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25 篁墩文集-明-程敏政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巻十二    明 程敏政 撰
  辨
   辨祁譜世次自周秦迄五代了無一闕可疑
按饒之景徳鎮有宋都官程公名祁者嘗撰程氏世譜
三十卷起得姓之初而終於五季其間系次分合履歴
詳簡最號精宻盖自宋以來凡程氏之有譜者必以此
為按本之者進以為是不本之者斥以為非其説之得
[012-1b]
行於一宗如此敏政每閲之亦歎其有功程氏而獨疑
其自晉以上抵於周末事不見於經史何所稽憑而能
歴歴著之使其昭穆分明了無遺闕一至是哉然又疑
魏晉以來用門地取人凡大家巨室必有譜牒副在官
府而祁生汴宋之時恐及見之不可知也近歳以來欲
重訂本宗一房因徧考舊譜旁証他書而後知祁譜之
果可疑也何哉以其所書河南房一𣲖而因有以盡發
其偽也祁稱據林寳元和姓纂謂陳亡忠壯公子孫徙
[012-2a]
中山五世孫大辨為六合令雖云五世祖忠壯而不知
其所從出敏政考之文苑英華得李邕所為程長史碑
其載五世祖重安侯嚮正忠壯之孫而嚮生育育生皆
皆生𢎞𢎞生大辨具有履歴最後又得陳留譜證之相
同其書皆出汴宋而祁不之見乃於其所著譜謂嚮生
二子翻詡翻生三子公順公頡公頴詡生二子公顥公
顯反稱大辨不知其所從出以是知祁譜之可疑者當
不止此盖祁自負博極羣書蒐獵纂集以成此譜而不
[012-2b]
知簡册所載固有出其見聞之外者若邕碑是已程以
國氏始於休父世望安定而嬰公事趙家邯鄲再望廣
平此固程之所自出者也故今定著此譜仍系二公於
首以重水木本原之思凡祁譜所述世次出於周秦之
間者皆不敢具載以明此譜之可信然祁自序有云倘
宗人與我同志或嗣有所見或别有藏書與今譜不同
者願以見教尚庶幾改之則其本心亦豈不有望於後
之人也哉
[012-3a]
   辨祁譜稱漢歴簡侯黒至晉新安太守元譚世
    次太逺紀述太詳可疑
按祁譜謂嬰十一世至漢歴簡侯黒黒傳二十世至新
安太守元譚中間無一人一事見於傳記今不敢從然
簡侯實趙人則其先當出於嬰公故今止據漢書年表
世系附嬰公之後
   辨祁譜不知程氏初遷江南出呉都亭侯普之
    後誤據元和姓纂以為出魏安鄉侯昱歐陽
[012-3b]
    文忠公碑銘亦從其誤
按林寳姓纂謂唐世程之望分為七而廣平中山濟陽
三族皆祖魏安鄉侯昱於是都官祁據之以作世譜曰
中山之程出於新安太守元譚實安鄉侯之裔當晉東
渡自河北來守新安遂家焉而太守十三世孫是為忠
壯公靈洗於是歐陽公又據之以作冀國公碑銘曰程
分為七三祖安鄉廣平中山以暨濟陽中山之程出自
靈洗實昱裔孫仕於陳季兩説既出凡程氏之有譜者
[012-4a]
無不宗之敏政竊誦之而有所疑焉李邕所作程長史
碑其世次甚明而祁不之見乃妄有所述則等而上之
謂元譚之果出於昱其敢以為據乎後得陳留程氏舊
譜其説曰唐世程之望分為七而廣平中山祖呉都亭
侯普濟陽祖魏安鄉侯昱分南北兩宗乃知姓纂漏書
呉都亭侯普五字由是後人襲舛承訛謂三族皆祖安
鄉盖由歐陽公與祁為林寳所誤而後人又為二公所
誤也陳留譜所書逺有端緒而祁又不之見其自叙紹
[012-4b]
聖年中求陳留之譜而不得且云無由論定以待異時
則宜其所譜之䟽脱視寳為甚也陳留譜謂普從孫堅
東渡江歴事孫權為盪㓂將軍賜居建康為南宗之祖
晉元帝東渡自建康即位而普之𤣥孫元譚仕為新安
太守始居新安盖程氏之徙江南始於普而居新安者
始於元譚非元譚始自河朔徙江南也會里文簡公大
昌為譜序曰自晉以前程氏未有越江而南者居江南
其始於東晉元譚公乎噫會里公最號博洽為朱子所
[012-5a]
禮重者尚為此説則餘譜之不能有所是正又何責焉
   辨祁譜書新安太守元譚以下世次絶與陳留
    譜不同及書忠壯公二十二子可疑
  祁譜元譚子超生馮馮子豐生景秀景秀子元政
  生寳雲寳雲子法曉生隠&KR1471&KR1471子道樂生次茂
  次茂子詧生寳惠寳惠生靈洗五子靈洗生文季
  二十二子文季生子嚮子嚮生詡詡子公顥生絢
  絢子南金生元諫元諫子季隨生繹繹子昔範生
[012-5b]
  行褒
按祁譜謂忠壯五世孫大辨居中山不知其所從出敏
政既得李邕碑訂之其居新安者自元譚生長民長民
生相韶韶生元政元政生道惠道惠生天祚法度天祚
生超法度生扞宗景遂超生邕之邕之生修修生次茂
次茂生詧詧生寳惠寳惠生忠壯凡十二世又自忠壯
五世至皆富二公分南北二宗皆仕隋為涿郡主簿生
𢎞𢎞生大辨為北宗富生炫炫子南金生諫諫四世生
[012-6a]
行褒為南宗敏政又得陳留譜訂之如右考之宋齊書
元譚四世孫道惠二子三孫當宋子業之亂悉佐晉安
王子勛起兵其名雜見紀傳中而祁乃止書天祚一人
餘皆列諸外譜又稱忠壯兄弟五人子二十二人亦皆
與陳留譜不合考南史傳凡當時將相大臣三子五子
無問顯晦多書而忠壯二十二子至有尚主者反不以
書載考之祁譜二十二子無後及外徙者過半獨嚮一
房居故鄉則亦必無之理也史稱文季死於周詔以其
[012-6b]
子嚮襲封盖謂文季之子名嚮也而祁乃謂其名為子
嚮益可占其人之不審焉敏政最後又得二説其一洪
武長史通公所編績溪坊市譜䟦云家藏舊譜稱嚮生
一子失名其曾孫曰行褒與諸譜不同其一元儒方氏
𤣥成䟦程氏譜亦云婺源譜稱元譚十三世生忠壯公
績溪譜稱元譚九世生忠壯公其不同又如此則知祁
譜之後固自有覺其非而闕之者矣惜其未見李邕碑
及陳留譜故無從訂之爾
[012-7a]
 祁譜又以炫為絢謂絢有弟綸南金有二子元皓元
 諫皆與陳留譜不合唐登科記止作程諫亦無所謂
 元諫唐試進士蓂莢賦刻諫公之文尚存又謂繹生
 二子昔範西範比陳留譜多一人盖昔西二字聲相
 近而誤也
   辨祁譜不知元皓與皓為一人誤分滄州中山
    為二房及謬増荆杞一人為河南房祖
按祁譜以忠壯七世孫元皓生日華為滄州祖而誤以
[012-7b]
大辨生文英文英生皓皓生荆杞為中山祖且云伊川
宗譜一巻宜上附之意以伊川六世祖秀為荆杞之子
也敏政每閲之頗疑元皓與皓本一人何哉姓纂謂大
辨居中山而唐書本傳稱日華定州安喜人世鎮滄景
定州即古中山也日華父子獨仕於滄耳祁乃盡其族
而歸之滄非人情矣後於趙明誠金石續録得唐韓義
賔定州别駕程君墓誌及陳留譜考之則皓生日華日
華生懐直懐直生執恭執恭生世庸世庸生巖巖生秀
[012-8a]
皓與元皓果一人而猶有可疑者唐書本傳元皓嘗受
安史偽署為定州刺史李邕碑稱皓廣宗人發身文學
惟此為不同耳既又考唐代宗徳宗實録始復得其所
以誤者實録於日華傳下曰日華廣宗人父皓為定州
刺史始居安喜而史朝義傳下曰朝義既死其偽定州
刺史程元勝等皆舉其地以降乃知作史者不審但見
定州有兩程刺史遂以元勝之事附之而又易其名為
元皓也所猶幸者新舊史於日華傳中俱曰元皓於朝
[012-8b]
義傳中俱曰元勝間見互出可從而為尋疑勘誤之地
使其改而從一則豈可以復正哉祁不能訂史之失乃
謂皓生一子荆杞更出一疑以誤後人今定著以邕碑
唐史及韓誌陳留譜為據夫然後百年之疑一日而决
又考之宋季有續譜者以姓纂稱大辨不知其所從出
而祁譜忠壯公十四世孫有粹實英秀四人遂以伊川
之𣲖附此秀下則又愈逺而愈失之者也
   辨祁譜行褒以上世系訛舛當正行褒以下世
[012-9a]
    系明白當從及祁續譜所載者諸房多不之
    見或誤加増損亦畧辨之
按祁譜之所失其最甚者在於偽作行褒以上祖名以
相聮綴若其所譜行褒以下六世支分𣲖衍則又最為
明白當從之者盖祁生汴宋去五代時未逺而其所譜
行褒六世孫承字行三十餘房則皆當時見聞相及住
居相邇慶弔相通者也其附載承議公之言曰諸房子
孫並請以承字冠於名上置籍注之以辨少長而祁别
[012-9b]
有續譜二十巻大抵皆三十房之後江南諸程多出於
此然以數經兵燹之餘人或莫見之而近世諸程之譜
意出於宋季元初之人餖飣為之彼固不虞祁之有續
譜也則或脱其世或增其名用求合於祁之前譜舛戾
紛紜莫可究極而三十房者反無一人承其後焉所失
較祁益又甚矣今訂本宗譜而不能徧及各房因隨所
見畧志之以俟續書
 祁譜昔範三子秉彞匡柔行褒匡柔二子適造行
[012-10a]
 褒四子諒幹纂翰宋南溪房達可印本譜行褒生
 適適生吾吾生諒諒生鳳鳳生纂諸譜或同或異
 或疑適諒皆犯近祖之諱殊不考適即匡柔之子
 祁續譜亦明書適生吾吾生凉凉二子長鳳次鸞
 鸞二子長秔次榮後人不見祁續譜誤以適置行
 褒之下又不考涼與澐淘為伯叔兄弟名皆從水
 旁而輒改為諒也達可譜又稱纂五子瓊璿珎琮
 璊琮為鳯凰瀘口南溪三房祖考祁譜纂止四子
[012-10b]
 無琮字諸譜並稱幹公位下渥生琮㑹通譜又嘗
 辨定然祁譜載渥南唐元宗初進士達可譜載勛
 唐僖宗時進士豈有孫先中祖舉八十年者考印
 本譜旁注云一本鳯生偉偉生琮併志之以備參
 考則當時固嘗存疑於此而不及正耳今從而訂
 之固先正之意也琮即唐忠臣宗/楚之誤辨見後
 祁譜珍生八子洎沚渾澤澐湘淘汾續譜亦如之
 諸房譜或謂九子或謂十子増減不一其大約則
[012-11a]
 多濬清渝滻四字考祁續譜滻自出幹祖𣲖原公
 下其餘三字則皆疑傳冩之誤如環溪譜渾下注
 云一作渝㑹里譜澤下注云一作清宜振録則明
 以洎作濬蓋皆字畫相近而易於舛也
 宋南溪房印本舊譜適三世生鸞鸞生二子長秔
 次榮秔榮字後來翻刻偶爾糢糊由是後人或以
 秔為秠為秬或以榮為瑩或并三字悉置鸞下皆
 非也桃梅譜又以為行褒生四子幹纂翰秔或徑
[012-11b]
 以為適生秔悉與祁譜不合當從印本舊譜
 祁譜盈生一子從讜遷湖南諸譜並同别譜乃謂
 盈有次子從發為率口𣲖考祁續譜渾生郇郇生
 從發後人誤以墨絲牽於盈下也
 會里文簡公大昌修譜自五世祖文新始考祁續
 譜澤早卒弟澐擇族人子番為之後始居㑹里曾
 孫立生四公即文新之父也文簡五世孫天經編
 慶源録謂家蔵元豐支書載始遷㑹里祖至第七
[012-12a]
 世文新墓經理四至具存與紹興官印支書並同
 但缺名字行第然則始遷祖即澤公無疑惜當時
 未見祁續譜耳㑹里裔孫明逺譜序云文簡公時
 元豐支書匿於長孫之才房下故公弗之見近天
 經得而補之可以釋公遺憾矣然非登載明白而
 主信於數世以上之遺籍初何敢空言駕説犯先
 世之嚴誡哉此言是矣所惜者誤以澤為清則猶
 未免有察焉弗精之病耳
[012-12b]
 祁譜澐下不載所生各𣲖譜或謂澐生一子仲繁
 為祁門浮梁祖或謂澐生四子亮蕪寰季為休寧
 汊口祖或謂澐生二子仲節南節為休寧古城陪
 郭祖考祁續譜澐生三子長仲繁將兵戍祁門嚴
 湖諸處次仲節南節將兵戍歙南古城及休寧仲
 繁生二子熺燿熺居祁門新府生二子承勲承徳
 承勲生五子令温令滔令洭令汾令洙燿還居汊
 口舊府生承武承武生旺旺生二子淮沅相繼為
[012-13a]
 巖將淮生四子亮蕪寰季此最有據後人不見祁
 續譜於祁門𣲖脱去二世謂令洭仕唐為中奉大
 夫又於令滔五子令洭三子名悉加承字以求合
 於祁之前譜考唐百官志無中奉大夫階官宋徽
 宗大觀年間初置令洭生於唐而仕於汴宋之末
 將二百嵗矣柏溪程山譜五子三子名並無承字
 其誤甚明於汊口譜徑書澐生四子盖徒以淮沅
 與澐淘官為巖將相同而名之邊旁亦偶同也中
[012-13b]
 間脱去五世以時計之端明終於理宗之朝而與
 宋初五世祖同行矣婺源開化諸譜所載與祁續
 譜世次相同但不知燿與承武之名而謂汊口始
 遷祖及二世祖俱忘諱字耳
 祁續譜湘當巢賊亂後分兵守婺源官至檢校工
 部尚書湘卒子全禮代之官至檢校御史中丞全
 禮卒弟全臯代之官至御史大夫全臯老子遁代
 之遁一名范官至檢校户部尚書兼國子祭酒入
[012-14a]
 宋罷兵盖父子兄弟四世守婺源以時與事證之
 最為有據今婺源譜謂全臯無傳全禮生嗣恭嗣
 恭子思復生筠筠子仁愿生范天祐二年進士入
 官全失其實按祁前譜於八房止於汾下書無子
 如淘如全臯下皆無所書盖已書於續譜而後人
 未之見也遁之後人不知所出或上泝於匡柔位
 下或俯就於仁愿位下皆非是考澐拒黄巢在乾
 符五年下迨天祐二年才二十七年湘至范已六
[012-14b]
 世年數太促世數太多縱有舊譜相承亦不能自
 信矣盖全禮下茂芳范萌凡四昆弟此一范也全
 臯下遁止一身亦嘗名范此一范也由前言之則
 全禮下范乃此范之孫由後言之則全臯下范乃
 彼范之祖後人不知而合為一其誤可勝言哉周
 溪譜謂遁之子孫居彰睦蓮河而忘此祖却接范
 為始祖失其源流逺矣樂平小彰睦裔孫宋貴溪
 教諭珽重編譜系亦嘗置辨大抵與周溪之説畧
[012-15a]
 同惜其累經㑹譜而莫或釐正之者又婺源譜稱
 全禮為本縣都督考唐史每道置都督多大臣出
 領一縣不應有此郡志婺源在唐末嘗於腰灘蚺
 蛇港立都鎮即今縣城則全禮所領乃都鎮譜誤
 以為都督也
 婺源清源譜稱嗣遜始居清源生承貴承貴子仕
 修生利涉利見利涉子仁生克誠克誠子邦彦生
 天則即二十公利見子侃生克敬克敬子宗瑞生
[012-15b]
 椿即十九公乃環溪所自出今環溪譜稱嗣遜二
 子長十九公次二十公中少六世環溪裔孫潜夫
 作辨訛以為本宗譜稱湘公生唐咸通三年下距
 椿公生晉天福十一年世次不逺中間不能復容
 六世其言可據但淘公譜序稱行年七十位不過
 巖將且其所序皆天祐三年梁未簒唐以前之事
 姑以是年為始等而上之七十年則淘當生於文
 宗開成二年湘本淘兄乃下生於懿宗咸通三年
[012-16a]
 中隔武宗宣宗兩朝反少淘二十六嵗由此觀之
 湘以下生年甲子亦未可據然以乾符五年澐公
 起兵拒黄巢之年為準於咸通三年以上更加四
 十年中間亦不能復容六世故今定著從環溪譜
 惟芟去湘公以下在唐諸祖生年月日以從其實
 則上下皆通若從清源譜則草庭以文林隠諸先
 逹悉與今修譜之人同行不可㑹矣
 婺源舊譜稱嗣恭長子思伯一名仁愿生四子茂
[012-16b]
 芳范萌次子思復一名烈生三子簡筠籍筠生三
 子曰十一曰興曰護續譜者誤以仁愿置筠下又
 或改興為仁興以遷就之皆非也考長徑舊譜出
 於筠且稱萌為簡籍兄弟今從之
 祁譜八房獨書汾無子續譜書淘嘗以姪全禮為
 子後全禮守婺源又以姪旭為子旭代為巖將兼
 領開化馬金嶺卒廟食龍山生子玢助防於歙始
 遷河西玢生四子彦贇彦樞彦榕彦材為槐塘諸
[012-17a]
 𣲖祖别譜乃謂汾生四子盖誤以玢為汾也婺源
 種徳坊龍陂及開化蔗溪所載並同槐塘孟公㑹
 通譜亦自疑於汾無子著其説於本支譜下以俟
 後人則今之考正亦豈非孟公之志哉
 祁續譜澐次子仲節鎮歙古城仲節次子蘭生廸
 字逢吉今㑹通譜謂汾子彦榕生延拓世居河西
 延拓子文昇生徳曉徳曉子璿生逢吉為休寧簿
 子照始居休寧比祁續譜多三世考山斗舊譜有
[012-17b]
 後周廣順二年祭逢吉文上距乾符五年澐公起
 兵拒巢之時才七十八年自汾至逢吉已七世世
 次與年數太相懸絶又以事證之澐季子南節鎮
 休寧子孫居陪郭分居小東門先墓多在東山今
 山斗舊譜載逢吉葬小東門外子照遂居小東門
 再遷山斗逢吉夫人葬東山又嘗有屋在陪郭是
 必仲節南節二公之後當時慶弔相通故墓宅相
 隣如此若以為逺自河西而來大非其實又廸十
[012-18a]
 世孫安節世忠録稱其嘉定中應募為路鈐王徳
 所舉詔特以其名授征西安撫招討使按宋史傳
 王徳乃建紹名將下迨嘉定死已久矣唐宋招撫
 招討使皆宰執大臣出領豈有一人應募即授此
 任考宋季道傳朝野雜録嘉泰開禧中用兵於金
 以趙淳為京西招撫使下納粟補官之令帳前總
 轄王徳和上應募若干人詔悉𨽻京西招撫司置
 遊擊義士軍授正將副將統領之官盖後人誤以
[012-18b]
 王徳和為王徳安節本授京西招撫司遊擊義士
 軍副將兼統領而誤以為征西安撫招討使也
 績溪坊市譜稱出於沚云沚二子盈一作蘭旭一
 作藥旭仕唐為金鄉尹遷績溪葬周藤塢悉與諸
 譜不同惟文清公古城宗祖墓銘㑹里小彰睦諸
 譜及祁續譜澐公子仲節始居歙古城生一子煥
 煥生三子藥蘭蕙則坊市譜所稱盈旭即藥蘭者
 其實四人强之為兩人也按旭本東密巖將非尹
[012-19a]
 金鄉本葬開化龍山非周藤塢疑坊市舊譜不見
 藥蘭所出因以附盈旭之下遂失之乂諦考其前
 後亦多可疑如稱藥尹金鄉在唐光化元年惟玩
 編譜在後唐清泰元年上下相距僅四十年而藥
 與惟玩相隔六世盧藩續譜在後周顯徳間上下
 相距僅二十七年而惟玩與盧藩亦相隔六世且
 所載子孫每代不下數十百人無嗣者什九盖續
 譜者本欲侈大其族而不意反滋觀者之惑也獨
[012-19b]
 元儒方𤣥成及長史公重訂坊市譜拳拳望其後
 人旁㑹諸譜正其闕失前輩虚心求益之意藹然
 可以想見比之偏執自是力戰公議者不同故今
 以諸譜定著芟其所當芟存其所當存庶幾可還
 其舊而兩賢之目亦將瞑於地下矣
 富溪裔孫常元朝印本譜稱出於渝云渝與兄澐
 同時起兵避難生一子榮葬古墓山考榮即涼之
 孫鸞之子秔之弟後人誤屬渝下以事推之渝即
[012-20a]
 涼也涼亦澐淘伯叔兄弟同出篁墩後人拘於八
 房之説强躋之澐淘之間盡以涼事書渝下而又
 脱去一世誤矣端明珌公銘富溪程用之墓謂富
 溪由臨溪而後散又謂祖壟在古墓山秔本臨溪
 之祖與榮正同所出而古墓山之説亦與譜合後
 來續譜者謂富溪遷自汊口又謂榮有兄弟三人
 分居閔口與宋誌元譜全相戾矣婺源龍陂種徳
 坊開化蔗溪諸譜謂閔口程氏舊分七大房建昌
[012-20b]
 雪樓之𣲖其一也若閔口舊程氏自當出此乃為
 得之
 吳門譜謂端為呉越營田使生承珤承珤生立信
 立信生師孟今考蘇舜欽所撰立信墓志曽祖仕
 錢氏為營田使祖徙籍於蘇父高遁不仕中間脱
 去一世宜從墓志
 樂平杭橋譜僖三世孫承憲生溥溥生翺翺生完
 完生泰含泰含生通二通二生沆沆生剛愍公振
[012-21a]
 考汪端明藻所撰剛愍公碑云曽祖承憲祖溥父
 翺以公貴贈朝請大夫無完至沆四世當以碑為
 正
 祁續譜開化北原及黟南山𣲖出於百之百之生
 承鐸各譜或以為珍第九子清生専専生宗邁宗
 邁生承鐸或以為渾孫亘亘生専皆非是盖百之
 字宗邁其子又以承字為行合於祁之前譜待制
 俱亦有譜辨謂無清専二世
[012-21b]
 祁續譜茂生承穆承穆生二子長大公次二公大
 生十九公十九公生二子長四公次七公七生二
 子長念五次念六念六生二子長復次興興生進
 進生蕩别譜謂承穆生蕩中脱六世蕩羅田上市
 祖其先有副使思敬嘗與龍首山小彰睦㑹同稱
 其世掌世忠祠事
 印本譜以鸞為浮梁東鄉程山祖今程山譜稱出
 於仲繁此必有本但謂令洙生承徳承徳九世生
[012-22a]
 宋龍圖瑀以世次考之瑀與汊口端明珌同行瑀
 終於北宋之末珌終於南宋之末年數懸絶而輩
 行同又所譜於令滔令洭諸子名並無承字則承
 徳亦不得為令洙之子别譜或稱令洙世系無考
 或稱令洙為黟歙程氏祖皆為未得其實考程山
 出仲繁子熺乃為得之
 淳安程氏譜稱出於忠壯别子文燦云文燦為鄱
 陽丞子孫遷嚴州又謂休寧㑹里文簡公大昌皆
[012-22b]
 出其下非也考祁續譜百之下承鐸生利見利見
 生相遷睦州青溪宜以此為正
 祁門程村譜琬生逵與黟南山同遷自開化宜祖
 百之但祁續譜及北原舊譜琬生億億生安世安
 僖安世生舜安僖生逵中間脱去億與安僖二世
 宜從祁續譜
 績溪仁里譜出於槐塘云文清公兄元定子宏祖
 瞻祖辛祖乃績溪𣲖所從出宏祖無嗣以瞻祖子
[012-23a]
 相字仲和為之繼官至宣慰副使生一子燧考宋
 吕左史撰文清公父宣義墓誌元定實先父死而
 誌無瞻祖辛祖之名又考元楊剛中撰宣慰墓誌
 稱宏祖無子文清公擇族人有能子為之繼績溪
 程里積慶譜藥十一世孫夢龍生二子有能有為
 有能次子仲和宣慰副使生一子燧數説不同然
 槐塘舊譜云文清公從兄元龍二子瞻祖辛祖仁
 里舊譜云瞻祖辛祖一名有能有為相出繼宏祖
[012-23b]
 今定著從舊譜及墓銘
 婺源種徳坊譜云出徳𤣥之後考宋史傳徳𤣥鄭
 州滎澤人善醫術太宗朝歴官翰林使今種徳坊
 程氏尚世其醫此必汴宋之末從南渡者但謂徳
 𤣥上出於湘與全臯則恐未然蓋湘與全臯子孫
 未有北徙者而祁譜别有鄭州房本上程之後徳
 𤣥當出於此意其後人因僑居婺源之久遂誤與
 土著者同祖也譜後同源異𣲖圖一巻可取甚多
[012-24a]
 如稱淘為十三公旭為四公且云淘後子孫居開
 化龍山及歙縣槐塘最與祁續譜相合開化蔗溪
 譜所載亦同
 婺源城東城西譜皆稱出於南溪房尚書彦光考
 逹可印本譜並無遷婺源者城東譜有子益子壽
 子文三人城西譜有繼善者本名饒考彰睦元朝
 舊譜則子益子壽子文實出於遁公位下考祁譜
 則饒實出於翰公位下其於南溪了無相渉大抵
[012-24b]
 各家舊譜多散失於兵燹為子孫者不能窮探博
 訪以求真是之歸以意推之反失其實孝侯三世
 不修譜之訓可不戒哉孝侯諱釐漢歴侯黒之孫/也今諸譜以為江北延祖
 亦/誤
   辨龍山譜稱沚公始遷開化及所載諸錯誤
按休寧東宻巖自黄巢亂後定置巖將一人澐始為之
弟淘嗣之繼子旭又嗣之旭從子秔又嗣之秔從孫淮
沅又嗣之凡六更傳襲至宋開寳八年滅南唐巖兵始
[012-25a]
解考郡志及祁譜澐為巖將兼領開化馬金嶺防拓等
事歴世因之皆開軍府於東宻至旭之世疑開化事有
重於休寧者遂移軍府於龍山則始遷開化者旭也今
龍山譜謂沚以巢賊之亂走開化至龍山息肩弛擔因
卜築焉土人呼為下擔十三祖其言大失其實下擔之
名在在有之豈皆因避亂而息肩弛擔於彼者澐公據
東宻正以保全宗族乃使其兄流離異縣而不復相通
可乎又謂沚父珍公葬本里孔望塢自今觀之珍公之
[012-25b]
卒在澐公為巖將之前未遭離亂當葬篁墩在澐公為
巖將之後已經貴顯必擇善地於休歙之境無縁先葬
於他鄉數百里之外雖曰開化乃其所部揆之人情亦
不應舍近求逺如此唐宋以來金石之文古人多葬其
父於宦所旭公既移軍府於開化則孔望塢之墓或者
淘公譜誤以為珍公也祁續譜開化諸房一房旭生二
子宥玢宥居龍山玢遷槐塘宥生二子旦譲旦生四子
忠香靖竦譲生二子効升升居上湖一房百之遷白沙
[012-26a]
生承鐸承鐸生寵寵生六子輔堯宥宣宏宻宻生三子
京効天叙天叙曾孫克一嘗修宗系考婺源龍陂開化
蔗溪樂平小彰睦諸譜並同今龍山譜乃謂讓生三子
輔堯球瑢又謂汾生二子効升錯亂舛誤不可勝道竊
意龍山之祖實出玢之兄宥舊譜失書遂與白沙譜相
出入而不虞後人之考訂也獨其族人在元有講書名
介者為譜圖説曰譜書不可以家之所蔵自宗主天下
之事亦至於理而止耳介何敢附會其説乎斯言誠不
[012-26b]
易之論也
   辨仲節徙居歙之古城山非休寧古城巖
按宋丞相文清公撰休寧古城巖宗祖墓銘云澐公子
仲節當同光元年棄弓矢置田宅依休寧外家趙氏遂
居古城巖明年弟南節又遷邑之陪郭仲節卒葬古城
巖北園娶金氏葬乾明觀北園由是凡居古城巖者悉
稱仲節之後而古城巖譜又謂仲節自黃墩來休寧行
李四十餘擔隨行親僕僅五人是時仲節年將四十尚
[012-27a]
未婚娶以今考之澐公起兵據東宻巖以拒黃巢保州
里楊行宻承制授兵馬副統帥開府於歙兄弟子姪悉
典兵柄分鎮列邑威勢赫然如古封建之諸侯無縁二
子獨退守田野依棲無聊若羈人焉其可疑一也陪郭
裔孫峴至正五年譜累累言仲節以光化元年遷居歙
城西南古城山明年南節又遷休寧陪郭以史譜參考
澐公以唐僖宗乾符五年禦巢仲節南節嘗為兵馬先
鋒其年當二三十嵗矣昭宗光化元年分居二處上距
[012-27b]
乾符五年才二十年正當澐公棄背之後若依古城巖
譜及墓銘以為後唐莊宗同光二年則上下相距將五
十年仲節南節當七八十嵗矣而譜以為是時仲節年
將四十尚未婚娶其可疑二也墓銘及陪郭譜皆謂仲
節娶金氏葬乾明觀後乾明在郡治東如以為休寧古
城巖則吾邑從古及今即無此觀其可疑三也竊意古
城山乃歙休之交去帥府不逺去黃墩祖墓又近故仲
節居之休寧自來為徽富縣東宻又在境中當時必有
[012-28a]
别宅故南節居之揆之於理度之以勢休寧古城巖或
者亦出黃墩但非仲節之後恐將來以文清公此文益
以傳疑故訂之按古城山在歙西南意當時屯戍之地/故稍西則為古城關然岩鎮東南又有
古城岩最竒險今/有古岩寺存焉
 文清公碑稱仲節生煥煥生三子藥蘭蕙蕙生三
 子承議承諫承諭近考富溪印本譜稱諒公位下
 嚴生三子沇一名仲節汶一名南節沇生恩恩生
 令令生三子承議承詢承謀並遷古城疑承諫承
[012-28b]
 諭即承詢承謀之誤而仲節果非休寧古城祖也
 其書沇汶雙名盖與績溪譜盈旭一名藥蘭之説
 同為一誤
   辨徳興祖琮即唐忠臣宗楚諸譜更置之誤
按徳興南溪房逹可印本譜云先世有諱琮者以從僖
宗幸蜀官至司徒其孫銀青光禄大夫彦光世為徳興
銀山鎮將嘗有南唐保大二年奏狀云祖父某昔在京
國累從龍鑾黃巢犯闕隨駕西行受封扈駕功臣檢校
[012-29a]
司徒遣分符竹又云祖父初則共集義旅固護鄉閭兵
收狂㓂即命沒軍盖縁奉上無私所以不顧身首又有
宋咸淳二年子孫祭文稱為招討相公者其事與名絶
不見於史書傳記嘗竊疑之後因大會諸譜諦考其故
乃知琮之為宗楚而譜誤更之也考唐書廣明元年十
二月黃巢入長安僖宗走興元入蜀以左僕射鳯翔節
度使鄭畋為京城四面諸軍都統刑部尚書涇原節度
使程宗楚為副都統會兵討賊是即奏狀所稱黃巢犯
[012-29b]
闕隨駕西行受封扈駕功臣遣分符竹祭文所稱招討
相公者也中和元年四月官軍大破黃巢收復長安巢
走還襲之殺副都統程宗楚是即奏狀所稱兵收狂㓂
即命沒軍奉上無私不顧身首者也由是觀之琮即宗
楚無疑然譜之所以更其名者則以新安程氏多出纂
祖之後祁譜載纂四子瓊璿珍璊而徳興房不見宗楚
所出遂去楚字加玉字旁以强躋於四子之間不知宗
楚之名顯載於史而家乗遺事又足以證之更其所不
[012-30a]
當更附其所不當附其失輕重之倫甚矣載考祁譜有
雒陽房一𣲖云諱忠建者實晉上程侯咸十五世孫仕
唐為涇原節度使同時有程宗楚者不能言其昭穆忠
建以同姓之故收籍牙内遂秉節鉞且稱其二子全暉
全曜全曜子渥夫宗楚本出新安轉遷徳興祁以不能
自言昭穆之故輒置諸雒陽𣲖中盖祁每見仕江北者
即書之為江北房如滄州節度使日華本中山人即書
之為滄州房也徳興譜琮二孫彦輝彦光而祁以為二
[012-30b]
子全輝全曜渥本宗楚之從祖而祁反置全曜之下亦
徒見五代史有全暉之名舊譜有渥之名而雜揉以成
之也觀祁世譜序自謂所得歙人程士忠程立兩家譜
文字漫滅因考史傳别為世譜譜成出之太早又為好
事者離析卷帙遷附臆説理出厚誣其所言如此則亦
何怪其錯亂之不至於此哉所惜者逹可不能正祁之
失而復有所貿易幾使一代節義之臣一家忠烈之祖
至於淪沒而無聞予故表而出之匪獨以慰其子孫亦
[012-31a]
使有司有所據而崇奉其烝嘗汛掃其塋域以為天下
後世之勸云爾
   辨婺源種徳坊徳興海口樂平東湖及湖州四
    程氏皆自西北來遷非出忠壯公後
按江南諸程多祖忠壯公然亦有自西北轉遷江南者
或自為譜或遂稱忠壯公後以予所見諸譜而參訂之
凡四焉其一婺源種徳坊程氏本宋翰林使徳𤣥之後
考史傳徳𤣥鄭州滎澤人善醫術子孫至今世其業其
[012-31b]
一徳興海口程氏本宋沙隨先生逈之後考傳記逈寧
陵人南渡時為徳興丞因家海口女適董氏董氏世祀
之稱已無後然端明珌公文集有䟦云及見沙隨之孫
仲熊海口之程疑尚有在者其一樂平東湖程氏本宋
榮州觀察使恭愍公廸之後考史傳廸河南人父博古
戰死熈河追封忠恵王立廟杭州號旌忠子昌寓為鼎
澧鎮撫使亦死於戰追封威顯侯賜葬樂平東湖其事
畧見於小彰睦之譜今歙縣黃坑寺故有程氏祠堂中
[012-32a]
奉程氏累代神主其間封爵諡號畧與東湖相似而不
著其諱訪其譜失於兵燹而後來者遂謂其名為坤厚
其事畧不見於史書傳記疑東湖子孫有遷休寧者久
而忘其祖烈續譜者見其名位猶存於祠主為之餖飣
其事以實之而又或小有增損於祠主之上以成其説
歟其一湖州程氏本宋龍圖閣學士忠文公公許之後
考史傳公許蜀通義人其居蜀逺在忠壯之前南宋始
居湖州子孫在元有名郇者官終婺源知州嘗與汊口
[012-32b]
族人往還為作世忠祠記盖此程氏前三𣲖則北宋之
末隨髙宗而南者後一𣲖則南宋之時出蜀江而東者
皆非忠壯之後也然婺源有翰林應奉以文子孫又有
翰林使徳𤣥子孫兩公職銜皆侍從也徳興有端蒙先
生子孫又有沙隨先生子孫兩公師友皆文公也樂平
有侍郎剛愍公振之子孫又有觀察使愍公廸之子孫
兩公皆以忠節著諡號略同也湖州有龍圖閣學士休
寧文簡公大昌子孫又有龍圖閣學士通義忠文公公
[012-33a]
許子孫兩公並以碩儒顯官位略等也則安知其後人
不有互祖其祖而莫之辨者乎故今定著統宗世譜而
詳書其事庶將來者少免於崇韜拜墓之譏云爾
   辨河南程氏新居休寧建康陪郭程氏舊居休
    寧及遷徙承繼之由
按文簡大中子姪十有八人靖康末惟文簡曾孫禮問
孚問伊川子端中端彦從髙宗南渡居池州及建康其
餘則皆留居伊洛而未及行與夫避亂四出而不可知
[012-33b]
者也既定居池州建康子孫多至十有一房朝廷又屢
有褒録之典可謂中興矣而端彦子暘生謙之為徽州
直學嘗與朱子通書謙之生源源生振孫振孫子正學
志學正學生祉田宅在休寧而陪郭小東門程氏特盛
乃以銓量請為休寧尉既老而相依以居此河南程氏
之新居休寧者馬光祖之守建康也創明道書院擇池
州房伊川五世孫偃孫俾奉明道之祀盖端中子晠生
節之節之子濤即偃孫之父當時禮官定議以節之至
[012-34a]
偃孫三世單傳宜令三世並繼明道長子端懿長孫昻
後會偃孫早世無子制使姚希得又取建康房文簡七
世孫幼學繼之盖孚問生舜人舜人子安卿生子材即
幼學之父此河南程氏之居建康者初忠壯十四世孫
澐次子南節始自篁墩遷休寧陪郭南節子宣生承敬
承敬子宿生昭昭子全生先先子永竒分居小東門永
竒生瑜瑜子九使生四公四公子六三無嗣以志學子
榮秀繼榮秀生文賁季熒祉居休寧無子而季熒繼之
[012-34b]
此篁墩程氏之舊居休寧者宋元之季池州最受兵而
兩城皆嘗被屠由是程氏子孫在池及建康者今無聞
焉陪郭小東門程氏舊分十三房兵革以來存者三房
其餘蕩析不能復返桑梓而季熒之後亦無聞焉近世
凡程氏號稱有譜者轉相授受傳冩譌舛最多其甚者
一謂河南房出於節之以為節之生&KR0034&KR0034生珪浩珪浩
生海海生興興生徳用即河南房之所從出然節之一
位三世單傳當宋之時已經申請移繼明道居建康矣
[012-35a]
安得復有謂名&KR0034者考之伊川長孫易生原之原之子
漸生叔浩叔浩子梅生興興子徳用實河南房之祖但
莫知其所以自南徂北之由盖續譜者誤以漸為&KR0034
叔浩為珪浩以梅為海而不知韻書本無&KR0034字且叔浩
與叔仍叔儀梅與權模杞梓為聮行之足證也一謂休
寧房出於文簡八世孫祉又謂出於榮秀祉嘗居休寧
當時墓宅具存續譜者不知伊川六世孫正學無嗣而
祉實來繼祉復無嗣而陪郭孫季熒來繼兩失書之故
[012-35b]
以為文簡之後耳其以榮秀為祉繼子則又續譜者不
能審榮熒秀季字形相近而誤屬於祉公之下也
 右譜辨一編舊雜置譜圖之下然譜圖既散之族
 人不敢剩傳以虞妄者之冒承支系隨毁其梓獨
 念此辨頗有禆於程氏總譜而又未敢以自是也
 因撮於終編以俟後之君子云
 元季開化龍山上湖房裔孫斗嘗至率口宗人洪
 逺家㑹譜留序云宋元豐中景徳房祁撰世譜三
[012-36a]
 十巻同時河西房璇又刋正其本為十五巻二本
 世次不同所詳者二人之親系耳若於他房或書
 之而失其實由是後世子孫各出家書與二本特
 相矛盾斗以江浙憲使程公若晦之命來新安訪
 諸族將合各房之書㕘考之以决累世之疑他日
 定本刻梓當以一本寄洪逺使藏為家之信史味
 其言如此而後未有聞焉則前人固有與不肖同
 志者矣惜乎其志之不克竟也
[012-36b]
 予編統宗譜據樂平石城譜云忠壯十四世孫之
 柔子振生輝輝子録生處疑處疑子朗生成觀成
 觀子忠舎生博文博文子若稷若英若稷生起宗
 即建陽大夫獲友於朱子者近見樂平杭橋舊譜
 於鄉貢進士楷云之柔子勤生處疑處疑子朗生
 齊齊子律生拱辰拱辰子博文生若稷若英之柔
 弟之祥生廣廣子正元生承憲承休承憲子溥生
 翺翺子振即侍郎剛愍公承休子中行生該該子
[012-37a]
 順生汝玉汝玉子起宗其不同如此疑杭橋舊譜
 為正謹復志之不敢以統宗譜既成而畧之也成
 化甲辰二月朔敏政書
 
 
 
 
 
[012-37b]
 
 
 
 
 
 
 
  篁墩文集巻十二