軍民之起
 解事無難易概令支當至於解銀一差尤稱重用發
 領之際吏縁為奸兑收之時賠折無算更有發空批
 令墊納在先要補於後者河南按臣李日宣行官收
[016-66a]
 官解中州便之何不可行之於天下也帝嘉納之
裁驛夫
 天啓時御史李應昇疏陳十害其三條切言馬夫河
 役糧甲修辦白役擾民之弊至是給事中劉懋復奏
 裁驛夫征調往來仍責編戸驛夫無所得食至相率
 從流賊為亂云
 
 
[016-66b]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