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25 篁墩文集-明-程敏政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巻三十二   明 程敏政 撰
  序
   贈河間太守謝君考績序
金城謝君道顯知河間府事六年將奏績于朝前期以
狀上巡撫都憲張公巡按侍御武公二公合詞以河間
畿輔民方告饑而謝君在任乆民恃以安不可以解郡
鑰俾仍舊涖事益究厥施以俟豐嵗狀下君不果行而
[032-1b]
同寅諸君咸相慶曰吾屬自今可受成而逭于吏責誼
不可以無賀以予家郡中走書京師俾有言焉予觀天
下之才必有所飬而後足以致用士之負才者往往自
墮于成殆失飬之過也謝君起關西諸生舉進士被遴
選作飬于翰林諸老先生恒進之以為大器逺業非猥
瑣者比而君亦自刻意問學乆之授監察御史在班行
中風裁隠然出人上已而理鹽法于長蘆勘漕事于兩
淮稽軍儲于四川所至偘偘有成績而望益閎由是吏
[032-2a]
部請于上有河間之命焉君治河間一切以惠民為務
吏事精敏百廢具興凡訟難决事難集者雖在異郡渉
武衛亦多委君盖閱嵗者六被旌擢之奏者四入覲于
朝而書上最者一錫誥晉階封贈其親以及其室人示
褒異焉夫君一出而履憲臺再出而守大郡為名御史
為良二千石雖其負才有過人者使非有所飬以成之
則亦烏能致聲實之若此哉彼見逐于上官取妒于同
列而為民之所疾視者其相去不啻霄壌哉雖然士之
[032-2b]
養也固出于上而能自飬以副上之求者恒鮮謝君以
戊戌進士改庻吉士同時升者二十八人今存者十五
六起御史而克終為時聞人者亦不過什二三則謝君
之能自飬而無失焉尤士之難也豈獨郡政之可賀哉
藩臬之升燕幣之賚皆朝廷遇循良之盛典而懸之以
待其人者異日舎謝君其誰與歸予承乏翰林即重君
斯文之雅殆非一日且河間者程之先壠在焉一廛之
下受惠侈矣故因君之留不能無喜計君且遷秩而吾
[032-3a]
鄉將缺望于利澤不能無戚然願君之逺且大以増光
斯文而為儒吏稱首則又不能不三復以致吾愛助之
私焉
   參政李公二親夀詩序
雲南參政富順李公克諧之受命赴任也將便道之蜀
省其二親于堂其在工部舊同寅曹君元而下榮公之
行作雙壽圖各賦一詩俾歸致慶而請予為之序予聞
諸君言李公性最孝其仕京師即分禄為飬而即其年
[032-3b]
勞獲貤封之典者再焉於是公之父自營繕主事進屯
田郎中壽今七十有七母胡氏自安人進宜人今八十
有三聨徳偕老一鄉鮮儷又目擊其子位三品象笏朱
衣奉觴稱壽以致隆于膝下如此榮矣哉耆耋之老世
孰無之而李氏二親獨著焉謂有子也服勞奉飬之男
人孰無之而參政公獨為人所稱焉貴且賢也然則諸
君樂人之有親儀圖而詠歌之豈非尚齒好徳之不可
遏哉古詩三百篇有頌有風其體裁不一也葢凡世之
[032-4a]
致壽于人者出于頌因致壽而可以備世勸者出于風
要之其有可尚可好者必其有可述焉者也參政公起
進士歴冬官屬最乆謹輸作計邦費能不以朘下奉上
為忠士論多之以有兹今而雲南大藩也地險逺宿重
兵民夷襍居綏輯孔艱以公之才局當之固足以惬士
望而副上之寵命所謂貴且賢者將益有大焉貴且賢
益大則誥之崇其階禄之陪其賦所以為二親榮者益
盛郎中公夫婦樂其子之能飬而宦成則心益休體益
[032-4b]
康由耄耋而進于期頥為君子之所頌也益多聞其風
也益勸是不可無序以諗觀者豈徒以畀歌童侑觴酌
備壽筵故事而已哉蜀多佳山水予少嘗遊焉而李氏
所居聞在富順之鴻鶴鎮者尤號秀麗昔人謂蜀多仙
非誠仙也受氣之淑積行之深致飬之篤有得壽之道
也而不知者疑其為異吾於李氏有徴焉耳矣
   送高君赴光山縣尹序
高君時宜以鄉貢進士乆需次于銓曹乃𢎞治甲寅之
[032-5a]
夏廷授知河南之光山縣事凡在鄉曲者莫不為君榮
率醵以慶之而屬予言為之贈高氏世居河間之獻縣
號碩宗其為人多樸茂而文曰溥者始以儒起家歴淇
萬兩縣尹有惠愛善其民時宜奉親顓顓厥誠事兄鴻
臚司儀君時舉伈伈謙牧而不敢肆教諸子弟恂恂守
儀矩入庠序畢力于簡䇿無紈綺之習課僮僕勤樹藝
而戒末作牢醴葅醢餤餌之屬亦精潔以時不煩購置
親賢禮賔必樂而後已家政彚修祖孫相承幾可為一
[032-5b]
邑之冠葢予弟與高氏有婣好因獲交時舉昆仲間最
稔知其詳如此今時宜一出而有百里之地人孰不意
其為筮仕者宜借聽以自益而予則以為無煩于外求
何哉孝親者奉上之推敬兄者處僚友之道訓子弟即
所以教民勤樹藝即所以飬民治家有緒則行已之方
課僮僕使各職其職而無譁則御下之義夫如是其何
有於一邑而况政典家規炳然在人耳目者哉謹而行
之守其道而不渝雖有大於令之責甚於邑之政吾見
[032-6a]
其無難理者世或謂人之與己也殊觀家事之與官政
也異致豈其然哉予獨念光山之為邑也其上有州又
其上有府又其上有藩臬諸司監臨孔多則任劇而身
煩非飬之深閱歴之乆詳核而通練若時宜者豈可易
視之而不為之所哉朝廷著令知縣有成績者起為侍
御及省部官屬自進士者什九自鄉貢者什一以時宜
之才䇿時宜之志固將有逺且大焉豈直取足于一邑
之間而已此鄉人之意而予葺之以為告者時宜勉哉
[032-6b]
   陸君廷玉哀詩序
金陵陸厚仁甫之以貢升太學也亟奉其考君哀輓之
什若干篇請予為之序仁甫往嵗嘗寓書京師請詩夀
其考君及相聞矣嵗丙午予考秋試南畿仁甫弗克薦
乃辱相過甚恭予因以諗其考君之賢而善教故能不
以得失介心若此距今則九易寒暑矣於是其考君之
葬已乆哀輓之什繼繼不已而况於仁甫有素者烏能
辭其序之請哉人之處世也生樂而死哀本出人情非
[032-7a]
有所強而然者故樂有頌哀有辭亦縁情而生足以致
備物之孝而世往往厭其數譏其繁豈不過乎夫禮始
乎脫成乎文終乎隆隆則仁人孝子之厚其親者葢無
或不用其情也獨哀輓一事哉頌其生者予弗暇論若
哀其死而為之辭則蓼莪黄鳥之篇薤露蒿里之作班
班見乎經著于傳記其數與繁固隆之意也古者不葬
而後以漸為之槥衾卜其竁兆置之祠饗所以安其體
者甚備銘其𤣥堂之内外而又奠之文哀之詩則固將
[032-7b]
以暴其行也夫人孰不欲其體之安行之暴為子者本
其心而為之殆出于備物致隆之不能已者烏計其繁
且數哉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謂其無為善
之實也况有其實哉陸君之葬也太常莆田陳公師召
銘之稱其尚禮秉義有儉樸靖慎之行殆不誣者至於
斥㸃金之妄却龜蒙之譜則尤卓卓可幾古人然未躋
上壽而不及見其子之成是真有可哀者己君有孫鳯
愿而文能刲股以愈母疾今學士長沙李公賔之為書
[032-8a]
其事而傳焉殆君身教之懿所及君諱瓊其字廷玉嘗
以輸粟賑饑為義官今不書而字之者榮不逮徳且以
俟其後之昌也
   贈福建按察使朱君序
𢎞治癸丑春予被召還京師道出東昌得邸報云吏部
擬山東按察副使朱君朝用為淛江按察使士論以為
宜而不果用明年夏上始用吏部請以君為福建按察
使士論咸伸曰宜哉國朝酌古制罷藩鎮置都布兩司
[032-8b]
分蒞兵民又慮其政之墮與其吏之刻且貪也置按察
一司俾監其中使正三品其下有副又其下有僉事分
道提印以督列郡而緫于使使得人與否而一方之治
忽繫焉其選顧不嚴且重哉朱君舉進士為縣有異政
起而為御史風裁凛然其在山東威惠益著兵民之有
寃抑求理者必之朱憲副而後已行部之臣有訟難决
事難集者亦曰非朱憲副莫能辦其望如此故憲使之
選一淛再閩若不可以易君者君不足以副該選而有
[032-9a]
獲于私好若是哉或曰福建去京師地險逺其民之苦
于吏者多不能自逹至怨以變朱君亦不可不自勉也
是又不然君為憲副山東其任偏其責分尚為之綽綽
有餘地而况今兹之可以專行獨濟無敢撓乎其間者
哉吾見君之赫然有聲嶺海間而為閩人之福也𢎞矣
穹官厚禄擬君異時而大其洗寃澤物之地也審矣然
此皆不足為君道者憶當聖天子踐祚君與二三同志
數扣閽上言請斥姦衺進忠賢誅左道却貢獻朝政一
[032-9b]
新天下望治而不便者知君之不可以利啖也不乆而
有山東之行名為進之實外之也豈徒外之又從而論
之盖自是紛紜者六七年今國是再定君亦進長外臺
而公論翕然如更化之初矣予於是不獨慶君之升而
亦竊慶夫善類之可以無懼也君便道歸省河間太守
謝君道顯將合寮宷舉觴餞君而走書請予言為之贈
予與君同里閈辱相好特厚固將有所藉以贈君而况
謝之諉重哉
[032-10a]
   贈侍御陳君知松江府序
𢎞治七年夏侍御光山陳君遜之用吏部言進擢知松
江府事命下日有言于傍者曰國家財賦悉仰東南南
畿為府十有三獨蘇松常鎮號四大府非才弗畀而松
江視三府尤難其縣二析之可為州其區十數分之可
為縣葢米之輸京師者嵗以百萬計而雜征弗與焉其
地瀕海列軍戍盜不時發而訟益滋然峯泖環之郡境
佳勝其人多秀而文往往出占魁選名一時非藝且逹
[032-10b]
焉之君子則亦莫可與得其民者然則求松江之治亦
真有所謂不易者哉予曰不然陳君通才且明于經術
無施不宜而於松江必有所不難者有所試也君舉進
士為邑安東有子諒之政起而入憲臺有淑慎之譽嘗
出按順天四府又稽考積弊于應天自其筮仕來二十
餘年畿南北地固所謂輕車熟路安行而無虞者矣民
情土俗亦有不俟乎索圖經詢故老而後得之者矣夫
親民莫如令建事莫如御史君皆優為之若是而况一
[032-11a]
府哉吾知君所以待其令與奉乎部使者必皆有道以
中處焉則財賦可不督而辦訟盗可不戢而弭士民可
不諭而孚芳聲茂實可以冠諸郡而上幾于古循良之
臣將昉于此矣時有疑君不屑于郡而解之者曰畿内
大郡守可目之小方伯予亦以為未然夫王畿千里有
事可徑逹而聖澤之下也恒先非一藩方逺外者比東
周之際劉子單子班齊晉宋魯列侯之上豈以其地廣
狹爵崇卑而為之先後哉雖三代以下沿革不同然所
[032-11b]
以尊王畿制諸夏之意一也君固知夫畿邦之為貴而
無所羡于彼焉者也况崇階峻秩所以俟君子治績之
成于異時者又未可量哉予族孫寛嘗尹光山道陳君
之賢予心志之既來京師始克識君諗其為臺憲之良
而及見其有今兹之寵命焉於是松江之仕于朝者自
大理卿王公以下相率餞之京兆檢府袁君佩又申其
意請予文予素重陳君遂不辭而次第其所聞以為贈
   贈營繕所正張君壽七十序
[032-12a]
昔文皇之徙都于北也凡天下材藝之士徴上京師者
數十萬計而長洲張氏亦其一焉其剥金為楮號最良
用以供殿庭宫閫及乗輿服御之飾每每稱㫖四方來
者咸以所售配其姓而稱之若今營繕所正君克仁尤
謙牧好禮樂親一時賢士夫士夫之自逺至者多主其
家用是君之聲稱益著而春秋七十歩履益健不覺其
老也所居之東為洹溪樊都尉大振西為南陽李太常
士欽皆與君善以君誕辰在嵗之季冬望前一日暨諸
[032-12b]
縉紳繪海屋添籌之圖賦詩為壽而請予序予亦數與
君還往知君之履行有可書者故不以辭而書之葢當
成化中輦下之人爭進獻以牟利府庫一空識者憾之
而張君處其間獨不預既而今上更化凡以牟利進者
悉敗其身家竄之荒裔其財貨歸于内帑其田宅屬之
異姓向之赫赫動人自以為得計者蕩無有也而君巋
然中存其世業無恙其所自殖者有加君子謂張君誠
智人也不可得也或曰張君非巧者特安其分而已然
[032-13a]
君淳樸出天性當其人之以豪侈相高也姻送之不貲
燕集之非時獨外張君而君未始與之相角客過從者
茶話而已半泉勺粟不輕以畀人而獨時時少捐以資
士之困乏其為人如此夫其慎乎保家而不徼非分之
福儉于處己而不恤流軰之嗤是故有服章縫事佔畢
者之所不及况羣于市道者哉諸君子為祝其夀考而
不能已者殆出于斯乎夫夀五福之首非徳無以致非
富無以飬也君富矣而以儉慎為徳其所自奉者又嗜
[032-13b]
薄而厚亷壽之所積安知不由兹而八十而九十以上
企于期頥如詩畫之所祝者哉君之先考君彦政始以
吳人來居京師至君以中貴人薦為營繕所副受勑命
之榮再進所正其晩福殆未艾云
   慶處士汪君本忠孺人洪氏壽詩序
汪與洪皆新安碩宗汪祖唐六州總管越國公華洪祖
唐河北黜隲使經綸子孫散處郡之列邑甚盛汪之居
稠里者至宋而有提刑應元洪之居洪源者至宋而有
[032-14a]
待制中孚其族益顯提刑之族在近世曰處士本忠君
其配洪孺人待制之族也葢自其少而為室家則和敬
相先壯而有子女則慈孝相成老而享田園之樂則夀
愷相高一里之間誠莫有尚之者於是順天府判吳君
廷璋過予請曰洪孺人生乙邜五月十二日今夀甲一
周矣而本忠君生戊午十一月七日嘗以輸粟賑饑被
恩例冠帶榮其身有子二人皆克家曰俊傑俊傑後有
子三人某之次稚潭則其壻也潭來京師得縉紳詩若
[032-14b]
干篇將持歸致慶于堂願一言申作者之意予於汪洪
皆還往甚稔且嘗觀其譜牒而知文獻之所自又嘗一
至稠里及洪源覽其山川之勝而知其代有賢者顯於
朝夀者名于鄉每健羡其祖澤之深風氣之厚下鍾于
人而不可誣有如此者夫尚齒之說通于四代賀夀之
義所從始也祝其人而不曰俾爾耆艾則曰錫公純嘏
賀夀而見于聲詩情之不可已也古今人雖不相及而
好徳之心敬長之禮善善之義豈以世殊而有間哉諸
[032-15a]
君子之詩於本忠暨洪孺人稱其徳之懿而期其夀之
永渢渢洋洋亦可謂善頌者矣而本忠君夫婦伉儷之
賢實足以當之而無歉顧其門地之逺且詳則諸君子
生異方容有不能盡知者予故序其詩而不以贅為嫌
將使讀者有考焉
   贈編修吳君克温南歸序
翰林編修義興吳君克温自言其㓜失恃鞠於其大母
以有今兹而大母疾且老不得恒起居因悒然抱病不
[032-15b]
可以任朝謁請暫去歸其鄉詔許之未行而有講幃之
命或者私議其不可去也而克温持甚堅閣老以下固
留不可遂行靳君充道與克温同官其家京口又與義
興皆南甸也且其交厚善不與他等而謂予亦善克温
請一言為贈初克温上秋試予承乏主考是時南甸士
幾三千人業尚書者尤號多佳士而克温名在五六人
中五六人者以平時論之皆首選也繼而舉進士者四
人克温與焉予以是竊自負不失士而與克温還往乆
[032-16a]
之知其人懿哉不獨其文之工而已飭身嗜學恒歉然
有進進不自足之心故被選入翰林為庶吉士即以病
謁告去踰年上京師授編修聲聞日閎而孰謂其毅然
復有兹行哉士得一命即計日取禄以贍其家積階以
為其身之榮恒恐人之先己也而克温以美才踐亨途
兩以疾去豈非所重者義而利之輕有不足容其心哉
讓不失始利而得名益高如劉清江所云者有矣若吾
克温其始之去也以疾得敬身之義今之去也以大母
[032-16b]
得致孝之義一皆出於至情而無他故其有所請也必
遂乃已君子殆以是占其人而得其所存之懿不可及
也夫士非有所明于義利則不足以言學葢理欲之分
若黔白净穢然豈可以弗謹哉士謹乎此則為亷夫為
吉士為休休之臣主上頼之而天下國家隂受其利澤
矣反是而有所成于功名之塲者士之恥也克温方進
侍講幃與羣彦並遊館閣間其學益䆳行益成世所謂
逺且大者可有也其疾旋瘳大母無恙翹首庭闕駕言
[032-17a]
遄歸以無負聖天子飬賢優士之寵亦因以見君子敬
身致孝之急而他日有所成者果異乎衆人斯吾之所
望于克温也斯充道之所以惓惓于友朋者也
   澄江文集序
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泰和尹公先生既還
政退居其里之澄江之上門生子弟相與詮次其文號
澄江集為二十有五巻以進士吳君必顯亦門下士方
知縣事畀而刻之刻已值考績上京師因趨視走請序
[032-17b]
之以傳走誦之終巻而竊歎曰盛矣哉皇明啓運百二
十年于兹文化大行作者輩出其篇章所存誠足以飾
治功而廣道術若尹公先生固其一人焉然非其才識
之高師資之美際㑹之亨則固未有能卓然名世者矣
公生有異質而濟之以問學舉㑹試第一人擢進士高
第識敏而才充恒思以身任天下事而不為淟涊之態
其得諸天者甚厚泰和前軰若楊文貞公王文端公及
梁伯菴陳芳洲諸老先生公及事之或私淑之又以庻
[032-18a]
吉士得盡閱中秘之藏所與游必一時才傑而視迂左
者為不足與也其得諸人者甚博公在景泰天順中為
編修即有名先師南陽李文逹公首器遇之既而事憲
宗為侍讀進學士再進侍郎官兩京歴三部遂入内閣
贊機務加宫保尚書迨今上訪落之初而公有所引避
獲請矣其得諸上者甚隆葢公之文始見塲屋者已足
名一時式後進其侍講筵職史館直筆昌言無所顧忌
以至於考多士議邦禮司帝之制命則甄收善類援據
[032-18b]
古典懾四夷而惠黎元天下之人固有因事考言而惜
其未盡者矣然則本之才識傳以師資而又值亨泰之
㑹卓然得見于用如此刻而傳之使人知天之生材也
不偶其篇章所存將與前軰相下上而皇明文化之盛
可考見焉吳君之功豈直不負于門墻之舊而已憶當
成化丙戌故永新劉文安公眉山萬文康公並主考㑹
試公與今吏部尚書鉅鹿耿公故禮部尚書南昌謝公
分閲尚書巻而走獲在選中今三十年矣章句之陋不
[032-19a]
足以辱奬拔而公所以期不肖者尤非他士可比顧淪
落之餘疾疢之乆學益荒見益陋實不足以知公之文
而况敢以不腆之辭冠其首哉南望西江不勝傾注謹
序而歸之以少寓起居之敬萬一云爾
   贈雲南按察副使謝君序
𢎞治七年之夏吏部言于上以監察御史謝君瑩廷獻
為雲南按察副使命下之日有為之嘖嘖曰謝君舉進
士為行人為御史嘗督視都城巡鹽兩浙其才局之閎
[032-19b]
健可詰戎兵佐司計出使湖襄分按畿北其風節之清
峻可總憲紀典邦刑矧君以春秋名家且莅河南道事
當考覈之任其文學之美贍識鑒之精明可秉校閱持
官衡一時人才葢可指數顧乃使之佐外臺于六詔萬
里之外雖其位四品其服金緋其食上大夫之禄於君
無不慊者公論謂何或對曰不然天下之官當為天下
擇人而切切焉為便私計者非君子意也君子之行已
也見知于人弗喜不見知于人也弗戚如以君為見知
[032-20a]
于人歟則嘗擬副憲于蜀與山東者再擬丞京府者一
無援弗成也以君為不見知于人歟君嘗忤權貴人下
詔獄衆懼不測而君不以勢怵上章申理卒白其事由
此觀之則君子豈以仕之逺近難易而悻然動其中哉
雲南去京師最逺險民夷雜居自國初宿重兵遣世將
開府以彈壓之積乆而弊滋恃逺而法骫起而圖之使
吾人安邊事輯吏治誠非有藉于良憲臣弗可於是當
路寧輟君于近且易者而屈君于逺且難者殆出于為
[032-20b]
官擇人之意乎君其有以識此矣夫以才局之閎健若
君風節之清峻若君文學之美贍識鑒之精明若君功
名所升與日俱積則他時内徙而長憲臺用均勞之義
入佐天子公論皦然號知君君烏可得辭若有所挾而
得雋以喜有所規而避難以戚皆君之恥也謝氏為吾
新安著姓居祁門者衣冠詩禮相繼不乏中世以來君
叔姪昆季起科目占魁選者七八人出講下者亦往往
進顯于時而君與予尤號知己方友君以自輔而勢不
[032-21a]
可留也於是鄉人在京師者相與餞之予特次其所聞
序而贈之
   贈方君知濟南府序
吾友方君維新以成化戊戌進士授臨海知縣踰六載
始召還為太僕丞丞太僕未六載即用吏部請擢知府
濟南凡吾新安人在京師者喜維新之有兹命也就道
之日宜不可無贈言職方黄君碩夫過以見屬其語複
其意厪若不可以易得然殆非能悉予者予與維新還
[032-21b]
往二十年重其人乃靳一語而不為之贈哉維新之為
縣也有治績甚偉中梗于權貴人宦轍滯而守弗變其
佐羣牧尤殫心力為之嘗畫其可罷行者十餘事以聞
馬弗耗而民弗疲聲望焯焯日益起以有兹今獲少振
焉葢其滯也不以戚其振也不以喜隨其分之所及行
其志求不失其在我者君子之道也而維新有焉其何
所藉于不腆之辭之為重哉雖然濟南山東首郡轄州
四縣二十有六屬吏幾千人户口數十萬計非若向之
[032-22a]
一邑可以目擊坐理也濟南之為域也親王國焉三司
治焉中外重臣受簡命開幕府以控一方吏治民瘼學
政戎務刑獄繕作一切簿書泉榖之數慶集祠祀之典
呼召厨傳之科叢委沓至日不暇給又非若向之考牧
一事可以專行獨濟也維新於是亦將惕然有思求所
以副兹擢而無歉已乎古人建事貴善推焉大易誨人
莫先觸類維新固嘗發其所藴一驗于治邑再驗于考
牧皆有明效非一時儌譽罔功者比然則一郡之治猶
[032-22b]
一邑之治也百務之理也推之而有慿以類相觸而無
所閡則何施之弗宜何處之弗當何官之弗稱其責哉
晉司藩臬入佐朝堂其道亦不加此矣或疑維新方少
振贈言者遽以是期之非責善之義是又不然古之詩
人所以燕享而頌其人者率以福禄為辭非願其貴且
富也願其志之得行也予之不敢靳其言若此碩夫以
為可乎則請徧告我鄉人而書之以為維新贈焉
   慶豐李翁七十壽序
[032-23a]
豐本徐鉅邑多舊宗而李氏為稱首李之宗多老且賢
者而應祥翁為稱首翁早失怙恃奉繼母以孝聞起家
以儉勤至殷碩而好清約讀書秉禮納交一時名士以
自益凡古今圖籍墨本必重購之置坐右暇則深衣幅
巾焚香瀹茗時展一過若尚友然嘗發廪賑饑以恩授
七品階官如命士而遣子雲孫鼎昇俱為庠序生督敎
甚力由是豐人無少長皆知翁之為賢而春秋則七十
矣鼎之上太學也以道逺不獲登堂拜慶乃求諸縉紳
[032-23b]
詩將持歸為夀而請予為之序夫先民之所以慶其人
之壽者非徒以其閱是甲子之多而已殆以其有可慶
之實焉以今觀之一里之間豈無七十之老然行弗惇
名弗美則亦何所持而為之慶哉則李翁之平生固不
必有殊尤之行卓絶之名而君子與其壽者有可慶之
實也夫孝則悖盭不設于身儉以勤則奢僣不形于家
交名士則狎佞踈好圖籍則聲色屏推賑饑之心則無
吝志而所施者博矣本敎子之意則無豢習而所植者
[032-24a]
逺矣夫其羣行若是則膺古稀之年而享太平之樂于
林壑之下比于古康衢擊壤之叟為君子之所頌不亦
可乎夫本固則末茂實厚則聲閎理也吾知李翁七十
伊始將以漸而進耄耋臻期頥因鄉射之行而正大賔
之席遇飬老之令而膺肉帛之賜使為善者加勸將不
止于一家一鄉之稱首而已矧其子孫悉以經術自奮
異時有出而登甲科躋顯庸于盛世使人稱曰此豐之
李翁子也此豐之李翁孫也翁心益怡體益休名益彰
[032-24b]
君子之所以頌之者益至殆將有不一之書擬其後而
予言特為之張本云爾
   秋江别意圖詩序
太平黄君汝彛為休寧學司訓九年將上其績于京師
縣人胡靜夫汪克成詹存中取休寧之景分十二題為
秋江别意圖各賦一詩以餞書來請予為之序予往嵗
被放南歸得汝彛而與之還往三四年汝彛性高曠殆
不可以茍合然獨心善予酷嗜詩凡居閒撫景冩懐酬
[032-25a]
物一寓于是休寧佳山水縣北松蘿山其勝處不减蘭
亭武夷縣西齊雲巖尤奇絶與武當相雄長縣東古城
巖石門天險庻幾仇池而縣南紋溪之水澄碧如帶沿
溪上下石人峯落石臺玉几山諸可以登渉釣游處至
不可名狀予别墅在南山學舍在楓林原相去甚邇汝
彛與予每每乗輿騎馬或坐籃輿駕小艇觴詠終日又
得靜夫克成存中三人相與忘情寄傲于水雲山月間
漁夫樵子往往見侮然予軰心樂之不自知其身之在
[032-25b]
放藉而受馽于塵鞅也予既被召入朝幸汝彛之將至
而念靜夫軰在故山所以序其詩者乃逺屬予不以予
之心善汝彛故邪夫人之生世率苦于無友非無友也
相啖者衆則情有所不敢伸相與者嚴則意有所不能
洽故雖交游遍天下而號相知者恒寡也若吾汝彛葢
可友矣一時遊從若静夫克成存中又皆雅志林壑可
與分社而不厭宜其賦此以冩臨岐繾綣之懐不忍其
去也汝彛為故侍郎世顯之從子受知大司成謝方石
[032-26a]
先生在休寧以善教聞出館下者多中首選今兹之來
吏部將按籍而升之或知而薦之其詩將有所遇于世
然則歌頌聖徳被之管絃與能言者角立以鳴一代之
盛非予與諸君子所望于汝彛者歟
   送南京太常祠祭署祀丞武君序
予承乏史官嘗伏讀金匱書考見我孝慈高皇后以懿
聖之徳上佐真主成萬世之業化及海隅比隆任姒又
嘗奉詔歸省道宿州之閔子鄉孝豐里見大書徐王墳
[032-26b]
額下馬祗禮且誦尚書陶凱所撰碑銘知我太祖高皇
帝念王篤生聖女而無他子以祀事屬有司又聞人言
王之祀武氏實主之然不得其詳也𢎞治甲寅冬有請
文以贈南京太常祀祭署祀丞武君騰霄者始見其本
末云武之先有諱原者於高皇后有葭莩之親龍興初
數從征伐授武毅將軍至其孫戡遂僉徐州衛指揮事
其命諸武之彦曰忠為奉祠曰聚為祀丞𨽻官太常守
徐王之祀則洪武已已也我太宗文皇帝嘗以巡狩北
[032-27a]
京過焉復求武氏之後而得名貴者以嗣聚歴定暨閎
至騰霄三世矣騰霄以詿誤廢職事者三年今嵗夏詣
闕自陳皇上惻然憫其先勞特許復官故與騰霄善者
有請於予而予獲聞其詳如此惟古帝王之有天下者
推恩之漸必由親及踈况聖后之先有開祥毓秀之功
而不及享一日之飬于生前者乎肆我高皇帝膺天御
極首厚大倫而推恩徐王又推而及于武氏與古帝王
同一道也夫祀官秩比中士而恩禮殊異其賦入有田
[032-27b]
輸作有衆獵有飬薪有林雖以為崇祀之需而祠官實
綜之葢上公之尊外戚之貴未有能過之者然則武氏
後人宜何如而後可以言報哉謹其汜掃潔其牲豆上
體我高皇帝推恩之盛心而不敢肆又以其暇日訓其
子弟服詩書守禁令俾居者無盭法仕者無斁舉享太
平之福而優游于衣冠禮樂之區則雖謂之與國同休
可也騰霄勉之予方官太常兼史事於先朝故實葢有
喜聞而樂道者故序以畀之請予文者何姓而玉名所
[032-28a]
謂善騰霄者其預餞則自武安侯鄭英而下若干人
   送都閫徐𢎞範南歸詩序
佐淛都閫事宜興徐君𢎞範今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
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謙齋先生震器也以今嵗秋携其
子文煥來省先生于京師適先生受誥加三世勲銜皆
一品先生旋亦被命進三孤總百官參宥宻如故而子
孫偕來視膳左右非常之恩不貲之慶歆慕誦說溢于
都下殆近所未有也乆之𢎞範請于先生而南凡在詞
[032-28b]
林各賦詩道其行退走為之序惟先生以醇徳正學事
三聖四十年更化初入内閣位元宰明天子端拱受成
而先生不自有其功其心休休方集衆正廣四聦以培
主徳而惠黎元於家事不一挂意者以𢎞範為之子也
𢎞範自少力學聦悟過人亦思有以自見者㑹先生畀
之家政遂不復業舉子嘗屢發廪濟嵗侵所全活甚衆
朝廷亦嘉予之以有今兹其在京師每不自安于官下
遄其歸以督耕作奉丘壠用紓親之憂遇人則尤退避
[032-29a]
若晩生恂恂不敢有其身之貴也若是者雖其質之美
致然然出于庭訓之懿者豈常情之可及哉矧兹之來
候先生之起居而承謦欬其得諸觀法益深先生喜𢎞
範之克家而可以畢力于公也其加訓益至夫然則亦
何借于淺陋而為是譊譊哉然竊聞之袁閎之省父于
官也其往反人不及知柳仲郢至不敢與父之幕容抗
禮范純仁本其父志以麥舟濟人志士尚友者宜不可
忽也若𢎞範之所立似矣而文煥之齒日長器日閎如
[032-29b]
因其所得之一二益克之以濟美而勵其子慰先生于
再見豈非贈言者之意哉詞林諸君子日從先生後仰
窺先生之心於袁彭城之清介栁山南之風矩范文正
之勲猷必追而與之同者故因𢎞範之行樂道之俾荆
溪之人誦其詩想見一時慈孝之盛企徳承式於風教
之益將有大焉豈直以敦世好叙離闊而已
   樊母賈孺人七十壽序
駙馬都尉樊公之母孺人以今𢎞治甲寅嵗届七旬清
[032-30a]
健無恙而季秋念五日維初度之辰凡貴而金貂賢而
薦紳以至於姻戚僚宷登堂致慶者彌月其在鄉郡又
加厚焉於是鴻臚司賔賈君錦衣千户季君謂予之亦
善公也以序見屬然予嘗賦詩一篇題其所謂南山圖
者為孺人壽矣豈可再乎辭之則又曰詩約而序繁繁
所以致其隆也請必無辭惟孺人賈氏系出安陽為故
兵馬副指揮樊公之配有子女五人都尉公行三生極
儁偉孺人奇之曰是必當大其家者然非學不可遣入
[032-30b]
學讀書英悟駿發見者䇿其逺器也㑹被選尚英廟廣
徳長公主驛召孺人至京師入朝兩宫賁其身有金帛
之錫奠其居有第宅之賜褒其徳有綸綍之頒恩禮駢
繁觀者嘖嘖而孺人不以貴怠其勤不以富易其儉所
以教都尉公者益力都尉公日從諸老先生講學課詩
執禮益恭其聲望在一時勲戚之右遂被簡知典禁旅
入宿衛侍講筵受心膂之託葢天賦人以不凡之資而
以非常之貴畀之豈多見哉顧所以毓成其徳器俾迓
[032-31a]
承光寵而將其福則孺人慈訓有不可誣焉者已都尉
公奉母極孝又善事其兄訓育其子姪却紈綺之習而
服詩書守禮法長子琦次子瑶雖授錦衣秩千户皆循
循若章縫之士然以是孺人樂之益介壽祺閲日之多
至于四百二十甲子而漸進于期頥之域未艾豈可無
慶邪昔有周盛時諸侯大夫之夫人賢者多美于風而
母之壽一見于頌誠以王化必始于閨門故聖人取而
著之經以垂訓來世炳如也若賈孺人以婦行之淑母
[032-31b]
儀之尊生我朝列聖道化漸被之餘躋高夀而享其子
之備飬如此辭而祝之於古詩人之遺義不庻幾乎豈
直桑梓之私好而已予文素號鄙拙雖本諸君子之請
而繁其辭亦不能出所題南山詩意徒見其贅爾其何
足為壽筵燕喜之重也哉
   古林黄氏續譜序
吾鄉巨姓必標其所居之地以自名其不地者不問可
知其為下姓也葢姓必以地則君子有所據而聨姻小
[032-32a]
人有所依而獲庇然非數百年聚處而有道以維之亦
不足以致之也自魏晋以來用門地取人實有封建遺
意然中原多金革之事故雖大姓如崔盧土著如朱陳
者今亦不復知其所在矣江南地險僻非用武之國而
吾鄉又多深山長谷風氣聚而不散人習禮義而重遷
故巨姓視他郡為盛若古林之黄其一也黄之先曰元
集為晋新安太守始家于郡四世孫碧璇居郡之黄墩
碧璇十世孫益謙又居休寧西湧其孫文㫤則古林之
[032-32b]
所從出也自元以來吾鄉先逹以程朱三大儒皆郡人
由是慕聖賢之學不輕于仕而黄氏先人多從之游文
㫤十四世孫伯固以易名家朱風林學士稱為畏友伯
固之從弟君啓從學江明安先生而友東山趙徴君又
館于師山鄭公師山亟稱之君啓三子皆克世其學曰
子運從學風林尤以行義稱以祖產讓其弟子中子度
而自闢後圃以居學者稱後圃先生東山著春秋屬辭
諸書子中與有叅訂之力伯固之孫叔宗亦從學風林
[032-33a]
始手編古林黄氏族譜而汪蓉峯司直序之則洪武庚
戌也當是時江南新脫于兵人不自給而叔宗惓惓於
敬宗收族其志逺矣惜乎益謙以上舊譜失傳叔宗亦
莫得而紀之也迨今又百餘年雲礽之來者益蕃於是
後圃曽孫世瑞本其父景高之志重輯之世瑞不以其
譜為足出而求證于四方得浮梁黄氏所藏黄墩舊譜
乃克上推其源得益謙以上三十二世下衍其流凡子
孫之後出者皆在焉總之為五十四世小傳以詳一族
[032-33b]
之行附録以備一家之言由是古林黄氏之譜殆無憾
焉請予序予每重世瑞之性行學識嘗往訪于古林見
其山之蒼然峙乎其前聽其水之浩然注乎其東則曰
此固山川之秀鍾于古林黄氏之先人者也南望之為
璜源之吳北望之為㑹里之程西望之為斗山之程西
而南為大畈之汪東望之為商山之吳東而南為汊口
之程則又曰此固大家巨姓與古林黄氏相輔而立共
師友而通姻婭者也然考其先驗其後未始不由于祖
[032-34a]
宗之積學累行而能致其族之興者亦未始不由于子
孫之率徳繩武而能保其族之長者然則譜牒之修不
知其本可乎噫今日之祖父前日之子孫也今日之子
孫後日之祖父也一親踈崇孝敬而謹其邱墓之守奉
其詩書之業以不墜門閥之傳則庻幾此譜之不為虛
器也已古林黄氏可不勉歟
   憲副朱公暨孺人王氏偕夀圖詩序
偕夀圖一而附以詩若干篇出于工部屯田主事祝君
[032-34b]
萃李君堂之所請以為其長員外郎朱君恩而作者葢
朱君之父憲副公今年夀七十九母王孺人夀八十俱
無恙在堂而員外君逺仕京師故同官者本其意而為
之以致遥賀也古之人於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而孝子
愛日則因其親誕之辰數其夀而為之慶者殆昉于此
夫親之夀不可以不慶固也而况其賢且貴焉者乎憲
副公起進士授監察御史歴山西按察副使官中外二
十年年逾五十即引去其通練之才清慎之操恬退之
[032-35a]
節人至今而道之而王孺人以巨族令女來歸于公其
賦性貞淑處家儉勤實與公相峙而成相偕以老其貴
且賢有如此者而又得員外君能飬志以承其後趾美
甲科官六曹以不替其詩禮之傳其賢而有後又如此
宜諸君子彰其夀而為之圖聲其貴且賢而為之詩也
亦豈非尚齒好徳之心出于同然有不能自已者哉初
祝君倡此舉以夀公未幾而被薦治水江南不克竣事
責成李君予乆未之能復也乃今孟冬員外君忽受命
[032-35b]
冊封親藩于荆湖有過家之便葢向之所圖以致遥賀
者今遂可以拜膝下矣龍章鳯節照耀里閭山川草木
赫有榮觀東吳之老者奉觴酌以□少者操几杖而侍
企徳向風彌月不已吾知憲副公夫婦樂其子之能飬
而心益休體益康雖由是以進于期頥之域而為人瑞
于一鄉有不難致者矣憲副公誕辰在九月十四日孺
人誕辰在十二月十二日適與使歸之期相當而鄙作
之渉遲鈍亦若有待焉弗偶也故輙以是先諸君子書
[032-36a]
之圖額而為員外君申愛日之義云
   慶沈母太孺人榮膺恩夀序
中書舍人沈君冬魁以三載考績恩受勑命贈其考隠
徳府君徴仕郎中書舎人母陸氏太孺人惟時太孺人
年七十有二以迎飬來京師凡仕之在同鄉者咸樂君
之有母也將合慶之而以序屬予予竊聞之好徳錫福
箕疇所陳玉瓉黄流著于詩雅葢言福之錫于君畀于
天者必安和淑善之人人不可以倖致也太孺人㓜失
[032-36b]
怙恃而鞠于祖母賢明貞惠事祖母以孝聞長歸隠徳
君克盡敬戒不幸隠徳君早世遺孤二人又竭力事其
姑生盡飬沒盡禮持家訓子以不墜夫君之業人稱其
難葢陸氏阜城鉅家若太孺人之叔父都憲公憲副公
與其弟憲使公前後舉進士出入朝省振華履亨家法
益備太孺人每諄諄以勵中書君昆弟曰非力學安得
至此中書奉教惟謹遂登高第官近臣清才妙器表表
一時而君錫之恩天畀之夀於太孺人遂兼得之求諸
[032-37a]
一鄉豈多見哉是宜賀矣或曰七十之老世豈無之而
三載考績恩命之頒又恒典也予曰不然箕疇之所陳
詩雅之所著正謂其有安和淑善之徳而後可當盛大
之福享耄耋之年爾茍非其人則君子以為倖致雖夀
與恩何取焉若太孺人之徳美矣被龍章奎畫之褒膺
翟冠霞帔之服清健康裕巋然于堂則傳所稱歸極必
嚮之五福而黄流不注于瓦缶者非是之謂歟矧中書
君名位益進太孺人恩夀與俱將由今封以漸躋于高
[032-37b]
品由七十以馴至于上夀使里閈之觀者歆慕聞者興
起福禄榮名與陸氏相高殆不徒光逺有耀而已然則
鄉人之慶固昉于此乎予不佞於憲副公叔姪相還往
而中書又予所器重者故特序其事以為稱觴者之先
驅焉
   潞州志序
彭城馬君知潞州之明年求州之圖籍閲之得兩冩本
一成于永樂一續于成化大抵詳于近畧于逺也文俚
[032-38a]
而不雅事襍而無叙君竊病之乃致科貢士五人與學
正桐城劉崧俾旁蒐博采于諸史别集中渉潞事者悉
檢録之手自刪訂為若干巻其繙閲之勞彚次之審葢
窮日夜之力而後成也馬君以予素相善亟具副走書
京師請序之而梓行焉夫圖籍之有資于世也尚矣周
禮外史掌四方之志土訓掌之以詔地求誦訓掌之以
詔觀事而知地俗當其時為人上者多明習天下事而
徳業之隆有以也訓史職廢莫之可徴然方域之圖食
[032-38b]
貨之書人物之記在後世不可少者固周之遺法乎潞
據太行履蒲津號天下之脊物産不乏而秬黍之生足
以召大龢定古樂前代嘗以署軍府矣我朝置州領縣
六建宗藩大國一次國十數葢山西巨郡也豫譲之忠
鮑永之孝任敖李抱真王彦之勲烈炳然在人至以耆
徳位丞疑佐興運若杜斆先生尤他州所未有也夫如
是而無圖籍紀之使文獻滅裂名郡等于僻陋繄誰之
責歟馬君志成而潞之為郡益顯葢其詞鬯其事核官
[032-39a]
于斯者可持循以為政生于斯者可尚友以為學也然
不但此而已鄰封異縣得而讀之心馬君之心各為其
方之圖籍以傳將見廟堂之上一史二訓之職以賛吾
君於凡地利豐耗民風美惡人材盛衰皆可按其原委
革因之所在謹禮恤民節財飬士徳業之隆比于成周
豈非聖王求治之一助哉馬君可謂知所先務矣君名
暾字廷震以鄉貢士家食時嘗編徐州志若干巻筮仕
知蒲州改守潞所至以公勤牧愛聞五人者李璽李壕
[032-39b]
牛良李堂舉于鄉王卿貢于監皆潞産也
 
 
 
 
 
 
 篁墩文集巻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